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93490U - 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3490U
CN213393490U CN202022207003.6U CN202022207003U CN213393490U CN 213393490 U CN213393490 U CN 213393490U CN 202022207003 U CN202022207003 U CN 202022207003U CN 213393490 U CN213393490 U CN 213393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assembly
pawl
pull ro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70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秀超
刘君祺
柯志宏
付超
刘彦超
顾振宇
赵成福
张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2070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3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3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3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驻车锁止机构包括驻车拉杆组件,可移动地设于壳体内;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壳体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且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壳体之间形成限位槽,驻车拉杆组件可移动地插接于限位槽内;定位件,能插接于壳体上,定位件被配置为在第一限位部安装时对其抵接限位;驻车棘爪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上,且驻车棘爪组件能够与驻车拉杆组件和第一限位部抵接;驻车棘轮,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且驻车棘轮能够与驻车棘爪组件啮合以实现锁止驻车。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驻车的可靠性,避免了对壳体的破坏,提高了安装准确度,降低了装配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双离合变速器因具备换挡迅速、几乎无扭矩损失及舒适性强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车辆上。为使车辆在停车时实现驻车功能,防止车辆溜车,在双离合变速器中会安装驻车机构,实现车辆在平路和坡路上的可靠锁止功能。
现有的驻车机构由驻车执行机构和驻车锁止机构两部分组成,驻车执行机构可以是纯机械式,靠驾驶员手动操作;也可是电机或液压式,替代传统拉线和手柄。无论驻车执行机构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内部的驻车锁止机构在原理上几乎没有变化,都为棘轮和棘爪结构配合实现锁止驻车。
但随着双离合变速器内部挡位数增多,同时受双离合变速器外部空间限制,驻车机构的安装使用空间受限,同时从成本考虑,也需进一步降低驻车机构的安装难度。
基于此,亟需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用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提高了驻车的可靠性,避免了对壳体的破坏,降低了装配难度,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驻车锁止机构,所述驻车锁止机构包括:
驻车拉杆组件,可移动地设于壳体内;
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驻车拉杆组件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内;
定位件,能插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定位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安装时对其抵接限位;
驻车棘爪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驻车棘爪组件能够与所述驻车拉杆组件和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
驻车棘轮,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且所述驻车棘轮能够与所述驻车棘爪组件啮合以实现锁止驻车。
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驻车拉杆组件包括:
移动拉杆,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内;
驻车销,套设于所述移动拉杆上,且所述驻车销能够穿设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驻车棘爪组件抵接。
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驻车拉杆组件还包括弹性缓冲件,所述驻车销滑动套设于所述移动拉杆上,所述移动拉杆上设有抵接部,所述弹性缓冲件弹性抵接于所述抵接部和所述驻车销之间。
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设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驻车棘爪组件包括:
驻车棘爪,其上设有驻车凸起,所述驻车凸起能够与所述驻车棘轮啮合;
固定组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驻车棘爪与所述固定组件可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块,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驻车棘爪轴,穿设所述固定块和所述驻车棘爪设置,所述驻车棘爪能相对所述固定块转动。
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驻车棘爪轴插接固定,所述驻车棘爪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驻车棘爪轴上。
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插接于所述固定块内且与所述第一定位销抵接固定。
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驻车棘爪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驻车棘爪轴上,且所述弹性复位件和所述驻车棘爪连接。
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驻车锁止机构,所述车辆还包括壳体,所述驻车锁止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驻车拉杆组件可移动地设于壳体内,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壳体之间形成限位槽,驻车拉杆组件可移动地插接于限位槽内,驻车棘爪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上,且驻车棘爪能够与驻车拉杆和第一限位部抵接,驻车棘轮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且驻车棘轮能够与驻车棘爪组件抵接以实现锁止驻车。驻车时,驻车拉杆组件沿限位槽移动并与驻车棘爪组件抵接,驻车棘爪组件被驱动转动并与驻车棘轮啮合以限制驻车棘轮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锁止驻车;解除驻车时,驻车拉杆组件远离限位槽移动并与驻车棘爪组件分离,驻车棘爪组件外力解除朝远离驻车棘轮的方向转动并与第一限位部处抵接,从而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本实用新型设置限位槽对驻车拉杆组件的移动限位,提高了驻车可靠性;同时在解除驻车时,驻车棘爪组件与第一限位部抵接,从而避免了驻车棘爪组件和壳体直接碰撞而损坏壳体。
2、进一步设置定位件,定位件能插接于壳体上,定位件被配置为在第一限位部安装时对其抵接限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件以辅助第一限位部的定位安装,从而提高了第一限位部的安装准确度,降低了装配难度,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驻车锁止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驻车锁止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驻车锁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中第一限位部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驻车锁止机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驻车拉杆组件;11、移动拉杆;111、抵接部;112、止挡部;12、驻车销;13、弹性缓冲件;
2、限位组件;21、第一限位部;211、抵接凸起;212、固定部;213、让位凹槽;22、第二限位部;221、限位板;222、安装板;2221、安装孔;223、导向板;224、安装螺栓;23、固定螺栓;
3、定位件;
4、驻车棘爪组件;41、驻车棘爪;411、驻车凸起;412、弹性安装孔;42、固定组件;421、固定块;4211、固定连接部;4212、转动连接部;4213、第一插销孔;4214、第二插销孔;4215、转动连接孔;422、驻车棘爪轴;4221、限位插接孔;4222、弹性限位槽;423、第一定位销;424、第二定位销;425、固定连接螺栓;43、弹性复位件;
5、驻车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如图1-图5所示,该驻车锁止机构设于壳体内,驻车锁止机构包括驻车拉杆组件1、限位组件2、定位件3、驻车棘爪组件4和驻车棘轮5,驻车拉杆组件1能够与限位组件2抵接,限位组件2能够与定位件3抵接,驻车棘爪组件4能够与驻车棘轮5啮合。具体地,驻车拉杆组件1可移动地设于壳体内。限位组件2包括设于壳体内且固定安装于壳体上的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且第一限位部21、第二限位部22和壳体之间形成限位槽,驻车拉杆组件1可移动地插接于限位槽内。定位件3能插接于壳体上,定位件3被配置为在第一限位部21安装时对其抵接限位。驻车棘爪组件4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上,且驻车棘爪组件4一端能够与驻车拉杆组件1和第一限位部21抵接。驻车棘轮5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且驻车棘轮5能够与驻车棘爪组件4啮合以实现锁止驻车。
通过将驻车拉杆组件1可移动地设于壳体内,第一限位部21、第二限位部22和壳体之间形成限位槽,驻车拉杆组件1可移动地插接于限位槽内,驻车棘爪组件4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上,且驻车棘爪组件4能够与驻车拉杆组件1和第一限位部21抵接,驻车棘轮5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且驻车棘轮5能够与驻车棘爪组件4抵接以实现锁止驻车。驻车时,驻车拉杆组件1沿限位槽移动并与驻车棘爪组件4抵接,驻车棘爪组件4被驱动转动并与驻车棘轮5啮合以限制驻车棘轮5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锁止驻车;解除驻车时,驻车拉杆组件1远离限位槽移动并与驻车棘爪组件4分离,驻车棘爪组件4抵接外力解除并转动至第一限位部21处抵接,驻车棘轮5与驻车棘爪组件4分离,从而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槽对驻车拉杆组件1的移动限位,提高了驻车可靠性;同时在解除驻车时,驻车棘爪组件4与第一限位部21抵接,从而避免了驻车棘爪组件4和壳体直接碰撞而损坏壳体。
进一步设置定位件3,定位件3能插接于壳体上,定位件3被配置为在第一限位部21安装时对其抵接限位,提高了第一限位部21的安装准确度,降低了装配难度。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驻车拉杆组件1包括移动拉杆11和驻车销12,移动拉杆11和驻车销12连接。示例性地,移动拉杆11可移动地插接于限位槽内。驻车销12套设于移动拉杆11上,且驻车销12能够穿设限位槽设置。
移动拉杆11上设有抵接部111,抵接部111凸出移动拉杆11设置。移动拉杆11一端还设有止挡部112。
进一步地,驻车销12滑动套设于移动拉杆11上,驻车销12位于抵接部111和止挡部112之间且驻车销12能够与止挡部112抵接以防止驻车销12滑出移动拉杆11。驻车销12抵接止挡部112的一端为锥形。
如图1-图3所示,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驻车拉杆组件1还包括弹性缓冲件13,弹性缓冲件13弹性抵接于抵接部111和驻车销12之间。自然状态时,弹性缓冲件13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以使驻车销12和止挡部112抵接固定;驻车时,移动拉杆11沿限位槽向驻车棘爪组件4移动,驻车销12被带动移动卡接于第一限位部21与驻车棘爪组件4抵接,弹性缓冲件13克服第一限位部21与驻车棘爪组件4的抵接阻力,使驻车销12继续移动以推动驻车棘爪组件4朝向驻车棘轮5转动最后与驻车棘轮5啮合,实现车辆驻车。通过弹性缓冲件13的设置能够对驻车销12与第一限位部21和驻车棘爪组件4之间的抵接起缓冲减震作用,提高了整个驻车锁止机构的稳定性,且也对驻车拉杆组件1起到防护作用。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13为弹簧,套设于移动拉杆11的外周,弹簧两端与抵接部111和驻车销12抵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13也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可选地,第一限位部21为块状。第一限位部21的上表面与壳体的内壁抵紧,第一限位部21的下表面上设有抵接凸起211,驻车时,驻车销12与抵接凸起211抵接以实现驻车。第一限位部21的一端设有固定部212,固定部212为圆柱形结构,固定部212与抵接凸起211之间形成让位凹槽213,以避免对驻车销12驻车运动的干涉。进一步地,固定部212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为螺纹孔或光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限位部22包括限位板221、安装板222和导向板223。限位板221与第一限位部21相对设置,安装板222与壳体和限位板221固定连接,导向板223与限位板221固定连接。
如图1-图3所示,可选地,限位板221为L形板,其L形的两侧边位于第一限位部21的下方和侧方,与第一限位部21和壳体的内壁配合形成限位槽。
安装板222上设有安装孔2221,安装孔2221设有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2221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导向板223倾斜设置,在解除驻车,驻车拉杆组件1向远离第一限位部21的方向运动时,倾斜的导向板223对驻车销12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其沿限位槽移动。
进一步地,限位组件2还包括安装螺栓224,安装螺栓224相应设有两个,两个安装螺栓224分别穿设两个安装孔2221与壳体固定,从而实现第二限位部22与壳体的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螺栓224的数量可根据安装孔2221数量设置,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作为该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位组件2还包括固定螺栓23,固定螺栓23穿设第一限位部21与壳体固定连接以将第一限位部21与壳体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孔选为螺纹孔,固定螺栓23穿设螺纹孔与壳体螺纹固定,便于拆装、维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固定孔选为光孔,固定螺栓23穿设固定孔与壳体螺纹固定。
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件3为圆柱销结构,其一端能够插接固定于壳体上且与第一限位部21抵接,以限制第一限位部21安装时的转动。因安装时,固定螺栓23为常规的顺时针方向拧紧,定位件3的抵接能够避免固定螺栓23拧动过程中第一限位部21发生转动,从而实现第一限位部21的快速、准确安装,降低了装配难度、安装方便、成本低廉。进一步地,在第一限位部21安装完成后,通过拔动或拧动定位件3即可将定位件3从壳体上拆卸下来,十分便捷。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3也可设为螺纹结构与壳体螺纹固定,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驻车棘爪组件4包括驻车棘爪41和固定组件42,驻车棘爪41与固定组件42连接。具体地,驻车棘爪41能够与驻车棘轮5啮合以实现驻车。固定组件42与壳体固定连接,驻车棘爪41与固定组件42可转动连接,既实现对驻车棘爪41的连接固定,又不影响驻车棘爪41的转动驻车性能。
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地,驻车棘爪41上设有驻车凸起411,驻车棘爪41通过驻车凸起411与驻车棘轮5啮合,实现对驻车棘轮5的限位驻车。示例性地,驻车棘爪41与驻车销12抵接的一端设为弧形面,以减小驻车销12的抵接阻力,实现更快地驻车。同时,在解除驻车时,该弧形面与第一限位部21的固定部212抵接,既避免了驻车棘爪41直接与壳体碰撞损坏壳体,也减小了抵接摩擦力,减少磨损。
驻车时,移动拉杆11沿限位槽朝向驻车棘轮5移动,驻车销12挤入驻车棘爪41和第一限位部21之间,驻车棘爪41在驻车销12的抵接下朝向驻车棘轮5的方向转动,当驻车凸起411卡在驻车棘轮5的齿顶时,驻车销12卡在第一限位部21和驻车棘爪41之间,移动拉杆11上的弹性缓冲件13被驻车销12压缩,此时,该驻车锁止机构不能产生驻车功能,当车辆出现溜车时,驻车棘轮5会随着传动轴转动,当驻车棘轮5上的齿槽与驻车凸起411对位时,在弹性缓冲件13复位力的作用下,驻车凸起411被压入驻车棘轮5的齿槽内实现啮合,最终实现驻车。弹性缓冲件13能在驻车卡滞时,避免驻车棘爪41与驻车销12形成较大刚性碰撞,造成移动拉杆11弯曲及损坏,对于整个驻车锁止机构起到了防护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驻车棘爪41上还设有弹性安装孔412,该弹性安装孔412为通孔,其在驻车棘爪41表面凸出设置。
作为该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固定组件42包括固定块421和驻车棘爪轴422,固定块421与驻车棘爪轴422连接。具体地,固定块421与壳体固定连接。驻车棘爪轴422穿设固定块421和驻车棘爪41设置,驻车棘爪41能相对固定块421转动,以实现对驻车棘爪41的安装。
如图3-图5所示,可选地,固定块421包括连接的固定连接部4211和转动连接部4212,固定连接部4211与壳体固定连接,转动连接部4212与驻车棘爪41可转动连接。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固定连接部4211上设有固定连接孔,固定连接孔设有两个。固定连接部4211上还设有第一插销孔4213和第二插销孔4214,第一插销孔4213和第二插销孔4214相互垂直且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连接孔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转动连接部4212上设有转动连接孔4215,转动连接孔4215可以是螺纹孔或光孔,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转动连接孔4215与第一插销孔4213连通。
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驻车棘爪41可转动地套设于驻车棘爪轴422上,驻车棘爪轴422穿设转动连接部4212上的转动连接孔4215与壳体固定连接,以实现对驻车棘爪41的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驻车棘爪41固定套设于驻车棘爪轴422上,驻车棘爪轴422可转动地插接于转动连接孔4215内,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驻车棘爪轴422上设有限位插接孔4221,该限位插接孔4221与第一插销孔4213对应连通。本实施例中,限位插接孔4221为盲孔,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插接孔4221还可设置为通孔,不以本实施例为限。更进一步地,驻车棘爪轴422一端设有轴帽,通过轴帽与转动连接部4212的抵接即可实现驻车棘爪轴422的初步限位。进一步地,轴帽上设有弹性限位槽422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固定组件42还包括第一定位销423,第一定位销423与固定块421和驻车棘爪轴422插接固定,以对驻车棘爪轴422限位,防止其转动。示例性地,第一定位销423穿设第一插销孔4213插接固定于限位插接孔4221内。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可选地,固定组件42还包括第二定位销424,第二定位销424插接于固定块421内且与第一定位销423抵接固定,以对第一定位销423限位,防止第一定位销423松脱。示例性地,第二定位销424穿设第二插销孔4214插接于第一插销孔4213内,且与第一定位销423远离驻车棘爪轴422的一端抵接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固定组件42还包括固定连接螺栓425,固定连接螺栓425设有两个,两个固定连接螺栓425分别穿设两个固定连接孔与壳体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固定块421的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连接螺栓425的数量根据固定连接孔的数量设置,不以本实施例为限。通过固定连接螺栓425实现固定的方式十分简便,只需在壳体上开设相应的通孔,降低了壳体的加工难度。
如图1和图5所示,作为一种驻车锁止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实现驻车棘爪41的自动复位,上述驻车棘爪组件4还包括弹性复位件43,弹性复位件43固定安装于驻车棘爪轴422上,且弹性复位件43和驻车棘爪41弹性连接。示例性地,弹性复位件43为弹簧,弹簧绕设于驻车棘爪轴422的外周,且一端卡接固定于弹性限位槽4222内,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弹性安装孔412内。
驻车时,当驻车棘爪41在驻车销12的抵接作用下朝向驻车棘轮5转动时,弹性复位件43被弹性拉伸;当解除驻车时,驻车棘爪41与驻车销12分离,驻车棘爪41在弹性复位件43的复位力及驻车棘轮5转动的作用下,朝向第一限位部21转动并最终与第一限位部21上的固定部212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复位件43的设置使驻车锁止机构更灵活;通过固定组件42将弹性复位件43、定位销和驻车棘爪轴422等进行集成,结构紧凑,减少空间占用,适用性强;同时,通过驻车棘爪轴422、定位销和螺栓实现对驻车锁止机构的安装,降低了装配难度和对壳体的加工难度。
如图1和图2所示,驻车棘轮5为齿轮结构,其与车辆上的传动轴固定连接,通过驻车棘爪41与驻车棘轮5的啮合即可实现对车辆的驻车,十分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驻车锁止机构,该车辆还包括壳体,驻车锁止机构设于壳体内。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车辆采用双离合变速器进行换挡,壳体为双离合变速箱外壳,驻车锁止机构设置于双离合变速箱外壳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双离合变速器采用高度集成的阀体结构,驻车执行机构为液压执行机构,也集成在阀体之中,移动拉杆11与阀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阀体接收到控制信号,控制液压执行机构油路通断,阀体驱动移动拉杆11沿限位槽移动,从而实现P挡和非P挡的切换。由于双离合变速器及其阀体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移动拉杆11与手动和机械式控制的驻车执行机构连接,以实现车辆P挡和非P挡的切换,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通过将驻车拉杆组件1可移动地设于壳体内,第一限位部21、第二限位部22和壳体之间形成限位槽,驻车拉杆组件1可移动地插接于限位槽内,驻车棘爪组件4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上,且驻车棘爪组件4能够与驻车拉杆组件1和第一限位部21抵接,驻车棘轮5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且驻车棘轮5能够与驻车棘爪组件4抵接以实现锁止驻车。驻车时,驻车拉杆组件1沿限位槽移动并与驻车棘爪组件4抵接,驻车棘爪组件4被驱动转动并与驻车棘轮5啮合以限制驻车棘轮5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锁止驻车;解除驻车时,驻车拉杆组件1远离限位槽移动并与驻车棘爪组件4分离,驻车棘爪组件4外力解除朝远离驻车棘轮5的方向转动并与第一限位部21处抵接,从而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本实用新型设置限位槽对驻车拉杆组件1的移动限位,提高了驻车可靠性;同时在解除驻车时,驻车棘爪组件4与第一限位部21抵接,从而避免了驻车棘爪组件4和壳体直接碰撞而损坏壳体。
进一步设置定位件3,定位件3能插接于壳体上,定位件3被配置为在第一限位部21安装时对其抵接限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件3以辅助第一限位部21的定位安装,从而提高了第一限位部21的安装准确度,降低了装配难度,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驻车拉杆组件(1),可移动地设于壳体内;
限位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且所述第一限位部(21)、所述第二限位部(22)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驻车拉杆组件(1)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内;
定位件(3),能插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定位件(3)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限位部(21)安装时对其抵接限位;
驻车棘爪组件(4),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驻车棘爪组件(4)能够与所述驻车拉杆组件(1)和所述第一限位部(21)抵接;
驻车棘轮(5),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且所述驻车棘轮(5)能够与所述驻车棘爪组件(4)啮合以实现锁止驻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拉杆组件(1)包括:
移动拉杆(11),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内;
驻车销(12),套设于所述移动拉杆(11)上,且所述驻车销(12)能够穿设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驻车棘爪组件(4)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拉杆组件(1)还包括弹性缓冲件(13),所述驻车销(12)滑动套设于所述移动拉杆(11)上,所述移动拉杆(11)上设有抵接部(111),所述弹性缓冲件(13)弹性抵接于所述抵接部(111)和所述驻车销(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还包括固定螺栓(23),所述固定螺栓(23)穿设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驻车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棘爪组件(4)包括:
驻车棘爪(41),其上设有驻车凸起(411),所述驻车凸起(411)能够与所述驻车棘轮(5)啮合;
固定组件(42),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驻车棘爪(41)与所述固定组件(42)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车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2)包括:
固定块(421),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驻车棘爪轴(422),穿设所述固定块(421)和所述驻车棘爪(41)设置,所述驻车棘爪(41)能相对所述固定块(42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驻车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2)还包括第一定位销(423),所述第一定位销(423)与所述固定块(421)和所述驻车棘爪轴(422)插接固定,所述驻车棘爪(41)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驻车棘爪轴(4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驻车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2)还包括第二定位销(424),所述第二定位销(424)插接于所述固定块(421)内且与所述第一定位销(423)抵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驻车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棘爪组件(4)还包括弹性复位件(43),所述弹性复位件(43)固定安装于所述驻车棘爪轴(422)上,且所述弹性复位件(43)和所述驻车棘爪(41)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驻车锁止机构,所述车辆还包括壳体,所述驻车锁止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
CN202022207003.6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 Active CN213393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7003.6U CN21339349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7003.6U CN21339349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3490U true CN213393490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84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7003.6U Active CN213393490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34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5993A (zh) * 2022-07-04 2022-09-13 吉利长兴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驻车装置及机动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5993A (zh) * 2022-07-04 2022-09-13 吉利长兴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驻车装置及机动车
CN115045993B (zh) * 2022-07-04 2024-01-30 吉利长兴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驻车装置及机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3136B (zh) 车辆用变速器控制装置
US9051982B2 (en) Electric caliper brake with parking function
JP5654129B2 (ja) ユニットブレーキ
US7152496B2 (en) Screw nut assembly of linear actuation device
JP2011511218A (ja) パークロックのための緊急ロック解除装置
CN213393490U (zh) 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
CN107245843B (zh) 洗衣机的离合机构和洗衣机
CN105736693A (zh) 自动变速器驻车锁止机构
US8051956B2 (en) Driving device for a parking brake system
KR100892484B1 (ko) 변속기의 시프트 록 해제 장치
CN110966402B (zh) 一种新型变速箱换挡机构
KR100747038B1 (ko) 자동변속기 차량용 파킹 장치
CN210770190U (zh) 驻车锁止结构及车辆
KR101789186B1 (ko) 차량용 오토릴리즈형 족동식 파킹 브레이크 장치
KR102250671B1 (ko) 수동변속기 컨트롤 장치
CN112572679B (zh) 刹车装置和共享车辆
CN205605804U (zh) 自动变速器驻车锁止机构
CN211117541U (zh) 一种新型驻车系统
KR20160037537A (ko) 전자식 주차 브레이크
KR100414011B1 (ko) 자동변속기용 파킹시스템
CN214356498U (zh) 刹车装置和车辆
KR100680588B1 (ko) 수동 변속기의 제어 시스템 가이드 구조
CN115046007B (zh) 变速器电子驻车机构
CN112555399B (zh) 换挡器和车辆的操作机构总成
CN215370934U (zh) 驻车执行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