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0255U -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0255U
CN211340255U CN201922057051.9U CN201922057051U CN211340255U CN 211340255 U CN211340255 U CN 211340255U CN 201922057051 U CN201922057051 U CN 201922057051U CN 211340255 U CN211340255 U CN 211340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motor vehicle
green belt
sidewalk
drain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70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涛
刘园园
刘勇
张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570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0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0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0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涉及城建技术领域,包括机动车道、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一与机动车道连接,另一侧经立缘石二与非机动车道一侧连接,非机动车道另一侧经立缘石三与人行道连接,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绿化带一侧底部设有溢流雨水井,雨水井、溢流雨水井分别与市政雨水管连接,人行道表面铺设透水砖,绿化带从底部到表面依次设有防渗复合土工膜、碎石层、透水土工布、种植土,外部包有透水土工布的透水管与溢流雨水井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城镇道路及小区、厂区道路建设,可有效解决城镇内涝、排水不畅,具有应用广泛、实用性强、坚固耐用、维护简单方便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过度开发、无序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大量的城市道路表面硬化后,使得道路原有的水文特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道路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降低。一旦进入雨季,无论是人行道,还是绿化带,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路面大量积水,人行道湿滑、行人不安全,绿化带出现内涝,绿化带雨水外泄污染路面,增加了雨季城市内涝和城市径流污染负荷,给车辆行驶及行人安全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这种现象不符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以解决城区道路排水不畅、暴雨时排水不及时而形成的路面积水甚至内涝,合理调配绿化带吸纳、蓄渗和缓释能力,降低车辆和行人雨天出行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动车道、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所述绿化带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一与机动车道连接,另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二与非机动车道一侧连接,非机动车道另一侧经立缘石三与人行道连接;所述机动车道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一,绿化带一侧底部设有溢流雨水井,非机动车道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二,所述雨水井一、溢流雨水井、雨水井二分别与市政雨水管连接;所述绿化带表面设有下凹式绿地、卵石缓冲带,所述人行道表面铺设透水砖。
进一步的,所述绿化带从底部到表面依次设有防渗复合土工膜、碎石层、透水土工布、种植土,位于碎石层的透水管沿绿化带内侧边缘与溢流雨水井连接,所述透水管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进一步的,所述绿化带的卵石缓冲带两侧的立缘石一、立缘石二为开孔立缘石,开孔立缘石沿绿化带纵向每隔20—50m设置一处;所述卵石缓冲带宽度1000mm,厚度160 mm。
进一步的,所述人行道的透水砖顶面高度与立缘石三平齐,所述透水砖下部设有无砂大孔砼,无砂大孔砼下部设有碎石层,碎石层内设有与雨水井二连接的透水管,所述透水管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碎石层底部经防渗复合土工膜与地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人行道一侧还设有树穴,树穴经树穴缘石与透水砖连接,树穴表面设有树穴篦子,树穴下部为种植土。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管为直径110mm的PVC管,其上开有直径10—15mm透水孔,透水孔轴向间距300—500mm,沿圆周方向4—5等份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防渗复合土工膜为土工织物与土工膜复合而成的不透水材料,采用二布一膜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层由直径12.5—27.5mm碎石组成;所述透水土工布 为无纺土工布,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无砂大孔砼由水泥、碎石或卵石拌合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及排水不畅。在雨季,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上的雨水汇集到路边的雨水井,经市政雨水管及时排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路面透水砖、无砂大孔砼进入透水管,经过雨水井流入市政雨水管排走;同时,路面上部分雨水会流入绿化带储存起来(多余雨水会经过绿化带底层的透水管进入市政雨水管排走)。遇到干旱天气,储存在绿化带内碎石层的水会上升挥发到土壤中,缓解树木及草坪的缺水状况。本实用新型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保护原有路面水文特征,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绿化带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C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人行道结构示意简图。
图6是图5的D-D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5的E-E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机动车道,2、绿化带,3、非机动车道,4、人行道,5、立缘石一,6、立缘石二,7、立缘石三,8、开孔立缘石,9、雨水井一,10、溢流雨水井,11、雨水井二,12、市政雨水管,13、下凹式绿地,14、卵石缓冲带,15、透水管,16、防渗复合土工膜,17、碎石层,18、透水土工布,19、种植土,20、透水砖,21、无砂大孔砼,22、树穴,23、树穴篦子,24、树穴缘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动车道1、绿化带2、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所述绿化带2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一5与机动车道1连接,另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二6与非机动车道3一侧连接,非机动车道3另一侧经立缘石三7与人行道4连接;所述机动车道1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一9,绿化带2一侧底部设有溢流雨水井10,非机动车道3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二11,所述雨水井一9、溢流雨水井10、雨水井二11分别与市政雨水管12连接;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井口高度略低于路面高度,保证雨水流速通畅;所述绿化带2表面设有下凹式绿地13、卵石缓冲带14,所述人行道4表面铺设透水砖20。透水砖由普通碎石及多孔混凝土材料压制而成,砖体本身布满透水孔洞,渗水性良好,雨水会从砖体中的微小孔洞中流向地下,其抗压和抗折强度及透水速度能满足城市路面的需要。透水砖规格200×100×60mm,抗压强度C30(C30表示混凝土的标准立方试块的抗压强度至少为30MP,不超过35MP),透水系数不小于0.01厘米/秒(表示透水砖水渗透能力)。
所述绿化带2从底部到表面依次设有防渗复合土工膜16、碎石层17、透水土工布18、种植土19,位于碎石层17的透水管15收集从种植土19渗透下来的多余雨水,并沿绿化带2内侧边缘与溢流雨水井10连接,所述透水管15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8,对进入透水管15的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渣滓进入透水管15堵塞管道。
所述绿化带2的卵石缓冲带14两侧的立缘石一5、立缘石二6为开孔立缘石8,开孔立缘石8沿绿化带2纵向每隔20—50m设置一处;所述卵石缓冲带14宽度1000mm,厚度160mm,卵石缓冲带14高度略高于两侧的下凹式绿地13。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3的多余雨水经开孔立缘石8进入卵石缓冲带14并流向两侧的下凹式绿地13,分担直接流向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的水量,保证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3无多余积水。
所述人行道4的透水砖20高度顶面与立缘石三7平齐,当雨水过于集中时,保证非机动车道3的雨水不至于淹没人行道4,所述透水砖20下部设有无砂大孔砼21,无砂大孔砼21下部设有碎石层17,无砂大孔砼21、碎石层17可增强人行道4的硬度。碎石层17内设有与雨水井二11连接的透水管15,所述透水管15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8,碎石层17底部经防渗复合土工膜16与地基连接。
所述人行道4一侧表面还设有树穴22,树穴22经树穴缘石24与透水砖20连接,树穴22表面设有树穴篦子23、树穴缘石24,树穴篦子23保证树木根部吸收空气,健康生长,树穴22下部为种植土19。树穴22种植乔木处可不设碎石层,更加有利于乔木生长营养。
所述透水管15为直径110mm的PVC管,其上开有直径10—15mm透水孔,透水孔轴向间距300—500mm,沿圆周方向4—5等份均布。
所述防渗复合土工膜16为土工织物与土工膜复合而成的不透水材料,采用二布一膜结构,既保证铺设在地基上不滑动,中间的塑料膜又能阻止雨水渗透到地基里面,合理调配水资源。
所述碎石层17由直径12.5—27.5mm碎石组成;所述透水土工布18 为无纺土工布,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
所述无砂大孔砼21由水泥、碎石或卵石拌合制成,其强度为C20(C20表示混凝土的标准立方试块的抗压强度至少为20MP,不超过25MP),碎石直径10—2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施:
①、开挖路面,规划机动车道1、绿化带2、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横向尺寸,夯实机动车道1、绿化带2、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底层地基;
②、在绿化带2及人行道4底层地基上铺设防渗复合土工膜16;在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3一侧分别设置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在绿化带2一侧设置溢流雨水井10,所述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溢流雨水井10与市政雨水管12连接;
③、在防渗复合土工膜16上面铺设碎石层17,碎石层17中沿绿化带2内侧边缘及人行道4内侧边缘分别铺设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8的透水管15;透水管15与溢流雨水井10、雨水井二11连接;
④、绿化带2部分的碎石层17上方铺设透水土工布18,再培植种植土19;人行道4部分的碎石层17上方铺设无砂大孔砼21,无砂大孔砼21上面铺设透水砖20;
⑤、在绿化带2上每隔20—50m设置一处卵石缓冲带14,卵石缓冲带14宽度1000mm,卵石缓冲带14两侧设置下凹式绿地13种植绿色植物;在人行道4一侧设置树穴22,树穴22周围铺设树穴篦子23与透水砖20相连,树穴22表面设置树穴篦子23;
⑥、在绿化带2与机动车道1交界处设置立缘石一5,绿化带2与非机动车道3交界处设置立缘石二6,非机动车道3与人行道4交界处设置立缘石三7;其中位于绿化带2上卵石缓冲带14两侧为开孔立缘石8;
⑦、在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溢流雨水井10上方分别设置安全井盖。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城市进入雨季,机动车道1及非机动车道3上的大部分雨水分别经立缘石一5、立缘石三7汇集到路边的雨水井一9、雨水井二11里,通过市政雨水管12及时排走,机动车道1及非机动车道3的小部分雨水经开孔立缘石8、卵石缓冲带14进入绿化带2,保证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3无多余雨水滞留。人行道4上的雨水通过路面透水砖20、无砂大孔砼21、碎石层17进入透水管15,经雨水井二11进入市政雨水管12排走;人行道4一侧的树穴22内多余雨水透过其下部种植土19,并经透水管15入雨水井二11排走,保证人行道3上无积水滞留。绿化带2内的多余雨水透过种植土19、透水土工布18、碎石层16进入透水管15,并经溢流雨水井10与市政雨水管12连接排走,碎石层17底部的防渗复合土工膜16保证雨水不渗透到地底层的地基里。在无雨天气,碎石层17内存留的雨水会上升挥发到种植土19中,缓解绿化带2树木及草坪的缺水状况,改善绿化带、人行道使用功能,使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得以实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城镇道路及小区、厂区内部道路建设,有效解决城镇内涝、排水不畅,给车辆及行人雨天出行提供安全便利干净的环境,具有应用广泛、实用性强、坚固耐用、维护简单方便等特点。

Claims (9)

1.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动车道(1)、绿化带(2)、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所述绿化带(2)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一(5)与机动车道(1)连接,另一侧表面经立缘石二(6)与非机动车道(3)一侧连接,非机动车道(3)另一侧经立缘石三(7)与人行道(4)连接;所述机动车道(1)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一(9),绿化带(2)一侧底部设有溢流雨水井(10),非机动车道(3)一侧底部设有雨水井二(11),所述雨水井一(9)、溢流雨水井(10)、雨水井二(11)分别与市政雨水管(12)连接;所述绿化带(2)表面设有下凹式绿地(13)、卵石缓冲带(14),所述人行道(4)表面铺设透水砖(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2)从底部到表面依次设有防渗复合土工膜(16)、碎石层(17)、透水土工布(18)、种植土(19),位于碎石层(17)的透水管(15)沿绿化带(2)内侧边缘与溢流雨水井(10)连接,所述透水管(15)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2)的卵石缓冲带(14)两侧的立缘石一(5)、立缘石二(6)为开孔立缘石(8),开孔立缘石(8)沿绿化带(2)纵向每隔20—50m设置一处;所述卵石缓冲带(14)宽度1000mm,厚度1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4)的透水砖(20)顶面高度与立缘石三(7)平齐,所述透水砖(20)下部设有无砂大孔砼(21),无砂大孔砼(21)下部设有碎石层(17),碎石层(17)内设有与雨水井二(11)连接的透水管(15),所述透水管(15)外部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8),碎石层(17)底部经防渗复合土工膜(16)与地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4)一侧还设有树穴(22),树穴(22)经树穴缘石(24)与透水砖(20)连接,树穴(22)表面设有树穴篦子(23),树穴(22)下部为种植土(19)。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管(15)为直径110mm的PVC管,其上开有直径10—15mm透水孔,透水孔轴向间距300—500mm,沿圆周方向4—5等份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复合土工膜(16)为土工织物与土工膜复合而成的不透水材料,采用二布一膜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17)由直径12.5—27.5mm碎石组成;所述透水土工布(18)为无纺土工布,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砂大孔砼(21)由水泥、碎石或卵石拌合制成。
CN201922057051.9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Active CN211340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7051.9U CN211340255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7051.9U CN211340255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0255U true CN211340255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33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7051.9U Active CN211340255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02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9844B (zh) 一种具有蓄排水装置的行道树树池
CN203160147U (zh) 道路雨水收集排水系统
CN101718069A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208981408U (zh) 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5507112A (zh) 一种防内涝补给地下水的路面系统
CN110042724A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105544342B (zh) 一种基于透水路面的城市道路延时排水结构
CN208379724U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雨水花园
CN207062672U (zh)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CN109338839B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城市渗蓄系统
CN106499002A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7044081A (zh) 生态型街道排水结构
CN111535098A (zh)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7700330U (zh) 一种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草沟
CN206233301U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5484125B (zh) 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
CN207793792U (zh) 一种路面透水铺装结构
CN206359928U (zh) 应用于道路机非隔离带的下凹式绿地结构
CN211340255U (zh)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
CN102487695A (zh) 道路绿化带
CN2141161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CN203160092U (zh)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CN203160091U (zh)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铺装结构
CN215856984U (zh) 用于北方滨海盐碱地区道路雨水净化的侧分带构建系统
CN212865490U (zh) 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