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5695U - 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65695U CN212965695U CN202021952696.5U CN202021952696U CN212965695U CN 212965695 U CN212965695 U CN 212965695U CN 202021952696 U CN202021952696 U CN 202021952696U CN 212965695 U CN212965695 U CN 2129656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light module
- guide plate
- light guide
- lower shell
- late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包括下壳、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上框,侧入式光源固定设置在下壳内侧面上,导光板和膜片组件安装在下壳内,上框固定在下壳上,并将导光板和膜片组件压固在下壳内;膜片组件的各个膜片上均设置有凸耳,各膜片上的凸耳之间通过第一双面胶粘接固定在一起,并且通过L形单面胶粘接固定在下壳上;膜片组件的各个膜片外侧还设置有定位孔,导光板靠近侧入式光源的侧面设置有凸块,凸块外侧抵接在侧入式光源上,并且凸块的顶部插接在定位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膜片与导光板的安装结构使得膜片、导光板与背光模组整体安装更加稳定,保证背光模组在振动试验合格及特殊环境下使用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为液晶显示器提供背光源的装置,一般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相对于直下式背光模组更加轻薄化,因而在车载背光及其他中小尺寸背光领域使用更加广泛。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下壳、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上壳等部件,导光板安装在侧入式光源一侧,膜片安装在导光板上面,一般通过膜片上的定位孔和导光板上的定位柱定位安装,导光板与膜片一起的结构再安装在下壳的腔体内,这种结构的导光板和膜片安装简单,但是安装不够稳定,背光模组在车载等特殊环境下使用时导光板、膜片等容易发生偏移等不良,影响背光模组的发光效果,从而影响车载显示器的正常使用。
双联屏是新一代汽车显示屏、工控消费电子产品显示屏的新风尚,显示、外形再一次带来新的视觉振憾及冲击性,因而受到汽车市场欢迎。但是行业内目前仍按传统中小尺寸结构、设计来生产大尺寸的车载背光模组,这种大尺寸的车载背光模组常会遇到结构稳定性等各方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背景技术中导光板、膜片结构在背光模组内安装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包括下壳、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上框,所述侧入式光源固定设置在下壳内侧面上,所述导光板和膜片组件安装在下壳内,所述上框固定在下壳上,并将导光板和膜片组件压固在下壳内;所述膜片组件的各个膜片上均设置有凸耳,各所述膜片上的凸耳之间通过第一双面胶粘接固定在一起,并且通过L形单面胶粘接固定在下壳上;所述膜片组件的各个膜片外侧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导光板靠近侧入式光源的侧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外侧抵接在侧入式光源上,并且凸块的顶部插接在定位孔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两个独立的发光区,两个发光区均包括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上框,两个发光区的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上框分别安装在同一个下壳的两个不同腔体内;两个发光区的膜片组件中的其中一个包括防窥膜。
进一步地,各所述定位孔设置在凸耳上。
进一步地,各所述膜片上的凸耳错位设置,多个凸耳通过同一条第一双面胶粘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L形单面胶上设置有定位豁口,所述L形单面胶在下壳外侧壁上粘贴时定位豁口与定位块定位贴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在各膜片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比凸块的长度长。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与上框均通过卡扣结构扣合在一起,并且通过U形单面胶粘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与上框还通过第二双面胶粘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L形软胶垫,所述L形软胶垫卡接在下壳内侧壁与导光板外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框顶部还设置有泡棉胶。
进一步地,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两个独立的发光区,两个发光区均包括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上框,两个发光区的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上框分别安装在同一个下壳的两个不同腔体内;两个发光区的膜片组件中的其中一个包括防窥膜。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背光模组的各个膜片上设置的凸耳,并通过第一双面胶和L形单面胶的粘接作用,将各个膜片粘接固定在一起,并且一起粘接在下壳上,从而保证了膜片结构在背光模组内安装的稳定性,保证了背光模组的稳定使用。膜片组件上设置定位孔,导光板的侧面设置凸块,凸块外侧抵接在侧入式光源上,保证侧入式光源上的灯与导光板具有固定的间距,避免测试光源的灯被导光板挤压损伤;而且凸块顶部用来与膜片上的定位孔定位固定,从而将导光板与各个膜片定位固定在一起,一起粘接在下壳上,进一步保证了各个膜片在背光模组内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只使用一个凸块实现与侧入式光源的抵接及膜片的定位固定,简化了背光模组的结构,更方便背光模组的生产组装,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另外,采用双联屏结构,将两个发光区的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上框分别安装在同一个下壳的两个不同腔体内,两个发光区域形成同一个整体结构的背光模组,由此可以提升大尺寸车载背光模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背光模组作为大尺寸车载显示背光模组的使用的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或二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4,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通过改进膜片与导光板的安装结构使得膜片在导光板上安装的更加稳定,进而使得膜片、导光板与背光模组整体安装更加稳定,保证背光模组在振动试验合格及特殊环境下使用可靠。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下壳1、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和上框5,,所述导光板3和膜片组件4安装在下壳1内,所述上框5固定在下壳1上,并将导光板3和膜片组件4压固在下壳1内。下壳1和上框5是背光模组的安装支撑结构,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等光学部件通过下壳1和上框5安装固定,下壳1可以采用冲压成型的金属件或压铸成型的金属件,本实施例中的下壳1采用铝铸件与中钣金结合的结构,中钣金内置于铝铸件内,铝铸件与中钣金的总结构配套固定方式有3种,分别为中钣金外扣固定在铝铸件上,中钣金挡墙左右两侧设计折弯耳朵双面胶固定在铝铸件上,及设计内卡扣,卡合在铝铸件挡墙侧面槽内。上框5可以采用冲压成型的金属框或注塑成型的塑胶框;侧入式光源2可以采用LED灯条,通过导热双面胶21粘接固定在下壳1内侧壁上,侧入式光源2的伸出端22从下壳1内伸出到下壳1外部,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并且伸出端22通过保护胶23粘接固定在下壳1背面。导光板3采用注塑的方式成型。膜片组件4包括扩散膜、增光膜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膜片组件4包括扩散膜47、下扩散膜48和上扩散膜49等膜片,各个膜片上均设置有凸耳41,各所述膜片上的凸耳41之间通过第一双面胶42粘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将各个膜片粘接固定在一起;同时,各所述膜片上的凸耳41还通过L形单面胶43粘接固定在下壳1上,L形单面胶43一侧粘接在最上面的膜片凸耳41上,L形单面胶43另一侧粘接在下壳1外侧壁上,从而将各个膜片粘接固定在下壳1上;通过各个膜片上设置的凸耳41,并且通过第一双面胶42和L形单面胶43的粘接作用,将各个膜片粘接固定在一起,并且一起粘接在下壳上,从而保证了膜片结构在背光模组内安装的稳定性,保证了背光模组的稳定使用。膜片组件4的各个膜片外侧还设置有定位孔44,所述导光板3靠近侧入式光源2的侧面设置有凸块31,所述凸块31外侧抵接在侧入式光源2上,并且凸块31的顶部插接在定位孔44内,从而将导光板与各个膜片定位固定在一起,进一步保证了各个膜片在背光模组内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凸块31外侧用作与侧入式光源2抵接来保证侧入式光源2上的LED灯与导光板具有固定的间距,避免LED灯被导光板挤压损伤,而且凸块31顶部用来与膜片上的定位孔定位固定,从而简化了背光模组的结构,更方便背光模组的生产组装,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生产效率,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另外,膜片组件4还设置有反射膜46,反射膜46设置在下壳1内导光板3底部。
参阅图1~4,本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两个独立的发光区A和B,A和B两个发光区均包括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和上框5,两个发光区的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和上框5分别安装在同一个下壳1的两个不同腔体内,分别为腔体12和腔体13,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和上框5的结构及安装与实施例一相同,参照实施例一设置即可,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A和B两个发光区的膜片组件4中的其中一个包括防窥膜45,从而使用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防窥功能,防窥膜4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防窥膜。本实施例中将防窥膜设置在上增光膜45的上面。本实施例采用双联屏结构,将两个发光区的侧入式光源、导光板、膜片组件和上框分别安装在同一个下壳的两个不同腔体内,由此可以提升大尺寸车载背光模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背光模组作为车载显示背光模组的使用可靠性。
参阅图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各所述定位孔44设置在凸耳41上,从而在膜片上的同一位置将各膜片间粘接固定,并且一起定位安装在导光板上,固定作用更好,使得各膜片、导光板及下壳的一体性更好,背光模组结构更加稳定;而且定位孔44设置在膜片外侧凸出的凸耳41上,不占用膜片上的发光区,从而不影响背光模组的发光区域正常的发光。
参阅图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各所述膜片上的凸耳41错位设置,从而多个凸耳41通过同一条第一双面胶42粘接固定在一起,例如图2中通过下面一条第一双面胶42将导光板3与散光膜47和下增光膜48粘接固定在一起,由此可以进一步方便背光模组的组装,提高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
参阅图2,所述下壳1外侧壁上最好设置定位块11,所述L形单面胶43上一侧设置有定位豁口431,定位块11的大小、外形与定位豁口431的大小、外形一致,从而L形单面胶43在下壳1外侧壁上粘贴时定位豁口431与定位块11定位贴附,从而统一L形单面胶43的粘接位置,使得批量化生产具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生产更容易。另外,还可以在L形单面胶43上另一侧设置避让开孔来避让导光板3上的凸块31,也作为L形单面胶43粘接时与膜片的定位结构使用,进一步方便L形单面胶43的粘接。
参阅图2,所述定位孔44在各膜片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最好设置的比凸块31的长度长,从而在背光模组的可靠性试验及使用时各个膜片在长度方向有更多的活动和伸缩空间,减少热胀冷缩对膜片的影响。
参阅图1,所述下壳1与上框5均通过卡扣结构扣合在一起,并且通过U形单面胶6粘接固定在一起,使得下壳1与上框5安装的更加稳定,从而提高背光模组结构的稳定性。另外,所述下壳1与上框5最好还通过第二双面胶7粘接固定在一起,第二双面胶7粘接在下壳1的顶部与上框5背面之间,进一步将两者粘接固定在一起。
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还包括L形软胶垫8,所述L形软胶垫8卡接在下壳1内侧壁与导光板3外侧壁之间,将导光板拐角处将导光板稳定的卡固在下壳1内,使得背光模组结构更加稳定。L形软胶垫8可以采用硅胶垫;最好在下壳1的拐角处开L形槽,通过双面胶将L形软胶垫8粘接在L形槽内,避免L形软胶垫8弹起或移动位置。所述上框5顶部还设置有泡棉胶9,在背光模组与液晶模组安装时来支撑背光模组;另外最好设置离型膜91,在背光模组与液晶模组安装前通过离型膜保护背光模组,在背光模组与液晶模组安装时撕除离型膜91。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1)、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和上框(5),所述侧入式光源(2)固定设置在下壳(1)内侧面上,所述导光板(3)和膜片组件(4)安装在下壳(1)内,所述上框(5)固定在下壳(1)上,并将导光板(3)和膜片组件(4)压固在下壳(1)内;所述膜片组件(4)的各个膜片上均设置有凸耳(41),各所述膜片上的凸耳(41)之间通过第一双面胶(42)粘接固定在一起,并且通过L形单面胶(43)粘接固定在下壳(1)上;所述膜片组件(4)的各个膜片外侧还设置有定位孔(44),所述导光板(3)靠近侧入式光源(2)的侧面设置有凸块(31),所述凸块(31)外侧抵接在侧入式光源(2)上,并且凸块(31)的顶部插接在定位孔(44)内;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两个独立的发光区,两个发光区均包括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和上框(5),两个发光区的侧入式光源(2)、导光板(3)、膜片组件(4)和上框(5)分别安装在同一个下壳(1)的两个不同腔体内;两个发光区的膜片组件(4)中的其中一个包括防窥膜(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位孔(44)设置在凸耳(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膜片上的凸耳(41)错位设置,多个凸耳(41)通过同一条第一双面胶(42)粘接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块(11),所述L形单面胶(43)上设置有定位豁口(431),所述L形单面胶(43)在下壳(1)外侧壁上粘贴时定位豁口(431)与定位块(11)定位贴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44)在各膜片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比凸块(31)的长度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与上框(5)均通过卡扣结构扣合在一起,并且通过U形单面胶(6)粘接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与上框(5)还通过第二双面胶(7)粘接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形软胶垫(8),所述L形软胶垫(8)卡接在下壳(1)内侧壁与导光板(3)外侧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5)顶部还设置有泡棉胶(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52696.5U CN212965695U (zh) | 2020-09-08 | 2020-09-08 | 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52696.5U CN212965695U (zh) | 2020-09-08 | 2020-09-08 | 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65695U true CN212965695U (zh) | 2021-04-13 |
Family
ID=75365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52696.5U Active CN212965695U (zh) | 2020-09-08 | 2020-09-08 | 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65695U (zh) |
-
2020
- 2020-09-08 CN CN202021952696.5U patent/CN2129656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65716B (zh) | 超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 | |
CN102540519A (zh) | 显示设备 | |
WO2019056719A1 (zh)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210109507U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1583900B (zh) | 显示设备 | |
CN211061811U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9803517U (zh) | 无胶框显示屏背光模组 | |
CN112748595A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13634046U (zh) | 边框组件及显示装置 | |
CN212965695U (zh) | 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 | |
CN214669983U (zh) | 一种前框内接安装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 |
CN215181323U (zh) | 光学模组、电子设备 | |
CN215576028U (zh) |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 | |
CN212302171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15416205U (zh) | 一种反射罩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 |
CN215642161U (zh) | 一种Mini-LED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
CN210073164U (zh) | 一种结构稳定的背光模组 | |
CN208953834U (zh) | 一种可以简化安装结构的背光源 | |
CN211554563U (zh) | 一种窄边框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 |
CN212965694U (zh) | 一种防转动的圆形背光模组 | |
CN210015638U (zh) |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下壳结构及侧入式背光模组 | |
CN217060704U (zh) |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 |
CN211577623U (zh) | 一种结构简单的圆形背光模组 | |
CN219574538U (zh) | 显示屏结构及红外触摸交互平板 | |
CN211293533U (zh) | 一种光散射组件安装稳定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