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0583U - 公交车及其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公交车及其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0583U
CN212890583U CN202021961534.8U CN202021961534U CN212890583U CN 212890583 U CN212890583 U CN 212890583U CN 202021961534 U CN202021961534 U CN 202021961534U CN 212890583 U CN212890583 U CN 212890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us
arched
suspension bracket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15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权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15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0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0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0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包括由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围成框架结构的车架,车架纵梁由车架前端延伸至车架后端,车架横梁包括沿车架纵梁长度方向分布的多条;还包括设于车架纵梁前端的前悬支架,设于车架纵梁后端的后悬支架;前悬支架为沿车架高度方向伸出的第一拱形框架,后悬支架为沿车架高度方向伸出的第二拱形框架。车架由框架结构的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围成车架主体结构,车架纵梁由车架前端延伸至后端,由第一拱形框架和第二拱形框架形成独立的前悬支架和后悬支架,可使车架由前悬至后悬做到全平结构,提高车内乘客站立面积,提高乘客乘车便利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公交车。

Description

公交车及其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公交车及其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公交车后门多布置在后桥前,车辆中间;由于车架结构原因,过道狭窄,无法做到地板全平,空间利用率低。
现有公交车为从地面到车内只有一个台阶的一级踏步结构,则无法实现宽通道和后开门,中门后的空间无法充分利用;若设为车内地板为同一平面的地板全平结构,则从地面到车内需要设为三级踏步,乘客上下车不方便,影响运输效率
因此,如何提高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以提高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公交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包括由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围成框架结构的车架,所述车架纵梁由车架前端延伸至所述车架后端,所述车架横梁包括沿所述车架纵梁长度方向分布的多条;
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纵梁前端的前悬支架,设于所述车架纵梁后端的后悬支架;
所述前悬支架为沿所述车架高度方向伸出的第一拱形框架,所述后悬支架为沿所述车架高度方向伸出的第二拱形框架。
优选地,在上述公交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第一拱形框架内预置有前独立悬架安装支座;所述第二拱形框架内预置有后独立悬架安装支座。
优选地,在上述公交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车架纵梁包括沿所述车架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车架纵梁和第二车架纵梁;
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和所述第二车架纵梁围成的框架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池铺装支架。
优选地,在上述公交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车架横梁和所述车架纵梁焊接拼接。
优选地,在上述公交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第一拱形框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纵梁两侧的第一左拱形框架和第一右拱形框架;
所述第二拱形框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纵梁两侧的第二左拱形框架和第二右拱形框架;
所述第一左拱形框架和所述第一右拱形框架之间围成前桥通道,所述第二左拱形框架和所述第二右拱形框架之间围成后桥通道,所述前桥通道和所述后桥通道平齐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公交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前桥通道和所述后桥通道的宽度相同。
优选地,在上述公交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第一拱形框架前端设置有前门安装框架;所述第二拱形框架的后端设置有后门安装框架。
优选地,在上述公交车的车架结构中,所述车架末端设置有安装公交车功能部件的辅助支架。
一种公交车,包括车体和车架,所述车架具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包括由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围成框架结构的车架,车架纵梁由车架前端延伸至车架后端,车架横梁包括沿车架纵梁长度方向分布的多条;还包括设于车架纵梁前端的前悬支架,设于车架纵梁后端的后悬支架;前悬支架为沿车架高度方向伸出的第一拱形框架,后悬支架为沿车架高度方向伸出的第二拱形框架。车架由框架结构的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围成车架主体结构,车架纵梁由车架前端延伸至后端,由第一拱形框架和第二拱形框架形成独立的前悬支架和后悬支架,可使车架由前悬至后悬做到全平结构,提高车内乘客站立面积,提高乘客乘车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公交车的车架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提高了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公交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公交车的车架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包括由车架纵梁1和车架横梁2围成框架结构的车架,车架纵梁1由车架前端延伸至车架后端,车架横梁2包括沿车架纵梁1长度方向分布的多条;还包括设于车架纵梁1前端的前悬支架,设于车架纵梁1后端的后悬支架;前悬支架为沿车架高度方向伸出的第一拱形框架3,后悬支架为沿车架高度方向伸出的第二拱形框架4。车架由框架结构的车架纵梁1和车架横梁2围成车架主体结构,车架纵梁1由车架前端延伸至后端,由第一拱形框架3和第二拱形框架4形成独立的前悬支架和后悬支架,可使车架由前悬至后悬做到全平结构,提高车内乘客站立面积,提高乘客乘车便利性。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拱形框架3内预置有前独立悬架安装支座;第二拱形框架4内预置有后独立悬架安装支座。第一拱形框架3用于安装前悬架,前悬架采用独立悬架,对应第一拱形框架3上预置前独立悬架安装支座。
第二拱形框架4内安装公交车后悬架,其内预置后独立悬架安装支座,公交车后悬架同样采用独立悬架结构,减少对后悬架位置中部的空间占用。前悬架和后悬架均采用独立悬架,从而可将前悬架和后悬架位置尽量拉宽,使得车架做到全平,进而实现公交车地板的全平设计,从而可实现公交车一级踏步,提高乘车便利性。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车架纵梁1包括沿车架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车架纵梁和第二车架纵梁;第一车架纵梁和第二车架纵梁围成的框架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池铺装支架。车架采用框架结构的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优选将前悬支架和后悬支架之间的车架设置动力电池铺装支架,满足电动公交车的电池布置,避免占用车架后部空间,保证车架全平布置。当然,通过对车架总量和车架横梁的焊接强度、框架位置调整,动力电池也可以向车架前端或后端调整,提高动力电池布置数量。车架横梁伸出第一车架纵梁和第二车架纵梁宽度方向的两端呈悬臂结构,为保证结构强度,通过多条辅车架纵梁连接多条车架横梁的端部,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车架横梁1和车架纵梁2焊接拼接。车架横梁和车架纵梁均采用方管结构,二者通过焊接保证连接强度,前悬支架和后悬支架位置,采用T型转接板辅助定位,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拱形框架3包括分别位于车架纵梁1两侧的第一左拱形框架31和第一右拱形框架32;第二拱形框架4包括分别位于车架纵梁1两侧的第二左拱形框架41和第二右拱形框架42;第一左拱形框架31和第一右拱形框架32之间围成前桥通道,第二左拱形框架41和第二右拱形框架42之间围成后桥通道,前桥通道和后桥通道平齐布置。
前悬支架通过第一左拱形框架31和第一右拱形框架32靠近前悬架布置,拉宽前桥通道的宽度;后悬支架通过第二左拱形通道41和第二右拱形通道42靠近后悬架布置,拉宽后桥通道,并控制前桥通道和后桥通道宽度相同或接近,满足多人通过要求,提高乘客上下车通过便利性。
优选地,前桥通道和后桥通道的宽度相同。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拱形框架3前端设置有前门安装框架6;第二拱形框架4的后端设置有后门安装框架7。由于车架通过第一拱形框架3和第二拱形框架4,与公交车前悬架和后悬架均采用独立悬架的行走系布置,车架可设置为全平结构,将前门安装框架6安装于前悬支架前端,后门安装框架7安装于后悬支架后端,使得乘客乘车直接由前端上车,后端下车,无需如现有公交车乘车时,后部乘客在车内折返至中部下车,提高乘车效率。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车架末端设置有安装公交车功能部件的辅助支架5。电动公交车仍需要设置如空调、电机、散热器等功能部件,将车架末端远离后门安装框架7的一侧设置辅助支架5,减少对公交车内部空间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公交车,包括车体和车架,该车架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由于该公交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所以该公交车由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围成框架结构的车架,所述车架纵梁由车架前端延伸至所述车架后端,所述车架横梁包括沿所述车架纵梁长度方向分布的多条;
还包括设于所述车架纵梁前端的前悬支架,设于所述车架纵梁后端的后悬支架;
所述前悬支架为沿所述车架高度方向伸出的第一拱形框架,所述后悬支架为沿所述车架高度方向伸出的第二拱形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形框架内预置有前独立悬架安装支座;所述第二拱形框架内预置有后独立悬架安装支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纵梁包括沿所述车架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车架纵梁和第二车架纵梁;
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和所述第二车架纵梁围成的框架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池铺装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横梁和所述车架纵梁焊接拼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形框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纵梁两侧的第一左拱形框架和第一右拱形框架;
所述第二拱形框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纵梁两侧的第二左拱形框架和第二右拱形框架;
所述第一左拱形框架和所述第一右拱形框架之间围成前桥通道,所述第二左拱形框架和所述第二右拱形框架之间围成后桥通道,所述前桥通道和所述后桥通道平齐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通道和所述后桥通道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形框架前端设置有前门安装框架;所述第二拱形框架的后端设置有后门安装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末端设置有安装公交车功能部件的辅助支架。
9.一种公交车,包括车体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具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CN202021961534.8U 2020-09-09 2020-09-09 公交车及其车架结构 Active CN212890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1534.8U CN212890583U (zh) 2020-09-09 2020-09-09 公交车及其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1534.8U CN212890583U (zh) 2020-09-09 2020-09-09 公交车及其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0583U true CN212890583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56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1534.8U Active CN212890583U (zh) 2020-09-09 2020-09-09 公交车及其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0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7565B (zh) 用于电动机动车的前体结构和底盘
CN106143626A (zh) 电动汽车前部下方车身结构
CN106143646A (zh) 电动汽车车身下部结构
CN108790760A (zh) 一种电动车的电池包安装结构
CN106005013A (zh) 电动汽车前挡板下横梁
CN114802450B (zh) 一种电动平台底板结构
CN114735082A (zh) 一种伸缩梁、伸缩底盘以及车辆
CN212890583U (zh) 公交车及其车架结构
CN207292141U (zh) 结构加强构件、结构上加强车辆的组件及结构加强组件
CN211223604U (zh) 一种无驾驶室的电动运输车底盘车架
CN110962935B (zh) 低地板车辆及其车架
CN216185525U (zh) 一种新能源车身地板
CN112896330A (zh) 一种纯电动车钢制车身
CN216443673U (zh) 一种纯电动车三段式车架
CN203332232U (zh) 纯电动汽车地板结构
CN107416036B (zh) 一种汽车前机舱及汽车
CN114348118B (zh) 模块化车身及模块化车身制造方法
CN212099083U (zh) 一种下车体结构及车辆
CN210793171U (zh) 一种悬挂式空轨及其车体
CN210502864U (zh) 无人驾驶新能源公交车的底架结构
CN202743221U (zh) 一种多功能驻车制动器支架
CN202480854U (zh)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装结构总成
CN103158519A (zh) 电动车辆的电池组安装结构
CN216734149U (zh) 高压配电盒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5245121U (zh) 车辆的顶盖后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