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1387U - 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61387U
CN212961387U CN202021913220.0U CN202021913220U CN212961387U CN 212961387 U CN212961387 U CN 212961387U CN 202021913220 U CN202021913220 U CN 202021913220U CN 212961387 U CN212961387 U CN 212961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g lamp
lamp
thick
light guide
fo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32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可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19132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61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61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61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其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后雾灯总成包括第一雾灯,第一雾灯安装于后组合灯的左侧灯框内,且所述第一雾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厚壁光导和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厚壁光导的第一出光侧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第二雾灯,所述第二雾灯安装于后组合灯的左侧灯框内,且与第一雾灯间隔设置,第二雾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光源和第二厚壁光导,第二厚壁光导的第二出光侧的形状为四边形。本实用新型无需为后雾灯总成另外设置安装槽,减少了在车身上开设安装槽的步骤,且由于第一雾灯和第二雾灯均位于左侧灯框中,还能够减少导线根数及长度以降低成本,便于后雾灯总成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后雾灯作为汽车标准配置的部件,不管是大小型客车、货车还是其他的车辆,都配置有后雾灯。后雾灯一般采用单颗红色卤素灯泡组成,其主要作用在于在雾天或者雨天能见度受天气影响较大的情况下让后面的其他车辆看见本车,从而保证行驶安全。
现有技术中,后雾灯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后雾灯分别安装于车身的右后侧和左后侧,并且,后雾灯上开设安装孔,并通过该安装孔将后雾灯直接安装到后保险杠上。由于车身的后部两侧均设置有后雾灯,因而在组装车辆是,需要在车辆后部的两侧分别设置安装槽,而且,需要设置两根导线分别电连接于后雾灯,导致后雾灯的安装较复杂繁琐,进而导致安装后雾灯及组装车辆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便于后雾灯总成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后雾灯总成,包括:
第一雾灯,所述第一雾灯安装于后组合灯的左侧灯框内,且所述第一雾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厚壁光导和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厚壁光导的第一出光侧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第二雾灯,所述第二雾灯安装于所述后组合灯的左侧灯框内,且与所述第一雾灯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雾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光源和第二厚壁光导,所述第二厚壁光导的第二出光侧的形状为四边形。
可选地,所述第二雾灯位于所述左侧灯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雾灯位于所述第二雾灯与位于所述左侧灯框内的左位置灯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厚壁光导与所述第二厚壁光导之间的距离为30~32毫米。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光侧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出光侧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串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后组合灯,左侧灯框、右侧灯框、设置于所述左侧灯框内的左位置灯、设置于所述右侧灯框内的右位置灯及上述的后雾灯总成,所述后雾灯总成设置于所述左侧灯框内。
可选地,所述左侧灯框包括支撑部、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框架部及安装于所述框架部上的灯罩,所述后雾灯总成中的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后雾灯总成中的第一厚壁光导及第二厚壁光导固定于所述框架部上。
可选地,所述后组合灯还包括多个分隔部,所述第一厚壁光导与所述第二厚壁光导之间及所述第一厚壁光导与所述左位置灯之间分别设有所述分隔部。
可选地,沿所述左侧灯框的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左侧灯框的宽度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及上述的后组合灯,所述后组合灯固定于所述车身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后雾灯总成,通过将第一雾灯和第二雾灯设置于左侧灯框中,使得安装后雾灯总成时,可以先将第一雾灯和第二雾灯安装在左侧灯框中,然后将左侧灯框安装在车身后部预留的安装槽中,无需为后雾灯总成另外设置安装槽,减少了在车身上开设安装槽的步骤,且由于第一雾灯和第二雾灯均位于左侧灯框中,还能够减少导线根数及长度以降低成本,便于后雾灯总成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雾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雾灯总成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组合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部分后组合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组合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雾灯;11、第一厚壁光导;111、第一末端;12、第一光源;2、第二雾灯;21、第二厚壁光导;211、第二末端;22、第二光源;
10、左侧灯框;101、第一端;102、支撑部;103、框架部;1031、第一安装孔;1032、第二安装孔;104、灯罩;105、分隔部;106、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雾灯总成,其设置于左侧灯框10中,使得安装后雾灯总成时,无需在车身后部的两侧开设安装槽,还能减少导线的数量,便于后雾灯总成的安装。
如图1和图2所示,后雾灯总成包括第一雾灯1和第二雾灯2。其中,第一雾灯1和第二雾灯2分别安装在后组合灯的左侧灯框10内,且第一雾灯1与第二雾灯2沿左侧灯框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1所示,第一雾灯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光源12和第一厚壁光导11,第一光源12能够发光,第一厚壁光导11用于将第一光源12发出的光均匀的发散出去,降低第一光源12的刺眼程度。第一厚壁光导11的第一出光侧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使得第一厚壁光导11的第一出光侧的面积可以较大,便于被其他驾驶员识别。
请继续参考图1,第二雾灯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光源22和第二厚壁光导 21。第二光源22能够发光,第二厚壁光导21用于将第二光源22发出的光均匀的发散出去,降低第二光源22的刺眼程度。可选地,第二厚壁光导21的第二出光侧的形状可以为不规则的四边形,使得第二出光侧的面积可以较大。
本实施例提供的后雾灯总成,通过将第一雾灯1和第二雾灯2设置于左侧灯框10中,使得安装后雾灯总成时,可以先将第一雾灯1和第二雾灯2安装在左侧灯框10中,然后将左侧灯框10安装在车身后部预留的安装槽中,无需为后雾灯总成另外设置安装槽,减少了在车身上开设安装槽的步骤,且由于第一雾灯1和第二雾灯2均位于左侧灯框10中,还能够减少导线根数及长度以降低成本,便于后雾灯总成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可选地,第二雾灯2可以位于左侧灯框10的第一端101,第一雾灯1位于第二雾灯2与位于左侧灯框10内的左位置灯之间。也即是,沿第一端101指向左侧灯框10的第二端106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二雾灯2、第一雾灯1及左位置灯。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厚壁光导11与第二厚壁光导21之间的距离D 为30~32毫米,也即是,第一雾灯1与第二雾灯2之间的距离为30~32毫米,满足GB4785-2019《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中的单灯的要求。优选地,第一厚壁光导11与第二厚壁光导21之间的距离D为31.6毫米。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厚壁光导11的第一末端111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二厚壁光导21的第二末端211的截面尺寸。其中,第一末端111为第一厚壁光导11远离第一光源12的一端,第二末端211为第二厚壁光导21远离第二光源22的一端。进一步地,第一厚壁光导11的整体尺寸大于第二厚壁光导21 整体的尺寸,以能够与左侧灯框10的形状相配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厚壁光导11的第一出光侧位于第一末端111上,第二厚壁光导21的第二出光侧位于第二末端211上。
可选地,第一光源12与第二光源22串联连接,使得第一光源12与第二光源22可以同时点亮且同时熄灭,进而使得第一雾灯1与第二雾灯2可以同时点亮且同时熄灭,保证了两者向外传递信息的一致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后组合灯,其中,该后组合灯可以包括左侧灯框10、右侧灯框、设置于左侧灯框10内的左位置灯、设置于右侧灯框内的右位置灯及上述的后雾灯总成。其中,后雾灯总成设置于左侧灯框10内。左侧灯框10和右侧灯框分别设置在车身后部的两侧。左侧灯框10的尺寸可以大于右侧灯框的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6所示,左侧灯框10可以包括支撑部102、固定于支撑部102上的框架部103及安装于框架部103上的灯罩104。其中,支撑部 102及框架部103能够分别固定在车身上,且如图5所示,后雾灯总成中的第一光源12及第二光源22分别固定于支撑部102上,后雾灯总成中的第一厚壁光导11及第二厚壁光导21固定于框架部103上,灯罩104的材料为透明材料,使得左位置灯、第一雾灯1及第二雾灯2发出的光能够透过灯罩104。具体的,如图6所示,框架部103上间隔设有第一安装孔1031和第二安装孔1032,其中,第一厚壁光导11穿设固定于第一安装孔1031中,第二厚壁光导21穿设固定于第二安装孔1032中。
可选地,右侧灯框1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左侧灯框10的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地,如图4所示,后组合灯还可以包括多个分隔部105,并且,第一厚壁光导11与第二厚壁光导21之间可以设有分隔部105,以防止第一雾灯1与第二雾灯2之间的干扰。第一厚壁光导11与左位置灯之间也可以设有分隔部105,以防止第一雾灯1与左位置灯之间的干扰。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沿左侧灯框10的第一端101指向第二端106的方向,左侧灯框10的宽度或者左侧灯框10沿竖直方向上的长度逐渐增大,也即是,左侧灯框10为渐扩型的结构。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及如上所述的的后组合灯,其中,后组合灯固定于车身的后部。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后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雾灯(1),所述第一雾灯(1)安装于后组合灯的左侧灯框(10)内,且所述第一雾灯(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厚壁光导(11)和第一光源(12),所述第一厚壁光导(11)的第一出光侧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第二雾灯(2),所述第二雾灯(2)安装于所述后组合灯的左侧灯框(10)内,且与所述第一雾灯(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雾灯(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光源(22)和第二厚壁光导(21),所述第二厚壁光导(21)的第二出光侧的形状为四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雾灯(2)位于所述左侧灯框(10)的第一端(101),所述第一雾灯(1)位于所述第二雾灯(2)与位于所述左侧灯框(10)内的左位置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壁光导(11)与所述第二厚壁光导(21)之间的距离为30~32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侧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出光侧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雾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2)与所述第二光源(22)串联。
6.一种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左侧灯框(10)、右侧灯框、设置于所述左侧灯框(10)内的左位置灯、设置于所述右侧灯框内的右位置灯及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后雾灯总成,所述后雾灯总成设置于所述左侧灯框(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灯框(10)包括支撑部(102)、固定于所述支撑部(102)上的框架部(103)及安装于所述框架部(103)上的灯罩(104),所述后雾灯总成中的第一光源(12)及第二光源(22)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02)上,所述后雾灯总成中的第一厚壁光导(11)及第二厚壁光导(21)固定于所述框架部(10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组合灯还包括多个分隔部(105),所述第一厚壁光导(11)与所述第二厚壁光导(21)之间及所述第一厚壁光导(11)与所述左位置灯之间分别设有所述分隔部(10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左侧灯框(10)的第一端(101)指向第二端(106)的方向,所述左侧灯框(10)的宽度逐渐增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及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后组合灯,所述后组合灯固定于所述车身的后部。
CN202021913220.0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 Active CN212961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3220.0U CN212961387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3220.0U CN212961387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61387U true CN212961387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65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3220.0U Active CN212961387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613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124A (zh) * 2021-12-22 2022-03-2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124A (zh) * 2021-12-22 2022-03-2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灯具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54757A (en) Adjustable auxiliary vehicle light
US10502390B1 (en) Vehicle lamp assembly having a bezek, lens and lamp housing with a micro mesh of holes in a side wall
CN212961387U (zh) 一种后雾灯总成、后组合灯及车辆
CN112984458B (zh) 带有集成光元件的不透明外透镜
CN211575008U (zh) 一种汽车led后雾灯
CN115610201A (zh) 一种使用柔性光导和外置光源的发光外水切
CN211574863U (zh) 一种直接式汽车氛围灯
CN216508124U (zh) 一种车辆前雾灯安装结构及一种车辆
CN210485577U (zh) 车顶用长排式警灯
CN217763288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上的光导形式的外置高位制动灯
JP3120287U (ja) サイドミラー用発光警告装置
CN209756919U (zh) 车辆
CN218112483U (zh) 贯穿式后车灯、后保险杠与车灯总成及汽车
CN212901314U (zh) 一种新型后雾灯led通用模组
CN217496266U (zh) 一种异型警灯多面警示救护车顶棚
CN216113833U (zh) 车灯和全地形车
CN214664173U (zh) 一种组合式工作灯
CN210267080U (zh) 一种车后雾灯
CN214094310U (zh) 一种卡接式结构的车辆尾灯
CN214215607U (zh) 一种车辆室内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8735548U (zh) 一种具有增大光照宽度功能的汽车大灯透镜总成
CN113573945B (zh) 后照明装置
CN208442764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后尾灯
CN210179515U (zh) 机动车、车灯及其发光模组
CN216307686U (zh) 用于汽车的多功能前大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