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1717U - 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21717U CN213321717U CN202021727276.7U CN202021727276U CN213321717U CN 213321717 U CN213321717 U CN 213321717U CN 202021727276 U CN202021727276 U CN 202021727276U CN 213321717 U CN213321717 U CN 2133217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lcd
- loading
- carrying
- atta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其包括基座、载膜机构、载料机构和贴附机构。载料机构可滑动地设在基座上,载料机构用于承载LCD。载膜机构可转动地设在基座上,载料机构与载膜机构间隔设置,载膜机构用于承载膜材。贴附机构设在基座上,贴附机构能将膜材压紧在LCD上。其中,载膜机构具有膜材上料位置和膜材贴附位置,载料机构具有LCD上料位置和LCD贴附位置,当载膜机构位于膜材上料位置时,膜材能够承载在载膜机构上,当载料机构位于LCD上料位置时,LCD能够承载在载料机构上。该大尺寸覆膜装置能够提高LCD的贴附效率和贴附精度,降低装置的占地面积,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贴膜装置中,LCD和膜材在贴膜装置上完成上料后往往需要经过位移移动至贴附位置,移动过程中LCD和膜材容易相对贴膜装置产生相对位移,导致LCD和膜材移动完毕后难以准确的进入贴附位置,从而提高了LCD与膜材对位的难度,并影响了LCD的贴膜精度,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贴膜装置由于需要同时运输LCD和膜材,常常具有较大的占地面积,既不便于操作也不便于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能够提高膜材在LCD上的贴附精度和贴附效率,降低装置的占地面积。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大尺寸覆膜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包括:基座;载料机构,所述载料机构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载料机构用于承载LCD;载膜机构,所述载膜机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载料机构与所述载膜机构间隔设置,所述载膜机构用于承载膜材;贴附机构,所述贴附机构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贴附机构能将所述膜材压紧在所述LCD上;其中:所述载膜机构具有膜材上料位置和膜材贴附位置,所述载料机构具有LCD上料位置和LCD贴附位置,当所述载膜机构位于所述膜材上料位置时,所述膜材能够承载在所述载膜机构上,当所述载料机构位于所述LCD上料位置时,所述LCD能够承载在所述载料机构上;当所述载膜机构位于所述膜材贴附位置且所述载料机构位于所述LCD贴附位置时,所述膜材在所述LCD上的投影和所述LCD的表面重合,且所述贴附机构能将所述膜材的一端压紧在所述LCD的一端上,当所述载料机构朝向所述LCD上料位置运动时,所述贴附机构能将所述膜材贴附在所述LCD上。
进一步地,所述贴附机构设在所述载膜机构和所述载料机构之间,当所述载膜机构位于所述膜材上料位置时,所述膜材设置在所述载膜机构的远离所述载料机构的一端上,当所述载料机构位于所述LCD上料位置时,所述LCD设置在所述载料机构的远离所述载膜机构的一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载膜机构能够绕所述载膜机构的中心轴线翻转以使所述载膜机构在所述膜材上料位置和所述膜材贴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且所述载膜机构位于所述膜材上料位置和所述膜材贴附位置时,所述膜材的表面均与所述LCD的表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载膜机构包括载膜件和翻转驱动组件,所述载膜件用于承载所述LCD,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驱动件,所述翻转驱动件设在所述载膜件的一侧上;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翻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轴沿垂直于所述载膜机构和所述载料机构的分布方向的方向设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载膜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载膜件上设有转动检测件,所述驱动轴上设有与所述转动检测件配合的配合部,所述转动检测件与所述翻转驱动件通信连接,所述翻转驱动件被配置为当所述转动检测件检测到所述配合部时停止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载膜机构还包括膜材对位机构,所述膜材对位机构可活动地设在所述载膜件上,所述膜材的侧面止抵在所述膜材对位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载料机构包括:活动架,所述活动架沿所述载膜机构和所述载料机构的分布方向上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基座上;载料组件,所述载料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活动架上,所述载料组件用于承载所述LCD。
进一步地,所述载料机构包括LCD对位机构,所述LCD对位机构可活动地设在所述载料组件上,所述LCD对位机构止抵在所述LCD的相邻设置的两个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贴附机构包括:贴附座,所述贴附座设在所述载膜机构的接近所述载料机构的一侧上;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设在所述贴附座上;压辊组件,所述压辊组件可滑动地设在所述贴附座上,所述压辊组件与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驱动气缸能驱动所述压辊组件沿垂直于所述LCD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大尺寸覆膜装置还包括膜材检测机构和LCD检测机构,所述膜材检测机构能获取所述膜材位于所述载膜机构上的位置,所述LCD检测机构能获取所述LCD位于所述载料机构上的位置,所述载料机构能带动所述LCD运动以使所述膜材在所述LCD上的投影和所述LCD的表面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载料机构能够在LCD上料位置承载LCD并在基座上滑动至LCD贴附位置,载膜机构能够在膜材上料位置承载膜材并转动至膜材贴附位置,当载料机构位于LCD贴附位置、载膜机构位于膜材贴附位置时,贴附机构能够将膜材的一端压紧在LCD上,此时载料机构在基座上沿接近LCD上料位置的方向运动,使得贴附机构能够压紧剩下的膜材并将剩下的膜材贴附在LCD上,当载料机构运动至LCD上料位置时,载料机构上的LCD已完成了膜材的贴附。根据本实施例的大尺寸覆膜装置,载膜机构在基座上转动时即可实现在膜材上料位置和膜材贴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载料机构在基座上滑动即可实现在LCD上料位置和LCD贴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且在载料机构从LCD贴附位置运动至LCD上料位置的过程中,贴附机构能够将膜材贴附在LCD上,从而有效降低了载料机构、载膜机构和贴附机构的占地面积。LCD的上料和下料位于同一位置,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取放LCD,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效率。载料机构带动LCD朝向LCD上料位置运动过程中,LCD与膜材之间沿垂直于LCD表面方向的间距保持恒定,能够有效减少贴附机构将膜材贴附在LCD上时产生的气泡,从而提高LCD的贴附精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大尺寸覆膜装置,能够提高LCD的贴附效率和贴附精度,降低装置的占地面积,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大尺寸覆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载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载料机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组件除去支撑架和平移驱动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组件除去支撑架和平移驱动部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LCD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LCD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载膜机构和膜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载膜机构在除去载膜架和基座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载膜机构在除去载膜架和基座之后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载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贴附机构和载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贴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贴附机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基座;110、LCD;120、膜材;
1、载料机构;11、活动架;12、载料组件;121、转动驱动件;122、支撑组件;1221、支撑架;1222、平移驱动部;1223、支撑件;12231、牛眼支撑部;1224、吸附件;12241、吸附底板;12242、吸附盖板;1225、转动轴承;1226、微调结构;12261、微调平移驱动件;12262、微调块;13、LCD定位组件;131、LCD定位导轨;132、LCD定位气缸;133、LCD定位块;134、定位锁紧件;14、LCD检测组件;141、LCD检测导轨;142、LCD检测相机;
2、载膜机构;21、载膜架;22、载膜件;221、载膜底板;222、载膜顶板;23、膜材对位组件;231、膜材对位导轨;232、膜材对位驱动部;233、膜材对位件;234、对位缓冲块;235、对位缓冲件;24、翻转驱动件;25、驱动轴;251、轴体;252、配合部;26、转动检测件;27、载膜缓冲组件;271、翻转缓冲块;272、翻转缓冲件;28、膜材检测组件;281、膜材检测导轨;282、膜材检测相机;
3、贴附机构;31、贴附座;32、驱动气缸;33、压辊组件;331、贴附辊;332、支撑辊;333、清洁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8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大尺寸覆膜装置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18所示,图1公开了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其包括基座100、载膜机构2、载料机构1和贴附机构3。载料机构1可滑动地设在基座100上,载料机构1用于承载LCD110。载膜机构2可转动地设在基座100上,载料机构1与载膜机构2间隔设置,载膜机构2用于承载膜材120。贴附机构3设在基座100上,贴附机构3能将膜材120压紧在LCD110上。其中,载膜机构2具有膜材上料位置和膜材贴附位置,载料机构1具有LCD上料位置和LCD贴附位置,当载膜机构2位于膜材上料位置时,膜材120能够承载在载膜机构2上,当载料机构1位于LCD上料位置时,LCD110能够承载在载料机构1上;当载膜机构2位于膜材贴附位置且载料机构1位于LCD贴附位置时,膜材120在LCD110上的投影和LCD110的表面重合,且贴附机构3能将膜材120的一端压紧在LCD110的一端上,当载料机构1朝向LCD上料位置运动时,贴附机构3能将膜材120贴附在LCD110上。
可以理解的是,载料机构1能够在LCD上料位置承载LCD110并在基座100上滑动至LCD贴附位置,载膜机构2能够在膜材上料位置承载膜材120并转动至膜材贴附位置,当载料机构1位于LCD贴附位置、载膜机构2位于膜材贴附位置时,贴附机构3能够将膜材120的一端压紧在LCD110上,此时载料机构1在基座100上沿接近LCD上料位置的方向运动,使得贴附机构3能够压紧剩下的膜材120并将剩下的膜材120贴附在LCD110上,当载料机构1运动至LCD上料位置时,载料机构1上的LCD110已完成了膜材120的贴附。根据本实施例的大尺寸覆膜装置,载膜机构2在基座100上转动时即可实现在膜材上料位置和膜材贴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载料机构1在基座100上滑动即可实现在LCD上料位置和LCD贴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且在载料机构1从LCD贴附位置运动至LCD上料位置的过程中,贴附机构3能够将膜材120贴附在LCD110上,从而有效降低了载料机构1、载膜机构2和贴附机构3的占地面积。LCD110的上料和下料位于同一位置,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取放LCD110,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效率。载料机构1带动LCD110朝向LCD上料位置运动过程中,LCD110与膜材120之间沿垂直于LCD110表面方向的间距保持恒定,能够有效减少贴附机构3将膜材120贴附在LCD110上时产生的气泡,从而提高LCD110的贴附精度。
根据本实施例的大尺寸覆膜装置,能够提高LCD110的贴附效率和贴附精度,降低装置的占地面积,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图18所示,贴附机构3设在载膜机构2和载料机构1之间,当载膜机构2位于膜材上料位置时,膜材120设置在载膜机构2的远离载料机构1的一端上,当载料机构1位于LCD上料位置时,LCD110设置在载料机构1的远离载膜机构2的一端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使载料机构1从LCD贴附位置朝向LCD上料位置运动时,贴附机构3能够压紧在LCD110的接近LCD上料位置的一端上,从而使贴附机构3能够在载料机构1朝向LCD上料位置运动过程中将膜材120完整地贴附在LCD110上,以实现载料机构1从LCD贴附位置运动至LCD上料位置的过程中完成LCD110的膜材贴附,从而有效提高了LCD110的贴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膜机构2能够绕载膜机构2的中心轴线翻转以使载膜机构2在膜材上料位置和膜材贴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且载膜机构2位于膜材上料位置和膜材贴附位置时,膜材120的表面均与LCD110的表面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载膜机构2绕载膜机构2的中心轴线翻转能够进一步降低载膜机构2的占地面积。由于载膜机构2位于膜材贴附位置时,膜材120在位于LCD贴附位置的载料机构1上的LCD110的投影需要与LCD110重合才能使膜材120准确可靠地贴附在LCD110上,载膜机构2在运动过程中无法避免膜材120位置出现微小偏移,使载膜机构2运动时膜材贴附位置时,载膜机构2需要对膜材120进行微调以确保膜材120与LCD110的位置相对应,载膜机构2位于膜材上料位置和膜材贴附位置,膜材120的表面均与LCD110的表面平行既便于实现,又能够显著减少膜材120在上料过程中以及膜材120在贴附前的必要位置调整,从而在确保膜材120的贴附效果的同时减少了膜材120的调整步骤,提高了膜材120的贴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载膜机构2包括载膜件22和翻转驱动组件,载膜件22用于承载LCD110,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驱动件24和驱动轴25。翻转驱动件24设在载膜件22的一侧上。驱动轴25与翻转驱动件24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轴25沿垂直于载膜机构2和载料机构1的分布方向的方向设置,驱动轴25与载膜件22连接。
具体地,载膜机构2还包括载膜架21,载膜件22可转动地设在载膜架21中。可以理解的是,翻转驱动件24能够带动驱动轴25转动,驱动轴25转动时能够带动与驱动轴25连接的载膜件22转动,从而使载膜件22能够在载膜架21形成的通孔中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载膜件22上设有转动检测件26,驱动轴25上设有与转动检测件26配合的配合部252,转动检测件26与翻转驱动件24通信连接,翻转驱动件24被配置为当转动检测件26检测到配合部252时停止驱动驱动轴25转动。
具体地,驱动轴25包括轴体251和设在轴体251上的配合部252。可以理解的是,转动检测件26的设置能够使载膜件22转动至膜材上料位置或膜材贴附位置时停止运动,能够减少载膜件22翻转至膜材上料位置或膜材贴附位置时的误差,从而提高贴膜精度。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转动检测件26与翻转驱动件24通信连接,这里的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电缆相连也可以是通过wifi信号相连,这里转动检测件26与翻转驱动件24的连接方式是控制领域的常规连接手段,在此无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载膜机构2还包括膜材对位机构,膜材对位机构可活动地设在载膜件22上,膜材120的侧面止抵在膜材对位机构上。
可以理解的是,载膜件22能够承载具有不同尺寸的膜材120,从而提高了载膜机构2的适用范围,且膜材120的相邻的两个侧壁能够抵接在膜材对位机构上,通过预先调整膜材对位机构在载膜架21上的位置,即可将膜材120相对载膜架21的位置调整至预设位置上,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确定膜材120的位置并根据膜材120的位置调整LCD110的位置,提高了膜材120贴附在LCD110上时的准确度。由于载膜件22能够在载膜架21中翻转,使得膜材120在载膜件22上对位完毕之后无需相对基座100进行位移,且膜材120在基座100上翻转产生的误差小于膜材120在基座100上位移所产生的误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膜材贴附的准确度。通过翻转载膜件22能够有效减少载膜机构2的占地面积,也有利于在同一位置实现膜材120的上料与贴附,且上料过程与贴附过程不会相互影响,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必要操作量,同时,载膜架21与基座100之间具有夹角使得载膜件22与基座100之间同时具有夹角,倾斜设置的载膜件22有利于操作人员进行膜材120的上料工序,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膜材对位机构还包括对位缓冲组件,对位缓冲组件包括对位缓冲块234和对位缓冲件235。对位缓冲块234设在膜材对位组件23上。对位缓冲件235设在膜材对位组件23与载膜件22之间,对位缓冲件235抵接在对位缓冲块234上。
可以理解的是,对位缓冲组件能够缓冲对膜材120进行对位的膜材对位组件23,以降低膜材对位组件23在对位过程中的运动幅度,降低膜材120在对位过程中被膜材对位组件23损坏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膜材120的对位精度和贴附精度。
可选地,如图11所示,膜材对位组件23包括膜材对位导轨231、膜材对位驱动部232和膜材对位件233,膜材对位驱动部232能够驱动膜材对位件233在导轨上运动,两个膜材对位组件23中的一个的膜材对位导轨231沿载膜架21的长度方向设置,另一个的膜材对位导轨231沿载膜架21的宽度方向设置,从而使两个膜材对位组件23的膜材对位件233能够在载膜架2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运动,实现对膜材120的相邻的两个侧壁的对位。
示例性地,膜材对位驱动部232能够设置为气缸或电动推杆,膜材对位件233能够设置为膜材对位板。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载膜机构2还包括载膜缓冲组件27,载膜缓冲组件27设在载膜架21上,载膜缓冲组件27用于减缓载膜件22运动至膜材上料位置或膜材贴附位置时的运动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载膜缓冲组件27的设置,既能对载膜件22的行程进行限位,防止载膜件22绕驱动轴25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多圈,提高载膜件22的运行安全性,还能够对载膜件22运动至膜材贴附位置和膜材上料位置时进行缓冲,防止载膜件22转动幅度过大导致位于载膜件22上的膜材120出现微小位移的现象,进一步降低了膜材120从膜材上料位置运动至膜材贴附位置上时的误差,提高了膜材120的贴附精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4所示,载膜缓冲组件27包括翻转缓冲块271和翻转缓冲件272。翻转缓冲块271设在载膜件22上,翻转缓冲块271位于载膜件22与载膜架21之间,翻转缓冲块271为两组,两组翻转缓冲块271沿载膜件2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翻转缓冲件272设在载膜架21上,翻转缓冲件272与一组翻转缓冲块271对应设置,翻转缓冲件272具有两组缓冲头,两组缓冲头在垂直于载膜件22的表面的方向上相背设置,当载膜件22位于膜材上料位置时,一组缓冲头抵接在一组翻转缓冲块271上,当载膜件22位于膜材贴附位置时,另一组缓冲头抵接在另一组翻转缓冲块271上。
可以理解的是,两组缓冲块的设置能够使载膜件22运动至膜材上料位置和膜材贴附位置时均能受到缓冲作用,确保了载膜缓冲组件27的缓冲效果。
可选地,每组翻转缓冲块271至少包括两个分别设在载膜件22的相对设置的两侧上的翻转缓冲板,每组缓冲头至少包括两个分别设在载膜件22的相对设置的两侧上的缓冲气缸,且翻转缓冲板和缓存气缸位于载膜件22的相同的侧面方向上,以确保缓冲气缸能够抵接在翻转缓冲板上并实现缓冲。两个位于载膜件22的相对设置的两侧上的翻转缓冲板和两个位于载膜件22的相对设置的两侧上的缓冲气缸能够平衡缓冲气缸对翻转缓冲板施加的作用力,降低仅设置一个缓冲气缸和翻转缓冲板时作用力对载膜件22造成的损伤,从而提高了载膜机构2的使用寿命。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并不对每组翻转缓冲块271和每组缓冲头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载膜件22包括载膜底板221和载膜顶板222。载膜底板221为多个。载膜顶板222上形成有多个吸膜孔,每个载膜底板221与载膜顶板222之间均形成有吸膜腔。
可以理解的是,将膜材120贴附在多个吸膜孔上,并在吸膜腔中形成真空环境,即可将膜材120稳固的吸附在载膜件22上,降低了膜材120在载膜件22翻转至膜材贴附位置时出现位移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膜材120的贴附精度。此外,多个载膜底板221的设置能够使载膜件22在吸附不同尺寸的膜材120时在不同载膜底板221与载膜顶板222之间形成真空环境,既能够降低膜材120的吸附成本,也能够对尺寸较小的膜材120实现快速吸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图2和图3所示,载料机构1包括活动架11和载料机构1。活动架11沿载膜机构2和载料机构1的分布方向上可滑动地设在基座100上。载料组件12可转动地设在活动架11上,载料组件12用于承载LCD110。
可以理解的是,载料组件12可转动地设在活动架11上使LCD110所处的平面能够与膜材120所处的平面平行,从而便于将膜材120平整的贴附在LCD110上,以提高LCD110上贴附膜材120的贴附精度。活动架11能够带动载料组件12在LCD上料位置和LCD贴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使LCD110的上料和贴附互不干扰,提高LCD110的贴附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载料组件12包括转动驱动件121和支撑组件122。转动驱动件121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活动架11连接。支撑组件122的底壁可转动地与活动架11和转动驱动件121的输出端连接,支撑组件122的顶壁用于承载LCD110。
可以理解的是,转动驱动件121的输出端伸出或缩回时即可实现支撑组件122相对活动架11转动,从而调整LCD110与基座100之间的夹角,并使LCD110所在的平面与膜材120所在的平面平行,并提高LCD110的贴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组件122包括支撑架1221、平移驱动部1222、支撑件1223和吸附件1224。支撑架1221可转动地与活动架11连接。平移驱动部1222设在支撑架1221上。支撑件1223沿支撑架1221的宽度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支撑架1221上,支撑件1223与平移驱动部1222的输出端连接。吸附件1224可转动地设在支撑件1223上,吸附件1224用于承载LCD11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吸附件1224能够稳固的承载LCD110,减少LCD110在运动过程或贴附过程中脱离吸附件1224的可能性。平移驱动部1222能够驱动支撑件1223沿支撑架1221的宽度方向运动,以对支撑件1223上的吸附件1224的位置进行微调,进而对LCD110的位置信息进行微调,进一步降低载料组件12位于LCD贴附位置、时LCD110与膜材120的位置之间的误差,以进一步提高贴附精度。由于吸附件1224可转动地设在支撑件1223上,使吸附件1224能够带动LCD110在LCD110所在的平面上旋转,从而降低LCD110在上料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位置误差,进一步提高膜材120贴附在LCD110上时的贴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吸附件1224包括吸附底板12241和吸附盖板12242。吸附底板12241设在支撑件1223上,吸附底板12241为多个。吸附盖板12242设在多个吸附底板12241上,吸附盖板12242可转动地与支撑件1223连接,每个吸附底板12241均与吸附盖板12242形成吸附腔,吸附盖板12242上设有多个吸附孔。
可以理解的是,将LCD贴附在多个吸附孔上,并在吸附腔中形成真空环境,即可将LCD110稳固的吸附在吸附件1224上,降低了LCD110在运动和贴附过程中与吸附件1224出现相对位移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LCD110的贴附精度。此外,多个吸附底板12241的设置能够使吸附件1224在吸附不同尺寸的LCD110时在不同吸附底板12241与吸附盖板12242之间形成真空环境,既能够降低LCD110的吸附成本,也能够对尺寸较小的LCD110实现快速吸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件1223包括多个牛眼支撑部12231,每个牛眼支撑部12231设在多个吸附底板12241之间,牛眼支撑部12231抵接在吸附盖板12242的底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牛眼支撑部12231上设有多个可转动的球体,且球体抵接在吸附盖板12242的底壁上,能够大大降低吸附件1224在支撑件1223上微调旋转时与支撑件1223之间的摩擦力,既能提高吸附件1224在支撑件1223上转动时的精度,从而提高贴附精度,还能降低吸附件1224在支撑件1223上转动时对吸附件1224与支撑件1223产生的损伤,从而提高支撑组件12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吸附件1224通过转动轴承1225与支撑件1223连接,支撑组件122还包括微调结构1226,微调结构1226包括微调平移驱动件12261和微调块12262。微调平移驱动件12261设在支撑件1223上。微调块12262的一端嵌设在吸附件1224中,另一端与微调平移驱动件12261的输出端连接,微调块12262穿设在吸附件1224中,微调平移驱动件12261能够驱动微调块12262沿吸附件1224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运动,以使吸附件1224绕转动轴承1225转动。
具体地,微调平移驱动件12261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沿支撑件1223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滑轨沿支撑件122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微调块12262可滑动地设在第二滑轨上。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使微调块12262沿支撑件1223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运动,微调块12262沿支撑件1223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运动时,能够对吸附件1224施加沿支撑件1223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驱动力,由于吸附件1224通过转动轴承1225可转动地设在支撑件1223上,该驱动力分解为沿垂直于转动轴承1225径向的作用力并使吸附件1224绕转动轴承1225转动,从而实现了微调块12262带动吸附件1224转动并调整LCD110的位置,以降低LCD110与膜材120之间的位置误差,从而提高贴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载料机构1包括LCD对位机构,LCD对位机构可活动地设在载料组件12上,LCD对位机构止抵在LCD110的相邻设置的两个侧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LCD对位机构能够对载料组件12上的LCD110进行对位,以使载料组件12运动至LCD贴附位置时,位于载料组件12上的LCD110能够与膜材120的位置一致,无需再次调整位置信息即可将膜材贴附至LCD110上,提高了在LCD110上贴附膜材120的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LCD对位机构包括两个LCD定位组件13,两个LCD定位组件13分别设在载料组件12的相邻的两侧上,其中,一个LCD定位组件13的一端沿基座100的宽度方向可滑动地设在载料组件12上,另一端止抵在LCD110上;另一个LCD定位组件13一端沿基座100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在载料组件12上,另一端止抵在LCD110上。
具体地,LCD定位组件13包括LCD定位导轨131、LCD定位气缸132、LCD定位块133和定位锁紧件134,LCD定位气缸132、LCD定位块133和定位锁紧件134均为多个,每个LCD定位块133与一个LCD定位气缸132的输出端连接,LCD定位气缸132能够通过驱动LCD定位块133运动进行调整LCD110的位置,多个LCD定位气缸132均可滑动地设在LCD定位导轨131上,每个定位锁紧件134能够将一个LCD定位气缸132锁紧在LCD定位导轨131上,此外,LCD定位块133的端面与LCD110的侧壁平行设置,以降低LCD定位块133抵接在LCD110上时对LCD110造成的损伤。根据本实施例的LCD定位组件13,预先将LCD定位组件13的位置进行调整,将LCD110安装在吸附件1224上时,使LCD110的相邻设置的两个侧壁分别抵接在一个LCD定位组件13上,即可实现对LCD110的定位,从而提高LCD110的定位精度及贴附精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载料机构1还包括缓冲结构,缓冲结构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活动架11连接,另一端抵接在载料组件12上。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结构能够对在活动架11上转动的载料组件12起到缓冲作用,以降低载料组件12在转动过程中的运动幅度,降低LCD110在转动过程中因运动幅度过大而产生的位移等现象,从而降低LCD110与膜材120之间的位置误差,提高LCD110的贴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贴附机构3包括贴附座31、驱动气缸32和压辊组件33。贴附座31设在载膜机构2的接近载料机构1的一侧上。驱动气缸32设在贴附座31上。压辊组件33可滑动地设在贴附座31上,压辊组件33与驱动气缸32的输出端相连。其中,驱动气缸32能驱动压辊组件33沿垂直于LCD11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贴附座31的设置有利于将驱动气缸32和压辊组件33安装在载膜机构2上。驱动气缸32能够驱动压辊组件33运动以使压辊组件33将膜材120稳定可靠地压紧在LCD110上,减少载料机构1朝向LCD上料位置运动过程中压辊组件33与膜材120和LCD110之间松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LCD110的贴附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压辊组件33包括贴附辊331、多个沿贴附辊3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辊332和清洁辊333,贴附辊331能够将膜材120压紧在LCD110上并完成贴附功能,多个支撑辊332能够对贴附辊331起到支撑作用,有效降低贴附辊331在长期贴附过程中产生的形变,清洁辊333能够粘取贴附辊331上的异物,减少贴附辊331对膜材120造成的污染,清洁辊333可拆卸地设在贴附座31上,能够便于拆卸清洁。
示例性地,贴附辊331为不锈钢包胶聚氨酯件;清洁辊333为铝合金包胶高粘性丁基橡胶件,具有较好的杂物吸附效果;支撑辊332为不锈钢件,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大尺寸覆膜装置还包括膜材检测机构和LCD检测机构,膜材检测机构能获取膜材120位于载膜机构2上的位置,LCD检测机构能获取LCD110位于载料机构1上的位置,载料机构1能带动LCD110运动以使膜材120在LCD110上的投影和LCD110的表面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LCD检测机构能够实时获取LCD110在载料机构1上的位置,从而能够使驱动结构调整载料组件12的位置以将LCD110的位置调整至能与膜材120准确贴合的位置上,从而确保LCD110在LCD贴附位置时在膜材120的投影上能够与膜材120的表面的重合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能进一步减少该误差,从而提高LCD110的贴附精度。通过膜材检测机构确定膜材120位于载膜件22上的位置后,能够根据所获得的位置信息调整LCD110的位置,以确保膜材120在LCD110上的投影与LCD110的表面的重合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能够进一步减少该误差,从而提高膜材120的贴附精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LCD检测机构包括多个LCD检测组件14,多个LCD检测组件14沿载料机构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LCD检测组件14可滑动地设在基座100上。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LCD检测组件14能够设置在LCD110的相邻的两个侧壁的连接处,另一个LCD检测组件14能够可滑动地设在基座100上,从而使两个LCD检测组件14能够检测到LCD110的两个角的位置信息,既有利于LCD对位机构根据该位置信息对LCD110进行对位,从而提高了LCD110的贴附精度。可选地,LCD检测组件14包括LCD检测导轨141和LCD检测相机142,LCD检测相机142可滑动地设在LCD检测导轨141上以实现LCD检测相机142在基座100上的运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膜材检测机构包括两个膜材检测组件28,两个膜材检测组件28沿载膜架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膜材检测组件28可滑动地设在载膜架21上。
可以理解的是,一个膜材检测组件28能够设置在膜材120的相邻的两个侧壁的连接处,另一个膜材检测组件28能够可滑动地设在载膜架21上,从而使两个膜材检测组件28能够检测到膜材120的两个角的位置信息,既有利于膜材对位机构根据该位置信息对膜材120进行对位,也有利于确定LCD110所需运动的位置信息,从而提高了膜材120的贴附精度。可选地,膜材检测组件28包括膜材检测导轨281和膜材检测相机282,膜材检测相机282可滑动地设在膜材检测导轨281上以实现膜材检测相机282在载膜架21上的运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0);
载料机构(1),所述载料机构(1)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载料机构(1)用于承载LCD(110);
载膜机构(2),所述载膜机构(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载料机构(1)与所述载膜机构(2)间隔设置,所述载膜机构(2)用于承载膜材(120);
贴附机构(3),所述贴附机构(3)设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贴附机构(3)能将所述膜材(120)压紧在所述LCD(110)上;其中:
所述载膜机构(2)具有膜材上料位置和膜材贴附位置,所述载料机构(1)具有LCD上料位置和LCD贴附位置,当所述载膜机构(2)位于所述膜材上料位置时,所述膜材(120)能够承载在所述载膜机构(2)上,当所述载料机构(1)位于所述LCD上料位置时,所述LCD(110)能够承载在所述载料机构(1)上;当所述载膜机构(2)位于所述膜材贴附位置且所述载料机构(1)位于所述LCD贴附位置时,所述膜材(120)在所述LCD(110)上的投影和所述LCD(110)的表面重合,且所述贴附机构(3)能将所述膜材(120)的一端压紧在所述LCD(110)的一端上,当所述载料机构(1)朝向所述LCD上料位置运动时,所述贴附机构(3)能将所述膜材(120)贴附在所述LCD(1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机构(3)设在所述载膜机构(2)和所述载料机构(1)之间,当所述载膜机构(2)位于所述膜材上料位置时,所述膜材(120)设置在所述载膜机构(2)的远离所述载料机构(1)的一端上,当所述载料机构(1)位于所述LCD上料位置时,所述LCD(110)设置在所述载料机构(1)的远离所述载膜机构(2)的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膜机构(2)能够绕所述载膜机构(2)的中心轴线翻转以使所述载膜机构(2)在所述膜材上料位置和所述膜材贴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且所述载膜机构(2)位于所述膜材上料位置和所述膜材贴附位置时,所述膜材(120)的表面均与所述LCD(110)的表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尺寸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膜机构(2)包括载膜件(22)和翻转驱动组件,所述载膜件(22)用于承载所述LCD(110),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
翻转驱动件(24),所述翻转驱动件(24)设在所述载膜件(22)的一侧上;
驱动轴(25),所述驱动轴(25)与所述翻转驱动件(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轴(25)沿垂直于所述载膜机构(2)和所述载料机构(1)的分布方向的方向设置,所述驱动轴(25)与所述载膜件(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尺寸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膜件(22)上设有转动检测件(26),所述驱动轴(25)上设有与所述转动检测件(26)配合的配合部(252),所述转动检测件(26)与所述翻转驱动件(24)通信连接,所述翻转驱动件(24)被配置为当所述转动检测件(26)检测到所述配合部(252)时停止驱动所述驱动轴(25)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尺寸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膜机构(2)还包括膜材对位机构,所述膜材对位机构可活动地设在所述载膜件(22)上,所述膜材(120)的侧面止抵在所述膜材对位机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尺寸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机构(1)包括:
活动架(11),所述活动架(11)沿所述载膜机构(2)和所述载料机构(1)的分布方向上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基座(100)上;
载料组件(12),所述载料组件(1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活动架(11)上,所述载料组件(12)用于承载所述LCD(1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尺寸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机构(1)包括LCD对位机构,所述LCD对位机构可活动地设在所述载料组件(12)上,所述LCD对位机构止抵在所述LCD(110)的相邻设置的两个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机构(3)包括:
贴附座(31),所述贴附座(31)设在所述载膜机构(2)的接近所述载料机构(1)的一侧上;
驱动气缸(32),所述驱动气缸(32)设在所述贴附座(31)上;
压辊组件(33),所述压辊组件(33)可滑动地设在所述贴附座(31)上,所述压辊组件(33)与所述驱动气缸(32)的输出端相连;其中:
所述驱动气缸(32)能驱动所述压辊组件(33)沿垂直于所述LCD(11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尺寸覆膜装置还包括膜材检测机构和LCD检测机构,所述膜材检测机构能获取所述膜材(120)位于所述载膜机构(2)上的位置,所述LCD检测机构能获取所述LCD(110)位于所述载料机构(1)上的位置,所述载料机构(1)能带动所述LCD(110)运动以使所述膜材(120)在所述LCD(110)上的投影和所述LCD(110)的表面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27276.7U CN213321717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27276.7U CN213321717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21717U true CN213321717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97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27276.7U Active CN213321717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21717U (zh) |
-
2020
- 2020-08-18 CN CN202021727276.7U patent/CN2133217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93390B (zh) | 一种翻转吸气压合治具 | |
CN211165989U (zh) | 一种制证设备 | |
CN213321717U (zh) | 一种大尺寸覆膜装置 | |
CN114939538B (zh) | 正反面检测设备 | |
CN112040647A (zh) | 一种贴膜机 | |
CN214723558U (zh) | 一种检测装置 | |
KR102099466B1 (ko) | 성형제품의 다면 및 다색 패드인쇄 자동시스템 | |
CN111153249A (zh) | 基于智能视觉的打印机制造产线样张检测判定系统 | |
CN213321716U (zh) | 一种载膜机构 | |
CN213323909U (zh) | 一种载料机构 | |
CN216914835U (zh) | 玻璃贴膜机 | |
CN213382987U (zh) | 覆膜头及覆膜机 | |
CN214000566U (zh) | 一种贴合装置以及膜片贴合设备 | |
JPH115294A (ja) |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 |
CN211493152U (zh) | 物料上下料及覆膜设备 | |
CN210257603U (zh) | 一种网版印刷机 | |
CN117213380B (zh) | 一种基于视觉影像测量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CN214096234U (zh) | 一种用于油缸油量检测的固定支架 | |
CN211363848U (zh) | 一种多工位转塔式制版机 | |
JP2795727B2 (ja) | 液晶表示板用ガラス基板の貼合せ装置 | |
KR102579518B1 (ko) | 시트 라미네이팅 장치 | |
CN220864782U (zh) | 辊压机构及贴合设备 | |
CN221650313U (zh) | 一种相控阵轮饼探伤装置 | |
CN115367191B (zh) | 贴膜模块、贴膜设备及贴膜方法 | |
CN221518937U (zh) | 一种盒子组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