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34842U - 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34842U
CN214134842U CN202023350988.4U CN202023350988U CN214134842U CN 214134842 U CN214134842 U CN 214134842U CN 202023350988 U CN202023350988 U CN 202023350988U CN 214134842 U CN214134842 U CN 214134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crew
door handle
lift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509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真权
陈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ann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ann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ann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ann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509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34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34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34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包括机架、固定装置、打螺丝装置和拉线装置,机架上设有工作台,固定装置和拉线装置均设于工作台上,打螺丝装置设于机架上,并位于固定装置的上方,拉线装置位于打螺丝装置的一侧。通过设有拉线装置,可以将车门把手的拉线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进行拉紧;设有打螺丝装置,可以直接通过打螺丝装置进行打螺丝,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方便,控制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门把手组装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门把手在组装拉线时,需要将拉线拉紧,再通过螺丝将拉线锁紧在车门把手上;为了保证车门把手的正常使用要求,拉线的拉紧力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而现有的车门把手拉线在组装时,整个工序复杂,且打螺丝需要手动拧紧,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一种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包括机架、固定装置、打螺丝装置和拉线装置,机架上设有工作台,固定装置和拉线装置均设于工作台上,打螺丝装置设于机架上,并位于固定装置的上方,拉线装置位于打螺丝装置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拉线装置,可以将车门把手的拉线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进行拉紧;设有打螺丝装置,可以直接通过打螺丝装置进行打螺丝,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方便,控制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装置包括夹具、旋转压紧气缸和压头,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旋转压紧气缸设于夹具的外侧,压头与旋转压紧气缸的旋转端连接,压头与夹具相对应。由此,通过夹具,可以对车门把手进行夹紧,通过旋转压紧气缸带动压头压紧车门把手,便于车门把手的固定,实现螺丝的精准快速安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打螺丝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打螺丝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升降螺杆和升降架,升降电机设于机架上,升降螺杆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升降架套设在升降螺杆上,升降架上设有螺纹,升降架与升降螺杆为螺纹配合,打螺丝组件设于升降架上。由此,升降电机可以带动升降架沿着升降螺杆上下移动,使得打螺丝组件可以向下实现打螺丝,打螺丝完成后,再向上移动,便于产品的取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打螺丝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螺丝批头,第一电机固定在升降架上,螺丝批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位于夹具的上方。由此,通过第一电机,可以带动螺丝批头的转动,实现自动打螺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还包括第一滑轨、安装板和第一气缸,第一滑轨固定在机架上,安装板设于第一滑轨上,升降电机和升降架均设于安装板上,第一气缸设于机架上,并位于安装板的一侧,第一气缸和第一滑轨均水平设置。由此,通过设有第一气缸,可以通过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伸缩,推动安装板沿着第一滑轨移动,从而使得升降架共同移动,使得打螺丝组件移动,实现了车门把手上不同位置的打螺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线装置包括安装座、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拉线治具、第二拉线治具、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安装座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设于安装座上,第一拉线治具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拉线治具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三电机连接。由此,通过设有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可以相应带动第一拉线治具和第二拉线治具移动,从而便于控制钢丝线和钢丝套的距离,以及钢丝线的拉力,方便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座包括下底板、连接板、上底板和电机安装板,下底板固定在工作台上,连接板的一端与下底板连接,另一端上底板连接,电机安装板与下底板固定,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壳体均固定在电机安装板上,上底板上设有第二滑轨,第一拉线治具和第二拉线治具均设于第二滑轨上。由此,通过安装座的各部件,可以方便相应结构的安装,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减小整体占用的空间大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丝杆,第一传动丝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拉线治具套设在第一传动丝杆上。由此,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传动丝杆转动,使得第一拉线治具沿着第一传动丝杆移动,便于第一拉线治具移动距离的精确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丝杆、滑块和第三滑轨,第三滑轨固定在下底板上,第二传动丝杆与第三电机连接,滑块设于第三滑轨上,并套设在第二传动丝杆上,第二拉线治具与滑块连接。由此,通过第三电机,可以带动第二传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块沿着第三滑轨移动,进而第二拉线治具随着滑块共同移动,便于第二拉线治具移动距离的精确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还包括测力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测力传感器设于第一拉线治具上,第一传感器设于第一拉线治具的一侧,第二传感器设于第二拉线治具的一侧。由此,通过设有测力传感器,可以方便测得拉线受到的拉力;通过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可以使得第一拉线治具和第二拉线治具移动到相应位置时,便于控制钢丝套与钢丝线末端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中打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中打螺丝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中拉线装置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中拉线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6。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包括机架1、固定装置2、打螺丝装置3和拉线装置4,机架1上设有工作台11,固定装置2和拉线装置4均设于工作台11上,打螺丝装置3设于机架1上,并位于固定装置2的上方,拉线装置4位于打螺丝装置3的一侧。
该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在使用时,将车门把手30通过固定装置2进行固定,并将钢丝线40的一端放置在车门把手上,钢丝线的另一端以及钢丝套固定在拉线装置4;通过拉线装置4可以拉动钢丝线40,使得钢丝线受到的拉力为10N,钢丝线另一端与钢丝套的距离为47mm,满足车门把手拉线的安装使用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固定装置2包括夹具21、旋转压紧气缸22和压头23,夹具21固定在工作台11上,旋转压紧气缸22设于夹具21的外侧,压头23与旋转压紧气缸22的旋转端连接,压头23与夹具21相对应。其中,夹具21为与工件产品形状相一致,方便产品的固定;当车门把手放置在夹具21后,旋转压紧气缸22带动压头23转动,并压紧在车门把手上,避免了车门把手在组装时发生移动,保证组装精度。
打螺丝装置3包括升降组件31和打螺丝组件32,升降组件31包括升降电机311、升降螺杆312和升降架313,升降电机311设于机架1上,升降螺杆312与升降电机311的输出轴连接,升降架313套设在升降螺杆312上,升降架313上设有螺纹,升降架313与升降螺杆312为螺纹配合,打螺丝组件32设于升降架313上。
打螺丝组件32包括第一电机321和螺丝批头322,第一电机321固定在升降架313上,螺丝批头322与第一电机321的输出轴连接,并位于夹具21的上方。其中,设有螺丝批头322,便于螺丝吸紧在螺丝批头322上。
当车门把手需要打螺丝时,将螺丝放置在螺丝批头322上,升降电机311正转,升降电机311的输出轴带动升降螺杆312转动,使得升降架313沿着升降螺杆312向下移动;当螺丝批头322接近需要安装螺丝的位置时,第一电机321转动,第一电机321的输出轴带动螺丝批头322转动,使得螺丝批头322上的螺丝拧紧在车门把手上;当螺丝批头322的扭力达到2.8N时,第一电机321停止转动。螺丝安装完成后,升降电机311反向转动,带动升降架313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还包括第一滑轨5、安装板6和第一气缸7,第一滑轨5固定在机架1上,安装板6设于第一滑轨5上,升降电机311和升降架313均设于安装板6上,第一气缸7设于机架1上,并位于安装板6的一侧,第一气缸7和第一滑轨5均水平设置。通过设有第一气缸7,可以方便推动安装板6沿着第一滑轨5移动,从而使得升降电机311和升降架313共同移动,实现了打螺丝组件32的移动,便于产品左右不同位置进行打螺丝,移动方便。
拉线装置4包括安装座41、第二电机42、第三电机43、第一拉线治具44、第二拉线治具45、第一传动组件46和第二传动组件47,安装座41固定在工作台11上,第二电机42和第三电机43均设于安装座41上,第一拉线治具44通过第一传动组件46与第二电机42连接,第二拉线治具45通过第二传动组件47与第三电机43连接。其中,第一电机、第二电机42和第三电机43均为伺服电机,方便控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钢丝线的另一端,即末端,固定在第二拉线治具45上,钢丝套固定在第一拉线治具44上。通过第二电机42和第三电机43可以实现第一拉线治具44和第二拉线治具45的移动,从而实现钢丝线拉力的调节,以及钢丝线末端与钢丝套之间距离的调节。
安装座41包括下底板411、连接板412、上底板413和电机安装板414,下底板411固定在工作台11上,连接板412的一端与下底板411连接,另一端上底板413连接,电机安装板414与下底板411固定,第二电机42和第三电机43的壳体均固定在电机安装板414上,上底板413上设有第二滑轨8,第一拉线治具44和第二拉线治具45均设于第二滑轨8上。
第一传动组件46包括第一传动丝杆461,第一传动丝杆461的一端与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拉线治具44套设在第一传动丝杆461上。通过设有第一传动丝杆461,可以提高传动精度,从而提高第一拉线治具44的移动距离控制的精确度。其中,第一拉线治具44与第一传动丝杆461配合处设有螺纹,第二电机带动第一传动丝杆461转动时,使得第一拉线治具44能够沿着第一传动丝杆461移动。
第二传动组件47包括第二传动丝杆471、滑块和第三滑轨473,第三滑轨473固定在下底板411上,第二传动丝杆471与第三电机4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滑块设于第三滑轨473上,并套设在第二传动丝杆471上,第二拉线治具45与滑块连接。通过设有第三滑轨473,可以对滑块移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利于第二拉线治具45平稳移动。在滑块与第二传动丝杆471配合处设有螺纹,通过第三电机43可以带动第二传动丝杆471转动,从而使得滑块沿着第二传动丝杆471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拉线治具45移动。
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还包括测力传感器9、第一传感器10和第二传感器20,测力传感器9设于第一拉线治具44上,第一传感器10设于第一拉线治具44的一侧,第二传感器20设于第二拉线治具45的一侧。其中,第一传感器10和第二传感器20为距离传感器,通过设有第一传感器10和第二传感器20可以方便获取第一拉线治具44与第二拉线治具45的距离,便于控制钢丝套与钢丝线末端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在使用时,先将车门把手固定在固定装置2上,并放置好钢丝线,将钢丝绳的一端放置在车门把手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拉线治具45上,钢丝套固定在第一拉线治具44上;然后启动第三电机43,通过第三电机43带动第二传动丝杆471转动,第二传动丝杆471带动滑块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拉线治具45移动,拉动钢丝线,当测力传感器9检测到钢丝线的拉力达到10N时,第三电机43停止转动。此时,第二电机42开启,第二电机42带动第一传动丝杆461转动,第一传动丝杆461转动使得第一拉线治具44向远离第二拉线治具45的一侧移动,第一拉线治具44带动钢丝套移动,使得钢丝套与钢丝线末端的距离发生变化。通过第一传感器10和第二传感器20可以实时检测第一拉线治具44与第二拉线治具45之间的距离,当第一拉线治具44与第二拉线治具45移动至所需位置,满足钢丝套与钢丝线末端的距离为47mm时,第二电机42停止工作,打螺丝装置3开启,通过打螺丝装置3对工件实现打螺丝,打螺丝完成后,旋转压紧气缸22松开工件,工件取走后,各部件复位,便于下一工件的组装。由此,整个工作过程,可以满足组装时钢丝线的拉力要求,以及钢丝套与钢丝线末端的距离要求,控制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固定装置(2)、打螺丝装置(3)和拉线装置(4),所述机架(1)上设有工作台(11),所述固定装置(2)和拉线装置(4)均设于工作台(11)上,所述打螺丝装置(3)设于机架(1)上,并位于固定装置(2)的上方,所述拉线装置(4)位于打螺丝装置(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夹具(21)、旋转压紧气缸(22)和压头(23),所述夹具(21)固定在工作台(11)上,所述旋转压紧气缸(22)设于夹具(21)的外侧,所述压头(23)与旋转压紧气缸(22)的旋转端连接,所述压头(23)与夹具(21)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螺丝装置(3)包括升降组件(31)和打螺丝组件(32),所述升降组件(31)包括升降电机(311)、升降螺杆(312)和升降架(313),所述升降电机(311)设于机架(1)上,所述升降螺杆(312)与升降电机(31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升降架(313)套设在升降螺杆(312)上,所述升降架(313)上设有螺纹,所述升降架(313)与升降螺杆(312)为螺纹配合,所述打螺丝组件(32)设于升降架(3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螺丝组件(32)包括第一电机(321)和螺丝批头(322),所述第一电机(321)固定在升降架(313)上,所述螺丝批头(322)与第一电机(321)的输出轴连接,并位于夹具(2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轨(5)、安装板(6)和第一气缸(7),所述第一滑轨(5)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安装板(6)设于第一滑轨(5)上,所述升降电机(311)和升降架(313)均设于安装板(6)上,所述第一气缸(7)设于机架(1)上,并位于安装板(6)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7)和第一滑轨(5)均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装置(4)包括安装座(41)、第二电机(42)、第三电机(43)、第一拉线治具(44)、第二拉线治具(45)、第一传动组件(46)和第二传动组件(47),所述安装座(41)固定在工作台(11)上,所述第二电机(42)和第三电机(43)均设于安装座(41)上,所述第一拉线治具(44)通过第一传动组件(46)与第二电机(42)连接,所述第二拉线治具(45)通过第二传动组件(47)与第三电机(4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1)包括下底板(411)、连接板(412)、上底板(413)和电机安装板(414),所述下底板(411)固定在工作台(11)上,所述连接板(412)的一端与下底板(411)连接,另一端上底板(413)连接,所述电机安装板(414)与下底板(411)固定,所述第二电机(42)和第三电机(43)的壳体均固定在电机安装板(414)上,所述上底板(413)上设有第二滑轨(8),所述第一拉线治具(44)和第二拉线治具(45)均设于第二滑轨(8)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6)包括第一传动丝杆(461),所述第一传动丝杆(461)的一端与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拉线治具(44)套设在第一传动丝杆(46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7)包括第二传动丝杆(471)、滑块和第三滑轨(473),所述第三滑轨(473)固定在下底板(411)上,所述第二传动丝杆(471)与第三电机(43)连接,所述滑块设于第三滑轨(473)上,并套设在第二传动丝杆(471)上,所述第二拉线治具(45)与滑块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力传感器(9)、第一传感器(10)和第二传感器(20),所述测力传感器(9)设于第一拉线治具(44)上,所述第一传感器(10)设于第一拉线治具(44)的一侧,所述第二传感器(20)设于第二拉线治具(45)的一侧。
CN202023350988.4U 2020-12-31 2020-12-31 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 Active CN214134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0988.4U CN214134842U (zh) 2020-12-31 2020-12-31 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0988.4U CN214134842U (zh) 2020-12-31 2020-12-31 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34842U true CN214134842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46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50988.4U Active CN214134842U (zh) 2020-12-31 2020-12-31 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34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8147B (zh) 一种铝合金工件加工用夹具
CN214134842U (zh) 车门把手组装线机构
CN219084930U (zh) 一种用于电机轴的检测装置
CN213889130U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表面钻孔装置
CN214518971U (zh) 一种机外装夹夹具
CN210676743U (zh) 整线装置
CN209902612U (zh) 一种可控定扭矩旋紧机
CN220880633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打孔装置
CN220178084U (zh) 用于锻造机锻造台的夹具工装
CN216759693U (zh) 一种旋转移动装置
CN219075418U (zh) 摇钳机夹具
CN215037273U (zh) 一种医疗设备维修用的旋转定位架
CN218695856U (zh) 一种冲压模具自动装配翻转工作台
CN215659929U (zh) 一种高效率节能三相异步电动机组装用定位夹具
CN215035683U (zh) 一种倒角机用夹紧装置
CN220497448U (zh) 一种同步电机定子冲压装置
CN219725582U (zh) 一种金属压铸紧固件打磨装置
CN219541419U (zh) 一种数控折弯机的分段折弯机构
CN221111246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的抛光工具
CN209979113U (zh) 一种扭力检测设备
CN221065631U (zh) 一种机械加工转轴装置
CN220760912U (zh) 一种锻造液压机
CN220822850U (zh) 电机铁芯压实设备
CN213033960U (zh) 一种汽车微型步进电机齿轮轴压装机研发用组装焊接设备
CN216410868U (zh) 一种螺栓的力学检测试验通用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