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5091U - 一种电感元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感元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05091U CN213905091U CN202120207600.0U CN202120207600U CN213905091U CN 213905091 U CN213905091 U CN 213905091U CN 202120207600 U CN202120207600 U CN 202120207600U CN 213905091 U CN213905091 U CN 2139050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magnet
- groove
- lead
- bl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元件,包括磁体与导线;磁体内设有从磁体一端延伸贯穿到磁体另一端的导线插槽,导线穿插设置在导线插槽中,且导线的两端露出导线插槽;导线的两端连接有电极引脚,磁体两端的顶面边缘设有用于容纳电极引脚的线槽,线槽的宽度等于磁体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将线槽的宽度设置为等于磁体的宽度,一方面这种槽加工难度更小;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内直角线槽在压制时直角位置存在加工应力,容易产生微裂纹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较大宽度的引脚,增加焊盘的可焊接面积,减小接触电阻,增加焊接强度,由于不存在打边、焊接等后加工工序,具有高可靠性,尤其适合车载场景下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感元件。
背景技术
现有贴片电感设计采用存在内直角的线槽设计,内直角线槽在压制时直角位置存在加工应力,容易产生微裂纹,影响电感可靠性,从而限制了电感的压制压力上限,不能获得更高性能的器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直角线槽容易产生微裂纹,影响电感可靠性,从而限制了电感的压制压力上限,不能获得更高性能的器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感元件,包括磁体与导线;磁体内设有从磁体一端延伸贯穿到磁体另一端的导线插槽,导线穿插设置在导线插槽中,且导线的两端露出导线插槽;导线的两端连接有电极引脚,磁体两端的顶面边缘设有用于容纳电极引脚的线槽,线槽的宽度等于磁体的宽度。本方案中将线槽的宽度设置为等于磁体的宽度,解决了传统内直角线槽在压制时直角位置存在加工应力,容易产生微裂纹的问题;同时,本方案通过增加线槽宽度可以降低线槽长度,从而增加电感器的磁路截面积,可以有限提高电感器的电感量和饱和电流,减低电感器功耗。
进一步地,导线两端部与所述电极引脚一体连接/焊接。当导线比较薄时,导线两端部与所述电极引脚一体连接,通过导线两端部露出导线插槽向翻折至磁体顶面,使导线两端对称依附在磁体顶面,形成电极引脚;但当导线比较厚时,由于翻折过程容易导致磁体的损坏,就预先制造好电极引脚,再将电极引脚与电感露出磁体部分的导线进行组装,通过两者的配合间隙和工装夹具进行定位,通过钎焊或激光焊接等焊接技术进行机械和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引脚由导线外露在磁体外的导线两端折弯形成,导线两端对称依附在磁体表面,导线两端部宽度大于导线中部。一体冲裁成型的工字型导线可以增加焊盘的焊接面积,减小接触电阻,增加焊接强度。由于不存在打边、焊接等后加工工序,具有高可靠性,适合用于车载场景。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引脚由镀锡导线中部折弯预制成,且折弯形成第一折脚与第二折脚;电极引脚的第一折脚上设有引脚固定槽,导线的两端能插入电极引脚第一折脚上的引脚固定槽中,通过钎焊或激光焊接于引脚固定槽内,电极引脚的第二折脚能贴紧在磁体的线槽中。
进一步地,第二折脚的宽度大于导线的宽度,且第二折脚的宽度小于等于磁体的宽度。较大宽度的第二折脚可以增加焊盘的焊接面积,减小接触电阻,增加焊接强度。
进一步地,导线上包覆有绝缘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由预制底坯和顶坯组成;导线放置在预制底坯上,且两端露于预制底坯外;预制底坯顶面设有与预制底坯长度方向平行的限位导线槽,导线中部置于该限位导线槽中,且导线两侧与限位导线槽两侧壁相抵;预制底坯能与顶坯配合压紧导线。
进一步地,限位导线槽的两侧壁的高度小于导线的高度时,顶坯的底面设置有与限位导线槽相对应的限位补充槽,使预制底坯与顶坯能压紧该导线。
进一步地,限位导线槽的两侧壁的高度大于导线的高度时,顶坯上有与限位导线槽相对应的限位槽填充块,使预制底坯与顶坯能压紧该导线。
进一步地,预制底坯与顶坯配合时,预制底坯的高端与顶坯的低端置于同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线槽的宽度设置为等于磁体的宽度,解决了传统内直角线槽在压制时直角位置存在加工应力,容易产生微裂纹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较大宽度的引脚,增加焊盘的可焊接面积,减小接触电阻,增加焊接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通过增加线槽宽度可以降低线槽长度,从而增加电感器的磁路截面积,可以有限提高电感器的电感量和饱和电流,减低电感器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说明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说明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说明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磁体说明图。
图中:磁体1,线槽11,预制底坯12,限位导线槽121,顶坯13;导线2,导线端部21;第一折脚31,引脚固定槽311,第二折脚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能是固定连接,也能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能是机械连接,也能是电连接;能是直接相连,也能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能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电感元件,包括磁体1与导线2,导线2表面包覆有绝缘保护层。磁体1大体为长方体,且长高平面的面积小于长宽平面的面积。磁体1内设有从磁体1一端延伸贯穿到磁体1另一端的导线插槽,导线插槽平行于磁体1的长度方向。导线2穿插导线插槽设置,导线2的中部设置在导线插槽中,导线2的两端露出导线插槽的两槽口。外露在磁体1外的导线2两端折弯,使导线2两端对称依附在磁体1顶面,形成电极引脚。将电极引脚表面通过机械打磨或用激光刻蚀,去除导线2表面绝缘保护层后,对电极引脚进行浸锡或镀锡。磁体1的顶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极引脚的线槽11,导线2的两端部贴紧在磁体1的线槽11中。
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电感元件,包括磁体1与导线2,导线2表面包覆有绝缘保护层。磁体1大体为长方体,且长高平面的面积小于长宽平面的面积。磁体1内设有从磁体1一端延伸贯穿到磁体1另一端的导线插槽,导线插槽平行于磁体1的长度方向。导线2穿插导线插槽设置,导线2的中部设置在导线插槽中,导线2的两端露出导线插槽的两槽口。露出导线插槽的槽口的导线2的两端能向上折叠伸至磁体1两端外侧。外露在磁体1外的导线2两端折弯,使导线2两端对称依附在磁体1顶面,形成电极引脚,将电极引脚表面通过机械打磨或用激光刻蚀,去除导线2表面绝缘保护层后,对电极引脚进行浸锡或镀锡。
本实施例中,磁体1顶面的线槽11的宽度等于磁体1的宽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实施方式,这种实施方式更便于加工。在磁体1压制的同时线槽11也压制成型,而现有技术中加工时传统内直角线槽在压制时直角位置存在加工应力,容易导致产生微裂纹。由于电极引脚贴紧在磁体1的线槽11中,为了使电感焊接到电路板上时具有更大的焊接面积,导线2的两端部21的电极引脚的宽度大于导线2中部的宽度,甚至导线2的两端部21的电极引脚的宽度可以等于线槽11的宽度。通过增加线槽11宽度可以降低线槽11长度,从而增加电感器的磁路截面积,可以有限提高电感器的电感量和饱和电流,减低电感器功耗。
实施例2:如图3、图4、图5所示,一种电感元件,包括磁体1与导线2,导线2表面包覆有绝缘保护层。磁体1大体为长方体,且长高平面的面积小于长宽平面的面积。磁体1内设有从磁体1一端延伸贯穿到磁体1另一端的导线插槽,导线插槽平行于磁体1的长度方向。导线2穿插导线插槽设置,导线2的中部设置在导线插槽中,导线2的两端露出导线插槽的两槽口。
如图5所示,所述磁体1由预制底坯12和顶坯13组成,预制底坯12上设有限位导线槽121,即前面所述的导线插槽,导线2中部能置入该限位导线槽121,且两端露于预制底坯12外。限位导线槽121中能卡住该导线2。实际制造过程中,加工方式会导致预制底坯12的一端比另一端稍微高上一点,顶坯13的一端比另一端也稍微高上一点,为消除这种加工误差,在预制底坯12和底坯压合时,将预制底坯12的较高一端与顶坯13的较低一端放置在同一侧进行压合。顶坯13可以通过在放置预制底坯12和导线2的压制槽中填充绝缘磁粉并在高温下对绝缘磁粉施加压力压制成型。压制成型形成的顶坯13能与预制底坯12配合形成所述磁体1;顶坯13也可以由绝缘磁粉单独压制成型后,再放入压制槽中,与预制底坯12在高温下配合压制成该磁体1。
在本实施例关于限位导线槽121的两侧壁的高度的实施方式中,限位导线槽121的两侧壁的高度小于导线2的高度时,顶坯13的底面设置有与限位导线槽121相对应的限位补充槽,使预制底坯12与顶坯13能压紧该导线2;当限位导线槽121的两侧壁的高度等于导线2的高度时,顶坯13的底面为平面;当限位导线槽121的两侧壁的高度大于导线2的高度时,顶坯13的底面设置有与为预制底坯12上限位导线槽121相对应的限位槽填充块,使预制底坯12与顶坯13能压紧该导线2。
如图5所示,所述磁体1由预制底坯12和顶坯13压合而成。当导线2的厚度比较薄时,导线2两端部与所述电极引脚一体连接,通过导线2两端部露出导线插槽向翻折至磁体1顶面,使导线2两端对称依附在磁体1顶面,形成电极引脚;但当导线2比较厚时,如图3所示,由于翻折过程由于导线2比较厚,且容易导致磁体1压合结构的损坏,就预先制造好电极引脚,再将电极引脚与电感露出磁体1部分的导线2进行组装。
本实施例中将镀锡的导线2进行冲孔、折弯,制作成待连接的电极引脚,将电感露出磁体1部分的导线2与电极引脚进行组装,通过两者的配合间隙和工装夹具进行定位,通过钎焊或激光焊接等焊接技术进行机械和电气连接。磁体1的顶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极引脚的线槽11所述电极引脚中部折弯,形成第一折脚31与第二折脚32;电极引脚的第一折脚31上设有引脚固定槽311,导线2的两端能插入电极引脚第一折脚31上的引脚固定槽311中,并钎焊或激光焊接于引脚固定槽311内,电极引脚的第二折脚32能贴紧在磁体1的线槽11中。第二折脚32的宽度大于导线2的宽度,且第二折脚32的宽度小于等于磁体1的宽度。将第二折脚32的宽度设置的比较大,使电感焊接到电路板上时具有更大的焊接面积,同时为了保证第二折脚32与线槽11贴合的紧密,第二折脚32的宽度应小于等于磁体1的宽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能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能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磁体(1)与导线(2);磁体(1)内设有从磁体(1)一端延伸贯穿到磁体(1)另一端的导线插槽,导线(2)穿插设置在导线插槽中,且导线(2)的两端露出导线插槽;导线(2)的两端连接有电极引脚,磁体(1)两端的顶面边缘设有用于容纳电极引脚的线槽(11),线槽(11)的宽度等于磁体(1)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导线(2)两端部与所述电极引脚一体连接/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脚由导线(2)外露在磁体(1)外的导线(2)两端折弯形成,导线(2)两端对称依附在磁体(1)表面,导线(2)两端部(21)宽度大于导线(2)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脚由镀锡导线(2)中部折弯预制成,且折弯形成第一折脚(31)与第二折脚(32);电极引脚的第一折脚(31)上设有引脚固定槽(311),导线(2)的两端能插入电极引脚第一折脚(31)上的引脚固定槽(311)中,通过钎焊或激光焊接于引脚固定槽(311)内,电极引脚的第二折脚(32)能贴紧在磁体(1)的线槽(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第二折脚(32)的宽度大于导线(2)的宽度,且第二折脚(32)的宽度小于等于磁体(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导线(2)上包覆有绝缘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1)由预制底坯(12)和顶坯(13)组成;导线(2)放置在预制底坯(12)上,且两端露于预制底坯(12)外;预制底坯(12)顶面设有与预制底坯(12)长度方向平行的限位导线槽,导线(2)中部置于该限位导线槽中,且导线(2)两侧与限位导线槽两侧壁相抵;预制底坯(12)能与顶坯(13)配合压紧导线(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限位导线槽的两侧壁的高度小于导线(2)的高度时,顶坯(13)的底面设置有与限位导线槽相对应的限位补充槽,使预制底坯(12)与顶坯(13)能压紧该导线(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限位导线槽的两侧壁的高度大于导线(2)的高度时,顶坯(13)上有与限位导线槽相对应的限位槽填充块,使预制底坯(12)与顶坯(13)能压紧该导线(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预制底坯(12)与顶坯(13)配合时,预制底坯(12)的高端与顶坯(13)的低端置于同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07600.0U CN213905091U (zh) | 2021-01-25 | 2021-01-25 | 一种电感元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07600.0U CN213905091U (zh) | 2021-01-25 | 2021-01-25 | 一种电感元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05091U true CN213905091U (zh) | 2021-08-06 |
Family
ID=7710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207600.0U Active CN213905091U (zh) | 2021-01-25 | 2021-01-25 | 一种电感元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05091U (zh) |
-
2021
- 2021-01-25 CN CN202120207600.0U patent/CN2139050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536722B2 (ja) | チップ形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0875370B1 (ko) | 노이즈 필터 | |
JP6413096B2 (ja) | コイル部品 | |
US20040130428A1 (en) | Surface mount magnetic core winding structure | |
EP1024507A1 (en) | Ceramic electronic part | |
JP2009076610A (ja) | 磁性部品 | |
US10453587B2 (en) | Conductor assembly, electronic component using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JPS5934625A (ja) | チツプ型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 |
US6675462B1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ulti-laminated inductor | |
JP6547123B2 (ja) |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10665394B2 (en) | Solid electrolytic condens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20140287604A1 (en) | Terminal, terminal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uring the terminal module | |
CN213905091U (zh) | 一种电感元件 | |
CN111128513B (zh) | 线圈部件和电子器件 | |
JP5793642B2 (ja) | コイル部品 | |
KR102558332B1 (ko) | 인덕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WO2018173533A1 (ja) | コイル部品 | |
CN218497926U (zh) | 线圈部件 | |
JP5093893B2 (ja) | チョークコイル | |
JP5546919B2 (ja) |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 |
EP4343976A1 (en) | Electric power converting device, and board-to-board connecting portion | |
US20240347255A1 (en) | Indu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CN220731315U (zh) | 电感结构及集成电路 | |
JP2007096209A (ja) | ビーズインダクタ | |
JP2000021675A (ja) | リードフレー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