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3600U - 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3600U
CN213323600U CN202022428222.7U CN202022428222U CN213323600U CN 213323600 U CN213323600 U CN 213323600U CN 202022428222 U CN202022428222 U CN 202022428222U CN 213323600 U CN213323600 U CN 213323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llision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282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永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4282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3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3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3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包括船体、底板、第一防碰机构和第二防碰机构,所述第二防碰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和防碰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防碰板之间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外部盘旋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有安全气囊,所述第二固定板内设有点火机构,所述点火机构包括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滑板,所述第二箱体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碰撞传感器,所述第二箱体内壁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所述滑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对撞击时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多级缓冲,从而有利于提高船舶行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是水上运输的主要工具,目前长江流域是我国航运最繁忙的水域之一,同时长江流域还聚集着许多渔船,占据长江主航道开展捞补工作,使得船舶在这段水域中容易发生碰撞,需要防碰装置对船舶防护。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船舶防碰撞装置结构过于简单,甚至仅仅是采用橡胶对撞击作用力进行缓冲,在发生猛烈碰撞时,作用力得不到有效地过滤,会导致船舶受损,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包括船体、底板、第一防碰机构和第二防碰机构,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船体一侧,所述第一防碰机构和第二防碰机构位于壳体上方,所述第二防碰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和防碰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防碰板之间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外部盘旋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有安全气囊,所述第二固定板内设有点火机构,所述点火机构包括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滑板,所述第二箱体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碰撞传感器,所述第二箱体内壁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所述滑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防碰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碰机构包括固定块和撞击板,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撞击板之间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外部盘旋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板两端焊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一侧与第一滑块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和防碰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板。
优选的,所述防碰板底部滑动连接于底板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船体、底板、第一防碰机构的配合,当外接物体与船体发生碰撞时,外接物体直接撞击在撞击板上,撞击板压迫第二弹簧压缩,同时第一伸缩杆推动第一固定板与固定块滑动,第一滑块压缩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对撞击时产生的作用力进行缓冲,起到了很好的缓冲效果,当撞击时的作用力过大时,第一固定板与防碰板相碰撞,防碰板对第三弹簧压缩,通过第三弹簧的作用对撞击力进行二级缓冲,采用多级缓冲的方式将撞击时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发生正面碰撞时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船体、底板、第一防碰机构和第二防碰机构的配合,当该船舶遇到强烈撞击时,连接在防碰板上的推动杆推动侧板,侧板再推动滑板在第二箱体中滑动,从而使滑板一端与碰撞传感器相接触,碰撞传感器所受的压力值大于预定压力值时,碰撞传感器发生电信号使点火器和气体发生器发生反应,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进入安全气囊,使安全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从而对撞击力进行反弹缓冲,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该防碰撞设装置的防碰撞能力,提高了船舶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防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船体;20-底板;30-第一防碰机构;31-固定块;32-第一滑槽;33-第一弹簧;34-第一固定板;341-第一滑块;35-磁铁板;36-第一伸缩杆;37-第二弹簧;38-撞击板;40-第二防碰机构;41-第二固定板;42-第一箱体;421-点火机构;422-安全气囊;43-第二箱体;431-碰撞传感器;432-第二滑槽;433-第四弹簧;434-滑板;435-第二滑块;436-侧板;44-第二伸缩杆;45-第三弹簧;46-防碰板;47-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包括船体10、底板20、第一防碰机构30和第二防碰机构40。
其中,所述底板20固定连接于船体10一侧,所述第一防碰机构30和第二防碰机构40位于壳体上方,所述第二防碰机构40包括第二固定板41和防碰板46,第二固定板41底部固定连接于底板20顶部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41和防碰板46之间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44,所述第二伸缩杆44外部盘旋设置有第三弹簧45,所述第二固定板41一侧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42和第二箱体43,所述第一箱体42内部设有安全气囊422,所述第二固定板41内设有点火机构421,所述点火机构421包括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点火器输出端与安全气囊422连接,所述第二箱体43内设有滑板434,所述第二箱体43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碰撞传感器431,所述第二箱体43内壁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432,所述滑板434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435,第二滑块435与第二滑槽432相匹配,滑板434通过第二滑块435与第二箱体43滑动连接,所述滑板434一端固定连接有侧板436,侧板436位于第二箱体43外部,所述防碰板46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47,防碰板46和推动杆47呈同轴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防碰机构30包括固定块31和撞击板38,所述固定块3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31均固定连接于底板20顶部一侧,两个所述固定块31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4,所述第一固定板34和撞击板38之间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6,所述第一伸缩杆36外部盘旋设置有第二弹簧37,所述第一固定块31上开有第一滑槽32,所述第一固定板34两端焊接有第一滑块341,第一滑块341和第一滑槽32相匹配,第一固定板34通过第一滑块341与固定块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32一侧与第一滑块341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3。
进一步地,当外接物体与船体10发生碰撞时,外接物体直接撞击在撞击板38上,撞击板38压迫第二弹簧37压缩,同时第一伸缩杆36推动第一固定板34与固定块31滑动,第一滑块341压缩第一弹簧33,通过第一弹簧33和第二弹簧37的作用对撞击时产生的作用力进行缓冲,起到了很好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地,当撞击时的作用力过大时,第一固定板34与防碰板46相碰撞,防碰板46对第三弹簧45压缩,通过第三弹簧45的作用对撞击力进行二级缓冲,从而提高了缓冲的效果。
进一步地,碰撞传感器431与点火器和气体发生器呈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当该船舶遇到强烈撞击时,连接在防碰板46上的推动杆47推动侧板436,侧板436再推动滑板434在第二箱体43中滑动,从而使滑板434一端与碰撞传感器431相接触,碰撞传感器431所受的压力值大于预定压力值时,碰撞传感器431发生电信号使点火器和气体发生器发生反应,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进入安全气囊422,使安全气囊422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从而对撞击力进行反弹缓冲,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该防碰撞设装置的防碰撞能力,提高了船舶行驶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第二滑块435和第二滑槽43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433。
进一步地,通过第四弹簧433的作用可对滑板434起到缓冲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34一侧和防碰板46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板35,磁铁板35呈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通过磁铁板35的作用,在撞击使对第一固定板34和防碰板46起到缓冲效果。
其中,所述防碰板46底部滑动连接于底板20顶部。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当外接物体与船体10发生碰撞时,外接物体直接撞击在撞击板38上,撞击板38压迫第二弹簧37压缩,同时第一伸缩杆36推动第一固定板34与固定块31滑动,第一滑块341压缩第一弹簧33,通过第一弹簧33和第二弹簧37的作用对撞击时产生的作用力进行缓冲,起到了很好的缓冲效果,当撞击时的作用力过大时,第一固定板34与防碰板46相碰撞,防碰板46对第三弹簧45压缩,通过第三弹簧45的作用对撞击力进行二级缓冲,从而提高了缓冲的效果,当该船舶遇到强烈撞击时,连接在防碰板46上的推动杆47推动侧板436,侧板436再推动滑板434在第二箱体43中滑动,从而使滑板434一端与碰撞传感器431相接触,碰撞传感器431所受的压力值大于预定压力值时,碰撞传感器431发生电信号使点火器和气体发生器发生反应,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进入安全气囊422,使安全气囊422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从而对撞击力进行反弹缓冲,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该防碰撞设装置的防碰撞能力,提高了船舶行驶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0)、底板(20)、第一防碰机构(30)和第二防碰机构(40),所述底板(20)固定连接于船体(10)一侧,所述第一防碰机构(30)和第二防碰机构(40)位于壳体上方,所述第二防碰机构(40)包括第二固定板(41)和防碰板(46),所述第二固定板(41)和防碰板(46)之间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44),所述第二伸缩杆(44)外部盘旋设置有第三弹簧(45),所述第二固定板(41)一侧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42)和第二箱体(43),所述第一箱体(42)内部设有安全气囊(422),所述第二固定板(41)内设有点火机构(421),所述点火机构(421)包括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所述第二箱体(43)内设有滑板(434),所述第二箱体(43)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碰撞传感器(431),所述第二箱体(43)内壁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432),所述滑板(434)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435),所述滑板(434)一端固定连接有侧板(436),所述防碰板(46)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碰机构(30)包括固定块(31)和撞击板(38),所述固定块(3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31)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4),所述第一固定板(34)和撞击板(38)之间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6),所述第一伸缩杆(36)外部盘旋设置有第二弹簧(37),所述第一固定块(31)上开有第一滑槽(32),所述第一固定板(34)两端焊接有第一滑块(341),所述第一滑槽(32)一侧与第一滑块(341)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435)和第二滑槽(43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4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4)一侧和防碰板(46)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板(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板(46)底部滑动连接于底板(20)顶部。
CN202022428222.7U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 Active CN213323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8222.7U CN213323600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8222.7U CN213323600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3600U true CN213323600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5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28222.7U Active CN213323600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36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1403A (zh) * 2021-09-29 2021-11-02 南通远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体的防撞装置
CN113944144A (zh) * 2021-10-25 2022-01-18 安徽金川活动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防护功能的活动坝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1403A (zh) * 2021-09-29 2021-11-02 南通远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体的防撞装置
CN113581403B (zh) * 2021-09-29 2021-12-31 南通远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体的防撞装置
CN113944144A (zh) * 2021-10-25 2022-01-18 安徽金川活动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防护功能的活动坝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23600U (zh) 一种船舶用防碰装置
JP4354209B2 (ja) バンパー構造
CN112814539A (zh) 一种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安全门及其使用方法
CN110010813A (zh) 一种可移动式动力电池防护系统
CN204452311U (zh) 一种设置有碰撞传感器的保险杠
CN103434476B (zh) 一种车用安全系统
CN209747587U (zh) 一种可移动式动力电池防护系统
CN210554641U (zh) 一种汽车一体化防撞系统
CN111098976A (zh) 一种无人艇传感器气囊保护装置
CN110863468A (zh) 桥墩防撞气囊套箱装置
CN213847218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智能终端
CN206704134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汽车车身
CN214874189U (zh)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侧碰保护装置
CN212784424U (zh) 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
CN11275792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止溢水的汽车电池防护装置
CN111838922A (zh) 一种倾覆时可以减小损失通讯设备箱
CN214194296U (zh) 一种交通运输用防撞装置
CN111791707A (zh) 车辆碰撞翻转后动力电池自动断电感应装置
CN221080200U (zh) 一种储能电池包防护结构
CN218580448U (zh) 一种安全性可靠性高的桥梁防船撞装置
CN213800022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防护罩
CN213167956U (zh) 一种汽车收缩保险杠
CN213008001U (zh) 一种公安用车防护装置
CN213745952U (zh) 一种电力设施防误撞报警器
CN215621860U (zh) 带行人保护机构的汽车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