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5368U - 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5368U
CN213875368U CN202022751370.2U CN202022751370U CN213875368U CN 213875368 U CN213875368 U CN 213875368U CN 202022751370 U CN202022751370 U CN 202022751370U CN 213875368 U CN213875368 U CN 213875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fabric
resistance performance
humidity sensor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13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国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ngji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ngji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ngji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ngji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513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5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5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5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透湿测试腔体、U型供水管、环境监测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其中,透湿测试腔体内自下而上固定电加热板、仿出汗薄膜和格栅限位板,格栅限位板内嵌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透湿测试腔体顶口内沿设置第二温度湿度传感器,U型供水管一端自由,另一端与透湿测试腔体连通,内设液位传感器,环境监测模块设置于U型供水管外,中央处理模块与电加热板、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第二温度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环境监测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使待测面料的表面温度更加均衡,能直接计算出待测面料的湿阻性能,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测量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以纤维材料制造的复合面料因其拥有良好的透湿性能而作为服装的主要材料。复合面料织物透气透湿能力可以用湿阻表示,对面料织物的透湿性能的测试往往涉及皮肤出汗模拟技术,即利用织物湿阻测试仪模拟人体皮肤产生的水蒸汽穿透织物的过程。
现有的湿阻性能测试仪模拟人体皮肤往往呈拱形,使得待测面料的表面温度存在差值;虽利用封闭隔离气层技术,但仍无法精确掌握面料试样的表面温度;并且测试过程复杂,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使待测面料的表面温度更加均衡,能直接计算出待测面料的湿阻性能,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测量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湿测试腔体、U型供水管、环境监测模块、以及中央处理模块;其中,
透湿测试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固定电加热板、仿出汗薄膜、以及格栅限位板,电加热板、仿出汗薄膜与透湿测试腔体的侧壁围合形成充水区,格栅限位板设置于仿出汗薄膜的上表面,格栅限位板内嵌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透湿测试腔体的顶口内沿设置有第二温度湿度传感器,待测面料平铺于透湿测试腔体的顶口;
U型供水管的一端为高于格栅限位板的自由端,另一端与透湿测试腔体的充水区底部连通,用于向充水区供水,U型供水管的自由端内设置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U型供水管的自由端内的水位高度;
环境监测模块设置于U型供水管的自由端的外侧,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
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电加热板、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第二温度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以及环境监测模块电连接,用于计算待测面料的湿阻性能。
可选地,透湿测试腔体的顶口外沿设置张力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平铺于透湿测试腔体的顶口的待测面料的张力。
可选地,张力调节模块进一步包括:调节杆、以及夹持机构;其中,
调节杆单侧固定于透湿测试腔体的顶口外沿,调节杆水平设置;
夹持机构与调节杆的自由端相连,用于夹持待测面料。
可选地,电加热板中心设置通孔,U型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通孔与充水区底部连通。
可选地,格栅限位板为长条形格栅或者方格形格栅。
可选地,中央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电加热板和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可选地,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为一组,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内嵌于格栅限位板的任一格栅区域下侧,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值控制电加热板加热与否。
可选地,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为多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分布内嵌于格栅限位板的格栅区域下侧,控制模块用于计算接收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值的平均值,并根据平均值控制电加热板加热与否。
可选地,中央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监控模块、以及报警模块;其中,
监控模块与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值,判断是否输出报警提醒信号并发送至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与监控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警提醒信号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通过设置格栅限位板,使待测面料的表面温度更加均衡,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由中央处理模块直接计算出待测面料的湿阻性能,提高了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的格栅限位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的电路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的电路模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为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透湿测试腔体1、U型供水管2、环境监测模块3、以及中央处理模块4;其中,透湿测试腔体1内自下而上依次固定电加热板11、仿出汗薄膜12、以及格栅限位板13,电加热板11与仿出汗薄膜12之间形成充水区14,格栅限位板13设置于仿出汗薄膜12的上表面,格栅限位板13内嵌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透湿测试腔体1的顶口内沿设置有第二温度湿度传感器16,待测面料平铺于透湿测试腔体1的顶口;U型供水管2的一端为高于格栅限位板13的自由端,另一端与透湿测试腔体1的充水区14底部连通,用于向充水区14供水,U型供水管2的自由端内设置液位传感器21,用于监测U型供水管2的自由端内的水位高度;环境监测模块3设置于U型供水管2的自由端的外侧,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中央处理模块4分别与电加热板11、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第二温度湿度传感器16、液位传感器21、以及环境监测模块3电连接,用于计算待测面料的湿阻性能。
具体地,电加热板11固定于透湿测试腔体1的底部,仿出汗薄膜12悬空固定于透湿测试腔体1的侧壁内,从而电加热板11、仿出汗薄膜12和透湿测试腔体1的侧壁围合形成充水区14;格栅限位板13固定于透湿测试腔体1的侧壁内,其设置在仿出汗薄膜12的上表面上;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内嵌于格栅限位板13下侧;透湿测试腔体1的顶口内沿设置第二温度湿度传感器16,其顶口平铺有待测面料。
优选地,透湿测试腔体1的顶口外沿设置张力调节模块17,用于调节平铺于透湿测试腔体1顶口的待测面料的张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张力调节模块17进一步包括:调节杆、以及夹持机构;其中,调节杆单侧固定于透湿测试腔体1的顶口外沿,其水平设置,夹持机构与调节杆的自由端相连,用于夹持面料。通过调节调节杆的长度可以对待测面料的张力进行调节。
此处对调节杆调节长度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的抽拉方式对调节杆的长度进行调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夹持机构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夹、卡扣或者螺栓等,此处不作限定。
具体地,U型供水管2的一端为高于格栅限位板13的自由端,此种设置方式保证U型供水管2内的水能顺利流入充水区14,U型供水管2的另一端与透视测试腔体1的充水区14底部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电加热板11的中心设置有通孔,U型供水管2的另一端穿过通孔与充水区14的底部连通。此种设置方式,有利于电加热板11在透湿测试腔体1底部面积均衡进行加热。
U型供水管2的自由端内设置液位传感器21,用于监测U型供水管2的自由端内的水位高度。此处对液位传感器21的具体设置方式不作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进行选择。例如,液位传感器21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U型供水管2的自由端内,这种设置方式灵活、方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液位传感器21进行拆卸更换;或者,液位传感器21与U型供水管2一体设置,这种设置方式,能够有效防止液位传感器21滑动或者脱落,使液位传感器21更加牢固,增加了液位传感器21的工作稳定性和测试准确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格栅限位板13为长条形格栅,或者如图2所示,格栅限位板13为方格形格栅,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内嵌于格栅限位板13的格栅区域下侧。长条形格栅或者方格形格栅的设置形式有利于分散水压,限制仿出汗薄膜12由于水压的缘故膨胀呈拱形,进而使待测面料的表面温度更加均衡。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的电路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若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为一组,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内嵌于格栅限位板13的任一格栅区域下侧。中央处理模块4进一步包括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41与电加热板11和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的温度数值控制电加热板11加热与否。例如,需控制仿出汗薄膜12的温度为35℃,当控制模块41接收的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的温度数值低于35℃时,控制电加热板11持续加热;当控制模块41接收的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的温度数值高于35℃时,控制电加热板11停止加热。
若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为多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分布内嵌于格栅限位板13的格栅区域下侧,此处对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的具体分布形式不作限定,但优选地,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等间距分布内嵌于格栅限位板13的格栅区域下侧。中央处理模块4进一步包括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41与电加热板11和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电连接,用于计算接收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的温度数值的平均值,并根据平均值控制电加热板11加热与否。例如,需控制仿出汗薄膜12的温度为35℃,当控制模块41接收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的温度数值的平均值低于35℃时,控制电加热板11持续加热;当控制模块41接收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的温度数值的平均值高于35℃时,控制电加热板11停止加热。
此时,优选地,如图4所示,中央处理模块4进一步包括:监控模块42、以及报警模块43;其中,监控模块42与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值,判断是否输出报警提醒信号并发送至报警模块43,报警模块43与监控模块42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警提醒信号进行报警。
具体地,在监控模块42中预设温度差阈值,当监控模块42接收到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的温度数值的最大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温度差阈值时,输出报警提醒信号并发送至报警模块43,报警模块43进行报警;当监控模块42接收到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的温度数值的最大差值小于所述预设温度差阈值时,不输出报警提醒信号,报警模块43不报警。
例如,在监控模块42中预设温度差阈值1℃,当监控模块42接收到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的温度数值的最大差值大于或者等于1℃时,输出报警提醒信号并发送至报警模块43,报警模块43进行报警;当监控模块42接收到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15的温度数值的最大差值小于1℃时,不输出报警提醒信号,报警模块43不报警。
应当注意的是,监控模块42中的预设温度差阈值可以任意设置,此处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可选地,报警模块4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声音报警模块和/或灯光报警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通过设置格栅限位板,使待测面料的表面温度更加均衡,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由中央处理模块直接计算出待测面料的湿阻性能,提高了测量效率。
还可以理解的是,附图或实施例中所示的装置结构仅仅是示意性的,表示逻辑结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显示的模块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物理模块。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湿测试腔体、U型供水管、环境监测模块、以及中央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透湿测试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固定电加热板、仿出汗薄膜、以及格栅限位板,所述电加热板、所述仿出汗薄膜与所述透湿测试腔体的侧壁围合形成充水区,所述格栅限位板设置于所述仿出汗薄膜的上表面,所述格栅限位板内嵌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透湿测试腔体的顶口内沿设置有第二温度湿度传感器,待测面料平铺于所述透湿测试腔体的顶口;
所述U型供水管的一端为高于所述格栅限位板的自由端,另一端与所述透湿测试腔体的所述充水区底部连通,用于向所述充水区供水,所述U型供水管的自由端内设置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U型供水管的自由端内的水位高度;
所述环境监测模块设置于所述U型供水管的自由端的外侧,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加热板、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以及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电连接,用于计算待测面料的湿阻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湿测试腔体的顶口外沿设置张力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平铺于所述透湿测试腔体的顶口的待测面料的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模块进一步包括:调节杆、以及夹持机构;其中,
所述调节杆单侧固定于所述透湿测试腔体的顶口外沿,所述调节杆水平设置;
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调节杆的自由端相连,用于夹持待测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板中心设置通孔,所述U型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充水区底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限位板为长条形格栅或者方格形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加热板和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为一组,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内嵌于所述格栅限位板的任一格栅区域下侧,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值控制所述电加热板加热与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为多组,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分布内嵌于所述格栅限位板的格栅区域下侧,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计算接收的所述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值的平均值,并根据所述平均值控制所述电加热板加热与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监控模块、以及报警模块;其中,
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多组第一温度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数值,判断是否输出报警提醒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监控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报警提醒信号进行报警。
CN202022751370.2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 Active CN213875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1370.2U CN213875368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1370.2U CN213875368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5368U true CN213875368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40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1370.2U Active CN213875368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536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9712A (zh) * 2021-11-30 2022-06-24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材料密封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4755263A (zh) * 2022-06-16 2022-07-15 苏州大学 一种面料湿热性能检测用辅助装置
US11821759B1 (en) 2022-09-20 2023-11-21 Soochow University Auxiliary device for detecting damp-hot performance of fabric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9712A (zh) * 2021-11-30 2022-06-24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材料密封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4755263A (zh) * 2022-06-16 2022-07-15 苏州大学 一种面料湿热性能检测用辅助装置
CN114755263B (zh) * 2022-06-16 2022-09-27 苏州大学 一种面料湿热性能检测用辅助装置
WO2023240818A1 (zh) * 2022-06-16 2023-12-21 苏州大学 一种面料湿热性能检测用辅助装置
US11821759B1 (en) 2022-09-20 2023-11-21 Soochow University Auxiliary device for detecting damp-hot performance of fabric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75368U (zh) 一种面料湿阻性能的测试装置
KR100752776B1 (ko) 착의시스템의 단열 및 투습특성 측정장치
US7469572B2 (en) Measurement of moisture vapor transfer rate
EP2700942A2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erviousness to water vapor
CN107560822A (zh) 发动机进气道前缘防冰冰风洞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
US4663969A (en) Measuring 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through materials
CN207280993U (zh) 一种模拟人体成衣保温性能测试仪
CN206074386U (zh) 测定面团发酵能力的装置
CN204556461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纺织品热湿传递性测试装置
JP3958731B2 (ja) 衣服内環境模擬測定装置および評価方法
ITMI20081522A1 (it) Sistema per il controllo e/o la deumidificazione muraria
CN101363808B (zh) 气体传感器及阵列的稳定性测试仪
CN206283944U (zh) 一种具有土壤湿度检测的花盆
JP5503675B2 (ja) 収着発熱性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CN217638522U (zh) 拟人发热纺织品水分蒸发性能测试仪
CN107014719B (zh) 一种用于琼脂扩散实验的实验箱
CN104905719B (zh) 一种儿科护理清洗装置
CN211785254U (zh) 自发热艾灸贴的温度测试装置
CN106598121A (zh) 电柜凝露综合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
CN215640755U (zh) 一种文胸透湿性测试装置
CN203659162U (zh) 具有压力传感器的行人状态检测系统
CN112964624A (zh) 一种文胸透湿性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05958429U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孔隙特性的评价装置
JPS606863A (ja) 温度湿度熱流量等の測定装置
CN100355391C (zh) 热湿环境下热不舒适性的快速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