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7926U - 线圈部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7926U
CN218497926U CN202221802829.XU CN202221802829U CN218497926U CN 218497926 U CN218497926 U CN 218497926U CN 202221802829 U CN202221802829 U CN 202221802829U CN 218497926 U CN218497926 U CN 218497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oil component
terminal electrode
core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028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本慎吾
增田幸信
桥本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7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7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兼得线材的物理连接和线材的电连接的线圈部件。线圈部件具备:芯体,具有卷芯部、和设置于该卷芯部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线材,被卷绕于上述卷芯部;端子电极,被设置于上述一对凸缘部的每一个;以及导电构件,将上述线材的导通部与上述端子电极电连接,上述端子电极具有将上述线材的一部分夹持的铆接部。

Description

线圈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线圈部件,存在日本专利第515607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线圈部件。该线圈部件具有:芯体,具有卷芯部、和设置于该卷芯部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线材,被卷绕于卷芯部;以及端子电极,被设置于一对凸缘部的每一个。线材和端子电极通过激光焊接而被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56076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线圈部件中,若为了提高线材与端子电极的电连接,而欲增加线材与端子电极的接触面积,则可以考虑提高激光的强度,增大线材及端子电极各自的一部分熔融而形成的熔融球。
然而,若提高激光的强度,则在熔融球中没有线材的残渣,熔融球与线材仅以点进行连接,存在线材与熔融球的物理连接的强度降低的担忧。
这样,在通过激光照射使线材和端子电极熔融而形成熔融球的情况下,不能分别调节线材的物理连接的强度和线材的电连接的强度,不能良好地兼得线材的物理连接和线材的电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兼得线材的物理连接和线材的电连接的线圈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线圈部件具备:
芯体,具有卷芯部、和设置于该卷芯部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
线材,被卷绕于上述卷芯部;
端子电极,被设置于上述一对凸缘部的每一个;以及
导电构件,将上述线材的导通部与上述端子电极电连接,
上述端子电极具有将上述线材的一部分夹持的铆接部。
这里,导电构件例如是焊料、导电性树脂膏,不是通过激光照射等焊接使线材及端子电极熔融而形成的熔融球。线材的导通部是指线材中的能够电连接(能够通电)的部分,例如,在线材具有导线和覆盖导线的绝缘覆膜的情况下,是指绝缘覆膜被除去而导线露出的部分。
根据上述方式,由于铆接部夹持线材的一部分,因此线材通过铆接部与端子电极物理连接。另一方面,由于导电构件将线材的导通部与上述端子电极电连接,因此线材借助导电构件而与端子电极电连接。这样,能够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线材的物理连接和线材的电连接,因此能够分别调整各个连接的强度。因此,能够良好地兼得线材的物理连接和线材的电连接。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上述铆接部具有支承部、与上述支承部连接且向上述支承部侧弯折的弯曲部、以及与上述弯曲部连接且与上述支承部相对地配置的把持部,
上述支承部与上述把持部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上述弯曲部而变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支承部与把持部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弯曲部而变窄,因此在线材的一部分位于由支承部、弯曲部以及把持部围起来的铆接部内时,线材的一部分不易向铆接部的外侧偏移。另外,由于支承部与把持部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弯曲部而变窄,因此导电构件不易超过必要地进入铆接部内,能够抑制导电构件对线材的损伤。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线材的末端从上述导电构件及上述铆接部突出。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外观检查来确认线材的末端,由此能够容易地确认线材未被切断。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线材的上述末端的截面的扁平率比上述线材的上述一部分的截面的扁平率大。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从铆接部突出的线材的末端比铆接部内的线材的一部分扁平,因此线材不易从端子电极脱落。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芯体由铁氧体构成。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将线材与端子电极连接时,相对于熔化的焊料的热量,通过在芯体使用耐热性高的铁氧体,由此能够抑制芯体的特性的劣化。能够确保芯体的耐热性。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铁氧体的居里点为150℃以上。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通过激光照射而进行线材的绝缘覆膜的剥离时,通过使铁氧体的居里点为150℃以上,能够降低芯体的特性的劣化。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铁氧体的体积电阻率为106Ω·cm以上。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通过焊料将线材与端子电极连接时,若端子电极之间的距离短,则存在短路的担心,但通过使铁氧体的体积电阻率为106Ω·cm以上,能够防止端子电极之间的短路。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铁氧体的初始磁导率为800以上。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电感值的取得效率提高。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具备磁性体板,该磁性体板横跨于上述一对凸缘部地固定。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构成闭磁路,电感值的取得效率提高。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磁性体板通过环氧树脂系粘接剂固定于上述一对凸缘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环氧树脂系粘接剂相对于熔化的焊料的热量具有耐热性。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端子电极的主成分为Fe。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通过激光照射而进行线材的绝缘覆膜的剥离时,通过使端子电极的主成分为Fe,从而端子电极的耐热性优异,由此,能够抑制激光的热量对端子电极造成的影响。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端子电极的主成分为Cu。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通过激光照射而进行线材的绝缘覆膜的剥离时,通过使端子电极的主成分为Cu,从而端子电极的耐热性优异,由此,能够抑制激光的热量对端子电极造成的影响。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线圈部件的长度为25mm以上45mm以下,上述线圈部件的宽度为20mm以上45mm以下。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线圈部件的长度为25mm以上,因此能够使剥离线材的绝缘覆膜时的激光的热量不易传递至芯体的整体,另一方面,由于线圈部件的长度为45mm以下,因此能够实现线圈部件的小型化。由于线圈部件的宽度为20mm以上,因此在激光照射时容易将芯体把持固定,另一方面,由于线圈部件的宽度为45mm以下,因此能够实现线圈部件的小型化。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线材具有导线和覆盖上述导线的以聚酰胺酰亚胺为主成分的绝缘覆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导线被绝缘覆膜覆盖,因此线材的耐热性变得良好,由于绝缘覆膜以聚酰胺酰亚胺为主成分,因此能够通过激光照射容易地剥下绝缘覆膜。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绝缘覆膜的厚度为3μm以上10μm以下。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绝缘覆膜的厚度为3μm以上,因此绝缘覆膜不会因激光照射而超过必要地被剥下,另一方面,由于绝缘覆膜的厚度为10μm以下,因此能够通过激光照射容易地剥下绝缘覆膜。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导线的直径为20μm以上70μm以下。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导线的直径为20μm以上,因此能够抑制线材因激光照射而断线,另一方面,由于导线的直径为70μm以下,因此能够通过激光照射而容易地剥下绝缘覆膜。
优选地,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感值为11nH以上200nH以下。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电感值的取得效率提高。
根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线圈部件,能够良好地兼得线材的物理连接和线材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线圈部件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将第一端子电极的铆接部附近放大了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将第一端子电极的铆接部附近放大了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线圈部件;10…芯体;11…第一凸缘部;12…第二凸缘部;13…卷芯部;15…磁性体板;21、21A…线材;21a…一部分;21b…末端;21c…导通部;31…第一端子电极;311…底面部;312…端面部;315…铆接部;315a…支承部;315b…弯曲部;315c…把持部;32…第二端子电极;321…底面部;322…端面部;325…铆接部;325a…支承部;325b…弯曲部;325c…把持部;50…导电构件;d…支承部与把持部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线圈部件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附图包含一部分示意性的部件,存在不反映实际的尺寸、比率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线圈部件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线圈部件1具备芯体10、卷绕于芯体10的线材21、被设置于芯体10且与线材21连接的第一端子电极31及第二端子电极32、将线材21与第一端子电极31及第二端子电极32电连接的导电构件50、以及安装于芯体10的磁性体板15。在图1和图2中,用假想线表示导电构件50。线圈部件1例如用作共模扼流线圈、变压器、耦合电感器等绕线型线圈。
芯体10具有:卷芯部13,呈沿一定方向延伸的形状且卷绕有线材21;第一凸缘部11,设置于卷芯部13的延伸方向的第一端,向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伸出;以及第二凸缘部12,设置于卷芯部13的延伸方向的第二端,向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伸出。卷芯部13的延伸方向也称为卷芯部13的轴向。作为芯体10的材料,例如优选铁氧体的烧结体、含有磁性粉的树脂的成型体等磁性体,也可以是氧化铝、树脂等非磁性体。
此外,以下,将芯体10的底面作为安装于安装基板的面,将芯体10的与底面相反侧的面作为芯体10的顶面。将卷芯部13的轴向设为L方向,将在芯体10的底面与L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W方向,将芯体10的底面与顶面对置的方向设为T方向。T方向与L方向及W方向正交。将T方向的正方向作为上方,将T方向的负方向作为下方。即,芯体10的底面与铅垂方向下方对应,芯体10的顶面与铅垂方向上方对应。也将L方向称为芯体10的长度方向,将W方向称为芯体10的宽度方向,将T方向称为芯体10的高度方向。
第一凸缘部11具有:朝向卷芯部13侧的内端面111;朝向与内端面111相反侧的外端面112;将内端面111与外端面112连结且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底面113;朝向与底面113相反侧的顶面114;以及将内端面111与外端面112连结且将底面113与顶面114连结的两个侧面115。
第二凸缘部12具有:朝向卷芯部13侧的内端面121;朝向与内端面121相反侧的外端面122;将内端面121与外端面122连结且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底面123;朝向与底面123相反侧的顶面124;以及将内端面121与外端面122连结且将底面123与顶面124连结的两个侧面125。
磁性体板15相对于一对第一凸缘部11及第二凸缘部12横跨地固定。磁性体板15通过粘接剂而被安装于第一凸缘部11的顶面114和第二凸缘部12的顶面124。磁性体板15的材料例如与芯体10相同。芯体10和磁性体板15都是磁性体,因此构成闭磁路,电感值的取得效率提高。因此,磁效率提高,能够以较少的线材数得到所希望的电感值。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部件具备磁性体板15,但也可以不具备磁性体板15。
线材21具有导线和覆盖该导线的绝缘覆膜。导线例如由铜等金属构成。绝缘覆膜由聚氨酯、聚酰胺酰亚胺等树脂构成。线材21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端子电极31电连接,线材21的第二端部与第二端子电极32电连接。
第一端子电极31设置于第一凸缘部11,第二端子电极32设置于第二凸缘部12。第一端子电极31、第二端子电极32例如通过将Cu、Ag、Au等金属板弯折而构成。第一端子电极31将线材21的第一端部固定,第二端子电极32将线材21的第二端部固定。
导电构件50例如是焊料、导电性树脂膏,不是通过激光照射等焊接使线材及端子电极熔融而形成的熔融球。导电构件50将线材21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端子电极31电连接,将线材21的第二端部与第二端子电极32电连接。
线圈部件1在安装于安装基板时,第一凸缘部11的底面113及第二凸缘部12的底面123与安装基板对置。此时,卷芯部13的轴向与安装基板的主面平行。即,线圈部件1是线材21的卷绕轴与安装基板平行的横绕型。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在图3中,省略导电构件50。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端子电极31具有与第一凸缘部11的底面113对置的底面部311、和与底面部311连接且与第一凸缘部11的外端面112对置的端面部312。端面部312的端部具有铆接部315。
铆接部315具有:支承部315a,与第一凸缘部11的外端面112对置;弯曲部315b,与支承部315a连接且向支承部315a侧弯折;以及把持部315c,与弯曲部315b连接且与支承部315a相对地配置。支承部315a和把持部315c具有平坦面,弯曲部315b具有曲面。
铆接部315将线材21的第一端部的一部分21a夹持。具体而言,铆接部315以弯曲部315b为支点而弯曲,以使把持部315c接近支承部315a,由支承部315a和把持部315c将线材的一部分21a夹持。换言之,铆接部315被铆接,将线材21的第一端部的一部分21a固定。线材的一部分21a位于由支承部315a、弯曲部315b以及把持部315c围起来的铆接部315内。
导电构件50将线材21的第一端部的导通部21c与第一端子电极31电连接。线材21的导通部21c是在线材21的第一端部通过激光照射等除去绝缘覆膜而导线露出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材21的导通部21c包含线材的一部分21a。即,在线材的一部分21a中,绝缘覆膜被除去而导线露出。此时,在线材21的第一端部预先通过激光照射而除去绝缘覆膜来形成导通部21c,之后,将导通部21c的一部分固定于铆接部315,之后,通过导电构件50将导通部21c与第一端子电极31电连接。
导电构件50将线材21的导通部21c与铆接部315电连接。具体而言,导电构件50一体地覆盖线材的导通部21c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铆接部315的至少一部分。由此,线材的导通部21c经由导电构件50与铆接部315电连接。此外,由于线材的一部分21a固定于铆接部315,因此与铆接部315直接接触而电连接。
同样地,第二端子电极32具有与第二凸缘部12的底面123对置的底面部321、和与底面部321连接且与第二凸缘部12的外端面122对置的端面部322。端面部322的端部具有铆接部325。
铆接部325具有:支承部325a,与第二凸缘部12的外端面122对置;弯曲部325b,与支承部325a连接且向支承部325a侧弯折;以及把持部325c,与弯曲部325b连接且与支承部325a相对地配置。
铆接部325将线材21的第二端部的一部分夹持。导电构件50将线材21的第二端部的导通部与第二端子电极32(铆接部325)电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铆接部315、325将线材21的一部分夹持,因此线材21通过铆接部315、325与端子电极31、32物理连接。另一方面,导电构件50将线材21的导通部21c与端子电极31、32电连接,因此线材21借助导电构件50而与端子电极31、32电连接。这样,能够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线材21的物理连接和线材21的电连接,因此能够分别调整各个连接的强度。因此,能够良好地兼得线材21的物理连接和线材21的电连接。
具体而言,由于没有使用激光照射等焊接将线材与端子电极电连接,因此能够抑制由激光的能量引起的断线。另外,由于没有使用激光照射等焊接将线材与端子电极物理连接,因此不存在固定线材的铆接部熔融而线材的固定被解除的担忧。
如图3所示,在第一端子电极31中,支承部315a与把持部315c之间的距离d随着远离弯曲部315b而变窄。例如,在支承部315a与把持部315c之间一旦把持线材21的一部分21a,利用夹具按压把持部315c,由此能够使把持部315c的末端接近支承部315a。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支承部315a与把持部315c之间的距离d随着远离弯曲部315c而变窄,因此在线材21的一部分21a位于由支承部315a、弯曲部315b以及把持部315c围起来的铆接部315内时,线材21的一部分21a不易向铆接部315的外侧偏移。另外,由于支承部315a与把持部315c之间的距离d随着远离弯曲部315c而变窄,因此导电构件50不易超过必要地进入铆接部315内,能够抑制导电构件50对线材21的损伤。
同样地,在第二端子电极32中,支承部325a与把持部325c之间的距离d随着远离弯曲部315b而变窄。由此,具有与第一端子电极31相同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在第一端子电极31侧,线材21的第一端部的末端21b从导电构件50及铆接部315突出。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外观检查来确认线材21的末端21b,由此能够容易地确认线材21未被切断。
同样地,在第二端子电极32侧,线材21的第二端部的末端从导电构件50及铆接部325突出。由此,具有与第一端子电极31侧相同的效果。
优选芯体10由铁氧体构成。由此,能够确保芯体10的耐热性。在导电构件50例如是焊料等需要加热的材料的情况下,在使用导电构件50时,能够确保芯体10的耐热性。即,在将线材21与端子电极31、32连接时,相对于熔化的焊料的热量,通过在芯体10使用耐热性高的铁氧体,能够抑制芯体10的特性的劣化。
优选芯体10的铁氧体的居里点为150℃以上。由此,即使在高温时使用,也能够降低芯体10的特性的劣化。即,在通过激光照射而进行线材21的绝缘覆膜的剥离时,通过使铁氧体的居里点为150℃以上,能够降低芯体10的特性的劣化。
优选芯体10的铁氧体的体积电阻率为106Ω·cm以上。由此,能够确保芯体10的绝缘性,防止端子电极31、32之间的短路。即,在利用焊料将线材21与端子电极31、32连接时,若端子电极31、32之间的距离短,则存在短路的担心,但通过使铁氧体的体积电阻率为106Ω·cm以上,能够防止端子电极31、32之间的短路。
优选芯体10的铁氧体的初始磁导率为800以上。由此,电感值的取得效率提高。
优选磁性体板15通过环氧树脂系粘接剂固定于一对凸缘部11、12。由此,由于环氧树脂系粘接剂是热固性的,因此能够确保粘接剂的耐热性。在导电构件50例如是焊料等需要加热的材料的情况下,在使用导电构件50时,能够确保粘接剂的耐热性。即,环氧树脂系粘接剂相对于熔化的焊料的热量具有耐热性。
优选端子电极31、32的主成分为Fe。由此,能够确保端子电极31、32的耐热性。在导电构件50例如是焊料等需要加热的材料的情况下,在使用导电构件50时,能够确保端子电极31、32的耐热性。即,在通过激光照射而进行线材21的绝缘覆膜的剥离时,通过使端子电极31、32的主成分为Fe,从而端子电极31、32的耐热性优异,由此,能够抑制激光的热量对端子电极31、32造成的影响。
优选端子电极31、32的主成分为Cu。由此,能够确保端子电极31、32的耐热性。在导电构件50例如是焊料等需要加热的材料的情况下,在使用导电构件50时,能够确保端子电极31、32的耐热性。即,在通过激光照射而进行线材21的绝缘覆膜的剥离时,通过使端子电极31、32的主成分为Cu,从而端子电极31、32的耐热性优异,由此,能够抑制激光的热量对端子电极31、32造成的影响。
优选线材21的绝缘覆膜以聚酰胺酰亚胺为主成分。由此,能够确保线材21的耐热性。在导电构件50例如是焊料等需要加热的材料的情况下,在使用导电构件50时,能够确保线材21的耐热性。另外,通过激光照射容易剥下绝缘覆膜。即,由于导线被绝缘覆膜覆盖,因此线材21的耐热性变得良好,由于绝缘覆膜以聚酰胺酰亚胺为主成分,因此能够通过激光照射容易地剥下绝缘覆膜。
优选线材21的绝缘覆膜的厚度为3μm以上10μm以下。由此,能够确保线材21的耐热性。在导电构件50例如是焊料等需要加热的材料的情况下,在使用导电构件50时,能够确保线材21的耐热性。另外,通过激光照射容易剥下绝缘覆膜。即,由于绝缘覆膜的厚度为3μm以上,因此绝缘覆膜不会因激光照射而超过必要地被剥下,另一方面,由于绝缘覆膜的厚度为10μm以下,因此能够通过激光照射容易地剥下绝缘覆膜。
优选线材21的导线的直径为20μm以上70μm以下。由此,能够确保线材21的耐热性。在导电构件50例如是焊料等需要加热的材料的情况下,在使用导电构件50时,能够确保线材21的耐热性。在通过激光照射剥下绝缘覆膜时,不存在线材21断线的担忧。即,由于导线的直径为20μm以上,因此能够抑制线材21因激光照射而断线,另一方面,由于导线的直径为70μm以下,因此能够通过激光照射容易地剥下绝缘覆膜。
优选线圈部件1的L方向的长度为25mm以上45mm以下,线圈部件1的W方向的宽度为20mm以上45mm以下。例如,作为线圈部件1的尺寸(L,W),为(25mm×20mm)以上(45mm×45mm)以下。由此,能够实现线圈部件的小型化。即,由于线圈部件1的长度为25mm以上,因此能够使剥离线材21的绝缘覆膜时的激光的热量不易传递至芯体10的整体,另一方面,由于线圈部件1的长度为45mm以下,因此能够实现线圈部件1的小型化。由于线圈部件1的宽度为20mm以上,因此在激光照射时容易把持固定芯体10,另一方面,由于线圈部件1的宽度为45mm以下,因此能够实现线圈部件1的小型化。
优选线圈部件1的电感值为11nH以上200nH以下。由此,电感值的取得效率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将第一端子电极的铆接部附近放大了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将第一端子电极的铆接部附近放大了的俯视图。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线材的形状。以下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中,从第一端子电极31的铆接部315突出的线材21A的末端21b的形状与第一端子电极31的铆接部315内的线材21A的一部分21a的形状不同。线材21A的末端21b的截面的扁平率比线材21A的一部分21a的截面的扁平率大。截面是指与线材21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线材21A的末端21b的长径优选大于支承部315a与把持部315c之间的距离d。例如,将线材21A插通到铆接部315内,利用夹具压切线材21A,由此能够使线材21A的末端21b扁平。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从铆接部315突出的线材21A的末端21b比铆接部315内的线材21A的一部分21a扁平,因此线材21A不易从端子电极31、32脱落。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设计变更。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各个特征点进行各种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部件具有1根线材,但也可以具有多根线材,也可以将线圈部件用作共模扼流线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凸缘部设置一个端子电极,但也可以在一个凸缘部设置多个端子电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面部的宽度恒定,铆接部遍及端面部的宽度方向的全部而设置,但也可以仅设置于端面部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即,铆接部的宽度也可以比端面部的底面部侧的宽度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材的导通部包含被铆接部夹持的线材的一部分,但线材的导通部也可以设置于与线材的一部分不同的位置。具体而言,线材的一部分是具有绝缘覆膜的部分。此时,在线材具有绝缘覆膜的状态下将线材固定于铆接部,之后,在线材中的未固定于铆接部的部分,通过激光照射而除去绝缘覆膜来形成导通部,之后,通过导电构件将导通部与端子电极电连接。因此,导通部也可以在与铆接部不同的位置与端子电极电连接。

Claims (17)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芯体,具有卷芯部、和设置于该卷芯部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
线材,被卷绕于所述卷芯部;
端子电极,被设置于所述一对凸缘部的每一个;以及
导电构件,将所述线材的导通部与所述端子电极电连接,
所述端子电极具有将所述线材的一部分夹持的铆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铆接部具有:
支承部;
弯曲部,与所述支承部连接且向所述支承部侧弯折;以及
把持部,与所述弯曲部连接且与所述支承部相对地配置,
所述支承部与所述把持部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所述弯曲部而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的末端从所述导电构件及所述铆接部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的所述末端的截面的扁平率比所述线材的所述一部分的截面的扁平率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体由铁氧体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铁氧体的居里点为15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铁氧体的体积电阻率为106Ω·c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铁氧体的初始磁导率为80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部件还具备磁性体板,所述磁性体板横跨于所述一对凸缘部地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体板通过环氧树脂系粘接剂而被固定于所述一对凸缘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电极的主成分为Fe。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电极的主成分为Cu。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部件的长度为25mm以上45mm以下,所述线圈部件的宽度为20mm以上45m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具有导线、和覆盖所述导线的以聚酰胺酰亚胺为主成分的绝缘覆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覆膜的厚度为3μm以上10μm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的直径为20μm以上70μm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电感值为11nH以上200nH以下。
CN202221802829.XU 2021-09-03 2022-07-13 线圈部件 Active CN21849792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4080 2021-09-03
JP2021144080A JP2023037376A (ja) 2021-09-03 2021-09-03 コイル部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7926U true CN218497926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4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02829.XU Active CN218497926U (zh) 2021-09-03 2022-07-13 线圈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37376A (zh)
CN (1) CN21849792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37376A (ja) 2023-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3039B (zh) 线圈装置
CN111627678B (zh) 线圈部件
US20060022788A1 (en) Surface mount coil component
CN108573800B (zh) 线圈部件
CN111540597B (zh)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1515071B2 (en) Drum core and wire coil component
CN109817411B (zh) 线圈部件
CN113674971A (zh) 线圈装置
CN111128513B (zh) 线圈部件和电子器件
CN218497926U (zh) 线圈部件
JP3909834B2 (ja) コイル部品の継線構造及び方法
US11869704B2 (en) Coil device
CN113140386B (zh) 线圈装置
CN111326329B (zh) 绕线型电感器部件
CN111009398B (zh) 线圈装置、脉冲变压器和电子部件
JPH1041152A (ja) 表面実装型コイル
JP5093893B2 (ja) チョークコイル
CN219778671U (zh) 线圈部件
KR102558332B1 (ko) 인덕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993284A (zh) 线圈装置和脉冲变压器
CN213905091U (zh) 一种电感元件
CN219778670U (zh) 线圈部件
US20240021350A1 (en) Inductor
US20230395310A1 (en)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30395308A1 (en) Indu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