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26926U - 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26926U
CN213826926U CN202021720035.XU CN202021720035U CN213826926U CN 213826926 U CN213826926 U CN 213826926U CN 202021720035 U CN202021720035 U CN 202021720035U CN 213826926 U CN213826926 U CN 213826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gyro wheel
roller
belt
connec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200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shui Junji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超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超 filed Critical 王超
Priority to CN2020217200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26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26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26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底部设置有滚动装置,模具主体一侧设置有垫板,模具主体内部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一端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滚轮,第一滚轮外表面设置有皮带,模具主体顶部设置有清理板,滚动装置内部设置有滚轴,滚轴外壁设置有轮子,模具主体上表面设置有压铸孔,清理板底部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块、清理板、第一连接孔、皮带、第二连接孔、正反转电机实现了模具表面的清理;通过设置滚轴、轮子、垫板避免了夹具与模具的碰撞。

Description

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压铸工艺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或者称做高压压铸,这四个步骤包括模具准备、填充、注射以及落砂,它们也是各种改良版压铸工艺的基础,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向模腔内喷上润滑剂,润滑剂除了可以帮助控制模具的温度之外还可以有助于铸件脱模,然后就可以关闭模具,用高压将熔融金属注射进模具内,这个压力范围大约在10到175兆帕之间,当熔融金属填充完毕后,压力就会一直保持直到铸件凝固,然后推杆就会推出所有的铸件,由于一个模具内可能会有多个模腔,所以每次铸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个铸件,落砂的过程则需要分离残渣,包括造模口、流道、浇口以及飞边。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一个特别的修整模具挤压铸件来完成的。其它的落砂方法包括锯和打磨。如果浇口比较易碎,可以直接摔打铸件,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多余的造模口可以在熔化后重复使用。通常的产量大约为67%,在此过程中,模具尤为重要。
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设备对残渣的处理只考虑到产品上的,模具表面未设置清扫装置,残渣冷却后硬度也相当高的,压铸过程中模具会与施压设备接触,残渣的存在容易损坏施压设备。
2、产品压铸成型后需要其他处理,目前是专门的一种带有夹具的小车进行搬运,由于夹具伸入模具内部容易发生碰撞。因此可能会造成模具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解决了背景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底部设置有滚动装置,所述模具主体一侧设置有垫板,所述模具主体内部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一端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外表面设置有皮带,所述模具主体顶部设置有清理板,所述滚动装置内部设置有滚轴,所述滚轴外壁设置有轮子,所述模具主体上表面设置有压铸孔,所述清理板底部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块外壁设置有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的一端与模具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反转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滚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正反转电机与第一滚轮的另一端焊接,所述第二滚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滚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皮带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块与清理板焊接,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皮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二连接孔与皮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板通过设置在滑槽上的连接块与模具主体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轴与模具主体内壁焊接,所述轮子与滚轴滚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垫板与模具主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钢铁压铸用的模具,通过设置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连接块与清理板焊接,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皮带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通过第二连接孔与皮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连接块与清理板焊接,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皮带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通过第二连接孔与皮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连接块从而带动清理板对模具表面进行清理,避免了残渣对设备的损害。
2、该钢铁压铸用的模具,通过设置滚轴与模具主体内壁焊接,轮子与滚轴滚动连接,压铸完成后的钢铁通过滚动装置滑入垫板,方便搬运,避免了夹具与模具的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理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滚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主体;2、滚动装置;3、垫板;4、正反转电机;5、第一滚轮;6、第二滚轮;7、第三滚轮;8、皮带;9、清理板;10、滚轴;11、轮子;12、压铸孔;13、连接块;14、第一连接孔;15、第二连接孔;1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底部设置有滚动装置2,模具主体1一侧设置有垫板3,模具主体1内部设置有正反转电机4,正反转电机4一端设置有第一滚轮5,第一滚轮5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6,第一滚轮5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滚轮7,第一滚轮5外表面设置有皮带8,模具主体1顶部设置有清理板9,滚动装置2内部设置有滚轴10,滚轴10外壁设置有轮子11,模具主体1上表面设置有压铸孔12,清理板9底部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4,第一连接孔14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5,连接块13外壁设置有滑槽16。通过设置连接块13的数量为两个,连接块13与清理板9焊接,连接块13通过第一连接孔14与皮带8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13通过第二连接孔15与皮带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13的数量为两个,连接块13与清理板9焊接,连接块13通过第一连接孔14与皮带8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13通过第二连接孔15与皮带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4通过皮带8带动连接块13从而带动清理板9对模具表面进行清理,避免了残渣对设备的损害;通过设置滚轴10与模具主体1内壁焊接,轮子11与滚轴10滚动连接,压铸完成后的钢铁通过滚动装置2滑入垫板3,方便搬运,避免了夹具与模具的碰撞。
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第三滚轮7的一端与模具主体1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第三滚轮7得以固定,为皮带8的运行提供支撑力;正反转电机4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滚轮5的数量为两个,正反转电机4与第一滚轮5的另一端焊接,第二滚轮6的数量为两个,第三滚轮7的数量为两个,皮带8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第三滚轮7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正反转电机4为第一滚轮5提供转力,通过皮带8带动第二滚轮6、第三滚轮7,从而带动清理板9对模具表面进行清扫;清理板9通过设置在滑槽16上的连接块13与模具主体1滑动连接,连接块13的数量为两个,连接块13与清理板9焊接,连接块13通过第一连接孔14与皮带8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13通过第二连接孔15与皮带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皮带8与连接块13得以固定,为力的传递提供基础;滚轴10与模具主体1内壁焊接,轮子11与滚轴10滚动连接,压铸完成后的钢铁通过滚动装置2滑入垫板3,方便搬运,避免了夹具与模具的碰撞;垫板3与模具主体1固定连接,垫板3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不至于直接落到地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连接块13的数量为两个,连接块13与清理板9焊接,连接块13通过第一连接孔14与皮带8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13通过第二连接孔15与皮带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13的数量为两个,连接块13与清理板9焊接,连接块13通过第一连接孔14与皮带8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13通过第二连接孔15与皮带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4通过皮带8带动连接块13从而带动清理板9对模具表面进行清理,避免了残渣对设备的损害;通过设置滚轴10与模具主体1内壁焊接,轮子11与滚轴10滚动连接,压铸完成后的钢铁通过滚动装置2滑入垫板3,方便搬运,避免了夹具与模具的碰撞,工作人员在压铸完成后,驱动正反转电机4,通过皮带8带动连接块13在滑槽16运动,从而带动清理板9在模具表面运动,实现了模具表面的清扫,避免了残渣的危害,产品通过滚动装置2直接落入垫板3,再通过夹具进行搬运,对模具进行了保护,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1),所述模具主体(1)底部设置有滚动装置(2),所述模具主体(1)一侧设置有垫板(3),所述模具主体(1)内部设置有正反转电机(4),所述正反转电机(4)一端设置有第一滚轮(5),所述第一滚轮(5)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6),所述第一滚轮(5)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滚轮(7),所述第一滚轮(5)外表面设置有皮带(8),所述模具主体(1)顶部设置有清理板(9),所述滚动装置(2)内部设置有滚轴(10),所述滚轴(10)外壁设置有轮子(11),所述模具主体(1)上表面设置有压铸孔(12),所述清理板(9)底部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4),所述第一连接孔(14)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5),所述连接块(13)外壁设置有滑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第三滚轮(7)的一端与模具主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转电机(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滚轮(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正反转电机(4)与第一滚轮(5)的另一端焊接,所述第二滚轮(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滚轮(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皮带(8)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第三滚轮(7)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块(13)与清理板(9)焊接,所述连接块(13)通过第一连接孔(14)与皮带(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3)通过第二连接孔(15)与皮带(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板(9)通过设置在滑槽(16)上的连接块(13)与模具主体(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10)与模具主体(1)内壁焊接,所述轮子(11)与滚轴(10)滚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3)与模具主体(1)固定连接。
CN202021720035.X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 Active CN213826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0035.XU CN213826926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0035.XU CN213826926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26926U true CN213826926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3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0035.XU Active CN213826926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26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5102B (zh) 一种铁合金全自动圆盘浇铸系统
CN105170937A (zh) 一种全自动压铸设备及工艺
CN115255337B (zh) 一种砂型铸造用装配可调式铸造砂箱
CN111438351A (zh) 一种履带式棒球连续浇注机以及利用其的段球工艺方法
CN107252885B (zh) 一种铝铁球连铸机
CN213826926U (zh) 一种钢铁压铸用的模具
CN212267533U (zh) 一种高精度铸件加工用转运设备
CN111482593A (zh) 一种铸造生产线
CN215468025U (zh) 一种汽车电机壳低压铸造模具
CN216705928U (zh) 一种铁型覆砂铸造自动化浇注单元
CN216325047U (zh) 一种金属铸造模具
CN215786656U (zh) 一种基于机床铸件用便于脱模的铸件模具
CN214517469U (zh) 一种浇注模具及半自动浇注生产线
CN214640088U (zh) 一种具有调节机构的铸造模具
CN213915978U (zh) 一种通过砂型铸造生产沟槽链接件免加工的模具
CN211679316U (zh) 一种钢锭生产用转载装置
CN211304740U (zh) 一种新型模架的浇注系统
CN209773442U (zh) 一种用于母合金的铸锭顶出装置
CN221018588U (zh) 一种铸锭机
CN201201038Y (zh) 钢液快速浇铸成型机
CN210702484U (zh) 一种制造钢段用连续铸锻机
CN210943429U (zh) 一种钢锭生产用输送装置
CN219276193U (zh) 电线杆生产用浇筑装置
CN214053636U (zh) 一种铸造砂箱自动输送线
CN209811926U (zh) 一种金属铸造用毛边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4

Address after: 033000 Nan Wu Xiang Nan Wu Cun, Wenshui County, Luliang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nshui Junji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31200 group 4, golqi village, sanjun Township, Fuyu County, Songyuan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Ch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