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02739U -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02739U
CN213502739U CN202022345694.6U CN202022345694U CN213502739U CN 213502739 U CN213502739 U CN 213502739U CN 202022345694 U CN202022345694 U CN 202022345694U CN 213502739 U CN213502739 U CN 213502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scooter
shock
rod
absorb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456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虹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kang Qiyi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456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02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02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02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包括导向部,踏板,前滚轮,后滚轮,及位于后滚轮上方的刹车片,还包括减震机构,其包括与所述刹车片相连的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后滚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相连的第二连接件,套设于第一连接件外的弹性件,及一侧穿过踏板后与刹车片相连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另一侧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避震效果佳,使用安全性高,上杆体和下杆体连接稳固,两者连接后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滑板车都没有减震装置,对于幼童来说,在不平整的路面滑行舒适度不高,甚至在遇到石头等容易倾倒,安全性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减震功能,滑行更加舒适,结构简单的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包括导向部,踏板,前滚轮,后滚轮,及位于后滚轮上方的刹车片,还包括减震机构,其包括与所述刹车片相连的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后滚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相连的第二连接件,套设于第一连接件外的弹性件,及一侧穿过踏板后与刹车片相连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另一侧与第二连接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后滚轮上设置了减震机构,从而滑行在高低不平处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发生轴向移动,对后滚轮形成良好的缓冲效果,避震结构简单、有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插柱,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供插柱伸入的插槽,所述插柱上套设有可与所述插槽开口端面相抵的缓冲件。缓冲件的设置避免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产生撞击,缓冲效果更佳,避震性能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由弹性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片包括与踏板相连的转接件和与转接件相连的弹片本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该转接件相连。刹车片包括分体的转接件和弹片本体,在保证弹性本体的弹性的同时,增加了转接件的结构稳固性,使得转接件和第一连接件、支撑件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本体的上表面带有防滑纹,弹片本体的下表面带有可与所述后滚轮接触的耐磨层。耐磨层可以保证长时间使用后弹片本体不会过度磨损,防滑纹可以增加使用者踩踏弹片本体的摩擦力,避免发生打滑,安全性能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包括带有把手的上杆体,与所述踏板相连的下杆体,及连接所述上杆体和下杆体的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包括套设于下杆体的套筒,转动连接于套筒的锁紧件,及位于套筒外壁的抵接凸部,所述下杆体对应抵接凸部的区域形成用于放置弹性锁紧片的缺口,所述锁紧件上形成推动部,于锁紧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推动部挤压所述抵接凸部,以将所述弹性锁紧片向上杆体外壁挤压。弹性锁紧片的设置大大增加了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的连接力,使得导向部的承重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锁紧片上方设有防止其脱离缺口的阻挡片。阻挡片抵住弹性锁紧片,避免其在缺口内发生相对滑动而偏离抵接凸部所在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锁紧片沿周向延伸,其圆心角为30-90°。弹性锁紧片的面积得到保证,进而对上杆体的抱紧力得到保证。
进一步的,所述上杆体外壁设有弹性卡珠,所述下杆体沿高度方向形成多个可供弹性卡珠伸出的限位孔。弹性卡珠和限位孔配合,使得上杆体和下杆体之间的连接得到双重保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和后滚轮的连接点、刹车片和支撑件的连接点、刹车片和第一连接件的连接点呈三角形。三角形的结构稳固,而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发生轴向移动时,三角形可以产生一定的形变,进而达到避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避震效果佳,使用安全性高,上杆体和下杆体连接稳固,两者连接后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三。
图5为图4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包括导向部1,踏板2,前滚轮3,后滚轮4,位于后滚轮4上方的刹车片5,及减震机构6。
减震机构6包括与刹车片5相连的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后滚轮4相连、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61活动相连的第二连接件62,套设在第一连接件61外的弹性件63,及支撑件64,该支撑件64的一侧穿过踏板2后与刹车片5相连,其另一侧与第二连接件62相连。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61的一端与刹车片5转动相连,其另一端形成插柱611,第二连接件62的一端与后滚轮4的中心转动相连,其另一端形成插槽621,该插槽621的内径与插柱611的外径相当,从而插柱611可以稳定伸入插槽621内,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同轴相连。
为了避免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相互撞击,在插柱611上套设有由弹性材质制成的缓冲件65,该缓冲件65为中空柱形,其一端面与第一连接件61相抵接,另一个端面在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发生轴向相对移动时,可以与插槽621的开口端面相抵接。
刹车片5包括与踏板2相连的转接件51和与转接件51相连的弹片本体52,于本实施例中,转接件51和踏板2一体连接,且与踏板2的水平部分呈夹角,弹片本体52与转接件5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撑件64的一侧与转接件51活动连接。
如图3所示,弹片本体52的上表面带有防滑纹521,该防滑纹521可以增加使用者向下踩踏弹片本体52时的摩擦力;弹片本体52的下表面带有耐磨层522,该耐磨层522可以与后滚轮4接触,实现刹车功能,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导致弹片本体52过度磨损。
第二连接件62和后滚轮4的连接点、刹车片5和支撑件64的连接点、刹车片5和第一连接件61的连接点之间呈三角形,由于三个连接点均为活动连接,当遇到高低不平处时,该三角形的形状可以发生一定的改变,产生减震的效果,使用舒适度更高。
如图4-6所示,导向部1包括带有把手13的上杆体11,与踏板2相连的下杆体12,及连接上杆体11和下杆体12的连接接头14,该连接接头14包括套设在下杆体12外的套筒141,转动连接在套筒141上的锁紧件142,及位于套筒141外壁、靠近锁紧件142设置的抵接凸部143;下杆体12对应抵接凸部143的区域形成缺口121,该缺口121沿着轴线方向和圆周方向延伸,大致为方形,可以用于放置弹性锁紧片15,该弹性锁紧片15由弹性材质制成,在受到外力挤压后会产生形变,停止施加外力时形变复原。
在锁紧件142上形成推动部144,在锁紧件142转动至锁止状态时,该推动部144与抵接凸部143接触,并挤压抵接凸部143,使得抵接凸部143受到向下杆体12的中心方向的外力,从而抵接凸部143会挤压缺口121内的弹性锁紧片15,将弹性锁紧片15向上杆体11外壁挤压,将上杆体11牢牢包裹住,使得上杆体11和下杆体1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弹性锁紧片15的形状与缺口121的形状适配,为了保证对上杆体11的包裹力度,弹性锁紧片15的圆心角在30-90°范围内。
为了避免弹性锁紧片15向上移动脱离缺口121,在弹性锁紧片15的上方设置用于防止其脱离缺口121的阻挡片16,阻挡片16的上部与缺口121的上端面齐平,其由硬质材料制成。
为了在轴向形成双重稳固的连接,在上杆体11的外壁设有弹性卡珠112,在下杆体12的外壁沿高度方向形成多个可以供弹性卡珠112的限位孔122,调节高度时,可以将弹性卡珠112选择性插入不同高度的限位孔122,实现上杆体11和下杆体12之间的整体高度的调节。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包括导向部(1),踏板(2),前滚轮(3),后滚轮(4),及位于后滚轮(4)上方的刹车片(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机构(6),其包括与所述刹车片(5)相连的第一连接件(61),一端与所述后滚轮(4)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61)活动相连的第二连接件(62),套设于第一连接件(61)外的弹性件(63),及一侧穿过踏板(2)后与刹车片(5)相连的支撑件(64),所述支撑件(64)另一侧与第二连接件(6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上形成插柱(611),所述第二连接件(62)上形成供插柱(611)伸入的插槽(621),所述插柱(611)上套设有可与所述插槽(621)开口端面相抵的缓冲件(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65)由弹性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5)包括与踏板(2)相连的转接件(51)和与转接件(51)相连的弹片本体(52),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与该转接件(5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本体(52)的上表面带有防滑纹(521),弹片本体(52)的下表面带有可与所述后滚轮(4)接触的耐磨层(5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包括带有把手(13)的上杆体(11),与所述踏板(2)相连的下杆体(12),及连接所述上杆体(11)和下杆体(12)的连接接头(14),所述连接接头(14)包括套设于下杆体(12)的套筒(141),转动连接于套筒(141)的锁紧件(142),及位于套筒(141)外壁的抵接凸部(143),所述下杆体(12)对应抵接凸部(143)的区域形成用于放置弹性锁紧片(15)的缺口(121),所述锁紧件(142)上形成推动部(144),于锁紧件(142)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推动部(144)挤压所述抵接凸部(143),以将所述弹性锁紧片(15)向上杆体(11)外壁挤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紧片(15)上方设有防止其脱离缺口(121)的阻挡片(1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紧片(15)沿周向延伸,其圆心角为30-9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体(11)外壁设有弹性卡珠(112),所述下杆体(12)沿高度方向形成多个可供弹性卡珠(112)伸出的限位孔(1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2)和后滚轮(4)的连接点、刹车片(5)和支撑件(64)的连接点、刹车片(5)和第一连接件(61)的连接点呈三角形。
CN202022345694.6U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 Active CN213502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5694.6U CN213502739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5694.6U CN213502739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02739U true CN213502739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00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45694.6U Active CN213502739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02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81059B1 (ko) 접철식 자전거
CN213502739U (zh)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滑板车
CN106005169B (zh) 一种可折叠的便携式电动三轮车
CN205150118U (zh) 一种独立悬架四轮减震滑板车
TWM485190U (zh) 自行車座墊結構
US20060279070A1 (en) Wheel assembly for baby stroller
KR20000063127A (ko) 카트 장착 골프백
CN107031768B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213138988U (zh) 一种游乐场用不易倾倒的儿童摩托车
CN209938855U (zh) 可旋转式自行车车把及自行车
CN208393568U (zh) 一种新型滑板车以及折叠结构
KR101445667B1 (ko) 자전거용 안티 다이브 서스펜션 포크
CN220032115U (zh) 一种带有减震结构的平衡车
CN107461043A (zh) 一种户外遮阳棚支脚
CN206278208U (zh) 一种带辅助协动轮可拖行携带的折叠自行车
CN205422502U (zh) 一种变压器专用台架式防滑人字梯
CN107914812B (zh) 便携折叠滑板车
CN215899056U (zh) 一种便携式新闻采访设备箱
CN204978979U (zh) 一种减震靠背自行车鞍座
CN214985770U (zh) 一种减震自行车后座
CN205422503U (zh) 一种应用于变压器安装、维修的多功能人字梯
CN207950659U (zh) 一种骑行玩具后置弹簧架
CN20405592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1075406U (zh) 一种箱包万向轮的限位结构
CN206866805U (zh) 高通过性拉杆行李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9

Address after: 321314 No. 1 Xiaxi Beach, Yatang Natural Village, Yatang Village, Tangxian Town, Yongkang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ed)

Patentee after: Yongkang Qiyi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404 No. 206, Houren village, Sanxi Township, Jinyun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Hongm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