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23786U - 一种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23786U
CN207523786U CN201721503934.2U CN201721503934U CN207523786U CN 207523786 U CN207523786 U CN 207523786U CN 201721503934 U CN201721503934 U CN 201721503934U CN 207523786 U CN207523786 U CN 207523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ft tray
right bracket
main body
cross
front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39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甫拼
方运舟
彭庆丰
王桂祥
万晓伟
刘婧
巫国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039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23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23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237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副车架,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前横梁、左托架、右托架;所述前横梁包括横梁主体部、横梁延伸架;所述左托架和所述右托架通过紧固件分别对称连接于所述前横梁的横梁主体部上;所述横梁延伸架一端与横梁主体部连接,另一端用于装配车辆前保险杆;所述副车架经所述前横梁的所述横梁主体部、左托架、右托架三点定位装配于车身上;其中,所述前横梁、所述左托架、所述右托架均为碳纤维构成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简单,采用碳纤维符合材料制成,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量,轻量化整体结构,同时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车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中,车架是底盘中重要的安全和承载件。作为汽车前部承载基体,承受和传递行驶过程中各种力和力矩,这就要求副车架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副车架的产生是为了减小路面震动的传入以及提高悬挂系统的连接刚度,从而使得底盘扎实而紧凑。副车架是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是用于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目前,副车架整体由钢铁或者铝合金冲压而成。这样庞大的副车架会增加车重,降低行车稳定性,操纵感不直接。
为此,继续一种对整车耐久性、舒适性、操控性有很大影响,满足低重量和低成本要求的副车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轻量化的副车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左托架、右托架;所述前横梁包括横梁主体部、横梁延伸架;所述左托架和所述右托架通过紧固件分别对称连接于所述前横梁的横梁主体部上;所述横梁延伸架一端与横梁主体部连接,另一端用于装配车辆前保险杆;所述副车架经所述前横梁的所述横梁主体部、左托架、右托架三点定位装配于车身上;其中,所述前横梁、所述左托架、所述右托架均为碳纤维构成的结构。
作为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左托架或所述右托架与所述横梁主体部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横梁延伸架贴合固定于所述横梁主体部上。
作为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作为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前横梁的横梁主体部为两个板面对称焊接而成的结构。
作为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左托架或所述右托架包括装配基座、以及与所述装配基座相对倾斜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相对所述装配基座倾斜的方向为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装配基座的方向。
作为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左托架与所述右托架结构相同。
作为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前横梁的横梁主体部表面设有若干凹部形成的加强结构。
作为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紧固件通过前横梁的凹部分别与所述左托架和所述右托架连接。
作为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左托架和所述右托架各自与所述横梁主体部连接处均设有稳定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副车架,结构简单,采用碳纤维符合材料制成,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量,轻量化整体结构,同时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副车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副车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副车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1、左托架2和右托架3。所述前横梁1包括横梁主体部11和横梁延伸架12。所述左托架2和所述右托架3通过紧固件4分别对称连接于所述横梁主体部11上,如可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延伸架12的一端也通过紧固件,如螺栓连接于所述横梁主体部11上,其另一端用于装配车辆前保险杆。其中,所述横梁延伸架12、所述左托架2、所述右托架3连接于所述横梁主体部11的同一侧。所述横梁主体部11的另一侧安装于车身上,所述左托架2、所述右托架3分别装配于车身上,这样副车架通过横梁主体部11、左托架2、右托架3三点定位方式稳固装配于车身上。
为便于装配,所述左托架2或所述右托架3与所述横梁主体部1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左托架2和所述右托架3可具有相同结构。具体地,所述左托架2或所述右托架3包括装配基座21、以及与所述装配基座21相对倾斜连接的连接架22。所述装配基座21与所述横梁主体部11固定后,保持两者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连接架22相对所述装配基座21倾斜的方向为所述连接架22远离所述装配基座21的方向,以与所述装配基座21连接,这样连接架22与横梁主体部11之间的间隙距离逐渐变大。而所述横梁延伸架12一端贴合固定于所述横梁主体部11上。其中,为便于安装且增强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所述左托架2或所述右托架3的连接架设计为三角形式的连接架。
所述前横梁1的横梁主体部11为两个板面对称焊接而成的结构,其有助于分配底盘负载及保持前端部件。为加强副车架刚度,所述横梁主体11的表面设有若干凹部形成的加强结构。例如,所述凹部可设于横梁主体11与左托架2或右托架3两者连接装配处,如紧固件所在位置。这样所述紧固件通过前横梁1的凹部分别与所述左托架2和所述右托架3连接。所述紧固件不高出所述凹部,可避免紧固件在受到碰撞等不稳定受力因素下,紧固件装配能力松弛或装配位置偏离,进而影响副车架,甚至整车架的连接刚度及平稳性。
在满足车架轻量化要求的同时,提高车架刚度,所述前横梁1、所述左托架2、所述右托架3均为碳纤维构成的结构。前横梁1采用碳纤维结构后,可很大程度上加强悬架系统的刚度,并且使得零部件的使用量减少了80%以上。左右托架2、3采用碳纤维结构后,可较大程度上加强悬架系统的刚度,并提高悬架系统的连接刚度。并且,上述结构连接成副车架,相互配合,使得副车架的重量整体减轻了34%,同时加强了减少路面震动传入的能力,提高了悬架系统的连接刚度。
在结构上进一步提高装配结构间的紧密、连接刚度和稳定性,所述左托架2和所述右托架3各自与所述横梁主体部11连接处均设有稳定杆。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左托架、右托架;所述前横梁包括横梁主体部、横梁延伸架;所述左托架和所述右托架通过紧固件分别对称连接于所述前横梁的横梁主体部上;所述横梁延伸架一端与横梁主体部连接,另一端用于装配车辆前保险杆;所述副车架经所述前横梁的所述横梁主体部、左托架、右托架三点定位装配于车身上;其中,所述前横梁、所述左托架、所述右托架均为碳纤维构成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托架或所述右托架与所述横梁主体部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延伸架贴合固定于所述横梁主体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的横梁主体部为两个板面对称焊接而成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托架或所述右托架包括装配基座、以及与所述装配基座相对倾斜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相对所述装配基座倾斜的方向为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装配基座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托架与所述右托架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的横梁主体部表面设有若干凹部形成的加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通过前横梁的凹部分别与所述左托架和所述右托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托架和所述右托架各自与所述横梁主体部连接处均设有稳定杆。
CN201721503934.2U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副车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23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3934.2U CN207523786U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3934.2U CN207523786U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副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23786U true CN207523786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8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393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23786U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237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8992A (zh) * 2018-11-20 2019-02-12 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副车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8992A (zh) * 2018-11-20 2019-02-12 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副车架
CN109318992B (zh) * 2018-11-20 2024-05-10 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副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4440U (zh) 一种适用于轻型卡车的独立悬架
CN101624068A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212637655U (zh) 一种边梁式越野车车架
WO2013044645A1 (zh) 一种中巴车底盘
CN106827995B (zh) 一种v型推力杆支架构成的车架横梁总成
CN203945936U (zh) 用于驱动桥的四气簧l形梁空气悬架
CN106553696A (zh) 重型卡车车架总成
CN208216450U (zh) 一种整体桥式车辆悬架
CN207523786U (zh) 一种副车架
CN202319797U (zh) 独立悬架安装支架连接结构
CN215322860U (zh) 一种中重型车辆组合支架和集成式车架
CN204150132U (zh) 一种驾驶室悬置总成
KR20200107578A (ko) 복합재 스프링을 구비한 차량용 현가장치
US7549659B2 (en) Multiple trailing arm suspension
CN202294136U (zh) 汽车的非独立悬架系统和汽车
CN208021562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后悬置系统
CN207535990U (zh) 多元素混合设计车体
CN205395686U (zh) 一种新型电动三轮车减震板簧及其电动三轮车
CN201371723Y (zh) 独立悬挂桥用后悬挂支架
KR20150066110A (ko) 트레일링암의 구조
CN211106827U (zh) 一种轻量化欧式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
CN209115586U (zh) 一种商用车用钢板弹簧结构
CN204915871U (zh) 并联弹簧式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10283807U (zh) 后纵臂总成结构及汽车底盘后悬架
CN20933642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双轮边驱动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