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4233U - 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4233U
CN213264233U CN202021574666.5U CN202021574666U CN213264233U CN 213264233 U CN213264233 U CN 213264233U CN 202021574666 U CN202021574666 U CN 202021574666U CN 213264233 U CN213264233 U CN 213264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rotating shaft
frame
belt pulley
chai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46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俊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ohong Automotiv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aohong Automotiv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aohong Automotiv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aohong Automotiv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46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4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4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4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包括整体框架和调速电机,所述整体框架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调速电机的轴端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二主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第一链条的一端连接,第一链条的对应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与第二链条的一端连接,第二链条的对应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平行;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两端与整体框架连接的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内嵌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在铸造完成之后,就需要运送到下一工位,进行倒角、去毛刺或者打孔等进一步加工,传统的汽车轮毂制造及加工过程是都是由人工进行的,由于各工序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距离。传统的轮毂在上一个工位加工完成之后,就需要人工搬运到下一工位,这个过程不仅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还占用了大量的工人正常工作的时间,这在无形之中使得工人的效率大幅降低,这种情况对一些产能较高的工厂来说,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但如果采用全套的自动化输送设备,对工厂来说成本就比较高,所以,对于大部分轮毂制造业工厂来说,需要一种成本低,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的运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人工搬运作业,实现不同工序间汽车轮毂的快速、安全输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随时组拆、使用方便,节省了人工工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投资成本。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框架和调速电机,所述整体框架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调速电机的轴端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二主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第一链条的一端连接,第一链条的对应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与第二链条的一端连接,第二链条的对应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从动链轮内嵌有两端连接于整体框架上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二从动链轮内嵌有两端连接于整体框架上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平行,所述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轴两端、第二转轴两端、靠近第一链条两侧的第一转轴上和靠近第二链条两侧的第一转轴上均设有转轴端盖,所述转轴端盖内设有承轴,所述转轴端盖与整体框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框架上一侧设有至少一个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框架上轮毂运输起始位置处设有对轮毂进行定位的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框架下端还设有框架脚杯。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所述整体框架位于底座顶部,所述调速电机位于整体框架一侧且固定于底座顶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取双链条设计,当轮毂放置在链条上时同时接触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表面,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平行且在第一转轴带动下同步同速运行,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可以保证整个运输过程同步进行,轮毂移动更加平稳,不易发生倾斜滑落。
2、传感器可以感应轮毂移动及方位信息,并将感应的信息传递给调速电机,便于更精准地开始提供动力并调整运输过程中的速度,有利于节省电力。
3、在整体框架上轮毂运输起始位置处设有对轮毂进行定位的挡块,可将轮毂准确定位,确保其沿着预设轨迹在两条链条上移动,避免因放置时偏差太大,从而导致轮毂运输过程中偏离预设方向而掉落。
4、增加底座,可以固定调速电机,防止其在运转过程中因振动过大产生损伤。
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人工搬运作业,实现不同工序间汽车轮毂的快速、安全输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随时组拆、使用方便,节省了人工工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中:
1-整体框架、2-调速电机、3-框架脚杯、4-皮带、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一链条、8-第一链条、9-第一传感器、10-第二传感器、11-底座、12-操控台、13-第一皮带轮、14-第二皮带轮、15-第一主动链轮、16-第二主动链轮、17-第一从动链轮、18-第二从动链轮、19-第一轴承、20-第二轴承、21-第三轴承、22-第四轴承、23-第五轴承、24-第六轴承、25-第七轴承、26-第八轴承、27-第一端盖、28-第二端盖、29-第三端盖、30-第四端盖、31-第五端盖、32-第六端盖、33-第七端盖、34-第八端盖、35-第一挡块、36-第二挡块、37-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框架1和调速电机2,所述整体框架1上设有第一转轴5,所述调速电机2的轴端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3,所述第一皮带轮13通过皮带4与安装在第一转轴5上的第二皮带轮14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主动链轮15和第二主动链轮16;所述第一主动链轮15与第一链条7的一端连接,第一链条7的对应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从动链轮17,所述第二主动链轮16与第二链条8的一端连接,第二链条8的对应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从动链轮18;所述第一从动链轮17内嵌有两端连接于整体框架1上的第三转轴37,所述第二从动链轮18内嵌有两端连接于整体框架1上的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链条7和第二链条8平行,所述第三转轴37和第二转轴6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整体框架1用于连接或承载本实用新型中的其他部件,本实施例中,整体框架1大部分由方管焊接而成,所述调速电机2设于整体框架1一侧。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为速调电机2,本实施例中,调速电机2的轴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3,第二皮带轮14安装在第一转轴5的一端,所述第一皮带轮13和第二皮带轮14通过皮带4连接。当调速电机2启动,将带动第一皮带轮13转动,第一皮带轮13通过皮带4带动第二皮带轮14转动,最终第二皮带轮14带动第一转轴5转动。第一转轴5转动后将带动第一主动链轮15和第二主动链轮16转动,第一从动链轮17和第二从动链轮18同时被带动转动,从而促使第一链条7和第二链条8同步运行。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条平行的链条,第一链条7和第二链条8均分布于第一转轴5的右侧,且其一端分别位于第一转轴5的两端。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两端与整体框架1连接的第三转轴37和第二转轴6分别内嵌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17与第二从动链轮18中。当轮毂放置在链条上时同时接触第一链条7和第二链条8的表面,第一链条7和第二链条8平行且在第一转轴带动下同步同速运行,可以保证整个运输过程同步进行,轮毂移动更加平稳,不易发生倾斜滑落。
优选地,所述第三转轴37两端、第二转轴6两端、靠近第一链条7两侧的第一转轴5上和靠近第二链条8两侧的第一转轴5上均设有转轴端盖,所述转轴端盖内设有承轴,所述转轴端盖与整体框架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三转轴37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七承轴25和第八承轴26,第七承轴25和第八承轴26分别嵌套于第七端盖33和第八端盖34中;第二转轴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五承轴23和第六承轴24,第五承轴23和第六承轴24分别嵌套于第五端盖31和第六端盖32中;靠近第一链条7两侧的第一转轴5上分别设有第一承轴19和第二承轴20,第一承轴19和第二承轴20分别嵌套于第一端盖27和第二端盖28中;靠近第二链条8两侧的第一转轴5上分别设有第三承轴21和第四承轴22,第三承轴21和第四承轴22分别嵌套于第三端盖29和第四端盖30中。
增加承轴,可以减少转轴转动时的摩擦力。上述所有端盖均固定于整体框架1上,可固定转轴的安装位置,同时能够通过紧压来收紧对应转轴的两端,起到固定和定位作用。
优选地,所述整体框架1上一侧设有至少一个传感器。
传感器可以感应轮毂移动及方位信息,并将感应的信息传递给调速电机,便于更精准地开始提供动力并调整运输过程中的速度,有利于节省电力。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9和第二传感器10设置在整体框架1的右侧第一转轴5的附近,两个传感器之间有一定距离,以便更好地感应轮毂的位置和移动信息。当轮毂在链条的带动下开始移动,第一传感器9和第二传感器10将感应到轮毂,并将感应到的信号发送给调速电机2。
优选地,所述整体框架1上轮毂运输起始位置处设有对轮毂进行定位的挡块。
在整体框架上轮毂运输起始位置处设有对轮毂进行定位的挡块,可将轮毂准确定位,确保其沿着预设轨迹在两条链条上移动,避免因放置时偏差太大,从而导致轮毂运输过程中偏离预设方向而掉落。
本实施例中,在整体框架1的左侧,第一链条7和第二链条8靠中间的一侧位置上分别设有第一挡块35和第二挡块36。
优选地,所述整体框架1下端还设有框架脚杯3。
框架脚杯3可方便装置的移动,加强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优选地,还包括底座11,所述整体框架1位于底座11顶部,所述调速电机2位于整体框架1一侧且固定于底座11顶部。
增加底座11,可以固定调速电机2,防止其在运转过程中因振动过大产生损伤。
本实施例中,第一链条7和第二链条8上还设有凸台,能够增加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更好地带动轮毂移动。
为方便控制整个装置运作,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了控制台12,可根据情况随时控制装置运行。根据安装场地的不同,可随时调整控制台12的安装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框架(1)和调速电机(2),所述整体框架(1)上设有第一转轴(5),所述调速电机(2)的轴端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3),所述第一皮带轮(13)通过皮带(4)与安装在第一转轴(5)上的第二皮带轮(14)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主动链轮(15)和第二主动链轮(16);所述第一主动链轮(15)与第一链条(7)的一端连接,第一链条(7)的对应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从动链轮(17),所述第二主动链轮(16)与第二链条(8)的一端连接,第二链条(8)的对应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从动链轮(18);所述第一从动链轮(17)内嵌有两端连接于整体框架(1)上的第三转轴(37),所述第二从动链轮(18)内嵌有两端连接于整体框架(1)上的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链条(7)和第二链条(8)平行,所述第三转轴(37)和第二转轴(6)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37)两端、第二转轴(6)两端、靠近第一链条(7)两侧的第一转轴(5)上和靠近第二链条(8)两侧的第一转轴(5)上均设有转轴端盖,所述转轴端盖内设有承轴,所述转轴端盖与整体框架(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框架(1)上一侧设有至少一个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框架(1)上轮毂运输起始位置处设有对轮毂进行定位的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框架(1)下端还设有框架脚杯(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11),所述整体框架(1)位于底座(11)顶部,所述调速电机(2)位于整体框架(1)一侧且固定于底座(11)顶部。
CN202021574666.5U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 Active CN213264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4666.5U CN213264233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4666.5U CN213264233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4233U true CN213264233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68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4666.5U Active CN213264233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42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6920A (zh) * 2021-06-18 2021-09-28 芜湖常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输送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6920A (zh) * 2021-06-18 2021-09-28 芜湖常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输送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5317B (zh) 一种自动循环供料系统
CN213264233U (zh) 一种汽车轮毂输送装置
CN109665294B (zh) 一种鞋底加工流水线智能转移装置
CN209701767U (zh) 一种角钢的上料输送机构
CN11157287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装运输设备
CN113104578A (zh) 一种电机加工用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583020U (zh) 一种大尺寸导光板传送系统
CN203855368U (zh) 整平切片机送料升降架
CN211616151U (zh) 一种智能板材切割生产线
CN208699263U (zh) 一种带有定位装置的轨道输送装置
CN213731036U (zh) 一种用于石英石板材的抛光装置
CN211520676U (zh) 一种模板自动定位装置
CN212474878U (zh) 一种用于滤芯工装治具的回流输送架
CN212126713U (zh) 一种双壁波纹管传送装置
JPH08104411A (ja) スラットコンベヤにおけるチェーン支持装置
CN115026912B (zh) 切圆板系统
CN113029236B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太阳能硅板印刷机的柔性传动装置
CN218753593U (zh) 一种铁框翻转装置
CN217126003U (zh) 一种汽车电池自动搬运设备
CN111762248A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便于移动的运输装置
CN217375906U (zh) 一种发动机装配用移动机构
CN209080896U (zh) 一种石膏板托架自动放置装置
CN213105908U (zh) 一种无心磨床自动上料装置
CN213678637U (zh) 一种风管自动生产线故障报警停机装置
CN211760347U (zh) 一种木板加工用砂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