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4146U - 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4146U
CN213114146U CN202021220225.5U CN202021220225U CN213114146U CN 213114146 U CN213114146 U CN 213114146U CN 202021220225 U CN202021220225 U CN 202021220225U CN 213114146 U CN213114146 U CN 213114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oadbed
water
waterproof layer
drai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02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Xinghui Lianchuang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志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志斌 filed Critical 刘志斌
Priority to CN2020212202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4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4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4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地基,地基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和固定架,排水管的底部开有渗水孔,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槽,排水槽与排水管之间连通连接有连通管,排水槽的颞部设置有弧形板,地基的顶部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的顶部设置有夯层,夯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一,防水层一的顶部设置有路基本体,路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路面,路基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的顶部设置有粘贴层一,粘贴层一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二,路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水泥层。本实用新型防水层能够避免雨水浸入到路基本体内部,排水管能够提高路基排水的排水量,避免雨水在路基上停留,提高路基防浸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现有技术中的路基结构,雨水容易浸入到路基本体内部,路基排水的排水量较小,雨水在路基上停留时间较长,路基防浸水效果较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地基,所述地基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和固定架,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开有渗水孔,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排水管之间连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排水槽的颞部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地基的顶部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顶部设置有夯层,所述夯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一,所述防水层一的顶部设置有路基本体,所述路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路面,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顶部设置有粘贴层一,所述粘贴层一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二,所述路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水泥层。
进一步的,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扩展板一。
进一步的,所述水泥层的顶部设置有粘贴层二,所述粘贴层二的顶部设置有石子层。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的内部固定有两个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设置有透水板,所述透水板的顶部开有若干透水孔,所述防水层一的顶部且位于透水板的一侧固定有挡板一。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的顶部固定有挡板二,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三,且防水层三位于挡板二和防水层二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扩展板二。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水泥柱,所述水泥柱位于路基本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防水层、排水槽和排水管,防水层能够避免雨水浸入到路基本体内部,排水槽能够进行对路基上方的雨水进行排放,排水管能够提高路基排水的排水量,避免雨水在路基上停留,提高路基防浸水效果。
2.通过设置的支撑架和扩展板一,支撑架能够提高路基本体的稳定性,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扩展板一,扩展板一提高支撑架在地基上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的挡板一、挡板二和弧形板,挡板一能够对流入到透水板上的水进行限位,能够使路面上的水定向流入到排水槽内,挡板二能够进行对杂物进行格挡,防止载物进入到透水板的上方,弧形板能够进行对流入到排水管内的水中的造物进行格挡,提高排水管内的水移动的流畅性。
4.通过设置的连接架、扩展板二和水泥柱,连接架贯穿支撑架、填充层和粘粘层一能够提高防水层二和粘粘层一的稳定性,扩展板二能够进行一步提高连接架对防水层二和粘粘层一的稳定性,水泥柱能够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基座、2地基、3加强层、4夯层、5防水层一、6路基、7路面、8排水管、9渗水孔、10固定架、11排水槽、12支撑架、13填充层、14粘贴层一、15防水层二、16扩展板、17水泥层、18粘贴层二、19石子层、20连通管、21弧形板、22挡块、23透水板、24透水孔、25挡板一、26挡板二、27防水层三、28连接架、29扩展板、30水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地基2,地基2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8和固定架10,排水管8能够提高路基排水的排水量,避免雨水在路基上停留,提高路基防浸水效果,排水管8的底部开有渗水孔9,渗水孔9能够将排水管8内的水输送到地下,固定架10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槽11,排水槽11能够进行对路基上方的雨水进行排放,排水槽11与排水管8之间连通连接有连通管20,排水槽11的颞部设置有弧形板21,地基2的顶部设置有加强层3,加强层3的顶部设置有夯层4,夯层4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一5,防水层能够避免雨水浸入到路基本体6内部,防水层一5的顶部设置有路基本体6,路基本体6的顶部设置有路面7,路基本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填充层13,填充层13的顶部设置有粘贴层一14,粘贴层一14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二15,防水层能够避免雨水浸入到路基本体6内部,路基本体6的顶部设置有水泥层17。
进一步的,路基本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扩展板一16,扩展板一16提高支撑架12在地基6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水泥层17的顶部设置有粘贴层二18,粘贴层二18的顶部设置有石子层19,石子层19增加路基本体6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排水槽11的内部固定有两个挡板22,挡板22的顶部设置有透水板23,透水板23的顶部开有若干透水孔24,防水层一5的顶部且位于透水板23的一侧固定有挡板一25。
进一步的,排水槽11的顶部固定有挡板二26,固定架10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三27,且防水层三27位于挡板二26和防水层二15的之间,防水层能够避免雨水浸入到路基本体6内部。
进一步的,路基本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架28,连接架28贯穿支撑架12、填充层13和粘粘层一14能够提高防水层二15和粘粘层一14的稳定性,连接架28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扩展板二29,扩展板二29能够进行一步提高连接架28对防水层二15和粘粘层一14的稳定性,水泥柱30能够提高支撑架12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支撑架12的一侧设置有水泥柱30,水泥柱30位于路基本体6的内部,水泥柱30能够提高支撑架12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路基结构表面的防水层能够避免雨水浸入到路基本体6内部,排水槽11能够进行对路基上方的雨水进行排放,排水管8能够提高路基排水的排水量,避免雨水在路基上停留,提高路基防浸水效果,路基结构内部的支撑架12能够提高路基本体6的稳定性,支撑架1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扩展板一16,扩展板一16提高支撑架12在地基6上的稳定性,下雨时,雨水通过路基结构流入透水板23上,挡板一25能够对流入到透水板23上的水进行限位,能够使路面7上的水定向流入到排水槽11内,挡板二26能够进行对杂物进行格挡,防止载物进入到透水板23的上方,弧形板21能够进行对流入到排水管8内的水中的造物进行格挡,提高排水管8内的水移动的流畅性,路基结构内部的连接架28贯穿支撑架12、填充层13和粘粘层一14能够提高防水层二15和粘粘层一14的稳定性,扩展板二29能够进行一步提高连接架28对防水层二15和粘粘层一14的稳定性,水泥柱30能够提高支撑架12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地基(2),所述地基(2)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8)和固定架(10),所述排水管(8)的底部开有渗水孔(9),所述固定架(10)的内部设置有排水槽(11),所述排水槽(11)与排水管(8)之间连通连接有连通管(20),所述排水槽(11)的颞部设置有弧形板(21),所述地基(2)的顶部设置有加强层(3),所述加强层(3)的顶部设置有夯层(4),所述夯层(4)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一(5),所述防水层一(5)的顶部设置有路基本体(6),所述路基本体(6)的顶部设置有路面(7),所述路基本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填充层(13),所述填充层(13)的顶部设置有粘贴层一(14),所述粘贴层一(14)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二(15),所述路基本体(6)的顶部设置有水泥层(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本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扩展板一(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层(17)的顶部设置有粘贴层二(18),所述粘贴层二(18)的顶部设置有石子层(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1)的内部固定有两个挡板(22),所述挡板(22)的顶部设置有透水板(23),所述透水板(23)的顶部开有若干透水孔(24),所述防水层一(5)的顶部且位于透水板(23)的一侧固定有挡板一(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1)的顶部固定有挡板二(26),所述固定架(10)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三(27),且防水层三(27)位于挡板二(26)和防水层二(15)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本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架(28),所述连接架(28)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扩展板二(2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的一侧设置有水泥柱(30),所述水泥柱(30)位于路基本体(6)的内部。
CN202021220225.5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 Active CN213114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0225.5U CN21311414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0225.5U CN21311414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4146U true CN213114146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3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0225.5U Active CN213114146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4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7461U (zh) 消力池护坦底板反滤排水结构
CN108757027A (zh) 一种隧道内多功能排水系统
CN208995864U (zh) 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
CN213114146U (zh) 一种防浸水路基结构
CN209276926U (zh) 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公路路基
CN208266612U (zh) 一种市政道路结构
CN214005282U (zh)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
CN213114288U (zh) 一种公路桥梁防浸水排水结构
CN213142689U (zh) 一种具有透水和蓄水功能的道路铺装结构
CN212223483U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渗透性路面结构
CN209891326U (zh) 一种防止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
CN211815262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透水砖
CN209779371U (zh) 一种公路路基防水装置
CN201873915U (zh) 预应力板铁路立交桥
CN213681534U (zh) 一种设有排水结构的路基
CN207277387U (zh) 一种地下建筑物后浇带防水结构
CN110872804A (zh) 一种耐侵蚀的路缘石基础结构
CN215518229U (zh) 一种海绵城市景观人行道结构
CN220790025U (zh) 一种具有干湿分离结构的泵坑
CN204491431U (zh) 箱板组合式结构涵洞
CN215925603U (zh) 一种新老桥梁聚氨酯弹性混凝土纵向防水拼缝装置
CN210152352U (zh) 一种类工字地下车库汽车防水淹车位地面
CN216404943U (zh) 一种用于缓解城市排水的道路结构
CN21370939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
CN21999241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地基防渗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6

Address after: 550081 No.87, 2nd floor, building 9, area C, Tiansheng International Trade City, Huangguoshu street, development zone, Anshun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zhou Xinghui Lianchuang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38000 No.6, unit 2, building 2, No.39 Laodong North Road, Xinyu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Zhib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