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7411U -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7411U
CN213017411U CN202021360790.1U CN202021360790U CN213017411U CN 213017411 U CN213017411 U CN 213017411U CN 202021360790 U CN202021360790 U CN 202021360790U CN 213017411 U CN213017411 U CN 213017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shock absorber
spring
gaske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607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利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engda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engda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engda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engda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607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7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7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7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它包括减震器包括活塞杆,活塞杆滑动插接在钢管中;弹簧,弹簧设置在活塞杆与钢管之间,当弹簧发生形变时,弹簧一端与活塞杆同步移动;弹簧另一端安装在钢管上;弹簧通过一调节结构安装在钢管上,且调节结构安装在钢管外侧;其中,调节结构可滑动设置在钢管外侧,调节结构包括套筒和下推板,且下推板可转动设置在套筒外侧,有益效果为:利用一个调节结构中的套筒与下推板之间的螺纹配合,能够将原本直接作用在钢管上的力转移到调节结构中,提高了钢管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钢管的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属于汽车减震器领域。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运用于汽车,可实现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吸收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减震效果不明显。减震器在赛车应用的领域中,对于不同的比赛路况,减震器往往需要不同的弹簧硬度及安装高度,以适应不同的赛道。为适应不同的道路,通常都是由工程师临时更换赛车减震器或调整安装高度,但是,此过程很麻烦,尤其是在同一天有多种路况的比赛时,能否快速的更换也是较为棘手的问题。
公开号为“CN20719552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弹簧硬度及安装高度可调的汽车减震器”,该装置包括缸筒、与缸筒滑动配合的活塞杆和弹簧,所述活塞杆顶端设有固定挡片,所述缸筒外壁上设有螺纹段,该缸筒底端还套接有与螺纹段螺纹配合活动挡片和连接底座,所述弹簧抵接在固定挡片和活动挡片上,所述螺纹段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平面,该平面上设有刻度线。
虽然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方便,减震器可调节至不同的弹簧硬度及安装高度,且可实现快速、精准的调节;但是对于汽车减震器来说,缸筒对于材料要求较高,往往硬度较大,不便于加工,这样在缸筒的外侧进行车螺纹需要配套硬度更高的车刀,会大大提高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能够有效解决原先在缸筒外车螺纹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减震器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滑动插接在所述钢管中;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钢管之间,当所述弹簧发生形变时,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活塞杆同步移动,所述弹簧另一端安装在所述钢管上;所述弹簧通过一调节结构安装在所述钢管上,且所述调节结构安装在所述钢管外侧;其中,所述调节结构可滑动设置在所述钢管外侧,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套筒和下推板,且所述下推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外侧。
如此设置,所述弹簧受到压缩形变时,所述弹簧会带动所述活塞杆进行轴向移动,使得所述活塞杆插入所述钢管中;所述弹簧将压力吸收后释放弹性势能时,所述弹簧会带动所述活塞杆进行轴向移动,使得所述活塞杆拉出所述钢管中;所述调节结构在安装在所述钢管外侧时,可以利用滑动的方式将所述套筒套在所述钢管外,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在对所述弹簧预弹性势能调节时,转动所述下推板,所述下推板就会在所述套筒外侧进行旋转推进,改变所述弹簧两压缩端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外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板配合的限位槽。
如此设置,利用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槽能够方便所述套筒套在所述钢管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呈周部均匀的排列在所述钢管外侧,且数量至少为两个。
如此设置,所述限位板数量设置为两个,能够在对所述钢管与所述套筒非轴向限定后最大化降低加工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外壁设置有螺纹段,所述下推板通过一连接筒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连接筒内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下推板下端固定有若干呈周部均匀排列的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连接筒连接固定。
如此设置,所述下推板外侧设置有八个凸起,所述加强筋数量数量而为八个,且对应在八个凸起下端;所述加强筋形状呈直角三角板状,两直角边缘一边固定在所述下推板下端面,另一边固定在所述连接筒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下端面。
如此设置,所述固定板与抵在所述套筒下端面,且与所述套筒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还包括上推板、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上垫片、下垫片;所述上推板抵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所述上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一端,所述下固定座安装在所述调节结构下端,所述上垫片设置在所述上推板下端面,所述下垫片设置在所述钢管上端面。
如此设置,所述减震器结构依次由上至下为所述上固定座、所述上推板、所述上垫片、所述下垫片、所述套筒、下固定座;所述弹簧套设置在所述上垫片、所述活塞杆、所述下垫片、所述钢管外侧,且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上推板下端面、所述下推板上端面;所述上垫片、所述下垫片套设在所述活塞杆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利用一个调节结构中的套筒与下推板之间的螺纹配合,能够将原本直接作用在钢管上的力转移到调节结构中,提高了钢管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钢管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结构与钢管配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结构零件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结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减震器;2、活塞杆;3、弹簧;4、调节结构;401、套筒;402、下推板;403、连接筒;404、加强筋;405、固定板;406、限位槽;5、钢管;501、限位板;6、上推板;7、上固定座;8、下固定座;9、上垫片;10、下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的一种实施例,减震器1包括活塞杆2,活塞杆2滑动插接在钢管5中;弹簧3,弹簧3设置在活塞杆2与钢管之间,当弹簧3发生形变时,弹簧3一端与活塞杆2同步移动,弹簧3另一端安装在钢管上5;弹簧3通过一调节结构4安装在钢管5上,且调节结构4安装在钢管5外侧;其中,调节结构4可滑动设置在钢管5外侧,调节结构4包括套筒401和下推板402,且下推板402可转动设置在套筒401外侧。
调节结构4在安装在钢管5外侧时,可以利用滑动的方式将套筒401套在钢管5外,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在对弹簧3预弹性势能调节时,转动下推板402,下推板402就会在套筒401外侧进行旋转推进,改变弹簧3两压缩端面的距离。
套筒401外壁设置有螺纹段,下推板402通过一连接筒403与套筒401连接,连接筒403内设置有内螺纹。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减震器1的工作过程首先是弹簧3受到压力形变时,弹簧3会带动活塞杆2进行轴向移动,使得活塞杆2插入钢管5中;弹簧3将压力吸收后释放弹性势能时,弹簧3会带动活塞杆2进行轴向移动,使得活塞杆2拉出钢管5中,完成对压力的减震效果。
在减震器1中,当弹簧3的压缩行程变小时,利用调节结构4对弹簧3进行调节,使得弹簧3两端始终抵牢;调节结构4的调节过程为转动安装在套筒401外侧的下推板402,下推板402就会顺着套筒401外侧的螺纹段进行旋转推进,使得下推板402相对于钢管5缓慢上升或下降,从而达到对弹簧3进行调节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钢管5外侧设置有限位板501,套筒401内设置有与限位板 501配合的限位槽406。利用限位板501与限位槽406能够方便套筒401套在钢管5的外侧,调节结构4还包括固定板405,固定板405安装在套筒401的下端面,固定板405与抵在套筒401下端面,且与套筒401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调节结构4安装在钢管5上的过程为:首先将限位槽406与固定板405对齐,将套筒401套在钢管5的外侧,并且使钢管5下端面与固定板405接触,接着将固定板405与钢管5的下端面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板501呈周部均匀的排列在钢管5外侧,且数量至少为两个。
限位板501数量设置为两个,能够在对钢管5与套筒401非轴向限定后最大化降低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下推板402下端固定有若干呈周部均匀排列的加强筋404,且加强筋404与连接筒403连接固定。下推板402外侧设置有八个凸起,加强筋404数量数量而为八个,且对应在八个凸起下端;加强筋404形状呈直角三角板状,两直角边缘一边固定在下推板402下端面,另一边固定在连接筒403 外侧。
下推板402与上推板6的形状相同;利用该凸起与加强筋404的配合能够加强调节结构4的稳定性。
减震器1还包括上推板6、上固定座7、下固定座8、上垫片9、下垫片10;上推板6抵在弹簧3的另一端,上固定座7固定在活塞杆2一端,下固定座8 安装在调节结构4下端,上垫片9设置在上推板6下端面,下垫片10设置在钢管5上端面。
减震器1结构依次由上至下为上固定座7、上推板6、上垫片9、下垫片10、套筒401、下固定座8;弹簧3套设置在上垫片9、活塞杆2、下垫片10、钢管 5外侧,且两端分别抵接在上推板6下端面、下推板402上端面;上垫片9、下垫片10套设在活塞杆2外侧。
上固定座7与下固定座8都是用来连接汽车结构的,当上固定座7受到压力时,弹簧3会带动活塞杆2进行轴向移动,使得活塞杆2插入钢管5中;弹簧3将压力吸收后释放弹性势能时,弹簧3会带动活塞杆2进行轴向移动,使得活塞杆2拉出钢管5中,完成对压力的减震效果;下垫片10与上垫片9为弹性材料,当弹簧3快要压缩到极限时,上垫片9与下垫片10会接触,防止弹簧 3发生刚性碰撞,影响减震器1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所述减震器(1)包括
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滑动插接在所述钢管(5)中;
弹簧(3),所述弹簧(3)设置在所述活塞杆(2)与所述钢管之间,当所述弹簧(3)发生形变时,所述弹簧(3)一端与所述活塞杆(2)同步移动,所述弹簧(3)另一端安装在所述钢管上(5);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通过一调节结构(4)安装在所述钢管(5)上,且所述调节结构(4)安装在所述钢管(5)外侧;
其中,所述调节结构(4)可滑动设置在所述钢管(5)外侧,所述调节结构(4)包括套筒(401)和下推板(402),且所述下推板(402)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40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5)外侧设置有限位板(501),所述套筒(401)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板(501)配合的限位槽(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01)呈周部均匀的排列在所述钢管(5)外侧,且数量至少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01)外壁设置有螺纹段,所述下推板(402)通过一连接筒(403)与所述套筒(401)连接,所述连接筒(403)内设置有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板(402)下端固定有若干呈周部均匀排列的加强筋(404),且所述加强筋(404)与所述连接筒(403)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4)还包括固定板(405),所述固定板(405)安装在所述套筒(401) 的下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4)还包括固定板(405),所述固定板(405)安装在所述套筒(401)的下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1)还包括上推板(6)、上固定座(7)、下固定座(8)、上垫片(9)、下垫片(10);所述上推板(6)抵在所述弹簧(3)的另一端,所述上固定座(7)固定在所述活塞杆(2)一端,所述下固定座(8)安装在所述调节结构(4)下端,所述上垫片(9)设置在所述上推板(6)下端面,所述下垫片(10)设置在所述钢管(5)上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1)还包括上推板(6)、上固定座(7)、下固定座(8)、上垫片(9)、下垫片(10);所述上推板(6)抵在所述弹簧(3)的另一端,所述上固定座(7)固定在所述活塞杆(2)一端,所述下固定座(8)安装在所述调节结构(4)下端,所述上垫片(9)设置在所述上推板(6)下端面,所述下垫片(10)设置在所述钢管(5)上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1)还包括上推板(6)、上固定座(7)、下固定座(8)、上垫片(9)、下垫片(10);所述上推板(6)抵在所述弹簧(3)的另一端,所述上固定座(7)固定在所述活塞杆(2)一端,所述下固定座(8)安装在所述调节结构(4)下端,所述上垫片(9)设置在所述上推板(6)下端面,所述下垫片(10)设置在所述钢管(5)上端面。
CN202021360790.1U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 Active CN213017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0790.1U CN213017411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0790.1U CN213017411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7411U true CN213017411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501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60790.1U Active CN213017411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74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8129A (zh) * 2023-02-20 2023-04-18 比博斯特(江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8129A (zh) * 2023-02-20 2023-04-18 比博斯特(江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可调的车辆减震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1740B (zh) 用于悬架减震器的安装组件
CN213017411U (zh)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减震器钢管
CN210060341U (zh) 一种高强度翻边减震器衬套用压装机
CN110778631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橡胶悬置
CN218644710U (zh) 一种可调减震阻尼器
CN211195763U (zh) 一种新型汽车悬架
CN209800608U (zh) 一种汽车单筒减震器
CN210164838U (zh) 车辆用减震器总成以及车辆
CN210161949U (zh) 有阻尼减震装置的机械式汽车座椅
CN113547967A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弹簧阻尼装置
CN111336208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磁流变减震器
CN216829537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自动装配设备
CN110962913A (zh) 一种变角度的气动调节管柱
CN220053670U (zh) 一种具有防震结构的车顶行李架支架
CN220347008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阀片模具
CN115009348B (zh) 一种手动四向调节转向管柱结构
CN212742286U (zh) 一种路桥施工拦截装置
CN210821721U (zh) 一种滑柱总成、悬架系统以及商务用车
CN209243628U (zh) 一种废旧轮胎环保隔离带的缓冲结构
CN212250947U (zh) 一种前减震器低噪音活塞
CN219624535U (zh) 一种安全加固型汽车散热器
CN217152804U (zh) 一种减震器活塞杆
CN220957172U (zh) 一种稳定性油管支耳
CN213541154U (zh) 一种摩托车气囊分体式前减震器
CN114619127B (zh) 一种凸焊u型支架的竖置焊接设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