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24387U - 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24387U
CN214024387U CN202023148567.3U CN202023148567U CN214024387U CN 214024387 U CN214024387 U CN 214024387U CN 202023148567 U CN202023148567 U CN 202023148567U CN 214024387 U CN214024387 U CN 214024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ing
feeding
cylinder
products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85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武峰
刘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ray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ray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ray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ray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485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24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24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24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包括机架、理料机构、供料机构、第一下料机构、第二下料机构、升降机构和组装机构;理料机构置于机架顶部上,用于整理及将整理好的产品供给供料机构;供料机构于理料机构前方置于机架上,用于将产品供给第一下料机构;第一下料机构于理料机构下方置于机架上,用于产品供给第二下料机构;升降机构安放于机架下方,第二下料机构于第一下料机构下方置于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用于带动第二下料机构升降,第二下料机构用于将产品供给组装机构;组装机构于第二下料机构下方置于升降机构上,用于组装产品。本实用新型实现全自动生产,无需人工取放料及定位,减少了人工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星型轮的组装生产大都是通过人工在装配治具上依次放置好物料,再操作该装配治具完成星型轮的组装工作,然后取出组装好的产品并放置新的物料,这种加工方式需要人工取放料及定位,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且人工定位容易出现误差,降低了产品良率。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包括:机架、理料机构、供料机构、第一下料机构、第二下料机构、升降机构和组装机构;所述理料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对外部输送来的产品进行排列整理,以及用于将排列整齐的产品自动上料至所述供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于所述理料机构前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接收所述理料机构输送来的产品并供给所述第一下料机构;所述第一下料机构于所述理料机构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接收所述供料机构输送来的产品并供给所述第二下料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放于所述机架下方,所述第二下料机构于所述第一下料机构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牵引所述第二下料机构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二下料机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下料机构输送来的产品并供给所述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于所述第二下料机构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用于实现对所述产品的组装操作。
优选地,所述理料机构包括振动盘上料机和输送台;所述振动盘上料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上,所述振动盘上料机的顶部设有出料窗口,所述输送台于所述振动盘上料机前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输送台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出料窗口上,所述输送台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料机构的上料端相连通;使用时通过所述振动盘上料机对外部输送来的产品进行排列整理,并通过所述振动盘上料机将排列整齐的产品经所述输送台依次上料至所述供料机构;
所述输送台后端的左右两侧上对应设有一第一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一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所述输送台是否上料;
所述输送台上分别设有若干条适配所述产品的第一轨道,用于接收及供产品通行。
优选地,所述供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上料夹、若干第一气缸、若干第一限位块、若干第二气缸和若干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安装架于所述输送台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料夹于所述输送台前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所述上料夹对应每一所述第一轨道的位置上相应设有一第二轨道,用于接收及供所述产品通行;所述上料夹于每一所述第二轨道下方均设有一第一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可活动安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块,且每一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前端上均设有一凸指;每一所述第一气缸对应于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后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每一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对应穿入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与一所述第一限位块相连接,使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的动作实现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轨道;所述上料夹于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下方均设有一第二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均可活动安放有一第二限位块,每一所述第二气缸对应于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后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每一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对应穿入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一所述第二限位块相连接,使用时所述第二限位块通过所述第二气缸的动作实现前后滑移。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下料夹、驱动组件、第三气缸和第一接料盒;所述第一安装板于所述上料夹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一滑轨,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于两所述滑轨之间还设有一通槽;所述驱动组件于所述输送台左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两所述滑轨上,且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一连接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使用时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驱动组件的动作实现牵引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滑轨左右滑移;所述第一下料夹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一下料夹上设有若干条适配所述产品的第三轨道,用于接收及供产品通行;所述第三气缸连接在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第一接料盒于所述第一下料夹下方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三气缸用于牵引所述第一接料盒前后滑移,所述第一接料盒用于在组装时起到一个截料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二接料盒;所述升降架安放于所述第三气缸下方,所述第二下料机构于所述第一接料盒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且所述升降架顶部对应所述第三气缸的位置设有一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连接在所述升降架下方,用于牵引所述升降架上升或下降;所述组装机构于所述第二下料机构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第五气缸于所述容置槽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内,所述第二接料盒于所述组装机构下方连接在所述第五气缸上,使用时所述第二接料盒通过所述第五气缸的动作实现前后滑移。
优选地,所述第二下料机构包括第三安装板、第二下料夹和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于所述容置槽和第五气缸之间设置在所述升降架内,所述第三安装板于所述第一接料盒下方连接在所述第六气缸的输出端上,使用时所述第三安装板通过所述第六气缸的动作实现前后滑移;所述第二下料夹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二下料夹上设有若干条适配所述产品的第四轨道,用于接收及供所述产品通行;
所述第三安装板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六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六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六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二下料夹是否下料。
优选地,所述组装机构包括两第七气缸和组装治具;两所述第七气缸分别于所述第二接料盒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组装治具于所述第二下料夹和第二接料盒之间连接在两所述组装治具上,使用时所述组装治具通过所述第七气缸的动作实现左右滑移;所述组装治具对应每一所述第三轨道的位置上均设有一组装台,用于承载所述产品;所述组装治具于每一所述组装台上方均设有一组装夹,用于实现对所述产品的组装工作;所述组装治具于每一所述组装台一侧还分别设有一贯通的下料槽,用于下料。
优选地,所述上料夹包括上料夹体和两挡板;所述上料夹体于所述输送台前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所述上料夹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两所述挡板对应连接在所述上料夹体的左右两侧上,且每一所述挡板与所述上料夹体之间的接缝构成所述第二轨道;
所述上料夹体上部的左右两侧上对应设有一第二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二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二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是否上料,以及用于实时检测是否完成上料工作;
所述上料夹体下部的左右两侧上对应设有一第三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三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三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是否下料;
所述上料夹体于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外围均设有一导向块,对所述第二限位块起到一个导向及限位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滚珠丝杆和保护罩;所述驱动电机于所述输送台左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主动轮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从动轮可绕自身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同步带设置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滚珠丝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从动轮上,另一端可绕自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连接块向后穿出所述通槽并连接在所述滚珠丝杆的输出端上;使用时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动作牵引所述同步带转动,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同步带的动作牵引所述滚珠丝杆转动;所述保护罩于所述驱动电机上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机架于所述滚珠丝杆上方分别设有若干感应器,对应的,所述滚珠丝杆的输出端上设有感应片,使用时通过所述感应器及感应片起到一个控制行程的作用;
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四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四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四感应模组,用于实现感应所述第一下料夹是否上料;
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五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五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五感应模组,用于实现感应所述第一下料夹是否下料。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实现全自动生产,无需人工取放料及定位,减少了人工劳动,省心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2、优选方案中第一接料盒和第三气缸的应用,能够在组装时起到一个截料的作用,有效防止有产品在组装时从第三轨道内落入第四轨道内,保障加工的有序进行,确保了产品良率;
3、优选方案中第一限位块的应用,能够起到一个控制上料的作用,且第二限位块的应用,能够起到一个控制下料的作用;
4、优选方案中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实现对产品的自动感应,无需人工观察,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工;
5、优选方案中感应器和感应片的应用,起到一个控制行程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组装治具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理料机构、供料机构和保护罩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供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治具的立体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包括机架1、理料机构2、供料机构3、第一下料机构4、第二下料机构5、升降机构6和组装机构7;所述理料机构2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上,用于对外部输送来的产品进行排列整理,以及用于将排列整齐的产品自动上料至所述供料机构3,具体的,所述产品为星型轮;所述供料机构3于所述理料机构2前方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接收所述理料机构2输送来的产品并供给所述第一下料机构4;所述第一下料机构4于所述理料机构2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接收所述供料机构3输送来的产品并供给所述第二下料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6安放于所述机架1下方,所述第二下料机构5于所述第一下料机构4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6上,所述升降机构6用于牵引所述第二下料机构5上升或下降,从而第二下料机构5能够对接在第一下料机构4下方以接收产品,所述第二下料机构5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下料机构4输送来的产品并供给所述组装机构7;所述组装机构7于所述第二下料机构5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6上,用于实现对所述产品的组装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理料机构2包括振动盘上料机21和输送台22;所述振动盘上料机21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上,所述振动盘上料机21的顶部设有出料窗口,所述输送台22于所述振动盘上料机21前方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所述输送台2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出料窗口上,所述输送台22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料机构3的上料端相连通;使用时通过所述振动盘上料机21对外部输送来的产品进行排列整理,并通过所述振动盘上料机21将排列整齐的产品经所述输送台22依次上料至所述供料机构3;
所述输送台22后端的左右两侧上对应设有一第一光纤传感器221,两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器221共同构成第一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所述输送台22是否上料;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台22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一条适配所述产品的第一轨道,用于接收及供产品通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料机构3包括第一安装架31、上料夹32、两第一气缸33、两第一限位块34、两第二气缸35和两第二限位块36;所述第一安装架31于所述输送台22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上料夹32于所述输送台22前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31上,且所述上料夹32对应每一所述第一轨道的位置上相应设有一第二轨道,用于接收及供所述产品通行;所述上料夹32于每一所述第二轨道下方均设有一第一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可活动安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块34,且每一所述第一限位块34的前端上均设有一凸指341;每一所述第一气缸33对应于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后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31上,且每一所述第一气缸33的输出端对应穿入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与一所述第一限位块34相连接,使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34通过所述第一气缸33的动作实现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轨道,从而凸指341能够插入第二轨道以起到一个控制上料的作用;所述上料夹32于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下方均设有一第二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均可活动安放有一第二限位块36,每一所述第二气缸35对应于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后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31上,且每一所述第二气缸35的输出端对应穿入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一所述第二限位块36相连接,使用时所述第二限位块36通过所述第二气缸35的动作实现前后滑移,从而起到一个控制下料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夹32包括上料夹体和两挡板;所述上料夹体于所述输送台22前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31上,且所述上料夹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两所述挡板对应连接在所述上料夹体的左右两侧上,且每一所述挡板与所述上料夹体之间的接缝构成所述第二轨道;
所述上料夹体上部的左右两侧上对应设有一第二光纤传感器321,两所述第二光纤传感器321共同构成第二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是否上料,以及用于实时检测是否完成上料工作;
所述上料夹体下部的左右两侧上对应设有一第三光纤传感器322,两所述第三光纤传感器322共同构成第三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是否下料;
为了避免第二限位块36从第二安装槽内松脱,所述上料夹体于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外围均设有一导向块323,对所述第二限位块36起到一个导向及限位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料机构4包括第一安装板41、第二安装板42、第一下料夹43、驱动组件、第三气缸44和第一接料盒45;所述第一安装板41于所述上料夹体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安装板4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滑轨411,且所述第一安装板41于两所述滑轨411之间还设有一通槽;所述驱动组件于所述输送台22左侧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安装板42可左右滑动设置在两所述滑轨411上,且所述第二安装板42通过一连接块421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使用时所述连接块421通过所述驱动组件的动作实现牵引所述第二安装板42沿所述滑轨411左右滑移;所述第一下料夹43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42,且所述第一下料夹43上设有若干条适配所述产品的第三轨道,用于接收及供产品通行;所述第三气缸44连接在所述机架1的下方,所述第一接料盒45于所述第一下料夹43下方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44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三气缸44用于牵引所述第一接料盒45前后滑移,所述第一接料盒45用于接收并暂存所述产品,在组装时起到一个截料的作用,有效防止有产品在加工时落入第二下料机构5;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6、主动轮47、从动轮48、同步带、滚珠丝杆49和保护罩,所述驱动电机46于所述输送台22左侧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主动轮47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46的输出端上,所述从动轮48于所述主动轮47前方可绕自身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41上,所述同步带设置在所述主动轮47和从动轮48上,所述滚珠丝杆49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从动轮48上,所述滚珠丝杆49的另一端可绕自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41上,所述连接块421向后穿出所述通槽并连接在所述滚珠丝杆49的输出端上,使用时所述主动轮47通过所述驱动电机46的动作牵引所述同步带转动,所述从动轮48通过所述同步带的动作牵引所述滚珠丝杆49转动,从而滚珠丝杆49能够牵引连接块421左右移动,使得与连接块421连接的第二安装板42能够沿滑轨411左右滑移,具体的,所述驱动电机46采用伺服电机;所述保护罩于所述驱动电机46上方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所述机架1于所述滚珠丝杆49上方分别设有若干感应器11,对应的,所述滚珠丝杆49的输出端上设有感应片491,使用时通过所述感应器11及感应片491起到一个控制行程的作用;
所述第一安装板41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四光纤传感器412,两所述第四光纤传感器412共同构成第四感应模组,用于实现感应所述第一下料夹43是否上料;
所述第一安装板4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五光纤传感器413,两所述第五光纤传感器413共同构成第五感应模组,用于实现感应所述第一下料夹43是否下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升降架61、第四气缸62、第五气缸63和第二接料盒64;所述升降架61安放于所述第三气缸44下方,所述第二下料机构5于所述第一接料盒45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61上,且所述升降架61顶部对应所述第三气缸44的位置设有一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三气缸44;所述第四气缸62连接在所述升降架61下方,用于牵引所述升降架61上升或下降,从而设置在升降架61上的第二下料机构5能够与第一下料夹43相对接;所述组装机构7于所述第二下料机构5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61上,所述第五气缸63于所述容置槽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61内,所述第二接料盒64于所述组装机构7下方连接在所述第五气缸63上,所述第二接料盒64用于接收组装好的产品,使用时所述第二接料盒64通过所述第五气缸63的动作实现前后滑移,便于外部下料机械手取走组装好的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下料机构5包括第三安装板51、第二下料夹52和第六气缸53;所述第六气缸53于所述容置槽和第五气缸63之间设置在所述升降架61内,所述第三安装板51于所述第一接料盒45下方连接在所述第六气缸53的输出端上,使用时所述第三安装板51通过所述第六气缸53的动作实现前后滑移;所述第二下料夹52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板51上,且所述第二下料夹52上设有若干条适配所述产品的第四轨道,用于接收及供所述产品通行;
所述第三安装板51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六光纤传感器511,两所述第六光纤传感器511共同构成第六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二下料夹52是否下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装机构7包括两第七气缸71和组装治具72;两所述第七气缸71分别于所述第二接料盒64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61上,所述组装治具72于所述第二下料夹52和第二接料盒64之间连接在两所述组装治具72上,使用时所述组装治具72通过所述第七气缸71的动作实现左右滑移;所述组装治具72对应每一所述第三轨道的位置上均设有一组装台721,所述组装台721用于承载所述产品,所述组装治具72于每一所述组装台721上方均设有一组装夹722,所述组装夹722用于实现对所述产品的组装工作,且所述组装治具72于每一所述组装台721一侧还分别设有一贯通的下料槽723,所述下料槽723用于下料。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设备上电后,首先,振动盘上料机21将外部输送来的产品排列整齐并依次输送到输送台22的第一轨道内;然后,第一轨道内的产品受振动盘上料机21的作用向前输送到上料夹32的第二轨道内,当上料夹32上料完成后,第一限位块34的凸指341在第一气缸33的作用下插入第二轨道内,使得第一轨道内的产品无法进入第二轨道内,起到一个控制下料的作用;然后,第二限位块36在第二气缸35的作用下向后滑移,解开对第二轨道内产品的限制,起到一个控制下料的作用,同时,第二下料夹52在第四气缸62的作用下上升与第一下料夹43相对接,此时,第二轨道内的产品依次向下落入第三轨道内,由于第一下料夹43能够随第二安装板42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左右滑移,从而每条第三轨道内都能接收产品,所有第三轨道内的产品经第四轨道落在组装台721上,产品在组装夹722的作用下完成组装,并在组装夹722的作用下移动至下料槽723上方,从而加工好的产品能够掉落在第二接料盒64内;最后,第二接料盒64在第五气缸63的作用下向前滑移,从而能够外部下料机械手能够取走组装好的产品;如此循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实现全自动生产,无需人工取放料及定位,减少了人工劳动,省心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2、优选方案中第一接料盒和第三气缸的应用,能够在组装时起到一个截料的作用,有效防止有产品在组装时从第三轨道内落入第四轨道内,保障加工的有序进行,确保了产品良率;
3、优选方案中第一限位块的应用,能够起到一个控制上料的作用,且第二限位块的应用,能够起到一个控制下料的作用;
4、优选方案中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实现对产品的自动感应,无需人工观察,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工;
5、优选方案中感应器和感应片的应用,起到一个控制行程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理料机构、供料机构、第一下料机构、第二下料机构、升降机构和组装机构;所述理料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对外部输送来的产品进行排列整理,以及用于将排列整齐的产品自动上料至所述供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于所述理料机构前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接收所述理料机构输送来的产品并供给所述第一下料机构;所述第一下料机构于所述理料机构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接收所述供料机构输送来的产品并供给所述第二下料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放于所述机架下方,所述第二下料机构于所述第一下料机构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牵引所述第二下料机构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二下料机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下料机构输送来的产品并供给所述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于所述第二下料机构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用于实现对所述产品的组装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料机构包括振动盘上料机和输送台;所述振动盘上料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上,所述振动盘上料机的顶部设有出料窗口,所述输送台于所述振动盘上料机前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输送台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出料窗口上,所述输送台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料机构的上料端相连通;使用时通过所述振动盘上料机对外部输送来的产品进行排列整理,并通过所述振动盘上料机将排列整齐的产品经所述输送台依次上料至所述供料机构;
所述输送台后端的左右两侧上对应设有一第一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一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所述输送台是否上料;
所述输送台上分别设有若干条适配所述产品的第一轨道,用于接收及供产品通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上料夹、若干第一气缸、若干第一限位块、若干第二气缸和若干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安装架于所述输送台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料夹于所述输送台前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所述上料夹对应每一所述第一轨道的位置上相应设有一第二轨道,用于接收及供所述产品通行;所述上料夹于每一所述第二轨道下方均设有一第一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可活动安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块,且每一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前端上均设有一凸指;每一所述第一气缸对应于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后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每一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对应穿入一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与一所述第一限位块相连接,使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的动作实现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轨道;所述上料夹于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下方均设有一第二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均可活动安放有一第二限位块,每一所述第二气缸对应于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后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每一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对应穿入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一所述第二限位块相连接,使用时所述第二限位块通过所述第二气缸的动作实现前后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下料夹、驱动组件、第三气缸和第一接料盒;所述第一安装板于所述上料夹下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一滑轨,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于两所述滑轨之间还设有一通槽;所述驱动组件于所述输送台左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两所述滑轨上,且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一连接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使用时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驱动组件的动作实现牵引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滑轨左右滑移;所述第一下料夹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一下料夹上设有若干条适配所述产品的第三轨道,用于接收及供产品通行;所述第三气缸连接在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第一接料盒于所述第一下料夹下方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三气缸用于牵引所述第一接料盒前后滑移,所述第一接料盒用于在组装时起到一个截料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二接料盒;所述升降架安放于所述第三气缸下方,所述第二下料机构于所述第一接料盒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且所述升降架顶部对应所述第三气缸的位置设有一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连接在所述升降架下方,用于牵引所述升降架上升或下降;所述组装机构于所述第二下料机构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第五气缸于所述容置槽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内,所述第二接料盒于所述组装机构下方连接在所述第五气缸上,使用时所述第二接料盒通过所述第五气缸的动作实现前后滑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料机构包括第三安装板、第二下料夹和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于所述容置槽和第五气缸之间设置在所述升降架内,所述第三安装板于所述第一接料盒下方连接在所述第六气缸的输出端上,使用时所述第三安装板通过所述第六气缸的动作实现前后滑移;所述第二下料夹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二下料夹上设有若干条适配所述产品的第四轨道,用于接收及供所述产品通行;
所述第三安装板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六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六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六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所述第二下料夹是否下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机构包括两第七气缸和组装治具;两所述第七气缸分别于所述第二接料盒下方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组装治具于所述第二下料夹和第二接料盒之间连接在两所述组装治具上,使用时所述组装治具通过所述第七气缸的动作实现左右滑移;所述组装治具对应每一所述第三轨道的位置上均设有一组装台,用于承载所述产品;所述组装治具于每一所述组装台上方均设有一组装夹,用于实现对所述产品的组装工作;所述组装治具于每一所述组装台一侧还分别设有一贯通的下料槽,用于下料。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夹包括上料夹体和两挡板;所述上料夹体于所述输送台前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所述上料夹体上设有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两所述挡板对应连接在所述上料夹体的左右两侧上,且每一所述挡板与所述上料夹体之间的接缝构成所述第二轨道;
所述上料夹体上部的左右两侧上对应设有一第二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二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二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是否上料,以及用于实时检测是否完成上料工作;
所述上料夹体下部的左右两侧上对应设有一第三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三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三感应模组,用于实时感应是否下料;
所述上料夹体于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槽外围均设有一导向块,对所述第二限位块起到一个导向及限位的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滚珠丝杆和保护罩;所述驱动电机于所述输送台左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主动轮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从动轮可绕自身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同步带设置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滚珠丝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从动轮上,另一端可绕自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连接块向后穿出所述通槽并连接在所述滚珠丝杆的输出端上;使用时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动作牵引所述同步带转动,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同步带的动作牵引所述滚珠丝杆转动;所述保护罩于所述驱动电机上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于所述滚珠丝杆上方分别设有若干感应器,对应的,所述滚珠丝杆的输出端上设有感应片,使用时通过所述感应器及感应片起到一个控制行程的作用;
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四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四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四感应模组,用于实现感应所述第一下料夹是否上料;
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五光纤传感器,两所述第五光纤传感器共同构成第五感应模组,用于实现感应所述第一下料夹是否下料。
CN202023148567.3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 Active CN214024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8567.3U CN214024387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8567.3U CN214024387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24387U true CN214024387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1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8567.3U Active CN214024387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24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3566B (zh) 多规格板材上下料系统及数控冲床
CN112249699B (zh) 一种可兼容多种型号的医疗试剂盒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08750235B (zh) 激光加工二维码在线切割打标检测包装自动化生产方法
CN113385937A (zh) 一种电感线圈焊接设备
CN108274133A (zh) 一种用于pcb板的上料装置及加工系统
CN109664548B (zh) 酒盒自动组装机的贴围条装置
CN110615247A (zh) 一种集成式物料自动取放机构
CN113351523A (zh) 自动检测装置
CN214024387U (zh) 一种星型轮生产用组装结构
CN211982141U (zh) 五磁路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11508697B (zh) 一种端子与磁芯组装机
CN210148576U (zh) 剪切摆盘装置
CN111703866A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机
CN211389849U (zh) 智能嵌件注塑生产设备
CN112850187A (zh) 一种自动龙门卧式码垛机
CN116727888A (zh) 全自动激光分割电路板装置
CN218983624U (zh) 一种激光打标精准定位工件的料盘装置和激光打标模块
CN215613313U (zh) 自动检测装置
CN212230544U (zh) 一种锂电池前段自动生产线
CN211365091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16408635A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铁片和磁铁组装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210914118U (zh) 集成式物料自动取放机构
CN210191935U (zh) 一种脆盘装箱机
CN210360145U (zh) 腔内切割吻合器推钉片自动装配机
CN207930182U (zh) 一种用于pcb板的上料装置及加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