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0411U -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0411U
CN213740411U CN202022258866.6U CN202022258866U CN213740411U CN 213740411 U CN213740411 U CN 213740411U CN 202022258866 U CN202022258866 U CN 202022258866U CN 213740411 U CN213740411 U CN 213740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road
layer
pipe
lef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588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晋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2588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0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0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0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包括道路和渗透塘,道路包括排水沥青层、防水层、不透水沥青层、基层和路基,道路的右端设有路缘石,路缘石的底部水平贯穿有L型排水管,L型排水管的另一端口垂直向下且出水口对着渗水塘的左端进水口,左端进水口上铺设了碎石,左端进水口的末端位置设有前置塘,前置塘的右端设有主塘,主塘的底部设有过滤层结构,主塘的右端设有溢流竖直管道,溢流竖直管道底端连接有水平放置的排放管,主塘的底部安装有放空管,放空管上设有阀门;通过设置渗透塘,来对雨水进行存储,以便来缓解城市市政道路的内涝,防止径流污染,在暴雨过后,可以将渗透塘中储存的水用来灌溉和洒水等。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现有的城市市政道路,在雨水天只能依靠市政管网排水,造成涝灾害频发、径流污染严重,而暴雨过后又面临干燥缺少的窘境,干旱期的缺水以及雨水期的大量雨水外排,使得排水系统不堪重负的矛盾日益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通过设置渗透塘,来对雨水进行存储,在雨水天,通过对雨水的过滤、渗透、储存和排放,来缓解城市市政道路的内涝,防止径流污染,在暴雨过后,可以将渗透塘中储存的水用来灌溉和洒水等,以便来缓解城市缺水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包括道路和渗透塘,所述道路包括排水沥青层、防水层、不透水沥青层、基层和路基,所述道路的右端设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的底部水平贯穿有L型排水管,所述L型排水管的左端安装有栅栏a,所述L型排水管的另一端口垂直向下且出水口对着渗水塘的左端进水口,所述左端进水口上铺设了碎石,所述左端进水口的末端位置设有前置塘,所述前置塘的右端设有主塘,所述主塘的底部设有过滤层结构,所述主塘的右端设有溢流竖直管道,所述溢流竖直管道底端连接有水平放置的排放管,所述溢流竖直管道的顶端安装有栅栏c,所述主塘的底部靠近排放管的进水端处安装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的左端安装有栅栏b,所述放空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放空管的右端连通在排放管的进水端上。
优选的,所述排水沥青层平铺在道路的表面上;通过设置排水沥青层能降低高速行驶的车辆与地面摩擦引起的爆破声,且自身有完美的排水系统,使得雨水不能渗透路面,可以防止路面积水,引起反光,增加道路安全。
优选的,所述路缘石高度为12厘米;通过设置不间断的路缘石,可以用来分隔人行道和车道,规划城市交通管理,保护行人且使车道边缘形成排水沟,便于收集雨水。
优选的,所述碎石固定在左端进水口上;通过设置大量的碎石,当L型排水管排出的急速的水流通过碎石区时,可以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同时降低水流速度。
优选的,所述前置塘的底部为混凝土结构;通过设置的混凝土底部结构方便清淤,且前置塘形成一个沉淀结构,可对雨水中大颗粒污染物进行沉淀。
优选的,所述主塘的过滤层结构包括种植土层、透水土工布层和过滤介质层;主塘中的水通过种植土层、透水土工布层和过滤介质层的渗透,形成地下水,可以补充城市的地下水资源。
优选的,所述排放管的出水端分别接入市政雨水管道和多用途管道;在暴雨天,当主塘中的水注满,且水位达到溢流竖直管道的上端口时,水流通过溢流竖直管道将主塘的水流入排放管中,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排出,可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当需要用水时,可打开放空管上的阀门,主塘中的水通过放空管流进排放管12中,可接入多用途管道加以利用,如灌溉、清洒路面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主塘,对前置塘中沉淀过的水流进行存储,主塘中的部分水通过种植土层、透水土工布层和过滤介质层的渗透,形成地下水,可以补充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当暴雨天,主塘中的水注满,且水位达到溢出竖直管的上端口时,水流通过设置的溢流竖直管将主塘中的水流入排放管中,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排出,可以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当需要用水时,可打开放空管上的阀门,使主塘中的水通过放空管流进排放管中,可接入多用途管道加以利用,如灌溉、清洒路面等;
通过设置碎石和前置塘,当L型排水管排出的急速的水流通过碎石区,流入前置塘中时,可以去除大颗粒污染物,降低水流速度,当前置塘中的水注满后,水流溢出,进入主塘;
通过设置排水沥青层能降低高速行驶的车辆与地面摩擦引起的爆破声,且自身有完美的排水系统,雨水不能渗透路面,可以防止路面积水,引起反光,增加道路安全;
通过设置不间断的路缘石,可以用来分隔人行道和车道,规划城市交通管理,保护行人且使车道边缘形成排水沟,便于收集雨水。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道路;2、渗透塘;3、路缘石;4、L型排水管;5、栏栅a;6、左端进水口;7、碎石;8、前置塘;9、栅栏b;10、主塘;11、溢流竖直管道;12、排放管;13、放空管;14、阀门;15、栅栏c;16、过滤层结构;101排水沥青层;102、防水层;103、不透水沥青层;104、基层;105、路基;1001、过滤介质层;1002、种植土层;1003、透水土工布层;1004、地下水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包括道路1和渗透塘2,所述道路1包括排水沥青层101、防水层102、不透水沥青层103、基层104和路基105,所述道路1的右端设有路缘石3,所述路缘石3的底部水平贯穿有L型排水管4,所述L型排水管4的左端安装有栅栏a5,所述L型排水管4的另一端口垂直向下且出水口对着渗水塘2的左端进水口6,所述左端进水口6上铺设了碎石7,所述左端进水口6的末端位置设有前置塘8,所述前置塘8的右端设有主塘10,所述主塘10的底部设有过滤层结构16,所述主塘10的右端设有溢流竖直管道11,所述溢流竖直管道11底端连接有水平放置的排放管12,所述溢流竖直管道11的顶端安装有栅栏c15,所述主塘10的底部靠近排放管12的进水端处安装有放空管13,所述放空管13的左端安装有栅栏b9,所述放空管13上设有阀门14,所述放空管13的右端连通在排放管12的进水端上。
本实施方案中: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包括道路1和渗透塘2,道路1包括排水沥青层101、防水层102、不透水沥青层103、基层104和路基105,道路1的右端设有路缘石3,路缘石3的底部水平贯穿有L型排水管4,L型排水管4的左端安装有栅栏a5,L型排水管4的另一端口垂直向下且出水口对着渗水塘2的左端进水口6,左端进水口6上铺设了碎石7,左端进水口6的末端位置设有前置塘8,前置塘8的右端设有主塘10,主塘10的底部设有过滤层结构16,主塘10的右端设有溢流竖直管道11,溢流竖直管道11底端连接有水平放置的排放管12,溢流竖直管道11的顶端安装有栅栏c15,主塘10的底部靠近排放管12的进水端处安装有放空管13,放空管13的左端安装有栅栏b9,放空管13上设有阀门14,放空管13的右端连通在排放管12的进水端上,透水土工布层1003是多孔隙透水介质,埋在土中可以汇集水分,并将水排出土体,为防止土中细颗粒被渗流潜浊,可以对水进行过滤作用,不同的粒料层之间经常发生相互混杂现象,使各层失去应有的性能,通过设置透水土工布,起到隔绝的作用,栅栏a、栅栏b、栅栏c都可以用来遮挡污染物,防止堵塞管道,排放管12接入多功能管道可以将闲置的主塘10中的水用来灌溉和对马路进行洒水等。
具体的,所述排水沥青层101平铺在道路1的表面上;通过设置排水沥青层101能降低高速行驶的车辆与地面摩擦引起的爆破声,且自身有完美的排水系统,使得雨水不能渗透路面,可以防止路面积水,引起反光,增加道路1安全。
具体的,所述路缘石3高度为12厘米;通过设置不间断的路缘石3,可以用来分隔人行道和车道,规划城市交通管理,保护行人且使车道边缘形成排水沟,便于收集雨水。
具体的,所述碎石7固定在左端进水口6上;通过设置大量的碎石7,当L型排水管4排出的急速的水流通过碎石7区时,可以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同时降低水流速度。
具体的,所述前置塘8的底部为混凝土结构;通过设置的混凝土底部结构方便清淤,且前置塘8形成一个沉淀结构,可对雨水中大颗粒污染物进行沉淀。
具体的,所述主塘10的过滤层结构16包括种植土层1002、透水土工布层1003和过滤介质层1001;主塘10中的水通过种植土层1002、透水土工布层1003和过滤介质层1001的渗透,形成地下水1004,可以补充城市的地下水1004资源。
具体的,所述排放管12的出水端分别接入市政雨水管道和多用途管道;在暴雨天,当主塘10中的水注满,且水位达到溢流竖直管道11的上端口时,水流通过溢流竖直管道11将主塘10的水流入排放管12中,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排出,可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当需要用水时,可打开放空管13上的阀门14,主塘10中的水通过放空管13流进排放管12中,可接入多用途管道加以利用,如灌溉、清洒路面等。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暴雨天,雨水落在道路1上,通过铺设的排水沥青层101,能降低高速行驶的车辆与地面摩擦引起的爆破声,且自身有完美的排水系统,使得雨水不能渗透路面,也可以防止路面积水,引起反光,增加道路1安全,路面上设置的不间断的路缘石3,可以用来分隔人行道和车道,规划城市交通管理,保护行人且使车道边缘形成排水沟,便于收集雨水,雨水由路缘石3底部的L型排水管排出,落在渗水塘2的左斜坡6上,急速流动的水流经过碎石7区时,将大颗粒的污染物阻挡在碎石7区,急速的水流经由碎石7阻挡,水流速度降低,缓慢流入前置塘8中,水流在前置塘8中沉淀,并缓慢注满前置塘8,当前置塘8的水注满,水流开始溢出,流入主塘10,主塘10对前置塘8中沉淀过的水流进行存储,主塘10中的部分水,可以通过设置的过滤层渗透16,经过种植土层1002、透水土工布层1003和过滤介质层1001的渗透形成地下水1004,可以补充城市的地下水1004资源,在暴雨天,当主塘10的水注满,且水位达到溢流竖直管道11的上端口时,水流通过设置的溢流竖直管11将主塘10中的水流入排放管12中,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排出,可以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当需要用水时,可打开放空管13上的阀门14,使主塘10中的水通过放空管13流进排放管12中,可接入多用途管道加以利用,如灌溉、清洒路面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1)和渗透塘(2),所述道路(1)包括排水沥青层(101)、防水层(102)、不透水沥青层(103)、基层(104)和路基(105),所述道路(1)的右端设有路缘石(3),所述路缘石(3)的底部水平贯穿有L型排水管(4),所述L型排水管(4)的左端安装有栅栏a(5),所述L型排水管(4)的另一端口垂直向下且出水口对着渗透塘(2)的左端进水口(6),所述左端进水口(6)上铺设了碎石(7),所述左端进水口(6)的末端位置设有前置塘(8),所述前置塘(8)的右端设有主塘(10),所述主塘(10)的底部设有过滤层结构(16),所述主塘(10)的右端设有溢流竖直管道(11),所述溢流竖直管道(11)底端连接有水平放置的排放管(12),所述溢流竖直管道(11)的顶端安装有栅栏c(15),所述主塘(10)的底部靠近排放管(12)的进水端处安装有放空管(13),所述放空管(13)的左端安装有栅栏b(9),所述放空管(13)上设有阀门(14),所述放空管(13)的右端连通在排放管(12)的进水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沥青层(101)平铺在道路(1)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3)高度为1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7)固定在左端进水口(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塘(8)的底部为混凝土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塘(10)的过滤层结构(16)包括种植土层(1002)、透水土工布层(1003)和过滤介质层(10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12)的出水端分别接入市政雨水管道和多用途管道。
CN202022258866.6U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Active CN213740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8866.6U CN213740411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8866.6U CN213740411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0411U true CN213740411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48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58866.6U Active CN213740411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0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4588A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与储存系统
CN209276935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植被沟
CN109267445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雨水调蓄系统
CN201128852Y (zh) 道路透水装置
CN21154715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
CN208981408U (zh) 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9836713U (zh) 一种带有改性透水结构的硬质道路
CN208701842U (zh) 绿地缓冲带系统
CN207988098U (zh) 一种道路渗排水系统
CN111535098A (zh)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3740411U (zh)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CN214271526U (zh) 一种基于lid设施的道路
CN216195095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再利用装置
CN102487695A (zh) 道路绿化带
CN213417454U (zh) 一种透水铺装路面
CN214994492U (zh)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结构
CN210856844U (zh) 一种适用于下沉式绿地旁人行道的截污排水系统
CN113718932A (zh) 一种道路绿化带集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9082278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
CN113550397A (zh) 一种道路蓄排水系统及道路的施工方法
CN205776651U (zh) 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CN215715834U (zh) 雨水花园
CN210916859U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211340255U (zh)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CN213173199U (zh) 一种硬化路面水的收集与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