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81443U - 开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81443U
CN213081443U CN202021849216.2U CN202021849216U CN213081443U CN 213081443 U CN213081443 U CN 213081443U CN 202021849216 U CN202021849216 U CN 202021849216U CN 213081443 U CN213081443 U CN 213081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handle
pipe
clos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92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孙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492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81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81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81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合装置,其中,开合装置包括手柄、第一套管组件、开合组件及开合控制组件,第一套管组件包括可伸缩套接的第一外管与第一内管,第一外管设于手柄上;开合组件设于第一内管远离手柄的一端上,开合控制组件包括扳手及拉绳,通过扳手能控制拉绳来开合开合组件;扳手与手柄转动连接,拉绳包括内线及外线管,内线穿设于第一内管上,内线的一端与扳手连接,另一端与开合组件连接,外线管套设于内线外,外线管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插设于第一外管内,并与第一内管连接;内线及外线管均能弯折,当第一套管组件处于最短状态时,至少部分内线及外线管弯折,并收容于手柄内。上述开合装置能够伸缩。

Description

开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开合装置的长度固定,导致开合装置的应用的场景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伸缩的开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开合装置,包括:
手柄,具有容纳空间;
第一套管组件,包括多根可伸缩套接的第一管,位于最外侧的第一管为第一外管,位于最内侧的第一管为第一内管;
开合组件,当所述第一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开合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内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上,当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开合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上,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可开合的第一开合件与第二开合件;以及
开合控制组件,包括扳手及拉绳,通过所述扳手能控制所述拉绳来开合所述第一开合件及所述第二开合件;
其中,所述扳手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所述拉绳包括内线及外线管,所述内线穿设于所述第一内管上,所述内线的一端与所述扳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合组件连接,所述外线管套设于所述内线外,所述外线管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当所述第一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外线管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外管内,并与所述第一内管远离所述开合组件的一端连接,当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外线管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内管内,并与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开合组件的一端连接;
所述内线及所述外线管均能弯折,当所述第一套管组件处于最短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内线及所述外线管弯折,并收容于所述手柄的所述容纳空间内,当所述第一内管朝向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伸出或所述第一外管朝向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伸出,以使得所述第一套管组件伸长时,收容于所述手柄的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所述内线及所述外线管跟随所述第一内管或所述第一外管伸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合件与所述第二开合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内线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合件包括第一开合部及设于所述第一开合部上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开合件包括第二开合部及设于所述第二开合部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合组件还包括安装结构,当所述第一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安装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内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上,当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安装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上;
所述安装结构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凸设有两块安装板,两块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并通过第二转轴与两块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并通过第三转轴与两块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合控制组件还包括连接结构及复位弹簧;
所述安装结构内设置安装槽,所述连接结构及所述复位弹簧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及设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内线与所述连接环连接;
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在所述第一开合件与所述第二开合件处于工作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环及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抵触。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套管组件处于最短状态时,所述拉绳包括收容于所述手柄的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弯曲段以及与所述弯曲段连接的直线段,所述弯曲段远离所述直线段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扳手上,并被所述扳手划分为主体部及功能部,所述功能部的内线为功能线,所述功能部的外线管为功能管,所述功能部呈弯折状,且所述功能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扳手上,所述功能管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板;
所述外线管为弹簧管,在所述第一开合件与所述第二开合件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时,所述滑动板夹于所述功能管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扳手之间,在所述第一开合件与所述第二开合件处于工作状态下时,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功能管的一侧与所述扳手之间的间距增加,同时所述功能线伸出至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功能管的一侧外的长度增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合装置还包括伸缩控制组件,所述伸缩控制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及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可伸缩套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中的一者为矩形弹簧;
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手柄上,并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杆旋转;
所述开合控制组件还包括安装结构,当所述第一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安装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内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杆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当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安装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杆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
所述第一开合件及所述第二开合件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上;
当所述第一传动杆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传动杆能朝向远离所述手柄的方向移动,并能对所述安装结构施力,使得所述第一内管或所述第一外管朝向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伸出,伸长所述第一套管组件;
当所述第一传动杆沿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传动杆能朝向靠近所述手柄的方向移动,并能对所述安装结构施力,使得所述第一内管或所述第一外管朝向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缩回,缩短所述第一套管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杆为矩形弹簧,所述矩形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外;
所述伸缩控制组件还包括配合管、导簧部及滑块,所述配合管套设于所述矩形弹簧外,所述导簧部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导簧部设有导簧过道,所述矩形弹簧的至少部分簧圈设于所述导簧过道内,所述滑块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外,且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手柄与所述矩形弹簧之间,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矩形弹簧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所述配合管的内壁配合以限制所述滑块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控制组件还包括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位于所述配合管内,所述加强管套设于所述矩形弹簧外,并与所述矩形弹簧相对固定,所述加强管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套管组件,所述第二套管组件包括多根可伸缩套接的第二管,位于最外侧的第二管为第二外管,位于最内侧的第二管为第二内管;
当所述第一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第二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所述配合管及所述第一外管均收容于所述第二内管内,所述第二外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结构连接;
当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第二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所述配合管及所述第一外管均收容于所述第二外管内,所述第二内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结构连接;
其中,所述配合管与所述第一外管间隔,所述第二外管及所述第二内管的截面均呈椭圆形。
在上述开合装置中,通过扳手能控制拉绳来开合第一开合件及第二开合件,从而第一开合件与第二开合件可以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而且在上述开合装置中,第一套管组件包括可伸缩套接的第一外管与第一内管,内线及外线管均能弯折,当第一套管组件处于最短状态时,至少部分内线及外线管弯折,并收容于手柄内;当第一内管朝向远离手柄的一端伸出第一外管,以使得第一套管组件伸长时,收容于手柄的内线及外线管跟随第一内管伸出。因此上述开合装置具有伸缩功能,从而可以使得上述开合装置的应用场景更广泛。而且当第一外管与第一内管在伸长或缩短时,不会影响扳手控制拉绳来开合第一开合件及第二开合件。
此外,由于外线管能插接于第一外管内,并与第一内管远离开合组件的一端连接,从而在第一内管与第一外管的共同作用下,可以确保收容于手柄的内线及外线管跟随第一内管伸出后,还能沿预设路径再次收容于手柄内。如此,可以确保开合装置长期稳定的伸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开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开合装置的底部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开合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开合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图9为图2所示的开合装置处于伸长且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开合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开合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8173653000005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8173653000006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 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合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开合装置10可以为修枝剪;如图9所示,该开合装置10可以为拾物器。可以理解,开合装置10不限于修枝剪及拾物器,还可以为其他开合结构。
如图2-图10所示,开合装置10包括手柄100、第一套管组件200、开合组件300以及开合控制组件400。
手柄100具有容纳空间100a。
第一套管组件200包括多根可伸缩套接的第一管,从而第一套管组件200 的长度可以调节。位于最外侧的第一管为第一外管210,位于最内侧的第一管为第一内管22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为两根。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管也可以为三根、四根等。
第一外管210设于手柄100上,从而第一内管220可以朝向远离手柄100 的方向伸出,以使得第一套管组件200的伸长,第一内管220也可以朝向靠近手柄100的方向缩回第一外管210,以使得第一套管组件200的缩短。
开合组件300设于第一内管22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上。开合组件300 包括可开合的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也即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可以处于工作状态,也可以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可以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的区别在于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开合程度不同,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的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开合程度大于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开合程度。
开合控制组件400包括扳手410及拉绳420。通过扳手410能控制拉绳 420来开合第一开合件310及第二开合件320。
其中,扳手410与手柄100转动连接。拉绳420包括内线420a及外线管 420b。内线420a穿设于第一内管220上。内线420a的一端与扳手410连接,另一端与开合组件300连接。外线管420b套设于内线420a外,并位于扳手 410与第一内管220远离开合组件300的一端之间。外线管420b的一端与手柄410连接,另一端插设于第一外管210内,并与第一内管220远离开合组件300的一端连接。
内线420a及外线管420b均能弯折。当第一套管组件200处于最短状态时,至少部分内线420a及外线管420b弯折,并收容于手柄100的容纳空间 100a内;当第一内管220朝向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伸出,以使得第一套管组件200伸长时,收容于手柄100的容纳空间100a的内线420a及外线管420b 跟随第一内管220伸出。
在上述开合装置10中,通过扳手410能控制拉绳420来开合第一开合件 310及第二开合件320,从而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可以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而且在上述开合装置10中,第一套管组件200包括可伸缩套接的第一外管210与第一内管220,内线420a及外线管420b均能弯折,当第一套管组件 200处于最短状态时,至少部分内线420a及外线管420b弯折,并收容于手柄 100内;当第一内管220朝向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伸出第一外管210,以使得第一套管组件200伸长时,收容于手柄100的内线420a及外线管420b跟随第一内管220伸出。因此上述开合装置10具有伸缩功能,从而可以使得上述开合装置10的应用场景更广泛。而且当第一外管210与第一内管220在伸长或缩短时,不会影响扳手410控制拉绳420来开合第一开合件310及第二开合件320。
此外,由于外线管420b插设于第一外管210内,并与第一内管220远离开合组件300的一端连接,从而在第一内管220与第一外管210的共同作用下,可以确保收容于手柄100的内线420a及外线管420b跟随第一内管220 伸出后,还能沿预设路径再次收容于手柄100内。如此,可以确保开合装置 10长期稳定的伸缩。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内管220设于手柄100上时,开合组件300设于第一外管21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上,外线管420b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一内管220内,并与第一外管210远离开合组件300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通过第一转轴330转动连接。内线420a与第一转轴330连接。如此,更利于通过扳手410能控制拉绳420来开合第一开合件310及第二开合件3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合件310包括第一开合部312及设于第一开合部 312上的第一连接部314。第二开合件320包括第二开合部322及设于第二开合部322上的第二连接部324。第一转轴330穿设于第一连接部314与第二连接部324上。设置第一连接部314及第二连接部324更利于第一开合件310 与第二开合件320通过第一转轴33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4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部314沿第一转轴33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第二连接部324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部324 沿第一转轴33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第一转轴330穿设于多个第一连接部 314与多个第二连接部324上,且多个第一连接部314与多个第二连接部324 交错排布。如此,更利于宽度较大的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稳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4与第二连接部324均为一个。如此,便于宽度较小的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通过第一转轴330连接。
开合组件300还包括安装结构340。安装结构340设于第一内管22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上。安装结构34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凸设有两块安装板342,两块安装板342沿第一转轴330的方向间隔排布。第一连接部314位于两块安装板342之间,并通过第二转轴350与两块安装板342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324位于两块安装板342之间,并通过第三转轴360与两块安装板324 转动连接。如此,更利于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开合,且更利于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稳定连接。
可以理解,当第一内管220设于手柄100上时,安装结构340设于第一外管21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上。
在本实施例中,开合控制组件400还包括连接结构430及复位弹簧440。
安装结构340内设置安装槽。连接结构430及复位弹簧440均位于安装槽内。连接结构430包括连接杆432及设于连接杆432的一端的连接环434。连接环434套设于第一转轴330上。内线420a与连接环434连接。
复位弹簧440套设于连接杆432上,在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 处于工作状态下,复位弹簧44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环434及安装槽的槽底抵触。
其中,设置连接环434,非常便于连接结构430与第一转轴330装配。而设置复位弹簧440,在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处于工作状态下,复位弹簧44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环434及安装槽的槽底抵触,当撤销施加于扳手410上的作用力时,在复位弹簧440的作用下,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可以由工作状态回复至非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处于非工作状态下,复位弹簧440的两端也分别与连接环434及安装槽的槽底抵触。如此,在复位弹簧440的作用下,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可以长期稳定在非工作状态下。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结构340包括安装座340a及安装套340b。安装座 340a设于第一内管22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安装套340b套设于安装座340a 外,并与安装座340a配合形成安装槽。两块安装板342均位于安装套340b 上。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套管组件200处于最短状态时,拉绳420包括收容于手柄100的容纳空间100a内的弯曲段422以及与弯曲段422连接的直线段424。弯曲段422远离直线段424的一端穿设于扳手410上,并被扳手410 划分为主体部4222及功能部4224。功能部4224的内线为功能线422a,功能部4224的外线管为功能管422b。功能部4224呈弯折状,且功能线422a远离主体部4222的一端连接于扳手410上,功能管422b远离主体部4222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板450。
外线管420b为弹簧管。在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时,滑动板450夹于功能管422b远离主体部4222的一端与扳手410 之间;在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处于工作状态下时,滑动板450 远离功能管422b的一侧与扳手410之间的间距增加,同时功能线422a伸出至滑动板450远离功能管422b的一侧外的长度增加。如此,非常利于通过扳手410能控制拉绳420来开合第一开合件310及第二开合件320。而且在复位弹簧440的作用下,第一开合件310与第二开合件320由工作状态回复至非工作状态时,在内线420a的带动下,扳手410可以回复至初始状态。也即不需要额外设置用于使得扳手410复位的复位弹簧,也可以使得扳手410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4222大致呈U形。如此,不仅能确保拉绳420具有足够的伸缩长度,而且可以确保拉绳420能沿预设路径伸出至手柄100外,并能沿预设路径再次收容于手柄100内,进而可以确保开合装置10长期稳定的伸缩。
在本实施例中,开合装置10还包括伸缩控制组件500。伸缩控制组件500 包括第一传动杆510、第二传动杆520及驱动件530。第一传动杆510与第二传动杆520可伸缩套接。驱动件530设于手柄100上,并第一传动杆510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传动杆510旋转。第二传动杆52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与安装结构340连接。也即安装结构340连接第一内管220远离手柄100 的一端以及第二传动杆52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
当第一传动杆510沿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二传动杆520能朝向远离手柄 100的方向移动,并能对安装结构340施力,使得第一内管220朝向远离手柄 100的一端伸出第一外管210,伸长第一套管组件200。
当第一传动510杆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二传动杆520能朝向靠近手柄 100的方向移动,并能对安装结构340施力,使得第一内管220朝向靠近手柄 100的一端缩回第一外管210,缩短第一套管组件200。
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第一方向可以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中的一者,相应的,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中的另一者。
在上述开合装置10中,通过设置伸缩控制组件500来控制第一套管组件 200伸缩,非常便于第一套管组件200实现伸缩。而且伸缩控制组件500包括可伸缩套接的第一传动杆510及第二传动杆520,能够更好的支撑开合组件 300。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内管220设于手柄100上时,安装结构340连接第一外管21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以及第二传动杆52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
此时,当第一传动杆510沿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二传动杆520能朝向远离手柄100的方向移动,并能对安装结构340施力,使得第一外管210朝向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伸出,伸长第一套管组件200。
当第一传动510杆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二传动杆520能朝向靠近手柄 100的方向移动,并能对安装结构340施力,使得第一外管210朝向靠近手柄 100的一端缩回,缩短第一套管组件200。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100上设有伸长按钮102及缩短按钮104,伸长按钮 102及缩短按钮104均与驱动件530电连接。当按压伸长按钮102时,驱动件 530的输出轴采用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中的一种方式旋转;当按压缩短按钮104时,驱动件530的输出轴采用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中的另一种方式旋转。也即按压伸长按钮102与按压缩短按钮104后,驱动件530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30包括电机532、主齿轮534、从齿轮536以及变速箱。主齿轮534设于电机532的输出轴上。从齿轮536套设于第一传动杆510上。变速箱的变速齿轮分别与主齿轮534及电机532的输出轴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30还包括设于手柄100内的电池538及集成电路板539,电池538用于为电机532、集成电路板539等元件供电,集成电路板539用于控制电机532的工作模式。集成电路板539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自手柄100的外壁露出,通过充电接口可以为电池538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510与第二传动杆520中的一者为矩形弹簧。由于第一传动杆510与第二传动杆520可伸缩套接,可以避免压缩第一传动杆510与第二传动杆520,也即可以避免压缩矩形弹簧,从而通过驱动件530 来驱动第一传动杆510旋转时,对驱动件530的扭力要求较低,可以使用扭力较小的驱动件530来驱动第一传动杆510旋转。而扭力较小的驱动件530 的体积通常较小,进而可以降低手柄100的尺寸,使得手柄100小型化。而且在实际生产制造中,在达到相同功效的情况下,矩形弹簧的价格远低于螺纹杆的价格,采用矩形弹簧来作为传动管可以降低开合装置10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矩形弹簧又称模具弹簧,因为制作材料为方形线材(普通弹簧是圆线材料),方形线材的截面呈矩形,所以称为矩形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杆520为矩形弹簧,矩形弹簧520套设于第一传动杆510外。
伸缩控制组件500还包括配合管540、导簧部550及滑块560。配合管540 套设于矩形弹簧520外,并设于手柄100上。导簧部550设于第一传动杆510 远离手柄100的一端。导簧部550设有导簧过道。矩形弹簧520的至少部分簧圈设于导簧过道内。滑块560滑动套设于第一传动杆510外,且滑块560 位于手柄100与矩形弹簧520之间。且滑块560与矩形弹簧520靠近手柄100 的一端连接。滑块560的外壁与配合管540的内壁配合以限制滑块560旋转。
当第一传动杆510旋转时,第一传动杆510带动导簧部550旋转,而滑块560能限制矩形弹簧520与导簧部550相对旋转,从而矩形弹簧520可以在与导簧部550同步转动的同时,在第一传动杆510上移动,做直线运动。而且滑块560滑动套设于第一传动杆510外,并与矩形弹簧520靠近手柄100 的一端连接,从而在矩形弹簧520做直线运动的同时,滑块560也可以在第一传动杆510上移动,做直线运动。
当第一传动杆510沿第一方向旋转时,矩形弹簧520与滑块560在第一传动杆510上,朝向远离手柄100的方向移动,使得矩形弹簧520自导簧部 550远离第一传动杆510的一端伸出(旋出),并对安装结构340施力,使得第一内管220朝向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伸出第一外管210,伸长第一套管组件 200。
当第一传动杆510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矩形弹簧520与滑块560在第一传动杆510上,朝向靠近手柄100的方向移动,并能对安装结构340施力,使得第一内管220朝向靠近手柄100的一端缩回第一外管210,缩短第一套管组件20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滑块560不旋转,来实现通过滑块560限制矩形弹簧520与导簧部550相对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滑块560的外壁与配合管540的内壁配合以限制滑块560 旋转,而滑块560的内壁与第一传动杆510的外壁不配合,不能限制滑块560 旋转。也即滑块560不能在配合管540内旋转,而第一传动杆510可以在滑块560内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滑块560的外壁与配合管540的内壁均为多面结构,且滑块560的外壁的面数与配合管540的内壁的面数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滑块560的外壁为正六面结构,配合管540的内壁也为正六面结构。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510的外壁可以为圆柱结构,也可以为多面结构。滑块560的内壁与第一传动杆510的外壁间隔第一距离,且矩形弹簧520的内壁与第一传动杆510的外壁间隔第二距离。且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均满足,第一滑块的内壁和矩形弹簧520的内壁均不干涉第一传动杆510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配合管540与第一外管210间隔设置。如此,更利于在手柄100上同时设置配合管540与第一外管21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配合管540设于手柄100上。第一外管210远离开合组件300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540a设于配合管540上,第一外管210靠近开合组件300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块540b设于配合管540上,从而使得第一外管210远离开合组件300 的一端间接设于手柄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控制组件500还包括加强管570。加强管570位于配合管540内。加强管570套设于矩形弹簧520外,并与矩形弹簧520相对固定。加强管570靠近手柄100的一端与滑块560连接。加强管570与矩形弹簧520构成的整体,可以有效增加矩形弹簧520的支撑力,从而当第一传动杆510与第二传动杆520伸长后,可以有效避免矩形弹簧520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开合装置10还包括第二套管组件600。第二套管组件600 包括多根可伸缩套接的第二管,位于最外侧的第二管为第二外管610,位于最内侧的第二管为第二内管62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为两根。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管也可以为三根、四根等。
第二内管620设于手柄100上。配合管540及第一外管210均收容于第二内管620内。第二外管61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与安装结构340连接。设置第二套管组件600,可以更好的保护第一套管组件200及伸缩控制组件500,而且可以使得开合装置10具有更加的外观。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内管220设于手柄100上时,第二外管610设于手柄100上,配合管540及第一外管210均收容于均收容于第二外管610内,第二内管620远离手柄100的一端与安装结构34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管610及第二内管620的截面均呈椭圆形。如此,更利于第二内管620收容配合管540及第一外管210。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套管组件600可以省略。此时,当第一外管210及第一内管220的截面均呈椭圆形,可以使得伸缩控制组件500 设于第一内管220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内管620远离开合组件300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 540a设于配合管540上,第二内管620靠近开合组件300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块540b设于配合管540上,从而第二内管620通过配合管540间接设于手柄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内管620上开设有滑槽620a。第二外管610的内壁上凸设有滑块610b。滑块610b滑动设于滑槽620a内。如此,更利于第二外管610与第二内管620伸缩。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块540b上设置有限位块542。限位块542位于滑槽620a远离手柄100的一端内。限位块542能与滑块610b抵触,以防止第二外管610与第二内管620脱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具有容纳空间;
第一套管组件,包括多根可伸缩套接的第一管,位于最外侧的第一管为第一外管,位于最内侧的第一管为第一内管;
开合组件,当所述第一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开合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内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上,当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开合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上,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可开合的第一开合件与第二开合件;以及
开合控制组件,包括扳手及拉绳,通过所述扳手能控制所述拉绳来开合所述第一开合件及所述第二开合件;
其中,所述扳手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所述拉绳包括内线及外线管,所述内线穿设于所述第一内管上,所述内线的一端与所述扳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合组件连接,所述外线管套设于所述内线外,所述外线管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当所述第一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外线管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外管内,并与所述第一内管远离所述开合组件的一端连接,当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外线管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内管内,并与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开合组件的一端连接;
所述内线及所述外线管均能弯折,当所述第一套管组件处于最短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内线及所述外线管弯折,并收容于所述手柄的所述容纳空间内,当所述第一内管朝向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伸出或所述第一外管朝向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伸出,以使得所述第一套管组件伸长时,收容于所述手柄的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所述内线及所述外线管跟随所述第一内管或所述第一外管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件与所述第二开合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内线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件包括第一开合部及设于所述第一开合部上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开合件包括第二开合部及设于所述第二开合部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还包括安装结构,当所述第一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安装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内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上,当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安装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上;
所述安装结构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凸设有两块安装板,两块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并通过第二转轴与两块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并通过第三转轴与两块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控制组件还包括连接结构及复位弹簧;
所述安装结构内设置安装槽,所述连接结构及所述复位弹簧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及设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内线与所述连接环连接;
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在所述第一开合件与所述第二开合件处于工作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环及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抵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套管组件处于最短状态时,所述拉绳包括收容于所述手柄的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弯曲段以及与所述弯曲段连接的直线段,所述弯曲段远离所述直线段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扳手上,并被所述扳手划分为主体部及功能部,所述功能部的内线为功能线,所述功能部的外线管为功能管,所述功能部呈弯折状,且所述功能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扳手上,所述功能管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板;
所述外线管为弹簧管,在所述第一开合件与所述第二开合件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时,所述滑动板夹于所述功能管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扳手之间,在所述第一开合件与所述第二开合件处于工作状态下时,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功能管的一侧与所述扳手之间的间距增加,同时所述功能线伸出至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功能管的一侧外的长度增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还包括伸缩控制组件,所述伸缩控制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及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可伸缩套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中的一者为矩形弹簧;
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手柄上,并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杆旋转;
所述开合控制组件还包括安装结构,当所述第一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安装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内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杆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当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安装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杆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
所述第一开合件及所述第二开合件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上;
当所述第一传动杆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传动杆能朝向远离所述手柄的方向移动,并能对所述安装结构施力,使得所述第一内管或所述第一外管朝向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伸出,伸长所述第一套管组件;
当所述第一传动杆沿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传动杆能朝向靠近所述手柄的方向移动,并能对所述安装结构施力,使得所述第一内管或所述第一外管朝向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缩回,缩短所述第一套管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杆为矩形弹簧,所述矩形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外;
所述伸缩控制组件还包括配合管、导簧部及滑块,所述配合管套设于所述矩形弹簧外,所述导簧部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导簧部设有导簧过道,所述矩形弹簧的至少部分簧圈设于所述导簧过道内,所述滑块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外,且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手柄与所述矩形弹簧之间,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矩形弹簧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所述配合管的内壁配合以限制所述滑块旋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控制组件还包括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位于所述配合管内,所述加强管套设于所述矩形弹簧外,并与所述矩形弹簧相对固定,所述加强管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套管组件,所述第二套管组件包括多根可伸缩套接的第二管,位于最外侧的第二管为第二外管,位于最内侧的第二管为第二内管;
当所述第一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第二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所述配合管及所述第一外管均收容于所述第二内管内,所述第二外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结构连接;
当所述第一内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时,所述第二外管设于所述手柄上,所述配合管及所述第一外管均收容于所述第二外管内,所述第二内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结构连接;
其中,所述配合管与所述第一外管间隔,所述第二外管及所述第二内管的截面均呈椭圆形。
CN202021849216.2U 2020-08-28 2020-08-28 开合装置 Active CN213081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9216.2U CN213081443U (zh) 2020-08-28 2020-08-28 开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9216.2U CN213081443U (zh) 2020-08-28 2020-08-28 开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81443U true CN213081443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32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9216.2U Active CN213081443U (zh) 2020-08-28 2020-08-28 开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814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3004A (zh) * 2020-08-28 2020-11-13 吕孙宝 开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3004A (zh) * 2020-08-28 2020-11-13 吕孙宝 开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82067B1 (de) Heckfensterrollo mit Bowdenzug
CN213081443U (zh) 开合装置
EP1741326B1 (en) An extensible bar with a simplified locking system
CN111772307A (zh) 伞杆装置及电动伞和伸缩装置
DE60108194T2 (de) Teleskopische Struktur für einen Telefonapparat
IT201800010192A1 (it) Svettatoio o troncarami
CN110881760A (zh) 伞杆装置及其伞杆传动组件以及电动伞
CN111923004A (zh) 开合装置
CN212488834U (zh) 伞杆装置及电动伞
WO2001015568A1 (de) Bürstenaufsatz für ein warmlufthandgerät
CN212488839U (zh) 伞杆装置及电动伞和伸缩装置
CN216363982U (zh) 伞杆装置及电动伞和伸缩装置
WO2009039939A2 (de) Taschenschirm mit griffhülle und abstützung des teleskoprohrs
DE102009059293A1 (de) Teleskopi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Staubsauger
DE19912749C1 (de) Flachschlüssel
CN216723468U (zh) 伞杆装置和电动伞
CN216384539U (zh) 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器
CN211747452U (zh) 伞杆装置及其伞杆传动组件以及电动伞
CN113892740A (zh) 伞杆装置及电动伞和伸缩装置
CN215532199U (zh) 伞杆装置和电动伞
CN111418970A (zh) 伞杆装置及电动伞
CN214689274U (zh) 后视镜及车辆
CN218583290U (zh) 一种空调器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465180U (zh) 一种柔性阻断钳
JP2680220B2 (ja) 保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