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65411U -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65411U
CN213565411U CN202022744156.4U CN202022744156U CN213565411U CN 213565411 U CN213565411 U CN 213565411U CN 202022744156 U CN202022744156 U CN 202022744156U CN 213565411 U CN213565411 U CN 213565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base
reinforcing rib
hole
connec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441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田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Shangao Energy Developmen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Shangao Energy Developmen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Shangao Energy Developmen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Shangao Energy Developmen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441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65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65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65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包括底座和与底座相连的前支架,底座与汽车大架通过螺栓相连,底座的四角分别设有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每个凸台上均开有螺纹通孔,相邻的凸台之间通过加强筋相连,底座上开有减重凹槽,减重凹槽置于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围成的区域内,前支架向外延伸的端头上设有第五凸台,第五凸台上开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后与发动机相连,减重凹槽尽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整个发动机右后支架的重量,整个支架结构受力稳定,抗震性能好,安全性能高,能够满足现代工程车对发动机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是汽车的心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
汽车发动机在安装过程中,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用于在发动机下部做支撑并固定安装,发动机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现有的发动机支架体积大,重量大,结构设计不合理。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发生磕磕碰碰,长时间行驶后,发动机与支架之间易松动,发动机安装的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整个汽车发动机结构设计合理,重量轻,力学性能稳定,抗震性能好,能够满足现代工程车对发动机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包括底座和与底座相连的前支架,底座与汽车大架通过螺栓相连,前支架与发动机通过螺栓相连。
底座为梯形结构,底座的一个角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开有第一底部通孔,第一底部通孔为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一底部通孔将底座与汽车大架相连。
底座的另一个角上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开有第二底部通孔,第二底部通孔为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二底部通孔将底座与汽车大架相连。
底座的另一个角上设有第三凸台,第三凸台上开有第三底部通孔,第三底部通孔为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三底部通孔将底座与汽车大架相连。
底座的另一个角上设有第四凸台,第四凸台上开有第四底部通孔,第四底部通孔为螺纹孔,螺栓穿过第四底部通孔将底座与汽车大架相连。
为了增加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整个底座的结构稳定性,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通过第一加强筋相连,第一加强筋顺着底座的结构布置,第一加强筋与第一凸台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凸台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减少应力集中。
为了增加第二凸台与第三凸台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整个底座的结构稳定性,第二凸台与第三凸台之间通过第二加强筋相连,第二加强筋顺着底座的结构布置,第二加强筋与第二凸台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第二加强筋与第三凸台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减少应力集中。
为了增加第三凸台与第四凸台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整个底座的结构稳定性,第三凸台与第四凸台之间通过第三加强筋相连,第三加强筋顺着底座的结构布置,第三加强筋与第三凸台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第三加强筋与第四凸台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减少应力集中。
为了增加第四凸台与第一凸台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整个底座的结构稳定性,第四凸台与第一凸台之间通过第四加强筋相连,第四加强筋顺着底座的结构布置,第四加强筋与第四凸台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第四加强筋与第一凸台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减少应力集中。
底座上开有减重凹槽,减重凹槽置于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围成的区域内,为了保证减重凹槽不影响整个底座的结构强度,置于底座内的整个减重凹槽顺着底座的形状布置。减重凹槽向内延伸至前支架内,以进一步减轻整个右后支架的重量。
前支架向外延伸的端头上设有第五凸台,第五凸台上开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均为螺纹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大小相同,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后与发动机相连,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后与发动机相连。
第一凸台的外侧环绕有第一半弧形缓冲带,第一半弧形缓冲带顺着第一凸台外侧的形状布置,第一半弧形缓冲带能够进一步增强第一凸台的结构强度。
第二凸台的外侧环绕有第二半弧形缓冲带,第二半弧形缓冲带顺着第二凸台外侧的形状布置,第二半弧形缓冲带能够进一步增强第二凸台的结构强度。
第三凸台的外侧环绕有第三半弧形缓冲带,第三半弧形缓冲带顺着第三凸台外侧的形状布置,第三半弧形缓冲带能够进一步增强第三凸台的结构强度。
第四凸台的外侧环绕有第四半弧形缓冲带,第四半弧形缓冲带顺着第四凸台外侧的形状布置,第四半弧形缓冲带能够进一步增强第四凸台的结构强度。
减重凹槽包括置于底座内的第一减重槽和置于前支架内的第二减重槽,前支架与底座相连部分的横截面积最大,前支架的横截面积逐步递减,前支架向外延伸的端头与第五凸台相连,第二减重槽延伸至前支架内的形状顺着前支架的结构布置,既保证良好的减重效果,又不影响整个前支架的结构强度。
其中,前支架的一侧面与底座垂直布置,前支架的另一侧面相对于底座以45°-70°的角度布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地布置底座与前支架结构,并通过在底座内布置第一减重槽、在前支架内布置第二减重槽,尽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整个发动机右后支架的重量,通过在底座的各个凸台之间布置加强筋与弧形缓冲带,保证整个支架结构受力稳定,右后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变形,整个支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好,安全性能高,整个结构外形美观大方,能够满足现代工程车对发动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仰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截面图。
图中,1为底座,2为前支架,3为第一凸台,4为第二凸台,5为第三凸台,6为第四凸台,7为第一底部通孔,8为第二底部通孔,9为第三底部通孔,10为第四底部通孔,11为第一加强筋,12为第二加强筋,13为第三加强筋,14为第四加强筋,15为减重凹槽,16为第一半弧形缓冲带,17为第二半弧形缓冲带,18为第三半弧形缓冲带,19为第四半弧形缓冲带,20为第五凸台,21为第一连接孔,22为第二连接孔,23为第一减重槽,24为第二减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包括底座1和与底座1相连的前支架2,底座1与汽车大架通过螺栓相连,前支架2与发动机通过螺栓相连。
底座1为梯形结构,底座1的一个角上设有第一凸台3,第一凸台3上开有第一底部通孔7,第一底部通孔7为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一底部通孔7将底座1与汽车大架相连。
底座1的另一个角上设有第二凸台4,第二凸台4上开有第二底部通孔8,第二底部通孔8为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二底部通孔8将底座1与汽车大架相连。
底座1的另一个角上设有第三凸台5,第三凸台5上开有第三底部通孔9,第三底部通孔9为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三底部通孔9将底座1与汽车大架相连。
底座1的另一个角上设有第四凸台6,第四凸台6上开有第四底部通孔10,第四底部通孔10为螺纹孔,螺栓穿过第四底部通孔10将底座1与汽车大架相连。
为了增加第一凸台3与第二凸台4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整个底座1的结构稳定性,第一凸台3与第二凸台4之间通过第一加强筋11相连,第一加强筋11顺着底座1的结构布置,第一加强筋11与第一凸台3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第一加强筋11与第二凸台4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减少应力集中。
为了增加第二凸台4与第三凸台5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整个底座1的结构稳定性,第二凸台4与第三凸台5之间通过第二加强筋12相连,第二加强筋12顺着底座1的结构布置,第二加强筋12与第二凸台4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第二加强筋12与第三凸台5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减少应力集中。
为了增加第三凸台5与第四凸台6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整个底座1的结构稳定性,第三凸台5与第四凸台6之间通过第三加强筋13相连,第三加强筋13顺着底座1的结构布置,第三加强筋13与第三凸台5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第三加强筋13与第四凸台6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减少应力集中。
为了增加第四凸台6与第一凸台3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整个底座1的结构稳定性,第四凸台6与第一凸台3之间通过第四加强筋14相连,第四加强筋14顺着底座1的结构布置,第四加强筋14与第四凸台6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第四加强筋14与第一凸台3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减少应力集中。
底座1上开有减重凹槽15,减重凹槽15置于第一加强筋11、第二加强筋12、第三加强筋13和第四加强筋14所围成的区域内,为了保证减重凹槽15不影响整个底座1的结构强度,置于底座1内的整个减重凹槽15顺着底座1的形状布置。减重凹槽15向内延伸至前支架2内,以进一步减轻整个右后支架的重量。
前支架2向外延伸的端头上设有第五凸台20,第五凸台20上开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22,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22均为螺纹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22的孔径大小相同,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后与发动机相连,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22后与发动机相连。
第一凸台3的外侧环绕有第一半弧形缓冲带16,第一半弧形缓冲带16顺着第一凸台3外侧的形状布置,第一半弧形缓冲带16能够进一步增强第一凸台3的结构强度。
第二凸台4的外侧环绕有第二半弧形缓冲带17,第二半弧形缓冲带17顺着第二凸台4外侧的形状布置,第二半弧形缓冲带17能够进一步增强第二凸台4的结构强度。
第三凸台5的外侧环绕有第三半弧形缓冲带18,第三半弧形缓冲带18顺着第三凸台5外侧的形状布置,第三半弧形缓冲带18能够进一步增强第三凸台5的结构强度。
第四凸台6的外侧环绕有第四半弧形缓冲带19,第四半弧形缓冲带19顺着第四凸台6外侧的形状布置,第四半弧形缓冲带19能够进一步增强第四凸台6的结构强度。
减重凹槽15包括置于底座1内的第一减重槽23和置于前支架2内的第二减重槽24,前支架2与底座1相连部分的横截面积最大,前支架2的横截面积逐步递减,前支架2向外延伸的端头与第五凸台20相连,第二减重槽24延伸至前支架2内的形状顺着前支架2的结构布置,既保证良好的减重效果,又不影响整个前支架2的结构强度。
其中,前支架2的一侧面与底座1垂直布置,前支架2的另一侧面相对于底座1以45°-70°的角度布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地布置底座1与前支架2结构,并通过在底座1内布置第一减重槽23、在前支架2内布置第二减重槽24,尽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整个发动机右后支架的重量,通过在底座1的各个凸台之间布置加强筋与弧形缓冲带,保证整个支架结构受力稳定,右后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变形,整个支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好,安全性能高,整个结构外形美观大方,能够满足现代工程车对发动机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与底座(1)相连的前支架(2);
所述底座(1)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第一凸台(3)、第二凸台(4)、第三凸台(5)和第四凸台(6),所述第一凸台(3)上开有第一底部通孔(7),所述第二凸台(4)上开有第二底部通孔(8),所述第三凸台(5)上开有第三底部通孔(9),第四凸台(6)上开有第四底部通孔(10);
所述第一凸台(3)与第二凸台(4)之间通过第一加强筋(11)相连,所述第二凸台(4)与第三凸台(5)之间通过第二加强筋(12)相连,所述第三凸台(5)与第四凸台(6)之间通过第三加强筋(13)相连,第四凸台(6)与第一凸台(3)之间通过第四加强筋(14)相连;
所述底座(1)上开有减重凹槽(15),所述减重凹槽(15)置于第一加强筋(11)、第二加强筋(12)、第三加强筋(13)和第四加强筋(14)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减重凹槽(15)延伸至前支架(2)内;
所述前支架(2)上设有第五凸台(20),所述第五凸台(20)上开有第一连接孔(21)和第二连接孔(22),第一连接孔(21)与第二连接孔(22)的孔径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3)的外侧环绕有第一半弧形缓冲带(16),所述第二凸台(4)的外侧环绕有第二半弧形缓冲带(17),所述第三凸台(5)的外侧环绕有第三半弧形缓冲带(18),所述第四凸台(6)的外侧环绕有第四半弧形缓冲带(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凹槽(15)包括置于底座(1)内的第一减重槽(23)和置于前支架(2)内的第二减重槽(24),所述前支架(2)与底座(1)相连部分的横截面积最大,所述前支架(2)的横截面积逐步递减,所述前支架(2)向外延伸的端头与第五凸台(2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2)的一侧面与底座(1)垂直布置,前支架(2)的另一侧面相对于底座(1)以45°-70°的角度布置。
CN202022744156.4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 Active CN213565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4156.4U CN21356541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4156.4U CN21356541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65411U true CN213565411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43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44156.4U Active CN213565411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654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9589A (zh) * 2021-10-28 2021-12-17 重庆凯斯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高强度发动机前支架
CN116372490A (zh) * 2023-06-07 2023-07-04 太原市三高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发动机前支架加工工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9589A (zh) * 2021-10-28 2021-12-17 重庆凯斯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高强度发动机前支架
CN116372490A (zh) * 2023-06-07 2023-07-04 太原市三高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发动机前支架加工工装
CN116372490B (zh) * 2023-06-07 2023-08-01 太原市三高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发动机前支架加工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6541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后支架
CN106882029B (zh) 电池包
CN109625103A (zh) 一种车厢前墙总成
CN109625100A (zh) 一种车厢底板总成
CN212556512U (zh) 一种发动机盖外板锁扣支撑板结构
CN216450735U (zh)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转接支架
CN207029295U (zh) 一种轻型汽车用副车架
CN215751881U (zh) 一种安装点布置在vvt中间的前悬置总成
CN214728035U (zh) 一种空气悬架系统的气囊支座
CN105882768B (zh) 一种全铝车身铝型材铆接结构
CN212422800U (zh) 一种发动机吊架结构和摩托车
CN210122050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总成悬置
CN113119706B (zh)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汽车
CN214057213U (zh) 一种载重汽车的左发动机支架
CN211252748U (zh) 重载转向器支架
CN217259470U (zh) 钢板弹簧压板
CN216761440U (zh) 发动机左后支架
CN207173285U (zh) 一种发动机左前支架
CN201474795U (zh) 一种汽油机下缸体主轴承盖
CN218616199U (zh) 一种重型卡车用电机悬置结构
CN210653364U (zh) 一种重卡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CN221251587U (zh) 电动三轮车新型四弯梁车架结构
CN211335474U (zh) 一种应用于载重汽车的牵引支架
CN219237184U (zh) 翼子板缓冲块安装支架
CN221418409U (zh) 一种高强度侧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