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6099U - 电致发光壳体 - Google Patents

电致发光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6099U
CN213026099U CN202021962361.1U CN202021962361U CN213026099U CN 213026099 U CN213026099 U CN 213026099U CN 202021962361 U CN202021962361 U CN 202021962361U CN 213026099 U CN213026099 U CN 213026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uminescent
housing
layer
decorative film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23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榆皓
郑育书
杨字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6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6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致发光壳体,包括一壳体以及一膜片。壳体具有一第一表面;膜片以加热及真空成型方式贴合于壳体的第一表面,膜片包括装饰薄膜以及电致发光层;电致发光层以网版印刷方式形成在装饰薄膜上,其中电致发光层位于装饰薄膜及壳体的第一表面之间,且自壳体的第一表面往装饰薄膜的方向,电致发光层依序包括一绝缘层、一第一电极、一介电层、一发光层以及一第二电极。

Description

电致发光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发光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电子产品如果需要发光效果,会另外设置发光区域,并在发光区域中内埋LED灯泡,同时设置导光柱及均光板来达到均匀发光。
另一种方式是将产品外壳镂空,或是另外用拆件的方式让发光区域露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电时能够让图案发光的电致发光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发光壳体,包括一壳体以及一膜片。壳体具有一第一表面;膜片以加热及真空成型方式贴合于壳体的第一表面;膜片包括装饰薄膜以及电致发光层;电致发光层以网版印刷方式形成在装饰薄膜上,其中电致发光层位于装饰薄膜及壳体的第一表面之间,且自壳体的第一表面往装饰薄膜的方向,电致发光层依序包括一绝缘层、一第一电极、一介电层、一发光层以及一第二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致发光层的厚度介于0.1毫米~0.3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装饰薄膜的厚度介于0.225毫米~0.275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装饰薄膜具有表层图纹、立体触感或金属质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层的材料为电致发光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致发光壳体还包括走线,设置于第二电极及发光层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膜片具有本体部及电路接头部,电路接头部自本体部延伸,绕过壳体的侧边配置于壳体的第二表面,此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为相反两侧的表面。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发光壳体中,通过将电致发光层设置在壳体的表面上以达到发光效果,可以省去设置LED、导光柱及均光板等元件的空间。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电致发光壳体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2A至图2E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发光壳体的制作流程的立体示意图。
图3A至图3E为图1的电致发光壳体的制作流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电致发光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电路接头部反折至壳体的第二表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电致发光壳体
110:装饰薄膜
120:电致发光层
121:绝缘层
122:第一电极
123:介电层
124:发光层
125:第二电极
126:本体部
127:电路接头部
130:壳体
132:第一表面
134:第二表面
140:膜片
200:治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电致发光壳体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2A至图2E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发光壳体的制作流程的立体示意图,而图3A至图3E为图1的电致发光壳体的制作流程的剖面示意图。
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A,提供一装饰薄膜110,在装饰薄膜110上定义出发光区域(未标示),并且在发光区域(未标示)内规划出线路分布以及电致发光材料的面积、形状后,利用网版印刷的方式将电致发光层120形成在装饰薄膜110上。其中,电致发光层120包含第二电极125、走线(未示出)、发光层124、介电层123、第一电极122及绝缘层1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25、走线(未示出)、发光层124、介电层123、第一电极122及绝缘层121依序形成在装饰薄膜110上,使电致发光层120与装饰薄膜110形成膜片140。
承上述,装饰薄膜110的厚度介于0.225毫米~0.275毫米,其中装饰薄膜110可具有表层图纹、立体触感或金属质感以增添美感,且装饰薄膜110为可透光的。此外,第二电极125、走线(未示出)、发光层124、介电层123、第一电极122及绝缘层121所形成的电致发光层120的厚度介于0.1毫米~0.3毫米,其中第二电极125为透明电极,而第一电极122可为透明电极或不透明电极,依照需求而选择。
接着如图2B示,在电致发光层120的表面上喷胶,其中此表面为电致发光层120待附接至壳体130的表面。
接着如图2C及图3A所示,提供一个依照壳体130的造型而制作的治具200,并且将壳体130放置在治具200上,而其上形成有电致发光层120的装饰薄膜110放置在壳体130的第一表面132上,其中电致发光层120朝向壳体130的第一表面132。
承上述,由于治具200是依照壳体130造型而制作,因此可以良好地固定住壳体130,进而防止后续在进行膜片140(装饰薄膜110及电致发光层120)与壳体130进行压合时,壳体130受力而倾斜不平整造成与膜片140的压合不完全。换言之,使用治具200可以增进膜片140压合于壳体130的良率。
接着如图2D及图3B所示,使用膜外装饰技术将其上形成有电致发光层120的装饰薄膜110(即膜片140)与壳体130进行压合,其中将膜片140加热至60-70度,并且如图3C,利用真空成型的方式让膜片140完全贴合于壳体130的第一表面132上。
接着如图2E所示,将半成品自治具200中取出,且如图3D所示,对压合在壳体130上的膜片140进行裁切及撕边,以形成如图3E及图4的完成品(即电致发光壳体100)。
图5为电路接头部反折至壳体的第二表面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E及图5,附带一提,膜片140可大致分为本体部126及电路接头部127,其中本体部126罩覆在壳体130的第一表面132上,而电路接头部127可更绕过壳体130的侧边自本体部126延伸出来,如图2E示,其中发光层124位在本体部126。电路接头部127可更反折地配置到壳体130的第二表面134,此第二表面134与第一表面132为相反侧的两表面。
由于上述的发光层124的材料为电致发光材料,因此如图4所示,当对电致发光壳体100通电时,电源接通至电路接头部127,走线(未示出)引发第一电极122及第二电极125形成的电场,而位在本体部126的发光层124受到电场影响而被激发发光,使得他人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光图案。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层124发光时的发光图案可视需求而设计为品牌名称、品牌代表标志、或其他图形。另外,发光层124可以具有不同颜色的区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发光壳体利用冷光印刷技术与膜外装置技术结合,先将电致发光油墨及材料利用网版印刷的方式涂布于装饰薄膜上,再与壳体进行加热及真空成型,以使其上形成有电致发光层的装饰薄膜包覆于壳体的表面,因此使用此电致发光壳体的装置可以减少其内LED、导光柱及均光板的设置空间。
此外,使用加热压合及真空成型的膜外装饰技术,可不须对壳体进行拆件、镂空或贴附等繁复的制作程序。由于,本创作为待产品成型后再进行后加工,因此可减少由于射出成型过程中所带来的高熔胶温度、高模具温度、高成型压力及高射出速度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地,可提升工艺良率及增加应用面。
另外,装饰薄膜可具有表层图纹、立体触感或金属质感,提供电致发光壳体更多表面效果及样式设计。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随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Claims (7)

1.一种电致发光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膜片,以加热及真空成型方式贴合于该壳体的该第一表面,该膜片包括:
一装饰薄膜;以及
一电致发光层,以网版印刷方式形成在该装饰薄膜上,该电致发光层位于该装饰薄膜及该壳体的第一表面之间,且自该壳体的该第一表面往该装饰薄膜的方向,该电致发光层依序包括一绝缘层、一第一电极、一介电层、一发光层以及一第二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壳体,其特征在于,该装饰薄膜的厚度介于0.225毫米~0.275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壳体,其特征在于,该装饰薄膜具有表层图纹、立体触感或金属质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发光层的厚度介于0.1毫米~0.3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壳体,其特征在于,该膜片具有一本体部及一电路接头部,该电路接头部自该本体部延伸,绕过该壳体的侧边配置于该壳体的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为相反两侧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层的材料为电致发光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走线,设置于该第二电极及该发光层之间。
CN202021962361.1U 2019-09-18 2020-09-09 电致发光壳体 Active CN21302609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2345U TWM587720U (zh) 2019-09-18 2019-09-18 電致發光殼體
TW108212345 2019-09-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6099U true CN213026099U (zh) 2021-04-20

Family

ID=69585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2361.1U Active CN213026099U (zh) 2019-09-18 2020-09-09 电致发光壳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6099U (zh)
TW (1) TWM58772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1472B (zh) * 2020-01-09 2021-10-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殼體的製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7720U (zh)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7702A (zh) 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产品
CN107248618A (zh) 装饰膜片、后壳、终端及终端后壳生产方法
CN213026099U (zh) 电致发光壳体
CN110324973A (zh) 覆膜注塑成型的电路结构体及其制作方法
TW201321180A (zh) 內埋天線之塑膠件及其製法
CN104684252B (zh) 嵌入电子部件的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81152B (zh) 耳机组装方法
JP7264923B2 (ja) 電子回路メッキ工法を用いたime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04677B (zh) 结构体和无线通信装置
JP7269297B2 (ja) 多重ime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799347B (zh) 一种模内注塑薄膜开关
CN106066741A (zh) 电容式触碰或感应促使发光发热的触控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WO2019098029A1 (ja) 電子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829269B (zh) 一种透光部件的制作方法及透光部件
CN111399702A (zh) 带发光指示及触控功能的膜内电子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15125542A (ja) センサーパネル及びセンサー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11231218A (zh) 一种按压式触控开关饰件的制造工艺
WO2023214443A1 (ja) 電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238487U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20792891U (zh) 一种电致发光的外饰结构、发光外饰装置和车辆
CN219044201U (zh) 一种具有挡光结构的汽车智能饰件
CN211507466U (zh) 一种软板按压式开关饰件构造
KR20150122609A (ko) 도전성 패턴이 형성된 사출물
US2012025545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mponent that can be activated to emit light
KR20150100377A (ko) 도전성 패턴이 형성된 사출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