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3304U - 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53304U CN214053304U CN202022781132.6U CN202022781132U CN214053304U CN 214053304 U CN214053304 U CN 214053304U CN 202022781132 U CN202022781132 U CN 202022781132U CN 214053304 U CN214053304 U CN 2140533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rotating shaft
- positioning
- convenient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其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上模上安装有凸模,下模上安装有凹模;凸模和凹模相对的侧壁为定位凹槽,定位凹槽截面为弧形;定位凹槽宽度方向的两端为开槽刃口,且一个定位凹槽的弧度角为二分之一个π;下模上设置有辅助顶料组件,辅助顶料组件顶动凹模设置。本申请具有通过较少的冲压次数即可较为准确的冲压出8个直槽,且便于辅助分离凹模与转轴的作用,从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可以较为轻松的取下转轴,进而可以提升在转轴上开设多个直槽时的冲压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冲压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转轴是连接产品零部件较常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类零件。例如电机的转轴,电机的转轴周向通常会固定套设转子,使得转子和转轴同转。
相关技术中的转轴如图1所示,在转轴1的周壁上均布有8个直槽11,且直槽11沿转轴1的轴向延伸设置。转子的内壁可以增设凸条并与直槽11配合,增大提升转子与转轴1的扭矩。转轴1的两端的直径一般小于开设有直槽11的部位,从而使得转轴1的两端与转轴1的中部形成台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转轴的周壁通常为曲面,转轴的周壁上需要开设多个直槽时,不可避免的需要转动转轴进行多次冲压才能在一个转轴上将所有的直槽冲压出来。冲压时下模需要设置开槽刃口,由于开槽刃口嵌入转轴内,工作人员在一次冲压结束后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拔出转轴才能继续转动转轴,由此容易导致在一个转轴上冲压多个直槽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冲压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在转轴上开设多个直槽时由于较难拔出转轴从而导致冲压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安装有凸模,所述下模上安装有凹模;所述凸模和凹模相对的侧壁为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截面为弧形;所述定位凹槽宽度方向的两端为开槽刃口,且一个所述定位凹槽的弧度角为二分之一个π;所述下模上设置有辅助顶料组件,所述辅助顶料组件顶动凹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模与下模一次冲压行程下,定位凹槽定位和固定转轴,两个定位凹槽的4个开槽刃口可以同时开设4个分布均匀的直槽,随后可以使得转轴转动45°或者45°的单数倍数的角度,此时再一次冲压,则可以冲压出剩余的4个直槽。具有通过较少的冲压次数即可较为准确的冲压出8个直槽的效果。
辅助顶料组件用于再冲压结束后顶动凹模,由于凹模于转轴相比,凹模的质量更重,所以凹模会先于转轴下降,从而起到辅助分离凹模与转轴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可以较为轻松的取下转轴。最终可以提升在转轴上开设多个直槽时的冲压效率。
可选的,所述下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模座板、下垫板和下模固定板,所述辅助顶料组件安装于下垫板朝向下模固定板的一侧;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贯穿其壁厚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凹模嵌置于安装孔内;所述辅助顶料组件位于安装孔内且位于凹模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孔与下垫板固定凹模的位置,且安装孔可以为凹模的升降提供导向,便于提升凹模的位置精度。
可选的,所述辅助顶料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下垫板连接,另一端与凹模朝向下垫板一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与下模合模时凹模可以压缩复位弹簧,当冲压结束凹模失去按压力时,复位弹簧复位并顶升凹模,由于凹模于转轴相比,凹模的质量更重,所以凹模会先于转轴下降,从而起到辅助分离凹模与转轴的作用。复位弹簧可以在上模与下模合模时缓冲上模的冲击力,减小下模的震动,从而便于降低凹模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下垫板上连接有定向柱,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定向柱周向,且所述复位弹簧的自由长度大于定位柱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向柱可以便于复位弹簧定向压缩和复位,减少压缩弹簧弯折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限制转轴转动45或者45°的单数倍数的角度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安装于下模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模与下模一次冲压行程下,可以同时开设4个分布均匀的直槽,限位组件的限位下使得转轴只能转动45°或者45°的单数倍数的角度,此时再一次冲压,则可以冲压出剩余的4个直槽,且8个直槽可以沿转轴的周壁均匀分布。具有便于定位转轴并在转轴的曲面上同时开设出多个直槽的效果,且直槽的位置精度较高。
可选的,所述第一槽壁垂直限位槽槽底设置,所述第二槽壁倾斜设置,且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朝向槽口的一侧夹角为45°,所述定位柱自槽口处伸入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成型限位槽以及便于定位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的夹角,减少限位块以及限位槽的加工难度。
可选的,所述定位柱朝向第一槽壁的一侧为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垂直限位槽的槽底并与第一槽壁贴合设置;所述定位柱远离第一定位面的一侧为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的夹角为45°,且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的夹角处朝向限位槽的槽底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可以使得定位柱与限位槽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贴合度较好,从而便于提高转轴转动角度的精度,继而便于提升相邻直槽之间的位置精度。
可选的,所述下模包括凹模固定板,所述凹模嵌置于凹模固定板处,所述定位柱朝向凹模的一侧侧壁抵接凹模固定板的侧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轴位于下模的定位凹槽处时,可以沿定位凹槽的长度方向推动转轴直至定位柱朝向凹模的一侧抵接凹模固定板的侧壁,此时转轴的长度方向被定位,在转动转轴进行第二次冲压时,使得定位环的端部始终与凹模的侧壁抵接,从而可以使得转轴上两次冲压出来的直槽长度方向的位置较为一致。
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套设于转轴端部处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转轴同轴转动;所述定位柱安装于定位环的侧壁处,所述定位环的侧壁处还螺纹连接有抵紧螺钉,所述抵紧螺钉抵接转轴周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环和定位柱连接,只需要一次装配即可实现转轴在凹模上长度方向的定位以及转动角度的定位。通过抵紧螺钉将定位环安装于转轴上,安装方式较为简便,且便于限位组件重复利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辅助顶料组件的设置,能够起到便于在开模时辅助分离凹模与转轴,便于工作人员省力的拿取和转动转轴,从而节约冲压时间,提升冲压效率的效果;
2.通过定位凹槽、开槽刃口和限位组件的设置,能够起到定位转轴并在转轴的曲面上同时开设出多个直槽,且相邻直槽的位置精度较高的效果;
3.通过定位柱、限位槽和定位环的设置,能够起到只需要一次装配即可实现转轴在凹模上长度方向的定位以及转动角度的定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转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限位组件与下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转轴;11、直槽;2、上模;21、上模座板;22、上垫板;23、凸模固定板;24、凸模;25、滚珠导套;26、导向柱;3、下模;31、下模座板;32、下垫板;33、凹模固定板;34、凹模;341、定位凹槽;342、开槽刃口;35、滚珠导柱;36、缓冲弹簧;4、限位组件;41、定位环;411、抵紧螺钉;42、定位柱;421、第一定位面;422、第二定位面;43、限位块;431、限位槽;432、第一槽壁;433、第二槽壁;5、辅助顶料组件;51、定向柱;5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相关技术中的转轴如图1所示,在转轴1的周壁上均布有8个直槽11,且直槽11沿转轴1的轴向延伸设置。转子的内壁可以增设凸条并与直槽11配合,增大提升转子与转轴1的扭矩。转轴1的两端的直径一般小于开设有直槽11的部位,从而使得转轴1的两端与转轴1的中部形成台阶。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参照图2和图3,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2和下模3,上模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模座板21、上垫板22和凸模固定板23,上模2各板材通过螺钉固定。凸模固定板23处安装有模24,凸模24采用台阶式的装配方法。下模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下模座板31、下垫板32和凹模固定板33,下模3各板材通过螺钉固定。凹模固定板33处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凹模34。凸模24和凹模34相对的侧壁为定位凹槽341,定位凹槽341截面为弧形,转轴1位于凹模34的定位凹槽341内,定位凹槽341宽度方向的两端为开槽刃口342,且一个定位凹槽341的弧度角为π/2,上模2与下模3合模时,开槽刃口342压入转轴1周壁内,开设出四个直槽11。使得转轴1转动45°或者45°的单数倍数的角度,再次合模,可以在转轴1周壁开设出另外四个直槽11。
参照图3,下垫板32上设置有辅助顶料组件5,辅助顶料组件5伸入安装孔内并顶动凹模34设置,便于凹模34刃口更好的与转轴1的内分离。辅助顶料组件5包括至少一个定向柱51和套设于定向柱51周向的复位弹簧52,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定向柱51和两个复位弹簧52。定向柱51垂直下垫板32设置并与下垫板32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螺纹连接的方式。复位弹簧52的一端与下垫板32连接,另一端与凹模34朝向下垫板32一侧连接,且复位弹簧52的自由长度大于定位柱42的长度。上模2与下模3合模时凹模34可以压缩复位弹簧52,当冲压结束凹模34失去按压力时,复位弹簧52复位并顶升凹模34,由于凹模34于转轴1相比凹模34的质量更重,所以凹模34会先于转轴1下降,从而起到辅助分离凹模34与转轴1的作用,工作人员可以较为省力的拿取转轴1。
参照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在下模3处设置有限位组件4,可以提升转轴1在凹模34上的位置精度以及提升转轴1上的直槽11的位置精度。限位组件4包括定位环41、定位柱42和限位块43,定位环41套设于转轴1的一端且抵接至转轴1的台阶处,定位环41的侧壁处螺纹连接有抵紧螺钉411,抵紧螺钉411抵接转轴1周壁设置,从而将定位环41固定于转轴1上。定位柱42位于定位环41的侧壁处且垂直定位环41的轴线设置,定位柱42与定位环41一体成型。将装有定位环41的转轴1放置在凹模34的定位凹槽341处,推动转轴1直至定位柱42的端部与凹模固定板33的侧壁抵接,则转轴1在凹模34上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固定。
定位柱42的一侧侧壁为第一定位面421,远离第一定位面421的一侧为第二定位面422,第一定位面421与第二定位面422的夹角为45°,且第一定位面421与第二定位面422夹角的交点远离定位环41设置。限位块43安装于下模座板31上且限位块43朝向上模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431,限位槽431为通槽。限位槽431设置有第一槽壁432和第二槽壁433,第一槽壁432垂直限位槽431的槽底,且第一槽壁432和第二槽壁433朝向槽口的一侧夹角为45°。定位柱42自限位槽431的槽口处伸入限位槽431,且定位柱42垂直限位槽431的槽底时,第一定位面421与第一槽壁432贴合设置。此时合模可以同时冲压处4个分布均匀的直槽11。转轴1朝向第二槽壁433侧转动直至第二定位面422与第二槽壁433贴合时,转轴1转动角度为45°。此时合模可以在转轴1上冲压出另外四个分布均匀的直槽11,且两次冲压出来的直槽11的位置精度较高。
参照图2和图3,为便于提升上模2与下模3的合模精度,上模座板21的四角处朝向下模3的一次设置有滚珠导套25,下模座板31上对应滚珠导套25的位置装配有滚珠导柱35,滚珠导柱35插设于滚珠导套25内,上模2和下模3可以通过滚珠导套25和滚珠导柱35进行合模导向。上模座板21长度方向的两端朝向下模3的一侧各设置两个导向柱26,导向柱26周向套设有缓冲弹簧36,且缓冲弹簧36的一端抵接上模座板21,另一端抵接下模座板31,上模2与下模3合模时可以定向压缩缓冲弹簧36,且通过缓冲弹簧36减小上模2的冲击力,从而减小模具的震动。便于提升模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模具的冲压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装配有定位环41的转轴1放置于凹模34的定位凹槽341处,推动转轴1直至定位柱42的端部与凹模固定板33的侧壁抵接,转动转轴1使得第一定位面421与第一槽壁432抵接。接着,启动冲压设备,在滚珠导套25和滚珠导套25的配合下,上模2朝向下模3定向合模,开槽刃口342嵌入转轴1的周壁内,在转轴1的周壁上开设出四个分布均匀的直槽11。开模时,复位弹簧52带动凹模34弹升,凹模34通过自身重力可以先于转轴1下降,从而使得转轴1与凹模34分离。
再接着工作人员可以较为省力的转动转轴1直至第二定位面422抵接第二槽壁433,随后再次使得上模2与下模3合模,在转轴1上冲压出剩余的四个直槽11。最后,取下转轴1并拧松抵紧螺钉411,可以取下定位环41,随后可以将定位环41安装于下一个转轴1上重复使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2)和下模(3),所述上模(2)上安装有凸模(24),所述下模(3)上安装有凹模(34);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24)和凹模(34)相对的侧壁为定位凹槽(341),所述定位凹槽(341)截面为弧形;所述定位凹槽(341)宽度方向的两端为开槽刃口(342),且一个所述定位凹槽(341)的弧度角为π/2;所述下模(3)上设置有辅助顶料组件(5),所述辅助顶料组件(5)顶动凹模(34)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模(3)座板、下垫板(32)和下模(3)固定板,所述辅助顶料组件(5)安装于下垫板(32)朝向下模(3)固定板的一侧;所述下模(3)固定板上贯穿其壁厚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凹模(34)嵌置于安装孔内;所述辅助顶料组件(5)位于安装孔内且位于凹模(34)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顶料组件(5)包括至少一个复位弹簧(52),所述复位弹簧(52)的一端与下垫板(32)连接,另一端与凹模(34)朝向下垫板(32)一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32)上连接有定向柱(51),所述复位弹簧(52)套设于定向柱(51)周向,且所述复位弹簧(52)的自由长度大于定位柱(4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转轴(1)转动45°的单数倍数的角度的限位组件(4),所述限位组件(4)安装于下模(3)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可拆卸的安装于转轴(1)上的定位柱(42)和安装于下模(3)处的限位块(43),所述限位块(43)上开设有限位槽(431),所述限位槽(431)设置有夹角为45°的第一槽壁(432)和第二槽壁(433),所述定位柱(42)延伸至限位槽(431)内且与第一槽壁(432)或者第二槽壁(433)贴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壁(432)垂直限位槽(431)槽底设置,所述第二槽壁(433)倾斜设置,且第一槽壁(432)和第二槽壁(433)朝向槽口的一侧夹角为45°,所述定位柱(42)自槽口处伸入限位槽(4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42)朝向第一槽壁(432)的一侧为第一定位面(421),所述第一定位面(421)垂直限位槽(431)的槽底并与第一槽壁(432)贴合设置;所述定位柱(42)远离第一定位面(421)的一侧为第二定位面(422),所述第二定位面(422)与第一定位面(421)的夹角为45°,且第二定位面(422)与第一定位面(421)的夹角处朝向限位槽(431)的槽底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包括凹模固定板(33),所述凹模(34)嵌置于凹模固定板(33)处,所述定位柱(42)朝向凹模(34)的一侧侧壁抵接凹模固定板(33)的侧壁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还包括套设于转轴(1)端部处的定位环(41),所述定位环(41)与转轴(1)同轴转动;所述定位柱(42)安装于定位环(41)的侧壁处,所述定位环(41)的侧壁处还螺纹连接有抵紧螺钉(411),所述抵紧螺钉(411)抵接转轴(1)周壁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81132.6U CN214053304U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81132.6U CN214053304U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53304U true CN214053304U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7403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81132.6U Active CN214053304U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5330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68797A (zh) * | 2023-10-31 | 2023-12-05 | 南通双耀冲压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
-
2020
- 2020-11-26 CN CN202022781132.6U patent/CN2140533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68797A (zh) * | 2023-10-31 | 2023-12-05 | 南通双耀冲压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17168797B (zh) * | 2023-10-31 | 2024-01-26 | 南通双耀冲压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11066B (zh) | 一种变频电机散片转子铁芯铆压工装 | |
CN214053304U (zh) | 一种便于取料的转轴开槽用模具 | |
CN107689716B (zh) | 三针扭斜式定子铁芯叠压模具 | |
CN106849539B (zh) | 一种简易定子铁芯叠压模具 | |
JP2658499B2 (ja) | ストリッパ構造を備えるパンチホルダ | |
CN218574732U (zh) | 一种机壳侧向冲孔机构 | |
CN213997398U (zh) | 一种转轴定位开槽用模具 | |
CN111375995B (zh) | 一种预应力张拉板高效高精度加工工艺 | |
CN211938709U (zh) | 一种张拉板多特征复合冲压旋转模具 | |
CN114535398A (zh) | 一种自动落料的工件冲方模具 | |
CN107952869B (zh) | 一种圆锥筒壁悬臂式冲孔模具 | |
CN111014470A (zh) | 一种冲压复合模具 | |
CN215151349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镶件结构 | |
CN218903264U (zh) | 一种作动筒塞子槽形缺口冲切模具 | |
CN218873484U (zh) | 一种方便脱模的导热材料冲压模具 | |
CN218614508U (zh) | 硅胶活塞的冲压装置 | |
CN218904244U (zh) | 一种凸键自动装配台 | |
CN215544193U (zh) | 一种基于板材机的卡簧端头冲模 | |
CN220970519U (zh) | 一种无焊接复合加硬模具 | |
CN221202328U (zh) | 一种定子铁芯用整形工装 | |
CN218575891U (zh) | 一种可调珩磨刀具 | |
CN217095278U (zh) | 一种汽车下壳体的翻边切边模具 | |
CN212469407U (zh) | 一种刹车片钢背的成型模具 | |
CN214601454U (zh) | 一种高精度翻孔的模具 | |
CN210907704U (zh) | 一种汽车第五横梁上板的加工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