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51386U - 奶嘴 - Google Patents

奶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51386U
CN213251386U CN202021159122.2U CN202021159122U CN213251386U CN 213251386 U CN213251386 U CN 213251386U CN 202021159122 U CN202021159122 U CN 202021159122U CN 213251386 U CN213251386 U CN 213251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pple
seat plate
head
infan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91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杉佳美
藤原恵
山下瑛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g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ge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geon Corp filed Critical Pige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51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51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幼儿等易于产生“吸吮反射”的奶嘴。奶嘴(1)具有:奶嘴头部(10),其用于放置在使用者的口腔内;和座板部(30),其保持奶嘴头部,奶嘴头部形成为从所述座板部突出,并且形成为在放置于使用者的口腔内时以朝向使用者的上颚的方式倾斜,奶嘴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放置在形成于使用者的上颚的吸吮窝。

Description

奶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婴幼儿等的吸吮而使身心舒缓的“奶嘴”。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各种目的的、例如矫正目的的“奶嘴等”(例如,专利文献1等)。
一方面,近年来,研究表明“奶嘴”具有以下所示的效果。
即,婴幼儿等在进行哺乳时,在自己的上颚的为凹部的“吸吮窝”中,当奶嘴头等被放置于吸吮窝时,产生“吸吮反射”,婴幼儿等开始舌头的蠕动状运动。
因此,可知“奶嘴”发挥了满足婴幼儿等的“吸吮反射”的效果,通过产生这样的效果,从而促使婴幼儿等身心安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44413号公报
但是,现有的奶嘴存在如下问题:不能适当地收纳于婴幼儿等使用者的口腔内,由于这个原因,使用者不能顺利地开始“舌头的蠕动状运动”。
另外,现有的奶嘴也存在不能供婴幼儿等使用者长时间地持续进行蠕动状运动而从其口中掉落等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婴幼儿等使用者产生“吸吮反射”,进而,使用者易于进行舌头的蠕动状运动的奶嘴。
所述目的通过如下方式达成,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奶嘴,其特征在于,具有:奶嘴头部,其用于放置在使用者的口腔内;和座板部,其保持所述奶嘴头部,所述奶嘴头部形成为从所述座板部突出,并形成为在放置于使用者的口腔内时以朝向使用者的上颚的方式倾斜,所述奶嘴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放置于形成于使用者的上颚的吸吮窝。
根据所述结构,以在放置于使用者的口腔内时朝向使用者的上颚的方式倾斜而形成的奶嘴头部被构成为,在放置于使用者的口腔内时,奶嘴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放置于形成在使用者的上颚的吸吮窝。
因此,在使用者用自己的舌头将奶嘴头部向上颚侧推压时,与上颚侧密接的面积容易变大,由此,使使用者顺利地产生吸吮反射,进而,使用者易于进行“非营养吸吮运动”等舌头的蠕动状运动。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奶嘴的所述奶嘴头部中,以在内侧形成空洞部的方式使壁厚部形成于所述空洞部的外侧,形成所述壁厚部的材质的硬度为,当所述奶嘴头部在使用者的口腔内通过舌头而被放置于上颚侧时,能够避免夹持所述空洞部而形成的所述壁厚部彼此直接抵接的硬度。
即使将奶嘴的奶嘴头部的壁厚部设置得柔软,并在壁厚部的内侧形成空洞部,但是,当以夹持空洞部的方式而配置的壁厚部彼此直接抵接而不夹持空洞部时,也不能维持奶嘴头整体的柔软度。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形成为如下结构:如所述结构所示,通过将奶嘴头部的硬度设为当奶嘴头部在使用者的口腔内通过舌头而与上颚侧抵接时,空洞部不会被压没的硬度,从而确保奶嘴头整体的柔软度。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的所述座板部和所述奶嘴头部被构成为,以两者的连接部分为支点保持重心平衡,所述座板部具有座板主体和供使用者握持的环部,并具有用于将所述环部和所述奶嘴头部安装于所述座板主体的盖部,在所述盖部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将所述盖部安装于所述座板主体并使所述奶嘴头部安装于所述座板主体,所述环部构成为,至少由所述座板主体和所述盖部的环保持部保持。
根据所述结构,座板部和奶嘴头部被构成为,以两者的连接部分为支点保持重心平衡。
该保持重心平衡的状态是指,例如座板部和奶嘴头部各自的“重量×距离的值”以连接部分为支点而相同,来取得平衡等。
由于形成这样的结构,因此,当将使用者的嘴唇放置于支点的部分时,口腔内的奶嘴头部和口腔外的座板部平衡。
因此,当使用者进行“非营养吸吮运动”等的舌头蠕动状运动时,能够预防奶嘴从口腔内掉落到外面等。
另外,若座板部和奶嘴头部等的固定部的固定解除,则有如误食奶嘴头部等的危险,因此,必须有足以用于固定的结构。
并且,若该固定部像以往一样是承担固定环部的作用的结构,则会成为更复杂的结构,座板部的重量增加,与该座板部保持平衡的奶嘴头部的重量也需要増加,其结果是,奶嘴整体的重量増加。
这样一来,若奶嘴整体的重量増加,则使用者在含着奶嘴,用舌头进行蠕动状运动时,会产生给对使用者的嘴唇和舌头施加负荷过大,难以进行蠕动状运动的状况。
关于这点,在所述结构中,由于固定部未直接承担固定环部的作用,因此,考虑到固定部的安全等,不需要设置为复杂的结构,就能够使奶嘴整体轻量化。因此,形成使用者易于用舌头进行蠕动状运动的奶嘴。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奶嘴的所述座板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奶嘴头部的安装口,仅在安装口中的至少与使用者的嘴唇抵接的部分形成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防止在所述奶嘴头部和所述座板部间产生间隙。
根据所述结构,仅在奶嘴头部的安装口中的至少与使用者的嘴唇抵接的部分形成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防止在奶嘴头部和座板部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预防使用者的嘴唇等被夹在奶嘴头部和座板部之间的间隙等情况的发生。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奶嘴中,在所述奶嘴头部的根部、或者在所述根部及其附近形成有向外侧隆起的隆起部。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奶嘴头部的根部、或者在所述根部及其附近形成有向外侧隆起的隆起部,因此,形成为当婴幼儿等将奶嘴放置于口腔内时,易于将嘴唇等放置于奶嘴头部的根部等的结构。
因此,婴幼儿等能够稳定地保持奶嘴,形成易于吸吮的奶嘴。
特别是,一般来说,例如,出生后0月至5、6个月左右的(断乳食品开始前)婴幼儿使用者的舌头位于上下齿槽(牙龈)之间,因此,难以完全闭合嘴唇的情况较多。
在像这样的因月龄而不能完全闭合嘴唇的婴幼儿的情况下,若在奶嘴头部的根部等具有隆起部,则形成易于将使用者的嘴唇放置于该隆起部,并更易吸吮的奶嘴。
发明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能够提供使婴幼儿等使用者产生“吸吮反射”,进而使用者易于进行舌头的蠕动状运动的奶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嘴1”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奶嘴1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图1的奶嘴1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等的奶嘴头10安装于座板30的盖33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婴幼儿等的口腔内的上颚和吸吮窝及奶嘴头等的关系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6是表示婴幼儿等正进行非营养吸吮运动的动作的状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7是表示婴幼儿等在使用在与座板30的连接部分向上颚方向倾斜10度的奶嘴头时与吸吮时间的关系、和使用在与座板30的连接部分不向上颚方向倾斜、即倾斜角度为零度、的奶嘴时与吸吮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奶嘴头10的前端与图5的婴幼儿等的上颚的吸吮窝抵接的状态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9是图1的奶嘴头10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奶嘴头10的前端部和根部中挠曲所需的力(N)与现有商品比较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11是对奶嘴1的座板30和奶嘴头10的重心平衡进行说明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现有的奶嘴的盖的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座板30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座板主体31和环40等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座板主体31的表面(与婴幼儿等的嘴唇抵接的一侧)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将奶嘴头10安装于图15的座板主体31的状态的A-A’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形状的奶嘴1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此外,由于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具体示例,因此附加了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除非在以下说明中有特别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记载,否则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奶嘴1”中,并非特意提及“上”、“下”、“左”、“右”等而使用时是指,在使用者例如婴幼儿等将“奶嘴1”适当地放置于口腔内的状态下,从使用者侧所看到的“上”、“下”、“左”、“右”等。
(奶嘴1的整体结构等)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嘴1”的主要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图1的奶嘴1的示意性侧视图。另外,图3是图1的奶嘴1的示意性主视图。
如图1所示,奶嘴1具有:用于供使用者例如婴幼儿等放入口腔内的奶嘴头部,例如奶嘴头10;和与奶嘴头10连接,用于固定并保持奶嘴头10的座板部,例如座板30。
另外,如图2所示,图1的座板30具有:与婴幼儿等的嘴唇等直接抵接的座板主体31;供婴幼儿等的保护者操作等的环部,例如环40;以及用于将奶嘴头10和环40安装于座板主体31的盖部,例如盖33。
如图1所示,座板主体31的整体为横宽地大致椭圆形状,并为座板主体31的左右侧微微向婴幼儿等侧弯曲的结构,正因如此,形成当婴幼儿等含着奶嘴1时,座板主体31与婴幼儿等密接,奶嘴1不易从婴幼儿等的嘴唇脱落等的结构。
另外,如图1所示,在座板主体31上具有用于将奶嘴头10插入并配置的安装口,例如奶嘴头用开口31c,并且,如图1和图3所示,在奶嘴头用开口31c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呈纵长的圆弧状的开口部,例如座板开口31a、31b。
该座板开口31a、31b作为万一婴幼儿等吸入奶嘴1时用于确保呼吸道的开口而发挥作用,并且作为当婴幼儿等含着奶嘴1时,使口水等排出的开口而发挥作用。
另外,如图3等所示,在座板开口31a、31b之间形成有配置有带状的凹部30c,并与座板开口31a、31b相连的结构。该凹部30c为整体弯曲的形状。
因此,当婴幼儿等在使用奶嘴1时,其嘴唇附近的湿气通过凹部30c向座板开口31a、31b排出。
该凹部30c发挥着接收婴幼儿等的口水,并向奶嘴头用开口31c的外侧的座板开口31a、31b排出的功能。
因此,只要发挥相关功能,座板开口31a等的形成位置和开口的形状等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可形成其他形状的开口等。
另外,如图3等所示,座板30的上部的中央以凹陷状形成有座板凹部30a。该座板凹部30a为用于在婴幼儿等使用奶嘴1时,避免奶嘴1与婴幼儿等的鼻子抵接等情况的结构。
另外,如图2所示,奶嘴1的座板30具有环40。
该环40为能够在图2所示的箭头Z方向上摆动的结构,婴幼儿等在使用奶嘴1时,奶嘴1吸附难以从口腔内取出时,用于婴幼儿等和其保护者等握持奶嘴1而使用。
(奶嘴头10的结构等)
图4是表示图1等的奶嘴头10安装于座板30的盖33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和图1所示,在图中,奶嘴头10在左侧的前端侧形成隆起,随着朝向右侧而直径缩小,在作为奶嘴头10的根部的右端部处直径再次扩大而形成有隆起部,例如凸缘11。
另外,如图3所示,奶嘴头10从其前端部观察时,图的上下方向上呈些许扁平的大致椭圆形状,进而,如图4所示,奶嘴头10形成为从座板30的盖33突出,并且在与座板30的盖33的连接部分例如其根部处,以朝向使用者的上颚的方式,例如以向上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其角度为10度。
(奶嘴头10的角度等)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奶嘴头10在其根部处向上方向以10度的角度倾斜而形成,其理由如下。
图5是表示婴幼儿等的口腔内的上颚和吸吮窝及奶嘴头等的关系的示意性说明图。
如图5所示,在婴幼儿等的口腔内的上颚形成有成呈凹部的“吸吮窝”。
该吸吮窝用于在婴幼儿等摄取母乳时放置母亲等的乳头,用自己的舌头从下方支撑,并且用于舌头进行蠕动状运动。
此外,该“吸吮窝”在婴幼儿期的后半段以后,随着婴幼儿等的口腔功能的发育而逐渐消失。
另外,婴幼儿等即使在实际上没有摄取母乳等时,若乳头等放置于吸吮窝,则会本能地产生“吸吮反射”,之后,用自己的舌头从下方支撑乳头等,进行蠕动状运动。
该运动可以称为“非营养吸吮运动”,与实际上用来摄取母乳的“营养吸吮运动”不同。
虽然“营养吸吮运动”和“非营养吸吮运动”均为“蠕动状运动”,但营养吸吮运动是实际用于喂养母乳等的行为,与作为实际不挤母乳的行为的非营养吸吮运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舒缓的动作这点。
像这样的“非营养吸吮运动”的动作对于婴幼儿等来说带来身心的安抚。因此,在将奶嘴给予闹觉和正在哭闹的婴幼儿等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奶嘴促使“非营养吸吮运动”。因此,能够使婴幼儿等自己身心得到安抚。
但是,如图5所示那样,由于婴幼儿等的上颚的吸吮窝为凹部,因此,婴幼儿等用自己的舌头从下方支撑放入口腔内的奶嘴头等,并以向上颚侧按压的方式放置,虽然想稳定地放置奶嘴头等,但原本母亲的乳头和人工乳头或奶嘴的奶嘴头就是不同的结构。
即,由于母亲的乳头可柔软地伸缩,因此能够稳定地放置于吸吮窝。另一方面,若是人工乳头或奶嘴的奶嘴头的情况下,若奶嘴头的角度或奶嘴头前端部的宽度与吸吮窝的尺寸不吻合,则难以吸吮,不能顺利地沿吸吮窝等放置的情况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进行“非营养吸吮运动”,也不能长时间地持续该运动,会在短时间内结束,难以形成婴幼儿等的心身稳定的状态,故不优选。
关于这点,如图5所示,优选的奶嘴的奶嘴头是仅通过婴幼儿等含着奶嘴头10就能够至少将奶嘴头10的前端侧放置于吸吮窝的、向上颚方向倾斜的角度的奶嘴头,。
考虑到图5等的吸吮窝的形状,向该上颚方向倾斜的奶嘴头10的角度优选为在与座板30的连接部分(例如,奶嘴头10的根部等)处,例如呈10度~20度左右的角度。
另外,图8是表示奶嘴头10的前端放置于图5的婴幼儿等的上颚的吸吮窝的状态的示意性说明图。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的奶嘴1的奶嘴头10的前端部的宽度例如为13mm,形成得比日本的婴幼儿等(例如,2个月的婴儿)的吸吮窝的宽度的平均值16.8mm小。因此,奶嘴头10放置于婴幼儿等的口腔内,即使奶嘴头10的前端部被舌头推压向吸吮窝,奶嘴头10的前端也不会超过吸吮窝的宽度,由此奶嘴头10的前端部稳定地放置于吸吮窝。
此外,虽然参考了1、2个月的婴儿的吸吮窝的平均宽度,但是由于在婴幼儿后半期以后,吸吮窝随着婴幼儿的口腔功能的发育(上颚的成长等)而逐渐消失,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奶嘴头10的前端不会超过吸吮窝的宽度。
像这样,如果是图5的奶嘴头10的话,可形成仅靠婴幼儿等吸吮,就能够将奶嘴头10等稳定地放置于图5的上颚的吸吮窝的凹部的形状。
并且,通过像这样稳定地放置奶嘴头10,从而婴幼儿等稳定地使用舌头,如图5的箭头T所示,将奶嘴头10等向吸吮窝推压,由此能够进行“非营养吸吮运动”等,能够满足婴幼儿等。
另外,在图5中,奶嘴头10能够沿吸吮窝放置的角度并非限于10度~20度的范围内,只要为与在使用者的上颚形成的吸吮窝抵接的结构即可。
图7是表示婴幼儿等使用在与座板30的连接部分向上颚方向倾斜10度的奶嘴头时与吸吮时间的关系、和在与座板30的连接部分不向上颚方向倾斜、即倾斜角度为零度、的奶嘴时与吸吮时间的关系的图。纵轴表示“吸吮奶嘴时的强度(mmHg)”,横轴表示“吸吮奶嘴的时间(ms)”。
如图7所示,可知,角度为10度的奶嘴与角度为零度的奶嘴相比,能够显著地长时间地进行非营养吸吮运动的动作,满足度高。
图6是表示正进行婴幼儿等的非营养吸吮运动的动作的状态的示意性说明图。
如图6所示,奶嘴1的奶嘴头10放置于婴幼儿等的口腔内,奶嘴头10的下侧以被婴幼儿等的舌头保持并向上颚的吸吮窝推压的方式被放置。
此时,如图6所示,奶嘴头10的前端下侧为向下突出的大致半球状。
因此,与奶嘴头的前端下侧呈平坦(平面)的情况相比,是易于用舌头保持奶嘴头并进行蠕动状运动的形状。
因此,加之奶嘴头10的上侧沿吸吮窝放置,从而奶嘴头10的上侧和下侧一同被稳定地保持。
特别是,由于奶嘴头的上侧能够沿上颚的吸吮窝放置并以大面积保持于上颚侧,下侧也被舌头可靠地保持,因此,能够确保使婴幼儿等满足的“非营养吸吮运动”。
(奶嘴头10的凸缘11等)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奶嘴头10的根部侧(座板30侧)设有向外侧扩径而形成的凸缘11。
以下,对该凸缘11的功能等进行说明。
一般而言,出生后0月~5、6个月左右(断乳食品开始前)的婴幼儿等的舌头位于上下的齿槽(牙龈)间。
与此相对,在出生后约7、8个月(婴幼儿后期)以后,就变得和成人一样,舌头位于固有口腔内。此处,舌头位于固有口腔内是指舌头不越过齿槽(牙龈)或牙齿而突出的状态,换言之,是指舌头位于牙齿的内侧。
因此,出生后0月~5、6个月左右的婴幼儿等与成人不同,其为舌头难以位于固有口腔内,嘴唇难以闭合的状态。
对于这点,本实施方式的奶嘴1以奶嘴头10从根部朝向上颚的方式倾斜10度的角度,因此,与出生后0月~5、6个月左右的婴幼儿等的舌头的位置或舌动作的位置相对应。
即,通过奶嘴1的奶嘴头在根部处呈10度的角度,从而在奶嘴头10的根部形成一定的空间,因此,构成为,即使是上述的婴幼儿等也能够使舌头自然的动作(蠕动状运动)。
进而,如上所述,即使是出生后0月~5、6个月左右的嘴部不能闭合的低月龄(断乳食品开始前)的婴幼儿,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奶嘴1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在其奶嘴头10的根部具有凸缘11,因此,婴幼儿等易于保持奶嘴头10的根部。
如图1等所示,该凸缘11为与座板主体31抵接的结构。因此,若奶嘴头10的根部等稳定,则变得易于稳定地保持包括座板主体31的奶嘴1整体,正因为如此,变得易于将奶嘴1的奶嘴头前端保持于自己的哺乳窝。
因此,在奶嘴头10的根部几乎没有作为隆起的凸缘11或者根本没有的情况下,对于婴幼儿等来说奶嘴不易吸吮,特别是对于出生后0月~5、6个月左右的嘴部不能闭合的低月龄的婴幼儿等来说,是难以吸吮的奶嘴。
此外,以本实施方式的“凸缘11”形成于奶嘴头10的根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并非限定于此,“凸缘11”也可以配置于奶嘴头10的根部及其附近。
另外,在婴幼儿等实际含着母亲等的乳头时,将上嘴唇和下嘴唇向外侧翘曲,使嘴唇与乳房密接,进行用于哺乳的蠕动状运动。
将这样的状态称为“衔乳(吸附)”,但图6所示的婴幼儿等以与该“衔乳(吸附)”近似的状态含着奶嘴1。
即,将其上嘴唇及下嘴唇向外侧翘曲来含着奶嘴头10,翘曲的上嘴和下嘴唇与座板30抵接。
因此,如图6所示,含着奶嘴1的婴幼儿等的上嘴唇和下嘴唇易于吸附奶嘴1,由此,奶嘴1不易从口中向外掉落等,其结果是,能够稳定地使其持续进行“非营养吸吮运动”。
关于这点,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奶嘴头10具有凸缘11,因此,通过使婴幼儿等的嘴唇放置于该凸缘11,从而婴幼儿等的嘴唇变得易于与奶嘴1密接,变得易于获得与上述的“衔乳(吸附)”近似的状态。
此外,上述的“断乳食品开始前”的时期结束,大致在出生后约7、8个月(婴幼儿后期)以后的婴幼儿等的断乳开始前,由于长牙等婴幼儿等的牙槽的形状开始变化,舌头变得位于比牙槽更靠后方处。
关于这点,本实施方式的奶嘴1与现有的不同,以奶嘴头10从根部朝向上颚的方式倾斜10度的角度,因此,奶嘴头10与舌头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故,即使是舌头变得位于比牙槽更靠后方处的婴幼儿等,也可容易地使舌头自然地活动,易于进行蠕动状运动。
(奶嘴头10的柔软度等)
图9是图1的奶嘴头10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9所示,为了在内部形成空洞部10b,奶嘴头10在外侧形成硅酮的壁厚部10a,如图9所示,该壁厚部10a的厚度为1.0mm~3.5mm左右。
其原因在于,如果小于1mm,则产品上容易有孔,或因破碎等不能保证安全性,如果大于3.5mm,则与奶嘴头10的内壁(空洞部10b侧)接触,不易变形。
像这样,若小于1mm或者大于3.5mm,则阻碍婴幼儿等的在口腔内的动作,使奶嘴1整体的功能性显著降低。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奶嘴头10的壁厚部10a的硅酮的硬度从现有的“肖氏硬度A20”变为“肖氏硬度A40”,变得更硬。
此处,对“肖氏硬度”进行说明。
肖氏硬度是将在前端安装有金刚石半球的锤子从规定高度落在试样的表面上,由当时的弹起高度来表征的硬度。
另外,测量肖氏硬度的测量仪器(硬度计)有适合对象物的硬度的“A型”、“D型”、“E型”,所显示的硬度根据使用的测量仪器类型而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肖氏硬度A”为基准,在肖氏硬度A中,数值越高,硬度越高。
图9的奶嘴头10的壁厚部10a使用的硅酮的硬度如上所述,为“肖氏硬度A40”,与现有的“肖氏硬度A20”相比,硬度更高。
其结果是,产生以下所示的作用效果,下面具体地说明。
如图9所示,奶嘴头10具有壁厚部10a和空洞部10b。
如图4所示,在将这样结构的奶嘴头10放入婴幼儿等的口腔内,婴幼儿等用舌头将奶嘴头10顶至上颚侧,进行“非营养吸吮运动”时,奶嘴头10的壁厚部10a向中央的空洞部10b侧移动。
此时,若壁厚部10a的硅酮的硬度柔软,则壁厚部10a彼此相互抵接而不夹持空洞部10b。
这样一来,即使壁厚部10a的硅酮自身的硬度低(即使柔软),由于空洞部10b所产生的力无处释放,因此,与壁厚部10a夹持空洞部10b而变形地配置的情况相比,不夹持空洞部10b,从结果来看,奶嘴头10整体更硬。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壁厚部10a的硅酮的硬度硬化约2倍,从而构成为,避免壁厚部10a彼此因婴幼儿等的“非营养吸吮运动”而直接抵接。
因此,能够维持奶嘴头10整体柔软。
像这样,通过维持奶嘴头整体柔软,从而能够易于追随吸吮窝,顺利地进行蠕动状运动。
图10是使本实施方式的奶嘴头10的前端部和根部的挠曲所需的力(N)与现有制品相比的示意性说明图。
如图10所示,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奶嘴头10的前端部和根部的挠曲所需的力(N)与现有制品相比明显降低。
如上所述,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奶嘴头10整体上为“柔软”的结构,如图10所示,从挠曲量仅需很小的力即可这一点来看也可以知晓。
(奶嘴1的重心平衡等)
本实施方式的奶嘴1的奶嘴头10为如上所述的结构,如图1等所示,奶嘴1的奶嘴头10安装于座板30,婴幼儿等在使用奶嘴1时,将奶嘴头10放置于口腔内。
因此,可能产生当放置于口腔内的奶嘴头10与放置于口腔外的座板30的重心平衡打破时,在婴幼儿等正使用时奶嘴1从嘴唇脱落掉下的情况。
如果这样的话,不能促使使用奶嘴1的婴幼儿等的心身安静。
于是,本实施方式的奶嘴1被构成为保持奶嘴头10与座板30的重心平衡。
图11是对奶嘴1的座板30和奶嘴头10之间的重心平衡进行说明的示意性说明图。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奶嘴1是以双方的连接部分(例如,奶嘴头10的根部等)为支点保持重心平衡这样的结构。
具体而言,是以座板30和奶嘴头10双方的连接部分为支点,使图11的座板30的重量乘以厚度而得的值和奶嘴头10的重量乘以长度而得的值取得均衡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奶嘴1的重心平衡的支点设置在双方的连接部分的理由如下所述。
申请人观察了大量的婴幼儿等,结果发现婴幼儿等以嘴唇和奶嘴的接点为中心来支撑奶嘴,该接点上存在重心点,从而防止奶嘴的掉落等。
并且,该接点在图11等的奶嘴1中为奶嘴头10和座板30的连接部分。
此外,对于该接点,可以是奶嘴1的奶嘴头10和座板30的连接部分的附近,优选地,如果稍微靠近奶嘴头10的话,婴幼儿等能够轻松地防止奶嘴1掉落,婴幼儿等的负担减轻。
因此,构成为,将奶嘴1的奶嘴头10放置于口腔内的婴幼儿等能够预防因座板30较重,奶嘴1在口腔内不稳定,奶嘴1从口中掉落这种情形的发生。
另外,由于为了不使奶嘴1因较重而在吸吮时从口中掉落,用口吸吮时需要较大的力,因而给嘴部带来很大的负担。
于是,为了将本实施方式的奶嘴1整体的重量轻量化,特别在座板30的结构上进行了设计。
(座板30的结构等)
为了将座板30轻量化,其中,座板30中的盖33的结构成为一个课题。
那么,首先从现有的奶嘴的盖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现有的奶嘴的盖的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如图12所示,盖具有用于固定并保持奶嘴的奶嘴头的“奶嘴头固定用肋235”。另外,盖233需要可摆动地保持环240。
因此,以往,在配置于盖233的奶嘴头固定用肋235上设置槽,该槽用于配置环240的环用轴241,奶嘴头固定用肋235构成为不仅承担“奶嘴头”的固定还承担“环240”的保持。
为了谋求这样结构的座板的轻量化,若将图12的奶嘴头固定用肋235简略化等,则有可能产生用于保持环240和奶嘴头这两者的强度等不足的情况。
这样一来,存在如下问题:奶嘴头从奶嘴头固定用肋235脱落,婴幼儿等可能误食奶嘴头等,不能简单地进行轻量化。
即,在图12的盖中,由于奶嘴头固定用肋235也承担保持环240的作用,因此如果设置多个肋等,只要在某种程度上不使结构复杂,那么存在难以可摆动地保持环240的问题。
由于存在这样的情况,现有的座板的重量必定变重,其结果是,为了取得奶嘴1整体的重心平衡,整体的重量不得不变重。
因此,应该解决相关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具有如以下所示的结构的座板30的奶嘴1。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座板30等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3所示,座板30具有座板主体31、环40、环用轴41及盖33。
另外,图13的盖33具有固定部,例如奶嘴头固定用肋35及座板固定用肋34,并具有用于固定环用轴41的环保持部,即环用轴保持部36。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12的现有的座板不同,奶嘴头固定用肋35并不是用于固定环用轴41的结构。
另外,图13的环40构成为,以由座板主体31和盖33的环用轴保持部36等夹持的方式而被保持。
图14是表示图13的座板主体31和环40等的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在座板主体31的背面侧(图13的环40侧)中于奶嘴头用开口31c的上侧形成有“轴接收部31d”,该轴接收部31d为将环40的环用轴41可摆动地收纳的凹部。
另外,如图14所示,在“轴接收部31d”收纳环用轴41之后,收纳图13的盖33的“环用轴保持部36”,由此,形成定位部(图14的阴影部分),该定位部为用于对“轴接收部31d”内的环用轴41进行定位的区域。
通过这样配置环40,从而环40成为能够稳定地摆动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图14所示,环40在没有被盖33的奶嘴头固定用肋35所保持这一点上与图12的现有的座板不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由于奶嘴头固定用肋35不承担环用轴41的保持,因此,与现有的不同,能够将奶嘴头固定用肋35设为简单的结构(不是多个肋而是一个肋等),由此,也能够谋求奶嘴头10的轻量化,进而,能够实现谋求奶嘴1整体的轻量化。
(座板本体31的奶嘴头用开口31c和奶嘴头10等的关系等)
图15是表示图14的座板主体31的表面(婴幼儿等的嘴唇抵接的一侧)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在座板主体31形成有用于将图1等所示的奶嘴头10安装于其中央的安装口,例如奶嘴头用开口31c。
并且,在该奶嘴头用开口31c的图中,在上侧和下侧从奶嘴头用开口31c的缘部突出地形成有2个突起部32a、32b。
即,在将奶嘴头10安装于奶嘴头用开口31c时,在上侧的放置上嘴唇位置处和在下侧的放置下嘴唇的位置处形成有该突起部32a、32b。
图16是表示将奶嘴头10安装于图15的座板主体31的状态的A-A’线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16所示,在奶嘴头10的根部,在与座板主体31抵接的部分上形成有图4所示的逐渐展开的裙状的凸缘11。
该凸缘11是在将奶嘴头10放置于口腔内时,婴幼儿等的上嘴唇和下嘴唇抵接的部分,因此,为了使婴幼儿等易于放置其上嘴唇和下嘴唇,凸缘11是以朝向奶嘴头10的外侧隆起的方式而形成的结构。
按照这样的方式形成的凸缘11和座板主体31表面之间原本应该是无间隙地配置的,但在实际的产品中,可能在其之间产生间隙。
若该间隙产生在放置婴幼儿等的上嘴唇和下嘴唇的部分,则存在使用奶嘴1时,婴幼儿等的嘴唇被间隙夹到等危险。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图15的奶嘴头用开口31c的上侧(婴幼儿等的上嘴唇侧)和下侧(婴幼儿等的下嘴唇侧)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椭圆的突起部32a、32b。
因此,若将奶嘴头10插入该奶嘴头用开口31c,则突起部32a、32b如图16所示,向箭头U所示的纵向推压奶嘴头10,这样一来,在该力的反作用下,奶嘴头10的凸缘11的部分如箭头C所示那样移动,以靠近座板主体31侧。
通过像这样使奶嘴头10变形,从而形成预防在凸缘11和座板主体31之间产生间隙的结构。
图17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形状的奶嘴100的示意图。
图17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形成于座板310的座板开口310a、310b的形状不同,另外,供婴幼儿等的嘴唇附近的湿气通过的凹部300c的形状不同,而奶嘴头10以朝向上颚的方式倾斜10度等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奶嘴1相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能够省略其一部分,或者为了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能够任意地组合。
符号说明:
1…奶嘴、10…奶嘴头、10a…壁厚部、10b…空洞部、11…凸缘、30…座板、30a…座板凹部、30c…凹部、31…座板主体、31a、31b…座板开口、31c…奶嘴头用开口、32a、32b…突起部、33…盖、34…座板固定用肋、35…奶嘴头固定用肋、36…环用轴保持部、40…环、41…环用轴。

Claims (9)

1.一种奶嘴,其特征在于,具有:
奶嘴头部,其用于放置在使用者的口腔内;和
座板部,其保持所述奶嘴头部,
所述奶嘴头部形成为从所述座板部突出,并且形成为在放置于使用者的口腔内时以朝向使用者的上颚的方式倾斜,
所述奶嘴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放置在形成于使用者的上颚的吸吮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奶嘴头部中,壁厚部形成于空洞部的外侧,以在内侧形成所述空洞部,
形成所述壁厚部的材质的硬度为,当所述奶嘴头部在使用者的口腔内通过舌头而被放置于上颚侧时,能够避免夹持所述空洞部而形成的所述壁厚部彼此直接抵接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奶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板部和所述奶嘴头部被构成为,以两者的连接部分为支点保持重心平衡,
所述座板部具有座板主体和供使用者握持的环部,并具有用于将所述环部和所述奶嘴头部安装于述座板主体的盖部,
在所述盖部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将所述盖部安装于所述座板主体并使所述奶嘴头部安装于所述座板主体,
所述环部构成为,至少由述座板主体和所述盖部的环保持部保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奶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板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奶嘴头部的安装口,仅在安装口中的至少与使用者的嘴唇抵接的部分形成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防止在所述奶嘴头部和所述座板部间产生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奶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板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奶嘴头部的安装口,仅在安装口中的至少与使用者的嘴唇抵接的部分形成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防止在所述奶嘴头部和所述座板部间产生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奶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奶嘴头部的根部、或者在所述根部及其附近形成有向外侧隆起的隆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奶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奶嘴头部的根部、或者在所述根部及其附近形成有向外侧隆起的隆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奶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奶嘴头部的根部、或者在所述根部及其附近形成有向外侧隆起的隆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奶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奶嘴头部的根部、或者在所述根部及其附近形成有向外侧隆起的隆起部。
CN202021159122.2U 2019-06-20 2020-06-19 奶嘴 Active CN21325138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5040A JP7467035B2 (ja) 2019-06-20 2019-06-20 おしゃぶり
JP2019-115040 2019-06-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51386U true CN213251386U (zh) 2021-05-25

Family

ID=73994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9122.2U Active CN213251386U (zh) 2019-06-20 2020-06-19 奶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67035B2 (zh)
CN (1) CN2132513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0043B (zh) * 2021-10-19 2023-04-21 鴻利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防暴牙安撫用奶嘴及其奶瓶用奶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2002008D0 (en) * 2020-02-13 2020-04-01 Mayborn Uk Ltd Sooth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5535A (ja) * 1991-10-30 1993-05-14 Pigeon Corp 哺乳器用乳首
JP2000189496A (ja) 1998-10-20 2000-07-11 Pigeon Corp 人工乳首
JP4596601B2 (ja) 2000-04-28 2010-12-08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乳幼児の口唇運動促進システム
JP4289592B2 (ja) 2001-11-09 2009-07-01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人工乳首及び哺乳器
DE10227787B4 (de) 2002-03-22 2006-02-23 Novatex Gmbh Sauger
CN201157557Y (zh) 2007-11-30 2008-12-03 贝儿欣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安抚奶嘴
US9585815B2 (en) 2010-02-26 2017-03-07 David Tesini Pacifier for use with premature newborns and infant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0043B (zh) * 2021-10-19 2023-04-21 鴻利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防暴牙安撫用奶嘴及其奶瓶用奶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67035B2 (ja) 2024-04-15
JP2021000240A (ja) 2021-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33740A (en) Orthopedic pacifier
US7857831B2 (en) Lip closing tool
KR100769545B1 (ko) 고무 젖꼭지
JP4562289B2 (ja) 人間工学的な乳首状物
CN213251386U (zh) 奶嘴
US7987854B2 (en) Mandibular protrusion device
EP2174638B1 (en) Teether
US5078733A (en) Pacifier for premature newborns
US20060036285A1 (en) Pacifier
US8252023B2 (en) Pacifier
JP2001276186A (ja) おしゃぶり
EP2473150A1 (fr) Système d'allaitement artificiel
JP2013106811A (ja) 軟口蓋安定器
JP4035574B2 (ja) 哺乳瓶用の吸口
JP2010264090A (ja) いびき又は無呼吸症候群改善用マウスピース
KR101922091B1 (ko) 이갈이 습관교정을 위한 혀삽입 하우징부를 갖는 상악치과장치
CN111494215A (zh) 安抚奶嘴
JP2001187117A (ja) おしゃぶり
JP2001309965A (ja) 乳幼児の口唇運動促進システム及び口唇運動促進方法
WO2024080315A1 (ja) マウスピース
JP2622598B2 (ja) 哺乳器用乳首
JP6226970B2 (ja) 幼児用の成熟を促す誘導おしゃぶり
US11712365B2 (en) Oral appliance
CN213191315U (zh) 安抚奶嘴
KR102377844B1 (ko) 수면 호흡 보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