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0255U -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40255U CN211340255U CN201922057051.9U CN201922057051U CN211340255U CN 211340255 U CN211340255 U CN 211340255U CN 201922057051 U CN201922057051 U CN 201922057051U CN 211340255 U CN211340255 U CN 2113402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nwater
- motor vehicle
- green belt
- sidewalk
- drainage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涉及城建技术领域,包括机动车道、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一与机动车道连接,另一侧经立缘石二与非机动车道一侧连接,非机动车道另一侧经立缘石三与人行道连接,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绿化带一侧底部设有溢流雨水井,雨水井、溢流雨水井分别与市政雨水管连接,人行道表面铺设透水砖,绿化带从底部到表面依次设有防渗复合土工膜、碎石层、透水土工布、种植土,外部包有透水土工布的透水管与溢流雨水井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城镇道路及小区、厂区道路建设,可有效解决城镇内涝、排水不畅,具有应用广泛、实用性强、坚固耐用、维护简单方便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过度开发、无序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大量的城市道路表面硬化后,使得道路原有的水文特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道路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降低。一旦进入雨季,无论是人行道,还是绿化带,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路面大量积水,人行道湿滑、行人不安全,绿化带出现内涝,绿化带雨水外泄污染路面,增加了雨季城市内涝和城市径流污染负荷,给车辆行驶及行人安全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这种现象不符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以解决城区道路排水不畅、暴雨时排水不及时而形成的路面积水甚至内涝,合理调配绿化带吸纳、蓄渗和缓释能力,降低车辆和行人雨天出行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动车道、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所述绿化带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一与机动车道连接,另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二与非机动车道一侧连接,非机动车道另一侧经立缘石三与人行道连接;所述机动车道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一,绿化带一侧底部设有溢流雨水井,非机动车道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二,所述雨水井一、溢流雨水井、雨水井二分别与市政雨水管连接;所述绿化带表面设有下凹式绿地、卵石缓冲带,所述人行道表面铺设透水砖。
进一步的,所述绿化带从底部到表面依次设有防渗复合土工膜、碎石层、透水土工布、种植土,位于碎石层的透水管沿绿化带内侧边缘与溢流雨水井连接,所述透水管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进一步的,所述绿化带的卵石缓冲带两侧的立缘石一、立缘石二为开孔立缘石,开孔立缘石沿绿化带纵向每隔20—50m设置一处;所述卵石缓冲带宽度1000mm,厚度160 mm。
进一步的,所述人行道的透水砖顶面高度与立缘石三平齐,所述透水砖下部设有无砂大孔砼,无砂大孔砼下部设有碎石层,碎石层内设有与雨水井二连接的透水管,所述透水管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碎石层底部经防渗复合土工膜与地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人行道一侧还设有树穴,树穴经树穴缘石与透水砖连接,树穴表面设有树穴篦子,树穴下部为种植土。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管为直径110mm的PVC管,其上开有直径10—15mm透水孔,透水孔轴向间距300—500mm,沿圆周方向4—5等份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防渗复合土工膜为土工织物与土工膜复合而成的不透水材料,采用二布一膜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层由直径12.5—27.5mm碎石组成;所述透水土工布 为无纺土工布,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无砂大孔砼由水泥、碎石或卵石拌合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及排水不畅。在雨季,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上的雨水汇集到路边的雨水井,经市政雨水管及时排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路面透水砖、无砂大孔砼进入透水管,经过雨水井流入市政雨水管排走;同时,路面上部分雨水会流入绿化带储存起来(多余雨水会经过绿化带底层的透水管进入市政雨水管排走)。遇到干旱天气,储存在绿化带内碎石层的水会上升挥发到土壤中,缓解树木及草坪的缺水状况。本实用新型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保护原有路面水文特征,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绿化带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C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人行道结构示意简图。
图6是图5的D-D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5的E-E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机动车道,2、绿化带,3、非机动车道,4、人行道,5、立缘石一,6、立缘石二,7、立缘石三,8、开孔立缘石,9、雨水井一,10、溢流雨水井,11、雨水井二,12、市政雨水管,13、下凹式绿地,14、卵石缓冲带,15、透水管,16、防渗复合土工膜,17、碎石层,18、透水土工布,19、种植土,20、透水砖,21、无砂大孔砼,22、树穴,23、树穴篦子,24、树穴缘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动车道1、绿化带2、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所述绿化带2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一5与机动车道1连接,另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二6与非机动车道3一侧连接,非机动车道3另一侧经立缘石三7与人行道4连接;所述机动车道1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一9,绿化带2一侧底部设有溢流雨水井10,非机动车道3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二11,所述雨水井一9、溢流雨水井10、雨水井二11分别与市政雨水管12连接;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井口高度略低于路面高度,保证雨水流速通畅;所述绿化带2表面设有下凹式绿地13、卵石缓冲带14,所述人行道4表面铺设透水砖20。透水砖由普通碎石及多孔混凝土材料压制而成,砖体本身布满透水孔洞,渗水性良好,雨水会从砖体中的微小孔洞中流向地下,其抗压和抗折强度及透水速度能满足城市路面的需要。透水砖规格200×100×60mm,抗压强度C30(C30表示混凝土的标准立方试块的抗压强度至少为30MP,不超过35MP),透水系数不小于0.01厘米/秒(表示透水砖水渗透能力)。
所述绿化带2从底部到表面依次设有防渗复合土工膜16、碎石层17、透水土工布18、种植土19,位于碎石层17的透水管15收集从种植土19渗透下来的多余雨水,并沿绿化带2内侧边缘与溢流雨水井10连接,所述透水管15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8,对进入透水管15的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渣滓进入透水管15堵塞管道。
所述绿化带2的卵石缓冲带14两侧的立缘石一5、立缘石二6为开孔立缘石8,开孔立缘石8沿绿化带2纵向每隔20—50m设置一处;所述卵石缓冲带14宽度1000mm,厚度160mm,卵石缓冲带14高度略高于两侧的下凹式绿地13。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3的多余雨水经开孔立缘石8进入卵石缓冲带14并流向两侧的下凹式绿地13,分担直接流向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的水量,保证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3无多余积水。
所述人行道4的透水砖20高度顶面与立缘石三7平齐,当雨水过于集中时,保证非机动车道3的雨水不至于淹没人行道4,所述透水砖20下部设有无砂大孔砼21,无砂大孔砼21下部设有碎石层17,无砂大孔砼21、碎石层17可增强人行道4的硬度。碎石层17内设有与雨水井二11连接的透水管15,所述透水管15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8,碎石层17底部经防渗复合土工膜16与地基连接。
所述人行道4一侧表面还设有树穴22,树穴22经树穴缘石24与透水砖20连接,树穴22表面设有树穴篦子23、树穴缘石24,树穴篦子23保证树木根部吸收空气,健康生长,树穴22下部为种植土19。树穴22种植乔木处可不设碎石层,更加有利于乔木生长营养。
所述透水管15为直径110mm的PVC管,其上开有直径10—15mm透水孔,透水孔轴向间距300—500mm,沿圆周方向4—5等份均布。
所述防渗复合土工膜16为土工织物与土工膜复合而成的不透水材料,采用二布一膜结构,既保证铺设在地基上不滑动,中间的塑料膜又能阻止雨水渗透到地基里面,合理调配水资源。
所述碎石层17由直径12.5—27.5mm碎石组成;所述透水土工布18 为无纺土工布,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
所述无砂大孔砼21由水泥、碎石或卵石拌合制成,其强度为C20(C20表示混凝土的标准立方试块的抗压强度至少为20MP,不超过25MP),碎石直径10—2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施:
①、开挖路面,规划机动车道1、绿化带2、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横向尺寸,夯实机动车道1、绿化带2、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底层地基;
②、在绿化带2及人行道4底层地基上铺设防渗复合土工膜16;在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3一侧分别设置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在绿化带2一侧设置溢流雨水井10,所述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溢流雨水井10与市政雨水管12连接;
③、在防渗复合土工膜16上面铺设碎石层17,碎石层17中沿绿化带2内侧边缘及人行道4内侧边缘分别铺设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8的透水管15;透水管15与溢流雨水井10、雨水井二11连接;
④、绿化带2部分的碎石层17上方铺设透水土工布18,再培植种植土19;人行道4部分的碎石层17上方铺设无砂大孔砼21,无砂大孔砼21上面铺设透水砖20;
⑤、在绿化带2上每隔20—50m设置一处卵石缓冲带14,卵石缓冲带14宽度1000mm,卵石缓冲带14两侧设置下凹式绿地13种植绿色植物;在人行道4一侧设置树穴22,树穴22周围铺设树穴篦子23与透水砖20相连,树穴22表面设置树穴篦子23;
⑥、在绿化带2与机动车道1交界处设置立缘石一5,绿化带2与非机动车道3交界处设置立缘石二6,非机动车道3与人行道4交界处设置立缘石三7;其中位于绿化带2上卵石缓冲带14两侧为开孔立缘石8;
⑦、在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溢流雨水井10上方分别设置安全井盖。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城市进入雨季,机动车道1及非机动车道3上的大部分雨水分别经立缘石一5、立缘石三7汇集到路边的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里,通过市政雨水管12及时排走,机动车道1及非机动车道3的小部分雨水经开孔立缘石8、卵石缓冲带14进入绿化带2,保证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3无多余雨水滞留。人行道4上的雨水通过路面透水砖20、无砂大孔砼21、碎石层17进入透水管15,经雨水井二11进入市政雨水管12排走;人行道4一侧的树穴22内多余雨水透过其下部种植土19,并经透水管15入雨水井二11排走,保证人行道3上无积水滞留。绿化带2内的多余雨水透过种植土19、透水土工布18、碎石层16进入透水管15,并经溢流雨水井10与市政雨水管12连接排走,碎石层17底部的防渗复合土工膜16保证雨水不渗透到地底层的地基里。在无雨天气,碎石层17内存留的雨水会上升挥发到种植土19中,缓解绿化带2树木及草坪的缺水状况,改善绿化带、人行道使用功能,使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得以实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城镇道路及小区、厂区内部道路建设,有效解决城镇内涝、排水不畅,给车辆及行人雨天出行提供安全便利干净的环境,具有应用广泛、实用性强、坚固耐用、维护简单方便等特点。
Claims (9)
1.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动车道(1)、绿化带(2)、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所述绿化带(2)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一(5)与机动车道(1)连接,另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二(6)与非机动车道(3)一侧连接,非机动车道(3)另一侧经立缘石三(7)与人行道(4)连接;所述机动车道(1)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一(9),绿化带(2)一侧底部设有溢流雨水井(10),非机动车道(3)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二(11),所述雨水井一(9)、溢流雨水井(10)、雨水井二(11)分别与市政雨水管(12)连接;所述绿化带(2)表面设有下凹式绿地(13)、卵石缓冲带(14),所述人行道(4)表面铺设透水砖(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2)从底部到表面依次设有防渗复合土工膜(16)、碎石层(17)、透水土工布(18)、种植土(19),位于碎石层(17)的透水管(15)沿绿化带(2)内侧边缘与溢流雨水井(10)连接,所述透水管(15)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2)的卵石缓冲带(14)两侧的立缘石一(5)、立缘石二(6)为开孔立缘石(8),开孔立缘石(8)沿绿化带(2)纵向每隔20—50m设置一处;所述卵石缓冲带(14)宽度1000mm,厚度1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4)的透水砖(20)顶面高度与立缘石三(7)平齐,所述透水砖(20)下部设有无砂大孔砼(21),无砂大孔砼(21)下部设有碎石层(17),碎石层(17)内设有与雨水井二(11)连接的透水管(15),所述透水管(15)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8),碎石层(17)底部经防渗复合土工膜(16)与地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4)一侧还设有树穴(22),树穴(22)经树穴缘石(24)与透水砖(20)连接,树穴(22)表面设有树穴篦子(23),树穴(22)下部为种植土(19)。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管(15)为直径110mm的PVC管,其上开有直径10—15mm透水孔,透水孔轴向间距300—500mm,沿圆周方向4—5等份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复合土工膜(16)为土工织物与土工膜复合而成的不透水材料,采用二布一膜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17)由直径12.5—27.5mm碎石组成;所述透水土工布(18)为无纺土工布,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砂大孔砼(21)由水泥、碎石或卵石拌合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57051.9U CN211340255U (zh) | 2019-11-26 | 2019-11-26 |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57051.9U CN211340255U (zh) | 2019-11-26 | 2019-11-26 |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40255U true CN211340255U (zh) | 2020-08-25 |
Family
ID=72133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57051.9U Active CN211340255U (zh) | 2019-11-26 | 2019-11-26 |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40255U (zh) |
-
2019
- 2019-11-26 CN CN201922057051.9U patent/CN2113402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49844B (zh) | 一种具有蓄排水装置的行道树树池 | |
CN203160147U (zh) | 道路雨水收集排水系统 | |
CN101718069A (zh) |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 |
CN110042724A (zh) |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 |
CN208981408U (zh) | 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111535098A (zh) |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05507112A (zh) | 一种防内涝补给地下水的路面系统 | |
CN105544342B (zh) | 一种基于透水路面的城市道路延时排水结构 | |
CN208379724U (zh) |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雨水花园 | |
CN207062672U (zh) |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 |
CN109338839B (zh) |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城市渗蓄系统 | |
CN106499002A (zh) |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107044081A (zh) | 生态型街道排水结构 | |
CN215856984U (zh) | 用于北方滨海盐碱地区道路雨水净化的侧分带构建系统 | |
CN207700330U (zh) | 一种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草沟 | |
CN206233301U (zh) |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105484125B (zh) | 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 | |
CN109423939A (zh) | 生态园林多功能道路 | |
CN207793792U (zh) | 一种路面透水铺装结构 | |
CN206359928U (zh) | 应用于道路机非隔离带的下凹式绿地结构 | |
CN211340255U (zh) |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 |
CN102487695A (zh) | 道路绿化带 | |
CN214116117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 |
CN203160092U (zh) |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3160091U (zh) |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铺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