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1323U - 光学模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模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1323U
CN215181323U CN202121798474.7U CN202121798474U CN215181323U CN 215181323 U CN215181323 U CN 215181323U CN 202121798474 U CN202121798474 U CN 202121798474U CN 215181323 U CN215181323 U CN 215181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ck plate
optical module
optic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84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雨芬
文勇兵
文昭君
余明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84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1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1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1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学模组、电子设备,其中光学模组包括由钢塑板制成的背板,所述背板的板平面用于安装光学组件层,所述光学组件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所述光学组件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覆盖有膜片层;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光学组件层和/或所述膜片层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背板连接。通过设置用于安装光学组件层的背板,并将背板设置为由钢塑板制成,背板能够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平面度,使光学组件层与背板贴合安装后整体厚度更小,降低了光学模组的厚度。

Description

光学模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模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电视行业出货量以LCD为主,在中高端领域,量子点、OLED、激光以及Mini/Micro LED为代表,构成了当下智能电视行业的主流显示技术,Mini LED以及MicroLED等新兴显示技术,为低迷已久的LED产业带来新的曙光。目前,在中高端领域以量子点、OLED、激光为首,而Mini/Micro LED等则是近来变得活跃的显示技术。
与传统的侧入式背光或者的直下式背光相比,Mini LED能够实现更精密的动态背光效果,有效提高屏幕亮度和对比度,对比度效果媲美OLED,而且支持精确调光,不会产生LED的背光不匀的问题。但现有的用于Mini LED的光学模组的厚度普遍在30mm左右,依然是比较厚的,难以满足电子设备轻薄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光学模组,旨在降低其厚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学模组,包括由钢塑板制成的背板,所述背板的板平面用于安装光学组件层,所述光学组件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所述光学组件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覆盖有膜片层;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光学组件层和/或所述膜片层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背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所述背板的周向延伸设置的连接框,所述背板与所述连接框之间设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相扣合的卡扣凸起和卡扣凹陷。通过在背板与连接框之间设置卡扣结构,使背板与连接框能够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减少了背板因为与连接框通过一体成型、焊接等连接形式而引发的变形,进一步降低了背板与光学组件层连接后的整体厚度,进一步降低了光学模组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背板上设有支架体,所述支架体设有支架平面,所述支架平面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光学组件层的板平面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光学组件层包括还包括与所述背板连接的基板,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均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支架平面与背板的板平面可拆卸连接,通过支架平面、背板的板平面提高了支架体与背板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支架体引起的平面度变化。
可选地,所述支架平面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的一侧与所述支架平面粘接,所述第一粘合层的另一侧与所述背板粘接。第一粘合层实现了支架体与背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提高了支架体安装到背板上的安装效率。
可选地,所述卡扣凸起设置在所述支架体的侧面上,所述卡扣凹陷设置在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上设有抵接臂,所述抵接臂用于与所述支架体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抵接。卡扣凸起设置在支架体的侧面上,卡扣凹陷设置在连接框的内侧壁上,使得连接框在通过卡扣结构扣合到背板的旁侧,使得连接框能够抑制背板的边缘翘曲,进一步降低了背板安装后的平面度,更好地减少了光学模组的厚度。抵接臂用于与支架体远离背板的一侧抵接,使得支架体能够防止连接框的侧翻或侧向形变,提高了光学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抵接臂覆盖在所述膜片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上,所述抵接臂与所述膜片层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一侧与所述抵接臂抵接,所述缓冲件的另一侧与所述膜片层抵接;所述抵接臂上设有连接凹陷,所述缓冲件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与所述连接凹陷的底壁粘接;和/或所述膜片层与所述光学组件层之间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一侧与所述膜片层连接,所述扩散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光学组件层连接。缓冲件作用在膜片层上,使膜片层能够抑制光学组件层沿背板厚度方向的移动,提高了光学组件层的稳固程度。同时缓冲件也能够反向作用到抵接臂上,进一步防止连接框的侧翻或侧向形变,进一步提高了光学模组的结构稳定性。通过设置连接凹陷,且缓冲件与连接凹陷的底壁粘接,连接凹陷的侧壁与底壁均能够防止缓冲件侧片偏移,防止缓冲件位置偏移过大而无法为光学组件层提供缓冲。
可选地,光学模组还包括液晶玻璃层,所述液晶玻璃层覆盖在所述抵接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上;所述液晶玻璃层与所述抵接臂之间设有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液晶玻璃层、所述抵接臂粘接。
可选地,所述抵接臂上设有朝向所述背板延伸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与所述支架体背离所述卡扣凸起的一侧抵接。延伸部使支架体、连接框能够增加相互作用的部分,进一步降低了连接框的侧翻或侧向形变的可能性,也能够防止支架体的侧翻或侧向形变。
可选地,所述卡扣凹陷具有沿所述背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背板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均用于与所述卡扣凸起抵接,所述第二侧壁沿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卡扣凸起;所述抵接臂与所述支架体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之间设有缓冲间隙。第二侧壁沿远离背板的方向逐渐远离卡扣凸起,使开口凹陷能够更方便通过第二侧壁保持与卡扣凸起的抵接,减少连接框与支架体之间侧向晃动的可能,提高了连接框的安装稳定性。缓冲间隙能够与第二侧壁共同作用,使连接框直接或间接受到外力作用而压向背板时,具有与缓冲间隙相对应的移动间距,减少局部形变、局部应力的产生,降低了光学模组由于外力作用而破碎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光学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用于安装光学组件层的背板,并将背板设置为由钢塑板制成,背板能够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平面度,使光学组件层与背板贴合安装后整体厚度更小,降低了光学模组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学模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背板 2 光学组件层
21 发光元件 22 基板
3 膜片层 31 缓冲件
4 固定组件 41 连接框
411 卡扣凹陷 4111 第一侧壁
4112 第二侧壁 42 抵接臂
421 连接凹陷 422 延伸部
5 支架体 51 卡扣凸起
52 支架平面 521 第一粘合层
53 缓冲间隙 6 液晶玻璃层
61 第二粘合层 7 扩散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学模组。该光学模组主要适用于显示器等部件。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光学模组一实施例中,该光学模组包括由钢塑板制成的背板1,塑钢板是由第二代吊顶材料PVC改进而来的,也称UPVC;塑钢板由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制成的非晶态热塑性树脂,由一定的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填料等)组成。背板1的板平面(如附图所示的上表面)用于安装光学组件层2,光学组件层2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21,发光元件21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为Mini LED元件或其他适于安装在膜片层3与背板1之间的其他光学元件;光学组件层2背离背板1的一侧(即附图中的上侧)覆盖有膜片层3;光学模组还包括用于固定光学组件层2和膜片层3的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与背板1连接。如图1所示,固定组件4压在膜片层3上,膜片层3压在光学组件层2上,即固定组件4直接固定了膜片层3、间接固定了光学组件层2。由此本实施例中的光学模组即可构成显示器的整个屏幕显示部分,即与显示器的外框等部件进行安装后,即可形成一显示器。此时背板1的边缘靠近显示器外框的边缘,背板可用于与显示器外框等部件进行连接。通过改变光学组件层2中的发光元件21的数量,可改变显示区域的大小。通过设置用于安装光学组件层2的背板1,并将背板1设置为由钢塑板制成,背板1能够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平面度,使光学组件层2与背板1贴合安装后整体厚度更小,降低了光学模组的厚度。
固定组件4包括沿背板1的周向延伸设置的连接框41,背板1与连接框41之间设有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包括相扣合的卡扣凸起51和卡扣凹陷411。通过在背板1与连接框41之间设置卡扣结构,使背板1与连接框41能够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减少了背板1因为与连接框41通过一体成型、焊接等连接形式而引发的变形,进一步降低了背板1与光学组件层2连接后的整体厚度,进一步降低了光学模组的厚度。
具体而言,背板1上设有支架体5(支架体5的详细结构在后续详细描述),卡扣凸起51设置在支架体5的侧面上,卡扣凹陷411设置在连接框41的内侧壁上;连接框41的内侧壁远离背板1的一端上(即附图中连接框41的右上部)设有抵接臂42,抵接臂42用于与支架体5远离背板1的一端(即附图中的上端)抵接。卡扣凸起51设置在支架体5的侧面上,卡扣凹陷411设置在连接框41的内侧壁上,使得连接框41在通过卡扣结构扣合到背板1的旁侧,使得连接框41能够抑制背板1的边缘翘曲,进一步降低了背板1安装后的平面度,更好地减少了光学模组的厚度。抵接臂42用于与支架体5远离背板1的一侧抵接,使得支架体5能够防止连接框41的侧翻或侧向形变,提高了光学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抵接臂42覆盖在膜片层3背离背板1的一侧上,本实施例中设置为抵接臂42的一部分覆盖膜片层3,抵接臂42与膜片层3之间设有缓冲件31,本实施例中缓冲件31可设置为缓冲棉、胶体、缓冲包等;缓冲件31的一侧与抵接臂42抵接,缓冲件31的另一侧与膜片层3抵接;抵接臂42上设有连接凹陷421,缓冲件31背离背板1的一侧与连接凹陷421的底壁粘接;此外,膜片层3与光学组件层2之间设有扩散板7,扩散板7的一侧与膜片层3连接,扩散板7的另一侧与光学组件层2连接。缓冲件31作用在膜片层3上,使膜片层3能够抑制光学组件层2沿背板1厚度方向的移动,提高了光学组件层2的稳固程度。同时缓冲件31也能够反向作用到抵接臂42上,进一步防止连接框41的侧翻或侧向形变,进一步提高了光学模组的结构稳定性。通过设置连接凹陷421,且缓冲件31与连接凹陷421的底壁粘接,连接凹陷421的侧壁与底壁均能够防止缓冲件31侧片偏移,防止缓冲件31位置偏移过大而无法为光学组件层2提供缓冲。
抵接臂42上设有朝向背板1延伸设置的延伸部422,延伸部422用于与支架体5背离卡扣凸起51的一侧抵接。延伸部422使支架体5、连接框41能够增加相互作用的部分,进一步降低了连接框41的侧翻或侧向形变的可能性,也能够防止支架体5的侧翻或侧向形变。
支架体5设有支架平面52,支架平面52与背板1靠近光学组件层2的板平面可拆卸连接;光学组件层2包括还包括与背板1连接的基板22,至少一个发光元件21均设置在基板22上。支架平面52与背板1的板平面可拆卸连接,通过支架平面52、背板1的板平面提高了支架体5与背板1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支架体5引起的平面度变化。
支架平面52与背板1之间设有第一粘合层521,第一粘合层521可设置为双面胶、魔术贴结构等,第一粘合层521的一侧与支架平面52粘接,第一粘合层521的另一侧与背板1粘接。第一粘合层521实现了支架体5与背板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提高了支架体5安装到背板1上的安装效率。
光学模组还包括液晶玻璃层6,液晶玻璃层6覆盖在抵接臂42背离背板1的一侧上;液晶玻璃层6与抵接臂42之间设有第二粘合层61,第二粘合层6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泡棉双面胶,第二粘合层61的两侧分别与液晶玻璃层6、抵接臂42粘接。
卡扣凹陷411具有沿背板1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侧壁4111和第二侧壁4112,第二侧壁4112、第一侧壁4111、背板1依次排列设置;第一侧壁4111、第二侧壁4112均用于与卡扣凸起51抵接,第二侧壁4112沿远离背板1的方向逐渐远离卡扣凸起51,即第二侧壁4112设置为一倾斜面;抵接臂42与支架体5远离背板1的一端之间设有缓冲间隙53。第二侧壁4112沿远离背板1的方向逐渐远离卡扣凸起51,使卡扣凹陷411能够更方便通过第二侧壁4112保持与卡扣凸起51的抵接,减少连接框41与支架体5之间侧向晃动的可能,提高了连接框41的安装稳定性。缓冲间隙53能够与第二侧壁4112共同作用,使连接框41直接或间接受到外力作用而压向背板1时,具有与缓冲间隙53相对应的移动间距,减少局部形变、局部应力的产生,降低了光学模组由于外力作用而破碎的风险。
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子显示屏,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光学模组。该光学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钢塑板制成的背板,所述背板的板平面用于安装光学组件层,所述光学组件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所述光学组件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覆盖有膜片层;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光学组件层和/或所述膜片层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背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所述背板的周向延伸设置的连接框,所述背板与所述连接框之间设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相扣合的卡扣凸起和卡扣凹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设有支架体,所述支架体设有支架平面,所述支架平面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光学组件层的板平面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光学组件层包括还包括与所述背板连接的基板,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均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平面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第一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的一侧与所述支架平面粘接,所述第一粘合层的另一侧与所述背板粘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凸起设置在所述支架体的侧面上,所述卡扣凹陷设置在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上设有抵接臂,所述抵接臂用于与所述支架体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臂覆盖在所述膜片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上,所述抵接臂与所述膜片层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一侧与所述抵接臂抵接,所述缓冲件的另一侧与所述膜片层抵接;所述抵接臂上设有连接凹陷,所述缓冲件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与所述连接凹陷的底壁粘接;和/或所述膜片层与所述光学组件层之间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一侧与所述膜片层连接,所述扩散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光学组件层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晶玻璃层,所述液晶玻璃层覆盖在所述抵接臂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上;所述液晶玻璃层与所述抵接臂之间设有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液晶玻璃层、所述抵接臂粘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臂上设有朝向所述背板延伸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与所述支架体背离所述卡扣凸起的一侧抵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凹陷具有沿所述背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背板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均用于与所述卡扣凸起抵接,所述第二侧壁沿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卡扣凸起;所述抵接臂与所述支架体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之间设有缓冲间隙。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模组。
CN202121798474.7U 2021-08-03 2021-08-03 光学模组、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181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8474.7U CN215181323U (zh) 2021-08-03 2021-08-03 光学模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8474.7U CN215181323U (zh) 2021-08-03 2021-08-03 光学模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1323U true CN21518132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5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8474.7U Active CN215181323U (zh) 2021-08-03 2021-08-03 光学模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13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0407A (zh) * 2022-06-16 2022-07-15 南昌龙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0407A (zh) * 2022-06-16 2022-07-15 南昌龙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1825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display panel and a case that covers an edge of the display panel
US11714306B2 (en) Display device
US9389449B2 (en) Flat panel 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20060119761A1 (en) Display and mobile device
US20060133018A1 (en) Display and mobile device
US20120250354A1 (en) Illuminator for Display and Display
US20080036942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JP200320255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690129B1 (en) Display device
US9933557B2 (en) Backlight modules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s (LCDS)
US20210289160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CN215181323U (zh) 光学模组、电子设备
EP2607946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1583900B (zh) 显示设备
CN209803517U (zh) 无胶框显示屏背光模组
US20210266493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CN107219659B (zh) 显示模块和具有该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
TWI550324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CN217333069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7086054U (zh) 显示装置
JP5029413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KR102568323B1 (ko) 내로우 베젤을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10018593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CN212965695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大尺寸双联屏背光模组
CN217425895U (zh) 双联屏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