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4086U - 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4086U
CN214044086U CN202021997106.0U CN202021997106U CN214044086U CN 214044086 U CN214044086 U CN 214044086U CN 202021997106 U CN202021997106 U CN 202021997106U CN 214044086 U CN214044086 U CN 214044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ase
contact
round hole
spring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71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晶
丁晟
叶留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angyu Electrical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Hangyu Electr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Hangyu Electr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Hangyu Electr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71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4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4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4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包括接触件、撑簧圈和基座,所述接触件的外壁上通过限位套接所述撑簧圈纵向插接在所述基座的插孔内。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撑簧圈在接触件上不会转动,同时限定了接触件在基座插孔内的转动,并且通过增加接触件与基座插孔的轴向配合距离,缩小接触件在基座内的偏斜角度,即保证整个连接器对接时候相对应接触件的同心度,具有连接可靠、占用空间较小,接触件可独立维护、便于更换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接器中接触件与基座的连接形式分为可拆卸式与不可拆卸式两种,为便于拆卸,需在接触件与基座之间设置弹性撑圈,弹性撑圈的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整个连接器的插拔顺畅和抗振动性能。现有技术的弹性撑圈以锁片的外翻或内翻形式分为外撑或内撑两种结构,针对不同使用场合外撑式结构一般只需一个基座,装配时撑簧圈预装到接触件上,再从端接部位插入,拆卸时拆卸工装从对插端插入后顶出接触件;而内撑式结构一般需上、下基座夹持撑簧圈,接触件从端接部位插入,拆卸时需从端接端插入再拉出接触件。
传统外撑式结构一般接触件在基座内,由于配合的轴向长度较短,并且接触件、撑簧圈沿基座孔轴线均可自由转动,加上与基座间存在的间隙,很容易晃动,对产品的插拔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大芯数产品而言,插拔尤为困难,并且由于接触件晃动较大,对接触可靠性也存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包括接触件、撑簧圈和基座,所述接触件的外壁上通过限位套接所述撑簧圈纵向插接在所述基座的插孔内;
所述接触件一端部外壁上设有环形凸缘,所述接触件中部外壁上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凸缘之间形成用于配合套接所述撑簧圈的周圈凹槽,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撑簧圈的端面限位卡接;
所述撑簧圈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撑簧圈的外周壁上沿其轴线方向上开设一分切口,所述撑簧圈的外周壁上沿着所述分切口相对开设有两个方孔,每个所述方孔邻近所述凸缘的内端壁上安装有一外凸爪,所述撑簧圈通过两个所述外凸爪纵向插接在所述基座的插孔内上部;
所述基座的插孔分为上圆孔和下圆孔,所述上圆孔的内壁上相对开设有两个键槽,两个所述外凸爪对应插接在两个所述键槽内,所述限位台阶背离所述周圈凹槽的端部与所述下圆孔的内壁限位紧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台阶的外壁上沿其轴线开设有一字槽,所述撑簧圈一端面固设有方形凸台,所述凸台卡接在所述一字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台阶背离所述周圈凹槽的端部外壁上沿着所述一字槽相对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平面,所述下圆孔的内壁上相对凸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平面,所述第一限位平面与第二限位平面相互配合紧贴。
进一步地,所述上圆孔的内径小于所述下圆孔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件的上端面低于所述插孔的上圆孔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撑簧圈与接触件间增加限位台阶,可以保证撑簧圈在接触件上不会转动,在接触件与基座之间分别增加第一限位平面和第二限位平面,两者配合紧贴限定了接触件在基座插孔内的转动,并且通过外凸爪与键槽的卡接来增加接触件与基座插孔的轴向配合距离,缩小接触件在基座内的偏斜角度,即保证整个连接器对接时候相对应接触件的同心度,具有连接可靠、占用空间较小,接触件可独立维护、便于更换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接触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撑簧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接触件与撑簧圈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A-A纵截面的结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结构主视图。
图中所示:1、接触件;11、凸缘;12、限位台阶;121、一字槽;122、第一限位平面;13、周圈凹槽;2、撑簧圈;21、凸台;22、外凸爪;23、方孔;24、分切口;3、基座;31、插孔;311、上圆孔;312、下圆孔;32、第二限位平面;33、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包括接触件1、撑簧圈2和基座3,所述接触件1的外壁上通过限位套接所述撑簧圈2纵向插接在所述基座3的插孔31内;
所述接触件1一端部外壁上设有环形凸缘11,所述接触件1中部外壁上设有限位台阶12,所述限位台阶12与所述凸缘11之间形成用于配合套接所述撑簧圈2的周圈凹槽13,所述限位台阶12与所述撑簧圈2的端面限位卡接;
所述撑簧圈2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撑簧圈2的外周壁上沿其轴线方向上开设一分切口24,所述撑簧圈2的外周壁上沿着所述分切口24相对开设有两个方孔23,每个所述方孔23邻近所述凸缘11的内端壁上安装有一外凸爪22,所述撑簧圈2通过两个所述外凸爪22纵向插接在所述基座3的插孔31内上部;
所述基座3的插孔31分为上圆孔311和下圆孔312,所述上圆孔311 的内壁上相对开设有两个键槽33,两个所述外凸爪22对应插接在两个所述键槽33内,所述限位台阶12背离所述周圈凹槽13的端部与所述下圆孔312 的内壁限位紧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在撑簧圈2与接触件1间增加限位台阶12,可以保证撑簧圈2在接触件1上不会转动,在接触件1与基座3之间分别增加第一限位平面122和第二限位平面32,两者配合紧贴限定了接触件1在基座3插孔31内的转动,并且通过撑簧圈2上的外凸爪22卡接在插孔31 的键槽33内,除去键槽22位置,实际基座3的插孔31与接触件1外径基本紧贴,接触件1与基座3轴向配合距离为B,而传统外撑式结构配合距离只能到A,可以见到配合距离变大,对应的接触件1在基座3内可偏移角度变小,减小了对接时由于接触件1偏斜而导致插入、分离力过大或者对不上的风险,即保证整个连接器对接时相对应接触件的同心度,具有连接可靠、占用空间较小,接触件1可独立维护、便于更换的优点。
如图1~4所示,所述限位台阶12的外壁上沿其轴线开设有一字槽121,所述撑簧圈2一端面固设有方形凸台21,所述凸台21卡接在所述一字槽 121内;通过这一技术方案,采用凸台21与一字槽121的卡接配合,可以保证撑簧圈2在接触件1上不会转动。
如图1、2和4所示,所述限位台阶12背离所述周圈凹槽13的端部外壁上沿着所述一字槽121相对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平面122,所述下圆孔312 的内壁上相对凸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平面32,所述第一限位平面122与第二限位平面32相互配合紧贴;通过这一技术方案,采用接触件1上第一限位平面122与下圆孔312内第二限位平面32配合紧贴,保证了接触件1在基座3内不会转动,避免了现有技术导线压接后接触件1转动对导线施加的作用力,保证了端接部位的可靠。
如图6所示,所述上圆孔311的内径小于所述下圆孔312的内径;通过这一技术方案,可增加接触件1与上圆孔311的紧贴程度,同时也给下圆孔312内凸设的第二限位平面32预留安装空间。
如图1所示,所述接触件1的上端面低于所述插孔31的上圆孔311端面;通过这一技术方案,这样可以对接触件1进行防护,避免因外力受损。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首先依托撑簧圈2的弹性,将撑簧圈2上的分切口24撑开,使得撑簧圈2套接在周圈凹槽13上,同时将撑簧圈2端面的凸台21卡接在限位台阶12的一字槽121内,然后将装配好的撑簧圈2与接触件1的组合件纵向插入基座3的插孔31内,同时将外凸爪22各自对应插入上圆孔311的键槽33内,并且使得限位台阶12上的第一限位平面122与下圆孔312内的第二限位平面32配合紧贴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件(1)、撑簧圈(2)和基座(3),所述接触件(1)的外壁上通过限位套接所述撑簧圈(2)纵向插接在所述基座(3)的插孔(31)内;
所述接触件(1)一端部外壁上设有环形凸缘(11),所述接触件(1)中部外壁上设有限位台阶(12),所述限位台阶(12)与所述凸缘(11)之间形成用于配合套接所述撑簧圈(2)的周圈凹槽(13),所述限位台阶(12)与所述撑簧圈(2)的端面限位卡接;
所述撑簧圈(2)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撑簧圈(2)的外周壁上沿其轴线方向上开设一分切口(24),所述撑簧圈(2)的外周壁上沿着所述分切口(24)相对开设有两个方孔(23),每个所述方孔(23)邻近所述凸缘(11)的内端壁上安装有一外凸爪(22),所述撑簧圈(2)通过两个所述外凸爪(22)纵向插接在所述基座(3)的插孔(31)内上部;
所述基座(3)的插孔(31)分为上圆孔(311)和下圆孔(312),所述上圆孔(311)的内壁上相对开设有两个键槽(33),两个所述外凸爪(22)对应插接在两个所述键槽(33)内,所述限位台阶(12)背离所述周圈凹槽(13)的端部与所述下圆孔(312)的内壁限位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阶(12)的外壁上沿其轴线开设有一字槽(121),所述撑簧圈(2)一端面固设有方形凸台(21),所述凸台(21)卡接在所述一字槽(1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阶(12)背离所述周圈凹槽(13)的端部外壁上沿着所述一字槽(121)相对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平面(122),所述下圆孔(312)的内壁上相对凸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平面(32),所述第一限位平面(122)与第二限位平面(32)相互配合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孔(311)的内径小于所述下圆孔(312)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1)的上端面低于所述插孔(31)的上圆孔(311)端面。
CN202021997106.0U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 Active CN214044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7106.0U CN214044086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7106.0U CN214044086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4086U true CN214044086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9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7106.0U Active CN214044086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4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29071B2 (ja) 同軸円形差込みコネクタ
US4378124A (en) Hydraulic coupling device
CN102005671A (zh) 插头防脱构造
CN214044086U (zh) 一种高可靠外撑式弹性撑圈结构
CN201774114U (zh) 具有自动导正结构的同轴连接器
CN110350345B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组件
CN108461953B (zh) 线簧插套
CN219975065U (zh) 外扩式卡簧锁定组件及预制构件连接组件
CN113161795B (zh) 一种接触件安装结构、插头、插座及电连接器
CN219863359U (zh) 端面为斜面的卡簧、建筑的插接组件及建筑的插接机构
CN220341560U (zh) 一种数据连接器
CN220013641U (zh) 端面为曲线的弹性卡簧、建筑的插接组件及插接机构
CN219930951U (zh) 外开槽内缩式的卡簧、对接组件及对接机构
CN208423326U (zh) 一种连接器固定结构
CN216648619U (zh) 一种连接器用冠簧
CN111827278A (zh) 预制构件连接件及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结构
CN218761953U (zh) 销钉自动锁紧的管接头
CN219862778U (zh) 内开槽内缩式的卡簧、建筑的连接组件及建筑的连接机构
CN219892443U (zh) 光伏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5816488U (zh) 一种具有端子防转动结构的连接器
CN215371530U (zh) 一种组合安全型液压元件
CN213203275U (zh) 籽晶夹头
CN220415936U (zh) 分体式套筒锁定组件
CN218863546U (zh) 一种阀芯处凹凸定位的快插公母头
CN210104726U (zh) 预制构件连接件及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