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0651A - 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0651A
CN113450651A CN202110726823.2A CN202110726823A CN113450651A CN 113450651 A CN113450651 A CN 113450651A CN 202110726823 A CN202110726823 A CN 202110726823A CN 113450651 A CN113450651 A CN 113450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flexible display
flexible
hole
suppor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68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0651B (zh
Inventor
张晓音
匡娅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68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0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0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0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0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0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多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支撑组件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多个支撑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布,相邻两个支撑组件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每个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平面;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通孔对应且连通,第一凹槽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的空间连通;至少一个第一柔性气管,第一柔性气管分别与多个支撑组件连接,且第一通孔通过第一柔性气管彼此连通。本申请采用可弯折的设计形式,使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仍可以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不断发展与革新,基于不同原理的显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然而目前的显示技术仍不可避免的使显示装置在发光的同时产生热量的问题,此外,再加上当前对显示装置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部分电子元件的发热同样会影响整个显示装置的稳定性,甚至热量越高会使显示装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现有的技术中,柔性显示装置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然而现有的散热装置大多是采用整体的散热方式,多数散热装置不能随着柔性显示装置的弯折而相应的调整,即现有的散热装置不可同步显示装置的形态进行相应的散热,且散热效率低,散热效果不佳,一定程度上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散热装置,能够有效的为显示装置进行散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采用可弯折的设计形式,使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仍可以进行散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包括:
多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支撑组件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多个支撑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布,相邻两个支撑组件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每个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平面;
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通孔对应且连通,第一凹槽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的空间连通;
至少一个第一柔性气管,第一柔性气管分别与多个支撑组件连接,且第一通孔通过第一柔性气管彼此连通。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和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位于柔性显示面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且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与柔性显示面板通过吸盘固定连接,显示装置包括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
在展平状态,柔性显示面板在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支撑座在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的应用方法,包括:
将散热装置固定在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
向第一柔性气管内通气,气流由第一柔性气管流向第一通孔,再由第一通孔流向第一凹槽,再由第一凹槽流向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的空间,再流向外接环境,形成单向气流;
或者,向第一柔性气管内吸气,气流由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的空间流向第一凹槽,再由第一凹槽流向第一通孔,再由第一通孔流向第一柔性气管,再流向外接环境,形成单向气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且相邻的支撑组件采用可以转动连接的方式,实现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可弯折的设计;此外,还通过设置第一柔性气管和第一通孔和第一凹槽连通的方式,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的空间的空气进行流通,进一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最终实现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的一种弯折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沿A-A’的一种截面图;
图4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B的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沿B-B’的一种截面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应用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应用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固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其中,各实施例之间的相同之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的一种弯折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沿A-A’的一种截面图,图4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C的一种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1~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包括:
多个支撑组件10,支撑组件10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支撑组件10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多个支撑组件10沿第一方向D1排布,相邻两个支撑组件10通过连接件20转动连接,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交;
每个支撑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在平面;
支撑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与第一通孔11对应且连通,第一凹槽12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的空间连通;
至少一个第一柔性气管30,第一柔性气管30分别与多个支撑组件10连接,且第一通孔11通过第一柔性气管30彼此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述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多个支撑组件10沿第一方向D1排布形成的散热装置,其中,支撑部件的数量,以及支撑组件10的尺寸并不代表实际数量和尺寸,第一通孔11数量也不代表实际数量;支撑组件10自身沿第二方向D2延伸,可选地,支撑组件10沿第二方向D2的长度大于等于柔性显示面板沿第二方向D2的长度,如此,能够简化支撑组件10的形态,使得相邻两个支撑组件10更容易实现转动连接;图2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的两种形态,其具体形态还包括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一弯折程度;图3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部分支撑组件10沿垂直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在平面的截面图,其中,支撑组件10沿垂直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在平面的方向的尺寸并不代表实际尺寸,并且第一凹槽12的深度也不代表实际尺寸。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散热装置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一方面,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为柔性显示面板的背板,由于光源在发光过程中产生较多热量,这些热量最终导到背板上,通过对柔性显示面板的背板进行散热,能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柔性显示面板的背板面积较大,对柔性显示面板的背板进行散热,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包括多个支撑组件10,相邻两个支撑组件10之间通过连接件20转动连接,其中,支撑组件10的形状为长条状,自身沿第二方向D2延伸,多个支撑组件10沿第一方向D1排布,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交,可选地,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垂直。当多个支撑组件10沿第一方向D1排布,相邻两个支撑组件10之间可转动连接,即可实现散热装置沿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中心轴弯折,请参考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的弯折状态,当然,散热装置的弯折程度以及弯折形态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程度和弯折形态性对应,即满足柔性显示面板在展平状态或弯折弯折状态下,都可实现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支撑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1和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2,第一通孔11与第一凹槽12对应且连通;第一通孔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在的平面,第一凹槽12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的空间连通,即可实现通入第一通孔11的流通空气进入第一凹槽12,再由第一凹槽12进入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空间,请参考图3和图4中的箭头,代表空气流通示意图,最终流通空气与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背板产生的热量进行交换,最后流通空气进入外界环境,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背板一侧进行散热,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柔性气管30,可选地,第一柔性气管30沿第一方向D1延伸,请参考图4中的第一方向D1,第一柔性气管30分别与多个支撑组件10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柔性气管30沿第一方向D1贯穿多个支撑组件10且与多个支撑组件10均连接,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通孔11通过第一柔性气管30彼此连通;可选地,第一柔性气管3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孔(图中未示出),且每个第一气孔至少对应一个第一通孔11,且二者相互连通,才能实现多个第一通孔11通过第一柔性气管30彼此连通。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一柔性气管30,使各个第一通孔11彼此连通,如此形成第一柔性气管30-第一通孔11-第一凹槽12-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的空间的空气流通的路线,当空气在该路线内流通时,能够有效带走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背板产生的热量,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每个支撑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腔13,第一空腔13与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2连通,且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第一空腔13与同一第一柔性气管3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凹槽12通过一个第一通孔11与第一空腔13连通,当然,每个第一空腔13可以连通多个第一通孔11。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支撑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腔13,第一空腔13与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2连通,可选地,第一空腔13为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长腔,可以对应多个第一凹槽12,且与第一凹槽12均连通,此外,每个第一凹槽12可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通孔11连通第一空腔13;此外,当每个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形状和位置均相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每个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沿第一方向D1排布,如此阵列排布的第一空腔13可实现与同一第一柔性气管30连通,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柔性气管30贯穿第一空腔13,且第一柔性气管30的至少部分裸露于第一空腔13,且裸露于第一空腔13的第一柔性气管30上设置有第一气孔;如此设置,一方面,多个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阵列排布,可以简化支撑结构的制作过程,且阵列排布的第一空腔13与同一第一柔性气管30连通,能够减少第一柔性气管30的数量,此外,第一空腔13的形状为长腔,还能连通多个第一凹槽12,使得第一凹槽12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的空间连通的范围更多,能有效提高热交换的效率,更好的带走热量;另一方面,第一空腔13可以起到支撑第一柔性气管30的作用,能够减小第一柔性气管30的弯折程度。
可选地,图5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沿B-B’的一种截面图,请参考图5所示,并结合图1所示,每个支撑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空腔14,第二空腔14与第一空腔13不连通,且第二空腔14不与第一凹槽12连通;
支撑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5,第二通孔1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在平面;
支撑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内设置有吸盘40,吸盘40一端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接触,吸盘40远离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41,第三通孔41与第二通孔15连通;
至少一个第二柔性气管50,第二柔性气管50分别与多个支撑组件10连接,且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第二空腔14与同一第二柔性气管5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吸盘40与第二凹槽16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吸盘40与第二凹槽16的位置关系还可以存在其他,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此外,图5所示实施例也并不代表吸盘40的实际尺寸。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支撑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空腔14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5;第二空腔14与第一空腔13不连通,且第二空腔14不与第一凹槽12连通,第二通孔1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在的平面,第二通孔15与第二空腔14连通。
进一步,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内设置有吸盘40,吸盘40远离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41,第三通孔41与第二通孔15连通,也可以理解为,每个第二通孔15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端与一个吸盘40的第三通孔41连通;吸盘4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端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接触,可选地,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接触的吸盘40的一端为柔性材质,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吸盘40的这一端可适应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程度,以保证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充分的接触。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柔性气管50,第二柔性气管50分别与多个支撑组件10连接,且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第二空腔14与同一第二柔性气管50连通;可选地,第二柔性气管5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第二气孔与至少一个第二空腔14连通,第二柔性气管50贯穿第二空腔14,且裸露于第二空腔14的第二柔性气管50上设置有第二气孔(图中未示出),如此实现多个第二通孔15的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空腔14形态相同且位置相同,使得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多个第二空腔14可与同一第二柔性气管50连通,一方面,能减少第二柔性气管50的数量,简化制作工艺;另一方面,第二空腔14对第二柔性气管50起到支撑作用,减小第二柔性气管50的弯折程度。本实施例中的吸盘40一端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接触,并形成密闭的微腔,更进一步,微腔-第三通孔41-第二通孔15-第二柔性气管50形成空气流通的路线,当微腔内的气体流向第二柔性气管50后,微腔的气压增大,使得吸盘40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表面紧紧接触,使吸盘40吸附在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如此,在不破坏支撑组件10与柔性显示面板自身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支撑组件10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请继续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之间不连通,可选地,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之间设置有间隔柱80,间隔柱80将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间隔开,使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之间的空气不流通,如此,实现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属于两个独立的腔室。图1所示实施例仅示意出每个支撑组件10上设置一个第一空腔13和一个第二空腔14的示意图,其中,每个支撑组件10上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空腔13和多个第二空腔14,且相邻的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之间通过间隔柱80间隔开。
可选地,请结合图1所示,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间隔设置。
具体地,请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不连通,且间隔设置,由于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内形成的气压不同,第一空腔13配合第一通孔11和第一柔性气管30,使得支撑组件10具有散热的功能;第二空腔14配合吸盘40和第二柔性气管50,使得支撑组件10能够固定在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表面,因此,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需要设置为相互独立的腔室;可选地,支撑组件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空腔13和多个第二空腔14,且相邻两个第一空腔13间隔一个第二空腔14设置,第二空腔1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吸盘40,用于起到固定作用,第一空腔13对应的位置用于散热,如此,使得吸盘40与柔性显示面板固定的力均匀,且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凹槽12出风更均匀,散热更均匀。
可选地,请结合图1所示,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0和第二支撑组件10,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的数量;
第一柔性气管3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的数量。
具体地,请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0和第二支撑组件10,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的数量,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的数量最多,第二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的数量,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0上第一空腔13至少对应一个第一柔性气管30,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柔性气管3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的数量,也就是说,每个第一空腔13可以对应多个第一柔性气管30,如此,通过控制第一柔性气管30与第一空腔13之间气流量,来控制散热效果,当第一柔性气管30的数量较多时,第一柔性气管30与第一空腔13之间的气流量较大,能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相邻两个支撑组件10上的第一空腔13沿第一方向D1阵列排布时,相邻的两个第一空腔13可以共用相同的第一柔性气管30。
可选地,请结合图1所示,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0和第二支撑组件10,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空腔14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空腔14的数量;
第二柔性气管5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空腔14的数量。
具体地,请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0和第二支撑组件10,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空腔14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空腔14的数量,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空腔14的数量最多,第二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空腔14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空腔14的数量,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0上第二空腔14至少对应一个第二柔性气管50,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柔性气管5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空腔14的数量,也就是说,每个第二空腔14可以对应多个第二柔性气管50,如此,通过控制第二柔性气管50与第二空腔14之间气流量,来控制散热效果,当第二柔性气管50的数量较多时,第二柔性气管50与第二空腔14之间的气流量较大,能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相邻两个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空腔14沿第一方向D1阵列排布时,相邻的两个第二空腔14可以共用相同的第二柔性气管50。
可选地,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6所示,第一柔性气管30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一柔性气管30包括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相邻两个第一柔性气管30的第二端32相互连通,第一柔性气管30的第一端31用于向第一柔性气管30通气或吸气;
第二柔性气管50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二柔性气管50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相邻两个第二柔性气管50的第四端相互连通,第二柔性气管50的第三端用于向第二柔性气管50吸气。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一柔性气管30沿第一方向D1的长度,并不代表第一柔性气管30的实际尺寸,在实际制程中,第二柔性气管50的第四端相互连通可参考第一柔性气管30的第二端32相互连通。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柔性气管30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包括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相邻两个第一柔性气管30的第二端32相互连通,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一柔性气管30沿第二方向D2排布,多个第一柔性气管30的第二端32均位于支撑部件沿第一方向D1的一侧,当第一支撑组件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空腔13时,且每个第一空腔13至少对应一个第一柔性气管30,此时,第一柔性气管30的第二端32连通,相当于同一支撑组件10上的多个第一空腔13之间相互连通,当向各个第一柔性气管30的第一端31通气或吸气时,能够均衡各个第一空腔13中气体流通量,进一步,使散热更均衡。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柔性气管50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二柔性气管50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图中未示出),相邻两个第二柔性气管50的第四端相互连通,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二柔性气管50沿第二方向D2排布,多个第二柔性气管50的第二端32均位于支撑部件沿第一方向D1的一侧,当第一支撑组件1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空腔14时,且每个第二空腔14至少对应一个第二柔性气管50,此时,第二柔性气管50的第四端连通,相当于同一支撑组件10上的多个第二空腔14之间相互连通,当向各个第二柔性气管50的第三端吸气时,能够均衡各个第二空腔14中气体的流通量,进一步,能够使吸盘40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形成的微腔内的气压更均匀,使吸盘40与柔性显示面板吸附力更均匀。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5所示,并结合图1所示,支撑组件10还包括第一表面17,第一表面17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相邻,且间隔设置;
第二凹槽16位于第一表面17上,设置于第二凹槽16内的吸盘40包括第一吸附面42,第一吸附面42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接触,且第一吸附面42与第一表面17不共面。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5所示,并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表面17,第一表面17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相邻,且第一表面17不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表面接触,二者之间形成空隙,也可以理解为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5所示,并结合图1所示,支撑组件10上的第二凹槽16位于第一表面17上,且第二凹槽16内固定有吸盘40,可选地,吸盘40与第二凹槽16通过卡扣连接,吸盘40与第二凹槽16也可以通过胶连接,或机械连接;吸盘40包括第一吸附面42,第一吸附面42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接触,且第一吸附面42与第一表面17不共面;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吸附面42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之间无间隙,而第一表面17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能够更好的流通空气,使得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的空间与外界的空间连通,且空气流通的障碍更少。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6所示,支撑组件10沿第二方向D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18;
连接件2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21,且两个定位柱21分别装配于相邻两个支撑组件10的定位孔18内,且定位柱21在定位孔18内可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定位柱21与定位孔18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实际才尺寸。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包括连接件20,连接件20与支撑组件10连接,连接件2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21,支撑组件10沿第二方向D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18,相邻两个支撑组件10上相邻的定位柱21上连接同一个连接件20,也可以理解为,位于同一连接件20上的两个定位柱21分别装配于相邻的两个支撑组件10的定位孔18内,定位柱21在定位孔18内可转动连接以实现相邻支撑组件10的转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7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散热组件和柔性显示面板110,其中,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为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位于柔性显示面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且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与柔性显示面板110通过吸盘40固定连接,显示装置包括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
在展平状态,柔性显示面板110在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支撑座在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的实施例,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有机电致显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装置,也可以是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装置等等,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现实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和柔性显示面板110,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10远离出光面的一侧,且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与柔性显示面板110通过吸盘40固定连接,如此,使得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与柔性显示面板可拆卸连接,并且不破坏自身的结构。
进一步地,显示装置包括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在展平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10在柔性显示面板110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支撑座在柔性显示面板110出光面的正投影的范围内,也可以理解为,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覆盖在柔性显示面板110远离出光面的一侧,如此,无论在展平状态或弯折状态,均能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良好的散热,延长柔性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的应用方法,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应用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应用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8、图9所示和图10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的应用方法,包括:
S101、将散热装置固定在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
S102、向第一柔性气管30内通气,气流由第一柔性气管30流向第一通孔11,再由第一通孔11流向第一凹槽12,再由第一凹槽12流向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的空间,再流向外接环境,形成单向气流;
S103、或者,向第一柔性气管30内吸气,气流由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的空间流向第一凹槽12,再由第一凹槽12流向第一通孔11,再由第一通孔11流向第一柔性气管30,再流向外接环境,形成单向气流。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8和图10所示,并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可以应用于需要进行散热的柔性显示面板,且散热装置与柔性显示面板可拆卸固定,即,在不破坏散热装置与柔性显示面板自身结构的前提下,当柔性显示面板需要散热时,将散热装置固定在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向第一柔性气管30通气,气流由第一柔性气管30流向第一空腔13,第一空腔13内的气流流向多个第一通孔11,气流再由第一通孔11流向第一凹槽12,再由第一凹槽12流向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的空间,在与外接环境流通,形成单向气流;如此,当气流由第一凹槽12进入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空间,气流与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背板产生的热量进行交换,最后气流进入外界环境,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背板一侧进行散热,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9所示,并结合图1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应用方法,将散热装置固定在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向第一柔性气管30吸气,气流由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的空间流向第一凹槽12,再由第一凹槽12流向第一通孔11,再由多个第一通孔11流向同一第一空腔13,再由第一空腔13流向第一柔性气管30,在流向外接环境,形成单向气流;如此,当气流由第一凹槽12进入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空间,气流与背离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背板产生的热量进行交换,最后气流进入外界环境,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背板一侧进行散热,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的状态时,散热装置也处于弯折状态,且散热装置的弯折形态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一致。
可选地,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固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1所示,支撑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内设置有吸盘40,吸盘40远离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41;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柔性气管50;支撑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5;
向第二柔性气管50吸气,气流由吸盘40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密闭形成的微腔流向第三通孔41,由第三通孔41流向第二通孔15,再由第二通孔15流向第二柔性气管50,再流向外接环境,使得微腔内气压增大,将吸盘40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固定。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内设置有吸盘40,吸盘40远离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41;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柔性气管50,支撑组件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5;向第二柔性气管50吸气,气流由吸盘40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密闭形成的微腔流向第三通孔41,再由第三通孔41流向第二通孔15,再由第二通孔15流向第二柔性气管50,在流向外界环境,此时,吸盘40与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密闭形成的微腔内的气压增大,可以将吸盘40吸附在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最终实现将吸盘40固定在柔性显示面板上,进一步实现支撑组件10固定在柔性显示面板上。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且相邻的支撑组件可以转动连接的方式,实现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可弯折的设计;此外,还通过设置第一柔性气管和第一通孔和第一凹槽连通的方式,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的空间的空气进行流通,进一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最终实现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所述支撑组件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支撑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布,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组件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在平面;
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一侧的空间连通;
至少一个第一柔性气管,所述第一柔性气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一柔性气管彼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至少一个第一凹槽连通,且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所述第一空腔与同一所述第一柔性气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不连通,且所述第二空腔不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在平面;
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一端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接触,所述吸盘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至少一个第二柔性气管,所述第二柔性气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且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所述第二空腔与同一所述第二柔性气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第一空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第一空腔的数量;
所述第一柔性气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第一空腔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第二空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第二空腔的数量;
所述第二柔性气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的所述第二空腔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气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柔性气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柔性气管的第二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柔性气管的第一端用于向所述第一柔性气管通气或吸气;
所述第二柔性气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柔性气管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柔性气管的第四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柔性气管的第三端用于向所述第二柔性气管吸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相邻,且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所述吸盘包括第一吸附面,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接触,且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不共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
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且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装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组件的所述定位孔内,且所述定位柱在所述定位孔内可转动。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和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且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通过所述吸盘固定连接,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展平状态和弯曲状态;
在所述展平状态,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支撑座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11.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散热装置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
向所述第一柔性气管内通气,气流由所述第一柔性气管流向所述第一通孔,再由所述第一通孔流向所述第一凹槽,再由所述第一凹槽流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的空间,再流向外接环境,形成单向气流;
或者,向所述第一柔性气管内吸气,气流由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的空间流向所述第一凹槽,再由所述第一凹槽流向所述第一通孔,再由所述第一通孔流向所述第一柔性气管,再流向外接环境,形成单向气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柔性气管;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向所述第二柔性气管吸气,气流由所述吸盘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表面密闭形成的微腔流向所述第三通孔,由所述第三通孔流向所述第二通孔,再由所述第二通孔流向所述第二柔性气管,再流向外界环境,使得所述微腔内气压增大,将所述吸盘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固定。
CN202110726823.2A 2021-06-29 2021-06-29 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450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823.2A CN113450651B (zh) 2021-06-29 2021-06-29 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6823.2A CN113450651B (zh) 2021-06-29 2021-06-29 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0651A true CN113450651A (zh) 2021-09-28
CN113450651B CN113450651B (zh) 2022-10-11

Family

ID=77813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6823.2A Active CN113450651B (zh) 2021-06-29 2021-06-29 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0651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33406A (ja) * 1996-02-20 1997-09-05 Fujitsu General Ltd 表示器の放熱装置
TWM447524U (zh) * 2012-08-29 2013-02-21 Cooler Master Co Ltd 散熱裝置及顯示卡模組
CN104582420A (zh) * 2013-10-25 2015-04-29 大连恭德科技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冷却装置
WO2018166390A1 (zh) * 2017-03-14 2018-09-20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208422290U (zh) * 2018-07-10 2019-01-22 河南凯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延长使用寿命的led显示屏
CN109348008A (zh) * 2018-11-05 2019-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90250663A1 (en) * 2018-02-12 2019-08-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KR20200076280A (ko) * 2018-12-19 2020-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564677A (zh) * 2020-05-25 2020-08-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867337A (zh) * 2020-08-05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12118713A (zh) * 2020-09-24 2020-12-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349206A (zh) * 2020-11-09 2021-02-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12570255U (zh) * 2020-07-29 2021-02-19 合肥启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led显示屏
CN112382214A (zh) * 2020-11-26 2021-02-19 深圳市永创利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显示屏背板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CN112581869A (zh) * 2020-12-16 2021-03-30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2910539U (zh) * 2020-08-13 2021-04-0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714585A (zh) * 2019-10-25 2021-04-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2954963A (zh) * 2021-01-29 2021-06-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散热方法及终端
CN113035081A (zh) * 2021-03-31 2021-06-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33406A (ja) * 1996-02-20 1997-09-05 Fujitsu General Ltd 表示器の放熱装置
TWM447524U (zh) * 2012-08-29 2013-02-21 Cooler Master Co Ltd 散熱裝置及顯示卡模組
CN104582420A (zh) * 2013-10-25 2015-04-29 大连恭德科技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冷却装置
WO2018166390A1 (zh) * 2017-03-14 2018-09-20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US20190250663A1 (en) * 2018-02-12 2019-08-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208422290U (zh) * 2018-07-10 2019-01-22 河南凯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延长使用寿命的led显示屏
CN109348008A (zh) * 2018-11-05 2019-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200076280A (ko) * 2018-12-19 2020-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2714585A (zh) * 2019-10-25 2021-04-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散热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1564677A (zh) * 2020-05-25 2020-08-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212570255U (zh) * 2020-07-29 2021-02-19 合肥启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led显示屏
CN111867337A (zh) * 2020-08-05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212910539U (zh) * 2020-08-13 2021-04-0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118713A (zh) * 2020-09-24 2020-12-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349206A (zh) * 2020-11-09 2021-02-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2382214A (zh) * 2020-11-26 2021-02-19 深圳市永创利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显示屏背板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CN112581869A (zh) * 2020-12-16 2021-03-30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954963A (zh) * 2021-01-29 2021-06-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散热方法及终端
CN113035081A (zh) * 2021-03-31 2021-06-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黎永涛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热特性研究", 《光子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0651B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7899B (zh) 显示装置
TWI295405B (zh)
JP2005084270A (ja) 薄型表示装置
US7500757B2 (en) Projector
US8608463B2 (en) Micro cooling fan
TW201437545A (zh) 顯示板及顯示板構件
CN201166759Y (zh) 具有散热模块的平面显示装置
CN101135836A (zh) 用于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
CN113450651B (zh) 柔性显示面板散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241364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436538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4020428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271439B2 (en) Closed typ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211207017U (zh) 显示模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06254803B (zh) 显示器
CN215769316U (zh) 一种散热机构及投影仪
CN212276169U (zh) 一种曲面显示屏支撑背板
CN113544453B (zh) 散热驱动装置、散热驱动系统、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7041383A (ja) 表示装置用筐体及び表示装置
KR10046742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730849A1 (en) Fresh air module,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169455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16388005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
CN219775497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led线条灯
US20230413479A1 (en) Heat-dissipation assembly,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