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26635U - 冲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冲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26635U
CN212826635U CN202021497856.1U CN202021497856U CN212826635U CN 212826635 U CN212826635 U CN 212826635U CN 202021497856 U CN202021497856 U CN 202021497856U CN 212826635 U CN212826635 U CN 212826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product
guide
jig
lower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78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榕权
杨信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Technology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Technology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Technology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Technology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978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26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26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266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切装置,用于对产品的水口进行切除。其中,该冲切装置包括机架;下切刀,所述下切刀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下切刀用以安置所述产品,所述产品的水口显露于所述下切刀的侧表面;上切刀,所述上切刀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切刀位于所述下切刀的上方,并正对所述产品的水口设置,所述上切刀被驱动靠近所述下切刀时,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相配合对所述产品的水口进行切除;以及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连接于所述下切刀和所述上切刀,所述导向结构用以对所述上切刀的升降进行导向。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该冲切装置的使用年限。

Description

冲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切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制品在注塑成型出模后,其注塑口的流道内通常残留有水口(也即流道内的胶料凝固形成的)。由于该水口是注塑工件上多余的部件,需要通过将冲切装置将其从注塑工件上去除。相关技术中的冲切装置一般仅在模架上设置导向结构(例如:导柱和导套的配合),以对该冲切装置的冲切过程进行导向。然而,由于受到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的影响,使得刀具在安装于模架上后在冲切过程中容易和底刀发生碰撞挤压,而使其发生损坏,导致降低了该冲切装置的使用年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切装置,用于对产品的水口进行切除,旨在提高该冲切装置的使用年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冲切装置包括:
机架;
下切刀,所述下切刀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下切刀用以安置所述产品,所述产品的水口显露于所述下切刀的侧表面;
上切刀,所述上切刀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切刀位于所述下切刀的上方,并正对所述产品的水口设置,所述上切刀被驱动靠近所述下切刀时,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相配合对所述产品的水口进行切除;以及
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连接于所述下切刀和所述上切刀,所述导向结构用以对所述上切刀的升降进行导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切刀的导向块和设于所述下切刀的导向面;
所述导向块和所述下切刀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之间的距离;
所述下切刀面向所述产品的水口的侧表面形成有所述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平行于所述上切刀的升降方向,所述导向块可于所述导向面上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块靠近所述下切刀的一端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引导所述导向块滑至所述导向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切刀设有两个所述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位于所述上切刀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导向块和所述下切刀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导向块均可于所述导向面上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冲切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下切刀、至少两个所述上切刀以及至少两个所述导向结构;
至少两个所述下切刀间隔设于所述机架,每一个所述下切刀均用以安装一个所述产品;
至少两个所述上切刀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一个所述上切刀位于一个所述下切刀的上方,并正对一个所述产品的水口设置;
一个所述导向结构连接于呈对应设置的一个所述下切刀和一个所述上切刀。
所述冲切装置还包括产品治具,所述产品治具设于所述机架,至少两个所述下切刀均安装于所述产品治具,所述产品治具设有第一导套;
所述冲切装置还包括切刀治具,所述切刀治具可升降的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产品治具的上方,所述切刀治具设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沿所述切刀治具的升降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导柱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套内,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导套的孔壁,至少两个所述上切刀均安装于所述切刀治具面向所述产品治具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冲切装置还包括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并和所述切刀治具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切刀治具进行升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架间隔设有冲切工位和上料工位;
所述冲切装置还包括运料驱动件,所述运料驱动件设有所述机架,并和所述产品治具连接,所述运料驱动件驱动所述产品治具在所述冲切工位和所述上料工位之间移动;
所述切刀治具位于所述冲切工位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位于所述冲切工位背离远离所述上料工位的一侧,所述缓冲器可抵接于所述冲切工位的所述产品治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冲切装置还包括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用以将所述产品安置于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下切刀上,或者将安置于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下切刀上的产品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冲切装置在对产品的水口进行切除时,先将出模后的产品安置于下切刀,并使产品的水口显露于下切刀的侧表面。之后驱动位于产品的水口的上方的上切刀下降靠近下切刀,通过上切刀下降至一定距离后和下切刀相配合对产品的水口进行剪切,从而完成了该冲切装置对产品的水口的切除过程。并且,由于本方案中的冲切装置还包括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设于下切刀和上切刀,通过该导向结构可以对上切刀的升降过程进行导向,使得上切刀和下切刀进行准确的配合剪切。如此降低了该冲切装置的上切刀和下切刀受到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的影响而在冲切过程中发生碰撞挤压的可能,从而延长了该冲切装置的使用年限。进一步地,本方案中的冲切装置还包括机架,通过该机架可以安装和承载下切刀和上切刀。如此可以使得冲切装置的各个机构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便于对该冲切装置进行搬运和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冲切装置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冲切装置的一局部结构示意;
图3为图1中冲切装置的上切刀治具和下切刀治具的一视角示意;
图4为图1中冲切装置的上切刀治具和下切刀治具的另一视角示意;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冲切装置的上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冲切装置的取料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机架 411 引导面
11 冲切工位 43 导向面
12 上料工位 50 产品治具
13 缓冲器 51 第一导套
14 第二导柱 60 切刀治具
15 电控箱 61 第一导柱
16 配重箱 63 抵接块
17 支撑脚 70 升降驱动件
18 万向轮 71 连接板
20 下切刀 73 第二导套
21 产品安置槽 80 运料驱动件
30 上切刀 90 取料组件
40 导向结构 91 吸嘴
41 导向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冲切装置,用于对产品的水口进行切除。
请结合参考图1、图2以及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冲切装置包括机架10、下切刀20以及上切刀30;其中,下切刀20设于机架10,下切刀20用以安置产品,产品的水口显露于下切刀20的侧表面;上切刀30可升降地设于机架10,上切刀30位于下切刀20的上方,并正对产品的水口设置,上切刀30被驱动靠近下切刀20时,上切刀30和下切刀20相配合对产品的水口进行切除;导向结构40连接于下切刀20和上切刀30,导向结构40用以对上切刀30的升降进行导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机架10主要用于安装和承载下切刀20以及上切刀30等,以使得该冲切装置的各个机构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其于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呈方形状设置,当然也可以是呈圆形状设置,以使得该机架10的形状较为规则而便于制造。而为了降低该机架10的质量,机架10可以为塑料材质,例如:ABS、POM、PS、PMMA、PC、PET等;当然,为了提高该机架10的强度,治具本体也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铝质材料,铝合金材料、铜质材料、铜合金材料、铁质材料、不锈钢材料等。下切刀20主要用于安置产品,并通过其朝向产品的水口的侧表面(也即产品的水口显露于下切刀20的侧表面)形成切削刃,以和上切刀30相配合完成对产品的水口的切除。其中,下切刀20朝向产品的水口的侧表面可以是下切刀20的外侧壁面,当然也可以是下切刀20的内侧壁面。例如:当产品的水口位于产品的外侧时,下切刀20朝向产品的水口的侧表面即对应为下切刀20的外侧壁面;当产品的水口位于产品的内侧时,下切刀20朝向产品的水口的侧表面即对应为下切刀20的内侧壁面。为了提高对产品的切除的稳定性,下切刀20可以设有产品安置槽21,产品的部分结构嵌设于该产品安置槽21内,以通过产品安置槽21的槽壁对产品进行抵接限位。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下切刀20开设有吸气孔,该吸气孔连通有抽气泵。如此通过该抽气泵经吸气孔抽除产品和下切刀20之间的空气而使其小于外界大气压,并在外界大气压的抵紧下而产品紧贴于下切刀20。上切刀30主要用于对位于下切刀20的产品的水口施加剪切力,以使得水口被切除。其中,该上切刀30的升降驱动可以是通过驱动件驱动提供动力,以提高冲切过程中的自动化;当然也可以是通过人工手动驱动提供动力,以提高冲切过程中的可控性,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冲切装置在对产品的水口进行切除时,先将出模后的产品安置于下切刀20,并使产品的水口显露于下切刀20的侧表面。之后驱动位于产品的水口的上方的上切刀30下降靠近下切刀20,通过上切刀30下降至一定距离后和下切刀20相配合对产品的水口进行剪切,从而完成了该冲切装置对产品的水口的切除过程。并且,由于本方案中的冲切装置还包括导向结构40,该导向结构40设于下切刀20和上切刀30,通过该导向结构40可以对上切刀30的升降过程进行导向,使得上切刀30和下切刀20进行准确的配合剪切。如此降低了该冲切装置的上切刀30和下切刀20受到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的影响而在冲切过程中发生碰撞挤压的可能,从而延长了该冲切装置的使用年限。进一步地,本方案中的冲切装置还包括机架10,通过该机架10可以安装和承载下切刀20和上切刀30。如此可以使得冲切装置的各个机构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便于对该冲切装置进行搬运和管理。
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导向结构40包括设于上切刀30的导向块41和设于下切刀20的导向面43;导向块41和下切刀20之间的距离大于上切刀30和下切刀20之间的距离;下切刀20面向产品的水口的侧表面形成有导向面43,导向面43平行于上切刀30的升降方向,导向块41可于导向面43上滑动。
可以理解,上切刀30设有导向块41,使得通过导向块41即可以实现对升降过程中导向,也可以通过导向块41的支撑而增强该上切刀30的强度,从而进一步地延长该上切刀30的使用年限。而由下切刀20面向产品的水口的侧表面形成有导向面43,使得无需对下切刀20做较大的改动,从而能够简化该下切刀20的结构。导向块41和下切刀20之间的距离大于上切刀30和下切刀20之间的距离,则使得上切刀30在下降靠近下切刀20时,导向块41可以预先和导向面43向抵接导向,从而保证了导向结构40的导向效果。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导向结构40也可以是包括插设柱和插设孔。具体而言,可以是上切刀30设有插设柱,插设柱沿上切刀30的升降方向延伸设置;下切刀20设有插设孔,插设孔和插设柱呈相对设置,并在上切刀30下降靠近下切刀20时,该插设柱预先插入插设孔内,且抵接于该插设孔的孔壁,从而通过插设柱和插设孔的配合导向实现对上切刀30和下切刀20的配合的对位导向。
请结合参考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导向块41靠近下切刀20的一端设有引导面43,引导面43引导导向块41滑至导向面43。
可以理解,通过该引导面43可以引导导向块41逐渐和导向面43向抵接而实现导向作用,如此可以降低导向块41和导向面43的安装对位精度要求,从而提高该上切刀30安装的便利性。其中,该引导面43可以呈弧面状设置,当然也可以是呈斜面状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切刀30设有两个导向块41,两个导向块41分别位于上切刀30的相对两侧,两个导向块41和下切刀20之间的距离均大于上切刀30和下切刀20之间的距离,两个导向块41均可于导向面43上滑动。
可以理解,两个导向块41的设置,可以增大其和导向面43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导向块41和导向面43的抵接的稳定性而提高对上切刀30和下切刀20配合导向效果。同时,两个导向块41夹持于上切刀30的相对两侧,也可以提高对该上切刀30的限位作用和增强强度作用。进一步地,上切刀30和导向块41可以是呈一体结构设置,如此可以提高两者在连接处的强度,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了上切刀30的强度;如此也可以使得两者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制造而简化加工工艺,从而提高两者的制造效率。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上切刀30和导向块41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对两者中发生损坏者进行更换。例如: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
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冲切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下切刀20、至少两个上切刀30以及至少两个导向结构40;至少两个下切刀20间隔设于机架10,每一个下切刀20均用以安置一个产品;至少两个上切刀30可升降地设于机架10,一个上切刀30位于一个下切刀20的上方,并正对一个产品的水口设置;一个导向结构40连接于呈对应设置的一个下切刀20和一个上切刀30。
可以理解,至少两个下切刀20和至少两个上切刀30的设置,使得该冲切装置可以一次性对至少两个产品的水口或者一个产品的至少两个水口进行同时切除,从而能够提高该冲切装置对产品的水口的切除效率。而下切刀20和上切刀30的位置分布,可以根据产品的水口的位置来设置,保证一个上切刀30和一个下切刀20与一个水口相对应即可。另外,在一个模具内同时生产两个产品时,两个产品的流道相连通,而使得两个产品之间的水口形成一个整体,且两个产品较为靠近。此时,和该两个产品一一对应的两个上切刀30和导向块41也教为接近,因此,为了提高制造和组装的便利性,两个相邻近的上切刀30和两个相邻近的导向块41可以均设置成一个整体。
请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冲切装置还包括产品治具50,产品治具50设于机架10,至少两个下切刀20均安装于产品治具50,产品治具50设有第一导套51;冲切装置还包括切刀治具60,切刀治具60可升降的设于机架10,并位于产品治具50的上方,切刀治具60设有第一导柱61,第一导柱61沿切刀治具60的升降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导柱61可滑动地插设于第一导套51内,并抵接于第一导套51的孔壁,至少两个上切刀30均安装于切刀治具60面向产品治具50的一侧。
可以理解,由于产品治具50的体积相对较小,此时便于将至少两个下切刀20安装于该产品治具50。在至少两个下切刀20和产品治具50形成一个整体后,再将该整体安装于机架10。如此能够降低将至少两个下切刀20安装于机架10的复杂度,从而提高至少两个下切刀20的安装效率。同样的,由于切刀治具60的体积相对较小,此时便于将至少两个上切刀30安装于该切治具。在至少两个上切刀30和切刀治具60形成一个整体后,再将该整体安装于机架10。如此能够降低将至少两个上切刀30安装于机架10的复杂度,从而提高至少两个上切刀30的安装效率。其中,为了提高对上切刀30和下切刀20的更换的便利性,上切刀30和下切刀20均可以是可拆卸安装固定。例如:上切刀30可以是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于切刀治具60,下切刀20也可以是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于产品治具50板。而第一导柱61和第一导套51的设置,则可以对切刀治具60的升降过程进行导向,降低切刀治具60在升降过程中发生晃动的可能,从而便于后续导向块41和导向面43的准确对位导向。进一步地,切刀品治具面向产品治具50的一侧设有抵接块63,该抵接块63可抵接于产品的表面。如此降低了该产品在水口被切除时由于冲切力的影响而朝向水口一侧发生翻转的可能,从而进一步地为了提高产品在被冲切时的稳定性。当然,为了便于对该抵接块63进行更换,该抵接块63也可以是通过螺钉或者卡扣可拆卸地固定于切刀治具60。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冲切装置还包括升降驱动件70,升降驱动件70设于机架10,并和切刀治具60连接,升降驱动件70驱动切刀治具60进行升降。
可以理解,通过升降驱动件70驱动切刀治具60进行升降,提高了该冲切装置的自动化,从而能够提高冲切效率以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其中,该升降驱动件70可以为气缸,此时切刀治具60连接于该气缸的活塞端。当然,该升降驱动件70也可以为线性模组,此时切刀治具60连接于该线性模组的滑块座。另外,外力提高切刀治具60更换的便利的安装的稳固性,升降驱动件70可以连接有连接板71,该连接板71位于产品治具50的上方,此时切刀治具60可以是可拆卸地安装于该连接板71的下方。例如:可以是通过螺钉或者卡扣实现切刀治具60和连接板71的可拆卸固定。进一步地,为了再次提高连接板71和切刀治具60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机架10可以设有第二导柱14,第二导柱14沿连接板71的升降方向延伸设置,连接板71设有第二导套73,且该第二导套73可升降地套设于第二导柱14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机架10间隔设有冲切工位11和上料工位12;冲切装置还包括运料驱动件80,运料驱动件80设有机架10,并和产品治具50连接,运料驱动件80驱动产品治具50在冲切工位11和上料工位12之间移动;切刀治具60位于冲切工位11的上方。
可以理解,冲切工位11和上料工位12的设置,可以使得产品治具50于不同的位置进行产品安置和产品水口冲切,避免产品安置过程和上切刀30等机构发生干涉,从而能够提高产品在安置过程中的安全性。而运料驱动件80的设置,则提高了该冲切装置的自动化。如此使得无需人工手动驱使产品治具50在冲切工位11和上料工位12之间进行位置转移,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其中,该运料驱动件80可以为气缸,此时产品治具50连接于该气缸的活塞端。当然,该运料驱动件80也可以为线性模组,此时产品治具50连接于该线性模组的滑块座。而为了提高该产品治具50在冲切工位11和上料工位12之间来回移动的稳定性,机架10可以设有滑轨,该滑轨沿产品治具50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而产品治具50可以设有滑块,该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机架10设有缓冲器13,缓冲器13位于冲切工位11背离远离上料工位12的一侧,缓冲器13可抵接于冲切工位11的产品治具50。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对产品治具50的移动进行缓冲,使其移动中冲切工位11时逐渐停下,避免其和运料驱动件80的部分结构或者机架10上靠近冲切工位11设置的其他机构发生碰撞,从而提高该产品治具50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冲切装置还包括取料组件90,取料组件90用以将产品安置于上料工位12的下切刀20上,或者将安置于上料工位12的下切刀20上的产品取出。
可以理解,通过取料组件90对产品进行取料和放料,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该冲切装置的自动化,从而进一步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其中,该取料组件90可以是将产品从模具内取出,并将该产品放置位于上料工位12的产品治具50的下切刀20上;或者是在产品完成水口切除后,将该产品从位于上料工位12的产品治具50的下切刀20上取出,并将该产品放置产品回收箱内。另外,该取料组件90可以是包括多个吸嘴91和与该多个吸嘴91连接的机械手,也即通过吸嘴91对产品进行吸附拾取,并由机械手提供动力,驱使吸附有产品的吸嘴91移动。当然,该取料组件90也可是包括多个夹爪、与该多个夹爪连接水平驱动气缸、以及与该水平移动气缸连接的竖直驱动气缸,也即通过夹爪对产品进行夹持拾取,并由水平驱动气缸和竖直驱动气缸提供动力,驱使夹持有产品的夹爪移动。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该冲切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机架10可以设有电控箱15,电控箱15内可以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和升降驱动件70、运料驱动件80以及取料组件90等电性连接,以通过该控制器自动的控制升降驱动件70、运料驱动件80以及取料组件90的工作状态。而为了提高该冲切装置固定的稳定性,机架10靠近底部的位置可以设有配重箱16,以降低该冲切装置的重心。而为了提高该冲切装置固定和搬运的便利性,该机架10的底部可以设有可拆卸地支撑脚17和万向轮18。使得该冲切装置在固定时,可以通过支撑脚17支撑固定;而在搬运时,可以通过则调节支撑脚17的高度,以便通过万向轮18来支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冲切装置,用于对产品的水口进行切除,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装置包括:
机架;
下切刀,所述下切刀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下切刀用以安置所述产品,所述产品的水口显露于所述下切刀的侧表面;
上切刀,所述上切刀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切刀位于所述下切刀的上方,并正对所述产品的水口设置,所述上切刀被驱动靠近所述下切刀时,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相配合对所述产品的水口进行切除;以及
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连接于所述下切刀和所述上切刀,所述导向结构用以对所述上切刀的升降进行导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切刀的导向块和设于所述下切刀的导向面;
所述导向块和所述下切刀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之间的距离;
所述下切刀面向所述产品的水口的侧表面形成有所述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平行于所述上切刀的升降方向,所述导向块可于所述导向面上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靠近所述下切刀的一端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引导所述导向块滑至所述导向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设有两个所述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位于所述上切刀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导向块和所述下切刀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导向块均可于所述导向面上滑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下切刀、至少两个所述上切刀以及至少两个所述导向结构;
至少两个所述下切刀间隔设于所述机架,每一个所述下切刀均用以安置一个所述产品;
至少两个所述上切刀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一个所述上切刀位于一个所述下切刀的上方,并正对一个所述产品的水口设置;
一个所述导向结构连接于呈对应设置的一个所述下切刀和一个所述上切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装置还包括产品治具,所述产品治具设于所述机架,至少两个所述下切刀均安装于所述产品治具,所述产品治具设有第一导套;
所述冲切装置还包括切刀治具,所述切刀治具可升降的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产品治具的上方,所述切刀治具设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沿所述切刀治具的升降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导柱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套内,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导套的孔壁,至少两个所述上切刀均安装于所述切刀治具面向所述产品治具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装置还包括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并和所述切刀治具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切刀治具进行升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间隔设有冲切工位和上料工位;
所述冲切装置还包括运料驱动件,所述运料驱动件设有所述机架,并和所述产品治具连接,所述运料驱动件驱动所述产品治具在所述冲切工位和所述上料工位之间移动;
所述切刀治具位于所述冲切工位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位于所述冲切工位背离远离所述上料工位的一侧,所述缓冲器可抵接于所述冲切工位的所述产品治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装置还包括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用以将所述产品安置于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下切刀上,或者将安置于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下切刀上的产品取出。
CN202021497856.1U 2020-07-24 2020-07-24 冲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26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7856.1U CN212826635U (zh) 2020-07-24 2020-07-24 冲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7856.1U CN212826635U (zh) 2020-07-24 2020-07-24 冲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26635U true CN212826635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21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785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26635U (zh) 2020-07-24 2020-07-24 冲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266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4878A (zh) * 2023-05-24 2023-08-18 佛山市南嘉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纸板柔性加工模切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4878A (zh) * 2023-05-24 2023-08-18 佛山市南嘉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纸板柔性加工模切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26635U (zh) 冲切装置
CN109014881B (zh) 螺丝锁付机构
CN111215546A (zh) 一种汽车垫片自动冲压机构
CN109016081B (zh) 冲压装置和粉末冲压生产系统
CN107039626B (zh) 适用于多种规格软包电池的极耳裁切工装
CN210436282U (zh) 电池保护板冲裁装置和电池保护板生产设备
CN116423069A (zh) 一种控制器壳体切割设备
CN207509366U (zh) 一种专用半自动冲切机
CN218225086U (zh) 一种视觉定位激光精密打标智能追溯系统装置
CN216966453U (zh) 一种标识牌生产用防护剪板机
CN113333589B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翻边模具及加工方法
CN112917880B (zh) 一种断路器外壳的生产设备
CN210877230U (zh) 一种电子产品内钢片加工用剪切装置
CN115229045A (zh) 一种sq滤波器的极片制造系统
CN210969203U (zh) 一种金属画塑封冲切冲床
CN114228047A (zh) 一种管状化妆品包装产品的注塑模具
CN108774648B (zh) 一种带卷料切断的皮料分片送料机构
CN111315560B (zh) 贴合设备
CN211843031U (zh) 胶口切除装置和注塑成型设备
CN219616485U (zh) 法兰盘切边模具
CN215619378U (zh) 一种玻璃钢成型模具
CN210884194U (zh) 定距分开产品装置
CN220971381U (zh) 剃须刀头自动组装装置
CN217095238U (zh) 极柱冲切模
CN220720037U (zh) 一种自动化滴塑挑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