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1581U -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1581U
CN213151581U CN202021723939.8U CN202021723939U CN213151581U CN 213151581 U CN213151581 U CN 213151581U CN 202021723939 U CN202021723939 U CN 202021723939U CN 213151581 U CN213151581 U CN 213151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pencil
insulated
semicircular ring
pip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239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jian Precision Industr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jian Precision Industr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jian Precision Industr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jian Precision Industr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239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1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1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1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包括线束隔热管主体,所述线束隔热管主体包括上半圆环和下半圆环,所述上半圆环和下半圆环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半圆环和下半圆环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所述上半圆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出水口,所述下半圆环在位于与第一进出水口相同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出水口,所述线束隔热管主体的两侧设置有螺纹连接装置,所述线束隔热管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水和内部的固定装置,方便了安装和维修,提高了隔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特别是长时间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位于发动机附近的线束会受到大量来自汽车发动机的热量,这对于线束的长时间稳定运作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为保护线束不会因高温而带来的损伤,在靠近发动机的线束需要隔热效果好的线束外装材料进行保护。
中国专利201220585820.8公开了一种线束系统,其包括橡胶护套、硬质支架和软质导向槽,橡胶护套镶嵌在硬质支架上,软质导向槽罩在硬质支架的对端面上,硬质支架和软质导向槽之间通过卡扣结构相连,硬质支架和软质导向槽上开设有相对应的紧固件安装孔。
然而,现有的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由于线束隔热管距离发动机较近,导致隔热效果不佳;(2)由于线束管的尺寸固定,导致安装和维修较困难。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线束隔热管主体,所述线束隔热管主体包括上半圆环和下半圆环,所述上半圆环和下半圆环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半圆环和下半圆环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所述上半圆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出水口,所述下半圆环在位于与第一进出水口相同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出水口,所述线束隔热管主体的两侧设置有螺纹连接装置,所述线束隔热管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半固定板和下半固定板,所述上半固定板和下半固定板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分别与固定装置的外部和线束隔热管主体的内部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连接装置包括通孔、螺栓和螺纹槽,所述通孔位于上半圆环的两侧,所述螺纹槽位于下半圆环的两侧,所述螺栓穿过通孔与螺纹槽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和第二进出水口均设置有配合使用的螺纹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隔热管内注入冷却水,利用水的吸热、导热效果可以极大地降低汽车发动机带来的热量,在隔热管内部加装支架,进而拉开了线束与汽车发动机的距离,提高了隔热鲜果,从而解决了线束隔热管隔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2.通过将隔热管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通过螺纹连接上下两个部分,不仅可以让隔热管使用不同线束的尺寸,也方便了安装和维修,从而解决了隔热管安装和维修较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连接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装置结构图。
图中:线束隔热管-1,冷却水-2,上半圆环-3,下半圆环-4,固定装置-5,第二进出水口-6.第一进出水口-7,螺纹连接装置-8,螺纹槽-9,通孔-10,螺栓-11,上半固定板-12,下半固定板-13,固定连接杆-14,螺纹盖-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包括:线束隔热管主体1,线束隔热管主体1包括上半圆环3和下半圆环4,上半圆环3和下半圆环4均为中空结构,上半圆环3和下半圆环4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2,利用冷却水2的吸热性,可以对来自发动机的热量有很好的吸热效果,提高了隔热效果,上半圆环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出水口7,下半圆环4在位于与第一进出水口7相同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出水口6,第一进出水口7和第二进出水口6均设置有配合使用的螺纹盖15,线束隔热管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螺纹连接装置8,螺纹连接装置8包括通孔10、螺栓11和螺纹槽9,通孔10位于上半圆环3的两侧,螺纹槽9位于下半圆环4的两侧,螺栓11穿过通孔10与螺纹槽9固定连接,螺纹连接装置8改进传统的安装方式,对线束隔热管的前期安装和后期维修具有一定便捷性,线束隔热管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5。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螺纹连接装置8包括通孔10、螺栓11和螺纹槽9,通孔10位于上半圆环3的两侧,螺纹槽9位于下半圆环4的两侧,螺栓11穿过通孔10与螺纹槽9固定连接,通过螺纹连接装置8,可以方便线束隔热管的安装和维修,提高了便捷性。
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传统线束隔热管,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通过螺纹连接装置8,可以便捷的安装在汽车线束上,同时,在隔热管的内部注入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的吸热性和散热性,能够有效提升隔热管的隔热效果,在线束隔热管的内部加装一个固定装置5,可以在稳定线束的同时,加大线束与隔热管的距离,进而拉大了线束与发动机热量的距离,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螺纹连接装置8在前期的安装以及后期维修上都具有一定的便捷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隔热管主体(1),所述线束隔热管主体(1)包括上半圆环(3)和下半圆环(4),所述上半圆环(3)和下半圆环(4)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半圆环(3)和下半圆环(4)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2),所述上半圆环(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出水口(7),所述下半圆环(4)在位于与第一进出水口(7)相同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出水口(6),所述线束隔热管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螺纹连接装置(8),所述线束隔热管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5);
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上半固定板(12)和下半固定板(13),所述上半固定板(12)和下半固定板(13)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固定连接杆(14),所述固定连接杆(14)分别与固定装置(5)的外部和线束隔热管主体(1)的内部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装置(8)包括通孔(10)、螺栓(11)和螺纹槽(9),所述通孔(10)位于上半圆环(3)的两侧,所述螺纹槽(9)位于下半圆环(4)的两侧,所述螺栓(11)穿过通孔(10)与螺纹槽(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7)和第二进出水口(6)均设置有配合使用的螺纹盖(15)。
CN202021723939.8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 Active CN213151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3939.8U CN213151581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3939.8U CN213151581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1581U true CN213151581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8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3939.8U Active CN213151581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1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11334U (zh) 一种新型电池包
CN113421726B (zh) 一种绝缘子及其安装结构
CN213151581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
CN11069660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固定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6134240U (zh) 阵列式消声器
CN208256657U (zh) 一种晶闸管压装结构
CN208201219U (zh) 一种空气纺纱装置
CN211507300U (zh) 一种耐高温的电力变压器
CN213905456U (zh) 一种电池冷却用液冷板流道结构
CN208257766U (zh) 一种防水密封式光伏接线盒
CN11235002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护结构
CN206640232U (zh) 电动汽车用高压线束固定结构
CN207004667U (zh) 摩托车水冷气缸头盖
CN220439793U (zh) 一种具备降温的新能源电池下壳体结构
CN216145646U (zh) 一种免维护的管式胶体电池用极板
CN205714376U (zh) 一种汽车尿素管
CN214648582U (zh) 一种新型碳纤维汽车引擎盖
CN220022522U (zh) 一种导风罩及发电机组
CN218717108U (zh) 一种中冷器散热带
CN106627781A (zh) 具备散热功能的汽车引擎盖
CN213907121U (zh) 一种新型汽车后处理控制器
CN212648982U (zh) 一种防震抗压型车辆底盘线束结构
CN213519405U (zh) 一种便于连接头更换的电池包搭铁线束
CN215498189U (zh) 一种输变电自适应安装架
CN216872797U (zh) 一种带散热器空气型母线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