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6598U - 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前悬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前悬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6598U
CN213056598U CN202021852935.XU CN202021852935U CN213056598U CN 213056598 U CN213056598 U CN 213056598U CN 202021852935 U CN202021852935 U CN 202021852935U CN 213056598 U CN213056598 U CN 213056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vehicle
longitudinal beam
supporting part
sea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29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德文
戴英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29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6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6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6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前悬架及车辆。其中,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均呈不封闭的圆筒形,第一支撑部设于第二支撑部的第一侧,第三支撑部设于第二支撑部的第二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通过在第二支撑部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使第二支撑部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之间起到支撑加强作用,可以增大支撑面积,增加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的支撑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下摆臂与副车架连接区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可以提高改善路噪和胎噪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前悬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前悬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整车在急加速、紧急制动以及过坑过坎等恶劣工况时,副车架承受较大的下摆臂传递过来的力以及力矩。需要副车架整体结构足够强,特别在下摆臂固定点附近区域需要设计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整车在生命周期内使用过程中副车架不开裂。整车在行驶过程中,路噪、胎噪通过下摆臂传递到副车架再传递到车身,最终传递到驾驶员以及乘客的耳中,引起驾驶员以及乘客的不舒服。要有效的衰减和隔断这部分不良噪音,除了整车车身结构优化,摆臂结构优化,轮胎优化等,还需要在副车架结构上进行优化,而提高连接传递点位置的动刚度,可以有效地改善路噪和胎噪。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副车架与下摆臂后点的螺栓连接处设置两个套管,并将两个套管焊接在副车架纵梁上板或副车架纵梁下板上,使套管套设在螺栓上,利用套管加强螺栓的轴向刚度和强度。但是,上述方法对刚度和强度的提升具有局限性,仍不能很好地改善路噪和胎噪。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其可以增大支撑面积,增加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的支撑稳定性,提高下摆臂与副车架连接区域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改善路噪和胎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悬架,通过应用上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能够增加紧固件的轴向刚度和强度,有效地提高下摆臂与副车架连接区域的强度和刚度,降低路噪和胎噪。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通过应用上述的前悬架,能够有效地降低路噪和胎噪,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均呈不封闭的圆筒形,所述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三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侧。
作为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减重孔。
作为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的优选方案,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采用冲压卷板工艺一体成型。
一种前悬架,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还包括:
副车架,包括副车架纵梁上板和副车架纵梁下板,所述副车架纵梁上板和所述副车架纵梁下板扣合形成具有腔体的副车架纵梁,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安装在所述腔体内;
下摆臂和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固定端通过至少两个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副车架纵梁上,且其中一个所述紧固件由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圆筒中穿过,另一个所述紧固件由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圆筒中穿过,所述下摆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安装端。
作为所述前悬架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副车架纵梁的一部分位于所述上座体的固定端和所述下座体的固定端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紧固件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下座体、所述副车架纵梁下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圆筒、所述副车架纵梁上板和所述上座体,另一个所述紧固件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下座体、所述副车架纵梁下板、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圆筒、所述副车架纵梁上板和所述上座体,以将所述下座体和所述上座体安装在所述副车架纵梁上,所述下摆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上座体的安装端和所述下座体的安装端之间。
作为所述前悬架的优选方案,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沿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三者的边缘焊接在所述副车架纵梁上板或所述副车架纵梁下板上。
作为所述前悬架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安装在所述副车架上,且安装点位于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的上方。
作为所述前悬架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共用所述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副车架纵梁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座位于所述上座体的上方,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上座体围合形成安装孔,所述稳定杆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中。
作为所述前悬架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副车架纵梁上,所述下摆臂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座上。
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前悬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前悬架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通过在第二支撑部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使第二支撑部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之间起到支撑加强作用,可以增大支撑面积,增加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的支撑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下摆臂与副车架连接区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可以提高改善路噪和胎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悬架,利用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对紧固件进行轴向支撑,从而能够增加紧固件的轴向刚度和强度,同时通过在第二支撑部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可以增大支撑面积,有效地提高下摆臂与副车架连接区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提高改善路噪和胎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通过应用上述的前悬架,能够有效地降低路噪和胎噪,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与副车架纵梁下板连接关系的第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辆下摆臂加强支架与副车架纵梁下板连接关系的第二示意图。
图中:
1-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1-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21-减重孔;13-第三支撑部;
2-副车架;21-副车架纵梁上板;211-定位槽;22-副车架纵梁下板;23-腔体;24-副车架纵梁;25-副车架横梁;
3-下摆臂;31-第一端;32-第二端;33-第三端;
4-第一安装座;41-上座体;42-下座体;
5-紧固件;
6-稳定杆;
7-第二安装座;
8-第三安装座;81-第一连接边;82-第二连接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该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三支撑部13,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三支撑部13均呈不封闭的圆筒形,第一支撑部11设于第二支撑部12的第一侧,第三支撑部13设于第二支撑部12的第二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通过在第二支撑部12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三支撑部13,使第二支撑部12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三支撑部13之间起到支撑加强作用,可以增大支撑面积,增加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的支撑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下摆臂3与副车架2连接区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可以提高改善路噪和胎噪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部12沿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三支撑部13的内公切线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呈S形。
优选地,第二支撑部12上设置有减重孔121,以便减轻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的重量,从而更有利于轻量化。
优选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采用冲压卷板工艺一体成型。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不仅成型工艺简单,易于加工,而且一体成型的结构稳定性好,更有利于提高支撑稳定性。
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前悬架,包括上述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还包括副车架2、下摆臂3和第一安装座4。副车架2包括副车架纵梁上板21和副车架纵梁下板22,副车架纵梁上板21和副车架纵梁下板22扣合形成具有腔体23的副车架纵梁24,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安装在腔体23内。第一安装座4的固定端通过至少两个紧固件5安装在副车架纵梁24上,且其中一个紧固件5由第一支撑部11的圆筒中穿过,另一个紧固件5由第三支撑部13的圆筒中穿过,下摆臂3的第一端31安装在第一安装座4的安装端。即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位于第一安装座4的固定端与副车架纵梁24的连接处,且第一支撑部11圆筒形的轴线、第二支撑部12的板面和第三支撑部13圆筒形的轴线均与副车架纵梁24的水平板面垂直。
本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利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三支撑部13对紧固件5进行轴向支撑,从而能够增加紧固件5的轴向刚度和强度,同时通过在第二支撑部12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三支撑部13,可以使第二支撑部12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三支撑部13之间起到支撑加强作用,增大支撑面积,增加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的支撑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下摆臂3与副车架2连接区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可以提高改善路噪和胎噪的效果。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将第一安装座4安装在副车架纵梁24上。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包括两个副车架纵梁24,还包括两个副车架横梁25,两个副车架纵梁24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副车架横梁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副车架纵梁24连接,并围设形成矩形的形状。进一步地,每个副车架纵梁24上均通过第一安装座4安装一个下摆臂3,且每个副车架纵梁24的腔体23内均安装有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即下摆臂3、第一安装座4和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的数量均为两个。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座4包括上座体41和下座体42,副车架纵梁24的一部分位于上座体41的固定端和下座体42的固定端之间,其中一个紧固件5由下至上依次穿过下座体42、副车架纵梁下板22、第一支撑部11的圆筒、副车架纵梁上板21和上座体41,另一个紧固件5由下至上依次穿过下座体42、副车架纵梁下板22、第三支撑部13的圆筒、副车架纵梁上板21和上座体41,以将下座体42和上座体41安装在副车架纵梁24上,下摆臂3的第一端31安装在上座体41的安装端和下座体42的安装端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沿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三支撑部13三者的边缘焊接在副车架纵梁上板21或副车架纵梁下板22上。即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沿S形的焊接路径焊接在副车架纵梁上板21或副车架纵梁下板22上。在本实施例中,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焊接在副车架纵梁下板22上。现有技术中的套管在焊接后垂直度很难保证,影响加强效果,而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三支撑部13三者的边缘焊接,可以增加焊接面积,使焊接后更稳定,焊接变形得到有效地控制,提高垂直度,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副车架2的尺寸精度。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还包括稳定杆6,稳定杆6安装在副车架2上,且安装点位于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的上方。按照此种方式设置,能够使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对稳定杆6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保证稳定杆6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还包括第二安装座7,第二安装座7通过与第一安装座4共用紧固件5安装在副车架纵梁24上,且第二安装座7位于上座体41的上方,第二安装座7与上座体41围合形成安装孔,稳定杆6穿设在安装孔中。第二安装座7、上座体41和下座体42通过共用紧固件5固定在副车架纵梁24上,可以充分利用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对紧固件5的加强作用,使稳定杆6和下摆臂3均得到很好的支撑固定。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还包括第三安装座8,第三安装座8安装在副车架纵梁24上,下摆臂3的第二端32安装在第三安装座8上。即通过第三安装座8将下摆臂3的第二端32安装在副车架纵梁24上。
进一步地,第三安装座8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边81,副车架纵梁上板21上设置有定位槽211,第一连接边81搭接在定位槽211中且与定位槽211连接。通过设置定位槽211,有利于保证第三安装座8安装位置的精确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81与定位槽211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第三安装座8的侧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边82,第二连接边82与副车架纵梁24的侧壁搭接并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边81和第二连接边82的配合,有利于保证第三安装座8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体地,第二连接边82与副车架纵梁24的侧壁通过焊接固定。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下摆臂3还具有第三端33,第三端33设置有下摆臂球销,通过下摆臂球销与车轮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端31、第二端32和第三端33三个端部大致呈直角三角形布置。第二端32位于直角位置处。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前悬架。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应用上述的前悬架,能够有效地提高下摆臂3与副车架2连接区域的强度和刚度,有效降低路噪和胎噪,提高乘车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和第三支撑部(13),所述第一支撑部(11)和所述第三支撑部(13)均呈不封闭的圆筒形,所述第一支撑部(11)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2)的第一侧,所述第三支撑部(13)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2)的第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2)上设置有减重孔(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采用冲压卷板工艺一体成型。
4.一种前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还包括:
副车架(2),包括副车架纵梁上板(21)和副车架纵梁下板(22),所述副车架纵梁上板(21)和所述副车架纵梁下板(22)扣合形成具有腔体(23)的副车架纵梁(24),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安装在所述腔体(23)内;
下摆臂(3)和第一安装座(4),所述第一安装座(4)的固定端通过至少两个紧固件(5)安装在所述副车架纵梁(24)上,且其中一个所述紧固件(5)由所述第一支撑部(11)的圆筒中穿过,另一个所述紧固件(5)由所述第三支撑部(13)的圆筒中穿过,所述下摆臂(3)的第一端(31)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4)的安装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4)包括上座体(41)和下座体(42),所述副车架纵梁(24)的一部分位于所述上座体(41)的固定端和所述下座体(42)的固定端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紧固件(5)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下座体(42)、所述副车架纵梁下板(22)、所述第一支撑部(11)的圆筒、所述副车架纵梁上板(21)和所述上座体(41),另一个所述紧固件(5)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下座体(42)、所述副车架纵梁下板(22)、所述第三支撑部(13)的圆筒、所述副车架纵梁上板(21)和所述上座体(41),以将所述下座体(42)和所述上座体(41)安装在所述副车架纵梁(24)上,所述下摆臂(3)的第一端(31)安装在所述上座体(41)的安装端和所述下座体(42)的安装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沿所述第一支撑部(11)、所述第二支撑部(12)和所述第三支撑部(13)三者的边缘焊接在所述副车架纵梁上板(21)或所述副车架纵梁下板(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杆(6),所述稳定杆(6)安装在所述副车架(2)上,且安装点位于所述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1)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座(7),所述第二安装座(7)通过与所述第一安装座(4)共用所述紧固件(5)安装在所述副车架纵梁(24)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座(7)位于所述上座体(41)的上方,所述第二安装座(7)与所述上座体(41)围合形成安装孔,所述稳定杆(6)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安装座(8),所述第三安装座(8)安装在所述副车架纵梁(24)上,所述下摆臂(3)的第二端(32)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座(8)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前悬架。
CN202021852935.X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前悬架及车辆 Active CN213056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2935.XU CN213056598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前悬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2935.XU CN213056598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前悬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6598U true CN213056598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55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2935.XU Active CN213056598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前悬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65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10697A (zh)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CN213056598U (zh) 一种车辆下摆臂加强支架、前悬架及车辆
CN210653310U (zh) 一种副车架前束杆支架结构和一种汽车
CN105015621B (zh) 一种低地板电动客车轻量化底盘结构
CN207535990U (zh) 多元素混合设计车体
CN214451307U (zh)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CN210391309U (zh) 一种下部车身结构
CN211167096U (zh) 一种前副车架和车辆
CN211167097U (zh)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CN210309805U (zh) 一种后下控制臂底板
CN207523786U (zh) 一种副车架
CN112238900A (zh) 一种下部车身结构
CN212500832U (zh) 一种摩托车的车架
CN218400711U (zh) 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20662740U (zh)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车架
CN220549101U (zh) 副车架横梁、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7778802U (zh) 一种鞍座支座总成
CN211731561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12099082U (zh) 一种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1731602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组件及汽车
CN214728009U (zh) 一种加强结构的商用车摆臂安装支架
CN212354176U (zh) 一种中央通道总成结构
CN218877390U (zh) 车架组件及车辆
CN217835802U (zh) 车辆的后备箱地板总成和车辆
CN212386583U (zh) 汽车后副车架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