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92662U - 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92662U
CN213892662U CN202022653753.6U CN202022653753U CN213892662U CN 213892662 U CN213892662 U CN 213892662U CN 202022653753 U CN202022653753 U CN 202022653753U CN 213892662 U CN213892662 U CN 213892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frame
sleeve
vehicle body
subfram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537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537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92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92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92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属于车辆的车架安装连接结构的设计制造领域。其包括: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副车架套管;车身,所述车身上固定连接有车身套管,所述车身套管与所述副车架套管相对设置;以及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紧固连接于所述副车架套管与所述车身套管上;所述车身上成型有连接孔,所述车身套管的一侧端部环绕所述连接孔并固定于所述车身的一侧板面上,所述副车架套管的端部伸入所述连接孔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不合理导致副车架在冲击载荷下发生窜动而引起异响的问题。本申请同时公开一种具有上述连接结构的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的车架连接结构的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副车架是车桥的骨架,承受着来自路面的冲击载荷。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处的结构一般是在副车架上板、副车架下板之间焊接一个连接套管,连接套管为圆柱形管结构,车身上焊接有螺纹套管,通过穿设于连接套管与螺纹套管上的紧固螺栓实现副车架与车身的固定连接。
副车架连接套管与车身的连接牢固程度将影响副车架在碰撞安全和NVH等方面的表现。电动汽车为了满足更高的续航里程,需要装容量更高的动力电池组,整车重量较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更重,副车架更易在冲击载荷下发生窜动而引起异响的抱怨。此外,动力电池的布置又通常靠近副车架的安装点,这就要求副车架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不允许安装点失效。现有副车架套管仅设计有滚花来避免异响的产生,无法避免安装点失效给动力电池带来的潜在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不合理导致副车架在冲击载荷下发生窜动而引起异响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副车架套管;车身,所述车身上固定连接有车身套管,所述车身套管与所述副车架套管相对设置;以及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紧固连接于所述副车架套管与所述车身套管上;所述车身上成型有连接孔,所述车身套管的一侧端部环绕所述连接孔并固定于所述车身的一侧板面上,所述副车架套管的端部伸入所述连接孔内。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副车架套管之间具有间隙。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副车架套管设有环形外沿,所述环形外沿的一侧端面设有摩擦结构,所述副车架套管设置摩擦结构的端面抵靠于所述车身的一侧板面。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外沿的一侧端面上设置若干沿径向延伸的直线槽形成所述摩擦结构。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身套管包括螺纹管段和连接管段,所述螺纹管段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段与所述车身板面焊接。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螺纹管段的外径。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副车架套管的外径,所述副车架套管的端部伸入所述连接管段内部。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副车架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副车架支板与第二副车架支板,所述副车架套管的环形外沿与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焊接,所述副车架套管的管壁与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焊接。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与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成型为U形折弯板,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与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的开口侧相对设置并焊接连接。
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副车架及车身,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车身采用上述连接结构。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中,由于副车架套管的端部位于所述车身的连接孔内,其可以使副车架与车身快速的安装定位,同时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当车辆受到碰撞时,副车架不会因紧固螺栓的弯曲而移位过大导致与电池箱碰撞而产生异响。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申请的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的副车架套管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申请的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该连接结构包括:副车架100、车身200以及将两者进行可拆卸连接的紧固螺栓300。其中,所述副车架100上固定连接有副车架套管101,所述车身200上固定连接有车身套管201,所述车身套管201与所述副车架套管101相对设置;具体地,所述车身套管201与所述副车架套管101其中至少一个为螺纹管,所述紧固螺栓300紧固连接于所述副车架套管101与所述车身套管201上以实现所述副车架100与所述车身200的连接。其中,所述车身200上成型有连接孔202,所述车身套管201的一侧端部环绕所述连接孔202并固定于所述车身200的一侧板面上,所述副车架套管101的端部伸入所述连接孔202内。
采用上述连接结构,由于副车架套管101的端部位于所述车身200的连接孔202内,首先可以使副车架100与车身200快速的安装定位,同时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当车辆受到碰撞时,副车架100不会因紧固螺栓300的弯曲而移位过大导致与电池箱碰撞而产生异响。
具体地,所述连接孔202与所述副车架套管101之间具有间隙,其可以尽量避免车身200震动直接传递至副车架100导致振动噪音大。
具体地,为了使副车架套管101与车身200之间的接触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如图2所示,所述副车架套管101设有环形外沿1011,所述环形外沿1011的一侧端面设有摩擦结构,所述副车架套管101设置摩擦结构的端面抵靠于所述车身200的一侧板面。在总装进行副车架100装配时,副车架套管101的环形外沿1011上端面的摩擦结构与所述车身200贴紧配合,可增加副车架100与车身200连接点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地,所述摩擦结构不唯一,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环形外沿1011的上端面上设置若干沿径向延伸的直线槽1012,所述直线槽1012沿所述环形外沿1011的周向均匀分布以形成滚花摩擦结构。
具体地,所述车身套管201包括螺纹管段2011和连接管段2012,所述螺纹管段2011设有用于与所述紧固螺栓300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连接管段2012的端面与所述车身200板面焊接;所述连接管段2012的外径大于所述螺纹管段2011的外径以提高该车身套管201与车身200的连接强度。
采用具有螺纹管段2011的车身套管201,所述紧固螺栓300经过所述副车架套管101并与所述车身套管201螺纹连接以实现所述副车架100与所述车身200的连接。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副车架套管101设置内螺纹,所述紧固螺栓300经过所述车身套管201并与所述副车架套管101螺纹连接。
具体地,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副车架套管101伸入所述连接孔202内且其端面与所述车身200的板面平齐。由于该车身200为较薄的钣金面板,因此连接孔202的厚度较薄,由于副车架套管101伸入所述连接孔202的距离较小,其连接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管段2012的内径大于所述副车架套管101的外径,所述副车架套管101的端部伸入所述连接管段2012内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示副车架套管101伸入所述车身200的连接孔202的长度较大,方便两者安装定位且连接强度较好。
具体地,所述副车架100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副车架支板100a与第二副车架支板100b,具体地,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100a位于上侧,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100b位于下侧;所述副车架套管101的环形外沿1011与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100a焊接,所述副车架套管101的管端部与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100b焊接。焊接时,将副车架套管101穿过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100a,使环形外沿1011搭接于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100a的上表面上,副车架套管101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100b的板面上,环形外沿1011与第一副车架支板100a进行面焊接,副车架套管10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100b进行焊接,提高了副车架套管101与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100a的连接强度。
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100a与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100b成型为U形折弯板,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100a与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100b的开口侧相对设置并焊接连接。
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车辆的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副车架100及车身200,所述副车架100与所述车身200采用上述连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连接结构,由于副车架套管101的端部位于所述车身200的连接孔202内,首先可以使副车架100与车身200快速的安装定位,同时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当车辆受到碰撞时,副车架100不会因紧固螺栓300的弯曲而移位过大导致与电池箱碰撞而产生异响。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包括:
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副车架套管;
车身,所述车身上固定连接有车身套管,所述车身套管与所述副车架套管相对设置;
以及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紧固连接于所述副车架套管与所述车身套管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上成型有连接孔,所述车身套管的一侧端部环绕所述连接孔并固定于所述车身的一侧板面上,所述副车架套管的端部伸入所述连接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副车架套管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车架套管设有环形外沿,所述环形外沿的一侧端面设有摩擦结构,所述副车架套管设置摩擦结构的端面抵靠于所述车身的一侧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外沿的一侧端面上设置若干沿径向延伸的直线槽形成所述摩擦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套管包括螺纹管段和连接管段,所述螺纹管段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段与所述车身板面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螺纹管段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副车架套管的外径,所述副车架套管的端部伸入所述连接管段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车架包括第一副车架支板与第二副车架支板,所述副车架套管的环形外沿与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焊接,所述副车架套管的管端部与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与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成型为U形折弯板,所述第一副车架支板与所述第二副车架支板的开口侧相对设置并焊接连接。
10.一种车辆,其包括,副车架及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车身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连接结构。
CN202022653753.6U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Active CN213892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53753.6U CN213892662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53753.6U CN213892662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92662U true CN213892662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19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53753.6U Active CN213892662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92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6501B2 (en) Lower box body and battery box
US7699285B2 (en) Automotive mirror mounting system
CN213892662U (zh) 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CN103296618A (zh) 一种汽车线束护套
CN110816663B (zh) 副车架后横梁和转向机连接结构
WO2023109544A1 (zh) 汽车及其后轮罩总成
KR101664505B1 (ko) 충돌 성능 개선을 위한 파단형 티엠 마운트 브라켓
US20040105723A1 (en) Attaching device for fuel tank band
CN210859634U (zh) 抗扭转减震垫圈以及抗扭转减震垫圈组件
CN110701228A (zh) 抗扭转减震垫圈以及抗扭转减震垫圈组件
CN114792861A (zh) 电池托盘的边梁、电池托盘及电池包
JPH10299833A (ja)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装置
CN219214925U (zh) 蓄电池箱体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429795U (zh) 一种商用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18061910U (zh) 门锁加强总成和车辆
CN220615411U (zh) 一种减振器总成和车辆
CN215851473U (zh) 一种右纵梁结构及汽车
CN219115223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及车辆
CN21528432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压缩机和驱动电机复合结构
CN216231471U (zh) 纵拉杆支架
CN220130208U (zh) 集成支架及汽车副车架
CN218966616U (zh) 减震塔支撑结构及车辆
CN218171937U (zh) 一种汽车板簧吊耳总成
CN218887433U (zh) 一种电池箱上盖体的装配结构
US20240001993A1 (en) Subframe for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an Electric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