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0539U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10539U
CN212910539U CN202021692030.0U CN202021692030U CN212910539U CN 212910539 U CN212910539 U CN 212910539U CN 202021692030 U CN202021692030 U CN 202021692030U CN 212910539 U CN212910539 U CN 212910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transfer
graphite film
display device
ba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920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连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920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10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10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10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板、后壳和散热结构,散热结构连接在背板和后壳之间;其中,散热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传热件,传热件包括柔性内芯和包围在柔性内芯外部的至少一层石墨薄膜,石墨薄膜包括相互连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覆盖柔性内芯的面向背板的第一表面和位于第一表面两侧的表面,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端部连接且沿后壳的表面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较为均匀的进行散热,散热效率较高,散热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超大超薄的显示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以液晶显示屏为例,现有的液晶显示屏的面板、背板及后壳的面积越来越大,面板和后壳之间具有较大的对流和辐射换热面积。
现在对超高画质的显示屏的需求越来越多,因画质、亮度及高性能芯片等对显示屏的散热需求,大尺寸平板显示器的散热量已接近自然冷却散热的能力极限。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在显示器的背板上连接翅片式散热器,翅片式散热器的散热翅片伸出在显示器的背板与后壳之间的空间内,后壳上通常开设有散热孔,外界空气通过散热孔进入显示器内,并通过空气对流带走散热翅片的热量,以此对显示器进行散热。
但是,由于显示器的面积较大,整机功率偏高,热流密度过高,且追求超薄的造型,背板与后壳之间的空间较小,后壳上散热孔的覆盖面积通常也较小,因而导致显示器的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较为均匀的进行散热,散热效率较高,散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背板,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
后壳,连接在所述背板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与所述背板共同围成容纳腔;
散热结构,连接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后壳之间;
其中,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传热件,所述传热件包括柔性内芯和包围在所述柔性内芯外部的至少一层石墨薄膜,所述石墨薄膜包括相互连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覆盖所述柔性内芯的面向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和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侧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连接且沿所述后壳的表面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背板和后壳之间连接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传热件,传热件的两侧直接与背板和后壳连接,传热件包括柔性内芯和包围在柔性内芯外部的石墨薄膜,石墨薄膜具有良好的平面导热特性和热扩散特性,可以提高传热件的传热效率;柔性内芯可使传热件更好的匹配背板与后壳之间的空间,提高传热件与背板及后壳连接的稳定性;利用传热件与背板和后壳之间形成的容纳腔进行的辐射传热及对流换热也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另外,通过间隔设置多个传热件,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和散热均匀性,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散热效率,提升散热效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热件由所述背板的底部向所述背板的顶部延伸,相邻所述传热件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区域。这样可以加速空气对流区域内的空气流速,进一步提高散热结构的对流换热效率。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包括至少一个热量集中区域,所述热量集中区域内分布的所述传热件的密度大于其他区域分布的所述传热件的密度。这样可以提高热量集中区域的散热效率,提高显示装置的散热均匀性,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热量集中区域内的部位连接有至少一个发热部件,所述发热部件所在的所述空气对流区域内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传热件,且所述传热件由靠近所述背板的底部或顶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发热部件的外围。
通过在发热部件对应的空气对流区域内设置至少两个传热件,以提高对发热部件附近区域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对热量集中区域的散热效率。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内芯外部包围有一层所述石墨薄膜,且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之间,并覆盖所述柔性内芯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这样石墨薄膜整体包裹柔性内芯并形成闭合环状结构,通过第二部分主要像后壳对应柔性内芯的第二表面的部位传递热量。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内芯外部包围有一层所述石墨薄膜,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后壳的表面向背离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这样柔性内芯的第二表面直接贴设在后壳表面,且石墨薄膜的第二部分沿后壳表面向背离传热件的方向延伸,第二部分主要向后壳的对应传热件侧方的部位传递热量,可以提高传热件向后壳传热的均匀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第二部分,且两端的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后壳的表面分别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这样第二部分向后壳对应传热件的两侧均传递热量,可以进一步扩大传热覆盖范围,提高传热均匀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内芯外部依次层叠有内层石墨薄膜和外层石墨薄膜,所述内层石墨薄膜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外层石墨薄膜的所述第二部分均与所述后壳的表面接触。
通过设置层叠的内层石墨薄膜和外层石墨薄膜,使内层石墨薄膜和外层石墨薄膜的第二部分均与后壳表面贴设,以进一步扩大传热件的传热覆盖范围,提高传热均匀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石墨薄膜的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之间,并覆盖所述柔性内芯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外层石墨薄膜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后壳的表面向背离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这样内层石墨薄膜的第二部分主要向后壳的对应柔性内芯的第二表面的区域传递热量,外层石墨薄膜的第二部分主要向后壳的对应传热件两侧的部位传递热量,以进一步扩大传热面积,提高传热均匀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内芯为泡棉。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传热件的热量传递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传热件组成的散热结构在显示装置中的设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传热件的热量传递方向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传热件的热量传递方向示意图;
图9为图5和图7中的传热件组成的散热结构在显示装置中的设置示意图;
图10为图4和图9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面板;11-天侧;12-左侧;13-右侧;14-地侧;2-背板;21-电源板;22-主板;23-驱动板;24-逻辑板;3-后壳;4-散热结构;40-传热件;41-柔性内芯;42-石墨薄膜;421-第一部分;422-第二部分;42a-内层石墨薄膜;42b-外层石墨薄膜;5-空气对流区域;6-热量集中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随着显示器向轻薄及大尺寸方向发展,大尺寸超薄的显示器越来越流行,以液晶显示器为例,大后壳的平板电视占据了较大市场。大后壳的平板电视具有较大尺寸的显示面板、背板以及后壳,因而显示面板和后壳之间具有较大的对流和辐射换热面积。
随着市场对显示器的超高画质的要求,对例如大尺寸平板电视之类的显示器的画质、亮度及芯片的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方面对显示器的散热性能影响较大,平板电视的散热量已接近自然冷却散热的能力极限。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在显示器的背板和后壳之间的空间内设置翅片式散热器进行散热,翅片式散热器的导热面连接在背板上,散热翅片向后壳伸出,通过其导热面将背板上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将热量以对流和辐射的方式散发到周围的空间内,通过后壳上设置的散热孔在该空间内形成空气对流,进而将热量散发至外界空间,以此对显示器进行散热。
然而,由于显示器的整机尺寸及表面积一定,大尺寸显示器的整机功率偏高,热流密度高;并且,显示器的厚度超薄,背板与后壳之间的距离小,后壳上的通风孔的覆盖面积也有限,这都限制了翅片式散热器对显示器的散热效果。
另外,对于液晶电视,光源例如LED等位于显示面板和背板之间形成的封闭空间内,且作为热源的电路板等部件也处于封闭空间内,这会导致显示面板和背板中热源集中的部位的温度高、温升明显,显示面板及背板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而后壳由于和背板由一定的距离,导致后壳温升偏低,散热效果差。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尤其适用于大尺寸且对超高画质有要求的显示装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传热件的热量传递方向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传热件组成的散热结构在显示装置中的设置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传热件的热量传递方向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传热件的热量传递方向示意图;图9为图5和图7中的传热件组成的散热结构在显示装置中的设置示意图;图10为图4和图9的平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具体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例如显示装置为直下式(DLED)液晶显示器,即作为光源的LED灯分布在显示面板1的背后,例如LED灯以矩阵形式排布在背板2上。
显示装置包括天侧、左侧、右侧和地侧,其中天侧和地侧相对,左侧和右侧相对,天侧分别与左侧的一端和右侧的一端相连,地侧分别与左侧的另一端和右侧的另一端相连。
如图1所示,具体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背板2和后壳3。
显示面板1用于显示图像,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电路板(图中未示出),通过电路板实现对整个显示面板1的驱动显示。示例性的,电路板连接在显示面板1的地侧14。
与显示装置对应的,显示面板1包括天侧11、左侧12、右侧13和地侧14,其中天侧11和地侧14相对,左侧12和右侧13相对,天侧11分别与左侧12的一端和右侧13的一端相连,地侧14分别与左侧12的另一端和右侧13的另一端相连。
背板2位于显示面板1的背面,具有支撑显示面板1的作用。与显示装置相对应的,背板2包括天侧、左侧、右侧和地侧。
后壳3连接在背板2的背面,后壳3和背板2共同围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内用于容纳电路板等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其他部件(图中未示出)。以显示装置为LCD为例,LCD还包括光源、反射片、导光板(扩散板)、光学膜片和前壳等部件。
光源用于发出光线,反射片用于将光线反射到显示装置的出光方向上,导光板(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用于对光线进行匀化和增量。
以直下式LCD为例,作为光源的LED灯以矩阵形式排布在背板2上,LED灯的出光方向面向显示面板1,反射片连接在背板2上,扩散板和光学膜片依次设置在光源的出光方向上,显示面板1位于光学膜片前侧。
相应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板)和光学膜片也分别包括天侧、左侧、右侧和地侧。
前壳位于显示面板1的地侧14,用于遮蔽位于显示面板1地侧14的电路板。
如前所述,随着超高画质、大尺寸的显示装置的流行,对显示装置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直下式LCD,由于LED灯分布在背板2上,位于显示面板1和背板2之间的封闭空间内,背板2和后壳3之间还设置有电路板等热源,对显示装置的散热性能要求高。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背板2和后壳3之间形成的容纳腔内设置散热结构4,以对显示装置进行散热,该散热结构4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传热件40,传热件40的两侧直接与背板2表面和后壳3表面连接,因而传热件40主要以热传导的形式将背板2上的热量传递至后壳3,并通过后壳3向外界散发热量,这可以提高散热结构4的散热效率。
如图2至图10所示,具体的,传热件40包括柔性内芯41和石墨薄膜42,石墨薄膜42包围在柔性内芯41外部,且石墨薄膜42至少包括一层。其中,石墨薄膜42由连续的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构成,即石墨薄膜42为整体式结构,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对应石墨薄膜42整体的不同部分。
如图2至图8所示,传热件40的柔性内芯4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且位于两者的两侧的表面,第一表面为柔性内芯41的面向背板2的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为柔性内芯41的面向后壳3的表面。
石墨薄膜42的第一部分421对应覆盖柔性内芯41的第一表面和第一表面两侧的表面,第一部分421的两端延伸至与后壳3的表面接触;石墨薄膜42的第二部分422连接在第一部分421的端部,具体是和第一部分421的一端连接或和第一部分421的两端均连接,并且第二部分422与后壳3的表面直接接触并沿后壳3表面延伸。
如此,连续不间断的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构成整体的石墨薄膜42,且石墨薄膜42的第一部分421的对应柔性内芯41的第一表面的部分贴设在背板2上,石墨薄膜42的第二部分422贴设在后壳3上,位于柔性内芯41第一表面两侧的第一部分421与第二部分422连接,背板2的热量传导至与其连接的第一部分421的部分,然后通过柔性内芯41第一表面两侧的第一部分421的部分传导至第二部分422,第二部分422将热量传导至与其连接的后壳3,通过后壳3将显示装置的热量向外界散发,以对显示装置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传热件40通过设置石墨薄膜42对显示装置以热传导为主要形式进行散热,石墨薄膜42由多层石墨烯构成,石墨薄膜42具有石墨烯的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热扩散性能,其导热系数很高,因而可以快速有效的将背板2的热量传导至后壳3,可以提高散热结构4的散热效率,提升散热结构4的散热效果。
通过在石墨薄膜42内部设置柔性内芯41,柔性内芯41不仅起到支撑石墨薄膜42的作用,并且由于柔性内芯41具有压缩空间,石墨薄膜42同样具有很好的韧性,可以弯曲变形,因而传热件40可以产生形变,以匹配背板2和后壳3之间的空间。
在显示装置因搬运或碰撞而产生晃动或震动时,背板2与后壳3之间的间距可能会发生变化,此时,传热件40可随背板2与后壳3之前的间距变化而发生形变,能够确保传热件40始终紧贴背板2和后壳3,进而保证传热件40的传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石墨薄膜42的平面导热特性非常好,即热量能够沿着石墨薄膜42所在的平面快速传导,但石墨薄膜42在其平面的法向上的热导率却较低,即石墨薄膜42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传热性能较差。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传热件40设置为内部为柔性内芯41,石墨薄膜42包围柔性内芯41的形式,石墨薄膜42连接在背板2和后可之间,热量在石墨薄膜42所在的平面上传导,传热件40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主要针对大尺寸和超高画质需求的显示装置进行散热,尤其可针对大尺寸的直下式LCD进行散热,显示装置的整机功率偏高,热流密度较高,且背板2上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后壳3温升偏低不能及时带走背板2的热量。
因而,背板2和后壳3之间设置的散热结构4用于对背板2整体进行散热,通过在背板2和后壳3之间间隔设置多个传热件40,多个传热件40可以将背板2相应部位的热量及时传到至后壳3,提高后壳3的温度和温升,且不同传热件40的石墨薄膜42贴附于后壳3的不同部位,可以提高后壳3的平面热导率和温度均匀性,因而可以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提高显示装置的散热均匀性,进一步提升显示装置的散热效果。
应理解,本实施例通过在柔性内芯41外包围石墨薄膜42,石墨薄膜42的两侧分别贴设在背板2和后壳3上,不仅可以通过石墨薄膜42良好的平面导热性进行传导散热;同时,贴设在柔性内芯41第一表面两侧的表面的石墨薄膜42也增大了传热件40的散热面积,后壳3的侧壁上通常设置有散热孔,通过这两侧的石墨薄膜42可提高对流散热和辐射换热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热件40的柔性内芯41为泡棉。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其具有较好的弹性,体积薄且弯曲自如,因而可以较好的支撑石墨薄膜42,并且使传热件40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在显示装置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可以保护背板2和后壳3不受损伤和不被挤压变形。
同时,泡棉的重量很轻,可以减轻传热件40的重量,提高传热件40与背板2及后壳3连接的稳定性。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柔性内芯41也可以为其他重量较轻且弹性较好的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示例性的,石墨薄膜42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柔性内芯41的外表面上。同样的,也可以采用粘贴的方式将传热件40连接在背板2和后壳3之间。
如图2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传热件40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柔性内芯41外部包围有一层石墨薄膜42,且石墨薄膜42的第二部分422连接在第一部分421的两端之间,并覆盖柔性内芯41的第二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内芯41外部的石墨薄膜42为单层结构,具体的,石墨薄膜42可以包裹整个柔性内芯41,即石墨薄膜42的对应与后壳3连接的第二部分422接续在第一部分421的两端之间,第二部分422和第一部分421首尾相接,第二部分422覆盖柔性内芯41的与后壳3连接的第二表面。
这样石墨薄膜42整个围设在柔性内芯41外部,将柔性内芯41隔离在其内部,石墨薄膜42的两个相对表面分别与背板2及后壳3接触,依靠石墨薄膜42的其他两侧表面传递热量。如图3所示,背板2将热量传递至石墨薄膜42的与其接触的表面,通过石墨薄膜42的该表面向两侧传递热量,热量汇聚至与后壳3接触的石墨薄膜42表面,再将热量传递至后壳3,最终由后壳3向外界散失。
由于热量主要通过石墨薄膜42的第二部分422向后壳3传递,如图3所示,对于图2所示的传热件40,第二部分422对应柔性内芯41的第二表面,第二部分422向后壳3传递热量的区域比较集中。因此,此种结构的传热件40更适用于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后壳,这样通过金属后壳的传热作用,提高后壳3的散热效率和增大散热面积,可以使热量更快的向外散发。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热件40向后壳3的传热效率,提高后壳3的散热效率,对于柔性内芯41外部的石墨薄膜42为单层的情况,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石墨薄膜42的第一部分421的至少一端连接有第二部分422,第二部分422沿后壳3的表面向背离第一部分421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石墨薄膜42的第一部分421的至少一端连接有第二部分422,并且第一部分421的该端连接的第二部分422向背离第一部分421的端部的方向延伸,即第二部分422沿后壳3的表面向背离柔性内芯41的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
如此,若以图2和图3所示的封闭环状的传热件40的结构形式为“闭式”传热件,则图5和图6所示的传热件40的结构形式为“开式”传热件,“开式”传热件的柔性内芯41的第二表面直接与后壳3接触,石墨薄膜42的第二部分422向背离柔性内芯41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这样对第二部分422的延伸长度的限制较小,可以增大第二部分422在后壳3上的覆盖面积,从而增大第二部分422的传热面积,增强第二部分422的传热效率,进而增强后壳3的散热效率和散热均匀性。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石墨薄膜42的第一部分421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部分422,且两端的第二部分422沿后壳3的表面分别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通过在第一部分421的两端均连接第二部分422,且两端的第二部分422均向背离柔性内芯41的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二部分422的延伸长度,扩大第二部分422在后壳3的覆盖面积,提高第二部分422对后壳3的传热均匀性,提高后壳3的平面热导率和稳定均匀性,从而提高后壳3与外部环境热交换的效率。
如图6所示,通过将第二部分422设置向背离柔性内芯41的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的形式,传热件40的第一部分421向第二部分422传递热量,热量沿第二部分422向传热件40的两侧传递,可以增大传热件40向后壳3传递热量的面积,增强传热均匀性。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柔性内芯41外部围设的石墨薄膜42为双层结构形式,石墨薄膜42包括依次层叠在柔性内芯41外部的内层石墨薄膜42a和外层石墨薄膜42b,内层石墨薄膜42a的第二部分422和外层石墨薄膜42b的第二部分422均与后壳3的表面接触。
通过在柔性内芯41外部围设两层石墨薄膜42,其中,内层石墨薄膜42a和外层石墨薄膜42b均和后壳3表面接触,即内层石墨薄膜42a的第二部分422和外层石墨薄膜42b的第二部分422均贴设在后壳3表面,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大石墨薄膜42与后壳3的接触面积,提高石墨薄膜42的传热效率和传热均匀性,提高后壳3的平面热导率和温度均匀性,从而提高后壳3与外部环境发生热交换的效率,提升显示装置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如图7和图8所示,具体的,内层石墨薄膜42a的第二部分422连接在第一部分421的两端之间,并覆盖柔性内芯41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外层石墨薄膜42b的第一部分421的至少一端连接有第二部分422,且第二部分422沿后壳3的表面向背离第一部分421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对于柔性内芯41外部依次层叠有内层石墨薄膜42a和外层石墨薄膜42b的结构形式,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层石墨薄膜42a的第二部分422连接在第一部分421的两端之间,围成整体的环状结构,而外层石墨薄膜42b的第二部分422连接在第一部分421端部且向背离柔性内芯41的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
如图8所示,这样外层石墨薄膜42b的第一部分421直接与背板2接触,通过外层石墨薄膜42b的第一部分421向内层石墨薄膜42a的第一部分421传递热量,外层石墨薄膜42b和内层石墨薄膜42a共同将背板2的热量传递至两者的第二部分422,且内层石墨薄膜42a的第二部分422将热量传递至后壳3的与柔性内芯41的第二表面相对应的部位,外层石墨薄膜42b的第二部分422则向后壳3的对应传热件40外侧的方向传递热量,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传热件40向后壳3传递热量的面积,提高传热件40向后壳3的传热效率和传热均匀性,进而提高后壳3向外部环境散热的效率和散热均匀性,提升显示装置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其中,外层石墨薄膜42b的第二部分422连接在第一部分421的其中一端,且第二部分422向背离第一部分421另一端的方向延伸;或者,外层石墨薄膜42b的第一部分421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部分422,且两端的第二部分422均向背离柔性内芯41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4、图9和图10所示,为了提高传热件40在背板2与后壳3之间的容纳腔内进行空气对流换热的效率,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热件40由背板2的底部向背板2的顶部延伸,相邻传热件40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区域5。
通常后壳3的与背板2连接的侧壁上分布有多个散热孔,例如,后壳3的底侧壁上分布有进气孔,后壳3的顶侧壁上分布有排气孔,后壳3外部的冷空气由进气孔进入后壳3与背板2之间的容纳腔内,通过对流换热带走传热件40的热量,冷空气形成热空气并从位于进气孔上方的排气孔排出。
如图10所示,通过使传热件40由背板2底部向背板2顶部延伸,相邻传热件40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区域5,该空气对流区域5的一端对应背板2底部,另一端对应背板2顶部,这样从后壳3底部的进气孔进入的冷空气,沿空气对流区域5向上运动,并与两侧的传热件40进行对流换热,带走传热件40的热量并形成热空气,热空气由背板2顶部的排气孔排出。
通过对传热件40的结构形式和排布方向进行设置以形成空气对流区域5,可以加速空气在空气对流区域5内的流速,提高传热件40的对流换热效率,从而可进一步提高传热件40的散热效率,提升显示装置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2与后壳3之间形成的容纳腔内包括至少一个热量集中区域6,热量集中区域6内分布的传热件40的密度大于其他区域分布的传热件40的密度。
本实施例中,背板2和后壳3之间连接的散热结构4用于对整个背板2进行散热,尤其是针对大尺寸显示装置的大背板2和大后壳3结构。对于此类显示装置,背板2和后壳3之间的容纳腔内不同部位的发热情况往往不同,具有至少一个热量集中区域6,热量集中区域6的发热量比其他区域的发热量大。
本实施例通过在热量集中区域6内设置更多数量的传热件40,以使热量集中区域6内的传热件40的密度大于其他区域内的传热件40的密度,以更快速有效的带走热量集中区域6内的热量,提高热量集中区域6的散热效率,避免由于热量集中区域6内的传热件40的数量过少,而致使热量集中区域6的热量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散失,由此可能导致热量集中区域6内的部件被损坏、失效或功能性降低。
背板2上设置有多个部件,例如电源板21、驱动板23、主板22和逻辑板24(TimerControl Register,简称:TCON)等部件。其中,位于热量集中区域6内的部位连接有至少一个发热部件,例如,如图10所示,电源板21和主板22等产生热量较多的部件对应的区域为热量集中区域6,示例性的,电源板21和主板22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热量集中区域6,驱动板23和TCON等产生热量较少的部件对应设置在其他区域。
电源板21和主板22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空气对流区域5内,由于电源板21和主板22产生的热量较多,如图10所示,以电源板21为例,电源板21所在的空气对流区域5内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传热件40,这样可以提高散热结构4对电源板21的传热效率,且至少两个传热件40与电源板21两侧的传热件40至少形成三个空气对流通道,这样可以加速电源板21部位的空气对流换热效率,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散热结构4对于电源板21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其中,传热件40直接连接在背板2上,因而传热件40可以由靠近背板2底部或顶部的一侧延伸至发热部件的外围。具体的,根据发热部件的位置,例如发热部件靠近背板2顶部或底部设置,可以在发热部件两侧均设置传热件40,或者仅在发热部件的一侧设置传热件40。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背板和后壳之间连接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传热件,传热件的两侧直接与背板和后壳连接,传热件包括柔性内芯和包围在柔性内芯外部的石墨薄膜,石墨薄膜具有良好的平面导热特性和热扩散特性,可以提高传热件的传热效率;柔性内芯可使传热件更好的匹配背板与后壳之间的空间,提高传热件与背板及后壳连接的稳定性;利用传热件与背板和后壳之间形成的容纳腔进行的辐射传热及对流换热也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另外,通过间隔设置多个传热件,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和散热均匀性,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散热效率,提升散热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背板,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
后壳,连接在所述背板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与所述背板共同围成容纳腔;
散热结构,连接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后壳之间;
其中,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传热件,所述传热件包括柔性内芯和包围在所述柔性内芯外部的至少一层石墨薄膜,所述石墨薄膜包括相互连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覆盖所述柔性内芯的面向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和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侧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连接且沿所述后壳的表面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件由所述背板的底部向所述背板的顶部延伸,相邻所述传热件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内包括至少一个热量集中区域,所述热量集中区域内分布的所述传热件的密度大于其他区域分布的所述传热件的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热量集中区域内的部位连接有至少一个发热部件,所述发热部件所在的所述空气对流区域内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传热件,且所述传热件由靠近所述背板的底部或顶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发热部件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内芯外部包围有一层所述石墨薄膜,且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之间,并覆盖所述柔性内芯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内芯外部包围有一层所述石墨薄膜,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后壳的表面向背离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第二部分,且两端的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后壳的表面分别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内芯外部依次层叠有内层石墨薄膜和外层石墨薄膜,所述内层石墨薄膜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外层石墨薄膜的所述第二部分均与所述后壳的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石墨薄膜的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之间,并覆盖所述柔性内芯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外层石墨薄膜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后壳的表面向背离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内芯为泡棉。
CN202021692030.0U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212910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2030.0U CN212910539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2030.0U CN212910539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10539U true CN212910539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42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92030.0U Active CN212910539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105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0651A (zh) * 2021-06-29 2021-09-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6072015A (zh) * 2023-03-03 2023-05-0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0651A (zh) * 2021-06-29 2021-09-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6072015A (zh) * 2023-03-03 2023-05-0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962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KR10139849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표시 기기
JP4274178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4706206B2 (ja) 放熱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212910539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4650075B2 (ja) 発光ユニットの放熱装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8142042B2 (en) Light-emitting-diode backlight device
JPWO2006080335A1 (ja) 表示装置
WO2008032460A1 (fr) Dispositif de rétroéclairage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utilisant ce dernier
CN113934277A (zh) 电子设备以及冷却模块
JP4385891B2 (ja) 表示装置
TWI612361B (zh) 面光源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
CN21241364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06278041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のバックパネル
JP200512189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0060576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2966841U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16155117A1 (zh) 一种投影仪及其散热装置
JP3391769B2 (ja) 遊技機用液晶表示装置のための画像パネルユニット
TWI322301B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thereof
JP2006058486A (ja) 放熱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EP3618595B1 (en)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for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and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JP4862251B2 (ja) 放熱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09152146A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412625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