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85846U - 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85846U
CN213385846U CN202022009801.8U CN202022009801U CN213385846U CN 213385846 U CN213385846 U CN 213385846U CN 202022009801 U CN202022009801 U CN 202022009801U CN 213385846 U CN213385846 U CN 213385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barrel body
discharging
materials
f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098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吉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anlian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anlian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anlian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anlian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098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85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85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85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Of Fluid Materials To The Packaging Lo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包括桶本体,桶本体上的侧壁开设第一出料口,位于第一出料口处与桶本体连接且连通有第一出料管,桶本体的上桶板上开设填充料口,填充料口处与桶本体连接且连通有第二出料管;位于填充料口处具有一封堵部,其中当第二出料管抽料时,封堵部持续与桶本体内的液体贴合并且保持桶本体的封闭。此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的好处有:通过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的设置,实现物料多形式的排出,提高排出效率;通过桶本体上的填充料口设置,促进物料的装填,提高装填效率;通过封堵部的设置,保证位于顶部的第二出料管能够持续顺利高效的出料,并且持续保证整体桶本体内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存储桶,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
背景技术
申请号:CN201922483314.2,公开了一种纯净出液的吨桶,包括:桶体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桶体相对的两外侧壁相分别设置有平行的两个支撑杆,支撑杆适于悬吊桶体,与通常采用的叉车拖运吨桶相比,通过四根吊绳分别悬吊吨桶的四端角来进行输送的方式,吨桶堆放更方便;与各支撑杆对应的振动机构,振动机构穿过支撑杆延伸至桶体内部;支撑架,支撑架架设在各振动机构上,过滤组件架设在支撑架的中部,且过滤组件位于进液口的中心轴线上;振动机构适于通过支撑架驱动过滤组件振动,以将穿过进液口向桶体内灌入的液体中的杂质筛除在过滤组件内,进而提高了从出液口流出的液体的纯净度,避免杂质沉淀在桶体内,保证了出液通畅。
此种吨桶,具有如下缺点:出料口单一,无法实现多口出料,出料位置少,灌料口小,灌料速度缓慢。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多口出料并且出料速度快捷的吨桶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口出料并且出料速度快捷的吨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包括桶本体,所述桶本体上的侧壁开设第一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处与所述桶本体连接且连通有第一出料管,所述桶本体的上桶板上开设填充料口,所述填充料口处与所述桶本体连接且连通有第二出料管;
位于所述填充料口处具有一封堵部,其中
当所述第二出料管抽料时,所述封堵部持续与所述桶本体内的液体贴合并且保持所述桶本体的封闭。
作为优选,所述封堵部包括封堵筒和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相对所述桶本体同轴设置在所述桶本体的底壁并且所述抽液管的侧壁密布有抽液孔,所述第二出料管与所述抽液管连接且连通;
所述封堵筒呈顶部具有敞口的筒状,所述封堵筒的底壁开设一套设孔,自所述套设孔向上延伸有一与所述抽液管同轴设置的遮挡筒;
所述抽液管伸入所述套设孔内,所述封堵筒的外壁与所述填充料口的壁面贴合;其中
所述封堵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填充料口的壁面上下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封堵部还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自所述填充料口的上端向下延伸至所述桶本体的底壁,所述导向筒的内壁与所述封堵筒的外壁贴合并且所述导向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随料通口。
作为优选,所述上桶板呈倒置漏斗状,所述填料出口位于所述上桶板的漏斗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桶本体的侧壁一体设置有两个凸环,一个所述凸环位于所述桶本体的侧壁上端;另一个所述凸环位于所述桶本体的侧壁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桶本体的侧壁具有一液位观测窗。
作为优选,所述上桶板的边缘具有若干投料口。
此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的设置,便于实现物料多形式的排出,提高排出效率;
2、通过桶本体上的填充料口设置,便于促进物料的装填,提高装填效率;
3、通过封堵部的设置,保证位于顶部的第二出料管能够持续顺利高效的出料,并且持续保证整体桶本体内的密封效果;
4、第一出料口和填充料口的位置不同,形成上、下同步出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不带有封堵筒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的最优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处的放大图。
图中:
桶本体1,上桶板101,凸环102;
第一出料管2,第二出料管3;
封堵部4,封堵筒401,抽液管402,抽液孔4021,遮挡筒403;
导向筒404,随料通口4041;
液位观测窗5,投料口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包括桶本体1,所述桶本体1上的侧壁开设第一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处与所述桶本体1连接且连通有第一出料管2,所述桶本体1的上桶板101上开设填充料口,所述填充料口处与所述桶本体1连接且连通有第二出料管3;位于所述填充料口处具有一封堵部4,其中当所述第二出料管3抽料时,所述封堵部4持续与所述桶本体1内的液体贴合并且保持所述桶本体1的封闭。
此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出料管2和第二出料管3的设置,便于实现物料多形式的排出,提高排出效率;通过桶本体1上的填充料口设置,便于促进物料的装填,提高装填效率;通过封堵部4的设置,保证位于顶部的第二出料管3能够持续顺利高效的出料,并且持续保证整体桶本体1内的密封效果;第一出料口和填充料口的位置不同,形成上、下同步出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堵部4包括封堵筒401和抽液管402,所述抽液管402相对所述桶本体1同轴设置在所述桶本体1的底壁并且所述抽液管402的侧壁密布有抽液孔4021,所述第二出料管3与所述抽液管402连接且连通;所述封堵筒401呈顶部具有敞口的筒状,所述封堵筒401的底壁开设一套设孔,自所述套设孔向上延伸有一与所述抽液管402同轴设置的遮挡筒403;
所述抽液管402伸入所述套设孔内,所述封堵筒401的外壁与所述填充料口的壁面贴合;其中所述封堵筒401能够相对于所述填充料口的壁面上下滑动。
起初封堵筒401在浮力作用下漂浮,液体能够自抽液孔4021被抽到抽液管402内,而后顺着抽液管402上升至第二出料管3,在液体被抽出的过程中,封堵筒401在重力的作用下持续下落,在其持续下落的过程中,裸露在液体液位之上的抽液孔4021持续被遮挡筒403遮蔽,而封堵筒401的外壁持续与填充料口的壁面贴合,保持着持续的密封效果。
在持续抽料的过程中,始终填充料口处于关闭状态,以及位于液体液位上的抽液孔4021始终处于被遮蔽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堵部4还包括导向筒404,所述导向筒404自所述填充料口的上端向下延伸至所述桶本体1的底壁,所述导向筒404的内壁与所述封堵筒401的外壁贴合并且所述导向筒404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随料通口4041。
导向筒404的设置,便于导向封堵筒401的上滑以及下压,保证其整体工作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倾斜的情况,同时导向筒404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密封效果,保证整体的密封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桶板101呈倒置漏斗状,所述填料出口位于所述上桶板101的漏斗口处。其中,将上桶板101设置为漏斗状,便于较好的保护封闭筒,也即,上桶板101的漏斗深度最好与封闭筒的高度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桶本体1的侧壁一体设置有两个凸环102,一个所述凸环102位于所述桶本体1的侧壁上端;另一个所述凸环102位于所述桶本体1的侧壁下端。凸环102的设置,便于对该桶本体1实现整体的卡设效果,通过将一个凸环102设置在桶本体1的侧壁上端,另一个设置在桶本体1的侧壁下端,分担定位压力,增强整体的定位效果,保持整体工作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桶本体1的侧壁具有一液位观测窗5。通过液位观测窗5的设置,便于实现稳定的液位观测,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实时掌控液位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桶板101的边缘具有若干投料口6。投料口6的设置,便于实现快捷的填充投料,促进整个桶本体盛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包括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本体上的侧壁开设第一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处与所述桶本体连接且连通有第一出料管,所述桶本体的上桶板上开设填充料口,所述填充料口处与所述桶本体连接且连通有第二出料管;
位于所述填充料口处具有一封堵部,其中
当所述第二出料管抽料时,所述封堵部持续与所述桶本体内的液体贴合并且保持所述桶本体的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部包括封堵筒和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相对所述桶本体同轴设置在所述桶本体的底壁并且所述抽液管的侧壁密布有抽液孔,所述第二出料管与所述抽液管连接且连通;
所述封堵筒呈顶部具有敞口的筒状,所述封堵筒的底壁开设一套设孔,自所述套设孔向上延伸有一与所述抽液管同轴设置的遮挡筒;
所述抽液管伸入所述套设孔内,所述封堵筒的外壁与所述填充料口的壁面贴合;其中
所述封堵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填充料口的壁面上下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部还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自所述填充料口的上端向下延伸至所述桶本体的底壁,所述导向筒的内壁与所述封堵筒的外壁贴合并且所述导向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随料通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桶板呈倒置漏斗状,所述填充料口位于所述上桶板的漏斗口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本体的侧壁一体设置有两个凸环,一个所述凸环位于所述桶本体的侧壁上端;另一个所述凸环位于所述桶本体的侧壁下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本体的侧壁具有一液位观测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进出料的吨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桶板的边缘具有若干投料口。
CN202022009801.8U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 Active CN213385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9801.8U CN213385846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9801.8U CN213385846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85846U true CN213385846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16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09801.8U Active CN213385846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85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85846U (zh) 一种便于进出料的吨桶
CN213058063U (zh) 一种密封效果良好的吨桶
CN212309387U (zh) 一种化妆品的原料搅拌装置
CN212356994U (zh) 畜牧粪污处理设备
CN214400023U (zh) 一种用于气液分离器的油水分离自动排液装置
CN218470264U (zh) 一种煤矿地下水检测取样设备
CN216012843U (zh) 河道治理用水体取样装置
CN207838374U (zh) 一种在线脱气罐
CN215756377U (zh) 一种润滑油加工用进料装置
CN215505827U (zh) 一种负压振动筛筛箱总成
CN212369725U (zh) 一种具有杂质过滤分离结构的高效油水分离机
CN218323008U (zh) 一种排水阀阀芯外壳除杂结构
CN209918308U (zh) 一种振动式分级农作物筛分装置
CN215692180U (zh) 一种捞料装置
CN207886755U (zh) 一种制药沉淀机
CN216320134U (zh) 一种用于油气开发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16854563U (zh) 吸尘器的过滤器结构
CN215127078U (zh) 一种原汁机
CN218249796U (zh) 一种人造石加工用混料装置
CN217489987U (zh) 一种药品过滤用抽滤装置
CN217077740U (zh) 一种新型高效连续淘洗澄清设备
CN216755536U (zh) 一种膏状调味料过滤装置
CN215196374U (zh) 一种液体混合装置
CN217120147U (zh) 一种润滑油调合专用的自动化高效调合罐
CN220195597U (zh) 复合垫片自动化拣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