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0221U - 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0221U
CN213480221U CN202021747327.2U CN202021747327U CN213480221U CN 213480221 U CN213480221 U CN 213480221U CN 202021747327 U CN202021747327 U CN 202021747327U CN 213480221 U CN213480221 U CN 213480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heating
chamber
main combustion
combustion chamber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73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强
樊建
韩金星
李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NANFA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HEADQUARTER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NANFA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HEADQUAR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NANFA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HEADQUARTER filed Critical JIANGXI NANFA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HEADQUARTER
Priority to CN2020217473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0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0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0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涉及火化设备技术领域,该拣灰炉包括由耐火砖砌筑而成的炉体,炉体内设有主燃室与预热室,主燃室的横截面呈“口”字形,预热室的横截面呈“n”字形,预热室设于主燃室的外围并通过供热管道进行连通;预热室内设有预热管道,预热管道呈往复折返的设于预热室内,预热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道,预热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供热管道,拣灰炉还包括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一端穿过炉体连接至主燃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主燃室的外围设置预热室与预热管道,冷空气在进入主燃室之前,主燃室散失的热量能将预热管道内流动的冷空气加热,提高了主燃室的燃烧效率,达到节省燃油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拣灰炉是现代化尸体处理装置,尸体在拣灰炉内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大都直接经过尾气处理设备处理后直接排出,而烟气中含有的大量热能流失严重。
在进行火化之前,需要先对主燃室进行预热,当主燃室内部达到一定温度时,再对尸体进行火化处理,而主燃室的预热工序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料;另外,进入主燃室的空气为冷空气,这将会造成主燃室内的炉温下降,导致主燃室内的燃烧效率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拣灰炉主燃室内燃烧效率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所述拣灰炉包括由耐火砖砌筑而成的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主燃室与预热室,所述主燃室的横截面呈“口”字形,所述预热室的横截面呈“n”字形,所述预热室设于所述主燃室的外围并通过供热管道进行连通;所述预热室内设有预热管道,所述预热管道呈往复折返的设于所述预热室内,所述预热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穿出所述炉体连接至空气压缩机,所述预热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供热管道,所述拣灰炉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穿过所述炉体连接至所述主燃室,所述排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废气处理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主燃室的外侧设置横截面为“n”字形的预热室,预热室内设置往复折返的预热管道,该拣灰炉在工作状态下,主燃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能量能对预热管道内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上述预热室与预热管道的设置,能有效提高主燃室内的燃烧效率,从而达到节省燃油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热室包括第一侧部预热区、第二侧部预热区与顶部预热区,所述顶部预热区的两侧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侧部预热区与所述第二侧部预热区,所述预热管道往复折返的设于所述第一侧部预热区、所述顶部预热区与所述第二侧部预热区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热管道的排气端口与所述供热管道在所述顶部预热区内连接,所述供热管道自所述顶部预热区内穿过入所述主燃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热管道的进气端口与所述供热管道在所述第一侧部预热区内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体的两侧还设有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温层设于所述第一侧部预热区的外侧,所述第二保温层设于所述第二侧部预热区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均呈空心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主燃室与所述预热室之间、所述炉体的壁厚为15-35cm。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主燃室与所述预热室之间、所述炉体的壁厚为25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热管道由若干直管与若干U形弯管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与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热管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与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与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拣灰炉包括由耐火砖砌筑而成的炉体10,炉体10内设有主燃室11,主燃室11的横截面呈“口”字形,尸体躺卧于炕面之上,通过一推送装置将炕面送入主燃室11内,向主燃室11内喷洒燃料后再将其点燃,尸体在主燃室11内完成焚烧。
在对尸体的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其热量的散发方向主要是向上与两侧,为了部分热量回收利用,在本实施例当中,炉体10内部还设置有预热室12,预热室12的横截面呈“n”字形,预热室12设于主燃室11的外围并通过供热管道17进行连通,这样便可以使得主燃室11内散发的热量进入预热室12内,以将预热室12内的空气加热。进一步的,预热室12内设有预热管道20,预热管道20呈往复折返的设于预热室12内,预热管道20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道15,进气管道15穿出炉体10连接至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出),预热管道20的另一端连接至供热管道17,拣灰炉还包括排气管道16,排气管道16的一端穿过炉体10连接至主燃室11,排气管道16的另一端连接至废气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
在该拣灰炉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空气压缩机的驱动下,冷空气经过进气管道15进入预热室12的预热管道20内,此时预热室12内的空气温度在主燃室11的余温作用下升高,该部分热量将直接作用于预热管道20,预热管道20内流动的冷空气得以升温,预热管道20内排出的热空气通过供热管道17进入主燃室11内,该热空气能够起到良好的助燃效果,从而提升主燃室11内的燃烧效率,达到节省燃油的效果。
具体的,预热室12包括第一侧部预热区120、第二侧部预热区121与顶部预热区122,顶部预热区122的两侧分别连通第一侧部预热区120与第二侧部预热区121,预热管道20往复折返的设于第一侧部预热区120、顶部预热区122与第二侧部预热区121内。在本实施例当中,预热管道20的排气端口与供热管道17在顶部预热区122内连接,供热管道17自顶部预热区122内穿过入主燃室11。预热管道20的进气端口与供热管道17在第一侧部预热区120内连接。
在本实施例当中,为了降低热量的流失速度,炉体10的两侧还设有第一保温层13与第二保温层14。具体的,第一保温层13设于第一侧部预热区120的外侧,第二保温层14设于第二侧部预热区121的外侧,第一保温层13、第二保温层14均呈空心结构。
当预热室12的第一侧部预热区120内的热量向外散失时,通过设置一空心结构的第一保温层13,能够有效降低第一侧部预热区120内的热量流失;同理,当预热室12的第二侧部预热区121内的热量向外散失时,通过设置一空心结构的第二保温层14,能够有效降低第二侧部预热区121内的热量流失。
在本实施例当中,考虑主燃室11与预热室12之间的结构强度及热传导,在主燃室11与预热室12之间、炉体10的壁厚为25cm,该厚度既能够保证应有的结构强度、避免塌陷,也能够保证主燃室11内散发的余温能够快速进入预热室12内。在其它实施例中,主燃室11与预热室12之间、炉体10的壁厚也可以为15-35cm。
在本实施例当中,由于预热管道20呈往复折返状设于预热室12内,为了降低该预热管道20的加热难度,预热管道20由若干直管21与若干U形弯管22拼接而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与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与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所述拣灰炉包括由耐火砖砌筑而成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有主燃室与预热室,所述主燃室的横截面呈“口”字形,所述预热室的横截面呈“n”字形,所述预热室设于所述主燃室的外围并通过供热管道进行连通;所述预热室内设有预热管道,所述预热管道呈往复折返的设于所述预热室内,所述预热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穿出所述炉体连接至空气压缩机,所述预热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供热管道,所述拣灰炉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穿过所述炉体连接至所述主燃室,所述排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废气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包括第一侧部预热区、第二侧部预热区与顶部预热区,所述顶部预热区的两侧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侧部预热区与所述第二侧部预热区,所述预热管道往复折返的设于所述第一侧部预热区、所述顶部预热区与所述第二侧部预热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管道的排气端口与所述供热管道在所述顶部预热区内连接,所述供热管道自所述顶部预热区内穿过入所述主燃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管道的进气端口与所述供热管道在所述第一侧部预热区内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两侧还设有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设于所述第一侧部预热区的外侧,所述第二保温层设于所述第二侧部预热区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均呈空心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燃室与所述预热室之间、所述炉体的壁厚为15-35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燃室与所述预热室之间、所述炉体的壁厚为2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管道由若干直管与若干U形弯管拼接而成。
CN202021747327.2U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 Active CN213480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7327.2U CN213480221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7327.2U CN213480221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0221U true CN213480221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1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7327.2U Active CN213480221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02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80221U (zh) 一种具有余温预热系统的拣灰炉
CN204739901U (zh) 带有循环通道的蓄热式加热炉
CN101545675A (zh) 废气直燃间接换热双用燃油燃气循环热风炉
CN207778791U (zh) 一种烟气预热的高效燃气供热锅炉
CN206919382U (zh) 一种节能燃气热水炉
CN205655329U (zh) 一种节能炉
CN205655328U (zh) 节能炉
CN201377817Y (zh) 采暖炉
CN208431758U (zh) 工业燃气自加温节能燃烧器
CN207599969U (zh) 一种具有防超温保护功能的节能型壁挂炉
CN205909516U (zh) 一种易于燃烧清理的热风炉
CN101021358B (zh) 节能环保无压采暖炉
CN206257670U (zh) 一种工业炉用蓄热式烧嘴
CN203231532U (zh) 一种组合式三体节能锅炉
CN205860475U (zh) 一种全自动水加热锅炉
CN208124617U (zh) 一种管排式高温热风发生装置
CN109855298A (zh) 一种烟气预热的高效燃气供热锅炉
CN218328146U (zh) 自预热节能器
CN217275508U (zh) 一种轻型节能隧道窑
CN218154161U (zh) 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
CN101551124A (zh) 高效节能环保供暖炊事多用炉
CN207231202U (zh) 一种不换向火焰蓄热熔铸炉
CN2713305Y (zh) 气化燃烧炉
CN208332672U (zh) 一种热风炉结构
CN2639789Y (zh) 容积式多段受热无烟煤节能热水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