CN214185754U - 条状玻璃切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条状玻璃切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5754U
CN214185754U CN202023024500.9U CN202023024500U CN214185754U CN 214185754 U CN214185754 U CN 214185754U CN 202023024500 U CN202023024500 U CN 202023024500U CN 214185754 U CN214185754 U CN 214185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veying
strip
push plate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245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洪
陈方雄
秦川
赵学渝
先正良
朱庆宝
古毓建
牟未胜
魏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NSTITUTE FOR OPTICAL MACHINERY
Chongqing Keyu Las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NSTITUTE FOR OPTICAL MACHINERY
Chongqing Keyu Las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NSTITUTE FOR OPTICAL MACHINERY, Chongqing Keyu Las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NSTITUTE FOR OPTICAL MACHINERY
Priority to CN2020230245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5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5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5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切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包括底座、上料机构和检测机构,上料机构和检测机构位于底座上,上料机构用于由前向后运送条状玻璃;还包括位于底座上的第一运送机构和初始定位机构;第一运送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和运送板,运送板初始位置位于上料机构的终点处;初始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无杆气缸、第一推板和定位台;第一推板位于第一运送机构的终点处,定位台位于第一直线模组的后侧,定位台前侧面垂直于运送板的顶面,当运送板位于初始位置时,定位台的底面与运送板后侧的顶面接触;检测机构位于初始定位机构的右侧,且位于运送板的移动路径上;检测机构用于扫描条状玻璃。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切割精度。

Description

条状玻璃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条状玻璃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学镜片的生产制备中,需要将横截面呈矩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条状玻璃等重量的切割为若干小块的下料,对于该种玻璃的下料常采用砂轮手工切割的方式,但是不仅切割效率低下,而且其切割后的断面质量难以控制,同时也不能较好地控制切割下料的重量。
由于条状玻璃不是完美的长方体,为了实现自动化的等重量切割,现有技术中,在切割前需要对条状玻璃进行扫描,建立条状玻璃的三维轮廓,然后在玻璃密度一定、切割下料重量要求一定的情况下,就可以基于三维轮廓计算出每一刀切割的位置,以确保下料等重量。
但是在运送条状玻璃进行扫描的途中,条状玻璃可能会出现位移,导致扫描时条状玻璃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可能会超出扫描的范围,难以保证扫描的精度,也会影响后续切割的精度。
为此,需要一种能提高切割精度的条状玻璃切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条状玻璃切割装置,能够提高切割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包括底座、上料机构和检测机构,上料机构和检测机构位于底座上,上料机构用于由前向后运送条状玻璃;
还包括位于底座上的第一运送机构和初始定位机构;
第一运送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和运送板,第一直线模组位于上料机构的后侧,第一直线模组沿左右方向设置;运送板连接在第一直线模组的上方;运送板初始位置位于上料机构的终点处;
初始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无杆气缸、第一推板和定位台;
第一无杆气缸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运送板的正上方;
第一推板位于第一运送机构的终点处,第一推板的底面与运送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推板与第一无杆气缸连接;
定位台位于第一直线模组的后侧,定位台前侧面垂直于运送板的顶面,当运送板位于初始位置时,定位台的底面与运送板后侧的顶面接触;
检测机构位于初始定位机构的右侧,且位于运送板的移动路径上;检测机构用于扫描条状玻璃。
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方案在使用时,条状玻璃被上料机构运送到运送板上,第一推板在第一无杆气缸的带动下,推动条状玻璃,使条状玻璃向后移动,条状玻璃的后侧面与定位台的前侧面接触。然后运送板在第一直线模组的带动向右移动,将条状玻璃运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扫描。本方案通过第一推板与定位台的前侧面的夹持作用,对条状玻璃的位置进行校正,避免条状玻璃出现歪斜。可以避免条状玻璃超出扫描范围的情况,与不对条状玻璃的位置进行校正相比,可以提高扫描的精度,最终提高切割的精度。
进一步,所述初始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推杆、第二无杆气缸、第二推板、第二推杆和第三推板;
底座的顶面沿前后方向开有滑槽,定位台的底面与滑槽滑动连接;
第一推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定位台固定连接;
第一无杆气缸的后端固定在定位台的顶面上;
第二无杆气缸沿左右方向固定在定位台的顶面上;第二推板初始位置位于定位台左侧的端部,第二推板向前突出于定位台的前侧表面;第二推板的底面与运送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推板与第二无杆气缸连接,第二推板能沿左右方向移动;
第二推杆沿左右方向固定在定位台顶面的右侧,第二推杆的一端与定位台顶面固定连接;第三推板初始位置位于定位台右侧的端部,且第三推板向前突出于定位台的前侧表面;第三推板的底面与运送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三推板与第二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推杆能带动第三推板沿左右方向移动。
条状玻璃位于运送板上时,定位台向前移动,使定位台的底面与运送板后侧的顶面接触。在第一推板将条状玻璃推至其后侧面与定位台的前侧面接触后;第二推板向右移动,第三推板向左移动,直至第二推板和第三推板分别与条状玻璃的两端接触。最终形成对条状玻璃的合围定位。合围定位后,第一推板向前移动至初始位置,第二推板向左移动、第三推板向右移动,最后定位台向后移动。运送板向右移动,将条状玻璃运送到检测机构。
本优选方案中,通过对条状玻璃形成合围,能够保证每一个进行扫描的条状玻璃的相对位置都是一定的,可以提高扫描精度。后续第二推板向左移动、第三推板向右移动、定位台才向后移动,与定位台直接向后移动相比,能避免第二推板和第三推板与条状玻璃在前后方向上产生摩擦力,进而避免第二推板和第三推板带动已经校正完毕的条状玻璃移动。
进一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送履带和升降板;传送履带用于从前向后运送条状玻璃;
升降板位于传送履带传送终点处与运送板初始位置之间,升降板用于在竖直方向上举升运送到终点处的条状玻璃。
使用时将条状玻璃放在传送履带上,由传送履带将条状玻璃传送到终点处的升降板上,当条状玻璃位于升降板上后,升降板上升至与运送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处;第一推板在第一无杆气缸的带动下,推动条状玻璃,使条状玻璃向后移动到运送板上。
进一步,所述传送履带上垂直于传送方向一体成型有若干条形凸起,相邻条形凸起间距相等。
将条状玻璃放置于条形凸起之间,可以对条状玻璃进行有效限位,避免条状玻璃在传送过程中出现大幅位移。
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激光发射装置和摄像头;激光发射装置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摄像头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垂直于运送板。
激光发射装置发射激光照射在条状玻璃上,摄像头拍摄包含激光的条状玻璃的图像。便于后续生成条状玻璃的三维轮廓。
进一步,还包括位于初始定位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的第二运送机构;第二运送机构包括承载板、第三无杆气缸和第四推板;
承载板固定在底座上,承载板的顶面与运送板的顶面位于同于水平面上;当运送板移动到承载板正前方时,承载板的前侧面能与运送板的后侧面接触;
第三无杆气缸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承载板和运送板的上方;第四推板竖直设置,第四推板的底面与承载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四推板与第三无杆气缸连接。
承载板的前侧面能与运送板的后侧面接触,使承载板与运送板之间不会有过大的缝隙。避免条状玻璃掉落到缝隙里。
进一步,还包括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轨道板、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五推板;
轨道板固定在底座上,轨道板位于承载板的后侧,轨道板的前侧面与承载板的后侧面相接触,轨道板的顶面与承载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二直线模组位于轨道板的正上方,第二直线模组沿左右方向设置;
第五推板竖直设置,第五推板与第二直线模组连接;第五推板的底面与轨道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检测完成后,运送板向左移动,直到承载板的前侧面与运送板的后侧面接触。第三无杆气缸带动第四推板向后运动,将运送板上的条状玻璃推过承载板,推到轨道板上。条状玻璃被推走后,运送板继续向左移动到初始位置,运送下一根条状玻璃。第五推板向右推动条状玻璃移动,后续就可以对移动中的条状玻璃进行切割。
进一步,切割机构还包括第三直线模组和第六推板;第三直线模组与第二直线模组平行设置;第六推板竖直设置,第六推板与第三直线模组连接;第五推板的底面与轨道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可以进行两根条状玻璃的切割,切割的效率更高。
进一步,所述轨道板的顶面还一体成型条形挡块和分隔块;条形挡块和分隔块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条形挡块位于顶面后侧的边沿;分隔块位于轨道板顶面右侧的中部。
分隔块能够对条状玻璃进行限位,避免在前后方向上出现大幅位移。
进一步,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两个激光切割器,两个激光切割器分别固定在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右端的上方。
第五推板和第六推板均向右推动条状玻璃移动。当条状玻璃移动到激光切割器下方时,激光切割器就可以根据条状玻璃的三维轮廓,将条状玻璃切割成等质量的玻璃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条状玻璃切割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条状玻璃切割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一条状玻璃切割装置中初始定位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实施例一条状玻璃切割装置中第二运送机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条状玻璃切割装置中切割机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条状玻璃1、底座2、传送履带3、升降板4、条形凸起5、运送板6、第一无杆气缸7、第一推板8、定位台9、第二无杆气缸10、第二推板11、第二推杆12、第三推板13、第一支撑架14、激光发射装置15、承载板16、第三无杆气缸17、第四推板18、轨道板19、激光切割器20、第二直线模组21、第五推板22、第三直线模组23、第六推板24、分隔块25、条形挡块26、第七推板27、第八推板28、矩形口29、矩形梳齿30、第一推杆31。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包括底座2、以及位于底座2上的上料机构、第一运送机构、初始定位机构、检测机构、第二运送机构和切割机构。
上料机构包括传送履带3和升降板4。
传送履带3用于从前向后运送条状玻璃1;本实施例中,传送履带3为两条,沿左右方向平行设置。传送履带3上垂直于传送方向一体成型有若干条形凸起5,相邻条形凸起5之间的间距相等。将条状玻璃1放置于条形凸起5之间,可以对条状玻璃1进行有效限位,避免条状玻璃1在传送过程中出现大幅位移。
升降板4位于传送履带3传送的终点处,升降板4用于在竖直方向上举升运送到终点处的条状玻璃1。升降板4底部可安装电动伸缩杆实现竖直方向的位移,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第一运送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和运送板6,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模组采用直线电机模组,包括第一滑台和第一电机本体,第一电机本体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一滑台与第一电机本体滑动连接。
运送板6位于第一直线模组的上方且与第一直线模组的第一滑台固定连接。
运送板6初始位置位于升降板4的后侧。
初始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无杆气缸7和第一推板8;
本实施中,第一无杆气缸7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第一导轨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升降板4的正上方。
第一推板8位于升降板4的前侧,第一推板8的底面与运送板6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一推板8与第一无杆气缸7的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初始定位机构还包括定位台9、第一推杆31、第二无杆气缸10、第二推板11、第二推杆12和第三推板13;
底座2的顶面沿前后方向开有滑槽,定位台9的底面与通过滑槽与底座2滑动连接。
第一推杆31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第一推杆31的固定端固定在底座2上,第一推杆31的伸缩端与定位台9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推杆31能够推动定位台9沿滑槽滑动。第一推杆31可以采用电动、气动或者液压推杆。
定位台9前侧面垂直于运送板6的顶面,当运送板6位于初始位置时,定位台9的底面与运送板6后侧的顶面接触。
第一导轨的后端固定在定位台9的顶面上,第一导轨的前端悬空。这样设置定位台9滑动时,第一无杆气缸7整体上能跟着定位台9滑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无杆气缸10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
第二导轨沿左右方向固定在定位台9的顶面上。
第二推板11初始位置位于定位台9左侧的端部,第二推板11向前突出于定位台9的前侧表面。第二推板11的底面与运送板6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推板11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推板11能沿左右方向移动。
第二推杆12沿左右方向固定在定位台9顶面的右侧,具体的,第二推杆12同样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第二推杆12的固定端与定位台9顶面固定连接。
第三推板13初始位置位于定位台9右侧的端部,且第三推板13向前突出于定位台9的前侧表面;第三推板13的底面与运送板6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三推板13与第二推杆1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第二推杆12能带动第三推板13沿左右方向移动。第一推杆31和第二推杆12采用电动推杆或气动推杆,本实施例中采用气动推杆。
检测机构位于初始定位机构的右侧,且位于运送板6的移动路径上。
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14、第二支撑架(未画出)、激光发射装置15和摄像头(未画出);激光发射装置15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4上,摄像头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激光发射装置15发射的激光垂直于运送板6。
如图4所示,第二运送机构位于初始定位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第二运送机构包括承载板16、第三无杆气缸17和第四推板18。
承载板16固定在底座2上,承载板16的顶面与运送板6的顶面位于同于水平面上。
当运送板6移动到承载板16正前方时,承载板16的前侧面能与运送板6的后侧面接触。换句话说,承载板16与运送板6之间不会有过大的缝隙。
第三无杆气缸17位于承载板16和运送板6的上方。本实施中,第三无杆气缸17包括第三导轨和第三滑块,第三导轨沿前后方向设置。
第四推板18竖直设置,第四推板18的底面与承载板16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四推板18与第三滑块固定连接。
切割机构包括轨道板19、激光切割器20、第二直线模组21、第五推板22、第三直线模组23、第六推板24。
轨道板19沿左右方向固定在底座2上,轨道板19位于承载板16的后侧,轨道板19的前侧面与承载板16的后侧面相接触,轨道板19的顶面与承载板16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三直线模组23与第二直线模组21相平行,第二直线模组21和第三直线模组23分别位于轨道板19上方的后、前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二直线模组21采用直线电机模组,包括第二滑台和第二电机本体。第二电机本体沿左右方向设置。
第五推板22竖直设置,第五推板22与第二滑台固定连接。第五推板22的底面与轨道板19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三直线模组23及第六推板24,与第二直线模组21及第五推板22的设置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轨道板19的顶面还一体成型条形挡块和分隔块25。条形挡块和分隔块25均沿前后方向设置。
条形挡块位于顶面后侧的边沿,条形挡块的长度与轨道板的长度一致。
分隔块25的长度小于轨道板19的长度。分隔块25位于轨道板19顶面右侧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激光切割器2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二直线模组21和第三直线模组23右端的上方。
使用时:将条状玻璃1放在传送履带3上,由传送履带3将条状玻璃1传送到终点处。
当条状玻璃1位于升降板4上后,升降板4上升至与运送板6位于同一水平面处。
定位台9向前移动,使定位台9的底面与运送板6后侧的顶面接触。
第一推板8将条状玻璃1从升降板4推至运送板6,直至条状玻璃1的后侧面与定位台9的前侧面接触;第二推板11向右移动,第三推板13向左移动,直至第二推板11和第三推板13分别与条状玻璃1的两端接触。最终形成对条状玻璃1的合围定位。合围定位后,第一推板8向前移动至初始位置,第二推板11向左移动、第三推板13向右移动、最后定位台9向后移动。
运送板6向右移动,将条状玻璃1运送到检测机构。
激光发射装置15发射激光照射在条状玻璃1上,摄像头拍摄包含激光的条状玻璃1的图像。便于后续生成条状玻璃1的三维轮廓。利用激光照射在条状玻璃1上形成基准,再基于拍摄的条状玻璃1的图像建立三维轮廓属于现有技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测量方式,例如3D结构光,这里不再赘述。
检测完成后,运送板6向左移动,直到承载板16的前侧面与运送板6的后侧面接触。
第四推板18向后运动,将运送板6上的条状玻璃1推过承载板16,推到轨道板19上。
条状玻璃1被推走后,运送板6继续向左移动到初始位置,运送下一根条状玻璃1。本实施例中,第四推板18先将一根条状玻璃1推至第五推板22的右侧,第四推板18再将运送来的第二根条状玻璃1推至第六推板24的右侧,如此循环。
第五推板22和第六推板24均向右推动条状玻璃1移动。当条状玻璃1移动到激光切割器20下方时,激光切割器20就可以根据条状玻璃1的三维轮廓,将条状玻璃1切割成等质量的玻璃块。
本实施中,上料机构、第一运送机构、初始定位机构、检测机构、第二运送机构和切割机构的配合联动,均属于目前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常用技术,基于本实施例结构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实现,因此,本实施例不对其自动化控制作详尽说明。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切割机构还包括第三推杆、第七推板27、第四推杆、第八推板28、升降挡板和第五推杆。
第三推杆和第七推板27位于轨道板19的右侧,第三推杆用于带动第七推板27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七推板27用于在向后移动时将经过的条状玻璃1推动至与条形挡块26的前侧面接触。
第四推杆和第八推板28位于轨道板19的右侧,第四推杆用于带动第八推板28沿前后方向移动,第八推板28用于在向后移动时将经过的条状玻璃1推动至与分隔块25的前侧面接触。
第三推杆、第七推板27、第四推杆和第八推板28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照实施例一中第二推杆12和第三推板13。
轨道板19顶面左侧的中部沿左右方向开有若干矩形口29,本实施中矩形口29的数量为4个。
升降挡板和第五推杆位于矩形口29的正下方,第五推杆固定在底座2上,升降挡板竖直设置,升降挡板的下端与第五推杆固定连接,升降挡板的上端一体成型有与矩形口29配合和矩形梳齿30。第五推杆用于带动升降挡板上升或下降,升降挡板上升时,矩形梳齿30能从矩形口29伸出轨道板19的顶面。
第三推杆、第四推杆和第五推杆采用电动推杆或气动推杆,本实施例中采用气动推杆。
当第四推板18向后运动,将运送板6上的条状玻璃1推过承载板16,推到轨道板19上时,升降挡板上升,矩形梳齿30从矩形口29伸出,在后侧对条状玻璃1形成阻挡以及校正位置,使条状玻璃1位于第六推板24的右侧,便于后续条状玻璃1在第六推板24对应的这条路线上向右运输。
由于第五推板22和第六推板24向右推动条状玻璃1移动时,可能会导致条状玻璃1在前后方向也出现一定的位移,当条状玻璃1移动到激光切割器20下方时,条状玻璃1的位置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与扫描时的位置不一致。由于激光切割器20是基于扫描时建立的三维轮廓确定切割位置的,条状玻璃1的位置出现偏差后,切割位置就对不上了,会导致激光切割器20切割不准确。通过第七推板27和第八推板28让条状玻璃1分别与条形挡块26和分隔块25接触,能够修正条状玻璃1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避免条状玻璃1的位置出现偏差,能提高切割的精度。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包括底座、上料机构和检测机构,上料机构和检测机构位于底座上,上料机构用于由前向后运送条状玻璃;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底座上的第一运送机构和初始定位机构;
第一运送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和运送板,第一直线模组位于上料机构的后侧,第一直线模组沿左右方向设置;运送板连接在第一直线模组的上方;运送板初始位置位于上料机构的终点处;
初始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无杆气缸、第一推板和定位台;
第一无杆气缸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运送板的正上方;
第一推板位于第一运送机构的终点处,第一推板的底面与运送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推板与第一无杆气缸连接;
定位台位于第一直线模组的后侧,定位台前侧面垂直于运送板的顶面,当运送板位于初始位置时,定位台的底面与运送板后侧的顶面接触;
检测机构位于初始定位机构的右侧,且位于运送板的移动路径上;检测机构用于扫描条状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推杆、第二无杆气缸、第二推板、第二推杆和第三推板;
底座的顶面沿前后方向开有滑槽,定位台的底面与滑槽滑动连接;
第一推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定位台固定连接;
第一无杆气缸的后端固定在定位台的顶面上;
第二无杆气缸沿左右方向固定在定位台的顶面上;第二推板初始位置位于定位台左侧的端部,第二推板向前突出于定位台的前侧表面;第二推板的底面与运送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推板与第二无杆气缸连接,第二推板能沿左右方向移动;
第二推杆沿左右方向固定在定位台顶面的右侧,第二推杆的一端与定位台顶面固定连接;第三推板初始位置位于定位台右侧的端部,且第三推板向前突出于定位台的前侧表面;
第三推板的底面与运送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三推板与第二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推杆能带动第三推板沿左右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送履带和升降板;传送履带用于从前向后运送条状玻璃;
升降板位于传送履带传送终点处与运送板初始位置之间,升降板用于在竖直方向上举升运送到终点处的条状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履带上垂直于传送方向一体成型有若干条形凸起,相邻条形凸起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激光发射装置和摄像头;激光发射装置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摄像头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垂直于运送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初始定位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的第二运送机构;第二运送机构包括承载板、第三无杆气缸和第四推板;
承载板固定在底座上,承载板的顶面与运送板的顶面位于同于水平面上;当运送板移动到承载板正前方时,承载板的前侧面能与运送板的后侧面接触;
第三无杆气缸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承载板和运送板的上方;第四推板竖直设置,第四推板的底面与承载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四推板与第三无杆气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轨道板、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五推板;
轨道板固定在底座上,轨道板位于承载板的后侧,轨道板的前侧面与承载板的后侧面相接触,轨道板的顶面与承载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第二直线模组位于轨道板的正上方,第二直线模组沿左右方向设置;
第五推板竖直设置,第五推板与第二直线模组连接;第五推板的底面与轨道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机构还包括第三直线模组和第六推板;第三直线模组与第二直线模组平行设置;第六推板竖直设置,第六推板与第三直线模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的顶面还一体成型条形挡块和分隔块;条形挡块和分隔块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条形挡块位于顶面后侧的边沿;分隔块位于轨道板顶面右侧的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条状玻璃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两个激光切割器,两个激光切割器分别固定在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右端的上方。
CN202023024500.9U 2020-12-15 2020-12-15 条状玻璃切割装置 Active CN214185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4500.9U CN214185754U (zh) 2020-12-15 2020-12-15 条状玻璃切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4500.9U CN214185754U (zh) 2020-12-15 2020-12-15 条状玻璃切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5754U true CN214185754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5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24500.9U Active CN214185754U (zh) 2020-12-15 2020-12-15 条状玻璃切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5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1573B (zh) 玻璃基板掰断装置和玻璃基板掰断设备
CN109592424B (zh) 托盘自动上料装置
CN214185754U (zh) 条状玻璃切割装置
CN111687547A (zh) 一种激光切割生产线
KR20100049542A (ko) 톱 장치와 작업편을 톱질하기 위한 방법
CN111496882A (zh) 环保构件板材加工用的均匀切断及运输装置
JP2008192748A (ja) 電子回路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傾斜型スティックフィーダ
CN214558255U (zh) 激光焊接装置和激光焊接系统
CN108213742A (zh) 一种卷料高精度切割设备
CN114888441B (zh) 氧化物去除设备
CN218402606U (zh) 一种自动取料装置
JP2002113688A (ja) コード入りゴムシートの切断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7322395U (zh) 定位输送装置
CN208289232U (zh) 一种卷料高精度切割设备
CN212268615U (zh) 一种tray盘运载机构
CN213080426U (zh) 激光切割设备
CN113083716A (zh) 一种钢筋分拣机构及钢筋输送分拣设备
CN218903811U (zh) 一种用于切割板材的装置
CN112192630A (zh) 一种橡胶密封条裁切上料装置和方法
CN215478179U (zh) 带有型材提取装置的送料设备
CN219581930U (zh) 一种激光打码设备
CN213215072U (zh) 自动化承接盒传递输送机构
CN220053270U (zh) 一种用于激光打印的载玻片推送机构及打印装置
CN216177553U (zh) 一种紫外激光折射机构
CN220148305U (zh) 一种硅棒尺寸自动检测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