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9348U - 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 - Google Patents

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9348U
CN213419348U CN202021852677.5U CN202021852677U CN213419348U CN 213419348 U CN213419348 U CN 213419348U CN 202021852677 U CN202021852677 U CN 202021852677U CN 213419348 U CN213419348 U CN 213419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main shaft
motor box
refrigerant pump
vertical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26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钧
胡加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uhuite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sh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sh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sh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26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9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9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9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齿轮泵头以及驱动该齿轮泵头运行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壳体内的电机箱、贯穿电机箱的主轴且主轴向下延伸出电机箱并与齿轮泵头传动配合、位于电机箱内且固定于主轴的转子、以及固定在电机箱内周壁且与转子相配合的定子;主轴与电机箱的底壁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配合,主轴的顶端与电机箱的顶壁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配合;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相互配合以对主轴形成两点支撑,以使主轴的运行更加稳定,避免主轴转动的过程发生振动,造成对立式冷媒泵的损坏。

Description

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媒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管系统多采用普通液泵对液态冷媒进行输送,当然甚至也有不使用液体泵而直接利用高低落差直接实现液态冷媒进行循环的。然而,不使用液泵,冷媒的流动效果不好,影响系统换热效率,使用普通的液泵,成本高,且普通液泵效率低,密封效果不佳。因此在制冷领域,出现了冷媒驱动装置,冷媒驱动装置的作用是对液体状态的制冷剂进行加压。
例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冷媒泵,立式冷媒泵在使用时呈竖直放置,立式冷媒泵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齿轮泵头,以及驱动该齿轮泵头运行的驱动组件,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对接的顶盖、筒体和底座,底座开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进液口,顶盖开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出液口,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壳体内的电机箱、贯穿电机箱的主轴且主轴向下延伸出电机箱并与齿轮泵头传动配合。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主轴带动齿轮泵头转动时,会发生主轴震动幅度过大,造成主轴运行不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对接的顶盖、筒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开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进液口,所述顶盖开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出液口;
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齿轮泵头以及驱动该齿轮泵头运行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箱、贯穿所述电机箱的主轴且所述主轴向下延伸出所述电机箱并与所述齿轮泵头传动配合、位于电机箱内且固定于所述主轴的转子、以及固定在电机箱内周壁且与所述转子相配合的定子;
所述主轴与所述电机箱的底壁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配合,所述主轴的顶端与所述电机箱的顶壁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配合;
其中所述电机箱的底壁在所述主轴的外围设有朝向所述电机箱内部延伸的第一支撑套,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内部形成容纳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包括第一滑动轴承以及处在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上方的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的顶面,所述主轴的外周带有与所述平面轴承相抵的轴环。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外径由所述电机箱的底壁起逐渐缩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外周壁母线与主轴轴线的夹角为5~10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内壁设有定位台阶,所述平面轴承叠置在所述定位台阶上,所述第一滑动轴承的顶面不高于所述定位台阶。
可选的,所述平面轴承的顶面比所述第一支撑套的端面高1~5mm。
可选的,所述电机箱的顶壁在所述主轴的外围设有朝向电机箱内部延伸的第二支撑套,所述第二支撑套的内部形成容纳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为第二滑动轴承,所述主轴的顶端由所述第二轴承室的底侧伸入并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所述第二轴承室的顶侧固定有压盖。
可选的,所述第二轴承室的底侧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二轴承脱出的限位卡环。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以及所述第二滑动轴承的轴向长度与所述主轴的直径之比为1:1~2.5:1。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以及所述第二滑动轴承的轴向长度与所述主轴的直径之比为1.5:1~2:1。
可选的,所述底座在朝向电机箱内部的一侧固定有端板,所述齿轮泵头固定在该端板上。
可选的,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分别位于筒体的轴向两侧。
本申请的一种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相互配合以对主轴形成两点支撑,以使主轴的运行更加稳定,避免主轴转动的过程发生振动,造成对立式冷媒泵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立式冷媒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立式冷媒泵;
10、壳体;11、腔体;12、筒体;13、顶盖;14、底座;15、出液口;16、进液口;
20、驱动组件;21、电机箱;211、顶壁;212、底壁;213、侧壁;22、主轴;221、轴环;23、转子;24、定子;25、压盖;251、第一螺钉;26、第一支撑套;261、定位台阶;27、第二支撑套;271、限位卡环;
30、齿轮泵头;31、固定套;32、齿轮副;33、端盖;34、泵入口;35、泵出口;
40、第一轴承;41、第一滑动轴承;42、平面轴承;43、第二轴承;
50、接线盒;51、接线端子;
60、端板;61、第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100,包括壳体10,壳体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对接的顶盖13、筒体12和底座14,底座 14开设有与壳体10内部连通的进液口16,顶盖13开设有与壳体10内部连通的出液口15;
壳体10内安装有齿轮泵头30以及驱动该齿轮泵头30运行的驱动组件20,驱动组件20包括固定于壳体10内的电机箱21、贯穿电机箱21的主轴22且主轴22向下延伸出电机箱21并与齿轮泵头30传动配合、位于电机箱21内且固定于主轴22的转子23、以及固定在电机箱21内周壁且与转子23相配合的定子 24;
主轴22与电机箱21的底壁212之间通过第一轴承40转动配合,主轴22 的顶端与电机箱21的顶壁211之间通过第二轴承43转动配合,第一轴承40与第二轴承43相互配合以对主轴22形成两点支撑,以使主轴22的运行更加稳定,避免主轴22转动的过程发生振动,造成对立式冷媒泵100的损坏。
其中电机箱21的底壁212在主轴22的外围设有朝向电机箱21内部延伸的第一支撑套26,第一支撑套26的内部形成容纳第一轴承40的第一轴承40室,第一轴承40包括第一滑动轴承41以及处在第一滑动轴承41上方的平面轴承42,平面轴承42的顶面高于第一支撑套26的顶面,主轴22的外周带有与平面轴承 42相抵的轴环221。
平面轴承42的顶面为承载面,轴环221与承载面相抵时,能够快速的定位主轴22在壳体10内的安装位置。同时,承载面还能够起到对通过对主轴22的支撑。
轴环221与主轴22之间呈一体或分体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轴环221与主轴22之间呈一体设置,以降低轴环221与主轴22之间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强轴环221与主轴22之间的连接强度。
另一实施例中,电机箱21包括顶壁211、底壁212以及设置在顶壁211与底壁212两者之间,且沿周向延伸的侧壁213,顶壁211与侧壁213沿主轴22 的轴向相对布置。顶壁211与顶盖13之间具有与出液口15相连通的一腔体11,顶壁211开设有用于将腔体11以及电机箱21内部相连通的连通孔。筒体12具有一竖直设置的轴向,且筒体12的轴向与主轴22的轴向大致重合设置。
另一实施例中,齿轮泵头30包括端盖33、固定套31以及齿轮副32,固定套31位于端盖33与底壁212之间,底壁212、端盖33以及固定套31三者合围形成齿轮箱,齿轮副32位于齿轮箱内,主轴22伸入齿轮箱内并与齿轮副32联动。
端盖33上开设有泵入口34,泵入口34的一端与进液口16相连通,另一端与齿轮箱内相连通;底壁212开设有泵出口35,泵出口35的一端与电机箱21 内相连通,另一端与齿轮箱内相连通。
主轴22旋转时,主轴22带动齿轮副32进行旋转,从而将冷媒从泵入口34 引入到齿轮箱内,然后从泵出口35引出,并进入到电机箱21内,并从电机箱 21内进入到腔体11,最终从出液口15排出,从而完成泵的一个增压过程。
为了便于齿轮箱的装配,固定套31以及端盖33均通过定位销或螺钉间接或直接固定在电机箱21的底壁212上。主轴22与齿轮副32是通过键进行连接,以增加主轴22和齿轮副32之间连接的紧固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顶盖13的顶部设置有接线盒50,接线盒50内设置有与驱动组件20相连接的接线端子51。接线端子5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驱动组件20连接,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发电设备(图未视)连接,发电设备为发电机。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立式冷媒泵100的结构更加紧凑,进液口16与出液口15分别位于筒体12的轴向两侧。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支撑套26的外径由电机箱21的底壁212起逐渐缩小,第一支撑套26在满足支撑强度的前提下,还能够减少第一支撑套26的材料,降低冷媒泵的整体重量。
其中,第一支撑套26与底壁212之间采用一体或分体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降低第一支撑套26与底壁212之间的加工难度,以及增加第一支撑套 26与底壁212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承40套与底壁212之间采用一体设置。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套26的外周壁母线与主轴22轴线的夹角为5~10 度。该夹角过大,可能会造成第一支撑套26朝向电机箱21内的一端的支撑强度降低;该夹角过大,可能会起不到减少第一支撑套26的材料用量。
第一支撑套26的外周壁母线与主轴22轴线的夹角根据第一支撑套26的轴向长度以及壁厚进行调整,在此不再进行阐述。第一支撑套26的轴向长度为 10mm-20mm,第一支撑套26与底壁212相连的一端壁厚为5mm-10mm,朝向电机箱21的一端的壁厚为3mm-8mm。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套26的轴向长度为16mm,第一支撑套26与底壁212相连的一端壁厚为7mm,朝向电机箱 21的一端的壁厚为4mm。
优选地,第一支撑套26的外周壁母线与主轴22轴线的夹角为5~8度。
为了避免第一滑动轴承41受到沿主轴22轴向的作用力,参考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套26的内壁设有定位台阶261,平面轴承42叠置在定位台阶261上,第一滑动轴承41的顶面不高于定位台阶261,避免第一滑动轴承 41的顶面承托平面轴承42(即第一滑动轴承41不承受来自平面轴承42上的作用力)。
为了避免主轴22带动轴环221转动时,轴环221的底面刮擦支撑套的端面,造成轴环221与支撑套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参考一实施例,平面轴承42的顶面比第一支撑套26的端面高1~5mm。
优选地,平面轴承42的顶面比第一支撑套26的端面高1mm。
第二轴承43具有一定的轴向长度,为了将第二轴承43固定在顶壁211上,以及便于在顶壁211上加工第一轴承40室,参考一实施例,如图1及图3所示,电机箱21的顶壁211在主轴22的外围设有朝向电机箱21内部延伸的第二支撑套27,第二支撑套27的内部形成容纳第二轴承43的第二轴承43室,第二轴承 43为第二滑动轴承,主轴22的顶端由第二轴承43室的底侧伸入并与第二轴承 43配合,第二轴承43室的顶侧固定有压盖25。
压盖25呈圆形,且压盖25能够遮盖第二轴承43室的顶侧,绕压盖25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螺钉251,各第一螺钉251依次穿过压盖25与顶壁211,以将压盖25固定在顶壁211。
第二轴承43室的底侧为开放结构,为了避免第二轴承43从第二轴承43室内脱出,参考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二轴承43室的底侧设置有限制第二轴承43脱出的限位卡环271,第二轴承43室的内壁开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环 271卡接在考卡槽内,且抵靠第二轴承43的底面。
为了便于将限位卡环271安装在限位卡槽内,参考一实施例中,限位卡环 271具有避让口,以使限位卡环271大致呈C形,且限位卡环271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等)。限位卡环271初始状态(未受力的状态)的直径大于第二轴承43室的内径,限位卡环271进入到第二轴承43室内时,限位卡环271发生形变,直至限位卡环271运动至限位卡槽内时,限位卡环271复原,以使限位卡环271卡接在限位卡槽内。
第一滑动轴承41与第二滑动轴承的长度过短,会降低对主轴22支撑的效果;第一滑动轴承41与第二滑动轴承的轴向长度过长,会占用较大的冷媒泵内的空间;第一滑动轴承41与第二滑动轴承的轴向长度的限定上,参考一实施例,第一滑动轴承41,以及第二滑动轴承的轴向长度与主轴22的直径之比为 1:1~2.5:1。
优选地,第一滑动轴承41,以及第二滑动轴承的轴向长度与主轴22的直径之比为1.5:1~2:1。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座14在朝向电机箱21内部的一侧固定有端板60,齿轮泵头30固定在该端板60上,端板60支撑电机箱21以及齿轮泵头30。
为了降低立式冷媒泵100的加工难度,端板60与端盖33为一体设置,及端盖33与端板60为同一部件。
为了固定电机箱21以及齿轮泵头30在壳体10内的相对位置,参考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端板60与支撑台之间通过第二螺钉61或焊接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板60开设有过孔,支撑座上开设有与过孔相对的螺孔,第二螺钉61依次穿设过孔与螺孔,并与螺孔螺纹连接,以将端板60固定在支撑座上。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对接的顶盖、筒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开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进液口,所述顶盖开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出液口;
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齿轮泵头以及驱动该齿轮泵头运行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箱、贯穿所述电机箱的主轴且所述主轴向下延伸出所述电机箱并与所述齿轮泵头传动配合、位于电机箱内且固定于所述主轴的转子、以及固定在电机箱内周壁且与所述转子相配合的定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与所述电机箱的底壁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配合,所述主轴的顶端与所述电机箱的顶壁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配合;
其中所述电机箱的底壁在所述主轴的外围设有朝向所述电机箱内部延伸的第一支撑套,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内部形成容纳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包括第一滑动轴承以及处在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上方的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的顶面,所述主轴的外周带有与所述平面轴承相抵的轴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外径由所述电机箱的底壁起逐渐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外周壁母线与主轴轴线的夹角为5~1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内壁设有定位台阶,所述平面轴承叠置在所述定位台阶上,所述第一滑动轴承的顶面不高于所述定位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轴承的顶面比所述第一支撑套的端面高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的顶壁在所述主轴的外围设有朝向电机箱内部延伸的第二支撑套,所述第二支撑套的内部形成容纳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为第二滑动轴承,所述主轴的顶端由所述第二轴承室的底侧伸入并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所述第二轴承室的顶侧固定有压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室的底侧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二轴承脱出的限位卡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以及所述第二滑动轴承的轴向长度与所述主轴的直径之比为1:1~2.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以及所述第二滑动轴承的轴向长度与所述主轴的直径之比为1.5:1~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在朝向电机箱内部的一侧固定有端板,所述齿轮泵头固定在该端板上。
CN202021852677.5U 2020-08-31 2020-08-31 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 Active CN213419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2677.5U CN213419348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2677.5U CN213419348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9348U true CN213419348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2677.5U Active CN213419348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9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17875B1 (ko) 캔드모터및이를이용한펌프
CN214036091U (zh) 一种电子油泵
CN213419348U (zh) 两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
CN213450827U (zh) 三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
CN201650747U (zh) 一种立式单级离心水泵
CN210829716U (zh) 一种用于输送制冷剂的泵
CN213331511U (zh) 便于组装的立式冷媒泵
CN213331510U (zh) 带有增压效果的立式冷媒泵
CN215860804U (zh) 一种径向剖分式单级离心泵
CN213331512U (zh) 立式冷媒泵
CN213205962U (zh) 卧式冷媒泵
CN220492722U (zh) 一种外转子永磁直驱电机
CN217107889U (zh) 一种自带冷却装置的塑料轴承座
CN210599409U (zh) 一种静音永磁变频冷风螺杆空压机
CN220415794U (zh) 一种潜水及管道循环的管道泵
US11802561B1 (en) Cantilever vertical screw vacuum pump
CN219197700U (zh) 一种叶轮轴的密封结构
CN213175770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系统
CN215419856U (zh) 一种密封性良好的新型电机
CN21850979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水泵
CN214404008U (zh) 一种立式直联双吸泵
CN212774760U (zh) 一种电机与泵本体的同轴组装结构
CN215257351U (zh) 一种多级气体压缩机的曲轴装置
CN216975309U (zh) 一种离心泵组装常用便于拆卸的泵轴
CN221170016U (zh) 一种多级屏蔽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8180, building C, 55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uhuite Pump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180, building C, 55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SH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