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67679U - 门洞密封条 - Google Patents

门洞密封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67679U
CN213167679U CN202021749666.4U CN202021749666U CN213167679U CN 213167679 U CN213167679 U CN 213167679U CN 202021749666 U CN202021749666 U CN 202021749666U CN 213167679 U CN213167679 U CN 213167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strip
fixed band
door opening
lateral wal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96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朝文
张永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ongchang Sealing Mem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ongchang Sealing Mem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ongchang Sealing Mem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ongchang Sealing Mem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496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67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67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67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门洞密封条,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侧壁设有两个第一夹持唇与两个第二夹持唇,所述固定带内固定嵌设有骨架,所述固定带侧壁固定连接有内饰唇边,所述内饰唇边侧壁与固定带上壁均设有锯齿纹,所述固定带侧壁固定连接有发泡管,所述发泡管上设有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密封性能,防止车体出现漏水漏风的情况,还能够有效防止密封条使用过程中出现气泡、表皮龟裂、破皮和缺胶,还能防止密封条出现松动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密封条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门洞密封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门洞密封条。
背景技术
汽车密封条具有填补车身组成部件间的各种间歇、缝隙的作用,具有减震、防水、防尘、隔音、装饰等功用,提高驾乘体验的舒适感和保护车体,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车身内部气密性要求也日趋提高。
现有的车门洞密封条通常由U型安装条,发泡管和内饰条组成,且通常只设置一个发泡管,当车门对密封条进行挤压时,发泡管发生的形变较大,难以将车门处的缝隙完全挡住,导致车体有漏风漏雨的情况发生,会对驾驶员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密封条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松动,使用寿命较短,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门洞密封条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门洞密封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门洞密封条,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侧壁设有两个第一夹持唇与两个第二夹持唇,所述固定带内固定嵌设有骨架,所述固定带侧壁固定连接有内饰唇边,所述内饰唇边侧壁与固定带上壁均设有锯齿纹,所述固定带侧壁固定连接有发泡管,所述发泡管上设有控制机构。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发泡管内的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贯穿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贯穿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多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与多个第二排气孔均呈等间距分布。
优选地,所述发泡管的侧壁喷涂有涂料,所述涂料的型号为TPS-W。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唇与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唇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条,多个所述橡胶条呈等间距分布。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发泡管与内饰唇边的材质均为EPDM海绵胶材质,所述EPDM海绵胶的型号为ES-D。
优选地,所述骨架的材质为钢材质,所述骨架的横截面为倒置的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发泡管,并且在发泡管内设置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在密封条受到车门挤压发生形变时,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气体会通过多个第一排气孔和多个第二排气孔排出,发泡管形变后的密封面积大,能够有效提高密封性能,防止车体出现漏水漏风的情况,且发泡管和安装条由EPDM海绵胶材质制成,能够有效防止密封条使用过程中出现气泡、表皮龟裂、破皮和缺胶;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夹持唇和第二夹持唇上设置多个橡胶条,能够增加第一夹持唇和第二夹持唇与车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密封条安装的更加稳固,从而防止密封条出现松动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密封条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门洞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带、2第一夹持唇、3第二夹持唇、4骨架、5第一空腔、6第二空腔、7涂料、8发泡管、9锯齿纹、10第二排气孔、11第一排气孔、12橡胶条、13内饰唇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门洞密封条,包括固定带1,固定带1侧壁设有两个第一夹持唇2与两个第二夹持唇3,两个第一夹持唇2与两个第二夹持唇3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条12,多个橡胶条12呈等间距分布,多个第二橡胶条12能够增加第一夹持唇2和第二夹持唇3与车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密封条固定的更加稳固,固定带1内固定嵌设有骨架4,骨架4的材质为钢材质,骨架4的横截面为倒置的U形结构,骨架4可以发生塑性形变,固定带1侧壁固定连接有内饰唇边13,内饰唇边13侧壁与固定带1上壁均设有锯齿纹9,进一步使密封条固定的更加稳固,固定带1侧壁固定连接有发泡管8,发泡管8的侧壁喷涂有涂料7,涂料7的型号为TPS-803W,能够减缓密封条老化的速率,固定带1、发泡管8与内饰唇边13的材质均为EPDM海绵胶材质,EPDM海绵胶的型号为ES373-D。
发泡管8上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发泡管8内的第一空腔5与第二空腔6,第一空腔5内壁贯穿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1,第二空腔6内壁贯穿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10,多个第一排气孔11与多个第二排气孔10均呈等间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固定带1的U型凹槽卡入车门边缘的凸起处,配合EPDM密实胶,稳固的将密封条安装到车体上,在关闭车门时,车门会挤压发泡管8,第一空腔5和第二空腔6的内的空气会通过多个第一排气孔11和多个第二排气孔10排出,使发泡管8发生形变,并与关闭的车门紧密贴合,增大密封面,能够有效将车门处的缝隙堵住。
在密封条长期使用后固定带1可能发生松动,此时可将捏紧固定带1的两侧壁,使其内部的钢制骨架4发生形变,进而能够使第一夹持唇2和第二夹持唇3与车体紧贴,从而能够保持密封条的防水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门洞密封条,包括固定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侧壁设有两个第一夹持唇(2)与两个第二夹持唇(3),所述固定带(1)内固定嵌设有骨架(4),所述固定带(1)侧壁固定连接有内饰唇边(13),所述内饰唇边(13)侧壁与固定带(1)上壁均设有锯齿纹(9),所述固定带(1)侧壁固定连接有发泡管(8),所述发泡管(8)上设有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洞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发泡管(8)内的第一空腔(5)与第二空腔(6),所述第一空腔(5)内壁贯穿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1),所述第二空腔(6)内壁贯穿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10),多个所述第一排气孔(11)与多个第二排气孔(10)均呈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洞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管(8)的侧壁喷涂有涂料(7),所述涂料(7)的型号为TPS-(803)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洞密封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唇(2)与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唇(3)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条(12),多个所述橡胶条(12)呈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洞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发泡管(8)与内饰唇边(13)的材质均为EPDM海绵胶材质,所述EPDM海绵胶的型号为ES(373)-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洞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4)的材质为钢材质,所述骨架(4)的横截面为倒置的U形结构。
CN202021749666.4U 2020-08-20 2020-08-20 门洞密封条 Active CN213167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9666.4U CN213167679U (zh) 2020-08-20 2020-08-20 门洞密封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9666.4U CN213167679U (zh) 2020-08-20 2020-08-20 门洞密封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67679U true CN213167679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6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9666.4U Active CN213167679U (zh) 2020-08-20 2020-08-20 门洞密封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67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66510A (en) Molded glass run channel corner assembly
JP2002240571A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202242907U (zh) 汽车背门门框密封条
JP2001080365A (ja) 自動車用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213167679U (zh) 门洞密封条
CN202727941U (zh) 车门密封条
CN215944484U (zh) 一种汽车侧围a柱装饰条主盖板
CN212889817U (zh) 一种汽车背门框密封条及汽车背门框密封结构
CN112248777A (zh) 门洞密封条总成
CN105620244B (zh) 一种车窗内挡水条
CN211058615U (zh) 一种防渗窗框安装结构
JP3791297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219339166U (zh) 一种新结构尾门密封条
CN210390727U (zh) 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CN213167681U (zh) 门外劈水密封条
CN203188428U (zh) 洞口窗墙顶部封修和单元连接结构
CN208931096U (zh) 一种高密封性能汽车门
CN210101537U (zh) 汽车密封条
CN213920909U (zh) 一种汽车天窗喷漆内饰条的防水结构
CN216268630U (zh) 一种车用掀背门密封条
CN217672113U (zh) 车尾门密封条和车辆
CN209921031U (zh) 一种汽车门窗外密封条总成
CN219076982U (zh) 一种便捷对接的门洞密封条
CN211032139U (zh) 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车门密封条
CN220314688U (zh) 无框车门的密封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