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78835U - 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78835U
CN213678835U CN202022667929.3U CN202022667929U CN213678835U CN 213678835 U CN213678835 U CN 213678835U CN 202022667929 U CN202022667929 U CN 202022667929U CN 213678835 U CN213678835 U CN 213678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ware
conveying
production line
interface board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79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艳芳
张英文
潘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Cle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3Cle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Cle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3Cle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679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78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78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78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件移动载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包括:输送整理机构,整理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输送带循环转动,用以传输移动数据载体;抓取机构,设置在输送整理机构传输方向的端部位置,用于移动数据载体的夹持与移动;测试机构,设置在抓取机构的移动范围内,且测试机构包括接口板和与接口板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插入至接口板内的移动数据载体;拔出机构,设置在测试机构外侧,用于拔出检测完成的移动数据载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化机械代替了人工,提高了对移动数据载体接口检测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流畅度,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件移动载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恢复盘是一种包含内置软件的移动数据载体,用于使丢失的数据或者遭到破坏的数据还原为正常数据。鉴于大气环境行业领域的特殊性,站点、仪器、因子的数据量非常大,为了确保数据恢复盘的正常使用,公司使用前,需要将数据恢复盘连接检测设备,以确保其端口能够正常使用,内置的软件可以正常加载。
现有技术中,对数据恢复盘的检测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将移动数据载体插入检测设备中,检测能否读取移动数据载体内的软件,从而验证数据恢复盘能否正常使用。
然而上述人工方法逐一对移动数据载体进行检测,检测时间长,检测速度慢,无法适应大规模检测。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以加快移动数据载体的检测速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包括:
输送整理机构,所述整理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输送带循环转动,用以传输移动数据载体;
抓取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整理机构传输方向的端部位置,用于移动数据载体的夹持与移动;
测试机构,设置在所述抓取机构的移动范围内,且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接口板和与所述接口板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插入至所述接口板内的移动数据载体;
拔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测试机构外侧,用于拔出检测完成的移动数据载体。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整理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且在移动数据载体移动时,与所述导向组件的内壁接触,所述导向组件的内壁间距渐缩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所述输送带输送的方向依次连接且对称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的第一护板组、第二护板组和第三护板组,其中所述第二护板组包括设置在首端的第一弯板和与所述弯板连接的第一直板,所述第三护板包括与所述第一直板连接的第二弯板以及与所述第二弯板连接的第二直板,两所述第二直板的间距小于两所述第一直板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整理机构还包括推送平台,所述推送平台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传送方向的一端,用于移动数据载体的暂存。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自由端具有视觉识别系统的机械臂以及连接在所述机械臂自由端的夹爪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接口板连接,所述接口板上具有多个接口,所述伸缩气缸驱动所述接口板沿与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垂直的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板上的多个接口沿与所述伸缩气缸的驱动方向一字等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气缸驱动所述接口板间隔往复移动,同一方向每次移动的间距为相邻两接口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机构上还具有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滑轨,所述接口板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拔出机构包括机械手臂以及和机械手臂自由端连接的夹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整理机构的自动传输、抓取机构的自动抓取插入以及通过拔出机构的自动拔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智能化机械代替了人工,提高了对移动数据载体接口检测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流畅度,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送整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抓取机构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机构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设备测试时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的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包括输送整理机构10、抓取机构20、测试机构30和拔出机构40,其中:
整理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11和驱动组件12,驱动组件12驱动输送带11循环转动,用以传输移动数据载体;在具体工作时,将整理输送机构设置在生产线的输出端,通过驱动组件12驱动输送带11转动以带动放置在输送带11上的数据恢复盘进行移动,这里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移动数据载体指的是数据恢复盘,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移动数据载体,驱动组件12为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的滚轮,通过滚轮与输送带11之间的摩擦力驱动输送带11的转动。
抓取机构20设置在输送整理机构10传输方向的端部位置,用于移动数据载体的夹持与移动;当将数据恢复盘移动至输送带11移动方向的顶端时,抓取机构20将数据恢复盘夹持住并移动数据恢复盘的USB端口插入至测试机构30中进行检测。
测试机构30设置在抓取机构20的移动范围内,且测试机构30包括接口板31和与接口板31电连接的检测装置32,检测装置32用于检测插入至接口板31内的移动数据载体;当数据恢复盘插接在接口板31上后,检测装置32进行自动检测数据恢复盘的接口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拔出机构40设置在测试机构30外侧,用于拔出检测完成的移动数据载体。当检测完毕后,通过拔出机构40将数据恢复盘夹持住并从检测装置32上拔出,然后转移至其他的数据移动载体的包装设备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输送整理机构10的自动传输、抓取机构20的自动抓取插入以及通过拔出机构40的自动拔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智能化机械代替了人工,提高了对移动数据载体接口检测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流畅度,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输送整理机构10还包括导向组件13,导向组件13设置在输送带11上方,且在移动数据载体移动时,与导向组件13的内壁接触,导向组件13的内壁间距渐缩设置。通过导向组件13内壁的间距逐渐缩小的设置,使得数据恢复盘的形态逐渐统一成一字排列的形态,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数据恢复盘在移动过程中的形态调整更加精准,请继续参照图2,导向组件13包括沿输送带11输送的方向依次连接且对称设置在输送带11两侧的第一护板组131、第二护板组132和第三护板组133,其中第二护板组132包括设置在首端的第一弯板132a和与弯板连接的第一直板132b,第三护板包括与第一直板132b连接的第二弯板133a以及与第二弯板133a连接的第二直板133b,两第二直板133b的间距小于两第一直板132b的间距。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弯板的设置,使得数据恢复盘在移动过程中的姿态调整更加平滑,通过设置两平行相对设置的直板,可以保证数据恢复盘的直线排列,定位也更加精确。
进一步地,输送整理机构10还包括推送平台14,推送平台14设置在输送带11传送方向的一端,用于移动数据载体的暂存。推送平台14为平板结构,且推送平台14的上表面的颜色设置为与数据恢复盘反差较大的颜色,以便于后期对数据恢复盘的识别。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抓取机构20包括自由端具有视觉识别系统的机械臂21以及连接在机械臂21自由端的夹爪组件22。视觉识别系统的作用在于识别出数据恢复盘的位置和方向,以便于对数据恢复盘的准确夹持以及方向调整,当夹持住数据恢复盘之后,将数据恢复盘的接口调整至与机械臂21移动方向的调整,以便于更加精准的插入至接口板31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测试机构30还包括伸缩气缸33,伸缩气缸33与接口板31连接,接口板31上具有多个接口,伸缩气缸33驱动接口板31沿与输送带11的传输方向垂直的方向往复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多个接口的排列方向与伸缩气缸33的驱动方向相同,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使得伸缩气缸33驱动待插接的接口至靠近输送带11的端部,进而减少了抓取机构20移动的距离,当插接完毕后,伸缩气缸33进一步移动接口至靠近拔出机构40处,进一步简化了拔出机构40的控制难度。
具体的,接口板31上的多个接口沿与伸缩气缸33的驱动方向一字等间隔排列。仅设置一列接口,通过伸缩气缸33的驱动,可以保证抓取机构20和拔出机构40每次的插拔点相同,从而使得抓取机构20和拔出机构40循环往复动作,提高处理效率。
在进行测试时,伸缩气缸33驱动接口板31间隔往复移动,同一方向每次移动的间距为相邻两接口之间的距离。具体的,如图4中所示,伸缩气缸33驱动接口板31的初始位置在最下端,伸缩气缸33首先驱动接口板31使得最上端的接口靠近至输送带11的输送尾端的第一位置处,在此位置,抓取机构20抓取数据恢复盘并插入至检测机构,检测完成后,伸缩气缸33驱动第一接口上移至第二位置,此时拔出机构40将数据恢复盘拔出,同时接口盘上端的第二个接口已经处于第一位置处,抓取机构20抓取插入,再继续移动一个接口位置间隔,第二个接口也处于第二位置处,如此重复直至最后一个接口处于第二位置处后,伸缩气缸33将整个接口板31拉回至初始位置,继续循环往复驱动,通过这种设置实现了抓取机构20和拔出机构40的不停机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检测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测试机构30上还具有支架34和设置在支架34上的滑轨35,接口板31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滑轨35上。接口板31底部固定有与滑轨35仿形设置的滑块或者滑槽,通过这种设置,一方面减少了伸缩气缸33移动时的阻力,另一方面也提高驱动方向的精确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拔出机构40包括机械手臂41以及和机械手臂41自由端连接的夹板组件42。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拔出机构40和抓取机构20的结构相似,区别仅在于考虑经济型,机械手臂41上不具有视觉识别系统,这里对夹板组件42以及机械手臂41的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对数据恢复盘的检测过程进行进一步描述,首先将数据恢复盘通过生产线传输至输送整理机构10的最右端,数据恢复盘通过输送带11的带动往左移,在移动过程中与导向组件13接触而调整姿态至其长度方向与输送带11的输送方向平行,最终被移动至推送平台14上;然后抓取机构20开始工作,通过机械臂21端部的视觉识别系统识别出数据恢复盘的位置以及接口方向,将数据恢复盘抓取后并将数据恢复盘的接口调整至机械臂21移动方向的前端,然后将数据恢复盘插入至测试机构30上;测试机构30的伸缩气缸33驱动接口板31移动至接口至靠近输送带13端部的第一位置处,带检测完成则继续驱动其中该接口至第二位置处;最后拔出机构40将数据恢复盘拔出并且转移至数据恢复盘的包装设备上进行下一步操作流程。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整理机构,所述输送整理机构包括输送带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输送带循环转动,用以传输移动数据载体;
抓取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整理机构传输方向的端部位置,用于移动数据载体的夹持与移动;
测试机构,设置在所述抓取机构的移动范围内,且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接口板和与所述接口板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插入至所述接口板内的移动数据载体;
拔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测试机构外侧,用于拔出检测完成的移动数据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整理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且在移动数据载体移动时,与所述导向组件的内壁接触,所述导向组件的内壁间距渐缩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所述输送带输送的方向依次连接且对称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的第一护板组、第二护板组和第三护板组,其中所述第二护板组包括设置在首端的第一弯板和与所述弯板连接的第一直板,所述第三护板包括与所述第一直板连接的第二弯板以及与所述第二弯板连接的第二直板,两所述第二直板的间距小于两所述第一直板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整理机构还包括推送平台,所述推送平台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传送方向的一端,用于移动数据载体的暂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自由端具有视觉识别系统的机械臂以及连接在所述机械臂自由端的夹爪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接口板连接,所述接口板上具有多个接口,所述伸缩气缸驱动所述接口板沿与所述输送带的传输方向垂直的方向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板上的多个接口沿与所述伸缩气缸的驱动方向一字等间隔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缸驱动所述接口板间隔往复移动,同一方向每次移动的间距为相邻两接口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上还具有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滑轨,所述接口板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出机构包括机械手臂以及和机械手臂自由端连接的夹板组件。
CN202022667929.3U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 Active CN213678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7929.3U CN213678835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7929.3U CN213678835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78835U true CN213678835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4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7929.3U Active CN213678835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78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70922U (zh) 轮胎生产线的轮胎对中装置
CN210029100U (zh) 变距装置
CN213678835U (zh) 一种应用于软件移动载体生产线的软件检测设备
CN113753529A (zh) 一种光学镜片模具自动拾取定位装置
CN110744825A (zh) 塑胶件插针装置
CN214107934U (zh) 检测装置
CN213339689U (zh) 一种多连接端口规格的软件移动载体检测设备
CN114408500A (zh) 一种仪器仪表生产加工用自动化壳体安装装置
CN109283185B (zh) 一种压缩机保护器的引脚检测设备
CN216348385U (zh) 一种长宽尺寸检测装置
CN217806828U (zh) 用于圆柱电池自动化检测过程的间距变换装置
CN214322428U (zh) 一种插板的自动化装配设备
CN215796986U (zh) 一种锂电池抓取装置
CN203171622U (zh) 一种抓取电能表检测件的机械手装置
CN210167458U (zh) 拔胶钉设备
CN208931747U (zh) 一种fpc连接器自动检测包装装置
CN217060260U (zh) 一种样本管抓取摆放机械手和流水线分析系统
CN214162049U (zh) 按钮自动组装机
CN215239177U (zh) 一种挂锁自动装配装置
CN207134595U (zh) 通用型汽车负极电瓶栓自动组装及在线检测设备
CN106058603B (zh) 一种连接器自动装夹流水线
CN110556562A (zh) 拔胶钉设备
CN216189088U (zh) 一种轴承定位输送装置
CN112743311B (zh) 一种插板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及插板的装配方法
CN218808217U (zh) 拉头上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Sanq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3CLEAR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8001230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oftware detection device applied to a software mobile carrier production l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81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