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99083U - 旋风脉冲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旋风脉冲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99083U
CN212999083U CN202020772994.XU CN202020772994U CN212999083U CN 212999083 U CN212999083 U CN 212999083U CN 202020772994 U CN202020772994 U CN 202020772994U CN 212999083 U CN212999083 U CN 212999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hamber
dust removal
pulse
cycl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29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青峰
尹岳
雍建军
孔领城
王波
姜占东
张永玉
庞佳
陈明辉
刘秉钧
展邦华
赵惊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Kem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Kem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Kem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Kem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729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99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99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990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器技术领域。一种旋风脉冲除尘器,包括除尘室、集气室和脉冲除尘单元,除尘室内设置有除尘滤筒,除尘室的底部设置有落灰斗,所述除尘室的侧部设置有进气口;集气室设置在所述除尘室的上部,且集气室与所述除尘滤筒的内腔连通,集气室顶部设置有风机室,所述风机室内设置有抽风单元,在风机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排风口;脉冲除尘单元设置在所述集气室内,脉冲除尘单元的高压气喷口与所述除尘滤筒的内腔对应;落灰斗底部设置有出灰口,出灰口处设置有自动排灰单元。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高设备的净化能力,并实现对过滤后的粉料进行连续自动出料,保障整个作业过程实现自动化作业,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旋风脉冲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风脉冲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坑、隧道、护坡及矿山工程的岩巷支等工作场合,多采用混凝土干喷工艺进行施工,但是干喷工艺是通过将干燥的砂石和水泥混合料配比混合后搅拌,输送。其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堆积飞溅,造成设备异常磨损,危害环境,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且存在很大的生产安全隐患;现有的混凝土喷射机组往往为开式结构,不具备除尘装置,或配置的简易除尘结构难以满足实际的生产状况,除尘效果差,尤其在长时间,高强度的作业时,细粉料往往会堆积从而导致过滤网或者滤筒的堵塞,进而造成除尘装置丧失除尘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操作、能够实现粉尘的有效收集过滤是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已经进行了专利申请,但是同时还有其他需要进一步优化的问题需要解决。
对于如何提高除尘滤筒的工作效率,降低粉尘对除尘滤筒的影响,且如何实现负压状态下将过滤的粉尘连续自动排除,保障整个设备的工作性能稳定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旋风脉冲除尘器,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高设备的净化能力,并实现对过滤后的粉料进行连续自动出料,保障整个作业过程实现自动化作业,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风脉冲除尘器,包括:
除尘室,所述除尘室内设置有除尘滤筒,所述除尘室的底部设置有落灰斗,所述除尘室的侧部设置有进气口;
集气室,其设置在所述除尘室的上部,且所述集气室与所述除尘滤筒的内腔连通,所述集气室顶部设置有风机室,所述风机室内设置有抽风单元,在所述风机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排风口;以及
脉冲除尘单元,其设置在所述集气室内,所述脉冲除尘单元的高压气喷口与所述除尘滤筒的内腔对应;
其中,所述落灰斗底部设置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处设置有自动排灰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旋风脉冲除尘器,优选地,所述自动排灰单元包括:
翻盖板,其铰接设置在所述落灰斗的侧部,所述翻盖板的其中一侧与所述出灰口贴合密封;以及
配重,其设置在所述翻盖板的另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旋风脉冲除尘器,优选地,所述翻盖板为左右对应设置的两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旋风脉冲除尘器,优选地,所述出灰口的中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顶部为锥面结构,所述横杆的底部与所述翻盖板贴合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旋风脉冲除尘器,优选地,还包括集料螺旋,所述集料螺旋的转轴下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横杆上,在所述横杆的下部设置有防爆集料电机,所述防爆集料电机驱动所述集料螺旋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旋风脉冲除尘器,优选地,所述除尘室的侧部设置有滤筒拆装门和滤筒观察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旋风脉冲除尘器,优选地,所述集气室侧部设置有集气室观察窗,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旋风脉冲除尘器,优选地,所述除尘室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除尘滤筒匹配支撑在所述固定杆上,且所述除尘滤筒的上部与除尘室的顶板贴合密封,在除尘室的顶板上还设置有与除尘滤筒内壁对应的定位环;所述固定杆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径向喷孔,所述径向喷孔与所述除尘滤筒对应,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高压气源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旋风脉冲除尘器,优选地,所述抽风单元包括动力源和防爆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旋风脉冲除尘器,优选地,所述脉冲除尘单元包括高压气储气罐、脉冲阀和高压气喷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高设备的净化能力,并实现对过滤后的粉料进行连续自动出料,保障整个作业过程实现自动化作业,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申请通过对自动排灰单元的结构设计,能够对过滤后的粉尘进行初步密实,从而避免悬浮、虚浮在落灰斗内,进而提高其在 负压状态下的自动出料的效果,本申请能够实现自动化工作,无需认为进行清理,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
本申请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滤筒的清洁度,提高其过滤的效率,而且能够降低负压抽风组件的功耗,避免负压组件高负荷工作,同时提高了抽风的风量,避免粉尘外溢,使得混凝土喷射机的一体化生产和使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防爆、净化效率高、外形尺寸小、过滤面积大、过滤效果好、压力损失小、滤筒使用寿命长、清灰方便、安装维修快捷,可用于煤矿井下及有防爆要求的环境中使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脉冲除尘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风脉冲除尘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排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
100为风机室、101为动力源、102为防爆风机、103为抽风口、104为排风口、105为排风罩;
200为集气室;201为高压气储气罐、202为高压气喷口、203为脉冲阀、204为固定杆、205为集气室观察窗;
300除尘室、301为进气口、302为滤筒拆装门、303为除尘滤筒;
400为落灰斗、401为翻盖板、402为配重、403为横杆、404为集料螺旋、405为防爆集料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
参见图1-图4,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旋风脉冲除尘器,包括除尘室300、集气室200和脉冲除尘单元,除尘室内设置有除尘滤筒303,除尘室300的底部设置有落灰斗400,除尘室300的侧部设置有进气口301;集气室200设置在除尘室300的上部,且集气室200与除尘滤筒303的内腔连通,集气室200顶部设置有风机室100,风机室100内设置有抽风单元,在风机室100的侧壁上设置有排风口104;脉冲除尘单元设置在集气室200内,脉冲除尘单元的高压气喷口202与除尘滤筒303的内腔对应;落灰斗400底部设置有出灰口,出灰口处设置有自动排灰单元。
自动排灰单元包括翻盖板401和配重402,翻盖板401铰接设置在落灰斗400的侧部,翻盖板401的其中一侧与出灰口贴合密封;配重402设置在翻盖板401的另一侧。
翻盖板401为左右对应设置的两片,出灰口的中部设置有横杆403,横杆403的顶部为锥面结构,横杆403的底部与翻盖板401贴合密封;通过设置集料螺旋404对落尘斗内的粉尘进行初步压缩,增加其密实度,并实现自动落料,具体结构是:集料螺旋404的转轴下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横杆上,在横杆的下部设置有防爆集料电机405,防爆集料电机405驱动集料螺旋404转动。
除尘室300的侧部设置有滤筒拆装门302和滤筒观察窗。
集气室200侧部设置有集气室观察窗205,排风口104处设置有排风罩105。
除尘室300内设置有固定杆204,除尘滤筒303匹配支撑在固定杆204上,且除尘滤筒303的上部与除尘室300的顶板贴合密封,在除尘室300的顶板上还设置有与除尘滤筒303内壁对应的定位环。固定杆204为中空结构,在固定杆204上设置有径向喷孔,径向喷孔与除尘滤筒303对应,固定杆204的顶部与高压气源连通。
抽风单元包括动力源101和防爆风机102。
脉冲除尘单元包括高压气储气罐201、脉冲阀203和高压气喷口202。
以下对具体的设备连接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除尘滤筒303支撑设置在除尘室内,除尘滤筒303底部密封、顶部开设有出风口,且除尘滤筒303的顶部与集气室200连通;集气室内设有高压气储气罐201、脉冲阀203、高压气喷口202,集气室侧部开有集气室观察窗205,集气室上端与风机室100、防爆风机102相连,风机室100侧部设置有排风口104,排风口上装有排风罩105,防爆风机102的排气端与排风口连通;在工作时,动力源101拖动防爆风机102旋转,使得风机室100、集气室200、除尘滤筒303内部形成负压,含有水泥粉尘的气体经过进气口301进入箱体,一方面在此过程中气体的气流断面突然扩大,气流速度减慢,粗颗粒脱离气流沉降到落尘斗内,细微粉尘随气流穿过滤筒时被阻于除尘滤筒外表面,实现气尘分离;另一方面由滤筒与箱体形成的的等径圆环空间迫使气体做圆周运动,粉尘产生离心力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气流中分离,实现气尘分离,洁净气体最终由风机室的排风口排出;落尘斗400为锥体,可有效防止粉尘附着在落尘室底部。当滤筒表面有较厚的积尘时,手拉气动开关,控制气控脉冲控制阀开启喷吹阀,储气罐或者气包内的压缩空气经喷吹管高速喷出,并诱导数倍于喷射气量的周围空气进入滤筒,并由内向外快速射出,将除尘滤筒外表面的粉尘吹下落入集气室内。除尘器清灰采用气控脉冲喷吹方式,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且安全系数高,适用于有防爆要求的环境中使用,清灰过程由手拉开关控制,可随时对滤筒进行清灰,可实现随时清灰,又不伤害滤筒,使滤筒使用寿命得以保障,也可以通过改变外接的气动元件,实现自动除尘,定时开关等功能。
除尘室300上设置有滤筒拆装门302,集气室200上设置有观察脉冲阀的集气室观察窗205,落灰斗400底部设有自动排灰单元,滤筒观察窗、脉冲阀观察窗可以进行开合,同时在窗体与箱体或者室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避免漏气,由此,便于进行除尘情况的观察,便于维修、便于及时清理落灰斗;本实施例中的负压抽风单元包括动力源101和防爆风机102,在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罩106,集气室200中部设置有固定杆204,除尘滤筒303由固定杆204压固在除尘室300上。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降低设计尺寸,节省空间,还可以选择将动力源与风机集成到一起,或者采用转子风机结构,提升机器的灵巧化。
上文已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的作用仅在于举例,而不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适用或构造。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对前述各实施例作出诸多改变,这些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旋风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尘室,所述除尘室内设置有除尘滤筒,所述除尘室的底部设置有落灰斗,所述除尘室的侧部设置有进气口;
集气室,其设置在所述除尘室的上部,且所述集气室与所述除尘滤筒的内腔连通,所述集气室顶部设置有风机室,所述风机室内设置有抽风单元,在所述风机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排风口;以及
脉冲除尘单元,其设置在所述集气室内,所述脉冲除尘单元的高压气喷口与所述除尘滤筒的内腔对应;
其中,所述落灰斗底部设置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处设置有自动排灰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灰单元包括:
翻盖板,其铰接设置在所述落灰斗的侧部,所述翻盖板的其中一侧与所述出灰口贴合密封;以及
配重,其设置在所述翻盖板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板为左右对应设置的两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口的中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顶部为锥面结构,所述横杆的底部与所述翻盖板贴合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风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料螺旋,所述集料螺旋的转轴下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横杆上,在所述横杆的下部设置有防爆集料电机,所述防爆集料电机驱动所述集料螺旋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的侧部设置有滤筒拆装门和滤筒观察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室侧部设置有集气室观察窗,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排风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除尘滤筒匹配支撑在所述固定杆上,且所述除尘滤筒的上部与除尘室的顶板贴合密封,在除尘室的顶板上还设置有与除尘滤筒内壁对应的定位环;
所述固定杆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径向喷孔,所述径向喷孔与所述除尘滤筒对应,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高压气源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单元包括动力源和防爆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除尘单元包括高压气储气罐、脉冲阀和高压气喷口。
CN202020772994.XU 2020-05-12 2020-05-12 旋风脉冲除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99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2994.XU CN212999083U (zh) 2020-05-12 2020-05-12 旋风脉冲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2994.XU CN212999083U (zh) 2020-05-12 2020-05-12 旋风脉冲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99083U true CN212999083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83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299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99083U (zh) 2020-05-12 2020-05-12 旋风脉冲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99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11188Y (zh) 矿用湿式孔口除尘器
CN21135952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原料筛分装置
CN206588022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分级式振动筛
CN207324328U (zh) 一种自动落灰的高效除尘器
CN208668342U (zh) 一种纯吸式道路清扫车的防堵装置
CN207137769U (zh) 一种耐火材料环保生产系统
CN206334458U (zh) 一种垂直式滤筒除尘器
CN207694473U (zh) 粉末用筒仓仓顶除尘装置
CN212999083U (zh) 旋风脉冲除尘器
CN108100540B (zh) 一种可翻转式垃圾箱及垃圾车
CN203842436U (zh) 一种墙式除尘器
CN209554397U (zh) 一种混凝土膨胀剂熟料下料装置
CN217221726U (zh) 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转子破碎机
CN211098087U (zh) 气控脉冲式滤筒除尘器
CN211685978U (zh) 一种粉料封闭式加料装置
CN210564638U (zh) 一种煤矿瓦斯安全设备
CN211536914U (zh) 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
CN112403654A (zh) 一种建筑用建筑垃圾粉碎装置
CN209392954U (zh) 一种刹克龙除尘器
CN215885269U (zh) 一种矿井运输机的防尘装置
CN207137580U (zh)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装置
CN209005913U (zh) 流化床气流粉碎机用石墨原料仓
CN206492306U (zh) 一种清洁装置
CN220990980U (zh) 一种物料筛分机
CN214681921U (zh) 一种可控破碎颗粒大小的圆锥破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ai Qingfeng

Inventor after: Liu Bingjun

Inventor after: Zhan Banghua

Inventor after: Zhao Jingmin

Inventor after: Yin Yue

Inventor after: Yong Jianjun

Inventor after: Kong Lingcheng

Inventor after: Wang Bo

Inventor after: Jiang Zhand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Yongyu

Inventor after: Pang Jia

Inventor after: Chen Minghui

Inventor before: Cai Qingfeng

Inventor before: Liu Bingjun

Inventor before: Zhan Banghua

Inventor before: Zhao Jingmin

Inventor before: Yin Yue

Inventor before: Yong Jianjun

Inventor before: Kong Lingch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Bo

Inventor before: Jiang Zhando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Yongyu

Inventor before: Pang Jia

Inventor before: Chen Minghu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