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97583U - 一种扳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扳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97583U
CN213497583U CN202021731511.8U CN202021731511U CN213497583U CN 213497583 U CN213497583 U CN 213497583U CN 202021731511 U CN202021731511 U CN 202021731511U CN 213497583 U CN213497583 U CN 213497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guide rail
wrench
driving mechanism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15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道荣
郑其漫
郑乐盈
李美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uosheng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uosheng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uosheng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uosheng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15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97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97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97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扳手装置,包括电动扳手、X向驱动机构、Z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X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扳手沿前后方向移动;Z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X向驱动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Y向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Z向驱动机构沿左右方向移动。使用扳手装置时,通过X向驱动机构实现电动扳手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通过Z向驱动机构实现电动扳手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通过Y向驱动机构实现电动扳手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方便电动扳手在不同工位上移动,以完成取螺丝和上螺丝的动作,满足生产线上自动上螺丝的要求,该技术方案的扳手装置结构简单,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扳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机械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扳手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装配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各种零部件进行螺丝紧固。在生产线上安装螺丝时,通常由工人手持电动螺丝刀进行或者采用拧螺丝设备进行。传统的手持螺丝刀拧螺丝方式生产效率太低,且劳动强度大,无法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作。而现有技术中的锁螺丝设备虽然能够实现自动上螺丝的功能,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扳手装置,其能够实现三个方向上的移动,满足自动上螺丝的要求,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扳手装置,包括
电动扳手;
X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扳手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
Z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X向驱动机构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Y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Z向驱动机构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安装第一滑块,所述电动扳手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导轨往复运动。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套设第一传动螺母,所述第一传动螺母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设有第一传动带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传动带轮,所述第一传动带轮和第二传动带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安装第二滑块,所述X向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导轨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导轨往复运动。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套设第二传动螺母,所述第二传动螺母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导轨上滑动安装第三滑块,所述Z向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导轨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滑块沿所述第三导轨往复运动。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丝杆,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三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丝杆套设第三传动螺母,所述第三传动螺母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 Y向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导轨和第三驱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座。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动扳手具有扳手安装头,所述扳手安装头中设有磁吸部件,所述扳手安装头的前端具有螺丝安装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使用扳手装置上螺丝时,通过X向驱动机构实现电动扳手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通过Z向驱动机构实现电动扳手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通过Y向驱动机构实现电动扳手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方便电动扳手在不同工位上移动,以完成取螺丝和上螺丝的动作,满足生产线上自动上螺丝的要求,该技术方案的扳手装置结构简单,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扳手装置,包括电动扳手1、X向驱动机构、Z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电动扳手1用于拿取并拧紧螺母。其中,X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21,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扳手1沿第一导轨21移动,方便电动扳手1前进或后退,以进入或退出上螺丝工位及取螺丝工位。Z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31,第二驱动组用于驱动所述X向驱动机构沿第二导轨31移动,方便调节电动扳手1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装配位置。Y 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三导轨41,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Z向驱动机构沿第三导轨41移动,以调节电动扳手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方便电动扳手1在取螺丝和上螺丝的不同工位间来回移动。
参见图1和图2,使用扳手装置上螺丝时,通过X向驱动机构实现电动扳手1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通过Z向驱动机构实现电动扳手1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通过Y向驱动机构实现电动扳手1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方便电动扳手1在不同工位上移动,以完成取螺丝和上螺丝的动作,满足生产线上自动上螺丝的要求,该技术方案的扳手装置结构简单,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参见图1,第一导轨21上滑动安装第一滑块,电动扳手1 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导轨 21往复运动,以实现电动扳手1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组件可采用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驱动第一滑块的方式,也可采用电机驱动丝杆以带动第一滑块等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2和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丝杆23,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23传动连接,第一丝杆23套设第一传动螺母24,以带动第一传动螺母24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一传动螺母24与第一滑块连接,使得第一滑块带动电动扳手1前后运动,满足上螺丝和取螺丝的要求。
第一电机22可采用直接驱动第一丝杆23转动的方式,也可采用通过传动链与传动链轮相配合、传动带与传动带轮相配合或齿轮之间相啮合等方式。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丝杆23的一端设有第一传动带轮25,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传动带轮26,第一传动带轮25和第二传动带轮26通过传动带27传动连接,实现第一电机22驱动第一丝杆23运动的功能,同时可解决第一驱动组件在前后方向上占用空间过长的问题,有利于生产线空间的布局优化。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轨31上滑动安装第二滑块32,X向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28,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导轨21均安装于第一安装座28,第一安装座28与第二滑块32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滑块32沿第二导轨31往复运动,以实现电动扳手1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驱动组件可采用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驱动第二滑块32的方式,也可采用电机驱动丝杆以带动第二滑块32等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33和第二丝杆34,第二电机33与第二丝杆34传动连接,第二丝杆34套设第二传动螺母,以带动第二传动螺母沿高度方向运动,第二传动螺母与第一安装座28连接,使得X向驱动机构能够随着第二传动螺母往复运动,保证电动扳手1能够在高度方向上来回移动,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装配位置。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导轨41上滑动安装第三滑块42,Z向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座35,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导轨31均安装于第二安装座35,第二安装座35与第三滑块42连接,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三滑块42沿第三导轨41往复运动,以实现电动扳手1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驱动组件可采用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驱动第三滑块42的方式,也可采用电机驱动丝杆以带动第三滑块42等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43和第三丝杆44,第三电机43与第三丝杆44传动连接,第三丝杆44套设第三传动螺母45,以带动第三传动螺母45沿左右方向来回移动,第三传动螺母45与第二安装座35连接,使得Z向驱动机构能够随着第三传动螺母45往复运动,保证电动扳手1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来回移动,从而保证电动扳手1能够在取螺丝和上螺丝的不同工位间来回移动。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Y向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安装座46,第三导轨41和第三驱动组件均安装于第三安装座 46,方便对Y向驱动机构进行整体安装和拆卸,进一步地,方便对扳手装置进行整体安装和拆卸,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扳手1具有扳手安装头11,扳手安装头11中设有磁吸部件,扳手安装头11的前端具有螺丝安装孔12,螺丝安装孔12用于搬运并固定螺丝,磁吸部件起到磁吸螺丝,防止螺丝掉落的作用。
当电动扳手1移动到取螺丝工位时,使得螺丝安装孔12与螺丝对齐,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电动扳手1前移,或通过电动扳手1自身的驱动部件驱动扳手安装头11前移,以将螺丝嵌入螺丝安装孔12中,完成取螺丝任务。扳手装置即可根据实际生产线的状况,通过X向驱动机构和/或Y向驱动机构和/或Z向驱动机构,带动电动扳手1到达上螺丝工位。期间,螺丝在磁吸部件的磁吸作用下,能够固定于螺丝安装孔12中。到达上螺丝工位后,可根据实际装配的空间情况,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电动扳手1前移,或通过电动扳手1自身的驱动部件驱动扳手安装头11前移,以将螺丝嵌入生产零件的安装孔中,再通过电动扳手1驱动扳手安装头11旋转以拧紧螺丝,最后退出上螺丝工位,完成上螺丝任务,如此循环工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扳手;
X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扳手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
Z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X向驱动机构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Y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Z向驱动机构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安装第一滑块,所述电动扳手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导轨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套设第一传动螺母,所述第一传动螺母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设有第一传动带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传动带轮,所述第一传动带轮和第二传动带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安装第二滑块,所述X向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导轨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导轨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套设第二传动螺母,所述第二传动螺母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轨上滑动安装第三滑块,所述Z向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导轨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滑块沿所述第三导轨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丝杆,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三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丝杆套设第三传动螺母,所述第三传动螺母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导轨和第三驱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扳手具有扳手安装头,所述扳手安装头中设有磁吸部件,所述扳手安装头的前端具有螺丝安装孔。
CN202021731511.8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扳手装置 Active CN213497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1511.8U CN213497583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扳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1511.8U CN213497583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扳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97583U true CN213497583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41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1511.8U Active CN213497583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扳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975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0348A (zh) * 2022-02-28 2022-07-29 扬州新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电动扳手
CN117227159A (zh) * 2023-07-11 2023-12-15 杭州汤时林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扳手橡胶套加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0348A (zh) * 2022-02-28 2022-07-29 扬州新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电动扳手
CN114800348B (zh) * 2022-02-28 2024-01-09 扬州新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电动扳手
CN117227159A (zh) * 2023-07-11 2023-12-15 杭州汤时林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扳手橡胶套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97583U (zh) 一种扳手装置
CN202368320U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锁紧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0980288A (zh) 一种实现电磁吸盘吸附非平面物体的装置
CN205950737U (zh) 圆柱电芯分选机械手及圆柱电芯分档机
CN210878566U (zh) 并联支撑平台
CN210285548U (zh) 夹具切换系统
CN203418505U (zh) 一种水嘴阀芯锁紧装置
CN110977422A (zh) 用于汽车尾门缓冲块的组装设备
CN112976038B (zh) 机器人夹爪两自由度浮动装置
CN210292110U (zh) 一种连接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452883U (zh) 一种双驱动式螺丝锁付设备
CN209793034U (zh) 一种切换升降式快速吸取释放装置
CN218267081U (zh) 一种滚珠螺杆式电动x轴滑台
CN218026696U (zh) 一种剪线或勾线驱动机构
CN21558068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天窗电机
CN209936785U (zh) 大功率离心式鼓风机装配用两位式中心距定位工装
CN210284455U (zh) 往复式牵引机构
CN218891508U (zh) 一种治具输送线
CN220278204U (zh) 一种钉码机用角码抓取转移装置
CN211387546U (zh) 一种卡扣装配夹具
CN210818344U (zh) 一种气接头螺丝装配机构
CN214641643U (zh) 一种螺丝锁付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锁螺丝设备
CN220389239U (zh) 铜排安装工装
CN218888956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自动输送供料装置
CN217121631U (zh) 一种双工位旋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