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24416U - 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24416U
CN214024416U CN202023046509.XU CN202023046509U CN214024416U CN 214024416 U CN214024416 U CN 214024416U CN 202023046509 U CN202023046509 U CN 202023046509U CN 214024416 U CN214024416 U CN 214024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ig
rack
cylinder
conveying
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65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珍宝
刘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ray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ray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ray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ray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465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24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24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24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包括机架、可移动置于机架前方且用于上料的移动上料机构、于移动上料机构下方置于机架上且用于理料的第一理料机构、于第一理料机构右侧置于机架上且用于理料的第二理料机构、于第二理料机构右侧置于机架上且用于组装物料的治具组装机构、对应第二理料机构的位置置于治具组装机构上且用于分料的分料机构、于分料机构上方置于治具组装机构上且用于搬运及组装物料的搬运压合机构、于分料机构右侧置于治具组装机构上且用于分拣下料的分拣下料机构。本实用新型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取代人工取放料及定位,减少了人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滚轮与滚轮支架的组装大都是通过人工在装配治具上依次放置好两种物料,再操作该装配治具完成滚轮与滚轮支架的组装工作,然后取出组装好的物料并放置新的物料,这种加工方式需要人工取放料及定位,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且人工定位容易出现误差,降低了产品良率。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包括:机架、移动上料机构、第一理料机构、第二理料机构、治具组装机构、分料机构、搬运压合机构和分拣下料机构;所述移动上料机构可移动置于所述机架前方,用于将第一物料自动上料至所述第一理料机构,以及用于将第二物料自动上料至所述第二理料机构;所述第一理料机构于所述移动上料机构下方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对输送来的第一物料进行排列整理,以及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一物料自动上料至所述治具组装机构;所述第二理料机构于所述第一理料机构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对输送来的第二物料进行排列整理,以及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二物料输送至分料机构;所述治具组装机构于所述第二理料机构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配合所述搬运压合机构实现对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的组装操作,以及用于将组装好的物料转运至所述分拣下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对应所述第二理料机构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治具组装机构上,用于对所述第二理料机构输送来的第二物料进行分料;所述搬运压合机构于所述分料机构上方设置在所述治具组装机构上,用于将所述分料机构上的第二物料转运至所述治具组装机构,以及用于配合所述治具组装机构实现组装操作;所述分拣下料机构于所述分料机构右侧设置在所述治具组装机构上,用于实现对自动化分拣下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理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上料机和适配所述第一物料的第一输送轨道;所述第一振动盘上料机于所述移动上料机构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对所述移动上料机构输送来的第一物料进行排列整理;所述第一振动盘上料机的上部设有出料窗口,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一端连接在所述出料窗口上,另一端向右延伸并与所述治具组装机构对接,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一物料输送至所述治具组装机构;
所述第一理料机构还包括降噪箱,所述降噪箱于所述第一振动盘上料机和第一输送轨道上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降噪箱的右侧设有一输送窗口,起到一个降噪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理料机构包括第二振动盘上料机和第二输送轨道;所述第二振动盘上料机于所述降噪箱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对所述移动上料机构输送来的第二物料进行排列整理;所述第二振动盘上料机的上部设有供料窗口,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一端连接在所述供料窗口上,另一端向右延伸并与所述分料机构对接,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二物料输送至所述分料机构;
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若干组第一光纤传感器,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的第二物料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治具组装机构包括底座、第一气缸、升降台、第一安装板、第一滑台气缸、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两吸附装置、组装平台和两适配所述第一物料的第一治具;所述底座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台安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气缸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向上穿出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升降台相连接,用于牵引所述升降台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一滑台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台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滑台气缸用于牵引所述第二连接块左右滑移;所述第三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且所述第三连接块底部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一所述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用于抓取所述第一物料;所述组装平台于所述吸附装置下方且对应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组装平台顶部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一所述第一治具,且所述组装平台左侧上的第一治具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相对接,所述第一治具用于定位承载所述第一物料;
所述组装平台对应每一所述第一治具的位置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二光纤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纤传感器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一治具内是否放置有所述第一物料。
优选地,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分料平台、第二气缸、适配所述第二物料的第二治具和第三治具;所述分料平台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右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分料平台上设有一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治具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治具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物料;所述第二气缸于所述第二治具后方设置在所述分料平台上,且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治具相连接,用于牵引所述第二治具实现前后滑移;所述第三治具于所述第二治具左侧且设置在所述分料平台上,且所述第三治具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相对接,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物料;
所述第二治具上设有一第三光纤传感器,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二治具内是否放置有所述第二物料;
所述第三治具上设有一第四光纤传感器,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三治具内是否放置有所述第二物料。
优选地,所述搬运压合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二滑台气缸、第二安装板、第三气缸和适配所述第二物料的压头;所述安装架于所述分料平台左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滑台气缸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台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滑台气缸用于牵引所述第二安装板实现前后滑移;所述第三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压头于所述第二治具上方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输出端上,所述第三气缸用于牵引所述压头上升或下降,所述压头用于抓取所述第二物料,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三气缸的配合下将抓取的第二物料压合在所述第一物料上以完成组装工作;
所述压头上设有一行程销钉,起到一个控制行程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分拣下料机构包括第三安装板、第四气缸、第四连接块、第四安装板、第一料槽和第二料槽;所述第三安装板于所述组装平台右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安装板右侧上设有一第二滑轨,所述第四安装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一料槽和第二料槽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所述第四安装板上,所述机架于所述组装平台右侧设有一下料口,所述机架内对应所述下料口的位置设有一可更换的第一料盒,所述机架于所述下料口后方还设有一可更换的第二料盒;所述第四气缸连接在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左侧上;所述第四连接块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安装板上,使用时所述第四连接块通过所述第四气缸的动作实现牵引所述第四安装板前后滑移。
优选地,所述升降台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若干导向柱,所述第一安装板还连接在所述导向柱上,所有所述导向柱的底部均依次向下穿出所述升降台和底座,且所述升降台左侧的若干导向柱之间通过一固定板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右侧的若干导向柱之间同样通过一固定板实现固定连接,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每一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一缓冲装置,起到一个缓冲作用。
优选地,每一所述吸附装置均包括吸附板和若干吸头;所述吸附板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若干所述吸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使用时通过所述吸头抓取或放开所述第一物料。
优选地,所述机架内设有一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所述移动上料机构、第一理料机构、第二理料机构、治具组装机构、分料机构、搬运压合机构和分拣下料机构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设备的运行;所述机架的侧边上设有若干可开闭的检修门,便于检修维护;
所述机架底部的四周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车轮,便于设备的转运,且所述机架于每一所述第二车轮一侧均设有一第二支撑脚,起到一个支撑作用;
该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还包括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机罩,起到一个防护作用;所述机罩前侧设有一上料窗口,用于供所述移动上料机构活动;所述机罩上还设有若干可开闭的安全门,起到一个防护作用,也便于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所述机罩的右侧上还设有一操作面板和若干控制按钮,所述操作面板和控制按钮均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便于操控设备;所述机架的顶部还设有一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起到一个故障预警作用。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取代人工取放料及定位,减少了人力劳动,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2、优选方案中分拣下料机构的设计,实现对良品与不良品的自动化分拣下料,无需人工分拣,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机罩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机罩、降噪箱和机架侧板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理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理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治具组装机构和分料机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分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搬运压合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分拣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包括机架1、移动上料机构2、第一理料机构3、第二理料机构4、治具组装机构5、分料机构6、搬运压合机构7和分拣下料机构8;所述移动上料机构2可左右移动置于所述机架1前方,用于将第一物料9自动上料至所述第一理料机构3,以及用于将第二物料10自动上料至所述第二理料机构4,具体的,所述第一物料9为滚轮支架,所述第二物料10为滚轮;所述第一理料机构3于所述移动上料机构2下方置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对所述移动上料机构2输送来的第一物料9进行排列整理,以及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一物料9自动上料至所述治具组装机构5;所述第二理料机构4于所述第一理料机构3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对所述移动上料机构2输送来的第二物料10进行排列整理,以及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二物料10输送至分料机构6;所述治具组装机构5于所述第二理料机构4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在所述搬运压合机构7的配合下实现对第一物料9与第二物料10的组装操作,以及用于将组装好的物料转运至所述分拣下料机构8;所述分料机构6对应所述第二理料机构4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治具组装机构5上,用于对所述第二理料机构4输送来的第二物料10进行分料;所述搬运压合机构7于所述分料机构6上方设置在所述治具组装机构5上,用于将所述分料机构6上的第二物料10转运至所述治具组装机构5,以及用于配合所述治具组装机构5实现组装操作;所述分拣下料机构8于所述分料机构6右侧设置在所述治具组装机构5上,用于实现对所述治具组装机构5转运来的物料的自动化分拣下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上料机构2为一皮带上料机21(采用现有技术,不赘述),所述皮带上料机21的底部四周分别设有第一车轮211,便于皮带上料机21的转运,且所述皮带上料机21于每一所述第一车轮211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脚212,对皮带上料机21起到一个支撑作用,提高了运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上料机21的下料端下方设有一连接轨道(图中未示出,采用现有技术,不赘述),用于下料;使用时所述皮带上料机21输送的物料经连接轨道能够平稳的落入所述第一理料机构3或第二理料机构4,有效避免物料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理料机构3包括第一振动盘上料机31和适配所述第一物料9的第一输送轨道32;所述第一振动盘上料机31(采用现有技术,不赘述)于所述连接轨道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排列整理所述皮带上料机21输送来的第一物料9;所述第一振动盘上料机31的上部设有出料窗口,所述第一输送轨道32一端连接在所述出料窗口上,另一端向右延伸并与所述治具组装机构5相对接,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一物料9输送至所述治具组装机构5,且所述第一输送轨道32的上方设有压板321,对所述第一输送轨道32上的第一物料9起到一个限位作用,有效确保第一物料9在运输时的平整度;
所述第一理料机构3还包括降噪箱33,所述降噪箱33于所述第一振动盘上料机31和第一输送轨道32上方设置在在所述机架1上,起到一个降噪作用,且所述降噪箱33的右侧设有一输送窗口,用于供所述第一输送轨道32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理料机构4包括第二振动盘上料机41和第二输送轨道42;所述第二振动盘上料机41(采用现有技术,不赘述)于所述降噪箱33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排列整理所述皮带上料机21输送来的第二物料10;所述第二振动盘上料机41的上部设有供料窗口,所述第二输送轨道42一端连接在所述供料窗口上,另一端向右延伸并与所述分料机构6相对接,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二物料10输送至所述分料机构6,且所述第二输送轨道42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若干组第一光纤传感器421,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二输送轨道42上的第二物料10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治具组装机构5包括底座51、第一气缸52、升降台53、第一安装板54、第一滑台气缸55、第一连接块56、第二连接块57、第三连接块58、两吸附装置59、组装平台59和两适配所述第一物料9的第一治具59b;所述底座51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32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升降台53安放在所述底座51上,所述第一气缸52连接在所述底座51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气缸52的输出端向上穿出所述底座51并与所述升降台53相连接,使用时所述升降台53通过所述第一气缸52的动作实现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连接块56设置在所述升降台53上,所述第一安装板54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56上,所述第一滑台气缸55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4上,所述第二连接块57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台气缸55的输出端上,使用时所述第二连接块57通过所述第一滑台气缸55的动作实现左右滑移;所述第三连接块58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57上,且所述第三连接块58底部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一所述吸附装置59,所述吸附装置59用于抓取所述第一物料9;所述组装平台59于所述吸附装置59下方且对应所述第一输送轨道32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底座51上,所述组装平台59顶部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一所述第一治具59b,且所述组装平台59左侧的第一治具59b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32相对接,所述第一治具59b用于定位承载所述第一物料9;
每一所述吸附装置59均包括吸附板和四个吸头;所述吸附板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块58上,且所述吸附板的四周上分别设有一所述吸头,使用时通过所述吸头抓取或放开所述第一物料9;
所述升降台53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两根导向柱531,所述第一安装板54还连接在四根所述导向柱531上,所有所述导向柱531的底部均依次向下穿出所述升降台53和底座51,且所述升降台53左侧的两根导向柱531之间通过一固定板532实现固定连接,同样的,所述升降台53右侧的两根导向柱531之间也通过一固定板532实现固定连接,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还提高了稳定性;每一所述固定板532上均设有一缓冲装置533,起到一个缓冲作用;
所述组装平台59对应每一所述第一治具59b的位置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二光纤传感器59b1,所述第二光纤传感器59b1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一治具59b内是否放置有所述第一物料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料机构6包括分料平台61、第二气缸62、适配所述第二物料10的第二治具63和适配所述第二物料10的第三治具64;所述分料平台61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42右侧设置在所述底座51上,所述分料平台61上设有一第一滑轨611,所述第二治具63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611上,所述第二治具63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物料10;所述第二气缸62于所述第二治具63后方设置在所述分料平台61上,且所述第二气缸6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治具63相连接,使用时所述第二治具63通过所述第二气缸62的动作沿所述第一滑轨611实现前后滑移,从而第二治具63能够与第二输送轨道42或第三治具64相对接;所述第三治具64于所述第二治具63左侧且设置在所述分料平台61上,且所述第三治具64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42相对接,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物料10;
所述第二治具63上设有一第三光纤传感器631,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二治具63内是否放置有所述第二物料10;
所述第三治具64上设有一第四光纤传感器641,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三治具64内是否放置有所述第二物料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搬运压合机构7包括安装架71、第二滑台气缸72、第二安装板73、第三气缸74和适配所述第二物料10的压头75;所述安装架71于所述分料平台61左侧设置在所述底座51上,所述第二滑台气缸7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71上,所述第二安装板73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台气缸72的输出端上,使用时所述第二安装板73通过所述第二滑台气缸72的动作实现前后滑移;所述第三气缸74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73上,所述压头75于所述第二治具63上方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74输出端上,所述第三气缸74用于牵引所述压头75上升或下降,所述压头75用于抓取所述第二物料10,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三气缸74的配合下将抓取的第二物料10压合在所述第一物料9上以完成组装工作;
所述压头75上设有一行程销钉751,起到一个控制行程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拣下料机构8包括第三安装板81、第四气缸82、第四连接块83、第四安装板84、第一料槽85和第二料槽86;所述第三安装板81于所述组装平台59右侧设置在所述底座51上,所述第三安装板81右侧上设有一第二滑轨811,所述第四安装板84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811上;所述第一料槽85和第二料槽86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所述第四安装板84上,所述第一料槽85为上下两端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机架1于所述组装平台59右侧设有一下料口11,所述机架1内对应所述下料口11的位置设有一可更换的第一料盒12,用于收纳良品,所述机架1于所述下料口11后方还设有一可更换的第二料盒13,用于收纳不良品;所述第四气缸82连接在所述第三安装板81的左侧上;所述第四连接块83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气缸82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安装板84上,使用时所述第四连接块83通过所述第四气缸82的动作实现牵引所述第四安装板84前后滑移,从而能够实现对良品与不良品的自动化分拣下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内设有一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所述移动上料机构2、第一理料机构3、第二理料机构4、治具组装机构5、分料机构6、搬运压合机构7和分拣下料机构8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设备的运行;所述机架1的侧边上设有若干可开闭的检修门14,便于检修维护;
所述机架1底部的四周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车轮15,便于设备的转运,且所述机架1于每一所述第二车轮15一侧均设有一第二支撑脚16,起到一个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该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还包括机罩17,所述机罩17于所述第一理料机构3、第二理料机构4、治具组装机构5、分料机构6、搬运压合机构7和分拣下料机构8上方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起到一个防护作用;所述机罩17前侧设有一上料窗口,用于供所述移动上料机构2活动;所述机罩17上还设有若干可开闭的安全门,起到一个防护作用,也便于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所述机罩17的右侧上还设有一操作面板18和若干控制按钮,所述操作面板18和控制按钮均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便于操控设备;所述机架1的顶部还设有一报警装置19,所述报警装置19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起到一个故障预警作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设备上电后,首先通过皮带上料机21依次给第一振动盘上料机31和第二振动盘上料机41完成上料工作;然后,第一振动盘上料机31对皮带上料机21输送来的第一物料9进行排列整理,排列整齐的第一物料9通过第一输送轨道32依次输送到组装平台59左侧的第一治具59b上,同时,第二振动盘上料机41对皮带上料机21输送来的第二物料10进行排列整理,排列整齐的第二物料10通过第二输送轨道42依次输送到第二治具63和第三治具64上,且第二治具63在第二气缸62的作用下移动至与第三治具64相对接;接着,左侧吸头在第一气缸52、第一滑台气缸55的作用下降左侧第一治具59b内的产品转移至右侧的第一治具59b,同时,压头75在第三气缸74和第二滑台气缸72的作用下将第二治具63和第三治具64内的第二物料10抓取至右侧的第一治具59b内的第一物料9上方;接着,压头75在第三气缸74的作用下将第二物料10压合在第一物料9上,完成第一物料9与第二物料10的组装工作;接着,右侧吸头在第一气缸52和第一滑台气缸55的作用下将组装好的物料抓取至第一料槽85上方,当右侧吸头抓取的是良品时,第四气缸82不启动,右侧吸头松开物料,此物料即可经第一料槽85和下料口11落入第一料盒12内,完成良品下料,当右侧吸头抓取的是不良品时,第四气缸82启动,第二潦草在第四气缸82的作用下移动至右侧吸头下方,右侧吸头松开该物料,该物料即可经第二料槽86滑入第二料盒13内,完成不良品下料,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化分拣良品与不良品;如此循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取代人工取放料及定位,减少了人力劳动,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2、优选方案中分拣下料机构的设计,实现对良品与不良品的自动化分拣下料,无需人工分拣,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移动上料机构、第一理料机构、第二理料机构、治具组装机构、分料机构、搬运压合机构和分拣下料机构;所述移动上料机构可移动置于所述机架前方,用于将第一物料自动上料至所述第一理料机构,以及用于将第二物料自动上料至所述第二理料机构;所述第一理料机构于所述移动上料机构下方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对输送来的第一物料进行排列整理,以及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一物料自动上料至所述治具组装机构;所述第二理料机构于所述第一理料机构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对输送来的第二物料进行排列整理,以及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二物料输送至分料机构;所述治具组装机构于所述第二理料机构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配合所述搬运压合机构实现对第一物料与第二物料的组装操作,以及用于将组装好的物料转运至所述分拣下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对应所述第二理料机构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治具组装机构上,用于对所述第二理料机构输送来的第二物料进行分料;所述搬运压合机构于所述分料机构上方设置在所述治具组装机构上,用于将所述分料机构上的第二物料转运至所述治具组装机构,以及用于配合所述治具组装机构实现组装操作;所述分拣下料机构于所述分料机构右侧设置在所述治具组装机构上,用于实现对自动化分拣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理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上料机和适配所述第一物料的第一输送轨道;所述第一振动盘上料机于所述移动上料机构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对所述移动上料机构输送来的第一物料进行排列整理;所述第一振动盘上料机的上部设有出料窗口,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一端连接在所述出料窗口上,另一端向右延伸并与所述治具组装机构对接,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一物料输送至所述治具组装机构;
所述第一理料机构还包括降噪箱,所述降噪箱于所述第一振动盘上料机和第一输送轨道上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降噪箱的右侧设有一输送窗口,起到一个降噪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理料机构包括第二振动盘上料机和第二输送轨道;所述第二振动盘上料机于所述降噪箱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对所述移动上料机构输送来的第二物料进行排列整理;所述第二振动盘上料机的上部设有供料窗口,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一端连接在所述供料窗口上,另一端向右延伸并与所述分料机构对接,用于将排列整齐的第二物料输送至所述分料机构;
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若干组第一光纤传感器,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的第二物料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组装机构包括底座、第一气缸、升降台、第一安装板、第一滑台气缸、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两吸附装置、组装平台和两适配所述第一物料的第一治具;所述底座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右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台安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气缸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向上穿出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升降台相连接,用于牵引所述升降台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一滑台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台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滑台气缸用于牵引所述第二连接块左右滑移;所述第三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且所述第三连接块底部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一所述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用于抓取所述第一物料;所述组装平台于所述吸附装置下方且对应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组装平台顶部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一所述第一治具,且所述组装平台左侧上的第一治具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相对接,所述第一治具用于定位承载所述第一物料;
所述组装平台对应每一所述第一治具的位置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二光纤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纤传感器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一治具内是否放置有所述第一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分料平台、第二气缸、适配所述第二物料的第二治具和第三治具;所述分料平台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右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分料平台上设有一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治具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治具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物料;所述第二气缸于所述第二治具后方设置在所述分料平台上,且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治具相连接,用于牵引所述第二治具实现前后滑移;所述第三治具于所述第二治具左侧且设置在所述分料平台上,且所述第三治具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相对接,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物料;
所述第二治具上设有一第三光纤传感器,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二治具内是否放置有所述第二物料;
所述第三治具上设有一第四光纤传感器,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三治具内是否放置有所述第二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压合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二滑台气缸、第二安装板、第三气缸和适配所述第二物料的压头;所述安装架于所述分料平台左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滑台气缸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台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滑台气缸用于牵引所述第二安装板实现前后滑移;所述第三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压头于所述第二治具上方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输出端上,所述第三气缸用于牵引所述压头上升或下降,所述压头用于抓取所述第二物料,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三气缸的配合下将抓取的第二物料压合在所述第一物料上以完成组装工作;
所述压头上设有一行程销钉,起到一个控制行程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下料机构包括第三安装板、第四气缸、第四连接块、第四安装板、第一料槽和第二料槽;所述第三安装板于所述组装平台右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安装板右侧上设有一第二滑轨,所述第四安装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一料槽和第二料槽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所述第四安装板上,所述机架于所述组装平台右侧设有一下料口,所述机架内对应所述下料口的位置设有一可更换的第一料盒,所述机架于所述下料口后方还设有一可更换的第二料盒;所述第四气缸连接在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左侧上;所述第四连接块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安装板上,使用时所述第四连接块通过所述第四气缸的动作实现牵引所述第四安装板前后滑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若干导向柱,所述第一安装板还连接在所述导向柱上,所有所述导向柱的底部均依次向下穿出所述升降台和底座,且所述升降台左侧的若干导向柱之间通过一固定板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右侧的若干导向柱之间同样通过一固定板实现固定连接,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每一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一缓冲装置,起到一个缓冲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吸附装置均包括吸附板和若干吸头;所述吸附板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若干所述吸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使用时通过所述吸头抓取或放开所述第一物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设有一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所述移动上料机构、第一理料机构、第二理料机构、治具组装机构、分料机构、搬运压合机构和分拣下料机构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设备的运行;所述机架的侧边上设有若干可开闭的检修门,便于检修维护;
所述机架底部的四周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车轮,便于设备的转运,且所述机架于每一所述第二车轮一侧均设有一第二支撑脚,起到一个支撑作用;
该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还包括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机罩,起到一个防护作用;所述机罩前侧设有一上料窗口,用于供所述移动上料机构活动;所述机罩上还设有若干可开闭的安全门,起到一个防护作用,也便于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所述机罩的右侧上还设有一操作面板和若干控制按钮,所述操作面板和控制按钮均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便于操控设备;所述机架的顶部还设有一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起到一个故障预警作用。
CN202023046509.XU 2020-12-17 2020-12-17 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 Active CN214024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6509.XU CN214024416U (zh) 2020-12-17 2020-12-17 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6509.XU CN214024416U (zh) 2020-12-17 2020-12-17 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24416U true CN214024416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38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6509.XU Active CN214024416U (zh) 2020-12-17 2020-12-17 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24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71833U (zh) 一种lcd屏全自动点胶设备
CN111613826A (zh) 一种锂电池前段自动生产线
CN108015444B (zh) 上料装置和钣金切割机
CN114160991A (zh) 一种新型焊片摆盘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4024416U (zh) 全自动滚轮组装设备
CN213691982U (zh) 一种芯片组装上下料机
CN110759081A (zh) 植板机
CN109677912B (zh) 一种多层板棕化在线配板机
CN218253778U (zh) 一种动铁芯铆接机
CN218402606U (zh) 一种自动取料装置
CN114248109B (zh) 洗衣机旋钮自动化装配装置
CN112123800B (zh) 眼镜腿插针设备
CN212230544U (zh) 一种锂电池前段自动生产线
CN212705679U (zh)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12719899B (zh) 一种led显示装置的箱体架构自动裁切焊接系统
CN213986742U (zh) 一种自动化综合测试机
CN110733903B (zh) 一种出雏落盘自动机械臂
CN211418658U (zh) 一种乳液泵吸管自动插管系统
CN116408635A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铁片和磁铁组装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3070227A (zh) 通信模块自动测试设备
CN111872729A (zh)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4024387U (zh) 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
CN218517969U (zh) 一种金属开关盒全自动焊接机
CN211520910U (zh) 植板机
CN217045024U (zh) 一种用于行星架焊接的全自动激光焊接工作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