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7118U - 挂脖式调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挂脖式调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7118U
CN213747118U CN202022922749.5U CN202022922749U CN213747118U CN 213747118 U CN213747118 U CN 213747118U CN 202022922749 U CN202022922749 U CN 202022922749U CN 213747118 U CN213747118 U CN 213747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ing
arc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227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胜荣
王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hao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hao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hao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hao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227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7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7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7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式调温装置,通过在用于穿戴于人体脖件上的弧形支架上设置制冷/制热模块,制冷/制热模块的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开设在弧形支架的外壁上,风道位于弧形支架内并连通散热进风口与散热出风口,散热装置与制冷/制热装置呈热传导连接,散热风扇与散热进风口对应设置,散热风扇通过散热进风口吸入空气吹向散热装置并通过风道导引至散热出风口排出弧形支架,导冷/导热件与制冷/制热装置呈热传导连接并从弧形支架靠近人体脖颈的一侧露出于弧形支架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具有制冷或制热功能,能够对颈部进行降温或保暖,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挂脖式调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脖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挂脖式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人们在户外行走或运动时经常会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形,特别是脸部或颈部位置出汗较多,人们有的会采用毛巾冰敷的方式进行降温,或者利用风扇进行降温,但是上述方式不适合户外活动人群进行实施,所以市面上出现了便携式的风扇,例如挂脖式风扇,小巧便携,无需占用双手,为用户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能够吹风降温,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是目前的挂脖式风扇仅具备单一的吹风功能,并且吹出的风与外界环境温度相同,起到的降温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脖式调温装置,具有降温或升温功能,能够对颈部进行降温或保暖,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式调温装置,包括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用于穿戴于人体脖颈上,还包括至少一个制冷/制热模块,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包括制冷/制热装置、导冷/导热件、散热装置、散热风扇、散热进风口、散热出风口和风道,所述制冷/制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散热风扇收容于所述弧形支架内,所述散热进风口和所述散热出风口开设在所述弧形支架的外壁上,所述风道位于所述弧形支架内并连通所述散热进风口与所述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制冷/制热装置呈热传导连接,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进风口对应设置,所述散热风扇通过所述散热进风口吸入空气吹向所述散热装置并通过所述风道导引至所述散热出风口排出所述弧形支架,所述导冷/导热件与所述制冷/制热装置呈热传导连接并从所述弧形支架靠近人体脖颈的一侧露出于所述弧形支架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制热装置为半导体制冷块,所述导冷/导热件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块的制冷面/制热面呈热传导连接,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块的散热面呈热传导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架对应人体脖颈的左侧、右侧或后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所述制冷/制热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架对应人体脖颈的左侧、右侧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架对应人体脖颈的后侧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数量为三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架对应人体脖颈的左侧、右侧和后侧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制冷/制热装置重叠设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制冷/制热装置的散热面贴合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还包括导热块,所述导热块包括第一导热部、第二导热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第二导热部错开设置,所述第一导热部与所述制冷/制热装置的散热面贴合接触,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第二导热部贴合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架包括接触人体脖颈的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导冷/导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散热进风口和所述散热出风口均开设在所述第二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架的截面呈椭圆形且沿着长度方向上尺寸大小均一。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电路板和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按键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架上,所述开关按键用于控制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冷/导热件上用于检测所述导冷/导热件的温度,所述控制电路板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自动调节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制冷功率或者自动控制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感应器,所述智能感应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根据所述智能感应器的检测信号,自动控制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开启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脖式调温装置,通过在用于穿戴于人体脖件上的弧形支架上设置制冷/制热模块,制冷/制热模块包括制冷/制热装置、导冷/导热件、散热装置、散热风扇、散热进风口、散热出风口和风道,制冷/制热装置、散热装置和散热风扇收容于弧形支架内,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开设在弧形支架的外壁上,风道位于弧形支架内并连通散热进风口与散热出风口,散热装置与制冷/制热装置呈热传导连接,散热风扇与散热进风口对应设置,散热风扇通过散热进风口吸入空气吹向散热装置并通过风道导引至散热出风口排出弧形支架,导冷/导热件与制冷/制热装置呈热传导连接并从弧形支架靠近人体脖颈的一侧露出于弧形支架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具有降温或升温功能,能够对颈部进行降温或保暖,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挂脖式调温装置的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挂脖式调温装置的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挂脖式调温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挂脖式调温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挂脖式调温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挂脖式调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挂脖式调温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挂脖式调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包括弧形支架1和制冷/制热模块,弧形支架1用于穿戴于人体脖颈上,制冷/制热模块实现对人体脖颈的制冷功能。
制冷/制热模块包括制冷/制热装置21、导冷/导热件22、散热装置23、散热风扇24、散热进风口25、散热出风口26和风道27,制冷/制热装置21、散热装置23和散热风扇24收容于弧形支架1内,散热进风口25和散热出风口26开设在弧形支架1的外壁上,风道27位于弧形支架1内并连通散热进风口25与散热出风口26,且风道27沿弧形支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散热装置23与制冷/制热装置21呈热传导连接,散热风扇24与散热进风口25对应设置,散热风扇24通过散热进风口25吸入空气吹向散热装置23并通过风道27导引至散热出风口26排出弧形支架1,导冷/导热件22与制冷/制热装置21呈热传导连接并从弧形支架1靠近人体脖颈的一侧露出于弧形支架1之外。
可以理解的,散热装置23与制冷/制热装置21的热传导连接指的是,因为制冷/制热装置21在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烫发热,产生一定热量,如果热量不进行处理会使制冷/制热装置21的制冷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就需要使用散热装置23进行改善前述问题,制冷/制热装置21与散热装置23存在温度差,所以通过热传导连接使得制冷/制热装置21的热量传递给散热装置23,再通过散热风扇24将散热器的热量吹散,进而不影响制冷/制热装置21的制冷效果;导冷/导热件22与制冷/制热装置21呈热传导连接指的是,制冷/制热装置21在制冷运行状态下与导冷/导热件22存在温度差,制冷/制热装置21将冷量传递给导冷/导热件22,使得导冷/导热件22与人体脖颈接触实现制冷的传导。
进一步地,散热装置23采用铝制散热器,但不以此为限。铝材料的散热性较好,所以使得其对制冷/制热装置21的散热效果也较好,并且铝制散热器耐氧化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较长。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制热装置21为半导体制冷块,导冷/导热件22与半导体制冷块的制冷面呈热传导连接,散热装置23与半导体制冷块的散热面呈热传导连接。半导体制冷块通电后,半导体制冷块一面温度降低另一面温度会升高,所以一面是制冷面,另一面是发热面,靠近人体脖颈面的温度降低,通过导冷/导热件22传导半导体制冷块的制冷面的冷量为人体降温,通过内置散热装置23和散热风扇24为半导体制冷块的发热面散热,散热风扇24将热风从散热出风口26吹出,实现散热功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冷/导热件22与半导体制冷块的制热面呈热传导连接,散热装置23与半导体制冷块的散热面呈热传导连接。通过按键控制半导体制冷块的电流方向,实现半导体制冷块的制冷和制热功能的切换。
弧形支架1对应人体脖颈的左侧、右侧或后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制冷/制热模块。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制热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弧形支架1对应人体脖颈的左侧和右侧,即两个制冷/制热模块设置在弧形支架1的相对两侧位置,制冷/制热模块的导冷/导热件22接触人体脖颈,以对人体脖颈的左右两侧进行制冷。其中,散热风扇24为轴流风扇,散热风扇24设置在散热装置23与散热进风口25之间,散热出风口26与散热进风口25沿着弧形之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散热风扇24能够从轴向直接吸入外部空气,在扇叶的旋转下产生气流以吹向散热装置23。
进一步地,导冷/导热件22为弧形弯曲状以贴合人体脖颈。优选地,导冷/导热件22与弧形支架1的弧度相匹配,导冷/导热件22可以凸出于弧形支架1的外壁设置,或者导冷/导热件22内嵌于弧形支架1的外壁,与弧形支架1的外壁平齐设置。其中,导冷/导热件22采用金属材料或者陶瓷材料制成,均具有良好的温度传导效果。优选地,导冷/导热件22采用不锈钢或铝材。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23与制冷/制热装置21重叠设置,散热装置23与制冷/制热装置21的散热面贴合接触,以实现散热装置23与制冷/制热装置21的热传导连接。
弧形支架1包括接触人体脖颈的第一侧壁101以及与第一侧壁10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02,导冷/导热件22设置在第一侧壁101上以贴合人体脖颈,散热进风口25和散热出风口26均开设在第二侧壁102上以将热风散发至弧形支架1外。风道27由弧形支架1的第一侧壁101和第二侧壁102围合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支架1的截面呈椭圆形且沿着长度方向上尺寸大小均一。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池7、控制电路板3和开关按键4,电池7和开关按键4分别与控制电路板3电性连接,电池7和控制电路板3设置在弧形支架1内,且可以并排设置,也可以将电池7设置在弧形支架1的中部位置,电池7为制冷/制热模块提供电源。开关按键4设置在弧形支架1上,开关按键4用于控制制冷/制热模块的开启与关闭。优选地,开关按键4还可以用于调节制冷/制热模块的制冷/制热温度。更优选地,控制半导体制冷块的制冷和制热的切换按键可以集成在开关按键4上,通过不同的触发命令触发开关按键4以实现半导体制冷块的冷热切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单独设置切换半导体制冷块的冷热切换按键。
进一步地,挂脖式调温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导冷/导热件22上用于检测导冷/导热件22的温度,防止制冷/制热装置21传导的温度过冷或过热对人体造成伤害,温度传感器5与控制电路板3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3根据温度传感器5检测的温度,自动调节制冷/制热模块的制冷/制热功率或者自动控制制冷/制热模块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地,挂脖式调温装置还包括智能感应器6,智能感应器6与控制电路板3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3根据智能感应器6的检测信号,自动控制吹风模块和制冷/制热模块的开启与关闭。具体地,智能感应器6可以采用距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5,利用传感器各自的特性,匹配不同的检测信号,例如距离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与弧形支架1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判断是否有人佩戴挂脖式调温装置或者是否将挂脖式调温装置取下,在无人佩戴挂脖式调温装置的情况下,通过智能感应器6可以实现自动关机,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浪费以及保护内部电路。同理,采用温度传感器5作为智能感应器6时,通过检测弧形支架1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判断是否有人佩戴挂脖式调温装置,以进行自动关机选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脖式调温装置,通过在用于穿戴于人体脖件上的弧形支架1上设置制冷/制热模块,制冷/制热模块包括制冷/制热装置21、导冷/导热件22、散热装置23、散热风扇24、散热进风口25、散热出风口26和风道27,制冷/制热装置21、散热装置23和散热风扇24收容于弧形支架1内,散热进风口25和散热出风口26开设在弧形支架1的外壁上,风道27位于弧形支架1内并连通散热进风口25与散热出风口26,散热装置23与制冷/制热装置21呈热传导连接,散热风扇24与散热进风口25对应设置,散热风扇24通过散热进风口25吸入空气吹向散热装置23并通过风道27导引至散热出风口26排出弧形支架1,导冷/导热件22与制冷/制热装置21呈热传导连接并从弧形支架1靠近人体脖颈的一侧露出于弧形支架1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挂脖式调温装置与现有技术的通过风扇吹与环境温度相同的风的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具有制冷或制热功能,能够对颈部进行降温或保暖,并且降温或保暖的效果较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不同部分在于:
如图4所示,制冷/制热模块还包括导热块28,导热块28包括第一导热部281、第二导热部282和连接在第一导热部281与第二导热部282之间的连接部283,第一导热部281与第二导热部282错开设置,制冷/制热装置21设置在第一导热部281上,散热装置23设置在第二导热部282上,即制冷/制热装置21与散热装置23同样为错开设置,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减薄制冷/制热模块的厚度,从而减薄弧形支架1的厚度,使得挂脖式调温装置更小巧便携。具体地,第一导热部281与制冷/制热装置21的散热面贴合接触,散热装置23与第二导热部282贴合接触,散热装置23通过导热块28与制冷/制热装置21的散热面呈热传导连接。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制热装置21产生的热量传导给导热块28,经导热块28将制冷/制热模块的热量传导至散热装置23,再由散热风扇24将散热装置23的热量吹出弧形支架1进行散热。
优选地,导热块28的厚度小于制冷/制热装置21或散热装置23的厚度,导热块28的厚度较薄,对导热块28与制冷/制热装置21或散热装置23叠加后的整体厚度影响较小,更利于挂脖式调温装置的厚度做薄。
进一步地,导热块28采用金属材料、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等具备导热性能的材料,其中金属材料优选铝材。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部分与实施例二相同,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不同部分在于:
如图5所示,散热风扇24设置在散热装置23的一侧,具体的,散热风扇24设置在散热装置23的端部位置,可以采用离心风扇或者轴流风扇对散热装置23进行吹风散热。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不同部分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制冷/制热模块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弧形支架1对应人体脖颈的后侧位置处,即弧形支架1的中部位置,以对人体脖颈的后侧进行制冷/制热。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不同部分在于:
如图8所示,制冷/制热模块的数量为三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架1对应人体脖颈的左侧、右侧和后侧位置处,实现了更大的制冷/制热范围,以对人体脖颈的左右两侧及后侧进行制冷/制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挂脖式调温装置,包括弧形支架(1),所述弧形支架(1)用于穿戴于人体脖颈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制冷/制热模块,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包括制冷/制热装置(21)、导冷/导热件(22)、散热装置(23)、散热风扇(24)、散热进风口(25)、散热出风口(26)和风道(27),所述制冷/制热装置(21)、所述散热装置(23)和所述散热风扇(24)收容于所述弧形支架(1)内,所述散热进风口(25)和所述散热出风口(26)开设在所述弧形支架(1)的外壁上,所述风道(27)位于所述弧形支架(1)内并连通所述散热进风口(25)与所述散热出风口(26),所述散热装置(23)与所述制冷/制热装置(21)呈热传导连接,所述散热风扇(24)与所述散热进风口(25)对应设置,所述散热风扇(24)通过所述散热进风口(25)吸入空气吹向所述散热装置(23)并通过所述风道(27)导引至所述散热出风口(26)排出所述弧形支架(1),所述导冷/导热件(22)与所述制冷/制热装置(21)呈热传导连接并从所述弧形支架(1)靠近人体脖颈的一侧露出于所述弧形支架(1)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装置(21)为半导体制冷块,所述导冷/导热件(22)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块的制冷面/制热面呈热传导连接,所述散热装置(23)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块的散热面呈热传导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架(1)对应人体脖颈的左侧、右侧或后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所述制冷/制热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架(1)对应人体脖颈的左侧、右侧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架(1)对应人体脖颈的后侧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数量为三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架(1)对应人体脖颈的左侧、右侧和后侧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23)与所述制冷/制热装置(21)重叠设置,所述散热装置(23)与所述制冷/制热装置(21)的散热面贴合接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还包括导热块(28),所述导热块(28)包括第一导热部(281)、第二导热部(282)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热部(281)与所述第二导热部(282)之间的连接部(283),所述第一导热部(281)与所述第二导热部(282)错开设置,所述第一导热部(281)与所述制冷/制热装置(21)的散热面贴合接触,所述散热装置(23)与所述第二导热部(282)贴合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架(1)包括接触人体脖颈的第一侧壁(101)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10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02),所述导冷/导热件(22)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01)上,所述散热进风口(25)和所述散热出风口(26)均开设在所述第二侧壁(102)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架(1)的截面呈椭圆形且沿着长度方向上尺寸大小均一。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路板(3)和开关按键(4),所述开关按键(4)与所述控制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按键(4)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架(1)上,所述开关按键(4)用于控制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开启与关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与所述控制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导冷/导热件(22)上用于检测所述导冷/导热件(22)的温度,所述控制电路板(3)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5)检测的温度,自动调节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制冷/制热功率或者自动控制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开启与关闭。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挂脖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感应器(6),所述智能感应器(6)与所述控制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3)根据所述智能感应器(6)的检测信号,自动控制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开启与关闭。
CN202022922749.5U 2020-12-08 2020-12-08 挂脖式调温装置 Active CN213747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2749.5U CN213747118U (zh) 2020-12-08 2020-12-08 挂脖式调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2749.5U CN213747118U (zh) 2020-12-08 2020-12-08 挂脖式调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7118U true CN213747118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22749.5U Active CN213747118U (zh) 2020-12-08 2020-12-08 挂脖式调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71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268A1 (zh) * 2021-09-03 2023-03-09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挂脖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268A1 (zh) * 2021-09-03 2023-03-09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挂脖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37685A1 (en) Solar power-operated cooling helmet
CN209420220U (zh) 一种手机背夹式散热器
CN214404053U (zh) 挂脖风扇
CN213747118U (zh) 挂脖式调温装置
CN212536132U (zh) 一种脖戴风扇
GB2428522A (en) Power supply with cooling means
CN216744678U (zh) 便携式挂脖空调
CN213744087U (zh) 挂脖式降温装置
KR102494251B1 (ko) 열전도형 휴대형 냉온방기구
CN216114463U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CN110401890A (zh)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且制冷温度可调控的头戴耳机
JP7525836B2 (ja) 空気調和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衣服
CN219328145U (zh) 穿戴设备
TWI639395B (zh) Smart air conditioning helmet
CN213901307U (zh) 手持风扇
CN219301043U (zh) 穿戴设备
CN219222706U (zh) 升降温装置及穿戴设备
CN214742175U (zh) 可穿戴调温装置
CN214414216U (zh) 一种制冷围脖
CN210747458U (zh) 一种冷热式空调腰带
CN218480699U (zh)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CN212911910U (zh) 温控头盔
CN221220883U (zh) 便携式风扇
CN218269381U (zh) 多功能便携调温装置
CN118258075A (zh) 穿戴设备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