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6851U - 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6851U
CN213756851U CN202022613388.6U CN202022613388U CN213756851U CN 213756851 U CN213756851 U CN 213756851U CN 202022613388 U CN202022613388 U CN 202022613388U CN 213756851 U CN213756851 U CN 213756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
matched
screw
lifting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33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Ruiqu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Ruiqu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Ruiqu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Ruiqu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133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6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6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6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其包括总机架,总机架上安装有传送带、与传送带一端配合的出料装置和安装于传送带上方的耳带焊接装置,与传送带另外一端配合的吸料装置、与吸料装置配合的移动料仓、与移动料仓配合的提升组件和料仓横移动气缸,总机架设有轨道,移动料仓设有与轨道配合的滑块;移动料仓设有左料腔和右料腔,左料仓设有左料托板,右料仓设有右料托板;移动料仓通过提升组件将放有口罩本体上升,以更便于得吸料装置地把移动料仓内的口罩本体移送至传送带上,移动料仓可根据口罩本体的存放量移动移动料仓的位置以便于操作员进行补料,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提升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属于口罩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罩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
背景技术
口罩多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口罩佩戴时应该与脸部紧密贴合,以使病菌、粉尘等不能轻易漏入,口罩本体通过口罩线将口罩固定在头部以实现与脸部紧密贴合,口罩带是口罩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件,因此在口罩生产中,口罩耳带焊接机也成为必不可少的设备。
口罩耳带焊接机是将松紧带熔合于口罩本体两外侧,进而完成耳带式口罩成品;现有的技术中,需要操作员将口罩本体一片片放置在输送带上进行送至耳带焊接装置进行焊接,因此口罩耳带焊接机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以实现自动将口罩本体放置于输送带上进行焊接耳带,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提升生产效率。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总机架,总机架上安装有传送带、与传送带一端配合的出料装置、安装于传送带上方的耳带焊接装置,总机架还安装吸料装置、移动料仓、提升组件和料仓横移动气缸,吸料装置与传送带另一端配合,移动料仓与吸料装置配合;
移动料仓设有左料腔和右料腔,左料腔内设有左料托板,右料腔设有右料托板;
提升组件包括螺杆电机、螺杆安装板,螺杆安装板设有正螺杆和反螺杆,正螺杆与螺杆电机传动连接,正螺杆设有与左料托板配合的左提升托板,反螺杆与正螺杆传动连接,反螺杆设有与右料托板配合的右提升托板,螺杆安装板还设有分别与左提升托板和右提升托板配合的提升导柱;
总机架设有轨道,移动料仓设有与轨道配合的滑块,移动料仓与料仓横移气缸连接。
更佳地,左料腔的两边设有与左料托板配合的左导向柱,右料腔的两边设有与右料托板配合的右导向柱。
可选的,吸料装置包括吸料支架,吸料支架安装有吸料电机,吸料电机设置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安装有吸盘单元,吸盘单元包括吸盘架和安装于吸盘架上真空吸盘。
更佳地,升降气缸对称安装有的两个吸盘单元。
更佳地,真空吸盘为非接触真空吸盘。
可选的,传送带设有若干个与吸料装置配合的口罩料盘。
以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料装置将放置于移动料仓内的口罩本体移送至传送进行耳带焊接,仓横移动气缸将放有口罩本体的料腔移动至吸料装置对应的位置以便于吸料装置吸料,同时将空的料腔移出以便于操作员进行补料,左料腔和右料腔通过提升组件将放有口罩本体的料腔中的料腔托板提升,以使吸料装置地把左料腔和右料腔内的所有口罩本体移送至传送带上,本从而可提高口罩耳带焊接机的自动化程度和提升生产效率。
左导向柱可使左料托板更稳定地进行升降运动,右导向柱可使右料托板更稳定地进行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料装置可更好地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更好地提升生产效率;所述西料装置通过设置两个对称的吸料单元可提高吸料装置的移送效率;非接触真空吸盘可使得吸料装置移送时巨减对口罩本体的损坏和吸痕。
口罩料盘可使口罩本体固定于传送带上,从而提高口罩本体在移送和耳带焊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料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总机架与移动料仓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总机架与移动料仓配合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总机架;11、轨道;2、传送带;21、口罩料盘;3、出料装置;4、耳带焊接装置;5、吸料装置;51、吸料支架;52、吸料电机;53、升降气缸;54、吸盘单元;541、吸盘架;542、真空吸盘;6、移动料仓;61、左料腔;62、右料腔;63、左导向柱;64、左料托板;65、右导向柱;66、右料托板;67、滑块;7、提升组件;71、螺杆电机;72、螺杆安装板;73、正螺杆;74、反螺杆;75、左提升托板;76、右提升托板;77、提升导柱;8、料仓横移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总机架1,总机架1上安装传送带2、出料装置3、吸料装置5、移动料仓6和耳带焊接装置4,出料装置3与传送带2一端配合,吸料装置5与传送带2另一端配合,移动料仓6与吸料装置5配合,耳带焊接装置4安装于传送带2的上方,传送带2设有若干个与吸料装置5和耳带焊接装置4配合的口罩料盘21,出料装置3和耳带焊接装置4可采用现有存在的装置。
如图2和3所示,移动料仓6设有的左料腔61和右料腔62,左料腔61的两边设有左导向柱63,左料腔61内设有与左导向柱63配合的左料托板64,左料托板64设有向左料腔61外突出的外突部,右料腔62的两边设有右导向柱65,右料腔62设有与右导向柱65配合的右料托板66,右料托板66设有向左右腔外突出的外突部。
如图4和5所示,总机架1内安装有提升组件7和横移动气缸,提升组件7与左料托板64和右料托板66配合,提升组件7可使左料托板64和右料托板66上升,总机架1外设有位于吸料装置5下方的轨道11,移动料仓6设有与轨道11配合的滑块67,横移动气缸与移动料仓6料仓配合,横移动气缸可使移动料仓6在轨道11上平移来往运动。
如图6所示,提升组件7包括螺杆电机71和螺杆安装板72,螺杆安装板72设有正螺杆73和反螺杆74,正螺杆73设有与螺杆电机71传动连接的齿轮,正螺杆73设有与左料托板64配合的左提升托板75,反螺杆74设有与正螺杆73所述齿轮传动连接的齿轮,反螺杆74设有与右料托板66配合的右提升托板76,螺杆安装板72还设有两根分别与左提升托板75和右提升托板76配合的提升导柱77,正螺杆73正向旋转运动时带动反螺杆74反向旋转运动,正螺杆73反向旋转运动时带动反螺杆74正向旋转运动,以实现与左提升托板75和右提升托板76相反方向升降运动。
如图7所示,吸料装置5包括吸料支架51,吸料支架51安装有吸料电机52,吸料电机52设置有升降气缸53,升降气缸53对称安装有的两个吸盘单元54,吸盘单元54包括吸盘架541和安装于吸盘架541上真空吸盘542,真空吸盘542为非接触真空吸盘542。
以下是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
若干个口罩本体叠放于左料腔61和右料腔62内,此时左料托板64和右料托板66处于口罩本体下方;左料托板64通过外突部搭载于左提升托板75上,提升组件7与吸料装置5的配合,控制左料托板64上升,当左提升托板75移动至提升组件7顶部时,右提升托板76移动至提升组件7的底部,直到右料腔62内的口罩本全部被移送至口罩料盘21上,右料腔62内的口罩本体全部被移送后,移动料仓6通过料仓横移气缸8进行移动,以把右料腔62移动至吸料装置5对应的位置和左料腔61被移出与吸附装置对应的位置,此时右料托板66通过外突部搭载于右提升托板76上,同时,左料托板64与左提升托板75分离,左料托板64坠落至左料腔61底部,此时操作员可进行对左料腔61进行补充物料,提升组件7通过与吸料装置5的配合,控制右料托板66上升,当右提升托板76移动至提升组件7顶部时,左提升托板75移动至提升组件7的底部,直至吸料装置5将右料腔62内的全部口罩本体移送完,右料腔62内的口罩本全部被移送空后,移动料仓6通过料仓横移气缸8移动,以将补充物料后的左料仓移动至与吸料装置5对应的位置和右料腔62被移出与吸附装置对应的位置,此时左料托板64通过外突部搭载于左提升托板75上,右料托板66与右提升托板76分离,右料托板66坠落至右料腔62底部,此时操作员可进行对右料腔62进行补充物料,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吸附装置通过吸料电机52和升降气缸53的配合,将移动料仓6上的口罩本体移送至口罩料盘21上,传送带2将口罩本体移送至耳带焊接装置4进行焊接耳带,耳带焊接完成后,传送带2将口罩移送至出料装置3上,出料装置3进行对口罩排列堆放并送至生产传送带2或口罩容腔内。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6)

1.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其包括总机架(1),所述总机架(1)上安装有传送带(2)、与所述传送带(2)一端配合的出料装置(3)、安装于所述传送带(2)上方的耳带焊接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机架(1)还安装吸料装置(5)、移动料仓(6)、提升组件(7)和料仓横移气缸(8),所述吸料装置(5)与所述传送带(2)另一端配合,所述移动料仓(6)与所述吸料装置(5)配合;
所述移动料仓(6)设有的左料腔(61)和右料腔(62),所述左料腔(61)内设有左料托板(64),所述右料腔(62)设有右料托板(66);
所述提升组件(7)包括螺杆电机(71)和螺杆安装板(72),所述螺杆安装板(72)设有正螺杆(73)和反螺杆(74),所述正螺杆(73)与所述螺杆电机(71)传动连接,所述正螺杆(73)设有与所述左料托板(64)配合的左提升托板(75),所述反螺杆(74)与所述正螺杆(73)传动连接,所述反螺杆(74)设有与所述右料托板(66)配合的右提升托板(76),所述螺杆安装板(72)还设有分别与左提升托板(75)和所述右提升托板(76)配合的提升导柱(77);
所述总机架(1)设有轨道(11),所述移动料仓(6)设有与所述轨道(11)配合的滑块(67),所述移动料仓(6)与所述料仓横移动气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料腔(61)的两边设有与所述左料托板(64)配合的左导向柱(63),所述右料腔(62)的两边设有与所述右料托板(66)配合的右导向柱(6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装置(5)包括吸料支架(51),所述吸料支架(51)安装有吸料电机(52),所述吸料电机(52)设置有升降气缸(53),所述升降气缸(53)安装有吸盘单元(54),所述吸盘单元(54)包括吸盘架(541)和安装于所述吸盘架(541)上真空吸盘(5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53)对称安装有的两个吸盘单元(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542)为非接触真空吸盘。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吸料装置(5)配合的口罩料盘(21)。
CN202022613388.6U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 Active CN213756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3388.6U CN213756851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3388.6U CN213756851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6851U true CN213756851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15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3388.6U Active CN213756851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68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6105B (zh) 分板机自动上下料机械机构
CN104865716B (zh) 一种高速全自动双工位撕膜贴附机
CN211642733U (zh) 一种自动上料设备
CN209871716U (zh) 一种Tray盘不停机上下料装置
CN212668243U (zh) 板材封边生产线用上料输送装置
CN207014804U (zh) 一种用于电芯包膜、热熔及贴胶的自动流水线
CN213756851U (zh) 一种口罩耳带自动焊接机
CN218490029U (zh) 一种玻璃水包装生产线
CN109368177B (zh) 一种pvd镀膜上下料除尘系统
CN20720939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盖板自动转板设备
CN219340609U (zh) 一种生产线自动化上下料机构
CN110492179A (zh) 一体化模叠输送系统
CN113734880B (zh) 一种上吸塑中转下料装置以及投放设备
CN211365091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11310114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机械手
CN212705679U (zh)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2333946U (zh) 一种护边条取放装置
CN211812277U (zh) 自动卸料装置
CN208813600U (zh) 一种包装袋自动给进装置
CN209601340U (zh) 一种产品自动装盘入托设备
CN209889231U (zh) 自动包装装置
CN217994936U (zh) 一种自动码垛分流装箱机构
CN212198324U (zh) 自动转盘机的烧结盘升降机构
CN111872729A (zh)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20077827U (zh) 一种全自动电池上下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