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3806U - 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33806U CN213033806U CN202021759880.8U CN202021759880U CN213033806U CN 213033806 U CN213033806 U CN 213033806U CN 202021759880 U CN202021759880 U CN 202021759880U CN 213033806 U CN213033806 U CN 2130338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mer
- overflow groove
- cooling hole
- groove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包括前端部分为铰刀的切削刃部分、中间部分为铰刀的避空部分和后端部分为铰刀的夹持柄部分,切削刃部分上设置有若干条铰刀切削刃带,相邻两个铰刀切削刃带之间形成一条铰刀排屑槽,铰刀排屑槽上开设有内冷孔出口,铰刀的中轴线上开设有内冷孔通道,内冷孔通道从后端向前端延伸开设,同时内冷孔通道通过辅助通道与内冷孔出口相连通,内冷孔出口上连通有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以及第三溢流槽,其中,第一溢流槽沿铰刀排屑槽的轴线并向前端延伸,第二溢流槽和及第三溢流槽沿铰刀切削刃带的侧边轴线并向前端延伸,辅助通道的孔径小于内冷孔通道的孔径。本实用新型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
背景技术
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nt,即MQL)切削技术是一种新型金属加工的润滑方式,即半干式切削也叫准干式切削,指将压缩气体与极其微量的切削油混合并汽化后,形成微米级别的液滴颗粒,高速喷射到切削区,对刀具和工件之间的加工部位进行有效的润滑的一种切削加工方法。
当前微量润滑技术已经广泛的在各大机械加工领域都有所推广,而微量润滑的使用目的之一,是提高刀具寿命,但是现有刀具的结构大部分都没有针对微量润滑技术进行改进和设计,所以致使刀具和微量润滑技术不能进行有效配合加工,无法达到良好的加工效果和刀具寿命;而微量润滑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将微量的润滑油吹散形成微米级的雾状颗粒后喷射到加工区域,微量润滑使用的油量极少,不像传统的切削液是浇注式冲刷,所以当使用微量润滑时,刀具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油雾就不能大量粘附在刀具和工件上,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有效润滑冷却。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包括前端部分为铰刀的切削刃部分、中间部分为铰刀的避空部分和后端部分为铰刀的夹持柄部分,所述切削刃部分上设置有若干条铰刀切削刃带,相邻两个铰刀切削刃带之间形成一条铰刀排屑槽,每一个所述铰刀排屑槽上开设有内冷孔出口,铰刀的中轴线上开设有内冷孔通道,所述内冷孔通道从后端向前端延伸开设,未构成贯通设置,同时内冷孔通道通过辅助通道与内冷孔出口相连通,所述内冷孔出口上连通有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以及第三溢流槽,其中,第一溢流槽沿铰刀排屑槽的轴线并向前端延伸,第二溢流槽和及第三溢流槽沿铰刀切削刃带的侧边轴线并向前端延伸,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以及第三溢流槽构成“山”字型结构,所述辅助通道的孔径小于内冷孔通道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所述内冷孔通道的孔径在1.5毫米至2毫米。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所述辅助通道的孔径在1毫米至1.5毫米。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所述辅助通道为倾斜的辅助通道,其切斜角度在30度至45度。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所述第一溢流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溢流槽和第三溢流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所述第一溢流槽的宽度在1毫米至2毫米。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所述第二溢流槽的宽度和第三溢流槽的宽度相等,且均在0.8毫米至1毫米。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微量润滑油雾的使用率,使铰刀加工部位都能得到油雾补给并提高润滑性能,减小铰刀与切屑及工件的摩擦系数,有效的排除切屑,避免切屑瘤和二次切屑,减小切削力,提高刀具寿命、工件表面质量、机床加工效率和减少工件的报废率等。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溢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包括前端部分为铰刀的切削刃部分1、中间部分为铰刀的避空部分2和后端部分为铰刀的夹持柄部分3,所述切削刃部分1上设置有若干条铰刀切削刃带4,相邻两个铰刀切削刃带4之间形成一条铰刀排屑槽5,每一个所述铰刀排屑槽5上开设有内冷孔出口6,铰刀的中轴线上开设有内冷孔通道7,所述内冷孔通道7从后端向前端延伸开设,未构成贯通设置,同时内冷孔通道7通过辅助通道8与内冷孔出口6相连通,所述内冷孔出口6上连通有第一溢流槽9、第二溢流槽10以及第三溢流槽11,其中,第一溢流槽9沿铰刀排屑槽5的轴线并向前端延伸,第二溢流槽10和及第三溢流槽11沿铰刀切削刃带4的侧边轴线并向前端延伸,第一溢流槽9、第二溢流槽10以及第三溢流槽11构成“山”字型结构,所述辅助通道8的孔径小于内冷孔通道7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冷孔通道7的孔径在1.5毫米至2毫米,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1.8毫米的孔径,既能满足传输的需求,又能节约用量,达到降低成本和工作效率的结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辅助通道8的孔径在1毫米至1.5毫米,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1毫米的辅助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辅助通道8为倾斜的辅助通道,其切斜角度在30度至45度,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45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溢流槽9的宽度大于第二溢流槽10和第三溢流槽11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溢流槽9的宽度在1毫米至2毫米,所述第二溢流槽10的宽度和第三溢流槽11的宽度相等,且均在0.8毫米至1毫米。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溢流槽9的宽度采用1毫米,而第二溢流槽10的宽度和第三溢流槽11的宽度都在0.8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具体工作时,内冷孔出口位于铰刀排屑槽上,同时通过山字型结构的溢流槽,可以将润滑液快速的分布在排屑槽内,在铰刀高速转动时,使铰刀上的溢流槽上的润滑液能迅速的分布在铰刀切削刃带和排屑槽上,从而使铰刀在加工过程中前端刃带和刀面都有油雾润滑,提高切削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部分为铰刀的切削刃部分(1)、中间部分为铰刀的避空部分(2)和后端部分为铰刀的夹持柄部分(3),所述切削刃部分(1)上设置有若干条铰刀切削刃带(4),相邻两个铰刀切削刃带(4)之间形成一条铰刀排屑槽(5),每一个所述铰刀排屑槽(5)上开设有内冷孔出口(6),铰刀的中轴线上开设有内冷孔通道(7),所述内冷孔通道(7)从后端向前端延伸开设,未构成贯通设置,同时内冷孔通道(7)通过辅助通道(8)与内冷孔出口(6)相连通,所述内冷孔出口(6)上连通有第一溢流槽(9)、第二溢流槽(10)以及第三溢流槽(11),其中,第一溢流槽(9)沿铰刀排屑槽(5)的轴线并向前端延伸,第二溢流槽(10)和及第三溢流槽(11)沿铰刀切削刃带(4)的侧边轴线并向前端延伸,第一溢流槽(9)、第二溢流槽(10)以及第三溢流槽(11)构成“山”字型结构,所述辅助通道(8)的孔径小于内冷孔通道(7)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孔通道(7)的孔径在1.5毫米至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道(8)的孔径在1毫米至1.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道(8)为倾斜的辅助通道,其切斜角度在30度至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槽(9)的宽度大于第二溢流槽(10)和第三溢流槽(1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槽(9)的宽度在1毫米至2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槽(10)的宽度和第三溢流槽(11)的宽度相等,且均在0.8毫米至1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59880.8U CN213033806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59880.8U CN213033806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33806U true CN213033806U (zh) | 2021-04-23 |
Family
ID=75533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59880.8U Active CN213033806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3380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69583A (zh) * | 2021-06-18 | 2021-09-10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润滑用铰刀 |
-
2020
- 2020-08-21 CN CN202021759880.8U patent/CN21303380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69583A (zh) * | 2021-06-18 | 2021-09-10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润滑用铰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99740B (zh) | 一种内冷式内孔车削刀具 | |
US10814406B1 (en) | Internal cooling passages for rotating cutting tools | |
CN213033806U (zh) | 一种用于通孔加工的铰刀 | |
CN103737091A (zh) | 具有冷却结构的切削刀具 | |
CN106825758A (zh) | 用于通孔加工的微量润滑专用内冷铰刀 | |
CN108655467A (zh) | 用于微量润滑系统的贴面冷却微型机加工刀具 | |
CN206747715U (zh) | 用于通孔加工的微量润滑专用内冷铰刀 | |
CN204975452U (zh) | 一种优化排屑槽的孔加工钻头 | |
CN215034147U (zh) | 一种微润滑用铰刀 | |
CN201455737U (zh) | 一种用于切削刀具的内冷压板 | |
CN2377029Y (zh) | 多刃钢板钻 | |
CN209380390U (zh) | 机加工刀具 | |
CN210755430U (zh) | 一种内喷射螺旋立铣刀 | |
CN203304646U (zh) | 一种分屑直槽钻头 | |
CN204108422U (zh) | 一种深孔钻 | |
CN204673027U (zh) | 利于排屑的复合钻头 | |
CN204148601U (zh) | 一种双刃铣刀 | |
CN207606323U (zh) | 一种锻铝车轮用钻镗复合刀具 | |
CN201783682U (zh) | 用于大长径比深孔加工的钻头 | |
CN215238273U (zh) | 一种大长径比内孔拉式铰刀 | |
CN211218722U (zh) | 一种加工发动机喷油咀的镗刀 | |
CN219561522U (zh) | 一种平底钻头 | |
CN220278499U (zh) | 一种具有两用外槽的新型挤压丝锥 | |
CN219520697U (zh) | 一种内冷深孔多阶梯复合pcd成型铰刀 | |
CN209157237U (zh) | 一种用于mql加工的深孔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