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85705U - 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85705U
CN213185705U CN202021726532.0U CN202021726532U CN213185705U CN 213185705 U CN213185705 U CN 213185705U CN 202021726532 U CN202021726532 U CN 202021726532U CN 213185705 U CN213185705 U CN 213185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water
slinger
oil seal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265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斌
裴正强
付红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 Jin Electric Technologies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 Jin Electric Technologie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 Jin Electric Technologies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 Jin Electric Technologie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265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85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85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85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该防水结构包括:甩水环和油封座;甩水环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或输出法兰上,甩水环在轴向的截面整体为横向U形,且横向U形的开口向后,横向U形的结构用于增强甩水环的密封性;油封座固定在电机前端盖上,油封座前端设有环状的凸出部,凸出部伸入横向U形内,凸出部与横向U形配合防止泥水进入电机内部。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防水结构通过设置甩水环和油封座上的凸出部,可有效防止泥沙进入油封,降低了电机的维护成本,并且该电机防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机为了实现防水防尘的效果,一般只在电机输出轴出设置唇形密封,唇形密封安装在电机油封座内侧或者外侧,然而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泥水沙粒很容易进入唇形密封,进而破坏唇形密封与电机轴的配合,一旦泥沙进入电机内部,会破坏轴承,导致电机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甩水环和油封座;
所述甩水环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或输出法兰上,所述甩水环在轴向的截面整体为横向U形,且所述横向U形的开口向后,所述横向U形的结构用于增强所述甩水环的密封性;
所述油封座固定在电机前端盖上,所述油封座前端设有环状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横向U形内,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横向U形配合防止泥水进入所述电机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甩水环的前端面和外环面之间设置有过渡斜面,便于泥水流走;和/或,
所述输出轴或者输出法兰的轴向上设置有台阶,用于定位所述甩水环。
进一步地,所述甩水环后端与所述油封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用于阻挡泥水进入所述甩水环。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上设有环形凸缘,使所述凸出部形成沟槽结构,用于导出泥水;所述环形凸缘的外缘与所述甩水环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用于减少泥沙进入量。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U形内设有径向的隔板,用于控制所述凸出部的前端与所述横向U形的间隙大小,用于进一步减小泥水进入量。
进一步地,所述油封座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用于阻止泥水污染电机内部油封。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唇形密封;所述唇形密封设置在所述油封座和电机轴间的密封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甩水环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甩水环与所述输出轴或输出法兰过盈装配。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所述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防水结构通过设置甩水环和油封座上的凸出部,可有效防止泥沙进入油封,降低了电机的维护成本,并且该电机防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机防水结构的轴向切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机防水结构轴向切面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甩水环,2、油封座,3、输出轴,4、输出法兰,5、电机前端盖,6、凸出部,7、第一间隙,8、第二间隙,9、第三间隙,10、唇形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设定图1的左侧为前端或前侧,右侧为后端或后侧。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甩水环1和油封座2。
所述甩水环1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3或输出法兰4上,随着输出轴3或输出法兰4旋转而旋转,可以起到甩水的作用,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述甩水环1在轴向的截面整体为横向U形,且所述横向U形的开口向后,所述横向U形的结构用于增强所述甩水环1的密封性,防止泥水进入所述甩水环1内。
所述油封座2固定在电机前端盖5上,所述油封座2前端设有环状的凸出部6,所述凸出部6伸入所述横向U形内,所述凸出部6与所述横向U形配合结构防止泥水进入所述电机内部。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电机防水结构通过设置甩水环1和油封座2上的凸出部6,可有效阻挡泥水,防止泥沙进入油封,避免油封与泥水直接接触,同时保证在长时间运行中电机不会由于油封的失效而导致进水,降低电机的维护成本,增加电机的可靠性,并且该电机防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甩水环1的前端面和外环面之间设置有过渡斜面,便于泥水向前侧流走,防止泥水在所述甩水环1上附着。
在所述输出轴3或者输出法兰4的轴向上设置有台阶,所述甩水环1横向U形的下侧面设置在台阶处,用于定位所述甩水环1,台阶的宽度和高低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宽度最优为正好容纳下所述甩水环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甩水环1后端与所述油封座2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7,用于阻挡泥水进入所述甩水环1,同时第一间隙7的设置可以实现所述甩水环1和油封座2的相对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6上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优选设置在所述凸出部6的顶端,使得环形凸缘与所述凸出部的切面形成L形。所述凸出部6与甩水环1之间形成沟槽结构,进入第一间隙7的泥水进入沟槽内,由于重力作用,泥水从沟槽的下部导出,有效防止泥水进入所述甩水环1内部;所述环形凸缘的外缘与所述甩水环1之间形成第二间隙8,用于减少泥沙进入量,第二间隙8的设置使泥水需要倒转180度才能向油封处流动,极大减少了泥水流入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横向U形内设有径向的隔板,用于控制所述凸出部6的前端与所述横向U形的间隙大小,用于进一步减小泥水进入量,并且隔板可以对甩水环1起到一定支撑作用,防止高速的泥水或石块把所述甩水环1挤压变形,进而影响防泥水效果以及所述甩水环1和所述凸出部6相对旋转。隔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沟槽结构内的泥水进入所述凸出部6与输出轴3或输出法兰4之间形成的腔体内。同时隔板的设置可有效降低泥水的速度,即使有泥水进入腔体内,由于泥水的速度低,在重力作用下,泥水会沿着凸出部6的内圆面流到底部,再落入所述甩水环1的下部,进而流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油封座2与所述输出轴3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9,用于阻止泥水污染电机内部油封,防止由第二间隙8进入腔体内的泥水进一步进入油封。通过第一间隙7、第二间隙8和第三间隙9的设置,实现对电机油封的多层防水保护,减少泥沙进入破坏油封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唇形密封10;所述唇形密封10设置在所述油封座2和电机轴间的密封槽内,唇形密封10的设置防止第三间隙9处的泥水进入电机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甩水环1为金属材质,优选为铝合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甩水环1与所述输出轴3或输出法兰4过盈装配。当然所述甩水环1也可以通过卡扣或螺钉固定在所述输出轴3或输出法兰4上。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所述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该防水结构包括:甩水环和油封座;甩水环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或输出法兰上,甩水环在轴向的截面整体为横向U形,且横向U形的开口向后,横向U形的结构用于增强甩水环的密封性;油封座固定在电机前端盖上,油封座前端设有环状的凸出部,凸出部伸入横向U形内,凸出部与横向U形配合防止泥水进入电机内部。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防水结构通过设置甩水环和油封座上的凸出部,可有效防止泥沙进入油封,降低了电机的维护成本,并且该电机防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甩水环和油封座;
所述甩水环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或输出法兰上,所述甩水环在轴向的截面整体为横向U形,且所述横向U形的开口向后,所述横向U形的结构用于增强所述甩水环的密封性;
所述油封座固定在电机前端盖上,所述油封座前端设有环状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横向U形内,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横向U形配合防止泥水进入所述电机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水环的前端面和外环面之间设置有过渡斜面,便于泥水流走;和/或,
所述输出轴或者输出法兰的轴向上设置有台阶,用于定位所述甩水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水环后端与所述油封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用于阻挡泥水进入所述甩水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上设有环形凸缘,使所述凸出部形成沟槽结构,用于导出泥水;所述环形凸缘的外缘与所述甩水环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用于减少泥沙进入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U形内设有径向的隔板,用于控制所述凸出部的前端与所述横向U形的间隙大小,用于进一步减小泥水进入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座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用于阻止泥水污染电机内部油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还包括:唇形密封;所述唇形密封设置在所述油封座和电机轴间的密封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水环为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水环与所述输出轴或输出法兰过盈装配。
10.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
CN202021726532.0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Active CN213185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6532.0U CN213185705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6532.0U CN213185705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85705U true CN213185705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5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6532.0U Active CN213185705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857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031A (zh) * 2021-07-19 2021-10-08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泥沙的联轴器与甩水环一体化结构
CN115833448A (zh) * 2022-11-28 2023-03-21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机的防泥沙装置及新能源客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031A (zh) * 2021-07-19 2021-10-08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泥沙的联轴器与甩水环一体化结构
CN115833448A (zh) * 2022-11-28 2023-03-21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机的防泥沙装置及新能源客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85705U (zh) 一种电机防水结构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CN103052819A (zh) 用于滚动轴承的密封装置
CN105240532A (zh) 一种油封结构
CN1967021B (zh) 汽车冷却传动装置中的密封结构
CN115111277A (zh) 一种多腔室密封万向节
CN211481045U (zh) 一种电机输出端防水结构
CN211082583U (zh) 一种带密封结构的轴承
CN211351898U (zh) 一种汽车永磁电机防泥沙保护油封结构
US20080197746A1 (en) Vehicle alternator with improved brush device
JP4280903B2 (ja) 密封装置
CN210371899U (zh) 一种差速器与驱动轴配合油封结构及汽车
CN214743230U (zh) 一种高铁齿轮箱密封结构
CN106080559B (zh) 一种可防水制动缸
CN220522889U (zh) 一种管道泵泵盖结构
CN214412470U (zh) 一种电机轴伸端密封结构及车辆
CN214146299U (zh) 轮毂轴承密封结构
CN214059585U (zh)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轴密封结构
CN207559736U (zh) 一种铝壳电机防尘结构
CN220234367U (zh) 带回风结构的电机后盖
CN211670712U (zh) 一种电机防异物结构
CN215719568U (zh) 一种车用无刷水泵控制系统
CN217559007U (zh) 一种激振器密封结构
CN210318440U (zh) 油封密封结构及变速器
CN215567822U (zh) 一种变速器油封及具有其的变速器半轴密封装置
CN217873344U (zh) 一种具有轴承防灰功能的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