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7269U - 作业监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作业监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37269U
CN213737269U CN202021961844.XU CN202021961844U CN213737269U CN 213737269 U CN213737269 U CN 213737269U CN 202021961844 U CN202021961844 U CN 202021961844U CN 213737269 U CN213737269 U CN 213737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
job
improper
container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18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岡村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37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37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8Performance of employee with respect to a job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10Recognition assisted with meta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sychiat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业监视系统。实施方式的作业监视系统具有监视单元、确定单元、检测单元以及报知单元。监视单元监视从根据作业指示执行作业的作业区输送至执行作业校正的校正区的作业对象物在作业区的作业。确定单元当监视单元通过监视作业而识别出执行了与作业指示不同的不当作业时,确定作为该作业的对象的作业对象物。检测单元检测由确定单元确定的作业对象物被输送至校正区。报知单元报知检测单元检测到作业对象物被输送至校正区。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作业对象物在相对于作业指示被执行了不当作业的情况下,在除作业区之外的区中返回适当的状态。

Description

作业监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作业监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物流据点,作业者进行所谓的拣选作业,所述拣选作业是指从各种物品的保管场所取出由发票指定的物品,并将其分拣到配送用容器中的作业。现有技术中,为了顺利地执行该拣选作业,已实用化一种系统,所述系统使用灯等显示器来分别指示要取出的物品的保管场所以及分拣目标容器。
但是,不一定是必须按照指示执行作业,有时,会发生人为错误。作为用于发现这种错误的技术,存在一种用于监视人的异常行动的系统。这种监视系统从图像检查人的行动,并在检测到不当行动时立即将错误通知这个人。因此,在作业者执行不同于作业指示的作业的情况下,可以立即校正该错误时,是方便的。
但是,在许多物流据点处,一边通过输送机沿一个方向移动配送用容器,一边进行拣选作业。因此,当在拣选作业现场执行错误纠正作业时,存在输送机的移动停止的可能性。因此,如上所述的监视系统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作业监视系统,其可以监视作业,使得在相对于作业指示执行了不当作业的情况下,在除作业区之外的区中返回适当的状态。
一个实施方式的作业监视系统具有监视单元、确定单元、检测单元以及报知单元。监视单元监视从根据作业指示执行作业的作业区输送至执行作业校正的校正区的作业对象物在作业区的作业。确定单元当监视单元通过监视作业而识别出执行了与作业指示不同的不当作业时,确定作为该作业的对象的作业对象物。检测单元检测由确定单元确定的作业对象物被输送至校正区。报知单元报知检测单元检测到作业对象物被输送至校正区。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作业对象物在相对于作业指示被执行了不当作业的情况下,在除作业区之外的区中返回适当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括作业监视系统的物流据点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引入了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流据点系统的物流据点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于物品箱的显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于容器的显示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存在物品数据库中的物品记录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存在发票数据库中的发票记录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流据点系统中的准备区设备的功能结构图;
图8是表示存储在准备区设备中的作业列表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流据点系统中的作业区设备的功能结构图;
图10是表示在作业区设备中存储的追踪列表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在作业区设备中存储的不当信息列表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流据点系统中的回收区设备的功能结构图;
图13是表示准备控制部的主要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作业控制部的主要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作业控制部的主要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回收控制部的主要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业监视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本实施方式是面向一边通过输送机沿一个方向移动配送用容器,一边执行拣选作业的物流据点的作业监视系统。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括作业监视系统的物流据点系统100的概略结构图。物流据点系统100具有管理服务器10、准备区设备20、多个作业区设备30、回收区设备40以及通信网络50。通信网络50例如是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通信网络50可以是因特网或内联网等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包括电话通信网或移动通信网。或者,通信网络50可以是这些网络的组合。在物流据点系统100中,管理服务器10经由通信网络50分别连接至准备区设备20、多个作业区设备30以及回收区设备40。
管理服务器10管理物品数据库(物品DB)11和发票数据库(发票DB)12。物品数据库11是针对在物流据点处理的每个物品创建的物品记录111(参照图5)的集合。发票数据库12是针对每个发票创建的发票记录121(参照图6)的集合,所述发票上记录了来自订购者的订购信息。对于物品记录111以及发票记录121,将在下面描述。
图2是其中引入了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流据点系统100的物流据点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物流据点中,处理例如食品和日用品等物品。并且,执行将订购者订购的物品包装在配送用容器60中的作业。
物流据点被分为准备区200、多个作业区300以及回收区400。准备区200相对于图中箭头所示的容器60的移动方向位于上游侧,回收区400位于下游侧。并且,在准备区200与回收区400之间,多个作业区300沿着容器60的移动方向并排设置。
在物流据点中,从准备区200穿过各作业区300直至回收区400设置了输送机500。输送机500将容器60从准备区200经由各作业区300以纵列状态输送至回收区400。
准备区200是用于准备容器60的区域。作业区300是用于执行所谓的拣选作业的区域,所述拣选作业是指将由发票指定的物品从各种物品的保管场所取出并分拣到容器60中的作业。回收区400是用于回收已经完成拣选作业的容器60的区域。并且,在回收区400中,当在拣选作业中出现错误的情况下,针对回收的容器60执行校正该错误的作业。即,回收区400也是校正区。此外,作业区300具有相同的基本构造。因此,在图2中,具体示出了一个作业区300,而简化了其他作业区300。
在各作业区300中,作业者M分别执行拣选作业。因此,在各作业区300中设置有物品架70。物品架70位于隔着输送机500与作业者M相向的位置。在物品架70上载置有多个物品箱71。在各物品箱71中,不同类别的物品分类收纳在各箱中。
显示单元72安装在物品箱71上。图3是显示单元72的一个例子。显示单元72具有灯721以及数字显示器722。灯721是用于指示作业者M从安装有该显示单元72的物品箱71中取出物品的指示器。数字显示器722是用于指示作业者M从物品箱71取出的物品的件数的指示器。例如,当灯721点亮时,作业者M从点亮了灯721的物品箱71中取出与显示在数字显示器722上的件数对应的物品。因此,显示单元72被安装在作业者M容易目视确认灯721和数字显示器722的场所。
容器60例如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瓦楞板等为素材。容器60通过输送机500以纵列状态从准备区200经由各作业区300输送至回收区400。容器60可以被单独输送、或者可以在支承于支承部件上的状态下被输送。另外,容器的尺寸以及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具有不同尺寸或形状的容器60混在一起输送。
容器60上安装有显示单元61。图4是显示单元61的一个例子。显示单元61具有灯611和RFID标签612。灯611是用于指示作业者M将物品收纳在安装有该显示单元61的容器60中的指示器。例如,当灯611点亮时,作业者M将从物品箱71取出的物品收纳在点亮了灯611的容器60中。因此,显示单元61安装在作业者M容易目视确认灯611的场所。此外,当容器60在支承于支承部件上的状态下被输送时,显示单元61可以安装在该支承部件上。
RFID标签612是可以通过专用读取器/写入器以非接触方式进行数据写入以及数据读取的记录介质。在物流据点系统100中,如图2所示,沿着输送机500的长度方向,即容器60的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读取器/写入器81、82、83。
具体地,读取器/写入器81配置在准备区200的出口附近。读取器/写入器81在与从准备区200向初段的作业区300输送的容器60相对应的RFID标签612中写入数据。
读取器/写入器82配置在各作业区300的入口附近。读取器/写入器82从与从上游侧的区输送到作业区300的容器60相对应的RFID标签612中读取数据。
读取器/写入器83配置在回收区400的入口附近。读取器/写入器83从与从最后段的作业区300输送至回收区400的容器60相对应的RFID标签612中读取数据。
图5是表示物品记录111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物品记录111由物品ID、物品名称、作业区编号以及箱地址的项目构成。物品ID是针对每个物品设定的识别码,以便分别识别在物流据点处理的各物品。物品名称是物品的固有名称。作业区编号是针对每个作业区300而设定的一系列编号,以便分别识别多个作业区300。箱地址是用于确定载置在作业区300中的物品架70上的各物品箱71的位置的信息。物品记录111具有由物品ID识别的物品的物品名称、放置该物品的作业区300的作业区编号、以及收纳该物品的物品箱71的箱地址。此外,构成物品记录111的项目不限于物品ID、物品名称、作业区编号和箱地址。可以添加其他项目。
图6是表示发票记录121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票记录121由发票编号、发票信息以及物品列表的项目构成。发票编号是发票的识别编号。发票信息是订购者、订购日、交货日以及交货目的地等与发票有关的信息。物品列表是由订购者订购的物品的物品ID和件数的列表。物品列表可以包括物品名称。发票记录121具有由发票编号识别的发票的发票信息和物品列表。此外,构成发票记录121的项目不限于发票编号、发票名称和物品列表。可以添加其他项目。
接着,对准备区设备20、作业区设备30以及回收区设备40进行说明。
图7是准备区设备20的功能结构图。准备区设备20具有准备控制部21、作业列表存储部22、通信电路23以及上述读取器/写入器81。
准备控制部21通过根据控制程序分别控制各部,来实现作为准备区设备20的功能。准备控制部21以处理器以及主存储器为主体而构成。处理器例如是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主存储器例如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RAM(Rando 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作业列表存储部22收纳作业列表221(参照图8)。如图8所示,作业列表221按作业顺序记载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作业列表221是基于存储在发票数据库12中的发票记录121创建的。作业列表存储部22是易失性存储器。作业列表存储部22例如是RAM。作业列表存储部22可以是辅助存储设备。
通信电路23是用于与通过通信网络50连接的管理服务器10进行数据通信的电路。
图9是作业区设备30的功能结构图。作业区设备30具有作业控制部31、追踪存储部32、不当信息存储部33、通信电路34、物品指示电路35、容器指示电路36、结束开关37、行动监视照相机38、以及上述读取器/写入器82。
作业控制部31通过根据控制程序控制各部来实现作为作业区设备30的功能。作业控制部31以处理器以及主存储器为主体而构成。处理器例如是CPU。主存储器例如是ROM以及RAM。
追踪存储部32存储追踪列表321(参照图10)。如图10所示,追踪列表321与容器地址相关联地记载了发票编号、作业标志(作业F)、箱地址以及件数。以下,将与容器地址相关联地记载的发票编号、作业标志、箱地址以及件数的数据称为追踪数据。
容器地址是用于确定在作业区300中输送的容器60的位置的信息。容器地址是从“1”开始的连续编号。并且,容器地址的最大值是可位于作业区300中的容器60的数量。例如,在图2中,可以位于供作业者M执行作业的作业区300的容器60的数量为五个。因此,对于在输送机500上从左侧向右侧输送的五个容器60,最左侧的容器60的位置是地址“1”。在其右侧的容器60的位置是地址“2”。以下,同样地,在右侧依次错开的容器60的位置是地址“3”、地址“4”、以及地址“5”。
发票编号是分配给位于对应的容器地址的位置的容器60的发票的发票编号。作业标志是用于识别在该作业区设备30的作业区300中是否发生了拣选作业的一比特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拣选作业发生时的作业标志是“1”。因此,当拣选作业未发生时,作业标志是“0”。
箱地址和件数是表示当在作业区设备30的作业区300中发生拣选作业时,表示收纳有作为作业对象的物品的物品箱71的位置的箱地址以及该物品的收纳件数。箱地址是从物品记录111获得的。件数是从物品列表中获得的。
不当信息存储部33存储不当信息列表331(参照图11)。如图11所示,不当信息列表331与发票编号相关联地记载了类别标志(类别F)、误收纳信息、收纳遗漏信息。类别标志是用于识别不当信息的类别的信息。
不当信息具有不当作业信息以及不当校正信息。不当作业信息是表示对作为作业对象物的容器60执行的不当作业的内容的信息。不当校正信息是表示用于校正该不当作业的作业内容的信息。
在作业区300中,作为不当作业,设想存在以下作业。以下,物品A、物品B中的A、B用于概略地表示不同的物品,不作为附图中的标记,容器P、容器Q中的P、Q用于概略地表示不同的容器,不作为附图中的标记。
【不当作业1】
针对将物品A收纳在容器P中的作业指示,作业者M将物品A收纳在容器Q中。
【不当作业2】
针对将物品A收纳在容器P中的作业指示,作业者M将物品B收纳在容器P中。
【不当作业3】
针对将物品A收纳在容器P中的作业指示,作业者M将物品B收纳在容器Q中。
在【不当作业1】的情况下,不当作业信息包括“对于容器P,存在物品A的收纳遗漏”的收纳遗漏作业信息、以及“对于容器Q,物品A被误收纳”的误收纳作业信息。此外,不当校正信息包括“将物品A收纳在容器P中”的收纳遗漏校正信息、以及“将物品A从容器Q中取出”的误收纳校正信息。
在【不当作业2】的情况下,不当作业信息包括“对于容器P,存在物品A的收纳遗漏”的收纳遗漏作业信息、以及“对于容器P,物品B被误收纳”的误收纳作业信息。另外,不当校正信息包括“将物品A收纳在容器P中”的收纳遗漏校正信息、以及“将物品B从容器P中取出”的误收纳校正信息。
在【不当作业3】的情况下,不当作业信息包括“对于容器P,存在物品A的收纳遗漏”的收纳遗漏作业信息、以及“对于容器Q,物品B被误收纳”的误收纳作业信息。此外,不当校正信息包括“将物品A收纳在容器P中”的收纳遗漏校正信息、以及“将物品B从容器Q中取出”的误收纳校正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不当作业信息的类别标志设置是“0”。因此,不当校正信息的类别标志是“1”。
误收纳信息是误收纳作业信息或误收纳校正信息。即,当类别标志是“0”时,误收纳信息是误收纳作业信息。当类别标志是“1”时,误收纳信息是误收纳校正信息。
收纳遗漏信息是收纳遗漏作业信息或收纳遗漏校正信息。即,当类别标志是“0”时,收纳遗漏信息是收纳遗漏作业信息。当类别标志是“1”时,收纳遗漏信息是收纳遗漏校正信息。
通信电路34是用于与通过通信网络50连接的管理服务器10进行数据通信的电路。
物品指示电路35是用于使安装在物品箱71上的显示单元72选择性地动作,以指示在该作业区300中的作业者M取出物品的电路。
容器指示电路36是用于使安装在容器60上的显示单元61选择性地动作,以对在该作业区300中的作业者M指示作为物品收纳目的地的容器60。
结束开关37是每当作业者M针对一次作业指示结束拣选作业时操作的操作件。结束开关37的类别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结束开关37可以是按钮开关、拨动开关等。
行动监视照相机38是用于监视作业者M在作业区300中的行动的照相机。行动监视照相机38安装在可以拍摄作业者M从物品箱71中取出物品并将其收纳在容器60中的动作的位置。作为行动监视照相机38,可以使用光学照相机、红外照相机、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照相机、立体照相机等周知的照相机传感器。
图12是回收区设备40的功能结构图。回收区设备40具有回收控制部41、通信电路42、报知器43、显示设备44、以及上述读取器/写入器83。
回收控制部41通过根据控制程序控制各部来实现作为回收区设备40的功能。回收控制部41以处理器以及主存储器为主体而构成。处理器例如是CPU。主存储器例如是ROM以及RAM。
通信电路42是用于与通过通信网络50连接的管理服务器10进行数据通信的电路。
当要回收的容器60是需要校正作业的容器60时,报知器43执行报知动作。报知器43例如是蜂鸣器。报知器43可以是灯、振动板等。报知器43可以是蜂鸣器、灯、振动板等的组合。
显示设备44是用于针对需要校正作业的容器60显示不当作业信息和不当校正信息的设备。
接着,参照图13至图16的流程图说明物流据点系统100的主要动作。图16是表示回收区设备40中的回收控制部41的主要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另外,以下说明的作业仅是一个例子。其步骤等并不受特别限定,只要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即可。
首先,以准备控制部21为主体对准备区设备2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准备控制部21的主要控制步骤的流程图。作为ACT1,准备控制部21创建作业列表221。即,准备控制部21经由通信电路23访问管理服务器10,并从发票数据库12获取发票记录121。准备控制部21从发票记录121的发票信息中选择要作为当天作业对象的发票。例如,准备控制部21选择交货日为次日的发票作为作业对象的发票。或者,准备控制部21选择从订购日起经过了规定天数的发票作为作业对象发票。准备控制部21按照作业顺序将选择的发票的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登记在作业列表221中。这样,作业列表221被创建。
当作业列表221的创建结束时,作为ACT2,准备控制部21将计数器的计数值n复位为“0”。接着,作为ACT3,准备控制部21将计数值n增加“1”。然后,作为ACT4,准备控制部21确认计数值n是否超过作业列表221中的作业顺序的最大值N。
当计数值n不超过最大值N时,准备控制部21在ACT4中判定为否,并且进入到ACT5。作为ACT5,准备控制部21获取与计数值n对应的作业顺序相关联地登记在作业列表221中的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然后,作为ACT6,准备控制部21等待读取器/写入器81检测RFID标签612。
在这种状态下,当由输送机500输送的容器60的显示单元61与读取器/写入器81相向时,读取器/写入器81与设置在该显示单元61上的RFID标签612通信。当读取器/写入器81开始与RFID标签612通信时,准备控制部21在ACT6中判定为是,并且进入到ACT7。作为ACT7,准备控制部21控制读取器/写入器81,以便将在ACT5的处理中获取的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写入RFID标签612。通过该控制,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被写入设置与读取器/写入器81相向的显示单元61上的RFID标签612中。
当ACT7的处理结束时,准备控制部21返回到ACT3。然后,准备控制部21与上述同样地执行ACT3之后的处理。由此,登记在作业列表221中的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被依次地写入RFID标签612中,所述RFID标签612设置在被输送到读取器/写入器81的位置的容器60的显示单元61上。然后,当作业顺序的最大值N所对应的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被写入RFID标签612中时,准备控制部21在ACT4中判定为是,并且进入到ACT8。作为ACT8,准备控制部21保存作业列表221。这样,准备控制部21结束图13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准备区设备20中,将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按顺序分配给由输送机500依次输送的容器60。然后,将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写入设置在容器60的显示单元61上的RFID标签612中。容器60与写入了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的RFID标签612成为一体,并向后段的作业区300输送。
接着,以作业控制部31为主体对作业区设备30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多个作业区设备30中执行的动作是共同的。因此,仅针对一个作业区设备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4和图15是表示作业控制部31的主要控制步骤的流程图。作业控制部31并列执行图14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的处理和图15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的处理。首先,针对图14的处理进行说明。
作为ACT11,作业控制部31等待RFID标签612的数据。在这种状态下,当由输送机500输送的容器60被输送至作业区300,并且该容器60的显示单元61与读取器/写入器82相向时,读取器/写入器82与设置在该显示单元61上的RFID标签612通信。然后,读取器/写入器82从RFID标签612中读取数据。该数据包括由准备区设备20的读取器/写入器81写入的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
当读取器/写入器82读取RFID标签612的数据时,作业控制部31在ACT11中判定为是,并且进入到ACT12。作为ACT12,作业控制部31从RFID标签612的数据中获取发票编号和物品列表。
作为ACT13,作业控制部31获取该物品列表中所包括的各物品ID的物品记录111。具体地,作业控制部31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物品记录111的请求命令。该请求命令包括物品列表中的所有的物品ID。管理服务器10使用包括在请求命令中的各物品ID来检索物品数据库11。然后,管理服务器10将包括该物品ID的物品记录111从物品数据库11中读出。管理服务器10将从物品数据库11读出的物品记录111发送到作为请求命令发送源的作业区设备30。这样,作业控制部31获取包括在物品列表中的各物品ID的物品记录111。
当物品记录111的获取结束时,作为ACT14,作业控制部31判定包括该作业控制部31的作业区设备30所在的作业区300是否是作业对象。具体地,当获取其中包括该作业控制部31的作业区设备30的作业区编号被设定了的物品记录111时,作业控制部31判定作业区300是作业对象。当没有获得这样的物品记录111时,作业控制部31判定作业区300不是作业对象。以下,将其中包括该作业控制部31的作业区设备30的作业区编号被设定了的物品记录111称为作业物品记录。
在作业区300不是作业对象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在ACT14中判定为否,并且进入到ACT15。作为ACT15,作业控制部31将作业标志F设定为“0”。然后,作业控制部31进入到ACT18。
另一方面,在作业区300是作业对象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在ACT14中判断为是,并进入到ACT16。作为ACT16,作业控制部31将作业标志F设置为“1”。此外,作为ACT17,作业控制部31获取箱地址和件数。具体地,作业控制部31从作业物品记录中获取箱地址。此外,作业控制部31获取与作业物品记录的物品ID相关联地登记在物品列表中的件数。之后,作业控制部31进入到ACT18。
作为ACT18,作业控制部31创建追踪数据。具体地,在作业区300不是作业对象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根据发票编号和作业标志F生成追踪数据。发票编号是从RFID标签612读取的数据。作业标志F是“0”。箱地址和件数是NULL值。
另一方面,在作业区300为作业对象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根据发票编号、作业标志F、箱地址以及件数来生成追踪数据。发票编号是从RFID标签612中读取的数据。作业标志F是“1”。箱地址是从作业物品记录中获得的。件数是从物品列表中获得的。
作为ACT19,作业控制部31检索追踪列表321,以确认是否存在作业标志F为“1”的追踪数据。当在追踪列表321中不存在作业标志F为“1”的追踪数据时,作业控制部31在ACT19中判定为否,并且进入到ACT27。作为ACT27,作业控制部31使登记在追踪列表321中的追踪数据在容器地址增大的方向上每次位移一个。然后,作为ACT28,作业控制部31将在ACT18的处理中创建的追踪数据与最小的容器地址“1”相关联地登记在追踪列表321中。这样,追踪数据被存储在追踪存储部32中。此外,最终地址(图10中的“5”)的追踪数据通过移位而从追踪列表321中删除。这样,作业控制部31结束图14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追踪列表321中登记有作业标志F为“1”的追踪数据时,作业控制部31在ACT19中判定为是,并且进入到ACT20。作为ACT20,作业控制部31从容器地址较大的追踪数据起检索追踪列表321,以获取作业标志F为“1”的追踪数据。以下,将获取的追踪数据称为作业对象追踪数据。
作为ACT21,作业控制部31确认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容器地址是否为最终地址。在容器地址是最终地址的情况下,与RFID标签612一体输送的容器60位于作业区300的末端侧,所述RFID标签612中写入了该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发票编号。
当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容器地址是最终地址时,作业控制部31在ACT21中判定为是,并且进入到ACT22。作为ACT22,作业控制部31停止输送机500对容器的输送。然后,作为ACT23,作业控制部31基于作业对象追踪数据控制物品指示电路35和容器指示电路36,以指示拣选作业。具体地,作业控制部31使设置在位于由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箱地址确定的位置的物品箱71上的显示单元72的灯721点亮,并在该显示单元72的数值显示器722上显示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件数。由此,指示要取出物品的保管场所。另外,作业控制部31使设置在位于由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容器地址确定的位置的容器60上的显示单元61的灯611点亮。由此,指示作为收纳物品的分类目的地的容器60。
因此,作业者M执行拣选作业,所述拣选作业从点亮了灯721的物品箱71中取出显示在数字显示器722上的数量的物品,并将其放入点亮了灯611的容器60中。然后,当作业结束时,作业者M操作结束开关37。
作为ACT24,作业控制部31等待操作结束开关37。当结束开关37被操作时,作业控制部31在ACT24中判定为是,并且进入到ACT25。作为ACT25,作业控制部31重新开始由输送机500输送容器60。然后,作业控制部31返回到ACT19的处理。
这里,当在追踪列表321中没有登记其他作业标志为“1”的追踪数据时,作业控制部31与上述同样地执行ACT27和ACT28的处理,并且结束图14的流程图所示的步骤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作业地址“1”的追踪数据存在于与最终地址以外的容器地址相关联的追踪数据中时,作为ACT20,作业控制部31获取该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然后,作业控制部31在ACT21中判定为否,并且进入到ACT26。作为ACT26,作业控制部31与ACT23的处理同样地,控制物品指示电路35和容器指示电路36以指示拣选作业。之后,作业控制部31与上述同样地执行ACT27和ACT28的处理,并且结束图14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的处理。
之后,每当读取器/写入器83读取与下一个容器60相对应的RFID标签612的数据时,作业控制部31就重复执行ACT12至ACT28的处理。
接着,对图15的处理进行说明。
作为ACT31,作业控制部31等待结束开关37被操作。然后,当结束开关37被操作时,作业控制部31在ACT31中判定为是,并且进入到ACT32。因此,在图14的ACT24中,即使当结束开关37被操作时,作业控制部31也与图14中的处理并行地执行图15中的ACT32以后的处理。
作为ACT32,作业控制部31清除工作存储器MA、工作存储器MB、工作存储器MC、以及工作存储器MD。接着,作为ACT33,作业控制部31检索追踪列表321,以获取作业对象追踪数据。另外,作为ACT34,作业控制部31对由行动监视照相机38在直至结束开关37被操作为止的作业所需时间内拍摄的行动监视图像进行分析。作业所需时间是从发出作业指示起到作业者M结束拣选作业的足够时间。作业所需时间例如是十秒。
作为ACT35,作业控制部31从行动监视图像中确定作业者M取出物品的物品箱71的箱地址。具体地,行动监视照相机38的拍摄区域是固定的。另外,载置在物品架70上的物品箱71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因此,当从由行动监视照相机38拍摄物品架70而得到的图像中,检测到对物品箱71执行作业的作业者M的手时,可以从该手的位置是识别出对载置在物品架70的哪个位置处的物品箱71执行作业的。作业控制部31从被执行了作业的物品箱71的位置确定箱地址。以下,将在ACT35的处理中确定的箱地址称为取出箱地址。
作为ACT36,作业控制部31从行动监视图像中确定供作业者M收纳物品的容器60的容器地址。具体地,行动监视照相机38的拍摄区域是固定的。另外,由输送机500输送的容器60的顺序是固定的。因此,当从由行动监视照相机38拍摄输送机500而得到的图像中检测到对容器60执行作业的作业者M的手时,可以从该手的位置识别出是对输送机500上的第几个容器60执行了作业。作业控制部31从被执行了作业的容器60的位置确定容器地址。以下,将在ACT36的处理中确定的容器地址称为收纳容器地址。
作为ACT37,作业控制部31确认物品的取出作业是否被正常执行。具体地,作业控制部31确认在ACT35的处理中确定的取出箱地址是否与在ACT33的处理中获取的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箱地址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识别为物品的取出作业被正常执行。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识别为物品的取出作业未被正常执行。
当物品的取出作业被正常执行时,作业控制部31在ACT37中判定为是,并且进入到ACT40。
当物品的取出作业未被正常执行时,作业控制部31在ACT37中判定为否,并且进入到ACT38。作为ACT38,作业控制部31获取物品记录111的物品ID,所述物品记录111包括具有该作业控制部31的作业区300的作业区编号、以及取出箱地址。然后,作业控制部31将该物品ID作为误收纳物品ID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A中。另外,作为ACT39,作业控制部31获取物品记录111的物品ID,所述物品记录111包括具有该作业控制部31的作业区300的作业区编号、以及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箱地址。然后,作业控制部31将该物品ID作为收纳遗漏物品ID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B中。之后,作业控制部31进入到ACT40。
作为ACT40,作业控制部31确认物品的收纳作业是否被正常执行。具体地,作业控制部31确认在ACT36的处理中确定的收纳容器地址是否与在ACT33的处理中获取的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容器地址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识别为物品的收纳作业被正常执行。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识别为物品的收纳作业未被正常执行。
当物品的收纳作业被正常执行时,作业控制部31在ACT40中判定为是,并且进入到ACT43。
当物品的收纳作业未被正常执行时,作业控制部31在ACT40中判定为否,并且进入到ACT41。作为ACT41,作业控制部31获取与收纳容器地址相关联地登记在追踪列表321中的发票编号。然后,作业控制部31将该发票编号作为误收纳发票编号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C中。另外,作为ACT42,作业控制部31获取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发票编号。然后,作业控制部31将该发票编号作为收纳遗漏发票编号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D中。之后,作业控制部31进入到ACT43。
作为ACT43,作业控制部31判断拣选作业是否存在异常。当在工作存储器MA、工作存储器MB、工作存储器MC、以及工作存储器MD中均没有存储数据时,作业控制部31判定为拣选作业被正常执行。作业控制部31在ACT43中判定为否,并进入ACT46。
当在工作存储器MA和工作存储器MB、或者工作存储器MC和工作存储器MD中存储有数据时,或当在工作存储器MA、工作存储器MB、工作存储器MC以及工作存储器MD中均存储有数据时,作业控制部31判定为拣选作业存在异常。作业控制部31在ACT43中判定为是,并进入到ACT44。作为ACT44,作业控制部31创建不当信息。
以下,收纳遗漏作业信息A、误收纳作业信息B、收纳遗漏校正信息C、误收纳校正信息D、收纳遗漏作业信息E、误收纳作业信息F、收纳遗漏校正信息G、误收纳校正信息H、收纳遗漏作业信息I、误收纳作业信息J、收纳遗漏校正信息K、误收纳校正信息L中的A、B、C、D、E、F、G、H、I、J、K、L用于区分不同的作业信息,不作为附图中的标记。
具体地,当在工作存储器MA和工作存储器MB中没有存储数据,而在工作存储器MC和工作存储器MD中存储有数据时,作业控制部31判定为上述【不当作业1】被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创建收纳遗漏作业信息A,所述收纳遗漏作业信息A是指“对于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D中的收纳遗漏发票编号的容器60,收纳在由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箱地址确定的物品箱71中的物品存在收纳遗漏”。另外,作业控制部31创建误收纳作业信息B,所述误收纳作业信息B是指“对于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C中的误收纳发票编号的容器60,收纳在由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箱地址确定的物品箱71中的物品被误收纳”。
此外,作业控制部31创建收纳遗漏校正信息C,所述收纳遗漏校正信息C是指“将在由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箱地址确定的物品箱71中收纳的物品收纳在容器60中,所述容器60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D中的收纳遗漏发票编号”。另外,作业控制部31创建误收纳校正信息D,所述误收纳校正信息D是指“将收纳在由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箱地址确定的物品箱71中的物品从容器60中移除,所述容器60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C中的误收纳发票编号”。
当在工作存储器MC和工作存储器MD中没有存储数据,但是在工作存储器MA和工作存储器MB中存储有数据时,作业控制部31判定为上述【不当作业2】被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创建收纳遗漏作业信息E,所述收纳遗漏作业信息E是指“对于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发票编号的容器60,由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B中的收纳遗漏物品ID识别的物品存在收纳遗漏”。另外,作业控制部31创建误收纳作业信息F,所述误收纳作业信息F是指“对于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发票编号的容器60,由在工作存储器MA中存储的误收纳物品ID识别的物品被误收纳”。
此外,作业控制部31创建收纳遗漏校正信息G,所述收纳遗漏校正信息G是指“将由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B中的收纳遗漏物品ID识别的物品收纳在容器60中,所述容器60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发票编号。”另外,作业控制部31创建误收纳校正信息H,所述误收纳校正信息H是指“将由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A中的误收纳物品ID识别的物品从容器60中移除,所述容器60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发票编号”。
当在所有工作存储器MA、工作存储器MB、工作存储器MC、以及工作存储器MD中存储有数据时,作业控制部31判定为上述【不当作业3】被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创建收纳遗漏作业信息I,所述收纳遗漏作业信息I是指“对于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D中的收纳遗漏发票编号的容器60,由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B中的收纳遗漏物品ID识别的物品存在收纳遗漏”。另外,作业控制部31创建误收纳作业信息J,所述误收纳作业信息J是指“对于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C中的误收纳发票编号的容器60,由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A中的误收纳物品ID识别的物品被误收纳”。
此外,作业控制部31创建收纳遗漏校正信息K,所述收纳遗漏校正信息K是指“将由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B中的收纳遗漏物品ID识别的物品收纳在容器60中,所述容器60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D中的收纳遗漏发票编号”。另外,作业控制部31创建误收纳校正信息L,所述误收纳校正信息L是指“将由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A中的误收纳物品ID识别的物品从容器60中移除,所述容器60在RFID标签612中存储了由工作存储器MC中存储的误收纳发票编号”。
当作业控制部31结束不当信息的创建时,作业控制部31进入到ACT45。作为ACT45,作业控制部31将不当信息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
具体地,在创建了收纳遗漏作业信息A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收纳遗漏作业信息A与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D中的收纳遗漏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0”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
在创建了误收纳作业信息B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误收纳作业信息B与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C中的误收纳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0”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
在创建了收纳遗漏校正信息C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收纳遗漏校正信息C与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D中的收纳遗漏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1”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
在创建了误收纳校正信息D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误收纳校正信息D与存储在工作存储器MC中的误收纳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1”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
在创建了收纳遗漏作业信息E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收纳遗漏作业信息E与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0”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
在创建了误收纳作业信息F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误收纳作业信息F与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0”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所述发票编号是与在ACT36的处理中确定的收纳容器地址相关联地存储在追踪列表321中的。
在创建了收纳遗漏校正信息G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收纳遗漏校正信息G与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1”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
在创建了误收纳校正信息H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误收纳校正信息H与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1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所述发票编号是与在ACT36的处理中确定的收纳容器地址相关联地存储在追踪列表321中的。
在创建了收纳遗漏作业信息I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收纳遗漏作业信息I与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0”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
在创建了误收纳作业信息J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误收纳作业信息J与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0”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所述发票编号是与在ACT36的处理中确定的收纳容器地址相关联地存储在追踪列表321中的。
在创建了收纳遗漏校正信息K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收纳遗漏校正信息K与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1”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
在创建了误收纳校正信息L的情况下,作业控制部31将误收纳校正信息L与发票编号和类别标志“1”一起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所述发票编号是与在ACT36的处理中确定的收纳容器地址相关联地存储在追踪列表321中的。
当不当信息的登记结束时,作业控制部31进入到ACT46。作为ACT46,作业控制部31将登记在追踪列表321中的作业对象追踪数据的作业标志从“1”改变为“0”。因此,作业控制部31结束图15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之后,每当结束开关37被操作时,作业控制部31就重复执行ACT32至ACT46的处理。
接着,以回收控制部41为主体对回收区设备4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回收控制部41的主要控制步骤的流程图。作为ACT51,回收控制部41等待RFID标签612的数据。在这种状态下,当由输送机500输送的容器60被输送到回收区400,并且该容器60的显示单元61与读取器/写入器83相向时,读取器/写入器83与设置在该显示单元61上的RFID标签612进行通信。然后,读取器/写入器83从RFID标签612读取数据。数据包括发票编号。
当读取器/写入器83读取RFID标签612的数据时,回收控制部41在ACT51中判定为是,并且进入到ACT52。作为ACT52,回收控制部41从RFID标签612的数据中获取发票编号。
作为ACT53,回收控制部41检索不当信息列表331。然后,作为ACT54,回收控制部41确认包括从RFID标签612获取的发票编号的不当信息登记是否被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当该发票编号的不当信息未被登记时,回收控制部41在ACT54中判定为否。回收控制部41结束图16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
当包括从RFID标签612获取的发票编号的不当信息被登记在不当信息列表331中时,回收控制部41在ACT54中判定为是,并且进入到ACT55。作为ACT55,回收控制部41使报知器43动作。由此,在报知器43是蜂鸣器的情况下,该蜂鸣器鸣响。在报知器43是灯的情况下,该灯点亮或闪烁。在报知器是振动板时,该振动板振动。通过该报知器43的动作,负责回收作业的回收作业者可以知道在作业区300中对于被输送到回收区400的容器60执行了不当作业。
作为ACT56,回收控制部41从包括从RFID标签612获取的发票编号的不当信息中,获取类别标志为“0”的信息,即不当作业信息。然后,作为ACT57,回收控制部41在显示设备44上显示该不当作业信息。因此,当不当作业是误收纳时,误收纳作业信息被显示在显示设备44上。结果,回收作业者可以知道对于被输送到回收区400的容器60执行了误收纳。同样地,在不当作业是收纳遗漏的情况下,在显示设备44上显示收纳遗漏作业信息。结果,回收作业者可以知道对于被输送用到回收区400的容器60,存在收纳遗漏。
作为ACT58,回收控制部41从包括从RFID标签612获取的发票编号的不当信息中获取类别标志为“1”的信息,即不当校正信息。然后,作为ACT59,回收控制部41在显示设备44上显示不当校正信息。因此,当不当作业是误收纳时,误收纳校正信息被显示在显示设备44上。结果,回收作业者可以从被输送到回收区400的容器60中确定并移除被误收纳的物品。同样地,在不当作业是收纳遗漏的情况下,在显示设备44上显示收纳遗漏校正信息。结果,回收作业者可以相对于被输送到回收区400的容器60,确定并收纳存在收纳遗漏的物品。
当以上处理结束时,回收控制部41结束图16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的信息处理。之后,每当读取器/写入器83读取与下一个容器60相对应的RFID标签612的数据时,回收控制部41就重复执行ACT52至ACT59的处理。
在此,作业区设备30和回收区设备40实现了作为作业监视系统的功能。即,作业区设备30的作业控制部31与行动监视照相机38协作以构成监视单元,监视单元监视从根据作业指示执行作业的作业区被输送至执行作业校正的校正区(例如回收区)的作业对象物(例如容器)在作业区的作业。另外,作业控制部31与追踪存储部32协作以构成确定单元,确定单元当监视单元通过监视作业而识别出执行了与作业指示不同的不当作业时,确定作为该作业的对象的作业对象物。另外,作业控制部31与不当信息存储部33协作以构成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与由确定单元确定的作业对象物相关联地存储不当作业信息,不当作业信息是表示对该作业对象物执行的不当作业的内容。另外,作业控制部31构成创建单元,创建单元用于创建表示用于校正不当作业的作业内容的不当校正信息。上述作业是将在作业区中准备的物品收纳在发出了作业指示的作业对象物的容器中的作业。上述作业指示是对设置在包括用于收纳物品的容器的作业对象物上的灯的动作。上述监视单元从拍摄的在作业区中执行作业的作业者的图像,监视发出了作业指示的作业对象物的容器中是否收纳了物品,并且当在除发出了作业指示的作业对象物之外的作业对象物的容器中收纳了物品时,识别为执行了不当作业。上述确定单元确定通过上述不当作业收纳了物品的作业对象物、以及发出了作业指示的作业对象物。
回收区设备40的回收控制部41与读取器/写入器83协作以构成检测单元,检测单元检测由确定单元确定的作业对象物被输送至校正区。另外,回收控制部41与报知器43协作以构成报知单元,报知单元报知检测单元检测到作业对象物被输送至校正区。另外,回收控制部41与显示设备44协作以构成通知单元,通知单元当检测单元检测到作业对象物被输送至校正区时,通知与该作业对象物相关联地存储的不当作业信息,通知单元还通知用于校正由不当作业信息表示的不当作业的不当校正信息。上述报知单元使用设置在识别为被执行了不当作业的作业对象物上的灯进行报知。
结果,当由于【不当作业1】而发生了收纳遗漏的容器P被输送到回收区400时,报知器43动作。然后,在显示设备44上显示收纳遗漏作业信息A和收纳遗漏校正信息C。因此,回收作业者将物品A收纳在容器P中即可。
此外,当由于【不当作业1】而发生了误收纳的容器Q被输送到回收区400时,报知器43动作。然后,在显示设备44上显示误收纳作业信息B和误收纳校正信息D。因此,回收作业者从容器Q中取出物品A即可。
另外,当由于【不当作业2】而发生了误收纳和收纳遗漏的容器P被输送到回收区400时,报知器43动作。然后,在显示设备44上显示收纳遗漏作业信息E和误收纳作业信息F、以及收纳遗漏校正信息G和误收纳校正信息H。因此,回收作业者从容器P中移除物品B,并将物品A收纳在容器P中即可。
另外,当由于【不当工件3】而发生了收纳遗漏的容器P被输送到回收区400时,报知器43动作。然后,在显示设备44上显示收纳遗漏作业信息I和收纳遗漏校正信息K。因此,回收作业者将物品A收纳在容器P中即可。
另外,当由于【不当作业3】而发生了误收纳的容器Q被输送到回收区400时,报知器43动作。然后,在显示设备44上显示误收纳作业信息J和误收纳校正信息L。因此,回收作业者从容器Q中取出物品B即可。
如上所述,根据包括作业监视系统的本实施方式,当在作业区300中,相对于作业指示执行了不当作业时,可以监视作业,使得在回收区400中返回适当状态。因此,可以校正拣选作业的错误,而不停止在物流据点系统100中执行的拣选作业的流程。
另外,由于在显示设备44上显示表示不当作业的内容的不当作业信息,因此回收作业者可以容易地知道不当作业的内容。
此外,由于在显示设备44上还显示了用于校正不当作业的不当校正信息,因此回收作业者可以容易地知道不当作业的校正方法。
以上对作业监视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作业区设备30和回收区设备40来实现作为作业监视系统的功能。作为另一实施方式,管理服务器10可以实现作为作业监视系统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一种监视物流据点的拣选作业的作业监视系统,所述物流据点中,物品架70位于隔着输送机500与作业者M相向的位置。就这点而言,可以同样地应用于监视其中物品架70位于隔着作业者M与输送机500相向的位置的物流据点的拣选作业的情况。此外,要监视的作业不限于拣选作业。
此外,校正区不必一定是回收区400。可以在最后段、作业区300和回收区400之间设置校正区,并且当被执行了不当作业的容器60被输送到校正区时,进行报知,并且显示不当作业信息和不当校正信息。
监视单元的设备不限于行动监视照相机38。例如,可以通过跟随作业者M的手的运动的传感器来监视作业者M的行动。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回收区设备40设置有报知器43。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在容器60上的显示单元61的灯611可以作为报知器进行动作。换句话说,当被执行不当作业的容器60被输送到回收区400时,该容器60的灯611打开或闪烁以报知回收作业者。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省略报知器4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设置在作业区300中的读取器/写入器82读取RFID标签612的数据作为触发,来发出作业指示的情况。发出作业指示的时刻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监视由输送机500输送的容器60的输送量,并且当识别出容器60到达作业对象的作业区300时,发出作业指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读取器/写入器8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612被设置在与容器60相对应的显示单元61上。发票编号作为容器确定信息记录在RFID标签612上。用于记录发票编号的介质不限于RFID标签612。此外,容器确定信息不限于发票编号。可以在容器上粘贴其上打印有作为容器60的唯一容器确定信息的纸标签,并且通过光学字符读取器(OCR)代替读取器/写入器81至83读取该纸标签的容器确定信息。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作业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监视单元,其监视从根据作业指示执行作业的作业区被输送至执行作业校正的校正区的作业对象物在所述作业区的作业;
确定单元,其当所述监视单元通过监视作业而识别出执行了与作业指示不同的不当作业时,确定作为该作业的对象的作业对象物;
检测单元,其检测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作业对象物被输送至所述校正区;以及
报知单元,其报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作业对象物被输送至所述校正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存储单元,其与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作业对象物相关联地存储不当作业信息,所述不当作业信息是表示对该作业对象物执行的不当作业的内容;以及
通知单元,其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作业对象物被输送至所述校正区时,通知与该作业对象物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不当作业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创建单元,其用于创建表示用于校正所述不当作业的作业内容的不当校正信息,
所述通知单元还通知用于校正由所述不当作业信息表示的不当作业的所述不当校正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对象物包括一个容器,
所述作业是将在作业区中准备的物品收纳在发出了作业指示的作业对象物的所述容器中的作业,
所述作业指示是对设置在包括用于收纳物品的容器的作业对象物上的灯的动作,
所述报知单元使用设置在识别为被执行了不当作业的作业对象物上的所述灯进行报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单元从拍摄的在作业区中执行作业的作业者的图像,监视发出了作业指示的作业对象物的容器中是否收纳了物品,并且当在除发出了作业指示的作业对象物之外的作业对象物的容器中收纳了物品时,识别为执行了不当作业,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通过所述不当作业收纳了物品的作业对象物、以及发出了作业指示的作业对象物。
CN202021961844.XU 2020-03-25 2020-09-10 作业监视系统 Active CN21373726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3674 2020-03-25
JP2020053674A JP7443114B2 (ja) 2020-03-25 2020-03-25 作業監視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37269U true CN213737269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42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1844.XU Active CN213737269U (zh) 2020-03-25 2020-09-10 作业监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04104A1 (zh)
JP (1) JP7443114B2 (zh)
CN (1) CN2137372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3283A (zh) * 2021-12-17 2022-05-10 珠海市奥德维科技有限公司 分选机吹气排料监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1878B2 (ja) * 2020-03-18 2024-04-2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映像処理装置
CN114519841A (zh) * 2020-11-05 2022-05-20 百威雷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生产线监视方法及其监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4928B2 (en) * 2001-03-16 2005-12-13 Breakthrough Logistic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package delivery and storage
US7653457B2 (en) * 2001-03-16 2010-01-26 Breakthrough Logistic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package delivery and storage
US6857493B2 (en) * 2002-02-13 2005-02-22 Paragon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load positioning for a conveyor cart
JP4074222B2 (ja) 2003-06-09 2008-04-09 株式会社アイオイ・システム ピッキング支援装置
JP2007153490A (ja) 2005-12-01 2007-06-21 Murata Mach Ltd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JP2011073876A (ja) 2009-10-02 2011-04-14 Infowave:Kk ピッキング動作検出システム及びピッキング動作検出方法並びにピッキング動作検出プログラム
DE102013015456A1 (de) * 2013-09-13 2015-03-19 SSI Schäfer Noell GmbH Lager- und Systemtechnik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gemeinsamen Kommissionieren von zerbrechlichen und unzerbrechlichen Artikeln
CN106231160A (zh) * 2015-06-02 2016-12-14 株式会社理光 工作指令系统、图像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US9928698B2 (en) * 2015-12-15 2018-03-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lluminating containers in an inventory system
US10558944B1 (en) * 2018-08-27 2020-02-11 Invia Robotics, Inc. Inventory verification device
EP3696772A3 (en) * 2019-02-14 2020-09-09 Denso Wave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state of manual work by worker, and work analysis progra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3283A (zh) * 2021-12-17 2022-05-10 珠海市奥德维科技有限公司 分选机吹气排料监控方法
CN114453283B (zh) * 2021-12-17 2022-12-09 珠海市奥德维科技有限公司 分选机吹气排料监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43114B2 (ja) 2024-03-05
JP2021151917A (ja) 2021-09-30
US20210304104A1 (en)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37269U (zh) 作业监视系统
US630554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ycling discarded industrial products
JP6489562B1 (ja) 物流倉庫内作業把握システム
US8608068B2 (en) Mail processing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04042251A (ja) 組立生産ラインの部品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供給方法
WO201514598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物流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8045682A (zh) 一种自动贴标分拣装置
JP2007153490A (ja)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US11763592B2 (en) Video processing device
CN106919968A (zh) 一种标签数据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JP2020015576A (ja) 自動倉庫システム
US8872661B2 (en) Closed loop location detection system
CN212149536U (zh) 用于片烟烟包的检测系统和制烟设备
JP2006232510A (ja) 仕分けシステム
JP7309499B2 (ja) 物品搬送制御装置および仕分けシステム
JP6156049B2 (ja) 画像管理システム
CN114881467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仓储商品货物智能上下货控制管理系统
JPH08138105A (ja) 誤ピッキング追跡用デジタル表示器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誤ピッキング追跡方法
US1202432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error recovery in an automated packaging process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packaging shipment sets
JP2021127225A (ja) ラベル読取装置、納品管理装置および誤配防止システム
JP7451216B2 (ja) 納品管理装置、データサーバおよび入荷確認システム
KR102680749B1 (ko) 비전 기반의 화물 분류 시스템 및 방법
JP4373548B2 (ja) 自動起票システム
CN115055398B (zh) 卷烟成品防差错系统及方法
JP5998966B2 (ja) 仕分け設備および仕分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