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38710U - 车身侧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38710U
CN214138710U CN202022771346.5U CN202022771346U CN214138710U CN 214138710 U CN214138710 U CN 214138710U CN 202022771346 U CN202022771346 U CN 202022771346U CN 214138710 U CN214138710 U CN 214138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vehicle
vehicle width
width direction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713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中凉
佐川偲
切无泽莲
坂入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38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38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通过前柱和下边梁的前部区域的塑性变形来高效地吸收从前柱的前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车身侧部结构。在车身侧部结构中,前柱(3)具有柱内板和柱外板(11)。下边梁(4)具有梁内板和梁外板(13)。柱外板(1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11a)和前壁(11b)延伸到与下边梁(4)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在梁外板(13)的前部设有缺损部(14)。在柱外板(11)的内侧面的后部区域结合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板(15)。加强板(15)的下端在缺损部(14)的后方侧延伸到与缺损部(14)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柱外板(11)的侧壁的下缘部接合于梁外板(1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13a)。

Description

车身侧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含前柱的下部区域的车身侧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包含前柱的下部区域的车身侧部结构,已知有在来自车辆前方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时使前柱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由此吸收冲击载荷的能量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6156258号公报)。
日本专利第6156258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身侧部结构在前柱的下部区域的闭合截面内的靠前部的部分接合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构件,并将闭合截面的靠后部的部分作为非加强部。在本结构的情况下,当从车辆前方侧向前柱输入冲击载荷时,前柱的闭合截面的后部区域发生压溃变形(塑性变形),通过该压溃变形来吸收冲击载荷的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在日本专利第6156258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身侧部结构中,在闭合截面沿车辆前后方向连续的下边梁的上部连结有前柱的下端。因此,在从车辆前方向前柱输入了冲击载荷时,在前柱的闭合截面发生压溃变形时下边梁的前端部可能会发生压溃残留。该情况从更多地吸收冲击载荷的能量的观点出发而希望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前柱和下边梁的前部区域的塑性变形来高效地吸收从前柱的前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车身侧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车身侧部结构具备:前柱,其在前轮的后方位置处实质上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及下边梁,其在车辆侧部的下方位置处实质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前端部结合于所述前柱的下缘部,所述前柱具有:柱内板,其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以及柱外板,其接合于所述柱内板的车宽方向外侧,与所述柱内板一起形成实质上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闭合截面,所述下边梁具有:梁内板,其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以及梁外板,其接合于所述梁内板的车宽方向外侧,与所述梁内板一起形成实质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闭合截面,所述柱外板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和前壁向下方延伸到与所述下边梁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在所述梁外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的前部设有与所述柱外板的所述前壁之间形成非连续部的缺损部,在所述柱外板的内侧面中的成为所述前柱的所述闭合截面的后部的区域结合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下端在所述缺损部的后方侧延伸到与所述缺损部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所述柱外板的所述侧壁的下缘部接合于所述梁外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
通过上述的结构,当从前轮侧向前柱的前部输入冲击载荷时,该前柱的闭合截面的前部区域先压溃变形,以便保留由加强板加强了的前柱的闭合截面的后部区域。此时,在下边梁的前方部分,加强板的延伸区域的前方的刚性相对低的部分同时发生压溃变形。下边梁的前方部分在梁外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的前部设有缺损部,该缺损部由柱外板的下缘部的侧壁覆盖,并且加强板的下缘部在缺损部的后部延伸。因此,在来自前柱的前方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时,在刚性高的加强板的延伸部的前方侧,下边梁的前方部分不发生压溃残留而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其结果是,输入的冲击载荷的能量通过前柱和下边梁的前部区域的塑性变形来吸收。
也可以是,所述梁外板具有在所述缺损部所位于的车辆前后方向位置处将所述前柱的下方覆盖的底壁部。
在该情况下,前柱的下方由梁外板的底壁部覆盖,因此不用追加分体的盖构件,就能够防止水、尘埃向前柱的内部的进入,并且,在从前柱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使车轮向车外侧弹出,能够抑制车轮进入车室内的情况。
也可以是,所述柱外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开口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前角部和后角部的实质上礼帽状的截面形状,所述加强板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后角部的内表面形成为实质上L字状的截面形状。
在该情况下,柱外板的后角部由加强板的实质上L字状的截面高效地加强,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前柱的闭合截面的后部区域的刚性。其结果是,前柱的前部区域的刚性相对降低,在来自前方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时,能够使前柱的前部区域更顺畅地压溃变形。
也可以是,在所述前柱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有由前围板下侧件和前围板横梁形成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在所述前柱的所述闭合截面内固定有对所述闭合截面进行加强的隔板,所述隔板具有弯折棱线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弯折棱线与由所述前围板下侧件和所述前围板横梁形成的所述闭合截面部的弯折棱线大致呈直线状地整齐排列。
在该情况下,隔板的台阶部通过沿车宽方向连续的由前围板下侧件和前围板横梁形成的闭合截面部的弯折棱线高效地加强。因此,在从前柱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隔板的台阶部的前方侧区域容易弯折变形。其结果是,冲击载荷的输入时的前柱的前部区域的压溃变形变得容易。另外,在从车宽方向外侧向前柱输入了冲击载荷的情况下,能够将该载荷通过隔板的台阶部向由前围板下侧件和前围板横梁形成的闭合截面部高效地传递。而且,以使隔板的台阶部的弯折棱线与由前围板下侧件和前围板横梁形成的闭合截面部的弯折棱线在车宽方向上连续的方式在前柱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前围板下侧件和前围板横梁,因此能够高效地提高前柱的弯曲、扭转刚性。
也可以是,所述隔板的所述台阶部配置在比所述加强板靠前方侧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在从前柱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加强板难以阻碍以隔板的台阶部为起点的前柱的前部区域的变形。因此,通过以台阶部为起点的前柱的前部区域的变形,能够增大冲击载荷的能量的吸收量。
也可以是,所述柱外板的下缘部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和朝向车辆前方的前壁,所述侧壁结合于所述梁外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所述前壁结合于将所述下边梁的前部与前侧框架的后部连结的支架。
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由侧壁和前壁构成的前角部形成在加强板的下方的伸出部的前方侧。另外,由于柱外板的下缘部的前壁结合于支架,因此能够提高柱外板的下缘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支承刚性。
也可以是,在所述下边梁的前端部区域配置有顶起板,所述顶起板具备:主体板部,其在所述前柱的所述闭合截面内沿与车宽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上部凸缘,其从所述主体板部的上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且上表面结合于所述隔板的比所述台阶部靠后方侧的后方侧区域的下表面。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隔板的比台阶部靠后方侧的后方侧区域而使前柱的闭合截面支承从顶起板的下方输入的载荷。另外,顶起板的上部凸缘结合于隔板的比台阶部靠后方侧的后方侧区域,因此在从前方侧向前柱输入了冲击载荷时,上部凸缘不会阻碍前柱的前部区域的压溃变形。
也可以是,所述顶起板还具有从所述主体板部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的前弯折部,所述主体板部被夹持固定在所述梁内板与所述梁外板的接合部之间,所述前弯折部结合于将所述下边梁的前部与前侧框架连结的支架。
在该情况下,前柱的下部区域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由顶起板的主体板部和前弯折部加强。因此,在从前柱的前方侧向柱外板的前角部输入了冲击载荷时,容易使前柱的前部区域以前角部为中心而进行变形。
也可以是,在所述下边梁的所述闭合截面内固定有对所述闭合截面进行加强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配置于所述下边梁中的比在所述前柱的下部区域向下方且后方延伸的弯曲形状部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第二隔板配置在下边梁的闭合截面内的比前柱的弯曲形状部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因此在从前方侧向前柱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通过第二隔板高效地抑制因传递到弯曲形状部的下端的载荷而使下边梁的截面发生压溃变形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与下边梁的截面的压溃相伴的前柱的向后方侧的倒入。
也可以是,所述梁外板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和从所述侧壁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延伸的上壁,所述柱外板的后部下方区域朝向车辆后方侧弯曲而延伸,并且所述后角部结合于所述梁外板的所述侧壁和所述上壁,所述加强板具有:加强板主体部,其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及车宽伸出部,其从所述加强板主体部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延伸,在所述加强板的所述车宽伸出部的下端与所述梁外板的所述上壁之间设定有间隙。
在该情况下,柱外板的后部下方区域的后角部结合于梁外板的侧壁和上壁,因此能够通过梁外板的上壁高效地承挡作用于前柱的向后方侧的倒入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前柱的向后方侧的倒入。另外,由于在加强板的车宽伸出部的下端与梁外板的上壁之间设定有间隙,因此即使存在加强板的制造误差等,在柱外板与梁外板的组装时,加强板的车宽伸出部的下端也不会与梁外板的上壁发生干涉。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不会给柱外板与梁外板的组装作业带来障碍。
也可以是,在所述加强板的所述车宽伸出部设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在加强板的车宽伸出部设置的加强筋高效地提高前柱的闭合截面的车宽方向的刚性。另外,在通过高强度钢板形成了加强板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加强筋的形状来抑制不必要的成形褶皱的产生,使柱外板的后角部与加强板的车宽伸出部高精度地重合,从而将加强板主体部的伸出部的前端部以与梁外板的面向缺损部的纵壁在上下方向上大致排列成直线状的方式配置。
也可以是,所述加强板的上部区域从上端朝向前轮而向前下方倾斜。
在该情况下,在从前轮向前柱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通过加强板的上部区域的倾斜部分将输入载荷从前柱向上边梁侧高效地传递。
也可以是,在所述加强板设有将门铰链固定的铰链固定部。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冲击载荷的输入时难以发生变形的加强板上设有铰链固定部,因此能够抑制由铰链固定部变形引起的前门的打开不良。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在梁外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的前部设有缺损部,该缺损部由柱外板的下缘部的侧壁覆盖,并且加强板的下缘部在缺损部的后部延伸。因此,能够通过前柱和下边梁的前部区域的塑性变形来高效地吸收从前柱的前方输入的冲击载荷,且能够使后部区域牢固而向上边梁侧和下边梁的后部区域传递载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将图1的II部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3是从图2中去除了一部分构件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沿着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柱部分的去除了一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柱部分的去除了一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图2的沿着VII-V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适当部位记有指示车辆1的前方的箭头FR、指示车辆1的上方的箭头UP、指示车辆1的左侧方的箭头LH。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左右,是指朝向车辆的前方的左右。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骨架部的左侧视图。在图1中,主要的部件以外的部件由假想线表示。
车辆1在左右的前轮2的后方位置配置有前柱3,在车室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下方位置配置有下边梁4。前柱3具有:从下边梁4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柱下侧件3A;以及从柱下侧件3A的上端部朝向上边梁5的前端部而向车辆后部上方倾斜延伸的柱上侧件3B。
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将柱下侧件3A简称为前柱3。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身左右的前柱3和下边梁4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有将车身的侧部外侧覆盖的未图示的外板。
下边梁4在车辆侧部的下方位置实质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下边梁4的前端部与左右的对应的前柱3的下端部连结。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符号6是从前柱3的柱下侧件3A的上端位置朝向车辆前方延伸的上梁,符号7是将前门(未图示)安装成开闭自如的车身侧部的门开口。
图2是将图1的II部放大表示的图,图3是从图2中去除了一部分构件(柱外板11)的图。图4是图2的沿着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从前部斜下方观察车身的前柱3的下端位置的图,图6是从后部斜上方观察车身的前柱3的下端位置的图。另外,图7是图2的沿着VII-VII线的剖视图。
前柱3具有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柱内板10、配置于柱内板1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柱外板11。
柱内板10与柱外板11相互接合,从而形成实质上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实质上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
如图4所示,柱内板10和柱外板11的一般部(除了下缘部之外的区域)形成为实质上礼帽状的水平截面形状。柱内板10与柱外板11的前后的凸缘部10f、11f相互结合。柱外板11的一般部的水平截面使开口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前角部11cf和后角部11cr。另外,如图7所示,柱外板11的下缘部比柱内板10的下端向下方延伸。
如图5所示,柱外板11的下缘部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沿着与车宽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侧壁11a;以及朝向车辆前方(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前壁11b。因此,柱外板11的下缘部的水平截面形状形成为实质上L字状。柱外板11的下缘部的侧壁11a和前壁11b延伸到与下边梁4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柱外板11的下缘部的前壁11b结合于将下边梁4的前部与前侧框架8的后部连结的支架9的前表面。
下边梁4具有: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梁内板12;以及配置在梁内板1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梁外板13。梁内板12与梁外板13相互接合,从而形成实质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实质上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
梁内板12和梁外板13的一般部(除了前缘部之外的区域)形成为实质上礼帽状的垂直截面形状。梁内板12与梁外板13的上下的凸缘部12f、13f相互接合。梁外板13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沿着与车宽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侧壁13a;从侧壁13a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延伸的上壁13b;以及从侧壁13a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延伸的下壁13c。
梁外板13的前缘部如图2所示,侧壁13a的一部分、上壁13b、以及上侧的凸缘部13f被切口。侧壁13a的前端部以上方和前方开放的方式被切口成纵长或横长的实质上长方形形状。该实质上长方形形状的切口部分构成与柱外板11的前壁11b之间形成非连续部的缺损部14。
在此,如图2所示,柱外板11的后部下方区域以前后宽度逐渐增加的方式朝向车辆后方侧弯曲延伸。将该部分称为弯曲形状部11r。柱外板11的后角部11cr伴随着弯曲形状部11r的形状变化而朝向后部下方逐渐改变朝向,将后角部11cr夹于之间的两个面通过焊接等而接合于梁外板13的侧壁13a和上壁13b。
另外,柱外板11的下缘部的侧壁11a覆盖梁外板13的前缘的缺损部14的车宽方向外侧,并通过焊接等而接合于梁外板13的侧壁13a的缺损部14的侧缘部。
在此,梁外板13的前缘部如前述那样,仅侧壁13a的一部分、上壁13b、以及上侧的凸缘部13f被切口,下壁13c和下侧的凸缘部13f未被切口。未被切口而残存的前缘部的下壁13c在缺损部14所位于的车辆前后方向位置处构成将前柱3的下方覆盖的底壁部13w(参照图7)。另外,顶起板26的主体板部26a与梁外板13的下侧的凸缘部13f的接合部向前缘部的下壁13c的前方延长。
在柱外板11的内侧面中的成为前柱3的闭合截面的后部的区域结合有实质上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板15。加强板15由厚壁的高强度钢板等形成。如图6等所示,加强板15具备: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沿着与车宽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加强板主体部17;以及从加强板主体部17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实质上呈直角地弯折而延伸的车宽伸出部18。
加强板主体部17包括:位于比下边梁4靠上方侧的位置的基部17b;以及从基部17b向下方延伸出的伸出部17e。基部17b在比下边梁4靠上方侧的位置,接合于柱外板11的侧壁11a的内表面。伸出部17e的下端在梁外板13的缺损部14的后方侧延伸到与缺损部14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更具体而言,伸出部17e的下端接合于梁外板13的侧壁13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伸出部17e以该状态接合于柱外板11的侧壁11a的内表面。在该状态下,如图2所示,伸出部17e的前端部以与梁外板13的面向缺损部14的纵壁14a在上下方向上大致排列成直线状的方式配置。在加强板15的伸出部17e(延伸区域)的前方侧配置有缺损部14。
另外,在加强板主体部17的基部17b的上部区域设有从上端朝向车辆1的前轮2的方向而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部17bs。而且,在基部17b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形成有用于固定门铰链的铰链固定孔19(铰链固定部)。
车宽伸出部18从加强板主体部17的基部17b的后端位置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如图4所示,基部17b和车宽伸出部18以沿着柱外板11的后角部11cr的内表面的方式形成为实质上L字状的水平截面形状。加强板15以沿着柱外板11的后角部11cr的内表面的方式结合于柱外板11的内表面。基部17b的后缘部和车宽伸出部18以沿着柱外板11的弯曲形状部11r的形状的方式朝向下端而向车辆后方侧弯曲。如图6所示,车宽伸出部18的下端相对于梁外板13的上壁13b隔着规定的间隙d而对置。因此,在车宽伸出部18的下端与梁外板13的上壁13b之间设定有间隙d。
另外,在车宽伸出部18的沿上下方向分离的多个部位一体形成有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30。加强筋30的朝向车辆后方侧凸出的弯曲截面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在前柱3的下部区域(与下边梁4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区域)的闭合截面内固定有对所述闭合截面进行加强的隔板20。在隔板20上形成有弯折棱线21L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台阶部21。隔板20的前方侧区域20f隔着台阶部21而形成在比后方侧区域20r低的位置。隔板20以与接近柱外板11的后角部11cr地配置的加强板15的加强板主体部17及车宽伸出部18实质上正交的方式配置在前柱3的闭合截面内。隔板20的台阶部21在前柱3的闭合截面内配置在比加强板15靠前方侧的位置。
如图4所示,在前柱3的车宽方向内侧连结有前围板下侧件22。前围板下侧件22是将车室的前部下方与发动机室之间分隔的板状的构件,在前壁22b从底壁22a的前端部立起的部分设有弯折棱线23L。在前围板下侧件22的底壁22a和前壁22b安装有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板横梁24A、24B。前围板横梁24A、24B与前围板下侧件22一起构成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25。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隔板20的台阶部21的弯折棱线21L与前围板下侧件22的弯折棱线23L(由前围板下侧件22和前围板横梁24A、24B形成的闭合截面部25的弯折棱线)大致呈直线状地整齐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围板横梁24A、24B上存在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弯折棱线的情况下,隔板20的台阶部21的弯折棱线21L也可以以与前围板横梁24A、24B的弯折棱线大致成为直线状的方式整齐排列。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在下边梁4的前端部区域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配置有壁厚且刚性高的顶起板26。顶起板26是在车辆的顶起时,顶起装置的升降部压抵于其下端的板材。
顶起板26具有:跨前柱3的闭合截面内和下边梁4的闭合截面内而沿着与车宽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主体板部26a;从主体板部26a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实质上呈直角地弯折的上部凸缘26b;以及从主体板部26a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实质上呈直角地弯折的前弯折部26c。
主体板部26a夹入于梁内板12与梁外板13的接合部之间,并通过焊接、螺栓紧固连结、铆钉紧固连结等而结合于两板。顶起装置的升降部压抵于主体板部26a的下端。前弯折部26c将车宽方向内侧的伸出端与支架9的前表面重叠,并与柱外板11的下缘部的前壁11b一起通过螺栓紧固连结、铆钉紧固连结等而固定于支架9的前表面。另外,主体板部26a的上端部在前柱3的闭合截面内向上方延伸。与主体板部26a的上端部相连设置的上部凸缘26b结合于隔板20的比台阶部21靠后方侧的后方侧区域20r的下表面。
另外,在下边梁4的靠前部的位置的闭合截面内固定有对所述闭合截面进行加强的第二隔板27。第二隔板27配置在下边梁4的闭合截面内的比柱外板11的弯曲形状部11r的后端部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并通过焊接、粘接剂等接合于顶起板26的主体板部26a。
在以上的结构中,当从前轮2侧向车辆1的前柱3的前部输入冲击载荷时,前柱3的闭合截面的前部区域先压溃变形,以便保留由加强板15加强了的前柱3的闭合截面的后部区域。此时,在下边梁4的前方部分,加强板15的延伸区域的前方侧的刚性相对低的部分(缺损部14所位于的部分)同时压溃变形。
下边梁4的前方部分中,在梁外板1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13a的前部设有缺损部14,柱外板11的下缘部的侧壁11a以覆盖缺损部14的方式结合于梁外板13的侧壁13a,并且加强板15的伸出部17e在缺损部14的后部延伸。因此,在向前柱3输入了来自前方的冲击载荷时,在刚性高的加强板15的延伸部(伸出部17e)的前方侧,下边梁4的前方部分不发生压溃残留而容易塑性变形。
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前柱3和下边梁4的前部区域的塑性变形来高效地吸收输入的冲击载荷的能量,并使后部区域牢固而向上边梁5侧和下边梁4的后部区域传递载荷,从而能够保护乘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加强板15的伸出部17e接合于梁外板1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因此,能够将加强板15的加强板主体部17朝向下方直线地延长。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传递到加强板15的上部区域(基部17b)的载荷容易向下边梁4侧分散而使下边梁4侧支承该载荷,并且加强板15的加工也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在缺损部14所在的位置处覆盖前柱3的下方的底壁部13w将梁外板13的前缘部底部延长到前柱3的前壁11b而一体形成。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不用追加分体的盖构件,就能够防止水、尘埃向前柱3的内部的进入,并且在从前柱3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使车轮2向车外侧弹出来抑制车轮2向车室内侧的进入。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加强板15的加强板主体部17和车宽伸出部18沿着柱外板11的后角部11cr的内表面形成为实质上L字状的截面形状。因此,柱外板11的后角部11cr由加强板15高效地加强,前柱3的闭合截面的后部区域的刚性进一步提高。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前柱3的前部区域的刚性相对降低,在来自前方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时,能够使前柱3的前部区域更顺畅地压溃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在固定于前柱3的闭合截面内的隔板20上设有台阶部21,该台阶部21的弯折棱线21L与由前围板下侧件22和前围板横梁24A、24B形成的闭合截面部25的弯折棱线23L呈大致直线状地整齐排列。因此,隔板20的台阶部21的后方侧区域20r的刚性提高,在从前柱3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隔板20的台阶部21的前方侧区域20f相对容易弯折变形。其结果是,冲击载荷的输入时的前柱3的前部区域的压溃变形变得容易。
而且,在本结构中,隔板20的台阶部21的弯折棱线21L与由前围板下侧件22和前围板横梁24A、24B形成的闭合截面部25的弯折棱线23L呈大致直线状地整齐排列,因此在来自车宽方向外侧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时,能够将该输入载荷通过隔板20的台阶部21向由前围板下侧件22和前围板横梁24A、24B形成的闭合截面部25高效地传递。另外,前柱3的弯曲、扭转刚性也能够高效地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隔板20的台阶部21配置在比加强板15靠前方侧的位置,因此在从前柱3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加强板15难以阻碍以隔板20的台阶部21为起点的前柱3的前部区域的变形。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以台阶部21为起点的前柱3的前部区域的变形,能够使冲击载荷的能量的吸收量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柱外板11的下缘部的侧壁11a结合于梁外板13的侧壁13a,柱外板11的下缘部的前壁11b结合于下边梁4的前部和支架9。因此,能够将由侧壁11a和前壁11b构成的前柱3的前角部11cf形成在加强板15的伸出部17e的前方侧。另外,在本结构中,柱外板11的下缘部的前壁11b结合于支架9,因此能够提高柱外板11的下缘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支承刚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在顶起板26的主体板部26a的上部弯折而设置有上部凸缘26b,上部凸缘26b的上表面结合于隔板20的比台阶部21靠后方侧的后方侧区域20r的下表面。因此,能够通过隔板20的比台阶部21靠后方侧的后方侧区域20r而使前柱3的闭合截面支承从顶起装置输入到顶起板26的载荷。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从顶起装置输入的载荷可靠地向车身传递。
而且,在本结构的情况下,顶起板26的上部凸缘26b结合于隔板20的比台阶部21靠后方侧的后方侧区域20r,因此在从前方侧向前柱3输入了冲击载荷时,上部凸缘26b不会阻碍前柱3的前部区域的压溃变形。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前弯折部26c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设置于顶起板26的主体板部26a的前端部,主体板部26a被夹持固定在梁内板12与梁外板13的接合部之间,前弯折部26c结合于支架9。因此,能够将前柱3的下部区域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通过顶起板26的主体板部26a和前弯折部26c进行加强。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在从前方输入冲击载荷时,能够可靠地使前柱3的前部区域以前角部11cf为中心而进行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对下边梁4的闭合截面进行加强的第二隔板27配置在下边梁4中的比前柱3的弯曲形状部11r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因此,在从前方向前柱3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通过第二隔板27高效地抑制因传递到前柱3的弯曲形状部11r的下端的载荷而使下边梁4的截面发生压溃变形的情况。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与下边梁4的截面的压溃相伴的前柱3的向后方侧的倒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中,柱外板11的后部下方区域弯曲而向后方延伸,后部下方区域的终端部的后角部11cr结合于梁外板13的侧壁13a和上壁13b。因此,能够通过梁外板13的上壁13b高效地承挡在冲击载荷的输入时作用于前柱3的向后方侧的倒入载荷。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冲击载荷的输入时的前柱3的向后方侧的倒入。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加强板15的车宽伸出部18的下端与梁外板13的上壁13b之间设定有间隙d。因此,即使存在加强板15的制造误差等,在柱外板11与梁外板13的组装时,也能够抑制加强板15的车宽伸出部18的下端与梁外板13的上壁发生干涉的情况。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容易进行柱外板11与梁外板13的组装作业。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侧部结构在加强板15的车宽伸出部18设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30,因此能够通过加强筋30高效地提高前柱3的闭合截面的车宽方向的刚性。而且,在加强板15的车宽伸出部18设有加强筋30的情况下,在通过高强度钢板形成了加强板15时,能够通过加强筋30的形状来抑制不必要的成形褶皱的产生,使柱外板11的后角部11cr与加强板15的车宽伸出部18高精度地重合,从而将加强板主体部17的伸出部17e的前端部以与梁外板13的面向缺损部14的纵壁14a在上下方向上大致排列成直线状的方式配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加强板15的上部区域从上端朝向前轮2而向前下方倾斜,因此在从前轮2向前柱3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通过加强板15的上部区域的倾斜部分将输入载荷从前柱3向上边梁5侧高效地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冲击载荷的输入时难以发生变形的加强板15上设有铰链固定孔19(铰链固定部),因此在冲击载荷的输入时,能够抑制铰链固定孔19的周边区域变形引起的前门的打开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加强板主体部17的伸出部17e的前端部也可以相对于梁外板13的面向缺损部14的纵壁14a在上下方向上前后偏置。

Claims (13)

1.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具备:
前柱,其在前轮的后方位置处实质上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下边梁,其在车辆侧部的下方位置处实质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前端部结合于所述前柱的下缘部,
所述前柱具有:
柱内板,其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以及
柱外板,其接合于所述柱内板的车宽方向外侧,与所述柱内板一起形成实质上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闭合截面,
所述下边梁具有:
梁内板,其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以及
梁外板,其接合于所述梁内板的车宽方向外侧,与所述梁内板一起形成实质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闭合截面,
所述柱外板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和前壁向下方延伸到与所述下边梁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在所述梁外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的前部设有与所述柱外板的所述前壁之间形成非连续部的缺损部,
在所述柱外板的内侧面中的成为所述前柱的所述闭合截面的后部的区域结合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板,
所述加强板的下端在所述缺损部的后方侧延伸到与所述缺损部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所述柱外板的所述侧壁的下缘部接合于所述梁外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梁外板具有在所述缺损部所位于的车辆前后方向位置处将所述前柱的下方覆盖的底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柱外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开口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前角部和后角部的实质上礼帽状的截面形状,
所述加强板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后角部的内表面形成为实质上L字状的截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前柱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有由前围板下侧件和前围板横梁形成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
在所述前柱的所述闭合截面内固定有对所述闭合截面进行加强的隔板,
所述隔板具有弯折棱线实质上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台阶部,
所述台阶部的所述弯折棱线与由所述前围板下侧件和所述前围板横梁形成的所述闭合截面部的弯折棱线大致呈直线状地整齐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隔板的所述台阶部配置在比所述加强板靠前方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柱外板的下缘部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和朝向车辆前方的前壁,
所述侧壁结合于所述梁外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
所述前壁结合于将所述下边梁的前部与前侧框架的后部连结的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下边梁的前端部区域配置有顶起板,
所述顶起板具备:
主体板部,其在所述前柱的所述闭合截面内沿与车宽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
上部凸缘,其从所述主体板部的上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且上表面结合于所述隔板的比所述台阶部靠后方侧的后方侧区域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顶起板还具有从所述主体板部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的前弯折部,
所述主体板部被夹持固定在所述梁内板与所述梁外板的接合部之间,
所述前弯折部结合于将所述下边梁的前部与前侧框架连结的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下边梁的所述闭合截面内固定有对所述闭合截面进行加强的第二隔板,
所述第二隔板配置于所述下边梁中的比在所述前柱的下部区域向下方且后方延伸的弯曲形状部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梁外板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和从所述侧壁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延伸的上壁,
所述柱外板的后部下方区域朝向车辆后方侧弯曲而延伸,并且所述后角部结合于所述梁外板的所述侧壁和所述上壁,
所述加强板具有:
加强板主体部,其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及
车宽伸出部,其从所述加强板主体部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延伸,
在所述加强板的所述车宽伸出部的下端与所述梁外板的所述上壁之间设定有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加强板的所述车宽伸出部设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所述加强板的上部区域从上端朝向前轮而向前下方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加强板设有将门铰链固定的铰链固定部。
CN202022771346.5U 2019-12-11 2020-11-26 车身侧部结构 Active CN21413871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3930A JP6961666B2 (ja) 2019-12-11 2019-12-11 車体側部構造
JP2019-223930 2019-12-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38710U true CN214138710U (zh) 2021-09-07

Family

ID=76311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71346.5U Active CN214138710U (zh) 2019-12-11 2020-11-26 车身侧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0984B2 (zh)
JP (1) JP6961666B2 (zh)
CN (1) CN21413871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4131B2 (ja) * 2020-09-03 2023-05-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CN113335385B (zh) * 2021-06-18 2022-04-29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a柱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0167A (ja) 1982-11-30 1984-06-09 Shiseido Co Ltd 被覆タルク及びその製法
JP5562701B2 (ja) * 2010-03-30 2014-07-30 ユニプレス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ピラーとサイドシルとの結合部構造
JP5927695B2 (ja) 2012-02-17 2016-06-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5492957B2 (ja) 2012-08-31 2014-05-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US9688310B2 (en) * 2013-03-26 2017-06-2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utomobile front pillar lower structure
JP6156258B2 (ja) 2014-06-03 2017-07-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6137095B2 (ja) 2014-09-19 2017-05-3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6256518B2 (ja) * 2016-04-28 2018-01-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6256519B2 (ja) * 2016-04-28 2018-01-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61666B2 (ja) 2021-11-05
US20210179184A1 (en) 2021-06-17
US11400984B2 (en) 2022-08-02
JP2021091333A (ja)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81695B2 (en) Vehicle lower-body structure
CN108502020B (zh) 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US9283995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US9381952B2 (en) Vehicle body bottom structure
JP6432535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7336748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US20140306490A1 (en) Vehicle side body structure
CN108502021B (zh) 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JP2009006902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214138710U (zh) 车身侧部结构
JP5857412B2 (ja) 車両前部の補強構造
JP6164184B2 (ja) 自動車のボンネット構造
CN114590324A (zh) 车体前部结构
US11180196B2 (en) Structural joining part for sorb impact events
JP2000095148A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6360679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及び車体の製造方法
JP6274854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及び車体の製造方法
US11420682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1746657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JP7473878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6407390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及び車体の製造方法
JPH11310160A (ja) 自動車のクロスメンバ結合構造
JP2001130445A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6251563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及び車体の製造方法
JP2015112931A (ja) 車両カウルサイド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