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8758U - 一种双列轴承套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列轴承套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18758U
CN214118758U CN202023141816.6U CN202023141816U CN214118758U CN 214118758 U CN214118758 U CN 214118758U CN 202023141816 U CN202023141816 U CN 202023141816U CN 214118758 U CN214118758 U CN 214118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ing
groove
clamping groove
wall
sealing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18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永高
陈莲平
吕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Hongl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Ho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Hongl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Ho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418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18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18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18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列轴承套圈,涉及双列轴承技术领域,包括轴承套圈本体,所述轴承套圈本体的外部套设有耐磨钢圈。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将注油枪的枪头插入注油口的内部,向下推动注油枪,能够使注油枪推动按压架,进而能够推动密封活塞向下移动,使复位弹簧由自然状态改变为压缩状态,随着密封活塞的下移,使橡胶堵塞与连通口分离,润滑油通过设置的进油孔和通管进入第一卡槽的内部,随着轴承的旋转,润滑油与第一卡槽内部的滚动体接触,随着注入的润滑油增多,多余的润滑油通过设置的通孔进而第二卡槽的内部,随着轴承的旋转,润滑油与第二卡槽内部的滚动体接触,进而达到对两列滚动体同时润滑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双列轴承套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列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列轴承套圈。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双列轴承是指沿圆周有两列滚动体的滚动轴承。
轴承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轴承进行润滑,进而保证轴承正常工作的同时以延长轴承的实用寿命,目前对双列轴承进行润滑时,无法有效的保证对两列滚动体同时润滑,长时间使用容易对轴承造成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列轴承套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列轴承套圈。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列轴承套圈,包括轴承套圈本体,所述轴承套圈本体的外部套设有耐磨钢圈,所述轴承套圈本体的外表面与耐磨钢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套圈本体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且第一卡槽位于第二卡槽的上方,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底壁开设有均匀排列的通孔,且通孔与第二卡槽相连通,所述耐磨钢圈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注油管,所述第一卡槽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通管,所述注油管与通管相连通,所述注油管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钢圈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且防滑纹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位于注油管的内部,且密封活塞与注油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活塞的下方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侧面与注油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复位弹簧,每个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均与密封活塞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活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压架,所述按压架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油口,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进油孔。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复位弹簧的外表面均套设有橡胶套,每个所述橡胶套的顶端均与密封活塞的底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橡胶套的底端均与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活塞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的内部设有橡胶堵塞,且橡胶堵塞与连通口相适配,所述橡胶堵塞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双列轴承套圈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注油枪的枪头插入注油口的内部,向下推动注油枪,能够使注油枪推动按压架,进而能够推动密封活塞向下移动,使复位弹簧由自然状态改变为压缩状态,随着密封活塞的下移,使橡胶堵塞与连通口分离,润滑油通过设置的进油孔和通管进入第一卡槽的内部,随着轴承的旋转,润滑油与第一卡槽内部的滚动体接触,随着注入的润滑油增多,多余的润滑油通过设置的通孔进而第二卡槽的内部,随着轴承的旋转,润滑油与第二卡槽内部的滚动体接触,进而达到对两列滚动体同时润滑的目的。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能够对双列轴承的两列滚动体进行限位,利用设置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滚珠的定位,进而提高轴承转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油管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轴承套圈本体;2、耐磨钢圈;3、防滑纹;4、第一卡槽;5、注油管;6、第二卡槽;7、第一滑槽;8、通孔;9、第一限位槽;10、第二滑槽;11、第二限位槽;12、通管;13、密封活塞;14、隔板;15、连通口;16、橡胶堵塞;17、支撑柱;18、进油孔;19、按压架;20、注油口;21、复位弹簧;22、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列轴承套圈,包括轴承套圈本体1,轴承套圈本体1的外部套设有耐磨钢圈2,轴承套圈本体1的外表面与耐磨钢圈2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套圈本体1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6,且第一卡槽4位于第二卡槽6的上方,第一卡槽4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一滑槽7,第二卡槽6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0,第一滑槽7的内底壁开设有均匀排列的通孔8,且通孔8与第二卡槽6相连通,耐磨钢圈2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注油管5,第一卡槽4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通管12,注油管5与通管12相连通,注油管5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
进一步的,耐磨钢圈2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3,且防滑纹3均匀分布。通过该方案,能够增加耐磨钢圈2外表面的摩擦力,进而保证对轴承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卡槽4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9,第二卡槽6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1。通过该方案,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滚珠的定位,提高轴承转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活塞13,密封活塞13位于注油管5的内部,且密封活塞13与注油管5的内壁滑动连接,密封活塞13的下方设有隔板14,隔板14的侧面与注油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复位弹簧21,每个复位弹簧21的顶端均与密封活塞13的底面固定连接,密封活塞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压架19,按压架19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油口20,隔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进油孔18。通过该方案,能够使润滑油通过注油管5输送至双列轴承的内部,进而对双列轴承的两列滚动体进行润滑。
进一步的,每个复位弹簧21的外表面均套设有橡胶套22,每个橡胶套22的顶端均与密封活塞13的底面固定连接,每个橡胶套22的底端均与隔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该方案,能够实现对复位弹簧21的保护,避免润滑油沾染复位弹簧21,进而延长复位弹簧2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密封活塞13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口15,连通口15的内部设有橡胶堵塞16,且橡胶堵塞16与连通口15相适配,橡胶堵塞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支撑柱17的底端与隔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该方案,能够实现对注油管5的密封,避免出现滚动体转动造成润滑油反流的现象。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的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6,能够对双列轴承的两列滚动体进行限位,利用设置的第一限位槽9和第二限位槽11,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滚珠的定位,进而提高轴承转动时的稳定性,对轴承进行润滑时,首先将注油枪插入注油管5的内部,使枪头插入注油口20的内部,然后向下推动注油枪,进而使注油枪推动按压架19,随着按压架19的下移能够推动密封活塞13向下移动,使复位弹簧21由自然状态改变为压缩状态,随着密封活塞13的下移,使橡胶堵塞16与连通口15分离,接着注油枪向注油管5的内部注射润滑油,润滑油通过设置的进油孔18和通管12进入第一卡槽4的内部,随着轴承的旋转,润滑油与第一卡槽4内部的滚动体接触,随着注入的润滑油增多,多余的润滑油通过设置的通孔8进而第二卡槽6的内部,随着轴承的旋转,润滑油与第二卡槽6内部的滚动体接触,进而达到对两列滚动体同时润滑的目的,润滑油注入完成后,将注油枪拔出,通过设置的复位弹簧21,使橡胶堵塞16与连通口15相接触,进而实现对注油管5的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安装”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双列轴承套圈,包括轴承套圈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圈本体(1)的外部套设有耐磨钢圈(2),所述轴承套圈本体(1)的外表面与耐磨钢圈(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套圈本体(1)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6),且第一卡槽(4)位于第二卡槽(6)的上方,所述第一卡槽(4)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一滑槽(7),所述第二卡槽(6)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0),所述第一滑槽(7)的内底壁开设有均匀排列的通孔(8),且通孔(8)与第二卡槽(6)相连通,所述耐磨钢圈(2)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注油管(5),所述第一卡槽(4)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通管(12),所述注油管(5)与通管(12)相连通,所述注油管(5)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钢圈(2)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3),且防滑纹(3)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4)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9),所述第二卡槽(6)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活塞(13),所述密封活塞(13)位于注油管(5)的内部,且密封活塞(13)与注油管(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活塞(13)的下方设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侧面与注油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复位弹簧(21),每个所述复位弹簧(21)的顶端均与密封活塞(1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活塞(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压架(19),所述按压架(19)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油口(20),所述隔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进油孔(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列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复位弹簧(21)的外表面均套设有橡胶套(22),每个所述橡胶套(22)的顶端均与密封活塞(13)的底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橡胶套(22)的底端均与隔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列轴承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活塞(13)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口(15),所述连通口(15)的内部设有橡胶堵塞(16),且橡胶堵塞(16)与连通口(15)相适配,所述橡胶堵塞(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底端与隔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2023141816.6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双列轴承套圈 Active CN214118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1816.6U CN21411875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双列轴承套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1816.6U CN21411875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双列轴承套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18758U true CN214118758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13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1816.6U Active CN21411875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双列轴承套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18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88435U (zh) 一种轴承座密封结构
CN214118758U (zh) 一种双列轴承套圈
CN210397456U (zh) 一种精密加工轴承
CN210739146U (zh) 一种回转支承连续注油装置
CN212537458U (zh) 一种便于润滑的电机
CN211219641U (zh) 大型三辊滑座
CN210440463U (zh) 一种便于注油的带座轴承
CN211391591U (zh) 一种自供油的自行车齿轮
CN213870745U (zh) 一种调心滚子轴承
CN211371035U (zh) 一种高密封的直线导轨副滑块结构
CN210599887U (zh) 一种带有注油机构的轴承
CN210799272U (zh) 粉末冶金高硅铝合金压缩机活塞
CN214424926U (zh) 用于磨煤机的高精度长寿命圆柱滚子轴承
CN211174379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壳体总成
CN211739843U (zh) 一种回转窑用挡辊
CN113153915A (zh) 一种方便添加润滑油的轴承
CN220869869U (zh) 一种耐磨损的圆柱滚子轴承
CN213264324U (zh) 便于倾斜使用的组合式皮带托辊
CN211501363U (zh) 一种纺纱机专用的防尘轴承
CN214145732U (zh) 一种具有润滑结构的油泵挺柱
CN216812544U (zh) 一种满装滚子轴承组件
CN212564095U (zh) 一种具有润滑机构的轴承盖
CN213206342U (zh) 一种密封型滚子轴承
CN216382077U (zh) 一种耐磨液压油缸
CN20929426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滚动轴承压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