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61155U - 一种组装包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装包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61155U
CN214161155U CN202120054976.2U CN202120054976U CN214161155U CN 214161155 U CN214161155 U CN 214161155U CN 202120054976 U CN202120054976 U CN 202120054976U CN 214161155 U CN214161155 U CN 214161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claw
groove
hinged
telescopic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49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明泽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549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61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61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61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包裹装置,包括支座、成型模、第一成型爪、第二成型爪、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其中,成型模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成型模具有与机油过滤阀的外周相匹配的成型槽;所述第一成型爪和所述第二成型爪铰接在所述成型模上,并位于所述成型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成型爪具有包裹所述机油过滤阀的外周的第一成型曲面,所述第二成型爪具有包裹所述机油过滤阀的外周的第二成型曲面;第一伸缩件铰接在所述支座上;第二伸缩件铰接在所述支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包裹装置包裹过程不需要人工操作,从而提高了机油过滤阀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组装包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过滤阀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装包裹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OCV、VVT机油过滤阀上的滤网片,行业内长久以来均采用滤网片的摆放、组装阀体后再用点焊的焊接方式进行生产,上述过程中均采用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操作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机油过滤阀的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包裹装置,以提高机油过滤阀的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包裹装置,包括:
支座;
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成型模,所述成型模具有与机油过滤阀的外周相匹配的成型槽;
铰接在所述成型模上的第一成型爪和第二成型爪,所述第一成型爪和所述第二成型爪设置在所述成型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成型爪具有包裹所述机油过滤阀的外周的第一成型曲面,所述第二成型爪具有包裹所述机油过滤阀的外周的第二成型曲面;
铰接在所述支座上的第一伸缩件,且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出端与所述第一成型爪铰接,所述第一伸缩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成型爪向靠近所述成型槽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一伸缩件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成型爪向远离所述成型槽的方向旋转;以及
铰接在所述支座上的第二伸缩件,且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出端与所述第二成型爪铰接,所述第二伸缩件位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二成型爪向靠近所述成型槽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二伸缩件位于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二成型爪向远离所述成型槽的方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槽的边缘设置有定位滤网片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壁能够与所述滤网片的两个侧边抵接。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成型槽的两个边缘。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模上还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能够与至于所述成型槽内的机油过滤阀的周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弹性顶杆,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所述弹性顶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并能够伸出所述成型槽。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顶杆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顶杆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顶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顶杆的数量为三个,均匀的布置在所述成型槽。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爪和所述第二成型爪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成型模上。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爪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包裹部,其中,所述第一成型曲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裹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支座轴接,所述第一伸缩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铰接;
所述第二成型爪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包裹部,其中,所述第二成型曲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裹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支座轴接,所述第二伸缩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部铰接。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为气缸。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运行的控制器。
组装包裹装置工作时,先将滤网片放置在成型槽上面,然后将机油过滤阀至于滤网片上,第一伸缩件位于第一状态,第一成型爪向靠近成型槽的方向旋转,直至第一成型爪包裹机油过滤阀,第二伸缩件位于第三状态,第二成型爪向靠近成型槽的方向旋转,直至第二成型爪包裹机油过滤阀,使得滤网片的一边搭接在另一边从而完成了滤网片包裹在机油过滤阀上。当需要包裹下一机油过滤阀时,第二伸缩件位于第四状态,第二成型爪向远离成型槽的方向旋转;第一伸缩件位于第二状态,第一成型爪向远离成型槽的方向旋转,并使得该组装包裹装置处于展开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包裹装置包裹过程不需要人工操作,从而提高了机油过滤阀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组装包裹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提供的一种组装包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提供的一种组装包裹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提供的一种组装包裹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为组装包裹装置、200为滤网片、300为机油过滤阀、101为支座、102为成型模、103为第一成型爪、104为第二成型爪、105为第一伸缩件、106为第二伸缩件、107为压紧组件、1021为成型槽、1022为定位槽、1031为第一成型曲面、1041为第二成型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包裹装置,以提高机油过滤阀的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装包裹装置100,包括支座101、成型模102、第一成型爪103、第二成型爪104、第一伸缩件105和第二伸缩件106,其中,成型模102设置在支座101上,成型模102具有与机油过滤阀300的外周相匹配的成型槽1021;第一成型爪103和第二成型爪104铰接在成型模102上,并位于成型槽1021的两侧,且第一成型爪103具有包裹机油过滤阀300的外周的第一成型曲面1031,第二成型爪104具有包裹机油过滤阀300的外周的第二成型曲面1041;第一伸缩件105铰接在支座101上,且第一伸缩件105的伸出端与第一成型爪103铰接,第一伸缩件105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成型爪103向靠近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第一伸缩件105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成型爪103向远离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第二伸缩件106铰接在支座101上,且第二伸缩件106的伸出端与第二成型爪104铰接,第二伸缩件106位于第三状态时,第二成型爪104向靠近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第二伸缩件106位于第四状态时,第二成型爪104向远离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
组装包裹装置100工作时,先将滤网片200放置在成型槽1021上面,然后将机油过滤阀300至于滤网片200上,第一伸缩件105位于第一状态,第一成型爪103向靠近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直至第一成型爪103包裹机油过滤阀300,第二伸缩件106位于第三状态,第二成型爪104向靠近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直至第二成型爪104包裹机油过滤阀300,使得滤网片200的一边搭接在另一边从而完成了滤网片200包裹在机油过滤阀300上。当需要包裹下一机油过滤阀300时,第二伸缩件106位于第四状态,第二成型爪104向远离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第一伸缩件105位于第二状态,第一成型爪103向远离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并使得该组装包裹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包裹装置100包裹过程不需要人工操作,从而提高了机油过滤阀300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成型槽1021的作用是支撑机油过滤阀300和滤网片200,并配合第一成型爪103和第二成型爪104将滤网片200包裹在机油过滤阀300的周面上。成型槽1021的边缘设置有定位滤网片200的定位槽1022,定位槽1022的槽壁能够与滤网片200的两个侧边抵接。也就是说定位槽1022能够限制滤网片200相对于机油过滤阀300的轴向移动,从而保证滤网片200包裹位置的准确性。上述定位槽1022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两个,当为两个时,两个定位槽1022分别位于成型槽1021的两个边缘。
进一步的方案中,为了保证在包裹过程中滤网片200出现周向移动,成型模102上还设置有压紧组件107,压紧组件107能够与至于成型槽1021内的机油过滤阀300的周面抵接。通过设置压紧组件107能够将滤网片200夹紧在机油过滤阀300与压紧组件107之间,在包裹过程中能够限制滤网片200的周向移动。
只要能够将滤网片200压紧在机油过滤阀300的周面的结构均可以理解为压紧组件107,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紧组件107包括安装座1071和弹性顶杆1072,安装座1071安装在支座101上,弹性顶杆1072设置在安装座1071,并能够伸出成型槽1021。当机油过滤阀300在第一成型爪103和第二成型爪104的作用下向靠近成型槽1021的底部方向移动时,使得机油过滤阀300能够与弹性顶杆1072抵接,从而将滤网片200夹紧在机油过滤阀300与滤网片200之间。
具体的,弹性顶杆1072包括设置在安装座1071的顶杆和弹性件,弹性件位于顶杆与安装座1071之间。正常状态下弹性件处于通常状态,当机油过滤阀300进入成型槽1021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而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推动顶杆向靠近机油过滤阀300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夹紧滤网片200的目的。
上述弹性顶杆1072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或者三个,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弹性顶杆1072的数量为三个,均匀的布置在成型槽1021。
第一成型爪103和第二成型爪104通过转轴设置在成型模102上。第一成型爪103、第二成型爪104以及成型模102对应位置设置有旋转孔,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成型爪103和成型模102实现第一成型爪103与成型模102的轴接;转轴依次穿过第二成型爪104和成型模102实现第二成型爪104与成型模102的轴接。
第一成型爪103和第二成型爪104的作用是实现将滤网片200包裹在机油过滤阀300上。其中,第一成型爪103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包裹部,其中,第一成型曲面1031设置在第一包裹部,第一连接部与支座101轴接,第一伸缩件105与第一连接部的中部铰接。第一伸缩件105位于第一状态时,推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包裹部向靠近机油过滤阀300的方向旋转,直至第一包裹部上的第一成型曲面1031推动滤网片200包裹机油过滤阀300的外周的一部分。
第二成型爪104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包裹部,其中,第二成型曲面1041设置在第二包裹部,第二连接部与支座101轴接,第二伸缩件106与第二连接部的中部铰接。第二伸缩件106位于第二状态时,推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包裹部向靠近机油过滤阀300的方向旋转,直至第二包裹部上的第二成型曲面1041推动滤网片200包裹机油过滤阀300的外周的一部分。
上述成型槽1021、第一成型曲面1031和第二成型曲面1041大体围成圆柱形曲面,从而能够实现滤网片200包裹在机油过滤阀300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105和第二伸缩件106为气缸、液压缸等等具有伸缩功能的结构。当为气缸时,气缸的缸体作为第一伸缩件105的固定端,气缸的活塞杆作为第一伸缩件105的伸缩端,固定端铰接在支座101上,伸缩端铰接在第一成型爪103上,从而使得第一成型爪103能够做围绕成型槽1021的旋转运动。当为气缸时,气缸的缸体作为第二伸缩件106的固定端,气缸的活塞杆作为第二伸缩件106的伸缩端,固定端铰接在支座101上,伸缩端铰接在第二成型爪104上,从而使得第二成型爪104能够做围绕成型槽1021的旋转运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还包括控制第一伸缩件105和第二伸缩件106运行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需求按照驱动第一伸缩件105位于第一状态,第一成型爪103向靠近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直至第一成型爪103包裹机油过滤阀300,第二伸缩件106位于第三状态,第二成型爪104向靠近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直至第二成型爪104包裹机油过滤阀300,使得滤网片200的一边搭接在另一边从而完成了滤网片200包裹在机油过滤阀300上。当需要包裹下一机油过滤阀300时,第二伸缩件106位于第四状态,第二成型爪104向远离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第一伸缩件105位于第二状态,第一成型爪103向远离成型槽1021的方向旋转,并使得该组装包裹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由于第一伸缩件105和第二伸缩件106运行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组装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
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成型模,所述成型模具有与机油过滤阀的外周相匹配的成型槽;
铰接在所述成型模上的第一成型爪和第二成型爪,所述第一成型爪和所述第二成型爪设置在所述成型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成型爪具有包裹所述机油过滤阀的外周的第一成型曲面,所述第二成型爪具有包裹所述机油过滤阀的外周的第二成型曲面;
铰接在所述支座上的第一伸缩件,且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出端与所述第一成型爪铰接,所述第一伸缩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成型爪向靠近所述成型槽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一伸缩件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成型爪向远离所述成型槽的方向旋转;以及
铰接在所述支座上的第二伸缩件,且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出端与所述第二成型爪铰接,所述第二伸缩件位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二成型爪向靠近所述成型槽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二伸缩件位于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二成型爪向远离所述成型槽的方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槽的边缘设置有定位滤网片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壁能够与所述滤网片的两个侧边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成型槽的两个边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上还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能够与置于所述成型槽内的机油过滤阀的周面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弹性顶杆,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弹性顶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并能够伸出所述成型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杆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顶杆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顶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杆的数量为三个,均匀的布置在所述成型槽。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爪和所述第二成型爪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成型模上。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爪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包裹部,其中,所述第一成型曲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裹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支座轴接,所述第一伸缩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铰接;
所述第二成型爪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包裹部,其中,所述第二成型曲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裹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支座轴接,所述第二伸缩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部铰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为气缸。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运行的控制器。
CN202120054976.2U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组装包裹装置 Active CN214161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4976.2U CN214161155U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组装包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4976.2U CN214161155U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组装包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61155U true CN214161155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1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4976.2U Active CN214161155U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组装包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61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K286587B6 (sk) Konfekčný bubon na výrobu pneumatík s ohŕňacím strojom
CN108620498A (zh) 一种卡压式管件的环压工具
CN214161155U (zh) 一种组装包裹装置
CN109352367A (zh) 气动胀芯车夹具
CN112845900A (zh) 一种组装包裹装置
CN208428194U (zh) 一种精准定位的端盖压入设备
CN107336014B (zh) 一种喷嘴主体装配机
US4509244A (en) Air spring assembly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03187728A (ja) タイヤ成形装置
RU2743266C2 (ru) Установка и способ сплющивания ободка
US3874056A (en) Stator coil press
CN110640683A (zh) 一种活塞销拆除机床
CN214816827U (zh) 压缩机十字环加工夹具
CN110153925B (zh) 一种装配汽车转向机横拉杆总成的装夹装置
CN205254613U (zh) 一种液压油缸加工工装
CN214444260U (zh) 一种人防过滤器专用壳体焊接翻转装置
CN211917759U (zh) 一种撑胶管机
US5848464A (en) Apparatus for clinching reaction plate tabs of air bag modules
CN219025792U (zh) 连接器表面金属网压折装置
JPS6045582B2 (ja) タイヤ成形機のプライ折返し装置
CN215355598U (zh) 一种快速复位的模具冲压用驱动装置
CN218916995U (zh) 一种包样收缩装置
CN219053463U (zh) 一种拉片安装装置
CN219649125U (zh) 一种密封圈安装装置及机械臂
SU1791050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е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трубных заготово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ong Pengze

Inventor after: Li Gang

Inventor before: Song Mingze

Inventor before: Li G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