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4280U - 一种车载灭火器和应用其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灭火器和应用其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14280U
CN212914280U CN202020425552.8U CN202020425552U CN212914280U CN 212914280 U CN212914280 U CN 212914280U CN 202020425552 U CN202020425552 U CN 202020425552U CN 212914280 U CN212914280 U CN 212914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extinguisher
vehicle
automobile
engine room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255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彦
郑炜婷
于承樟
金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255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14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14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14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灭火器和应用其的汽车。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灭火器包括灭火器主体和与灭火器主体的出气口可拆卸连接的引流管,引流管的自由端构造成能够导入汽车的引擎室内,以使灭火器主体能够通过引流管向汽车引擎室内喷射灭火物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灭火器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灭火器和应用其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灭火器和应用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消除汽车的各项安全隐患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影响汽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车自燃,其中引起汽车自燃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引擎室中发生的自燃,例如引擎室内汽车的油路出现问题,造成漏油、漏液;车辆电线老化或者连接不当造成短路甚至产生火花;以及发动机油泥堆积过多,在发动机高温的情况下导致油泥自燃等,此外,若出现汽车撞击的状况或者机件故障也容易引起引擎室内的燃烧。
现有技术中虽然汽车后备箱中配备有车载灭火器,但是一旦汽车引擎室发生自燃,车内人员往往为了自身安全选择第一时间逃离汽车燃烧现场,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救火,而即便车内人员想要在第一时间采用车载灭火器对引擎室进行灭火,但由于引擎室原本为封闭的空间,若在此时打开引擎盖,会有大量的空气进入引擎室内,容易导致引擎室内火势迅速扩大并烧伤自己,具有很高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并不能轻易打开引擎盖对引擎室进行灭火,此时车内配备的现有的车载灭火器也就不能真正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导致现有的车载灭火器形同虚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的车载灭火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灭火器,包括灭火器主体和与灭火器主体的出气口可拆卸连接的引流管,引流管的自由端构造成能够导入汽车的引擎室内,以使灭火器主体能够通过引流管向汽车引擎室内喷射灭火物质。
进一步地,车载灭火器还包括与引流管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的喷嘴,喷嘴构造为能够在使用时随引流管进入汽车的引擎室内,或构造为预先固定在汽车的引擎室内。
进一步地,车载灭火器还包括与灭火器主体的按压把手相连的按压装置和与按压装置电连接的第一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灭火器主体的按压把手包括与灭火器主体相连的固定臂和与固定臂转动连接的活动臂,活动臂朝向固定臂运动时启动喷射,按压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臂上的马达和缠绕在马达的转轴上的绳线,绳线的自由端穿过固定臂与活动臂固定连接,马达与第一控制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与马达相连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和与第一控制电路板相连的控制按钮,控制按钮设置在主驾驶仓内。
进一步地,按压把手与按压装置的外部罩设有用于避免外力误触发按压把手的第二防护罩。
进一步地,引流管上设置有启闭装置,启闭装置包括设置在引流管内的阀门和与阀门相连的用于打开和关闭阀门的第二控制装置,其中,第二控制装置包括与阀门相连的机械手和与机械手电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板。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电路板与第二控制电路板均与远程控制设备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载灭火器。
进一步地,汽车的副驾驶仓的邻近引擎室的壳体上形成有用于穿过引流管的通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灭火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在现有的便携式灭火器的喷嘴处设置了将灭火器主体内的灭火物质引入汽车引擎室内的引流管,使得灭火器主体内的灭火物质能够直接被引进汽车引擎室,车内人员既不用浪费取灭火器的时间,也不用打开引擎盖,避免了汽车引擎室内接触到更多的空气,造成更严重的火势,车内人员也不用为了实现现有的灭火器灭火的功能而与汽车引擎室保持近距离,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够在汽车引擎室燃烧时更好地发挥作用,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2)通过设置与灭火器主体的按压把手相连的按压装置和与按压装置电连接的第一控制装置使得车内人员不用自己按压按压把手,只需控制第一控制装置即可控制按压把手下压,使用更加方便。
3)通过在引流管上设置启闭装置,启闭装置包括设置在引流管内的阀门和与阀门相连的用于打开和关闭阀门的第二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包括与阀门相连的机械手和与机械手电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板使得车载灭火器除了具有现有的灭火器的按压控制喷射功能之外还具有另外的阀门控制喷射功能,即具有双保险的控制喷射功能,有效防止误释放。
4)通过设置由远程控制设备控制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使得车内人员在引擎室燃烧时可以出于生命安全考虑,从车内逃出并与引擎室相距一段距离时控制车载灭火器喷射灭火物质,使用方便同时更加安全。
5)通过设置第二控制装置与第一控制装置电连接使得在具有双保险的车载灭火器使用时,可以只打开一个控制装置,即可使灭火器主体内的灭火物质被喷射到汽车引擎室内;在车载灭火器停用时,也可以只打开一个控制装置,即可使灭火器主体停止喷射。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尤其是在汽车引擎室发生自燃时的紧急情况,车内人员需要尽快采取行动,很容易手足无措,越简单的操作越有利于尽快灭火。
6)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灭火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的线路图;
图3为图2中的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其中示出了车载灭火器的第一种设置方式;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其中示出了车载灭火器的第二种设置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灭火器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100的结构,包括灭火器主体1和与灭火器主体1的出气口2可拆卸连接的引流管3,引流管3的自由端构造成能够导入汽车的引擎室内,以使灭火器主体1能够通过引流管 3向汽车引擎室内喷射灭火物质。
当汽车的引擎室发生燃烧时,打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100,灭火器主体1内的灭火物质首先喷出至出气口2处,并进一步通过与出气口 2可拆卸连接的引流管3向引流管3的自由端传输,由于引流管3的自由端被构造成能够导入汽车的引擎室内,因此灭火器主体1内的灭火物质将直接喷射进汽车的引擎室内,实现引擎室的灭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100在现有的便携式灭火器的喷嘴处设置了将灭火器主体1内的灭火物质引入汽车引擎室内的引流管3,使得灭火器主体1内的灭火物质能够直接被引进汽车引擎室,车内人员既不用浪费取灭火器的时间,也不用打开引擎盖,避免了汽车引擎室内接触到更多的空气,造成更严重的火势,车内人员也不用为了实现现有的灭火器灭火的功能而与汽车引擎室保持近距离,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够在汽车引擎室燃烧时更好地发挥作用,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引流管3与灭火器主体1的出气口2可通过快接插头9相连。通过该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100保留现有的便携式灭火器的功能,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100 的出气口2为现有的便携式灭火器的喷嘴,引流管3可与喷嘴处的螺纹螺纹连接,当本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100需要对汽车引擎室之外的其他地方进行灭火时,车内人员只需将引流管3从灭火器主体1的出气口2处拆卸下来,即为现有的便携式灭火器,再对着火的地方进行灭火即可。
如图1所示,车载灭火器100还可包括与引流管3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的喷嘴4,喷嘴4可构造为能够在使用时随引流管3进入汽车的引擎室内,或可构造为预先固定在汽车的引擎室内。通过设置喷嘴4使得灭火器主体1 内的灭火物质被喷射出来后呈雾状,且从上往下喷洒,能够降低火焰的温度,同时雾状的灭火物质能够大范围的覆盖住火焰区域,具有更好的灭火效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喷嘴4的方向可设置成能够最大程度地喷射覆盖汽车引擎室。通过该设置使得汽车引擎室内的任何部位若发生自燃,由喷嘴4喷出的灭火物质均可以覆盖,具有更好的灭火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喷嘴4要进入或本身位于汽车引擎室内,由于汽车引擎室内可能会出现温度较高的情况,因此,喷嘴4 的材料需要选用耐高温的材料(例如铜,铝等),同时喷嘴4的安装位置不能与汽车引擎室内各部件发生干涉,影响各部件的正常工作。
结合图1,车载灭火器100还可包括与灭火器主体1的按压把手11相连的按压装置5和与按压装置5电连接的第一控制装置6。其中,第一控制装置6可用于控制按压装置5按压灭火器主体1的按压把手11。通过该设置使得车内人员不用自己按压按压把手11,只需控制第一控制装置6即可控制按压把手11下压,使用更加方便。
结合图1,灭火器主体1的按压把手11可包括与灭火器主体1相连的固定臂111和与固定臂111转动连接的活动臂112,活动臂112朝向固定臂111 运动时启动喷射,按压装置5可包括固定在固定臂上的马达51和缠绕在马达51的转轴上的绳线52,绳线52的自由端可穿过固定臂111与活动臂112 固定连接,马达51可与第一控制装置6相连。通过该设置使得第一控制装置6能够控制马达51的开启与关闭,马达51能够通过控制穿过固定臂111、活动臂113的绳线52的收缩或展开控制按压把手11的下压,即控制灭火器主体1喷射灭火物质。车内人员通过控制第一控制装置6即可控制灭火器主体1喷射灭火物质,使用更加方便,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100 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了马达51,因此也需要设置为马达51供电的电源部件,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采用12V的车载电源8(例如车内点烟器)作为电源部件为马达51供电,对应地,马达51 的参数也选择直流12V的,同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转矩以配合车载灭火器 100的按压把手11的操作扭力。另外,马达51与第一控制装置6通过线缆连接,线缆的一端或两端可使用电缆插片,便于拆卸灭火器主体1,使得将车载灭火器100能够快速用作便携式灭火器。
如图2所示,第一控制装置6可包括与马达51相连的第一控制电路板 (图中未示出)和与第一控制电路板相连的控制按钮61,控制按钮61可设置在主驾驶仓内。通过该设置使得对灭火器主体1的按压把手11与对按压把手11的控制实现距离上的分离,即车内人员不用在能接触到按压把手11 的距离范围内也能够控制按压把手11下压,使得灭火器主体1喷射灭火物质,使用更加方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按钮61可设置在方向盘附近。通过该设置使得驾驶座的人员能够方便地按压控制按钮61。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按钮61的外部可罩设有第一防护罩611。通过该设置可避免车内人员误触控制按钮61,造成误喷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有的灭火器为避免过失喷射一般都有安全销,在使用灭火器时,首先需要将安全销拔掉,然后再按压灭火器主体1的按压把手11,使得灭火器主体1内的灭火物质喷出,在本实施例中,为确保灭火器主体1快速响应第一控制装置6的控制,在灭火器主体1上不设置安全销。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按压把手11与按压装置5的外部可罩设有用于避免外力误触发按压把手11的第二防护罩(图中未示出)。通过该设置可避免车载灭火器100放置在车内未使用时,按压把手11经外力碰撞或人的外力触碰误触发按压把手11,造成误喷射。
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引流管3上可设置有启闭装置31,启闭装置 31可包括设置在引流管3内的阀门311和与阀门311相连的用于打开和关闭阀门的第二控制装置312,其中,第二控制装置312可包括与阀门311相连的机械手3121和与机械手3121电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板(图中未示出)。机械手3121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首端31213可与快速接口9连接,末端32121可与引流管3连接,机械手3121能够通过调节转动操作杆31211 控制引流管3的打开和关闭。通过该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100除了具有现有的灭火器的按压控制喷射功能之外还具有另外的阀门控制喷射功能,即具有双保险的控制喷射功能,有效防止误释放。本实施例中,为了与车载电源通用,可采用12V机械手312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312可与第一控制装置6电连接,以使得在车载灭火器100的使用状态下,第二控制装置312控制阀门311开启后,第一控制装置6控制按压装置5开启;而在车载灭火器100的停用状态下,第一控制装置6控制按压装置5关闭后,第二控制装置312控制阀门 311关闭。通过该设置使得在具有双保险的车载灭火器100使用时,可以只打开一个控制装置,即可使灭火器主体1内的灭火物质被喷射到汽车引擎室内;在车载灭火器100停用时,也可以只打开一个控制装置,即可使灭火器主体1停止喷射。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尤其是在汽车引擎室发生自燃时的紧急情况,车内人员需要尽快采取行动,很容易手足无措,越简单的操作越有利于尽快灭火。其中,阀门311可采用电动阀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用于关闭煤气的阀门,机械手3121对阀门311进行的操作实质上是反向操作,也需要适应性地对阀门311进行反接。
根据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灭火器100,第一控制电路板与第二控制电路板均可与远程控制设备7相连。通过该设置使得车内人员在碰到汽车引擎室内燃烧的情况下,为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先从车内逃出,然后再通过远程控制设备7控制第一控制电路板以及第二控制电路板,即控制灭火器主体1喷射灭火物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远程控制设备7可以为手机,手机能够通过无线蓝牙模块控制第一控制装置6与第二控制装置312工作。远程控制设备7 具有很多形式,例如遥控器或手机等等,由于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般人们随身携带手机,通过将远程设备7设置成手机可方便地控制第一控制装置6与第二控制装置312工作。
如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200,包括上述的车载灭火器100。其中,灭火器主体1可以被固定在驾驶仓内。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200出现汽车引擎室燃烧时,火势不严重时,车内人员可以按压控制按钮61,并控制第二控制装置312打开引流管3上的启闭装置31,使得灭火器主体1内的灭火物质喷射到汽车引擎室内,进行灭火,即可以在如图2所示的驾驶室B内进行操作,控制引擎室C内的火势。火势严重时,车内人员逃到车外,并通过远程控制设备7控制第一控制装置6和第二控制装置312,使得灭火器主体1内的灭火物质喷射到汽车引擎室内,进行灭火,即在车外进行操作,控制引擎室C内的火势。当出现汽车其他部位燃烧或者其他车外燃烧的情况时,也可将快速接头9,连接控制按钮61、马达51的线缆拆卸掉,将车载灭火器100用作便携式灭火器进行灭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200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200,汽车的副驾驶仓的邻近引擎室C(如图2所示)的壳体上可形成有用于穿过引流管3的通口。通过该设置使得引流管3可以从驾驶室B延伸到引擎室C,对引擎室C内进行灭火时更加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灭火器主体和与所述灭火器主体的出气口可拆卸连接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自由端构造成能够导入汽车的引擎室内,以使所述灭火器主体能够通过所述引流管向所述汽车的引擎室内喷射灭火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灭火器还包括与所述引流管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的喷嘴,所述喷嘴构造为能够在使用时随所述引流管进入汽车的引擎室内,或构造为预先固定在所述汽车的引擎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灭火器还包括与所述灭火器主体的按压把手相连的按压装置和与所述按压装置电连接的第一控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主体的按压把手包括与灭火器主体相连的固定臂和与所述固定臂转动连接的活动臂,所述活动臂朝向所述固定臂运动时启动喷射,所述按压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臂上的马达和缠绕在所述马达的转轴上的绳线,所述绳线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固定臂与所述活动臂固定连接,所述马达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马达相连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和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相连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主驾驶仓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把手与所述按压装置的外部罩设有用于避免外力误触发所述按压把手的第二防护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启闭装置,所述启闭装置包括设置在引流管内的阀门和与所述阀门相连的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阀门的第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与阀门相连的机械手和与所述机械手电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均与远程控制设备相连。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灭火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副驾驶仓的邻近所述引擎室的壳体上形成有用于穿过所述引流管的通口。
CN202020425552.8U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车载灭火器和应用其的汽车 Active CN212914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5552.8U CN212914280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车载灭火器和应用其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5552.8U CN212914280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车载灭火器和应用其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14280U true CN212914280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96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25552.8U Active CN212914280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车载灭火器和应用其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14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9801U (zh) 自动灭火断电装置
CN201389278Y (zh) 一种汽车自燃自动报警灭火装置
CN203075508U (zh) 一种车载灭火装置
CN105536177A (zh) 一种公共交通乘客舱专用灭火系统
CN109125981A (zh)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914280U (zh) 一种车载灭火器和应用其的汽车
CN21467971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
CN215876038U (zh) 一种汽车自燃预警灭火装置
CN201161075Y (zh) 一种汽车内置灭火装置
WO2020211693A1 (zh) 发动机仓内置式灭火装置
CN212593605U (zh) 一种灭火系统及车辆
CN203577190U (zh) 灭火装置
KR20200061155A (ko) 차량화재 진압용 자동소화장치
CN213374843U (zh) 车辆灭火应急装置
CN107126653B (zh) 一种全自动汽车机盖灭火装置
CN209752000U (zh) 发动机仓内置式灭火装置
CN208481910U (zh) 一种客车机舱悬挂储压式干粉自动灭火器
CN2644235Y (zh) 汽车防火救生装置
CN208959187U (zh) 一种细水雾电池箱火灾防控装置
KR200300639Y1 (ko) 자동차용 소화장치
CN209092572U (zh) 一种车用灭火装置
KR100218223B1 (ko) 자동차 엔진룸 자동소화장치
CN212817720U (zh) 汽车防火系统及汽车
CN219878974U (zh) 一种车用灭火系统及牵引车
CN215841309U (zh) 一种灭火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